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空间技术期刊被降级了吗

中国空间技术期刊被降级了吗

发布时间:

中国空间技术期刊被降级了吗

感觉还可以,但是个人推荐中国58期刊网的《大科技》《大科技》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海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国际刊号:ISSN1004-7344,国内统一刊号:CN 46-1030/N。邮发代号:82-907。全文上数据库。《大科技》现开设:科技论坛、百科探索、管理科学、科研成果、教学研究、技术理论、学术争鸣等。《大科技》杂志刊物影响:科技论坛:科技工作者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教育研究:为教育教学新成果的暂时提供阵地。百科探索:各领域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园地。

1968年2月20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简称CAST)成立,掀开了中国空间事业新的一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和航天器研制、生产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设备的研制及提供优良的服务;空间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空间技术对外交流技术与合作。1970年4月24日,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2003年10月,神舟5号飞船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至2003年底,研制并成功发射了5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4艘无人试验飞船和1艘载人飞船,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在载人飞船技术、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技术和遥感卫星技术等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研制的各类航天器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各类应用卫星,建立了各种稳定运行的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航天器研制取得的新技术成果,移植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设10个研究所、一个工厂,建立了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形成了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11名两院院士、1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名高级技术工人,以及一大批正茁壮成长的航天新生代为中国空间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与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美国和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宇航公司和空间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他国联合研制整星、卫星零部件出口取得突破,其中与巴西联合研制成功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被誉为20世纪“南南合作”的典范。展望未来,该院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紧紧瞄准人类探索宇宙活动的前沿,不断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境界,为把我院建成为世界一流的宇航企业而努力奋斗。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就是航天五院,主要做卫星的,当然好了~定向研究生,毕业留所~~只是五院里面不同的研究所情况也就不同~总体在北京是中上等的~

中国空间技术期刊被降级

一、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两弹”指核弹和导弹,“一星”指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二、载人航天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 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时送上太空。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二F火箭担任。后续任务将要突破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解决有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为实施“第三步”战略任务做准备。主要目标就是要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研制和发射8吨级规模的空间实验室,逐步掌握空间站技术。因此,要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包括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研制和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神舟八号发射升空后,与神舟九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中国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中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乘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二者携手在太空飞行6天之后短暂分开,再进行由航天员手动控制的交会对接。“天宫一号”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它的重量和神舟七号一样,用它来完成和飞船的交会对接。“天宫一号”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型,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2013年6月25日07时05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从天宫一号上方绕飞,顺利完成绕飞以及近距离交会任务,并且在空中授课。三、港澳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人治港”的政策,享有独立立法、司法、行政权及免向中央缴纳关贸税等政策,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中国之后,经济迅速增长,比往日更繁荣,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典范。澳门是一个国际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其著名的轻工业、旅游业、酒店业和娱乐场使澳门长盛不衰,成为全球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四、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截至2018年9月12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2019年3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总工程师、研究员姜鹏接受专访时说道,和天马望远镜团队合作,首次成功实现联合观测,这标志着FAST具备了联合组网观测的能力。五、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开幕,2008年8月24日闭幕。主办城市是中国首都北京,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本届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面金牌居奖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载人航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港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弹一星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毛泽东确立积极防御战略1956年初至1967年1月,早在5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要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毛泽东主席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毛主席决定,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2、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是于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他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投票结果: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3、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获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5、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神舟二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二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108圈。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原子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许海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港回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舟二号

《空间电子技术》 《空间电子技术》于1971年创刊,刊名为《国外空间电子技术动态》,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0四研究所(对外名称: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主办的技术性刊物,1975年更名为《空间电子技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于1981年6月创刊的,期刊获得航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励5次;国防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励两次;北京市优秀科技期刊奖励一次;1997年《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组织的全国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和“双百期刊” 。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美国“剑桥科技文摘”(CSA)核心源期刊;《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被收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被列入航空航天类统计引文源;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源期刊”;入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统计源;被国内外多家文摘和检索系统收录,成为中国空间技术领域知名期刊。 《真空与低温》 《真空与低温》杂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与技术类刊物。1982年创刊,1995年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5年被列为国家级工业技术类核心期刊,2009年被收录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选期刊。 其他期刊 《航天器工程》期刊于1992年由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创办,2006年10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公开发行,2007年开始公开发行,双月刊。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国际太空》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情报性月刊。 《卫星应用》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月刊。 期刊列表  名称主办单位空间电子技术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器工程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国际太空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卫星应用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真空与低温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资料来源:

还可以

中国空间技术期刊级别高吗

其实刊物只有普通和核心之分。

其实刊物只有普通和核心之分,那里来什么国家级省级,都是评委会为了方便他们自己弄出来的。要发论文的找我

还可以

北大核心: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

中国空间技术期刊级别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是集科研、开发、试验、生产为一体,以电子、光学、机械、声学专业为基础,以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为主导,以飞行器、雷达、计算机、精密机械、无线电测量、仿真技术、目标环境与特性为特色,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中国航天三院),是我国研发设计和生产航天及军用飞行器的高技术科研企业。 企业单位一般是没有行政级别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院,如航天一院、二院、三院,院长是正局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_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航天科技集团伍院518所是副厅级别单位。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大型央企,属于副部长级。2、所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属于正厅级别。3、所以五院518所——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属于副厅级别。扩展资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院成立于1968年2月,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设13个研究所和卫星制造厂,分布在全国七个省市。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和第一个商业出口卫星的诞生地,也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建院40年来,已成功研制并发射了70多颗卫星、7艘神舟飞船和1个月球探测器。501所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502所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503所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504所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西安)508所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510所 兰州物理研究所(兰州)511所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512所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513所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烟台)514所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北京)515所 汕头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518所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天津)

局级单位,部门领导正处级和县长同级别,部门领导上还有两级,就到局级了。

副厅级别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大型央企,属于副部长级。2、所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属于正厅级别。3、所以五院518所——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属于副厅级别。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期刊级别高吗

平时所说的科技核心就是指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一般分普刊,科技核心,北大核心。而普刊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种普刊。核心分科技核心和北大核心。所以说,科技核心也是核心期刊。一般为科技核心的期刊在期刊的封面上都有显示。

《空间电子技术》 《空间电子技术》于1971年创刊,刊名为《国外空间电子技术动态》,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0四研究所(对外名称: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主办的技术性刊物,1975年更名为《空间电子技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于1981年6月创刊的,期刊获得航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励5次;国防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励两次;北京市优秀科技期刊奖励一次;1997年《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组织的全国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和“双百期刊” 。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美国“剑桥科技文摘”(CSA)核心源期刊;《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被收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被列入航空航天类统计引文源;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源期刊”;入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统计源;被国内外多家文摘和检索系统收录,成为中国空间技术领域知名期刊。 《真空与低温》 《真空与低温》杂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与技术类刊物。1982年创刊,1995年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5年被列为国家级工业技术类核心期刊,2009年被收录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选期刊。 其他期刊 《航天器工程》期刊于1992年由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创办,2006年10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公开发行,2007年开始公开发行,双月刊。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国际太空》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情报性月刊。 《卫星应用》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月刊。 期刊列表  名称主办单位空间电子技术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器工程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国际太空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卫星应用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真空与低温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资料来源:

这个不清楚哦!没有关注

国内最大众的几个核心:南大核心,也就是平时所说的CSSCI北大核心,也就是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又称作统计源核心如果问科技核心算不算是核心,就要看你们单位的规定了,不过多数地方都是认可北大和南大核心,统计源核心现在都是医疗行业认可,其他行业认可的很少如果你们单位认可科技核心的话,那么进入这个目录的刊物,无论其原来的级别如何,对你们来说都是核心刊物如果你们单位不认可科技核心的话,那这个核心对你们来说就没有任何作用了,进入这个核心目录的刊物,原来是什么级别的,就还是什么级别

  • 索引序列
  • 中国空间技术期刊被降级了吗
  • 中国空间技术期刊被降级
  • 中国空间技术期刊级别高吗
  • 中国空间技术期刊级别
  •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期刊级别高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