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订阅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订阅

发布时间: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订阅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篇参考书】《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隋唐篇参考书】《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旧唐书》、《新唐书》:《高祖本纪》、《太宗本纪》、《则天皇后本纪》、《玄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百官志》)、《食货志》、《兵志》,及有关列传。《资治通鉴》(隋唐部分)。《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中华书局1977年9月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辽宗夏金篇参考书】《辽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圣宗本纪》、《营卫志》、《兵卫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宋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神宗本纪》、《徽宗本纪》、《高宗本纪》、《理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及相关列传。《金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海陵本纪》、《世宗本纪》、《食货志》、《百官志》,及相关列传。《两宋政治经济问题》,邓广铭、漆侠,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宋史》,陈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辽史简编》,杨树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金史简编》,张博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辽夏金经济史》,漆侠、乔幼梅,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元朝篇参考书】《元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顺帝本纪》、《地理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邵循正历史论文集》(蒙古史、元史部分),邵循正,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版。《元朝史》,韩儒林主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元史》,周良霄、顾菊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明清篇参考书】《明史》:《太祖本纪》、《成祖本纪》、《英宗本纪》、《武宗本纪》、《神宗本纪》、《庄烈帝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清史稿》:《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圣组本纪》、《世宗本纪》、《高宗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版。《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明史新编》,傅衣凌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专题参考书】《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年版《秦汉法律与社会》,于振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始创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学研究机构,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立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招收历史学、世界史两个专业本科生。有历史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教学科研实体,20个挂靠的研究虚体机构,2个藏书30多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分馆。师资岗位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目前一大批占有广阔学术前沿的中年教师已成为主力,一代史学新秀正在茁壮成长。教师中有过6位现任和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田余庆、何芳川、朱凤瀚、罗志田、钱乘旦、李剑鸣),4位北大文科资深教授,现有4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马克垚、阎步克、钱乘旦、李剑鸣),5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5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位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大多数学科方向都有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带头人。

中国期刊网上能搜索到

1.《980nm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的研究现状分析》,载《激光杂志》,52.《对GaAs衬底表面进行氩离子清洗的研究》,载《激光杂志》,13.《980nm脊型波导激光器腔面非注入区的研究》,载《激光与红外》,24.《The Investigation of 980 nm Ridge Waveguide Lasers with CurrentNon-Injection Regions by He Ion Implantaion》载《Chinese journal ofSemiconductors》, 35.《出纤功率30W的激光二极管线列阵光纤耦合器件》,载《半导体学报》,56.《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激光剥离技术中GaN材料瞬态温度场研究》,载《中国激光》, 97.《GaN基发光二极管的可靠性研究进展 》,载《半导体技术》,38.《电流拥挤效应对GaN基发光二极管可靠性的影响 》,载《激光与红外》,6法治文化三题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11年第3期〔p22—26〕5万字法治新闻传播学的三个基础问题 法治新闻传播2011年第2期〔p108-112〕0、9万字论人民法院文化体系的建构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p74—83〕1万字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六条路径 人民法院报2010年7月8日第2版。0、23万字法院文化的行为文化 人民法院报2010年6月25日第5版。0、2万字法院文化建设中的理念文化 人民法院报2010年3月26日第5版。0、3万字检察文化概论 新华文摘〔权威期刊〕2010年第7期全文转载〔p115—117〕95万字中国当代法治文化的研究范畴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9年第6期〔p5—24〕3万字检察文化概论 人民检察〔核心期刊〕2009年第21期〔p15—19〕95万字 媒体使用图片的十个法律问题 法治新闻传播2009年第2期〔p44-54〕1、1万字“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 社会科学论坛〔核心期刊〕2008年第9期〔p37—46〕0、85万字关于传媒与司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新闻学论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6月版〔p152—169〕1、3万字法治的人性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8年第2期〔p15—27〕1、2万字再论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政法论坛〔核心期刊〕2008年第2期〔p85-89〕0、6万字保护记者采访权应首先“有法可依” 法制日报2007年12月2日头版(0、2万字) 法治文化的理论构想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7年第1期〔p15--19〕7万字权力还是权利──采访权初论 政法论坛〔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 〔p117--125〕8万字论传媒与司法公正 社会科学论坛〔核心期刊〕2005年第6期〔p23--42〕9万字新闻报道中的法律语言规范 中国记者〔核心期刊〕2005年第7期〔p66--67〕5万字寻求依法介入与尊重司法的统一 新闻战线〔核心期刊〕2004年第11期〔p40--41〕4万字关于案件报道的几个问题 法治新闻界2004年第4期〔p21--23〕6万字论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法治新闻界2004年第6期5万字论新闻采编者的自我保护 人文论坛〔第3辑〕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版〔p83—95〕1万字论隐性采访 人文论坛〔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p71--86〕2万字论孟子思想的多元性 人文论坛〔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版〔p17--26〕1万字中国法制古籍的特点与分类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p347--362〕1万字出土文物法律史料考述 中国法制史考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p28--69〕 1万字敦煌所出买卖、借贷契约考评 中国法制史考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p85--104〕5万字 “感悟人生”系列短文 东方财经2008年第7期—2009年第6期 (每期4篇,共48篇,每篇550字左右)描绘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理论图景 东方财经2009年第1期6万字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东方财经2008年第11期43万字构建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东方财经2008年第10期5 5万字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模式和路径 东方财经2008年第9期56万字与法官决斗:闹剧还是警示? 东方财经2009年第2期8万字法眼看股权 东方财经2008年第9期 6万字冤假错案是怎样产生的 金盾2000年第9期〔p7--8〕3万字中国绑架犯罪报告 中国新闻社﹡视点 2001年第3期〔p88--95〕2万字腐败犯罪的动向、原因及其对策 反腐败大案纪实珠海出版社 2001年2月版 〔p1--19〕5万字扫黑:任重道远 中国商法 2000年第10期〔p6--19〕2万字警惕官职商品化 中国商法 2000年第9期〔p36--39〕8万字权与色 中国商法 2000年第6期〔p30--33〕8万字司法败类面面观 中国新闻社﹡视点 2000年第12期〔p46--53〕2万字政治癌症:买官卖官 中国新闻社﹡视点 2000年第8期〔p58--63〕8万字十年来的冤假错案 中国新闻社﹡视点 2000年第6—7期〔p46—58,p44--50〕8万字透析中国大案 中国新闻社﹡视点 2000年第4期〔p54--61〕4万字腐败升级 完美的假定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p141--153〕9万字二十六分色钱犯罪档案 重案纪实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1年6月版 〔p1--44〕6万字 六书故点校(与党怀兴合作)中华书局,2012年6月版〔本人点校25万字〕枕碧楼丛书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年3月〔本人点校整理《刑统赋疏》6万字〕盟水斋存牍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本人点校整理6万字〕

在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第十卷“火部”里这样记载:“烟,火气也。”其实“烟”的本义就是“火气”,是物品燃烧时产生的气体。由此产生了许多相关的词语:烟雾、烟霞、烟花、烟波、烟柳、烟云等。烟草传入中国后,国人逐渐将其称之为“烟”。近现代还把“鸦片”也称为“烟”,有“大烟、烟土”等词。 那么,我国古代“烟草”的含义是什么呢?唐代诗人黄滔在《景阳井赋》中有“台城破兮烟草春,旧井湛亏苔藓新”之语。宋代诗人陆游在《小园》中也有“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之语。这里的“烟草”其实指的是烟雾笼罩的草丛,即蔓草之意。 实际上,古文献中最早使用“烟草”表示的,是在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一书中。书中说到:“淡巴姑,烟草,万历末有携到漳、泉者,马氏适之‘淡肉果’……其本似春不老而叶大于菜,爆干以火酒炒之曰‘金丝烟’,北人呼为‘淡巴姑’或‘呼担不归’。” 又如湖居士为汪师韩写的《金丝录》一书所作序中所说:烟草之名……以余所闻,曰“打姆巴古”,曰“淡巴菰”,曰“淡巴姑”,曰“大古”,曰“淡肉果”、曰“担不归”、曰“醺”,曰“金丝醺”,曰“芬草”,曰“烟酒”,总名曰“烟”。烟吸后,便会成瘾,时时想吸,故有名曰“相思草”,据《粤志》记:粤中有“仁草”一日“八角草”,一日“金丝烟”。其“仁草”之说是因为烟能交际应酬,有待人接物的功能,近代更显出其“仁”之效能。 叶梦珠在《阅世编》中也说到:烟草也,初出闽中,幼时闻先人言,福建有烟。吸之以醉人,名曰“干酒”,然此地绝无之也。姚旅的《露书》也说:“烟气从管中入手,能令人醉。”《仁祖实录》中说:“……无人不服,对客辄待茶饮,或谓之“烟茶”,或谓之“烟酒”。……久服知其有害而无利,欲罢而终不能焉。 古文中“烟叶”一词也易引起误解,如唐代诗人钱起在《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一诗中写到:“隔溪烟叶小,覆石雪花舒。”白居易在《令狐相公栽竹》诗中云:“烟叶蒙胧侵夜色,风枝萧疯欲秋声”。其中的“烟叶”与现代的“烟叶”没有亲缘关系。他们明显与“烟花”、“烟柳”更为相近。 现代意义上的“烟叶”一词是在清代中期出现的,在著名学者钱大昕《村中所见》一诗里道:“日高编箔烘烟叶,雨歇携枷打豆其”。这里的“烟叶”指的才是现今所种植的烟草。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订阅价格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篇参考书】《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隋唐篇参考书】《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旧唐书》、《新唐书》:《高祖本纪》、《太宗本纪》、《则天皇后本纪》、《玄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百官志》)、《食货志》、《兵志》,及有关列传。《资治通鉴》(隋唐部分)。《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中华书局1977年9月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辽宗夏金篇参考书】《辽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圣宗本纪》、《营卫志》、《兵卫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宋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神宗本纪》、《徽宗本纪》、《高宗本纪》、《理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及相关列传。《金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海陵本纪》、《世宗本纪》、《食货志》、《百官志》,及相关列传。《两宋政治经济问题》,邓广铭、漆侠,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宋史》,陈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辽史简编》,杨树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金史简编》,张博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辽夏金经济史》,漆侠、乔幼梅,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元朝篇参考书】《元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顺帝本纪》、《地理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邵循正历史论文集》(蒙古史、元史部分),邵循正,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版。《元朝史》,韩儒林主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元史》,周良霄、顾菊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明清篇参考书】《明史》:《太祖本纪》、《成祖本纪》、《英宗本纪》、《武宗本纪》、《神宗本纪》、《庄烈帝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清史稿》:《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圣组本纪》、《世宗本纪》、《高宗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版。《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明史新编》,傅衣凌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专题参考书】《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年版《秦汉法律与社会》,于振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始创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学研究机构,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立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招收历史学、世界史两个专业本科生。有历史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教学科研实体,20个挂靠的研究虚体机构,2个藏书30多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分馆。师资岗位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目前一大批占有广阔学术前沿的中年教师已成为主力,一代史学新秀正在茁壮成长。教师中有过6位现任和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田余庆、何芳川、朱凤瀚、罗志田、钱乘旦、李剑鸣),4位北大文科资深教授,现有4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马克垚、阎步克、钱乘旦、李剑鸣),5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5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位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大多数学科方向都有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带头人。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2005年3月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阎步克:《职位与品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10)人民出版社 1996年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6月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8年3月左言东: 《中国古代官制》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5月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 1999年张晋藩:《中国政治制度史》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7年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订阅服务

论文编辑格式  一、作者名称写在篇名下面,用脚注注明作者身份,作者名称用五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二、标题:  (一)标题一(篇名)样式: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用小四号字,右对齐  姓名如果是两个字的,中间空两格  (二)标题二样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二用“一、二、三……”表示。  (三)标题三样式:小四+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三用“(一)、(二)、(三)……”表示。  (四)标题三以下的标题: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四用“ ”,标题五用“(1) (2) (3)”。  三、正文格式: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四、论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  无缩进,名称统一为“摘要”和“关键词”,小四号+楷体+加粗,用【】括起来,摘要内容和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单倍行距  五、脚注及参考书目:  1.全文脚注用小五号字;  2.参考书目不写(除确与文章有关的书目外)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  5.作者注仅注明作者单位(不含院系)及职称或者职务。  6.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7.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8.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9.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10.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1.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2.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13.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行"。  14.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8.港台著作  〔1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12〕史尚宽:《民法总论》,台湾1988年版,第230页。  9.外文类  从该文种注释习惯。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尽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

中国期刊网上能搜索到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订阅电话

1.《980nm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的研究现状分析》,载《激光杂志》,52.《对GaAs衬底表面进行氩离子清洗的研究》,载《激光杂志》,13.《980nm脊型波导激光器腔面非注入区的研究》,载《激光与红外》,24.《The Investigation of 980 nm Ridge Waveguide Lasers with CurrentNon-Injection Regions by He Ion Implantaion》载《Chinese journal ofSemiconductors》, 35.《出纤功率30W的激光二极管线列阵光纤耦合器件》,载《半导体学报》,56.《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激光剥离技术中GaN材料瞬态温度场研究》,载《中国激光》, 97.《GaN基发光二极管的可靠性研究进展 》,载《半导体技术》,38.《电流拥挤效应对GaN基发光二极管可靠性的影响 》,载《激光与红外》,6法治文化三题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11年第3期〔p22—26〕5万字法治新闻传播学的三个基础问题 法治新闻传播2011年第2期〔p108-112〕0、9万字论人民法院文化体系的建构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p74—83〕1万字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六条路径 人民法院报2010年7月8日第2版。0、23万字法院文化的行为文化 人民法院报2010年6月25日第5版。0、2万字法院文化建设中的理念文化 人民法院报2010年3月26日第5版。0、3万字检察文化概论 新华文摘〔权威期刊〕2010年第7期全文转载〔p115—117〕95万字中国当代法治文化的研究范畴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9年第6期〔p5—24〕3万字检察文化概论 人民检察〔核心期刊〕2009年第21期〔p15—19〕95万字 媒体使用图片的十个法律问题 法治新闻传播2009年第2期〔p44-54〕1、1万字“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 社会科学论坛〔核心期刊〕2008年第9期〔p37—46〕0、85万字关于传媒与司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新闻学论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6月版〔p152—169〕1、3万字法治的人性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8年第2期〔p15—27〕1、2万字再论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政法论坛〔核心期刊〕2008年第2期〔p85-89〕0、6万字保护记者采访权应首先“有法可依” 法制日报2007年12月2日头版(0、2万字) 法治文化的理论构想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7年第1期〔p15--19〕7万字权力还是权利──采访权初论 政法论坛〔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 〔p117--125〕8万字论传媒与司法公正 社会科学论坛〔核心期刊〕2005年第6期〔p23--42〕9万字新闻报道中的法律语言规范 中国记者〔核心期刊〕2005年第7期〔p66--67〕5万字寻求依法介入与尊重司法的统一 新闻战线〔核心期刊〕2004年第11期〔p40--41〕4万字关于案件报道的几个问题 法治新闻界2004年第4期〔p21--23〕6万字论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法治新闻界2004年第6期5万字论新闻采编者的自我保护 人文论坛〔第3辑〕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版〔p83—95〕1万字论隐性采访 人文论坛〔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p71--86〕2万字论孟子思想的多元性 人文论坛〔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版〔p17--26〕1万字中国法制古籍的特点与分类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p347--362〕1万字出土文物法律史料考述 中国法制史考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p28--69〕 1万字敦煌所出买卖、借贷契约考评 中国法制史考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p85--104〕5万字 “感悟人生”系列短文 东方财经2008年第7期—2009年第6期 (每期4篇,共48篇,每篇550字左右)描绘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理论图景 东方财经2009年第1期6万字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东方财经2008年第11期43万字构建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东方财经2008年第10期5 5万字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模式和路径 东方财经2008年第9期56万字与法官决斗:闹剧还是警示? 东方财经2009年第2期8万字法眼看股权 东方财经2008年第9期 6万字冤假错案是怎样产生的 金盾2000年第9期〔p7--8〕3万字中国绑架犯罪报告 中国新闻社﹡视点 2001年第3期〔p88--95〕2万字腐败犯罪的动向、原因及其对策 反腐败大案纪实珠海出版社 2001年2月版 〔p1--19〕5万字扫黑:任重道远 中国商法 2000年第10期〔p6--19〕2万字警惕官职商品化 中国商法 2000年第9期〔p36--39〕8万字权与色 中国商法 2000年第6期〔p30--33〕8万字司法败类面面观 中国新闻社﹡视点 2000年第12期〔p46--53〕2万字政治癌症:买官卖官 中国新闻社﹡视点 2000年第8期〔p58--63〕8万字十年来的冤假错案 中国新闻社﹡视点 2000年第6—7期〔p46—58,p44--50〕8万字透析中国大案 中国新闻社﹡视点 2000年第4期〔p54--61〕4万字腐败升级 完美的假定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p141--153〕9万字二十六分色钱犯罪档案 重案纪实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1年6月版 〔p1--44〕6万字 六书故点校(与党怀兴合作)中华书局,2012年6月版〔本人点校25万字〕枕碧楼丛书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年3月〔本人点校整理《刑统赋疏》6万字〕盟水斋存牍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本人点校整理6万字〕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

有诚信的雅美期刊网,我5月份在那发了两篇核心文章

中国期刊网上能搜索到

  • 索引序列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订阅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订阅价格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订阅服务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订阅电话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杂志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