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投稿邮箱地址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投稿邮箱地址

发布时间: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投稿邮箱地址

还可以的 内蒙古大学学报也不好发表 也花不少钱呢

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5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期 刊 信 息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010)62511499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00871) (010)62751216 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010)58807848 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市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300071) (022)23501681 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南京市汉口路22号(210093) (025)3592704 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0433) (021)65642109 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100084) (010)62783533 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510275) (020)84111990 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文科楼156室(610064) (028)85412440 1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361005) (0592)2182366 1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2 求是学刊 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150080) (0451)86608815 1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310028) (0571)88273210 88925616, 1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0431)85099325 85098026 1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130012) (0431)5166970 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021)62232305 18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100037) (010)68984614 1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大学报》编辑部(210097) (025)83598341 2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430079) (027)67868127 2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710049) (029)82663982 82667978 2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长安南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2) (029)85308849 23 思想战线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650091) (0871)5033249 2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 (0371)67781275 2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100037) (010)68902450 2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京四牌楼2号(210096) (025)83791190 2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州市石牌(510632) (020)85220281 85224092 28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071002) (0312)5079412 29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武汉市珞瑜路1037号(430074) (027)87543816 30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太原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学报编辑部(030006) (0351)7018311 3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710069) (029)88302822 3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西区卫津路241号(300074) (022)23541014 23540081 33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长沙岳麓山(410081) (0731)8872209 8872471 34 齐鲁学刊 山东·曲阜(273165) (0537)4455347 35 西南大学学报(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更名)(人文社会科学版)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400715) (023)68252538 3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0234) (021)64322304 3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730000) (0931)8912706 2312707 3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250100) (0531)88364645 3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1000号信箱(200030) (021)62933089 40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350002) (0591)87892444 4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市仓山区(350007) 4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730070) 0931-7971692 43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235号(010021) (0471)4992004 4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上大路99号(200444) (021)66135506 4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广州石牌)(510631) (020)85211440 46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610068) (028)84760703 4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合肥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230039) (0551)5107719 5107157 48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编辑部(518060) (0755)6536133 49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750021) (0951)2061793 2061735 5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650092) (0871)5516038 5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省海口市(570228) (0898)66279237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投稿邮箱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  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

《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创刊于1959年9月,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创办的大学学报之一。该刊最初的主编是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清格尔泰先生。第一任编辑是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著名蒙古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确精扎布先生。现任主编是现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民族史学家、博士生导师齐木德道尔吉先生。该刊是以反映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该刊在“文革”期间停刊达11年之久,1977年复刊。1984年定为季刊,并在国内公开发行,1985年开始向国外公开发行。该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2001年10月,迎来了第100期的纪念号,从2003年开始改为双月刊出版,这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学报界是首家,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字版学术期刊界也处于领先地位。该刊主要刊登内蒙古大学师生用蒙古文撰写的学术论文,少量刊登有新意、有特色、学术质量较高的外稿。根据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特点,该刊一贯坚持以蒙古学和北方少数民族研究为主要方向,注重民族特色与地方特点,兼顾社会科学其它学科。创刊以来,该刊始终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刊始终把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放在首位,无论是约稿还是自由来稿,审稿时一视同仁,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严格筛选稿件,把好稿件的质量关。该刊编委、顾问均是学校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是在蒙古学研究领域里享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处理稿件时,我们一贯坚持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相结合,严格遵守三审制。在该刊上发表的许多论文,有些是有新观点,有些是有新资料,还有一些是运用新方法,或者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许多论文不但学术水平高,思想性、科学性也很强。在该刊发表的绝大多数论文能够代表相关学科的学术水平,反映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在该学科的研究中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蒙古学研究不断深入与拓展,该刊在原来的蒙古语言文字、蒙古文学、蒙古历史栏目的基础上,增设了蒙古文化学、宗教学、民族理论、民俗学、考古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出版学,《蒙古秘史》研究、国外蒙古学研究、蒙古学信息等栏目,近年来又开辟了学术争鸣、青年教师论坛、研究生毕业论文选登等30余个栏目,为蒙古学研究的深入及拓宽研究领域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该刊已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强大的作者队伍。他们分布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等院系。以蒙古学学院为例,该学院现有科研人员128人,其中正副教授74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57人,这样的研究人员结构既保障了该刊的稿件来源,又提高了该刊的学术质量。该刊不但十分重视刊物采用的稿件质量,而且还十分重视编排、编校质量,所以在国内外蒙古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9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期刊奖;1996、2002年荣获华北地区5省、市及自治区优秀期刊奖;1999年、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1年度,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举办的1999、2000、2001年度全区书报刊编校质量抽查中,该刊获得“编校质量优胜奖”,是在全区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一家期刊;200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该刊“双效期刊”荣誉。2004年9月,被评为“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5年2月,被评为“第三届内蒙古期刊奖”,2006年荣获“首届内蒙古出版奖”,2007年2月,荣获“第二届北方优秀期刊”称号,2007年7月,首届全国蒙古文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期刊”。从1989年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报评比中,多次荣获一等奖。该刊已形成老中青结合的编辑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因刊物办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该刊编辑人员也多次荣获全国和自治区“先进个人”和“优秀编辑”奖。2007年该刊成功加入“中国蒙古文期刊网”。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 齐木德道尔吉副主任委员: 白音门德委员(以蒙古文字母顺序为序):额尔敦白音 乌其拉图 乌日斯嘎拉 那顺乌日图 那顺巴依尔 白音门德 宝音德力根布仁巴图 呼日勒沙 孟克吉雅 那·赛吉日呼 苏德毕力格 德·塔亚 特古斯巴雅尔齐木德道尔吉顾问: 包 祥 武·呼格吉勒图 巴·格日勒图 苏尤格 清格尔泰 确精扎布 贾拉森主 编: 齐木德道尔吉副主编: 那·赛吉日呼编辑室成员: 特·阿古拉 那·赛吉日呼 哈顺图雅

内蒙古社会科学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国内的汉斯出版社就不错,开源期刊的,你可以去试试。

通过官方投稿网站投稿。官方投稿网站为:

《求索》主管单位: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刊号: ISSN 1001-490X 国内刊号: CN 43-1008/C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CSSCI期刊 期刊类型: 月刊期刊地址: 长沙市德雅村7号(410003)投稿邮箱:《江西社会科学》征稿主管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刊号:ISSN 1004-518X国内刊号:CN 36-1001/C期刊级别:北大核心/CSSCI期刊期刊类型:月刊投稿邮箱:期刊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330077)《社科纵横》(新理论版)主办单位:甘肃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9106国家统一刊号:CN 62——1110/C投稿邮箱:《统计与决策 》主管单位:湖北省统计局 报刊刊期:月刊 主办单位:统计与决策杂志社 报刊版面: 编辑出版:统计与决策杂志社 邮政编码:430071 创刊日期: 国内统一刊号:CN42-1009/C 互联网址:国内邮发代号:38-150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487 期发行量:5000 国外发行代号:DK42008 投稿邮箱:《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月刊主办: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月刊是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编写的教育刊物。刊物始终坚定地站在基础教育改革前沿,倡导生命化教育写作,关注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关注儿童文化,以平民立场办刊,以成全教师的发展为宗旨。国际刊号:ISSN 1672-6847国内刊号:CN 35-1268/C投稿邮箱:《甘肃社会科学》主办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甘肃社会科学》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际刊号:ISSN 1003-3637国内刊号:CN 62-1093/C邮发代号 54-2,投稿邮箱:《湖北社会科学》国内统一刊号:CN42-1112/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8477 投稿邮箱:《教学与管理》《教学与管理》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全国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872,国内统一刊号CN14-1024/G4,四封彩色印刷,内文80页。《教学与管理》创刊于1984年,创刊伊始为季刊,1997年扩容为月刊,2000年扩容为半月刊,2001年扩容为旬刊。投稿邮箱:《教育理论与实践》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教育学会编辑单位:《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国内统一刊号:CN 14-1027/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633X邮发代号:22-31国外发行代号:BM6049投稿邮箱:《教育研究与实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160X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41/G4 邮发代号:38-144投稿邮箱:《开发研究》【期刊名称】:开发研究【主办单位】: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出刊周期】:双月【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161【国内统一刊号】:CN 62-1005/C【收录情况】:《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中国科技期刊网收录期刊【邮发代号】:54-48【发行情况】:国内外公开发行【投稿邮箱】: 《兰州学刊》《兰州学刊》是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以科学性、思想性、前沿性为指导,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论文,并设有一定的研究专栏。 主办: 兰州市社科院;兰州市社科联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语种: 中文 开本: 大6开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492国内统一刊号:CN 62-1015/C邮发代号 54-71国内统一刊号:投稿邮箱:《中国成人教育》国际刊号:ISSN 1004-6577国内刊号:CN 37-1214/G4邮发代号: 24-96投稿邮箱: 《中国医院管理 》刊名: 中国医院管理 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主办: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文开本: 大16开国际刊号:ISSN 1001-5329国内刊号:CN 23-1041/C邮发代号 14-76投稿邮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从学校机构---出版社---如下得到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能给个确切的邮件地址或者博客地址吗 多谢

《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创刊于1959年9月,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创办的大学学报之一。该刊最初的主编是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清格尔泰先生。第一任编辑是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著名蒙古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确精扎布先生。现任主编是现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民族史学家、博士生导师齐木德道尔吉先生。该刊是以反映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该刊在“文革”期间停刊达11年之久,1977年复刊。1984年定为季刊,并在国内公开发行,1985年开始向国外公开发行。该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2001年10月,迎来了第100期的纪念号,从2003年开始改为双月刊出版,这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学报界是首家,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字版学术期刊界也处于领先地位。该刊主要刊登内蒙古大学师生用蒙古文撰写的学术论文,少量刊登有新意、有特色、学术质量较高的外稿。根据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特点,该刊一贯坚持以蒙古学和北方少数民族研究为主要方向,注重民族特色与地方特点,兼顾社会科学其它学科。创刊以来,该刊始终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刊始终把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放在首位,无论是约稿还是自由来稿,审稿时一视同仁,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严格筛选稿件,把好稿件的质量关。该刊编委、顾问均是学校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是在蒙古学研究领域里享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处理稿件时,我们一贯坚持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相结合,严格遵守三审制。在该刊上发表的许多论文,有些是有新观点,有些是有新资料,还有一些是运用新方法,或者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许多论文不但学术水平高,思想性、科学性也很强。在该刊发表的绝大多数论文能够代表相关学科的学术水平,反映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在该学科的研究中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蒙古学研究不断深入与拓展,该刊在原来的蒙古语言文字、蒙古文学、蒙古历史栏目的基础上,增设了蒙古文化学、宗教学、民族理论、民俗学、考古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出版学,《蒙古秘史》研究、国外蒙古学研究、蒙古学信息等栏目,近年来又开辟了学术争鸣、青年教师论坛、研究生毕业论文选登等30余个栏目,为蒙古学研究的深入及拓宽研究领域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该刊已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强大的作者队伍。他们分布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等院系。以蒙古学学院为例,该学院现有科研人员128人,其中正副教授74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57人,这样的研究人员结构既保障了该刊的稿件来源,又提高了该刊的学术质量。该刊不但十分重视刊物采用的稿件质量,而且还十分重视编排、编校质量,所以在国内外蒙古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9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期刊奖;1996、2002年荣获华北地区5省、市及自治区优秀期刊奖;1999年、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1年度,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举办的1999、2000、2001年度全区书报刊编校质量抽查中,该刊获得“编校质量优胜奖”,是在全区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一家期刊;200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该刊“双效期刊”荣誉。2004年9月,被评为“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5年2月,被评为“第三届内蒙古期刊奖”,2006年荣获“首届内蒙古出版奖”,2007年2月,荣获“第二届北方优秀期刊”称号,2007年7月,首届全国蒙古文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期刊”。从1989年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报评比中,多次荣获一等奖。该刊已形成老中青结合的编辑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因刊物办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该刊编辑人员也多次荣获全国和自治区“先进个人”和“优秀编辑”奖。2007年该刊成功加入“中国蒙古文期刊网”。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 齐木德道尔吉副主任委员: 白音门德委员(以蒙古文字母顺序为序):额尔敦白音 乌其拉图 乌日斯嘎拉 那顺乌日图 那顺巴依尔 白音门德 宝音德力根布仁巴图 呼日勒沙 孟克吉雅 那·赛吉日呼 苏德毕力格 德·塔亚 特古斯巴雅尔齐木德道尔吉顾问: 包 祥 武·呼格吉勒图 巴·格日勒图 苏尤格 清格尔泰 确精扎布 贾拉森主 编: 齐木德道尔吉副主编: 那·赛吉日呼编辑室成员: 特·阿古拉 那·赛吉日呼 哈顺图雅

《人民文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投稿邮箱地址

主要栏目设有民族、历史、政治、法律、文学、经济、语言、文化、社会学、西部论坛等多个栏目,其刊登民族学、蒙古学和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民族·历史”专栏独具特色。办刊宗旨《内蒙古社会科学》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坚持实是求事,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注重对重大课题研究成果的选用;既关注对时代、民族、国家现实发展的研究,也关注对各学科相关基础理论和学科史的研究;在追求学术创新、学术自由的同时,也严守着学术规范和学术标准,保持刊物的良好声誉。 主要栏目设有政治、经济、哲学、民族、历史、法律、文学、语言、翻译、美术、教育、三少民族、草原文化等多个栏目,其中,民俗学、蒙古学栏目独具特色。办刊宗旨《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创刊以来,共出刊150期,刊发1400余位作者的2500多篇论文。该刊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坚持实是求事,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注重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的选用。 刊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主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周期:双月出版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5281CN:15-1011/C邮发代号:16-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曾用刊名:内蒙古社会科学(人文版);《内蒙古社会科学(人文版)》&《内蒙古社会科学(经济社会版)》合并创刊时间:1980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杂志创刊于1980年,为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每期148页。《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杂志创刊于1981年,为综合性社会科学双月刊。每期128页,

  • 索引序列
  •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投稿邮箱地址
  •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投稿邮箱
  • 内蒙古社会科学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 内蒙古社会科学投稿邮箱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