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号查询电话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号查询电话

发布时间: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号查询电话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科技核心期刊,就是统计源期刊,可以到万方数据库搜索此杂志,在杂志介绍页面,杂志封面下方,如果有ISTIC标识,这就表示此杂志是科技核心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a539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复审好过。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至3个月左右。《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1981年12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创刊;2013年11月,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据2018年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一届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5人,编委96人(其中荣誉编委18人,特聘编委17人)。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6711篇、总被下载683422次、总被引35073次。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载文量为3267篇,被引量为17210次,下载量为88067次。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号查询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安徽省计算机中医应用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所、现代中药研究中心、科研实验中心、药物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新安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此外该校还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中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道地中药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基地):现代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研究实验室、数字化影像技术实验室、中药药剂实验室、神经生物学(针灸)实验室、免疫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学(脑病)实验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2009-2014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5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36项,科研经费2亿余元;取得研究成果3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在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中,该校2015年度获得立项资助项目23项,共批准直接经费9万元(经费总额约1185万元),超过了历年的资助额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资助项目序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1 张自品 基于介体型的Heme蛋白质中高氧化铁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吴大强 鱼腥草素钠抑制铜绿假单胞菌Las菌群传感调控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谢冬梅 基于竞争抑制原理的外来入侵苍耳对中药苍耳子资源与化学品质的影响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韩 岚 基于血小板微颗粒信使作用研究桃红四物汤对实验性脑缺血血管新生调节机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 艾文龙 肝豆片干预Wilson病模型小鼠线粒体自噬的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6 王婕琼 基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COPD抑郁障碍与“肺主悲忧”理论的关联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7 纵瑞凯 基于FAK/Calpain为中心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血小板活化探讨新风胶囊对AA大鼠作用机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8 蔡兴慧 基于cAMP途径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复吸大鼠成瘾记忆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9 何 璐 基于嗅觉通路探讨艾烟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镇痛效应的分子机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0 彭华胜 基于“器官性状-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的关联性揭示黄芪道地药材“辨状论质”的科学内涵 面上项目 11 胡容峰 定位释药胶囊型中药渗透泵控释制剂的构建及释放与吸收相关性的研究 面上项目 12 陈光亮 基于TLR/MyD88/NF-kB受体信号通路和NALP3炎性体研究萆薢总皂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 面上项目 13 许 钒 基于肾病综合征模型及AVP-NOS/NO-AQP2途径研究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面上项目 14 汪长中 以pH通路为靶标研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形态转化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面上项目 15 黄金玲 基于Wnt信号通路调控胃癌细胞EMT的化痰通瘀解毒方抗胃癌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16 方朝晖 益气活血法调控2型糖尿病大鼠内皮损伤状态下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面上项目 17 韩咏竹 基于LKB1-AMPK自噬调控通路的通腑养髓方对高铜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18 于庆生 健脾通里中药对胃切除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机制 面上项目 19 李伟莉 补肾安胎冲剂改善RSA小鼠母胎界面血管生成障碍的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20 蔡 标 黄蒲通窍胶囊干预Ca2+-CaMKIV信号通路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AD治疗中的研究 面上项目 21 张庆萍 基于DTI探讨白质超微结构改变在化瘀通络灸干预SIVD中的作用 面上项目 22 吴子建 HCN通道介导针刺心经保护急性心肌缺血致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心室肌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研究 面上项目 23 王 茎 艾灸调控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自噬的心肌保护效应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资料来源: 馆藏资源 2010年6月,该校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据2015年9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有中医药书库、线装书库、样本书库、外文书库、中文二线书库等各类书库和专业期刊阅览室、过期报纸阅览室等各类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修室等共计26个,此外,还建有安徽首家古籍修复室;馆藏各类纸质文献9万册(含教学院部5万册),订阅中外文纸质期刊1521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博硕士论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数据库》、《银符在线考试题库》、《读秀学术搜索》、《人大复印资料库》、《万方医学视频数据库》、《ScienceDirect》、《Springer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泉方外文期刊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27个,超星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书生之家、EBM等电子图书共2万余册,并有部分网上免费资源,电子资源容量已达6T。已建立起系列服务器群,拥有了较完善的内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12月。  该刊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多次表彰和奖励:1989年获全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1990年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二等奖;1995年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全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8年获全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2002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4年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和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8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和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2011年该刊编辑部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3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网站奖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另外,该刊编辑人员曾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表彰和奖励。  并连续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及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科技核心期刊,就是统计源期刊,可以到万方数据库搜索此杂志,在杂志介绍页面,杂志封面下方,如果有ISTIC标识,这就表示此杂志是科技核心期刊。

<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学报>,<中草药杂志><四川中医><陕西中医><天津中医><时珍国医国药><新中医>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查询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安徽省计算机中医应用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所、现代中药研究中心、科研实验中心、药物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新安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此外该校还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中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道地中药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基地):现代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研究实验室、数字化影像技术实验室、中药药剂实验室、神经生物学(针灸)实验室、免疫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学(脑病)实验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2009-2014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5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36项,科研经费2亿余元;取得研究成果3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在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中,该校2015年度获得立项资助项目23项,共批准直接经费9万元(经费总额约1185万元),超过了历年的资助额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资助项目序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1 张自品 基于介体型的Heme蛋白质中高氧化铁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吴大强 鱼腥草素钠抑制铜绿假单胞菌Las菌群传感调控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谢冬梅 基于竞争抑制原理的外来入侵苍耳对中药苍耳子资源与化学品质的影响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韩 岚 基于血小板微颗粒信使作用研究桃红四物汤对实验性脑缺血血管新生调节机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 艾文龙 肝豆片干预Wilson病模型小鼠线粒体自噬的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6 王婕琼 基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COPD抑郁障碍与“肺主悲忧”理论的关联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7 纵瑞凯 基于FAK/Calpain为中心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血小板活化探讨新风胶囊对AA大鼠作用机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8 蔡兴慧 基于cAMP途径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复吸大鼠成瘾记忆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9 何 璐 基于嗅觉通路探讨艾烟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镇痛效应的分子机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0 彭华胜 基于“器官性状-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的关联性揭示黄芪道地药材“辨状论质”的科学内涵 面上项目 11 胡容峰 定位释药胶囊型中药渗透泵控释制剂的构建及释放与吸收相关性的研究 面上项目 12 陈光亮 基于TLR/MyD88/NF-kB受体信号通路和NALP3炎性体研究萆薢总皂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 面上项目 13 许 钒 基于肾病综合征模型及AVP-NOS/NO-AQP2途径研究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面上项目 14 汪长中 以pH通路为靶标研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形态转化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面上项目 15 黄金玲 基于Wnt信号通路调控胃癌细胞EMT的化痰通瘀解毒方抗胃癌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16 方朝晖 益气活血法调控2型糖尿病大鼠内皮损伤状态下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面上项目 17 韩咏竹 基于LKB1-AMPK自噬调控通路的通腑养髓方对高铜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18 于庆生 健脾通里中药对胃切除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机制 面上项目 19 李伟莉 补肾安胎冲剂改善RSA小鼠母胎界面血管生成障碍的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20 蔡 标 黄蒲通窍胶囊干预Ca2+-CaMKIV信号通路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AD治疗中的研究 面上项目 21 张庆萍 基于DTI探讨白质超微结构改变在化瘀通络灸干预SIVD中的作用 面上项目 22 吴子建 HCN通道介导针刺心经保护急性心肌缺血致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心室肌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研究 面上项目 23 王 茎 艾灸调控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自噬的心肌保护效应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资料来源: 馆藏资源 2010年6月,该校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据2015年9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有中医药书库、线装书库、样本书库、外文书库、中文二线书库等各类书库和专业期刊阅览室、过期报纸阅览室等各类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修室等共计26个,此外,还建有安徽首家古籍修复室;馆藏各类纸质文献9万册(含教学院部5万册),订阅中外文纸质期刊1521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博硕士论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数据库》、《银符在线考试题库》、《读秀学术搜索》、《人大复印资料库》、《万方医学视频数据库》、《ScienceDirect》、《Springer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泉方外文期刊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27个,超星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书生之家、EBM等电子图书共2万余册,并有部分网上免费资源,电子资源容量已达6T。已建立起系列服务器群,拥有了较完善的内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12月。  该刊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多次表彰和奖励:1989年获全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1990年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二等奖;1995年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全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8年获全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2002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4年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和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8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和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2011年该刊编辑部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3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网站奖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另外,该刊编辑人员曾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表彰和奖励。  并连续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及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7天。杂志规定官方审稿周期在30天左右,发稿周期120天,整体录用率14%,根据有过投稿经验的作者反馈,投稿后7天就会有初审回复,效率很高。以上就是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进入复审环节的初审回复时间。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号查询系统

7天。杂志规定官方审稿周期在30天左右,发稿周期120天,整体录用率14%,根据有过投稿经验的作者反馈,投稿后7天就会有初审回复,效率很高。以上就是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进入复审环节的初审回复时间。

中国核心期刊  我校科技人员发表论文投稿指南  在期刊论文的分布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对于某一特定的学科或专业来说,少数期刊所含的相关情报量很大,而多数期刊的情报量却很少;也就是说,世界上大量的科学论文集中在少量的科学期刊中,这就是所谓的“核心期刊效应”,其结果是产生了各个学科或专业的“核心期刊”。核心期刊评定的流通率法是测定核心期刊的方法之一,情报研究人员对馆藏期刊在一定时间内的出借次数、馆内阅览次数、复制量及外借文献的使用次数进行统计分析,流通率高的即为核心期刊。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另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也是比较权威的社科类数据库。在国外较权威和著名的数据检索系统包括SCI、EI等,为了引导我校科技人员的论文投向, 使他们的论文能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让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将常用数据库来源期刊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以供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检索、订阅、职称评定等参考。  另外,本指南还列出了核心期刊按影响因子的排序表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谨供参考。  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简称<引证报告>(核心期刊投稿首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版一次,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见下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  简称《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年出了2000版,目前已经出版了最新的2004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见附表)  中医药学核心期刊包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草药 中医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中成药 新中医 中药材 中国针灸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陕西中医 四川中医 山东中医杂志 上海中医药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改名为:中华实用中西医学杂志)  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2004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一览表(见附表)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目前已经出版1998年版、1999年版、2000年版、2001年版和2002年版。CSSCI主要从来源文献和被引文献两个方面为用户提供信息。其中,来源文献的检索途径有:论文作者、篇名(词)、作者机构、作者地区、期刊名称、关键词、文献分类号、学科类别、基金项目以及年代、卷期等10余项。被引文献的检索途径有:被引文作者、篇名或书名(词)、期刊名称、出版社、年代、被引文献类型等。大多数检索项本身可以实现逻辑式检索,各检索项之间提供逻辑“与”组配检索,检索点多,使用方便。  CSSCI网站上提供来源期刊一览表,1998年版来源期刊为496种,1999年版来源期刊为506种,2000年版和2001年版来源期刊均为419种(2000年、2001年两年来源期刊相同);CSSCI来源期刊的范围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有所不同。为提高我校科学技术研究水平,请参考使用这些来源期刊表。CSSCI提供机构、地区、个人某年内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的发文情况以及各种统计排序。CSSCI的论文收录情况可以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参考指标之一。需要特别说明的是CSSCI的来源文献仅提供发表于某年度该系统所制订的来源期刊刊载的论文,被引文献则不受此限制;来源文献、被引文献均分年度统计。  4、影响因子这一评价期刊得重要指标是E加菲尔德1972年提出的,是对一篇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期刊影响因子是观察期刊的实际使用量、评价期刊质量、选择核心期刊时使用的重要参数。某一特定年度某刊的影响因子等于该年引用该刊前两年文章的总次数除以前两年该刊发表文章的总数。期刊影响因子可以消除由于载文量不同所造成的对期刊被引率的影响,进而对不同期刊的引用情况进行比较。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其计算公式为:影响因子=(某年引用某刊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以下是医学核心期刊按影响因子排列表(供参考)  5、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2004年6月发布)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号查询官网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安徽省计算机中医应用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所、现代中药研究中心、科研实验中心、药物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新安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此外该校还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中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道地中药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基地):现代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研究实验室、数字化影像技术实验室、中药药剂实验室、神经生物学(针灸)实验室、免疫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学(脑病)实验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2009-2014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5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36项,科研经费2亿余元;取得研究成果3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在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中,该校2015年度获得立项资助项目23项,共批准直接经费9万元(经费总额约1185万元),超过了历年的资助额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资助项目序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1 张自品 基于介体型的Heme蛋白质中高氧化铁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吴大强 鱼腥草素钠抑制铜绿假单胞菌Las菌群传感调控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谢冬梅 基于竞争抑制原理的外来入侵苍耳对中药苍耳子资源与化学品质的影响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韩 岚 基于血小板微颗粒信使作用研究桃红四物汤对实验性脑缺血血管新生调节机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 艾文龙 肝豆片干预Wilson病模型小鼠线粒体自噬的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6 王婕琼 基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COPD抑郁障碍与“肺主悲忧”理论的关联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7 纵瑞凯 基于FAK/Calpain为中心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血小板活化探讨新风胶囊对AA大鼠作用机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8 蔡兴慧 基于cAMP途径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复吸大鼠成瘾记忆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9 何 璐 基于嗅觉通路探讨艾烟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镇痛效应的分子机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0 彭华胜 基于“器官性状-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的关联性揭示黄芪道地药材“辨状论质”的科学内涵 面上项目 11 胡容峰 定位释药胶囊型中药渗透泵控释制剂的构建及释放与吸收相关性的研究 面上项目 12 陈光亮 基于TLR/MyD88/NF-kB受体信号通路和NALP3炎性体研究萆薢总皂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 面上项目 13 许 钒 基于肾病综合征模型及AVP-NOS/NO-AQP2途径研究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面上项目 14 汪长中 以pH通路为靶标研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对白念珠菌VVC临床株形态转化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面上项目 15 黄金玲 基于Wnt信号通路调控胃癌细胞EMT的化痰通瘀解毒方抗胃癌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16 方朝晖 益气活血法调控2型糖尿病大鼠内皮损伤状态下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面上项目 17 韩咏竹 基于LKB1-AMPK自噬调控通路的通腑养髓方对高铜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18 于庆生 健脾通里中药对胃切除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机制 面上项目 19 李伟莉 补肾安胎冲剂改善RSA小鼠母胎界面血管生成障碍的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20 蔡 标 黄蒲通窍胶囊干预Ca2+-CaMKIV信号通路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AD治疗中的研究 面上项目 21 张庆萍 基于DTI探讨白质超微结构改变在化瘀通络灸干预SIVD中的作用 面上项目 22 吴子建 HCN通道介导针刺心经保护急性心肌缺血致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心室肌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研究 面上项目 23 王 茎 艾灸调控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自噬的心肌保护效应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资料来源: 馆藏资源 2010年6月,该校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据2015年9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有中医药书库、线装书库、样本书库、外文书库、中文二线书库等各类书库和专业期刊阅览室、过期报纸阅览室等各类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修室等共计26个,此外,还建有安徽首家古籍修复室;馆藏各类纸质文献9万册(含教学院部5万册),订阅中外文纸质期刊1521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博硕士论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数据库》、《银符在线考试题库》、《读秀学术搜索》、《人大复印资料库》、《万方医学视频数据库》、《ScienceDirect》、《Springer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泉方外文期刊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27个,超星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书生之家、EBM等电子图书共2万余册,并有部分网上免费资源,电子资源容量已达6T。已建立起系列服务器群,拥有了较完善的内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12月。  该刊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多次表彰和奖励:1989年获全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1990年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二等奖;1995年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全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8年获全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2002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4年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和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8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和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2011年该刊编辑部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3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网站奖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另外,该刊编辑人员曾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表彰和奖励。  并连续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及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复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东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江苏医药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山东医药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天津医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1. 中国公共卫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卫生研究 营养学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环境与职业医学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中国卫生经济 毒理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中国妇幼保健 中国学校卫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生殖与避孕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针炙 中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华中医药杂志针刺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杂志 新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天然药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生理学报 解剖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生理科学进展 中华病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病毒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检验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糖尿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华肿瘤杂志 癌症 中国肿瘤临床 肿瘤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肿瘤防治研究中国癌症杂志实用肿瘤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科研究 眼科新进展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牙体牙髓周病学杂志口腔医学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3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放射学实践介入放射学杂志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抗生素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华西药学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地处山东济南,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之一。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学校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截至2018年6月,总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万册、电子图书4万册、古籍善本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设置17个教学机构,4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97处实践教学基地、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8家中医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基本信息中文名山东中医药大学所属地区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外文名称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主要院系基础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等简称山东中医大国家重点学科3 个校训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硕士点44 个创办时间1958年博士点15 个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医药主管部门山东省教育厅学校属性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现任校长武继彪博士后流动站3个院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学校代码10441招生电话0531-82613577电子邮箱男女比例87录取分数招生计划毕业生去向学校录取分数生源地:安徽学科分类:理科年份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录取人数录取批次2017    -    -    486    8    本科第二批    2016    -    -    521    7    本科第二批    2015    554    547    545    8    本科第二批    2014    491    472    466    8    本科第二批    2013    486    472    453    15    本科第二批    各专业录取分数生源地:安徽学科分类:理科年份:2016专业名称学科分类二级分类最高分平均分平均分线差录取批次制药工程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    521    48    本科第二批    针灸推拿学    医学    中医学类    -    530    57    本科第二批    中医学    医学    中医学类    -    549    76    本科第二批    中药学    医学    中药学类    -    549    76    本科第二批    康复治疗学    医学    医学技术类    -    530    57    本科第二批    护理学    医学    护理学类    -    536    63    本科第二批    中西医临床医学    医学    中西医结合类    -    522    49    本科第二批    更多目录1历史沿革2学术科研   3办学规模4文化传统   5学校领导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1958年,山东中医学院创建。校门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学校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院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首批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学校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1998年,学校设立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试点单位。2000年,学校被批准为临床专业博士学位授予试点单位。2007年,学校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至长清大学科技园,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药科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2年,学校成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5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1]2016年,山东中医药大学设立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下设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研究生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2017年05月22日,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公布,今年学校计划招生4550人,其中本科4250人,专升本300人。自今年起,学校取消专科招生计划。折叠编辑本段学术科研折叠科研平台截至2018年6月,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7个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医药经典理论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试验室(6个)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微循环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视觉分析实验室。辅助生殖技术实验室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中医药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中药药效物质发现与纯化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技术(强化建设)、中药资源学(强化建设)、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中医心血管病、天然药物、中药制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第一批8个)国医大师张灿玾传承工作室、张珍玉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张鸣鹤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尚德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郑惠芳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焦中华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丁书文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王国才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第二批6个)程益春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姜兆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林慧娟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周翠英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尹常健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单秋华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高血压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3个)山东省中医经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药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药材良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强化建设)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    展开折叠科研成果截至2018年6月,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95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3项,连续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建校以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奖励的科研成果共计25项,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中药单元平台。[1]折叠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5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0万册图书馆、电子图书47万册。馆藏的中医药文献中,线装古籍9万册,包括木刻本、石印本、手抄本、影印本等,其中,乾隆以前出版的珍、善本图书172种,共1700余册,收藏最早的是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的《铜人针灸经》一书,收藏最为完整的是《金匮伤寒》。图书馆馆藏孤本书有十多种,包括明代天启六年李盛春汇集的《医学研悦》(共十册一函)、清代康熙年间的《按摩经》(手抄本)以及光绪二十二年叶天士的《秘本种子金丹》(石印本)等。[2]学术期刊《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是Caj-cd规范获奖期刊,被国内多家数据库长期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录(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维普资讯等),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评选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3]折叠学术交流2011年,学校召开了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脉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2013年,学校召开了第三届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学术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4]折叠编辑本段办学规模折叠院系专业截至2018年6月,拥有28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学院专业基础医学院   中医学(七)中医学(七)(传统型中医)中医学(七)(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七)(针灸推拿)中医学(七)(医药结合)中医学(七)(中医学)中医学(五)中医学(五)(中医学)中医学(五)(全科医学)中医学(五)(骨伤科学)中医学(五)(中医药文献信息工程)中医学(五)(医药法学)中医学(五)(中西医结合)中医学(学分互认)中医学(专升本)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康复治疗学本科中医康复保健    药学院   中药学本科中药学本科(药学)中药学(学分互认)中药学(专升本)药学本科制药工程本科制药工程本科(生物制药)市场营销本科市场营销(学分互认)市场营销(专升本)市场营销(运动员)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本科中药学专科中药学互认后专科中药资源与开发市场营销专科市场营销互认后专科市场营销专科中药经营与管理   针灸推拿学院   针灸推拿本科针灸推拿本科(英语)针灸推拿本科(运动医学)针灸推拿(专升本)针灸推拿(学分互认)营养学(本科)针灸推拿(专科)针灸推拿互认后(专科)   护理学院   护理学本科护理学本科(英语)护理学(学分互认)护理学(专升本)护理学(专科)护理学互认后(专科)护理学(专科)   人文社科学院   应用心理学(本科)法学(本科)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    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理工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眼视光学(本科)    体育艺术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    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5]    展开折叠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6月,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点,学位点涵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全部二级学科;拥有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中医学、中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心理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国家重点学科(2个)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中医内科学。省级重点学科(14个)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儿科学、方剂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生药学、眼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全科医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9个)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文献学、中药药剂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心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全科医学、针灸学等。[1]    折叠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6月,学校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9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589人。荣获国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者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优秀教师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96人。有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1个,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2项。

题主你好。首先很高兴你考虑到山东中医药大学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养生调理。其中新兴的年轻人人群尤其增多。我觉得作为年轻人,能够在学习方向放在这方面的,也是有十足的兴趣支撑很学习能力的。哈哈,言归正传,下面我来说一下学校的情况环境学校不是很大,有两个主教学楼,另外正在新建新楼因为学校专业的特殊性学校对于文艺方面就不那么重视这是学术报告厅平日里学校的大型活动都在这里开,还是够用的当然,学校的绿化是可以的到了花开的季节了 还是很美的。宿舍宿舍有六人间或八人间,其实我觉得宿舍还是可以的,但是每周都要查卫生。热是济南的一个特点,临近暑假的那一段日子,差不多六月以后,宿舍里特别特别闷热,根本待不下去,每天早晨睡起来一身汗ヽ( ̄▽ ̄)ノ"总之,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一个学术性较强的学校专业性的话当然是很专业的学校的考研热情跟学习氛围也是很棒我觉得更多的还是看个人吧如果你是一个对医药专业有兴趣的同学,喜欢安静学习环境那么推荐你来山东中医药大学我们欢迎你!

  • 索引序列
  •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号查询电话
  •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号查询
  •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号码查询
  •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号查询系统
  •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号查询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