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论文题目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论文题目

首先,化肥能够供给土壤养分(如氮、磷、钾),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其次,施用化肥也会对土壤造成不利影响。(具体可参考一楼的)总之,化肥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会对土壤产生一定危害,建议采用有机无机配施的方法。

破坏土壤结构前苏联着名科学家多库恰耶夫(Kostychev)早在1892年指出:土壤是一个自然体,具有起源和发展历史,是一个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程序和不断变化的实体。事实上,土壤是一个活生生的载体,它是由:矿物、空气、水、有机物、以及土壤微生物所组成的。土壤的有机物包括所有在土壤中生长的生物。土壤微生物孜孜不倦地分工合作,分解土壤里的有机物。土壤微生物对农田的其他益处包括:快速分解作物的残余物、使土壤变成水稳定的粒状聚合体、减少土壤硬化和泥块的形成、增进土层内部的排水功能、改善水渗透能力、增进和保存水分、养分的容量。改良土壤的外在结构有利于容易耕作、增加土壤的水储藏量、减少土地流失、改善根作物的形成和收割,在土壤更深处,还有丰富的根系统的形成,增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等等。在耕地上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腐殖土和上层土的下降、残杀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中的生态平衡和导致有机物的失调和流失。导致耕地土壤酸化从1980至2000年,我国的不同区域的耕地的pH值下降13~80单位,这种施用氮肥导致的人为酸化的后果比酸雨所导致的土壤酸化高10~100倍。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导致土地流失科内尔大学的生态与农业科学专家戴维 皮门特尔(David Pimentel)教授指出: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全球耕地的土地流失率比土地补充率高10至40倍,美国的流失率比补充率高10倍,中国高30倍,印度高40倍。每年全球耕地所流失的面积相当于一个美国印第安纳州面积的大小。土地流失的速度极为惊人。人类7%的食物来源于耕地,每年全球土地流失导致1 000万公顷的耕地消失和超过37亿人营养不良。

随着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学肥料的出现突破了利用作物秸秆还田的有机物循环模式,可不断向农作物提供必需的养分,但是化学肥料的长期使用也对土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化学肥料施入土壤后,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占其施入量的30%~40%,其余一部分固定于土壤中,还有一部分经挥发、分解、渗漏淋溶迁移出土壤固定于土壤中的肥料会污染土壤环境,影响农田土壤生态1、 化学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对土壤酸度有较大影响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等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养分离子后土壤中 H+增多在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中,土壤胶体常为Ca2+、Mg2+所饱和,施用KCl 后 ,土壤溶液中K+浓度迅速提高,根据质量作用定律,溶液中K+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Ca2+、Mg2+发生交换,同时形成氯化钙、氯化镁由于氯化钙溶解度大,在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里,Ca2+很容易从土壤中淋失,一方面造成土壤缺钙,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造成土壤板结硬化,导致土壤中氧气缺乏,影响植物根的生长发育另外,长期使用氯化钾,因作物选择吸收所造成的生理酸性的影响,能使缓冲性小的中性土壤逐渐变酸同样,在酸性土壤中使用KCI后,K+会将土壤胶体上吸附的致酸离子H+、Al3+ 交换下来,导致土壤溶液中H+、Al3+浓度迅速提高,使土壤PH值明显降低,过低的PH值和过量的活性Al3+对植物的生长有毒害作用化学肥料也可促使某些营养元素的固定,使之转化为植物不能利用的形态,如单方面大量施用磷肥,可促使土壤中活性锌含量显著降低,造成植物的锌缺乏2、施肥过程中产生的F-、Cl-、NO3-等离子对土壤的污染 化学肥料成分中含有F-、Cl-、NO3-等离子磷肥的主要原料是氟磷灰石【Ca3(PO4)2CaF2】,在生产磷肥过程中,磷灰石经粉碎、酸化等过程 ,会排出大量含氯废气,造成污染长期使用磷肥,会造成土壤中含氟增加,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氟会以CaF2形态沉淀到土壤中,在渗透性强的砂质土壤中,一些 F-还会经淋洗进入地下水也有一些含氯素的化肥 ,如氯化铵和氯化钾以及由这两种肥料组成的复合肥如果大量施用这些肥料,会使土壤中累积大量的氯离子对忌氯作物如甘薯、马铃薯、甘蔗、甜菜、柑橘、烟草、茶树和葡萄等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不良影响如在茶 叶生产中,当茶树叶片中氯离子含量超过4%时,出现品质下降,当幼龄茶园氯化钾一次用量达300kg/hm2时,新梢内氯离子含量迅速增加,超过临界值而受害凋萎化学氮肥主要品种为胺盐、硝酸盐、尿素、石灰氮及氨水等,它们施入土壤后,非胺盐及非硝酸态氮均要转化为铵态氮和硝态氮,方可被植物吸收氮肥施入后,一般利用率不超过60%铵态氮在土壤通气状况下,经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可氧化形成硝酸盐,使NO3-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自净能力下降NO3-本身没有毒性,但这些离子可在作物体内积累,被人和动物食用后,在体内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其可将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 Fe3+,生成的红血球变性,血红蛋白不再有携带氧的功能3、化学肥料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氮、钾肥料中重金属含量较低,而磷肥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重金属原因是磷肥的生产原料是磷矿石,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多数磷矿石含镉5~100mg/kg,大部分或全部进入肥料中由于镉在土壤中运动性较小,淋失很少,也不会被微生物分解,可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不同种类的肥料其重金属含量也不相同,一般过磷酸盐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其它磷肥次之4、化学肥料使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由于长期过分依赖化肥的增产效果而忽视农家肥料,特别是过量施用化肥和使用比例失调,使得农业系统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农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团粒结构破坏并减少,蓄水保肥能力下降,肥效作用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影响了氮磷等养分通过扩散作用向作物根系移动的速率有机质含量降低,不仅使得反硝化细菌作用强烈,氮素肥料以气态氮的形式损失增多,而且使土壤中残存的硝态氮因难以形成有机氮而发生渗漏,污染地下水因土壤结构的破坏,磷素肥料有效磷含量降低 ,并且,由于大量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造成磷肥随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而损失,降低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化肥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适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增加农家肥的用量,使我们在获益的同时减少对土壤的消极影响

化肥使用多了会早晨土壤板结 土壤酸化 盐渍化 最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为长远着想的话最好在田间施用有机肥,可以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一来可以增加微生物种群数量,二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三有机肥长效,可持续提供养分。种出来的植物味道也更好 可以使用微妙军团施必丰 与沃土净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论文

首先,化肥能够供给土壤养分(如氮、磷、钾),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其次,施用化肥也会对土壤造成不利影响。(具体可参考一楼的)总之,化肥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会对土壤产生一定危害,建议采用有机无机配施的方法。

破坏土壤结构前苏联着名科学家多库恰耶夫(Kostychev)早在1892年指出:土壤是一个自然体,具有起源和发展历史,是一个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程序和不断变化的实体。事实上,土壤是一个活生生的载体,它是由:矿物、空气、水、有机物、以及土壤微生物所组成的。土壤的有机物包括所有在土壤中生长的生物。土壤微生物孜孜不倦地分工合作,分解土壤里的有机物。土壤微生物对农田的其他益处包括:快速分解作物的残余物、使土壤变成水稳定的粒状聚合体、减少土壤硬化和泥块的形成、增进土层内部的排水功能、改善水渗透能力、增进和保存水分、养分的容量。改良土壤的外在结构有利于容易耕作、增加土壤的水储藏量、减少土地流失、改善根作物的形成和收割,在土壤更深处,还有丰富的根系统的形成,增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等等。在耕地上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腐殖土和上层土的下降、残杀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中的生态平衡和导致有机物的失调和流失。导致耕地土壤酸化从1980至2000年,我国的不同区域的耕地的pH值下降13~80单位,这种施用氮肥导致的人为酸化的后果比酸雨所导致的土壤酸化高10~100倍。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导致土地流失科内尔大学的生态与农业科学专家戴维 皮门特尔(David Pimentel)教授指出: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全球耕地的土地流失率比土地补充率高10至40倍,美国的流失率比补充率高10倍,中国高30倍,印度高40倍。每年全球耕地所流失的面积相当于一个美国印第安纳州面积的大小。土地流失的速度极为惊人。人类7%的食物来源于耕地,每年全球土地流失导致1 000万公顷的耕地消失和超过37亿人营养不良。

1、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2、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使用过多,大量的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Mg2+等阳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大量施用化肥,用地不养地,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了土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肥效。3、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成分,它们随施肥过入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对微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的 你本科 做其中的一个就够了!看看相关的文献吧,方法都很成熟的!微生物。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论文摘要

影响:第一,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 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 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 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慨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 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第二,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使用过多,大量的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 Mg2+等阳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大量施用化肥,用地不养地,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化肥无法补 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了 土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肥效。第三,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 物质和其他有害成分,它们随施肥过人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1、化学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对土壤酸度有较大影响。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等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养分离子后土壤中 H+增多。化学肥料也可促使某些营养元素的固定,使之转化为植物不能利用的形态,如单方面大量施用磷肥,可促使土壤中活性锌含量显著降低,造成植物的锌缺乏。 2、化学肥料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氮、钾肥料中重金属含量较低,而磷肥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重金属。原因是磷肥的生产原料是磷矿石,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多数磷矿石含镉5~100mg/kg,大部分或全部进入肥料中。由于镉在土壤中运动性较小,淋失很少,也不会被微生物分解,可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不同种类的肥料其重金属含量也不相同,一般过磷酸盐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其它磷肥次之 3、化学肥料引起的土壤辐射性污染 由于化肥原料中携带放射性元素,化肥的使用将放射性扩散到农田土壤中,经过食物链,最终被人体摄取。经常使用磷肥和钾肥会将放射性物质扩散到农田环境并不断积累。它们通过肥料→土壤→农作物→动物或经过食物链,最终被人体摄取而产生危害。 因此,我建议应合理施用化肥,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方法来保护土壤,增加产量。

1、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2、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使用过多,大量的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Mg2+等阳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大量施用化肥,用地不养地,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了土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肥效。3、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成分,它们随施肥过入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破坏土壤结构前苏联着名科学家多库恰耶夫(Kostychev)早在1892年指出:土壤是一个自然体,具有起源和发展历史,是一个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程序和不断变化的实体。事实上,土壤是一个活生生的载体,它是由:矿物、空气、水、有机物、以及土壤微生物所组成的。土壤的有机物包括所有在土壤中生长的生物。土壤微生物孜孜不倦地分工合作,分解土壤里的有机物。土壤微生物对农田的其他益处包括:快速分解作物的残余物、使土壤变成水稳定的粒状聚合体、减少土壤硬化和泥块的形成、增进土层内部的排水功能、改善水渗透能力、增进和保存水分、养分的容量。改良土壤的外在结构有利于容易耕作、增加土壤的水储藏量、减少土地流失、改善根作物的形成和收割,在土壤更深处,还有丰富的根系统的形成,增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等等。在耕地上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腐殖土和上层土的下降、残杀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中的生态平衡和导致有机物的失调和流失。导致耕地土壤酸化从1980至2000年,我国的不同区域的耕地的pH值下降13~80单位,这种施用氮肥导致的人为酸化的后果比酸雨所导致的土壤酸化高10~100倍。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导致土地流失科内尔大学的生态与农业科学专家戴维 皮门特尔(David Pimentel)教授指出: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全球耕地的土地流失率比土地补充率高10至40倍,美国的流失率比补充率高10倍,中国高30倍,印度高40倍。每年全球耕地所流失的面积相当于一个美国印第安纳州面积的大小。土地流失的速度极为惊人。人类7%的食物来源于耕地,每年全球土地流失导致1 000万公顷的耕地消失和超过37亿人营养不良。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1、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2、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使用过多,大量的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Mg2+等阳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大量施用化肥,用地不养地,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了土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肥效。3、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成分,它们随施肥过入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国家提倡使用有机肥,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激活有益菌生物菌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活化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性能,使作物根系发达,可消除土壤板结,加快营养的吸收供应,解磷解钾,可提高化肥利用率30%,该是植物的品质和口感

开题报告,找个学校的模板(形式)查找期刊资料,往里面添肉,因为开题报告要求引用和参考期刊的数量。加上现有的研究内容,

1、化学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对土壤酸度有较大影响。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等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养分离子后土壤中 H+增多。化学肥料也可促使某些营养元素的固定,使之转化为植物不能利用的形态,如单方面大量施用磷肥,可促使土壤中活性锌含量显著降低,造成植物的锌缺乏。 2、化学肥料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氮、钾肥料中重金属含量较低,而磷肥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重金属。原因是磷肥的生产原料是磷矿石,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多数磷矿石含镉5~100mg/kg,大部分或全部进入肥料中。由于镉在土壤中运动性较小,淋失很少,也不会被微生物分解,可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不同种类的肥料其重金属含量也不相同,一般过磷酸盐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其它磷肥次之 3、化学肥料引起的土壤辐射性污染 由于化肥原料中携带放射性元素,化肥的使用将放射性扩散到农田土壤中,经过食物链,最终被人体摄取。经常使用磷肥和钾肥会将放射性物质扩散到农田环境并不断积累。它们通过肥料→土壤→农作物→动物或经过食物链,最终被人体摄取而产生危害。 因此,我建议应合理施用化肥,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方法来保护土壤,增加产量。

土壤肥料论文题目

土壤肥料——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分析好。

学术堂收集了一部分关于农业问题的论文题目,大家可以参考:  科技社团信息化发展策略及政策建议--以中国农学会信息化建设为例  氮肥种类及用量对旱地玉米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秸秆深埋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腐植酸增效复混肥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两种产量水平下减量施氮对杂交中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氮钾和有机肥在生姜上的肥效研究  猪场肥水施用对玉米-小麦农田氨排放、氮素利用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不同肥料对土壤物理特性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磷盈亏及农学阈值的影响  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减量施肥条件下生物炭与耕作方式对玉米氮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对微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的 你本科 做其中的一个就够了!看看相关的文献吧,方法都很成熟的!微生物。

  • 索引序列
  •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论文题目
  •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论文
  •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论文摘要
  •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土壤肥料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