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论文选题背景及依据

论文选题背景及依据

发布时间:

论文选题背景及依据

看百度上,大多数是说“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但是我们是要分开写啊,第一部分写目的意义,第二部分写“选题的依据(理论依据、技术依据、前期研究依据)”。但是依据不是包括了目的意义吗?那写完目的意义之后,第二部分的依据该怎么写呢?学长我来

1、目的不同选题目的是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意义——重在表明论文选题对理论研究有哪些贡献,或对实践具有哪些帮助和指导。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为什么要写这个论文题目,是什么影响了你选该论题,这就是选题依据。选题依据=选题意义+选题背景。2、要求不同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人活一辈子,就活一颗心,心好了,一切就都好了,心强大了,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人的心,虽然只有拳头般大小,当它强大的时候,其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战胜一切,当它脆弱的时候,特别容易受伤,容易多愁善感。  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本,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的心,让它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只有内心强大,方可治愈一切。  没有强大的敌人,只有不够强大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较量,说到底,是自己与心的较量。如果你能够打开自己的内心,积极乐观的去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面对不容易的生活,我们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没人扶的时候,一定要靠自己站稳了,只要你站稳了,生活就无法将你撂倒。  人活着要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强大的敌人,只有不够强大的自己,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千万别抱怨,努力强大自己的内心,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只要你内心足够强大,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生路上,坎坎坷坷,磕磕绊绊,如果你内心不够强大,那这些坎坎坷坷,磕磕绊绊,都会成为你人生路上,一道道过不去的坎,你会走得异常艰难。  人生的坎,不好过,特别是心坎,最难过,过了这道坎,还有下道坎,过了这一关,还有下一关。面对这些关关坎坎,我们必须勇敢往前走,即使心里感到害怕,也要硬着头皮往前冲。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你勇敢,只要内心足够强大,一切都会过去的,不信,你回过头来看看,你已经跨过了多少坎坷,闯过了多少关。  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方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面对情感的波折,面对工作上的糟心,你是否心烦意乱?是否焦躁不安?如果是,请一定要强大自己的内心,因为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方。  当你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一切困难,皆可战胜,一切问题,皆可解决。心强则胜,心弱则败,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生活的不如意,也不是情感的波折,更不是工作上的糟心,而是我们内心的脆弱。  真的,我从来不怕现实太残酷,就怕自己不够勇敢,我从来不怕生活太苦太难,就怕自己不够坚强。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人生就没有那么多鸡毛蒜皮。  强大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越活越好  生活的美好,在于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源于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消化掉各种不顺心,各种不如意,将阴霾驱散,让美好留在心中。  心中有美好,生活才美好,心中有阳光,人生才芬芳。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一颗强大的心,可以美化生活,精彩人生,让我们越活越好。  生活有点欺软怕硬,如果你内心很脆弱,生活就会打压你,甚至折磨你,如果你内心足够强大,生活就会奖励你,眷顾你,全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选题依据=选题意义+选题背景。论文选题的依据通常情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确定:1、你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2、(您所熟知领域)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3、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3、本领域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否存在其他领域先进的方法可引入等;4、请教身边的同学朋友。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就能掌握选题依据的内容:现状: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已有的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解决的、半解决的、未解决的);问题:你要为你所在领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方案:你所有的研究方向、思路,是找到了新方法,还是对旧的方法进行改进,又或者是从其他领域引入本领域未用过的方法,将有什么创新的地方;意义:写这个题目的意义(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你所要突破的难题,对本领域研究发现有什么积极作用?

选题依据=选题意义+选题背景。论文选题的依据通常情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确定:1、你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2、(您所熟知领域)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3、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3、本领域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否存在其他领域先进的方法可引入等;4、请教身边的同学朋友。选题建议:一、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二、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背景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各时期有所差别。据史籍记载,明至清初,布依族原为火葬,清中叶以后,始行木棺土葬。明郭子章《黔记诸夷仲家》中说:"丧,食尚鱼虾,而忌禽兽之肉,葬以伞盖墓,期年而焚之,祭以枯鱼";清康熙《贵州通志蛮僚》中说"丧则屠牛召亲友习阴阳家言,不上坟";道光《安平县志》亦说;"用火葬习俗,三年后,视尸朽烂,举火焚之,以瓦缸检骨灰埋窖"。近年来在罗甸、平塘一带布依族地区曾挖掘出不少骨灰坛罐,均为火葬明证。清中叶后,始有坟茔墓碑,为后代子孙留下扫墓标记,这显然是受汉族文化影响所致。近现代丧葬习俗,各地亦不尽相同,有的留存本民族陈腐形式,有的与本地汉族基真相同,但都先举行祭奠,后木棺土葬,丧葬步骤大抵有入殓、祭奠、出殡和埋葬

在云贵高原中部有一个古老民族,名为布依族。布依族在有戏剧之前就有瑰丽多姿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叙事诗及民间说唱、歌谣等,形象地反映了本民族的生活历史,生活风貌和心理素质。从形式方面看,布依族歌谣有散文体和韵文体,但是最有民族特色的是韵文体。这些韵文体是从歌唱形式传唱下来的,故布依族地区被人们称为“诗乡歌海”。为了便于表达和朗朗上口,布依族诗歌主要使用重叠、复沓、对仗、比兴等手法。特别是复沓,是布依族民歌中常用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手法,有段式复沓和句式复沓。有时段式复沓中又包含句式复沓。押韵有押头尾韵、腰韵和尾韵等几种形式。布依族既善歌又善舞。如击铜鼓就边鼓边舞,除铜鼓舞外还有织布舞、花包舞、扁担舞、秋千舞、转场舞和狮子舞等。明代时军队南征驻扎在贵州,将军傩带到了贵州。因军傩最初演出是在平地上表演,故曰“地戏”。当时的安顺地区有“黔之腹、滇这喉”之称,不少村寨叫屯、堡、哨、卫、所、营,而地戏恰好出现在此地。地戏先在军营中演唱,随着军营的扩展,移民的增加,地戏也传到了布依地区。布依族接受了地戏演出形式,但在演唱时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并融进了本民族的音乐,使其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为了适合布依族的需要,地戏中木雕的面具后来多为粉墨勾脸,还增加了文戏演出剧目。这些文戏有汉族戏曲移植过来的,也有从流传的布依族叙事诗改编过来的。无论是移植的还是改编的,都突出了布依族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如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布依戏《祝英台》,是根据布依族叙事诗歌改编的,情节虽与梁祝故事相同,但人物都是布依族的,读书地点也移到了贵阳,江浙小曲也变成布依族的山歌。安顺地区地戏发展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演员已分生、旦、净、丑,均由男性扮演。布依族地戏的角色也同样如此分行当,唱腔亦同。布依戏中有生、旦、丑及大王、大将等分工,各角色的舞台调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转身,演唱过程中对面穿梭,形式活泼,风格质朴。布依戏的各个角色都戴着别致古朴的面具,其面具有木雕,笋壳、竹篦壳几种。主要以红、黑、黄、绿、蓝、紫六色勾画、涂染,雕刻和绘制常常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眼、眉、鼻、嘴、胡上着力渲染。演出时,演员头上蒙以青纱,然后藏上面具,通过面具上眼、鼻、嘴处雕开的孔往外看,自由地施展着表演技艺,成为别具特色的一个民族戏剧的剧种。演奏所用乐器有牛骨胡、葫芦胡、二胡、笛子、月琴、包包锣、小马锣、钗、钹、鼓等。有的布依戏队还加入勒尤和木叶伴奏。器乐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情绪、表达人物感情中使用,并可作演出过场音乐。打击乐较为简单,主要在创造舞台气氛、掌握戏剧节奏中使用。布依戏的音乐由唱腔、器乐曲牌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由于其处于调整发展中,至今尚无专业组织,很难统一规范,各地业余布依戏队的演唱与演奏多带随意性,因此可以大致可归类出两种音乐。第一种是正调类唱腔,包括正调、反簧板、大王调、喊板等。其中的正调为主要唱腔,民歌类为辅肋唱腔。第二种是由起落调、浪哨腔、喊板、灯调、苦调等组成。其中的起落调为主要唱腔。除此以外,布依戏中还有一种布依彩调,它与广西壮族彩调板凳戏有着渊源关系。布依族集居地区之一的黔南与桂北仅一水之隔,在清乾隆前流传在广西、西林、隆林、百色、凌云、乐业、田林、旧州一带的彩调板凳戏,接受了湖南花鼓戏和桂戏影响,布依戏逐渐由歌舞演唱形式变成了戏曲化的演出。布依戏的唱腔古朴,富抒咏性。布依戏的唱词结构多为五字句、七字句或上下句。布依戏的表演分手、眼、身、步,有三元华盖,指法、定眼、绕场步、马弓步、大小三角步、抖步、丑步、矮步等。武打行当中有挡丁、挡巧等。布依戏演出活动无舞台限制,演出于“岁终新正”的节日里,其习俗分为“加官开台、扫台封箱”两部分。舞台背景多为具有驱邪祈福、消灾纳吉的“八仙”幕布。服装、化妆较为简单。到了清代的乾隆年间,有一个名叫王有益的布依族人,他是贵州兴义县人,他在广西隆林县、西林县等地学成了壮剧后,回到家乡,把学来的戏技用于改造本民族的“八音坐弹式”。八音坐弹是布依族的一种说唱形式,“八音”指说唱时伴奏的八种乐器,即牛骨琴、葫芦琴、铓锣、笛、箫、钗、鼓、月琴。八音坐弹戏最初是由八音坐弹的说唱发展而来的。它演出时穿本民族服装,头饰也简单。表演时多为小生、小旦载歌载舞。王有益组织的戏班打破了小生、小旦歌舞演唱格局,他根据汉族小说唱本《穆桂英》等,编排了《七姐妹》、《琵琶记》等,到各村寨巡回演出。由于吸收融会壮戏、桂戏服饰、化妆和表演技巧,使观众耳目一新。戏班演到一处轰动一处。王有益还打破世俗观念的阻挠,第一个把自己独生女儿王新芝送入戏班学戏,在《七姐妹》中扮演穆桂英,发挥了“文打扇,武挥刀”的技艺,轰动盘江。王新芝后来成为布依戏第一个女旦新星。在王新芝之前布依戏只有男旦,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在黔桂地界享有盛名的侬茂生。侬茂生小时就向邻里姐妹学唱“浪哨歌”,后拜本寨戏师杨永禄为师,学布依戏旦角唱功及身段步法。侬茂生10岁就登台表演。后演《樊梨花》一角成名。他演到十七八岁时,所扮演的女性更具女性魅力,其跑圆场如迎风摆柳,被观众誉为“风摆柳”。由八音坐弹演变的布依戏音乐曲调,有过场调、京调]、起落调、翻演调、马倒铃、紧板、慢板、正调、长调、武打升官调、八谱调、反调、倒茶调、吃酒调等。如布依戏《罗细杏》就有布依传统的“八音”及喜调、哭调、山歌调,以及彩调中的四平腔、八路优等曲牌。歌唱时融入了布依族独有的真假声及高音收尾的民歌唱法,听起来古朴纯真、优美心。布依戏受壮剧影响,但多年来经过布依族戏曲艺人的发展创新,唱腔与表演方法已具有布依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壮剧用正反调形成的自然和声演奏,布依戏用正反调演奏。壮剧高音胡是用马骨制作的,布依戏高音胡多用牛骨制成。壮剧低音多用二胡,布依戏低音用的是葫芦琴。壮剧幕布一般未着画装饰,布依戏幕布多着画装饰,甚至连顶篷也画有图饰。壮戏剧目不分“正戏”与“杂戏”,布依戏则分“正戏”与“杂戏”。布依戏正戏多沿用汉戏剧本或汉族古代故事改编本,如《玉堂春》、《秦香莲》、《祝英台》、《送京娘》、《樊梨花》、《朱砂记》、《三下南唐》、《四下河东》、《辕门斩子》、《五虎平西》等,表现汉官时,自报家门,审问等用汉语,引子、定场诗、演唱则用布依语。杂戏开始时没有剧本,全凭口头流传,故演出以生活小戏为主,篇幅较短,多表现本民族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生活特色。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存留下来的布依戏已无“正戏”与“杂戏”之分了。11布依戏的剧目有哪些特色?布依戏在吸收融化安顺地戏、黔南壮剧、汉剧、苗族端公戏时,移植改编了一些剧目如《薛仁贵》、《说岳传》、《四下河东》、《王玉莲》、《梁山伯祝英台》。表现布依族英雄斗争故事的有《六月六》。布依戏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演的剧目有《人财两空》、《穷姑爷》等。在布依戏中,占比重很大的剧目是表现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追求爱情幸福的内容,其中有《罗赫信》、《红康金》、《罗细杏》。《罗细杏》讲的是清代布依族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名叫罗细杏,在封建包办婚姻背带亲的逼迫下,嫁给了她所不爱的人。在丈夫家中她受到丈夫公婆的虐待,她曾经幻想用辛勤劳动改变自己的境况,但残酷的生活事实教育了她,她终于在情人的帮助下冲出了封建礼教的牢笼,双双逃过了滚滚的南盘江,去寻找新的生活。后来,人们对《罗细杏》又进行改编,罗细杏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得到深层次的合乎情理的表现,使得她反抗封建土司、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形象更加光彩夺目。另外,她与阿品的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也得到乡亲们的支持。在改编本中,罗细杏不是嫁到夫家,而是被土司侬大爷的管家三狗带兵丁强捆上花轿,抢进侬家,在侬家逼迫她与侬大爷的儿子侬二拜堂成亲。这时,罗细杏取出了情人阿品所赠的半边衣,感慨万端。最后为了忠于爱情,她准备了剪刀自刎,表明以死抗恶的决心。她唱道:半边衣,手中握,想卜乜、念品哥;可知细杏落牢笼,可知细杏受折磨。卜乜啊,莫说婚姻前世定,只因铁链把人锁。莫说各人命不好,只因世间虎狼多。品哥啊,妹的心思你知晓,跟哥哪怕下油锅。铁链拿当手镯戴,钢刀当作板凳坐。有哥衣裳伴妹去,妹到黄泉双眼合……泪湿品哥衣,刀饮杏妹血。血溅虎狼巢,以示我清白。为了救出罗细杏,其父罗大爷挥刀冲进侬大爷家拼命,结果被三狗刺死。侬大爷的帮工阿发在罗细杏与情人阿品逃婚途中因护阿品中箭牺牲。还有罗细杏、阿品的好友棍师和阿仙都奋不顾身、机智敏捷地与侬大爷及其管家斗争,保护这对情人逃出了虎狼窝。布依戏《罗赫信》故事情节与《罗细杏》有些相似,为反对父母包办婚姻,罗赫信不去丈夫卢秀文家“坐家”而与情人卢阿秋双双出逃。《红康金》中3个反对包办婚姻的布依族姑娘妹勤、妹快、妹花在她们婚姻遭到家庭的百般迫害后,3个人把头发捆在一起,一齐跳入滔滔的红康金河中,用死来表示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控诉和反抗。布依戏也有不少反映机智人物的故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81年演出的《人财两空》。这个戏是册享八达寨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况甲的故事》改编的。这个故事是通过一件事、一个情节,歌颂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揭露了财主的丑恶嘴脸。“甲”在布依语中是“孤儿”,“金”是聪明,《况甲的故事》是《甲金的故事》的异名。布依戏《人财两空》中的黑甲的原型即是甲金。这个戏只有两场。反面人物有老财及其老婆财婆,正面人物有老财的长工黑甲、媒婆江嫂。戏曲内容讲的是老财借故到江边亭收租发债,想把王大爹的女儿王二妹娶过来做偏房,请江嫂做媒。江嫂想:“老笨牛想寻花问柳,五黄六月来收租息,乡亲们危急他欢笑,这缺德事干不得。”所以她和财婆派去监视老财的黑甲一起表面上打着为老财办好事的幌子,实际上利用老财怕老婆又愚蠢的弱点,巧妙地作弄他并让他立下了免掉江边亭全寨历年所欠债的字据。后来在老财和二妹“拜堂”时,他们暗中请来了财婆,使怕老婆的老财落得一个“人财两空”的下场。全剧尖锐的阶级斗争是在诙谐风趣、讽刺幽默的喜剧气氛中表现的。无论正反人物都性格突出、形象鲜明。《穷姑爷》也是反映机智人物布依戏之一。《穷姑爷》又名《三老姨》,或称《卜当》。讲的是布依族某村的寨老有3个女婿,大女婿、二女婿富有,三女婿贫寒,却聪明过人。一日,3个女婿同往岳父家中,岳父嫌贫爱富,对大、二女婿热情款待,对三女婿则打发另宅食住,并拿蓑衣予以当被。三姑爷一气之下,想出了惩治他们的办法。三女婿将蓑衣扯开搓成绳索,半夜时,把大女婿、二女婿的马拴在一起,马嘶声惊动了二人。他趁二人前往马厩看马时,进入住房,把粪便放在二人床上。大女婿、二女婿返房见状,怕岳父责怪,只好连夜离开岳父家中。次日,岳父未见大女婿、二女婿共进早餐,问其下落,三女婿托言上山寻找,乘机将蓑衣斗笠挂在山上,声称二人无颜下山,并要人送食。寨老责人送去酒肉,三女婿独自在山上受用后,将剩食埋于土中。下午,他邀岳父上山打猎,当岳父饥饿欲等食物充饥时,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声称“宝刀”可以掘土取食,并当场用刀掘土,取出食物给岳父食用。岳父慕其宝刀,逐用重金买下。三姑爷拿着卖刀的银两扬长而去。《穷姑爷》这出戏情节曲折,演起来,十分诙谐,深受观众欢迎。布依戏在演出上,很多都是用“双语”演出,如在正戏演出前的“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等与表现剧中“规定情境”时,均说汉语,而抒情演唱、对话道白、插科打诨,即用布依语。这种采用“双语”的表舞演唱并重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其移植戏之固定模式,充分地显示了在移植戏中浓郁有民族艺术特色和艺术特性。布依族人民在不断的发展中,善于吸取汉文化养料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民族。他们把移植剧目,视为通向戏剧文化的桥梁。这些剧目,深受布依族人民的喜爱,并用自己喜闻乐见艺术形式去规范它们,再现它们,并融入布依族文化内涵特质。布依戏主要由村寨的民间业余戏班加以传承。戏班一般有三十多人,以自然村寨为基础,戏师为班头,各班每年春节期间必须为本寨,或没有戏班的村寨演出,以穰灾祈福、驱鬼逐疫。布依戏拥有剧目100余出。由于过去布依族没有文字,戏剧传播仅靠戏师口传身授,或用汉字记布依语音成本传世。历史上的劫难和老戏师的逝世,造成大多数剧本被毁、失传的状况。据统计,现存剧目仅80余个。其中的《穷姑爷》、《人财两空》和《罗细杏》夺得全国大奖。

布依族音乐论文选题背景

丁明 个起子是不是?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在云贵高原中部有一个古老民族,名为布依族。布依族在有戏剧之前就有瑰丽多姿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叙事诗及民间说唱、歌谣等,形象地反映了本民族的生活历史,生活风貌和心理素质。从形式方面看,布依族歌谣有散文体和韵文体,但是最有民族特色的是韵文体。这些韵文体是从歌唱形式传唱下来的,故布依族地区被人们称为“诗乡歌海”。为了便于表达和朗朗上口,布依族诗歌主要使用重叠、复沓、对仗、比兴等手法。特别是复沓,是布依族民歌中常用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手法,有段式复沓和句式复沓。有时段式复沓中又包含句式复沓。押韵有押头尾韵、腰韵和尾韵等几种形式。布依族既善歌又善舞。如击铜鼓就边鼓边舞,除铜鼓舞外还有织布舞、花包舞、扁担舞、秋千舞、转场舞和狮子舞等。明代时军队南征驻扎在贵州,将军傩带到了贵州。因军傩最初演出是在平地上表演,故曰“地戏”。当时的安顺地区有“黔之腹、滇这喉”之称,不少村寨叫屯、堡、哨、卫、所、营,而地戏恰好出现在此地。地戏先在军营中演唱,随着军营的扩展,移民的增加,地戏也传到了布依地区。布依族接受了地戏演出形式,但在演唱时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并融进了本民族的音乐,使其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为了适合布依族的需要,地戏中木雕的面具后来多为粉墨勾脸,还增加了文戏演出剧目。这些文戏有汉族戏曲移植过来的,也有从流传的布依族叙事诗改编过来的。无论是移植的还是改编的,都突出了布依族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如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布依戏《祝英台》,是根据布依族叙事诗歌改编的,情节虽与梁祝故事相同,但人物都是布依族的,读书地点也移到了贵阳,江浙小曲也变成布依族的山歌。安顺地区地戏发展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演员已分生、旦、净、丑,均由男性扮演。布依族地戏的角色也同样如此分行当,唱腔亦同。布依戏中有生、旦、丑及大王、大将等分工,各角色的舞台调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转身,演唱过程中对面穿梭,形式活泼,风格质朴。布依戏的各个角色都戴着别致古朴的面具,其面具有木雕,笋壳、竹篦壳几种。主要以红、黑、黄、绿、蓝、紫六色勾画、涂染,雕刻和绘制常常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眼、眉、鼻、嘴、胡上着力渲染。演出时,演员头上蒙以青纱,然后藏上面具,通过面具上眼、鼻、嘴处雕开的孔往外看,自由地施展着表演技艺,成为别具特色的一个民族戏剧的剧种。演奏所用乐器有牛骨胡、葫芦胡、二胡、笛子、月琴、包包锣、小马锣、钗、钹、鼓等。有的布依戏队还加入勒尤和木叶伴奏。器乐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情绪、表达人物感情中使用,并可作演出过场音乐。打击乐较为简单,主要在创造舞台气氛、掌握戏剧节奏中使用。布依戏的音乐由唱腔、器乐曲牌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由于其处于调整发展中,至今尚无专业组织,很难统一规范,各地业余布依戏队的演唱与演奏多带随意性,因此可以大致可归类出两种音乐。第一种是正调类唱腔,包括正调、反簧板、大王调、喊板等。其中的正调为主要唱腔,民歌类为辅肋唱腔。第二种是由起落调、浪哨腔、喊板、灯调、苦调等组成。其中的起落调为主要唱腔。除此以外,布依戏中还有一种布依彩调,它与广西壮族彩调板凳戏有着渊源关系。布依族集居地区之一的黔南与桂北仅一水之隔,在清乾隆前流传在广西、西林、隆林、百色、凌云、乐业、田林、旧州一带的彩调板凳戏,接受了湖南花鼓戏和桂戏影响,布依戏逐渐由歌舞演唱形式变成了戏曲化的演出。布依戏的唱腔古朴,富抒咏性。布依戏的唱词结构多为五字句、七字句或上下句。布依戏的表演分手、眼、身、步,有三元华盖,指法、定眼、绕场步、马弓步、大小三角步、抖步、丑步、矮步等。武打行当中有挡丁、挡巧等。布依戏演出活动无舞台限制,演出于“岁终新正”的节日里,其习俗分为“加官开台、扫台封箱”两部分。舞台背景多为具有驱邪祈福、消灾纳吉的“八仙”幕布。服装、化妆较为简单。到了清代的乾隆年间,有一个名叫王有益的布依族人,他是贵州兴义县人,他在广西隆林县、西林县等地学成了壮剧后,回到家乡,把学来的戏技用于改造本民族的“八音坐弹式”。八音坐弹是布依族的一种说唱形式,“八音”指说唱时伴奏的八种乐器,即牛骨琴、葫芦琴、铓锣、笛、箫、钗、鼓、月琴。八音坐弹戏最初是由八音坐弹的说唱发展而来的。它演出时穿本民族服装,头饰也简单。表演时多为小生、小旦载歌载舞。王有益组织的戏班打破了小生、小旦歌舞演唱格局,他根据汉族小说唱本《穆桂英》等,编排了《七姐妹》、《琵琶记》等,到各村寨巡回演出。由于吸收融会壮戏、桂戏服饰、化妆和表演技巧,使观众耳目一新。戏班演到一处轰动一处。王有益还打破世俗观念的阻挠,第一个把自己独生女儿王新芝送入戏班学戏,在《七姐妹》中扮演穆桂英,发挥了“文打扇,武挥刀”的技艺,轰动盘江。王新芝后来成为布依戏第一个女旦新星。在王新芝之前布依戏只有男旦,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在黔桂地界享有盛名的侬茂生。侬茂生小时就向邻里姐妹学唱“浪哨歌”,后拜本寨戏师杨永禄为师,学布依戏旦角唱功及身段步法。侬茂生10岁就登台表演。后演《樊梨花》一角成名。他演到十七八岁时,所扮演的女性更具女性魅力,其跑圆场如迎风摆柳,被观众誉为“风摆柳”。由八音坐弹演变的布依戏音乐曲调,有过场调、京调]、起落调、翻演调、马倒铃、紧板、慢板、正调、长调、武打升官调、八谱调、反调、倒茶调、吃酒调等。如布依戏《罗细杏》就有布依传统的“八音”及喜调、哭调、山歌调,以及彩调中的四平腔、八路优等曲牌。歌唱时融入了布依族独有的真假声及高音收尾的民歌唱法,听起来古朴纯真、优美心。布依戏受壮剧影响,但多年来经过布依族戏曲艺人的发展创新,唱腔与表演方法已具有布依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壮剧用正反调形成的自然和声演奏,布依戏用正反调演奏。壮剧高音胡是用马骨制作的,布依戏高音胡多用牛骨制成。壮剧低音多用二胡,布依戏低音用的是葫芦琴。壮剧幕布一般未着画装饰,布依戏幕布多着画装饰,甚至连顶篷也画有图饰。壮戏剧目不分“正戏”与“杂戏”,布依戏则分“正戏”与“杂戏”。布依戏正戏多沿用汉戏剧本或汉族古代故事改编本,如《玉堂春》、《秦香莲》、《祝英台》、《送京娘》、《樊梨花》、《朱砂记》、《三下南唐》、《四下河东》、《辕门斩子》、《五虎平西》等,表现汉官时,自报家门,审问等用汉语,引子、定场诗、演唱则用布依语。杂戏开始时没有剧本,全凭口头流传,故演出以生活小戏为主,篇幅较短,多表现本民族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生活特色。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存留下来的布依戏已无“正戏”与“杂戏”之分了。11布依戏的剧目有哪些特色?布依戏在吸收融化安顺地戏、黔南壮剧、汉剧、苗族端公戏时,移植改编了一些剧目如《薛仁贵》、《说岳传》、《四下河东》、《王玉莲》、《梁山伯祝英台》。表现布依族英雄斗争故事的有《六月六》。布依戏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演的剧目有《人财两空》、《穷姑爷》等。在布依戏中,占比重很大的剧目是表现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追求爱情幸福的内容,其中有《罗赫信》、《红康金》、《罗细杏》。《罗细杏》讲的是清代布依族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名叫罗细杏,在封建包办婚姻背带亲的逼迫下,嫁给了她所不爱的人。在丈夫家中她受到丈夫公婆的虐待,她曾经幻想用辛勤劳动改变自己的境况,但残酷的生活事实教育了她,她终于在情人的帮助下冲出了封建礼教的牢笼,双双逃过了滚滚的南盘江,去寻找新的生活。后来,人们对《罗细杏》又进行改编,罗细杏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得到深层次的合乎情理的表现,使得她反抗封建土司、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形象更加光彩夺目。另外,她与阿品的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也得到乡亲们的支持。在改编本中,罗细杏不是嫁到夫家,而是被土司侬大爷的管家三狗带兵丁强捆上花轿,抢进侬家,在侬家逼迫她与侬大爷的儿子侬二拜堂成亲。这时,罗细杏取出了情人阿品所赠的半边衣,感慨万端。最后为了忠于爱情,她准备了剪刀自刎,表明以死抗恶的决心。她唱道:半边衣,手中握,想卜乜、念品哥;可知细杏落牢笼,可知细杏受折磨。卜乜啊,莫说婚姻前世定,只因铁链把人锁。莫说各人命不好,只因世间虎狼多。品哥啊,妹的心思你知晓,跟哥哪怕下油锅。铁链拿当手镯戴,钢刀当作板凳坐。有哥衣裳伴妹去,妹到黄泉双眼合……泪湿品哥衣,刀饮杏妹血。血溅虎狼巢,以示我清白。为了救出罗细杏,其父罗大爷挥刀冲进侬大爷家拼命,结果被三狗刺死。侬大爷的帮工阿发在罗细杏与情人阿品逃婚途中因护阿品中箭牺牲。还有罗细杏、阿品的好友棍师和阿仙都奋不顾身、机智敏捷地与侬大爷及其管家斗争,保护这对情人逃出了虎狼窝。布依戏《罗赫信》故事情节与《罗细杏》有些相似,为反对父母包办婚姻,罗赫信不去丈夫卢秀文家“坐家”而与情人卢阿秋双双出逃。《红康金》中3个反对包办婚姻的布依族姑娘妹勤、妹快、妹花在她们婚姻遭到家庭的百般迫害后,3个人把头发捆在一起,一齐跳入滔滔的红康金河中,用死来表示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控诉和反抗。布依戏也有不少反映机智人物的故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81年演出的《人财两空》。这个戏是册享八达寨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况甲的故事》改编的。这个故事是通过一件事、一个情节,歌颂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揭露了财主的丑恶嘴脸。“甲”在布依语中是“孤儿”,“金”是聪明,《况甲的故事》是《甲金的故事》的异名。布依戏《人财两空》中的黑甲的原型即是甲金。这个戏只有两场。反面人物有老财及其老婆财婆,正面人物有老财的长工黑甲、媒婆江嫂。戏曲内容讲的是老财借故到江边亭收租发债,想把王大爹的女儿王二妹娶过来做偏房,请江嫂做媒。江嫂想:“老笨牛想寻花问柳,五黄六月来收租息,乡亲们危急他欢笑,这缺德事干不得。”所以她和财婆派去监视老财的黑甲一起表面上打着为老财办好事的幌子,实际上利用老财怕老婆又愚蠢的弱点,巧妙地作弄他并让他立下了免掉江边亭全寨历年所欠债的字据。后来在老财和二妹“拜堂”时,他们暗中请来了财婆,使怕老婆的老财落得一个“人财两空”的下场。全剧尖锐的阶级斗争是在诙谐风趣、讽刺幽默的喜剧气氛中表现的。无论正反人物都性格突出、形象鲜明。《穷姑爷》也是反映机智人物布依戏之一。《穷姑爷》又名《三老姨》,或称《卜当》。讲的是布依族某村的寨老有3个女婿,大女婿、二女婿富有,三女婿贫寒,却聪明过人。一日,3个女婿同往岳父家中,岳父嫌贫爱富,对大、二女婿热情款待,对三女婿则打发另宅食住,并拿蓑衣予以当被。三姑爷一气之下,想出了惩治他们的办法。三女婿将蓑衣扯开搓成绳索,半夜时,把大女婿、二女婿的马拴在一起,马嘶声惊动了二人。他趁二人前往马厩看马时,进入住房,把粪便放在二人床上。大女婿、二女婿返房见状,怕岳父责怪,只好连夜离开岳父家中。次日,岳父未见大女婿、二女婿共进早餐,问其下落,三女婿托言上山寻找,乘机将蓑衣斗笠挂在山上,声称二人无颜下山,并要人送食。寨老责人送去酒肉,三女婿独自在山上受用后,将剩食埋于土中。下午,他邀岳父上山打猎,当岳父饥饿欲等食物充饥时,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声称“宝刀”可以掘土取食,并当场用刀掘土,取出食物给岳父食用。岳父慕其宝刀,逐用重金买下。三姑爷拿着卖刀的银两扬长而去。《穷姑爷》这出戏情节曲折,演起来,十分诙谐,深受观众欢迎。布依戏在演出上,很多都是用“双语”演出,如在正戏演出前的“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等与表现剧中“规定情境”时,均说汉语,而抒情演唱、对话道白、插科打诨,即用布依语。这种采用“双语”的表舞演唱并重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其移植戏之固定模式,充分地显示了在移植戏中浓郁有民族艺术特色和艺术特性。布依族人民在不断的发展中,善于吸取汉文化养料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民族。他们把移植剧目,视为通向戏剧文化的桥梁。这些剧目,深受布依族人民的喜爱,并用自己喜闻乐见艺术形式去规范它们,再现它们,并融入布依族文化内涵特质。布依戏主要由村寨的民间业余戏班加以传承。戏班一般有三十多人,以自然村寨为基础,戏师为班头,各班每年春节期间必须为本寨,或没有戏班的村寨演出,以穰灾祈福、驱鬼逐疫。布依戏拥有剧目100余出。由于过去布依族没有文字,戏剧传播仅靠戏师口传身授,或用汉字记布依语音成本传世。历史上的劫难和老戏师的逝世,造成大多数剧本被毁、失传的状况。据统计,现存剧目仅80余个。其中的《穷姑爷》、《人财两空》和《罗细杏》夺得全国大奖。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依据是你对于该题材或问题的理解,出于对实际问题求解的需要或是某一方面的补充与完善,意义则是该选题对于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有何作用,有无实际指导作用等。上论文时代网站,查找更为详细的资料。

《毕业论文的选题方法》 1、选题的大小一定要适中,难易要适度(选题的方法。注意两点:一是选题的大小一定要适中,难易要适度。我们从本科生写论文的实践上看,主要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一种是选题比较小。因为自己的资料积累的少,视野比较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概括还不够。所以选题呢,比较小。选题小就撑不开。有些学年论文一般3000字,这个训练习惯了,选题一选就选小了。你选题8000字到10000字的,大小要适中,另外难易要适度。就是说你不要选难度特别大的,你自己控制不住。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种情况是选题过大。选题过大的情况,一般是搜集的材料特别丰富,一下子就觉得什么也要说,就选了个大题目。当然有的同学并不知道什么样的题目叫大,什么样的题目叫小。脑子里有个题目就马上出来了。或者是他脑子里什么题目都没有就盲目的去搜集材料,这就更危险。 比如有个学生,他写的一个题目叫《WTO与保密工作》,这个题目太大,完全可以写出一个博士论文了。WTO是个大架势,保密工作没有时间限制,到底从哪里开始呢?如果是当代,那你就应该说当代保密工作或者说近几年的。所以我让他换题目。因为他是个自考学生,他的题目给我的时候就已经连论题、提纲和论文就都出来了。他们以为写了论文稿给老师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你们以后选了题目以后,一定要注意先跟老师沟通一下。老师对题目的大小、难易都把握好,通过以后,你们再去列提纲,再去写论文。

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同时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对于创作上的问题可以来职称驿站网看看。

选题依据=选题意义+选题背景。论文选题的依据通常情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确定:1、你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2、(您所熟知领域)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3、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3、本领域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否存在其他领域先进的方法可引入等;4、请教身边的同学朋友。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就能掌握选题依据的内容:现状: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已有的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解决的、半解决的、未解决的);问题:你要为你所在领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方案:你所有的研究方向、思路,是找到了新方法,还是对旧的方法进行改进,又或者是从其他领域引入本领域未用过的方法,将有什么创新的地方;意义:写这个题目的意义(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你所要突破的难题,对本领域研究发现有什么积极作用?

法律专业论文选题及选题依据

通常英语专业毕业从事法律工作的,一般都是做法律文件的翻译,如果同时有法律背景的,一般就是做法律文件英文版本的起草。所以,如果你没有法律教育背景,建议还是从“如何做好法律文件的翻译”的某一个题目去写。比如,法律文件翻译和一般文件翻译的不同之处什么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法律论文选题原则:1、有研究价值。它是指法律论文题目有学术价值,即有助于法律专业和法律学科的发展。2、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指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指导或促进作用。法律论文题目,应当有助于立法司法和教育公民守法,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推动作用。3、有创新性。它是指该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根据这个题目写出来的法律学术论文,能填补本专业的空白。4、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它是指自己选定的法律学术论文的题目虽然有人已经写过,但内容不深刻或不全面,或有疏漏甚至是谬误之处,自己选定的题目,角度比他们更新,写出来的内容有较多的创见和发展。5、有强烈的创作欲。由于编写法律学术论文需要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要克服重重困难,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自己有主动的强烈创作欲望。实践表明,只有自己想写且非写出来不可的题目,经过一番努力研究之后创作出来的论文,才可能是高质量的论文。6、符合自己擅长的法律专业。这是指选定的法律学术论文题目,是自己擅长的法律专业内的题目。法律学术论文,是法律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只有选定自己擅长的法律专业的题目,由于法律专业基础知识厚,造诣深,编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论证严密,质量甚高。7、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使法律专业知识与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知识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写出创新突出,紧跟时刊发展潮流的学术论文。8、本人力所能及。它是指根据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能写出来的能力,因为具有能写出此题的能力,就会在较短或有限的时间内又快、又好地将法律学术论文写出来。如果某个选题很有学术价值,但因自己能力有限或不及,即使竭尽全力去写,其结果也写不出高质量的法律学术论文,这样就会事倍功半。

  • 索引序列
  • 论文选题背景及依据
  • 布依族文化论文选题背景
  • 布依族音乐论文选题背景
  •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法律专业论文选题及选题依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