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摩擦学学报是sci吗

摩擦学学报是sci吗

发布时间:

摩擦学报是SCI吗

用web of science来检索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或者用谷哥学术如果在校园网内,直接登录图书馆资源库,资源多得很。

在知网有sci分类栏目。栏目下就显示名字和影响因子。多了去了

SCI收录的期刊分为核心版(SCI源刊)和扩展版(SCIE)。发表在SCIE收录期刊上的论文可能被SCI收录,国内一级学报大多是SCIE收录。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一定会被SCI收录;发论文发国外期刊比国内相对还容易些,透明度大些,并且国外大多数SCI源刊发表是免费的,不收取任何费用。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 Compendex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Ei Compendex数据库每年新增的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Ei Compendex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

摩擦学学报是sci吗

制造领域关于异形孔加工方面的纯理论文章(文章为大篇幅的公式推导)《machine tools》和《mechanical science》韩国的一个SCIE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SCI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第一次审稿意见两月内能回来中国机械工程学报也是可以的!机械、仪表类核心期刊1中国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报 摩擦学学报 机械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 光学精密工程 机械设计与研究 润滑与密封 仪器仪表学报 机床与液压 机械传动 液压与气动 流体机械 自动化与仪表 现代制造工程 工程设计学报 振动、测试与诊断 光学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制造业自动化 水泵技术 制造技术与机床 轴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自动化仪表 压力容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可以考虑向这些期刊投稿

一、国内国际期刊论文[1] 赵清亮,董申,张秀利,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结合金刚石针尖进行微纳米加工的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00,36 ⑾。[2] 赵清亮,李旦,孙涛,董申,结合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微加工表面非接触在位测量系统,中国机械工程,2000,3⑾,334-336。[3] Zhao,Q L,Sun,T,Dong,S and Liang,Y C,Micro/nano-machining on silicon surface with a modified atomic forc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2001,14 ⑶,207-211[4] Zhao,Q L,Dong,S and Sun,T Investigation of an atomic microscope diamond tip wear in micro/nano- Key Engineering M 2001,V 202-203,315-320 (SCI收录)[5]赵清亮,梁迎春,微细加工中原子力显微镜金刚石针尖的磨损研究,摩擦学学报(EI)5[6] Qingliang Zhao,Tao Sun,Shen Dong,and Yingchun Liang,Micro/nano-machining on silicon surface with a modifi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e,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09。(EI收录)[7] Qingliang Zhao,Tao Sun,Yingchun Liang,Shen Dong,Mingjun Chen,Atomic force microscope using a diamond tip: a tool for micro/nano-machining on single crystal silicon surface,Proceedings of SPIE,11。(EI收录)[8] 赵清亮,陈明君,单晶金刚石车刀在超精密单点切削中的磨损分析,摩擦学学报,09。(EI收录)[9] 赵清亮,陈明君,金刚石车刀前角与切削刃钝圆半径对单晶硅加工表层质量的影响,机械工程学报,12。(EI收录)[10] Qingliang Zhao,Shen Dong,Diamond tip based single asperity cutting with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12。(EI收录)[11] Q L Zhao,M J Chen,Y C Liang,S Dong,K Cheng,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AFM-based nano-indentation on micro-machined silicon surface,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05。(SCI收录)[12] Q L Zhao,D Stephenson,J Corbett,Y C Liang,Single grit diamond grinding of Spectrosil 2000 glass on Tetraform ‘C’,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05。(SCI收录)二、国内国际会议论文[1] Zhao,Q L and Dong,S,Atomic force microscope used as a tool for nano-machining on single crystal silicon 1st euspen Topical Conference on Fabrication and Metrology in Nanotechnology and 2nd Gener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Copenhagen,D May 28-30,2000: 90-97[2] Zhao,Q L,Dong,S and Zhao,Y,The research of effects of brittle single crystal material's anisotropy on the diamond turned surface Advanced Optical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T P SPIE,2000,V 4231,231-240[3] Zhao,Q L and Dong,S,Investigation of single asperity microcutting using an atomic force 2nd eusp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Turin,I May 28-June 1,[4] Zhao,Q L,Dong,S,Liang,YC and Zhao,Y,Effects of diamond cutting tool's rake angle and edge radius on the diamond turned surface P SPIE,V 4451,200- Optical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Ⅳ,the 46th SPIE Annual Meeting,San Diego,USA,31 July-2 August,2001[5] Zhao,Q L,Sun,T,Liang,Y C,Dong,S,Chen,M J,Atomic force microscope using a diamond tip: a tool for micro/nanomachining on single crystal silicon P SPIE,V 4601,73- Micromachining and Microfabrication ProcessTechnology and Devices,Nanjing,China,7-9 November,2001 (赵清亮宣读论文)[6] Q Zhao,E Brinksmeier,W Preuss,O Riemer,Precision contour grinding of optical glasses using coarse-grained diamond wheels,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7th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 (euspen),May 8th - May 11th 2005,Le Corum - Montpellier – F[7] Qingliang Zhao,Ekkard Brinksmeier,Oltmann Riemer,Precision conditioning of coarse-gained diamond wheels for ductile grinding brittl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es Wissenschaftliches Kolloquium,19-23 September,2005,Technische Universitaet Ilmenau,G[8] Ekkard Brinksmeier,Qingliang Zhao,Oltmann Riemer,Nano-grinding of optical glasses using coarse-grained diamond wheels,the Third Sino-German Symposium on Micro-Nano Fabrication and Metrologies,18-20 April,2005,Braunschweig,G[9] Qingliang Zhao,Bo Wang,Shen Dong,Subsurface damage mechanisms in Diamond Grinding of BK7 on Tetraform ‘C’,1-5 November,2005,the 2nd AMOTT of SPIE,Xian,C[10] Qingliang Zhao,E Brinksmeier,Oltmann Riemer,Ultraprecision Ductile Grinding of Optical Glass Using Super Abrasive Diamond Wheel,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icro/Nano Technology in Asia,9-12 November,2005,Shenzhen,C

摩擦学杂志是sci吗

是与化学材料生物有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每一中文期刊都有其英文名称。O6--化学: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学报 12、有机化学 13、无机化学学报 14、分析试验室 15、色谱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测试学报 19、化学物理学报 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1、化学试剂 22、结构化学 23、化学研究与应用 24、化学进展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3、遗传学报 4、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微生物学报 7、生物物理学报 8、遗传 9、生物工程学报 10、应用生态学报 11、生理学报 12、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3、古生物学报 14、微生物学通报 15、水生生物学报 16、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 17、生物多样性 18、生物工程进展(改名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实验生物学报 20、生命的化学 21、古脊椎动物学报 22、微体古生物学报 23、生态学杂志 24、生物数学学报 TB--一般工业技术: 1、复合材料学报 2、无机材料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 4、功能材料 5、材料导报 6、材料科学与工程 7、摩擦学学报 8、材料工程 9、工程设计(改名为:工程设计学报) 10、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1、振动工程学报 12、应用声学 13、计算力学学报 14、玻璃钢/复合材料 15、材料科学与工艺 16、振动与冲击 17、真空 18、噪声与振动控制 19、低温工程 20、计量学报 21、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2、声学技术 23、制冷学报 24、低温与超导 25、包装工程 26、工程图学学报TQ--化学工业: 1、化工学报 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3、石油化工 4、硅酸盐学报 5、高分子学报 6、燃料化学学报 7、中国塑料 8、应用化学 9、无机材料学报 10、化学工程 11、工程塑料应用 12、化工进展 13、现代化工 14、膜科学与技术 15、精细化工 16、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7、功能高分子学报 18、功能材料 19、塑料工业 20、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1、合成纤维工业 22、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3、化学世界 24、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5、日用化学工业 26、精细石油化工 27、离子交换与吸附 28、塑料科技 29、合成橡胶工业 30、橡胶工业 3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32、合成树脂及塑料 33、化工新型材料 34、新型碳材料 35、涂料工业 36、硅酸盐通报 37、塑料 38、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39、煤炭转化 40、无机盐工业 41、过程工程学报

制造领域关于异形孔加工方面的纯理论文章(文章为大篇幅的公式推导)《machine tools》和《mechanical science》韩国的一个SCIE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SCI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第一次审稿意见两月内能回来中国机械工程学报也是可以的!机械、仪表类核心期刊1中国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报 摩擦学学报 机械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 光学精密工程 机械设计与研究 润滑与密封 仪器仪表学报 机床与液压 机械传动 液压与气动 流体机械 自动化与仪表 现代制造工程 工程设计学报 振动、测试与诊断 光学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制造业自动化 水泵技术 制造技术与机床 轴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自动化仪表 压力容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可以考虑向这些期刊投稿

摩擦学学报是ei吗

登陆EI,侧面有分类情况,罗列所有不同级别的期刊名录。

机械工程学报,很多大学的学报都是的,看看师兄师姐都发哪里的文章,也看看老板的意思,学术界人脉还是很重要的

本论文采编指导中心可常年满足全国各类人员申报职称和研究生发表论文之需要,包括政治、经济、财会、法律、医学、教育、管理、建筑等。还可联系多种全国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和学报发文。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及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同时,本采稿中心还可按照作者的思路帮助、指导写作,确保及时发表!

可以登录ei 中国网站查询最新的收录名录,2013年删除了好多期刊,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等好几个大学学报都给取消收录了,同时也新增了一些收录,比如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摩擦学学报好投吗

】“科学工作者要有坚定的信念,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要敢于说真话。在坎坷和磨难面前要乐观,要笑对人生。人生不是平坦的,想要做出成绩,就要先通过信心和信念的考验这一关。”这是温诗铸院士在谈到科学家素质时,对年轻学子语重心长的寄语。12月22下午,精仪系馆四楼大会议室座无虚席,精仪系精硕党支部组织的“温诗铸院士访谈会”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同学。在座谈会上,神采奕奕的温诗铸院士虽然须发皆白,却腰背笔挺。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为大家阐释了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做科学研究。温诗铸院士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年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进修。从年至今一直主持摩擦学学科建设。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精仪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落后就要挨打”从童年时代就深深烙在温院士心里,这也成为鞭策他这不断进取的动力。本科毕业后,温院士很快挑起科研的大梁,不畏外国技术封锁和新中国一穷二白,带领课题小组研制了中国第一个陀螺仪平台,接着又为我国的研究提供了第一台铀分离样机,还创制了中国第一台超长进刀量的程序控制机床。进入中年,温诗铸院士海外学成归国,将世界先进科学理论带给中国刚起步的学术界,开“中国摩擦学”之先河,培养了国内第一名机械专业的博士生,发表了第一篇中国作者的《美国机械工程学报》论文……新世纪伊始,正值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纪念之际,年过古稀的他又在准备学科大盘点,着手把自己所有的科研成果汇编总结,希望“重铸辉煌待后生”。谈到如何做科学研究,温诗铸院士特别推崇钱学森的科研三字经“基,广,干”,这也是他对年轻一辈的希望。基,就是扎实的功底。“科学研究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扎实的功底不行。”温诗铸院士强调。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两弹一星时,面临的不仅仅是资料的匮乏,设备的稀缺,更大的困难则是自身积累的贫瘠。为此,年轻的温诗铸几乎整天泡在系图书室里,把里面的所有书籍都翻遍了。他还坚持做读书笔记,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为了阅读更多外文资料,他先后自学了俄语、英语、日语、德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温诗铸院士具备了向上攀登的深厚潜力,为日后攻克难关打好了坚实基础。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他强调:“科学研究是攻坚战,而不是游击战;一定要有钉子精神,不要浮于表面。”广,就是广阔的视野。“科学研究要重视时效性,要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再向上。”温诗铸院士十分注意文献调研,密切关注学科最新文章,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汲取最新成果。他在研制我国第一个陀螺平台时,在外国人刚提出设想时他便紧追这个思路不放,完成了平台的核心结构空气轴承。他还特别注重学科建设。英国学成归国后,他就一直致力于“摩擦学学科”的创建。他风趣地解释说:“就像串糖葫芦一样,项目就是一颗颗散的果子,学科就是中间的棍儿,这样才能构建体系,成就一派之势。”干,是指实干的精神。“科学研究要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方能有所建树。”他说。无论是攻关我国第一台放射性元素分离机,还是钻研超大进刀量程序控制机床,温诗铸院士都是起早贪黑,苦干加巧干的结果。无论是在高层次研究队伍的培养,还是学科基地的建设,这位科学引路人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作风。“求知而知之,知之而有不知,再求知,周而复始,致知之道也。”温诗铸院士的这句话将激励大家在科研上不断进取。

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边缘学科的摩擦学学科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当时,作为从事润滑材料研究近20余年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具备了较完备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并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一系列关键润滑材料与技术问题,研究范围涉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超高温及超低温材料等,并在煤炭、冶金、机械制造、交通、军工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应用。为了顺应当时国内工业发展形势的需求,同时广大摩擦学工作者也急需一个平台,以便开展学术探讨与思想交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于1980年7月向原中国科学院四局提出组织出版《固体润滑》学术刊物的申请,在申请报告中提出了《固体润滑》创刊的初步意见,刊物面向的读者对象及其办刊宗旨等。经研究,中国科学院于1980年11月发文批复,同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创办《固体润滑》(季刊)刊物,并由兰州市邮政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81年初,甘肃省出版局核定《固体润滑》(季刊),完成了刊物出版登记注册手续,于1981年7月正式创刊《固体润滑》,第1期(创刊号)于1981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正式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固体润滑》的创办初期,以申松昌为主编的第一届编委会成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始终坚持所制定的办刊宗旨,赢得了读者和作者的好评,为刊物的编辑出版积累了丰富经验。90年代初期,我国的摩擦学学科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同时摩擦学研究也步入国际领先行列,摩擦学研究已渗透到材料、微机械、生物等学科领域。这时的《固体润滑》已不能满足摩擦学学科的发展需求,刊物中的投稿所涉及范围覆盖了固体润滑之外的其他学科领域。基于这一情况,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报请中国科学院出版委申请更名和更改办刊宗旨,1991年4月经中国科学院评审推荐,国家科委批准,《固体润滑》自1992年第1期更名为《摩擦学学报》;同时,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报请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将刊物的征稿范围扩大到了摩擦学设计、摩擦化学、摩擦力学、摩擦学材料等方面,使其成为涉及摩擦学各分支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随着稿源不断增多,2000年,兰州化学物理所将《摩擦学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 索引序列
  • 摩擦学报是SCI吗
  • 摩擦学学报是sci吗
  • 摩擦学杂志是sci吗
  • 摩擦学学报是ei吗
  • 摩擦学学报好投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