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

发布时间: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

中国食品报社,注册资本为958万,法定代表人为黄国胜,经营状态为正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一区5号楼。基本信息法定代表人:黄国胜开办资金(万元):958万登记状态:正常原证书号:未公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100000400008917G有效期:自2020年07月21日至2025年07月21日经费来源:经营收入登记管理机关: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举办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住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一区5号楼宗旨和业务范围:报道食品工业新闻和有关信息,促进经济发展。主报出版相关发行广告业务。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在天津市没有分社。我们要十分注重食品的安全。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网址

刊 名: 中国食品饮料网 主 办: 湖南省食品行业协会湖南省饮料工业协会新宏集团中国食品饮料网湖南新宏科技有限公司周 期:两个月出 版 地:湖南省长沙市语 种:中文;开 本:大16开中文网址:中国食品饮料网中国 《中国食品饮料》(双月刊)是一家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食品饮料行业发行的专业信息刊物,结合中国食品饮料网立体宣传,全面反映食品饮料行业动态、市场信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相关资讯;为企业与经销商、消费者搭建供需桥梁和信息交流平台;其信息均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及经销商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可靠,全面丰富;是业内人士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窗口,并成为食品饮料企业市场推广的最佳途径。《中国食品饮料》是由湖南省食品行业协会和湖南省饮料工业协会发起,为促进全国食品饮料行业交流,经过2年市场调研而创立的一家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食品饮料行业发行的信息刊物,主要负责食品饮料行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其办刊宗旨是“展食饮平台,传食饮信息,做食饮先锋”。《中国食品饮料》准确、快速传递国内外食品饮料市场行情;结合中国食品饮料网立体宣传、全面反映食品饮料行业动态、市场信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相关资讯;为单位和企业与经销商、消费者搭建供需桥梁和信息交流平台;是业内人士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窗口,是食品饮料企业进行市场推广的最佳途径。本刊每两月出刊一期, 内容包括全国各地食品饮料行业的供求招商、展会信息,以及食品饮料产品行情走势的分析等。信息均来自各地企业或经销商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可靠,丰富全面。1、 编辑:面向全国食品饮料企业,经销商,消费者提供食品饮料行业供求招商信息及产品介绍;宣传公司品牌,树立企业形象;及时扫描行业市场动态,科学预测行业发展趋势;介绍食饮文化相关知识,引导食饮消费。2、 发行:《中国食品饮料》为双月刊,每期全国发行5万册。受众群体:食饮行业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食饮行业企业的产品购买方、采购者、技术人员以及管理者;食饮行业周边产业的一些专家以及学者。发行渠道:(1)入刊会员企业和广告客户直接邮寄到手;(2)国内食品饮料企业,各地经销商,消费者订阅;(3)全国大中型食品饮料类交易市场,展览会赠阅、订阅。3、 推广:(1) 通过邮寄,使所有入网钻石金牌会员单位和广告客户及时收阅最新出版的《中国食品饮料》,这是对广告客户长期固定的宣传推广;(2)每年将参加众多国内各地举办的重要食品饮料、食品机械、糖酒等展览会,使《中国食品饮料》的广告客户有更理想的广告效果;(3)长期在中国食品饮料网站及其它综合类和行业内网点、报刊等媒体上刊登赠阅广告,大面积的广而告之为《中国食品饮料》的会员单位和广告客户发掘、培育众多的潜在客户。4、 网络:公司总部(长沙)及其全国各省会城市客服中心强大的服务网点能直接将客户的信息传遍全国各地,特别是能让行业人士及各地办事处所在地业内人士知晓最新行情。所有信息数据在中国食品饮料网全程发布和更新服务。5、 服务:《中国食品饮料》的入网、订阅和广告刊登、信息发布;全国最专业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中国食品饮料网上广告、会员信息发布浏览及企业建网服务。 行业动态——及时传递国内外食饮行业最新资讯动态本刊专题——本刊每期主题栏目,深度行业分析市场营销——经典营销案例,食品行业的市场方向和营销策略名企专栏——采访食品行业知名企业,展现名企风采,促民族品牌发展政策法规——宣传食品行业的相关政策,普及食品行业的相关法律知识饮食文化——商务餐饮礼仪百科全说——保健养生之道及产品推介美女美食——养颜瘦身食谱及产品推介企业黄页——中国食品饮料网会员企业信息归纳,展示企业特色,发布企业商机展会信息——提供最新最全的国内外食饮展会信息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内设部门:协会部门设置:办公室、综合业务部、行业信息部、科技质量部、企业发展部、市场发展部、战略发展部七个部门。其职能如下:1、办公室:承担协会行政、财务、人事、外事及后勤安保等相关工作;为协会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下属机构做好后勤服务;完成协会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2、综合业务部:承担政府部门交办事项;承担与标准有关的业务;负责会员发展、联络、服务工作;负责联系国资委、民政部及各地方食协;协调管理和联系分支机构,做好服务工作;办好简报、协会网站工作;完成协会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3、行业信息部:执行行业统计制度,开展行业统计工作,发布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编写食品工业年鉴;为政府、地方、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完成协会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4、科技质量部:配合政府部门做好食品质量、安全检查、产品鉴定、制定行规行约等工作;组织经验交流、评价、推广活动,提高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开展咨询、评价论证,表彰先进,激励引导食品工业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成协会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5、企业发展部:负责培育发展龙头食品企业、食品工业强县以及相关服务工作;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负责食品安全师培训工作;完成协会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6、市场发展部:负责组织和协调国内、国际性的行业展览活动;研究分析国内外食品市场发展动态,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做好咨询服务;完成协会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7、战略发展部:调查研究食品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组织制订行业发展、区域发展等规划;组织协调食品工业特色园区、基地建设相关工作;完成协会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分支机构:登记证号 分支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  3510-1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3  3510-2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 103510-3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153510 -4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103510-5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大豆及植物蛋白专业委员会 33510-6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223510-7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酵工程专业委员会 83510-8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103510-9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153510-10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223510-11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243510-12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面包糕饼专业委员会143510-13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方便面专业委员会 143510-14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 5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与法规工作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内设机构: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粽子行业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粉丝行业工作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燕麦产业工作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果酒专家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黄酒专家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调味品专家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肉、禽、水产制品专家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下属机构: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中国食品工业信息咨询中心中国食品工业年鉴编辑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技术培训中心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是2001-03-06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南街12号(气象宾馆4433室)。《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72399941X6,企业法人吴琨,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国内外中文期刊;承办《中国食品工业》杂志国内广告、发布外商来华广告;销售包装食品;广告设计、制作;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承办展览展示;销售机械设备、包装材料、纸张。(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57017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8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电话

2014中国(临沂)国际食品机械及包装机械展览会将在11月22号隆重举行。本届展会规模庞大,共设800余个展位。数量有限,请参展企业抓紧时间报名。组委会报名电话:0539—2727968 巩15168974082

八月份海名在成都新会展中心有个展会

最近的食品机械展示会在什么地方开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地址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是2001-03-06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南街12号(气象宾馆4433室)。《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72399941X6,企业法人吴琨,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国内外中文期刊;承办《中国食品工业》杂志国内广告、发布外商来华广告;销售包装食品;广告设计、制作;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承办展览展示;销售机械设备、包装材料、纸张。(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57017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8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食品杂志社地址。。。中国食品杂志社地址: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路8号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招聘

1982-1986年就读于上海水产大学(现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水利厅。 1986-1993年工作期间,先后担任生产车间主任,副厂长。 1993年,陈树新选择了挑战,到乡镇企业谋求事业的发展。 1993年3月,陈树新担任中美合资常熟可尔得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 1994年4月,担任董事长助理,筹建常熟市可尔得食品研究所。 1995年常熟市可尔得食品研究所成立后,陈树新即担任所长。该所仅技术研究人员就多达40余人,从事冷饮以及其他食品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超高压食品技术也在研究范畴之列。 联合上海乳品研究中心、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无锡轻工大学,共同举办了数十期的冷饮技术工艺配方培训班,培养出一批冷饮行业的顶尖人才。陈树新主编了《冷饮大世界》,该书16开,2000页。收录真实图片5000张。陈树新参与《冷食品制作工》鉴定教材的编撰工作,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 1995年,常熟市可尔得食品研究所牵头,联合无锡轻工大学和轻工业部信息司创办了专业期刊《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陈树新出任《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编委副主任。 1999年,陈树新是总策划和主持全国首届冷食节。 1999年,陈树新在上海出任上海雪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2年兼任上海纽孚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 2013年兼任上海我爱冰淇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6年,以常熟市可尔得食品研究所和《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杂志社牵头,联合中国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和常熟市莫城食品机械厂成立了中国冷食与冷食机械信息中心,陈树新主持工作。

邱树毅,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贵州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从事酿酒工程、发酵工程、 酶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兼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理事,贵州省化工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酿酒协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食品协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农业工程协会有机食品分会专家组副组长,生物资源与发酵技术应用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酿造》、《酿酒科技》、《食品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山地农业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顾问或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项目子课题、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贵州省科技重大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省级科技成果验收、鉴定10余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工学学科)1等奖1项,贵州省优秀教师称号,贵州省教学名师。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余篇。申请专利21项,获专利授权8项。近期主讲研究生“生物炼制与生化工程”、“现代酿造工程”等课程,编写“十一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生物工艺学》。谭书明,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食品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当代农业高级专家、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蔬菜采后处理与加工实验室主任、贵州省食品、酿造科学与工程特色重点学科带头人、贵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术学科带头人、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从事果蔬贮藏与加工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贵州省保健协会副会长、贵州省刺梨学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会员、贵州省微生物协会会员;《贵州农业科学》、《山地农业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先后主持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阳市重大专项等课题。研究项目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省级科技成果验收、鉴定10余项,其中3项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余篇。近期主讲研究生“食品物流学、“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等课程。 吴天祥,男,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贵州大学食品科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从事酿酒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再生资源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兼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儿童食品专业学会理事,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酿酒品酒师、高级酿酒师,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专家,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白酒评委,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酿酒协会和食品协会白酒专家组成员,贵州省国资委白酒项目决策咨询专家,贵州省委专家智库专家。任《生物加工过程》、《云南农业大学学报》、《酿酒科技》、《中国酿造》等刊物的编委、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重大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产学研合作研究项目等课题10余项。曾获得第四届省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白酒行业科技与发展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6篇,出版专著1部。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食品现代高新技术”、“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等课程。秦礼康,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从事大宗粮油、薯类和杂粮杂豆深加工及副产物增值利用、传统特色发酵食品工业化、食品安全控制等科研工作。任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国家食药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中食协食品安全师授证讲师、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省委服务决策专家智库人员以及《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和省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5项,横向合作项目15项,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二届省级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承担研究生和本科“微生物代谢调控”、“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导论”、“淀粉化学与工艺学”、“食品发酵与酿造学”、“粮油加工工艺学”等课程教学工作。作为高校教材《食品安全导论》副主编。朱秋劲,男,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贵州省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从事畜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和新型食品活性包装材料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术兼职有国家牛肉加工技术研发(永红)分中心主任、贵州省委办公厅服务决策专家智库成员、贵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等。任《肉类研究》、《乳业科学与技术》期刊编委、《食品科学》、《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省农业攻关2项;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黔东南州科技进步合作奖1项、省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校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2部,参与制定地标1项和企标近10项,有授权专利4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SCI/EI论文5篇。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食品现代高新技术”、“农业推广学”、“食品卫生学”、“畜产品加工学”等课程。王明力,女,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学术骨干。从事食品与科学工程、发酵工程、 酶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贵州省食品协会,贵州省农业工程协会有机食品分会专家组成员,《中国酿造》、《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专项项目、贵阳市重点支撑项目等课题。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获贵州大学优秀科学奖,获贵州大学五一标兵。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篇。申请专利十余项,获专利授权4项。主讲研究生“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贮藏与保鲜”等课程,编写“十一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卢红梅,女,博士,教授。1990年于贵州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食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12月到2001年7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食品系作访问学者。现任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酿酒与生物工程系副主任。从事酿酒工程、发酵工程、 酶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食品协会成员等。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阳市科技重大项目、贵阳市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获贵州省 “贵州省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8项,获专利授权4项。近期主讲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双语课程“生物物资分离工程”、“生物技术概论”、“生物工程概论”,研究生课程“发酵动力学”课程。王修俊,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以来,主要从事食品贮藏与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发酵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安全生产协会专家组成员。先后主持省级工业攻关项目、农业攻关项目、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及企业横向课题和参加国家级项目的研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4项。曾获贵州省首届青年科技创业奖、贵州大学优秀教学奖等。主要讲授“现代食品科学”、“食品保藏学”、“食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酿造工艺学”、“食品生物技术”等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参加编写“十二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食品营养学”、“食品保藏原理”教材两部。丁筑红,女,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骨干。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理事,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贵阳市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益生菌泡菜产业化工程技术中心首席专家,贵州大学生物基础综合实验室副主任。从事园产品、农产品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技术工艺、质量安全控制、综合开发利用、精深加工等。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省级区域合作项目、市星火计划项目、市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地区基金项目等。负责参与其他横向和纵向课题。公开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70余篇,申报受理或授权专利10项。主要承担“农产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发酵与酿造”、“功能性食品”、“食品风味学”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徐俐,女,教授、农学学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果蔬贮藏运销学、农产品加工、园艺产品加工、食品贮藏保鲜工程、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贵州省食品协会专家组成员;《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湖北农业科学》、《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的审稿专家。先后主持及参加国家科技人员服务项目、贵州省(贵阳市)科技重大项目子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20余项。研究项目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省级科技成果验收8项。获兴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1年被评为贵州大学学术骨干,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书有《辣椒开发与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等。近期主讲本课生“果蔬贮藏运销学”、“粮油加工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添加剂”;主讲研究生“食品贮藏保鲜工程”、“食品贮藏与物流学”等课程。何腊平,男,副教授、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博士、硕士生导师、高级食品安全师、贵州大学学术骨干。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 酶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一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贵州大学引进人才基金一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主要有19篇,其中SCI收录5篇,申请专利2项。主讲本科课程:“食品营养与分析”、“生物统计”、主讲研究生课程:“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高级食品微生物学”。

  • 索引序列
  •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
  •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网址
  •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电话
  •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地址
  •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官网招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