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地质力学学报官网投稿经验怎么写

地质力学学报官网投稿经验怎么写

发布时间:

地质力学学报官网投稿经验怎么写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构造地质、新构造与地质灾害、地应力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气地质及矿田构造、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等研究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委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与冰川专业委员会和古地磁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所,主办学术刊物《地质力学学报》。2008年承担各类项目总计182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土资源部项目18项,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9项,其他类项目100余项。2008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9568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项目经费390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195万元;国土资源部项目经费993万元;地质大调查项目经费2736万元;其他类项目(包括所长基金及横向项目)经费1735万元。2008年有12项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和验收,其中地调项目评审成果7项,6项优秀,1项良好;自然基金项目5项通过结题验收。本所作为第二获奖单位和第三获奖单位获得200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作为第二获奖单位获2008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本所青藏高原新构造与古大湖研究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成果;阿尔金山东段铁矿找矿新进展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2008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15篇,出版专著4部。副所长赵越研究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长虹高级工程师副所长李贵书研究员所长龙长兴研究员2008年度主要科研成果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张永双、胡道功、吴中海、张加桂、吴树仁、赵希涛、蒋良文、郭长宝、石菊松等。项目组开展了滇藏铁路沿线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首次编制了铁路沿线及周边夷平面分布图,对区内51条活动断裂(带)的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分段性和活动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对与铁路相交或近距离平行的20条活动断裂进行了重点调查、探槽揭露和取样测试,重新厘定了铁路沿线14条重要的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对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预测评价,深入研究了铁路沿线特殊岩土体的主要工程地质特性,提出了实用性的工程判别指标。综合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热场、构造应力场、地形变场、工程地质岩组及地质灾害等因素,采用基于Arc GIS的信息加权叠加方法,开展了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和工程近期规划段工程地质稳定性综合评价,提出了线路比选和优化方案,在指导铁路选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澜沧江断裂带项目组人员在进行断裂测量技术人员在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沙山安装微地震台站设备技术人员在安装微地震台站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应用:属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负责的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XQ-2004-01)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的课题之一,主要完成人员:王小凤、马寅生、冯梅、安美建、史大年、陈宣华、区明益、王连庆、霍光辉、李会军、范桃园、李国岐、田晓娟、张西娟、蒋荣宝、李丽。总体目标任务是运用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进行英雄岭凹陷及周边地区深层地质构造解析,结合柴达木盆地西部地、物、化、遥资料综合分析,探索复杂地形区深部构造勘探的新方法。经过艰苦的野外施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波速反演和地质解释,首次在国内将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油田深部构造探测,在国内没有可借鉴实例的条件下,经过近4年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中等尺度微地震台阵网深部构造探测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运用微地震台阵网进行中等尺度构造探测的台站部署原则、记录参数选取、高质量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处理工作流程;确立了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层析成像速度结构反演的工作流程和成果图件;初步形成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地质解释的准则;获得了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地貌复杂、人工地震难以实施的柴西狮子沟—游园沟地区、干柴沟—咸水泉地区的深部构造信息;在油气资源评价新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其成果曾被评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十大科技进展。狮子沟地区地震反射剖面速度结构图东部叠合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潜力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成果为优秀等级。主要完成人员:龙长兴、周新桂、张林炎、刘和甫、范昆、李涛、王宗秀、肖伟峰。项目组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多学科结合,对渤海湾—南华北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盆地形成演化主要受纬向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联合复合控制。首次提出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深部存在多层次滑脱拆离,晚中生代—现今为统一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盆—山变形系统的新模式;首次编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1:100万前古近系和前侏罗系地质图,研究了中生代以来盆地叠加改造对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影响;首次编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1:200万上、下古生界生储盖组合分布及其自生自储油气成藏潜力评价图,并结合3次资评、深层油气勘探及成藏必要条件,围绕“有效生烃区和有利保存单元”两个核心问题,评价了深层油气成藏潜力,明确指出了深层油气有利勘探区带。吉黑东部山区内生金铜矿床找矿模型研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孟宪刚、邵兆刚、朱大岗、王津、韩建恩、余佳。经过野外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本项目取得以下进展:查明了区域构造体系及其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控岩控矿作用,吉黑东部丰富的内生金铜多金属矿产的成岩成矿过程主要受新华夏系、纬向系、经向系和北西向构造带控制。划分了吉黑东部岩石圈单元和成矿区带,在本区进行了构造带矿化特征对比,构造层含矿性与构造演化阶段对比,划分了构造成矿序列。构建了本区宏观的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三维地质模型,在宏观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三维地质模型中,简述了金铜矿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过程。对典型矿床进行构造控矿分析,根据X光岩组和磁组构分析,进行了分阶段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工作。总结了本区最特征的构造控矿类型,修正、完善、建立了8个控矿类型和模型,首次建立了吉黑东部地区的有限单元法数学模型和该区金铜矿床找矿模型。华北北缘东西向右旋逆冲断层带考察专家组验收项目成果现场小西南岔金铜矿北山矿脉与矿石产状九三沟铜金矿床矿化脉青藏铁路活动断裂调查与监测:属地质调查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吴珍汉研究员,项目成员包括胡道功研究员、吴中海副研究员、王双绪研究员、彭华研究员、陈群策研究员、苗放教授、王连捷研究员等。相关成果入选2006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对库赛湖断裂、西大滩断裂、温泉盆西边界断裂、安多盆北边界断裂、崩错断裂、谷露盆西边界断裂及当雄—羊八井活动断裂,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断错地貌分析、探槽工程揭露和高精度测年,揭示了晚更新世与全新世断裂活动期次、运动速率和古地震周期。在拉萨地块中段沿青藏铁路建立由15个测点组成的GPS观测局域网,完成3期GPS测量,为分析青藏铁路沿线现今地壳运动和断层速率积累了高精度实测资料。完成西大滩180m、五道梁150m、安多120m、羊八井300m、曲水150m地应力钻探和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获得青藏高原不同地块地应力随深度变化曲线;建立西大滩体应变综合监测站、安多体应变综合监测站、羊八井体应变综合监测站、曲水三分量应力综合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远程自动传输,初步建成青藏铁路沿线应力应变综合监测系统。运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和ANSYS软件,计算分析了断裂诱发移动冰丘的形成机理、灾害效应及工程影响;发现83道班移动冰丘与错那湖沙害等灾害隐患,为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篇,包括国际核心期刊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安多盆地北部活动断层探槽剖面照片项目成员沿青藏铁路开展冬季野外观测吴珍汉研究员参加青藏铁路通车典礼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环境调查与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完成人员:赵志中、王书兵、乔彦松、王燕、徐刚、傅建利、李朝柱、姚海涛、刘宗秀、蒋复初、钱方、彭阳、李永昭、牟传龙、徐建民。成果如下:(1)通过调查,若尔盖土地沙化呈近南北向分布,主要位于山前冲洪积台地及山间盆地中。分析沙化因素,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几乎是同等的,降水和风速是草地沙化自然因素的主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以人口和牲畜量及开垦规模为主,提出对策建议。(2)川西黄土红土磁性地层均出现了B/M 界限以及贾拉米洛事件,川西黄土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川西黄土兼具风尘和冰川特征,说明物质主要源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冰水沉积物。红土成因分析说明其为风尘成因。(3)昔格达古湖主要形成于高斯期,青藏高原东缘大湖阶段形成约4-3Ma BP。典型剖面记录了5个旋回,15个阶段,有机碳记录了凉→暖的9个古气候变化阶段,孢粉和同位素分析也记录了4-6Ma BP间古气候环境周期变化规律。甘孜黄土剖面与磁性地层项目组成员在野外合影测量黄土地层剖面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陈柏林、张永双、刘建民、董诚、彭华、刘建生、王春宇、吴乃芬等。取得主要进展:研究表明祁连山北缘断裂、河西走廊中西段盆地内断裂、龙首山南缘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东段等断裂属于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发现高台车站断裂、新民堡断裂等是祁连山北缘前展式逆冲推覆构造中最前缘断裂,形成时代最新、全新世活动性最强。首次获得肃北当今山口现今地应力数据,特别是肃南地震和民乐地震前后的地应力值变化的宝贵资料。通过14个地区稳定性评价因素的量化,计算了区内128个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参数,划分了3个极不稳定—不稳定区、2个次不稳定区。针对西气东输管线穿越极不稳定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新民堡、高台车站活动断裂、丰乐活动等地段进行必要的现今地应力监测和位移速率监测”的建议。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质构造略图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图西部地区主要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资源富集成藏规律综合研究(柴达木部分):属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类项目,主要完成人员:王小凤、马寅生、陈宣华、李会军、王连庆、冯梅、李国歧、武红岭、蒋荣宝、李丽、安美建、田晓娟、王治顺、李中坚、王宝瑜、张梓歆、郭辉、尹成明、彭德华、江波。主要进展:从柴达木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石炭系地层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构造应力场、流体势场和油气分布规律与油气资源前景四个方面对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资源富集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划分了柴达木盆地构造体系,明确了盆地大地构造归属;编制了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石炭纪各门类生物地层对比表,进行了石炭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编制了盆地地质构造系列图件;开展了盆地应力应变测量和构造应力场模拟研究;对石炭系、中新生界油气分布规律与油气资源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2008年12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对项目成果进行评审,结果为优秀。柴达木盆地盆地内向斜构造项目组人员在盆地内进行现场考察

2013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958篇,同比增长4%,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225篇、EI检索论文8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6篇;出版专著21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9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矿床地质》、《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杂志》、《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矿床地质》、《地球学报》、《岩石矿物学杂志》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以上述9个刊物为依托,地学科技期刊集群化、数字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期刊网上办公系统陆续建成。“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成为国内地学界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迄今为止点击率超过200万次。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海外读者,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波兰、蒙古等10余个国家,月点击率为5000余次,显示度日益增加。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的表彰,自2006~2011年连续6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获2012~2014中国科协“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化学文摘》(CA)等10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746页,刊发论文132篇,海外论文27篇(占5%)。2012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568,仍居中国大陆地学期刊影响因子榜首。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现为月刊。《地质学报(中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的表彰,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10年连续5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2013年度发表论文160篇,共1952页,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成果;出版一期“同位素专辑”,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077,总被引频次为4574次,影响因子及总被引频次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和第3位。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新闻出版总局)、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3年度正式发表论文10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500,总被引频次3044次。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是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并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被EI收录,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影响因子115,总被引频次2099次。《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3年《地球学报》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86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6篇,共770页。另出版增刊1期,载文35篇,共235页。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феративныйжурна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3年度刊出95篇论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2年影响因子为595,总被引频次3372次,位居地学类期刊前列。另外,有20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07~2012年的论文获得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和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2013年度发表论文103篇,共1066页。网站日平均访问量超过1600次,比2012年提高约40%。2012年度影响因子075,总被引频次1334,他引率94,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举办作者培训班,学习先进办刊理念。实现了从投稿到稿件发表整个过程的信息化管理。2013年,《岩矿测试》载文量增加,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收稿330篇,各期发表论文24~30篇,页码142~180页。在《哥白尼索引》公布的2011年度579种中国期刊的评估值中,排名靠前;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施引文献数558篇,比较突出。刊物订阅机构用户总计3924个,读者不乏国际高端(如牛津大学、法国国防部、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人才。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37,总被引频次为1636次。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版,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3年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6篇(487页)。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884,总被引频次为920次。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3年度总计发表论文44篇,共446页。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013,总被引频次为558次。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邮编:100037网址:联系电话:010-68335853传真:010-68310894

岩石学报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地质论评地学前缘 地质学报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矿床地质 沉积学报 地质科学 中国地质地球学报 现代地质 高校地质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四纪研究 地质通报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与勘探 矿物学报 地层学杂志 地质科技情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物探与化探古地理学报新疆地质地球与环境

地质学报官网投稿经验怎么写

当然影响呀

1、全文一律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包括正文、图名、图注、图内字符、表名、表注、表内文字、文中非英文字符。2、文内标点符号一律使用英文标点符号。英文中无顿号(、)和中文句号(。)。3、文中插图用CorelDraw绘制,或提供。wmf或。dxf格式文件,做成单独的。cdr或。 wmf或。dxf文件;有些由数据转换的图,可用Excel制成。不要将图内物件锁死或群组或合并,以便编辑时可以修改。照片和图版提供原版或高分辨率的扫描文件。4、作者投稿时,请把插图、照片、图版植入文字稿的Word文字的后面,并且稿件大小最好不要超过5M(我刊原则上不限制上传文件的大小,但是文件过大审稿专家审稿时会下载过慢,不方便专家审稿,建议文件超过5M可以做成PDF格式),这样方便审稿专家下载审稿,使稿件能及时得到处理。5、审稿专家审回且退改的稿件:图名、图注、表一律集中放在全文的最后,不要将插图、照片、图版植入文字稿的Word文件中。注意不能缺少Acknowledgments、About the first author、中文摘要。

1、《工程地质学报》杂志社要求来稿请注明以下信息:作者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来稿文章字数以6000-8000为宜,摘要字数控制在300-500字左右,英文摘要控制在300 words左右。关键词3-5个。  2、 图/表格:图最好为黑白色,表用三线表。图内、表内汉字为六号宋体,数字、字母为六号新罗马体。通栏图、表宽不超过15cm,半栏图、表不超过5cm。图、表的中英文题目齐全,小五号字。坐标轴上的刻度线朝内。如:  3、单位:有关记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例如:sin-1应为arcsin, ctg应为cot, tg应为tan, ppm等表示法已要求停止使用;除特征数外,变量应使用单个字母表示(或带下标的单字母,否则由多个字母表示单个变量,易被误解为多个变量相乘)。  4、《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提示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或说明,文中以注号(例①、②)表示。  5、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相应处用上角标注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请勿引用。

顺利的话四到五个月左右,仅供参考。该刊是季刊发行,如果赶不上最近一期,那少则也要四个月。如果该刊稿件量比较大,到审稿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等待的时间相应的增加。想具体些,需要让编辑根据作者的情况和社里稿件的情况等,给出一个参考范围。期刊vip上也有其他的可以选择的,如果周期短,也可以考虑选择。

地质力学学报官网投稿经验

地质力学学报 [1006-6616]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扩展库(E)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扩展库(E)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256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697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96主题分类:Earth Sciences: Engineering Geology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基础科学: 地质学未被EI检索,是中科院核心的扩展版。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地质力学学报官网投稿经验总结

国外:science、nuture,EI(The Engineering Index),这三个是研究生的论文发表的硬性杂志。一般看出版单位,一般是中科院、地大、北大这些学校出的相关报刊质量高些。当然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些能源公司的出版刊物也有相当高的份量。给你一份2011年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石油勘探与开发 2.43地理学报 2.31矿床地质 2.09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86地质学报 1.783石油学报 1.701中国沙漠 1.691岩石学报 1.561地球物理学报 1.56地理研究 1.483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434地球学报 1.374中国科学D 1.354第四纪研究 1.323岩矿测试 1.319地质力学学报 1.30地理科学 1.28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252干旱区地理 1.239石油实验地质 1.18自然资源学报 1.165煤炭学报 1.119古地理学报 1.086沉积学报 1.077天然气工业 1.006

《工程地质学报》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期刊。1993年批准创刊发行。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每期112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工程地质学报》办刊宗旨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地质科学的了理论、应用和技术的发展,使工程地质学科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工程地质学报》着重于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学报主要介绍当前规划、设计和在建国家重点工程的工程地质和地质环境实例及其论证;讨论理论进展和方法创新;讨论在土木、水电、铁路、公路及矿山建设、城乡规划、地质环境和灾害治理,以及能源和工业采掘等方面的新技术和经验。适用于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工程地质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研究实验室、协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及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中国国家小组编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前主席王思敬研究员任本刊主编。编辑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和工程师构成 。

地质力学学报官网投稿经验分享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岩石学报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地质论评地学前缘 地质学报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矿床地质 沉积学报 地质科学 中国地质地球学报 现代地质 高校地质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四纪研究 地质通报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与勘探 矿物学报 地层学杂志 地质科技情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物探与化探古地理学报新疆地质地球与环境

国外:science、nuture,EI(The Engineering Index),这三个是研究生的论文发表的硬性杂志。一般看出版单位,一般是中科院、地大、北大这些学校出的相关报刊质量高些。当然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些能源公司的出版刊物也有相当高的份量。给你一份2011年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石油勘探与开发 2.43地理学报 2.31矿床地质 2.09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86地质学报 1.783石油学报 1.701中国沙漠 1.691岩石学报 1.561地球物理学报 1.56地理研究 1.483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434地球学报 1.374中国科学D 1.354第四纪研究 1.323岩矿测试 1.319地质力学学报 1.30地理科学 1.28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252干旱区地理 1.239石油实验地质 1.18自然资源学报 1.165煤炭学报 1.119古地理学报 1.086沉积学报 1.077天然气工业 1.006

  • 索引序列
  • 地质力学学报官网投稿经验怎么写
  • 地质学报官网投稿经验怎么写
  • 地质力学学报官网投稿经验
  • 地质力学学报官网投稿经验总结
  • 地质力学学报官网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