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和脚注的区别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和脚注的区别

发布时间: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和脚注的区别

如果论文中某句话是直接引用别人论文的内容,就加注释。如果在写论文过程中看了别人的文章并有所启发,但没有直接引用别人的观点,那就加参考文献。一般注释需在正文中有序号与之一一对应,但参考文献只需在文章最后列出所有你在写文章时参考过的文章即可。

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范例:参考文献: [1]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2]喻磊合适合同价值论[J]江汉论坛,(7) [3]苏号朋定式合同研究—以消费者权益保证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 [4]高圣平、刘璐民事合同理论与实务定式合同卷[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 第298页 [5]金福海定式合同的缺限及控制途径[J]烟台大学学报,(2) [6]王利明对<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的评析[J]政法论坛,(6) [7]杜军格式合同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 [8]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张建军格式合同的立法规制[N]甘肃政法学院学报,(9) [10]苏号朋格式合同条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7- [11]吴元国格式合同价值之研究[Z]新青年在线,2005-11- [12]张艳、张帅我国格式合同立法完善思考[J/OL]人民网——强国论坛,2005-11- [13]王素芬论格式合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 [14]王思洋论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 [15]林少平论格式合同[D]厦门大学,2001

论文编辑格式  一、作者名称写在篇名下面,用脚注注明作者身份,作者名称用五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二、标题:  (一)标题一(篇名)样式: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用小四号字,右对齐  姓名如果是两个字的,中间空两格  (二)标题二样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二用“一、二、三……”表示。  (三)标题三样式:小四+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三用“(一)、(二)、(三)……”表示。  (四)标题三以下的标题: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四用“ ”,标题五用“(1) (2) (3)”。  三、正文格式: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四、论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  无缩进,名称统一为“摘要”和“关键词”,小四号+楷体+加粗,用【】括起来,摘要内容和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单倍行距  五、脚注及参考书目:  1.全文脚注用小五号字;  2.参考书目不写(除确与文章有关的书目外)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  5.作者注仅注明作者单位(不含院系)及职称或者职务。  6.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7.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8.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9.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10.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1.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2.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13.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行"。  14.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8.港台著作  〔1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12〕史尚宽:《民法总论》,台湾1988年版,第230页。  9.外文类  从该文种注释习惯。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尽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或有明确收藏地点的善本、档案,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内部资料、书稿和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等类文献的引用著录,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如[1]、[2]…),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参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引文脚注参考文献区别

注释是对论文中不详细的地方进行的解释,为了不影响篇幅所以单独列出引用是指论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尊重知识产权,也为了不负责任,所以标明。参考文献是指本文写作过程中所学习过的文献,一般标注在文章末尾。注释一般放在说明位置,以括号标明。引用在论文中间标序号,然后在当页的页脚标出,也是脚注,参考文献列在论文的最后。

脚注就是可以附在文章页面的最底端的,对某些东西加以说明,印在书页下端的注文。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注释是对论文中不详细的地方进行的解释,为了不影响篇幅所以单独列出引用是指论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尊重知识产权,也为了不负责任,所以标明参考文献是指本文写作过程中所学习过的文献。注释一般放在说明位置,以括号标明。引用在论文中间标序号,然后在当页的页脚标出,也是脚注,参考文献列在论文的最后。

历史学参考文献和脚注

参考文献不用解释,就是你参考过的或者直接引用的文献,做出标注,一般写于文章末尾脚注一般写于每一页的最后,脚注主要运用于对数字或者某句话或者某个词语的详细解释,主要是文中无法说清某个词语,或详细解释某个词语影响文章阅读的情况下,要脚注说明。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脚注就是对这句话的解释:学到了(知识或本领)并有时间有机会去不断地实践它,不也是快乐的事吗?参考文献就是《论语·学而》

脚注就是可以附在文章页面的最底端的,对某些东西加以说明,印在书页下端的注文。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脚注是指你文章但中完全引用别人的东西,而参考是你看了那些资料对你写论文有启发的有帮助的。脚注是标注在每一页的下面,参考文献是放在论文后面的。

论文参考文献脚注

脚注就是可以附在文章页面的最底端的,对某些东西加以说明,印在书页下端的注文。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1、文本不同:脚注或尾注由两个互相链接的部分组成,注释引用标记和与其对应的注释文本,在注释中能够使用任意长度的文本,并像处理任意其他文本一样设置注释文本格式。参考文献是来说明正文内容的来源。2、位置不同: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的注释。而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3、适用不同:脚注是解释正文中某一个词和句,不便于在正文中解释,怕影响正文的连续性,而在页脚上面插入解释。是引用的一种,只出此刻当页,而不会出此刻此节的每一页。尾注与题注的形式差不多,一般用于这句话或者段落了,出自何处。在全文尾部给予说明,与正文资料相差很远,参考文献是论文内容上的划分。

参考文献是引用人家已发表的观点或者文章或者实验结果等,需要在引用的那段话后面加[1][2]这样的上标,然后文章末尾列“参考文献”时与文中的上标相对应。脚注一般在文章第一页,在正文部分的左下侧,是写作者的个人信息,例如作者,哪里人等信息或通讯作者的信息,这篇发表的这篇文章是哪个项目或者基金的组成部分。你可以下载一篇已发表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就很容易懂了!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别人的论文观点和成果,而脚注更多是自己对于这个名词或者概念的详细说明,用于向对于此类课题还不了解的人进行解释。不同之处在于参考文献引用肯定是别人论文的成果或者内容,无非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脚注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解释。

脚注的参考文献格式

脚注尾注参考文献三者的区别是:1、文本不同:脚注或尾注由两个互相链接的部分组成,注释引用标记和与其对应的注释文本,在注释中能够使用任意长度的文本,并像处理任意其他文本一样设置注释文本格式。参考文献是来说明正文内容的来源。2、位置不同: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的注释。而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3、适用不同:脚注是解释正文中某一个词和句,不便于在正文中解释,怕影响正文的连续性,而在页脚上面插入解释。是引用的一种,只出此刻当页,而不会出此刻此节的每一页。尾注与题注的形式差不多,一般用于这句话或者段落了,出自何处。在全文尾部给予说明,与正文资料相差很远,参考文献是论文内容上的划分。Word脚注设置技巧默认情况下,Word用一条细实线把脚注和尾注与文档的正文分隔开来。要修改这条分隔线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要知道在哪里修改。选择菜单“视图”→“普通”,确保文档以“普通”视图显示,然后选择“视图”→“脚注”打开脚注窗格。如果文档只包含脚注或只包含尾注,Word自动打开适当的窗格;如果文档既有脚注又有尾注,Word将询问要打开哪个窗格,选择适当的窗格然后点击“确定”。

你的Word是03版还是07版的啊,03版操作方法如下:光标停留在需要插入脚注的文字后,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然后选择你需要的格式插入即可

word尾注,自动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第一步设置第一个尾注光标移到需要插入参考文献标注的地方。在菜单栏“插入(I)”→“引用(N)”→选择“脚注和尾注(G)”选项。于是,弹出窗口,按照下图进行各项的设置:尾注设置:(1)在“位置”选项中,选择“尾注(E)——节的结尾”;(2)在“格式”选项中,①选择“编号格式(N)——1,2,3,…”也就是阿拉伯数字,②自定义标记不需要填,③“起始编号(S)——1”,④“编号方式(M)——连续”(3)在“应用更改”选项中,选择“将更改应用于(P)——整篇文档”最后,点按钮“插入(I)”,便在你所选的地方插入了第一个参考文献标注。可以看到,在所选地方上角出现了一个小1。4.双击上标“1”,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第二部分标注格式的修改通过第一步设置的尾注,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标注,是正文所插入地方上角的小数字,和文章末尾对应的小数字。其实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我们还需要动手稍作修改。下面就是讲这一内容啦:将全文所涉及的尾注都改为“[n]”的标准格式:注意是修改,而不是删除后重新输入上标!(1)给数字加中括号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这一步操作时,光标应在正文范围内,而不是最后的尾注区域。然后,在菜单栏“编辑(E)”→“查找(E)”或者通过快捷键“Ctrl+F”可以打开“查找和替换”窗口。按照下图进行各项的设置。在“查找内容(N)”选项中填入“^e”,表示尾注。如果以后需要查找脚注,则是搜索“^f”。在“替换为(I)”选项中填入“[^&]”。并单击右下方第一个按钮“常规(L)”展开窗口。注意下方“搜索”选项选择“全部”,其他格式要求的前方要去掉勾勾。选项全部设置好后,点击“全部替换(A)”即可完成全文参考文献标注,即尾注格式的第一部分修改。(2)尾注部分的标号从上标改为正文格式与上一步不同的是,此时光标应在尾注区域内,重新打开“查找和替代”窗口,按照下图进行各项的设置。在“查找内容(N)”选项中填入“[^e]”。并在“格式(O)”中选择“字体(F)”选项,弹出常规的“查找字体”窗口。在下方选择上标,打上勾。在“替换为(I)”选项中填入“^&”。同样方法,在“查找字体”窗口中,将勾勾消除掉。设置完成后,直接点击“全部替换(A)”,使尾注区域内的参考文献编号改为常见期刊所要求的格式,并在后面输入参考文献的各项内容。这样,我们在保证参考文献标注格式符合要求的同时,完成了参考文献部分的编写。

  • 索引序列
  •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和脚注的区别
  • 引文脚注参考文献区别
  • 历史学参考文献和脚注
  • 论文参考文献脚注
  • 脚注的参考文献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