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

楼主大大要符合自己的内容啊

这有什么好讲的?首先确定做那个药的药理,然后制造动物病理模型,动物分组(治疗组、对照组等),接着确定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动物实验,取血做生化或做其他生理指标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论。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 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在环境污染、老龄化程度加深、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肿瘤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带来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快速增长,在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国内优秀的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抗肿瘤药物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抗肿瘤药物行业中的翘楚!现代抗肿瘤药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40年代。40年来,经过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他们从几十万种合成物、天然产物以及发酵液提取物中,已经获得100多种对动物肿瘤有效的化合物,其中100多种经临床使用证明有效,初步满足了部分肿瘤的治疗需要。 在这些抗肿瘤药物中,40年代出现的不过少数几种,主要是烃化剂氮芥和抗代谢物甲氨喋吟等。进入50年代后,烃化剂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开发领域扩大,抗肿瘤抗生素的放线菌素D和植物抗癌药长春碱相继出现。60一70年代,在烃化剂中出现了能通过血脑屏障、可用于脑瘤的卡氮芥,抗生素中出现了博莱霉素、阿霉素等各具特点、疗效较好的抗癌新药,同时抗代谢物及天然药物等等也都有新的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宝贵的中医药宝库和民间用药经验。科研人员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同时尽量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研资料,在不长的时间内,不仅能生产大多数国际上常用的抗肿瘤粼而且还从中草药中发掘出不少抗肿瘤药,并创制了一些有效的化学抗癌药物,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抗肿瘤用药问题作出了贡献。2012年10月8日,新一轮的药品降价开始正式实施,主要涉及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95个品种、2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的药品。这并非抗肿瘤药物第一次降价,早在2006年我国针对肿瘤药物进行过两次调价,共涉及99种抗肿瘤药物。从短期来看,药品降价势必会对相关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药品价格的下降会倒逼企业加强研发,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药品价格下调其实并非医药行业的新鲜事,此次却被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在于抗肿瘤药、免疫调节药和血液系统这三类药物均具有重大疾病用药多、价格高、技术含量高以及属于原研药,进口药居多等的特点。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此三类药是较晚涉及降价的类别,且此次17%的平均降幅也低于市场预期,下一轮降价的预计幅度或将较高。肿瘤药物行业研究小组认为,国内抗肿瘤药物企业无论是在研发技术阶段还是抗肿瘤药物的种类上,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均还较大,行业企业多以生产仿制药为生,市场竞争原本已非常激烈,利润和原研药企业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在药品降价的压力下,企业的盈利空间会进一步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新药研发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势在必行。

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很多的,但是需要原创哦。雅文网很多这类论文,也是同学给的  当时我写的《杨树花及其复方制剂药学与临床应用研究》  杨树花(Flos popul)为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或同属树种植物干燥雄花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痢之功效。但因目前缺乏对杨树花药理、药效及毒理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其主要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也尚不清楚,因此局限了杨树花在兽医临床上的开发利用。本研究将杨树花(毛白杨雄花序)与黄芩复方,研制了杨树花复方注射液,对其制备工艺、药理、毒理、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试管法和薄层层析方法对杨树花水提液和水提液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检识,结果表明,杨树花水提液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黄酮类、有机酸、强心甙、内酯及香豆素,蒽醌类化合物、酚类或鞣质;可能含有生物碱,不含有皂苷、甾醇、三萜类;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含有化学成分与水提液中基本一致;而正丁醇萃取液含有黄酮、内酯及香豆素、有机酸和鞣质。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法对杨树花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按L9(43)正交试验设计对杨树花水提醇沉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液PH为7,煎煮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2h,醇沉过程中乙醇浓度为65%,超滤液浓度小于5g/mL(按原生药计),超滤温度为15-45℃,压强大于05Mpa。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层析方法对杨树花中水杨苷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层析后,所得水杨苷纯度分别为17%和23%并建立了HPLC方法检测其含量,以C18色谱柱,乙腈-水(7:9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25℃,水杨苷在025μg-0μg(r=9994)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楼主大大要符合自己的内容啊

这有什么好讲的?首先确定做那个药的药理,然后制造动物病理模型,动物分组(治疗组、对照组等),接着确定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动物实验,取血做生化或做其他生理指标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论。

柴胡的质量控制与分析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毕业论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很多的,但是需要原创哦。雅文网很多这类论文,也是同学给的  当时我写的《杨树花及其复方制剂药学与临床应用研究》  杨树花(Flos popul)为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或同属树种植物干燥雄花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痢之功效。但因目前缺乏对杨树花药理、药效及毒理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其主要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也尚不清楚,因此局限了杨树花在兽医临床上的开发利用。本研究将杨树花(毛白杨雄花序)与黄芩复方,研制了杨树花复方注射液,对其制备工艺、药理、毒理、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试管法和薄层层析方法对杨树花水提液和水提液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检识,结果表明,杨树花水提液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黄酮类、有机酸、强心甙、内酯及香豆素,蒽醌类化合物、酚类或鞣质;可能含有生物碱,不含有皂苷、甾醇、三萜类;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含有化学成分与水提液中基本一致;而正丁醇萃取液含有黄酮、内酯及香豆素、有机酸和鞣质。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法对杨树花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按L9(43)正交试验设计对杨树花水提醇沉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液PH为7,煎煮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2h,醇沉过程中乙醇浓度为65%,超滤液浓度小于5g/mL(按原生药计),超滤温度为15-45℃,压强大于05Mpa。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层析方法对杨树花中水杨苷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层析后,所得水杨苷纯度分别为17%和23%并建立了HPLC方法检测其含量,以C18色谱柱,乙腈-水(7:9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25℃,水杨苷在025μg-0μg(r=9994)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癌症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抗癌药物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拥有活下来的希望,目前最为常见的抗癌药物有化疗药物、中药、生物制药、靶向药物等。而且由于基因重组技术于1973年的发明,造成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的蓬勃发展,蛋白质癌症药物的发展也随新技术的开发而进入了新的时代;其中成功研发上市的药物有细胞激素类药物(Cytokine)、治疗用拟人单株抗体(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by)等,抗癌药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抑制骨髓。肿瘤药的销售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自2002年以来,植物类抗肿瘤药年复合增长率为5%,低于肿瘤药的平均水平,这与抗肿瘤药近几年来新品推出较少、多数产品销量已到平台、主要产品紫杉醇增长速度趋缓有关。相比之下,多西他赛是此类产品中增速最快的产品。2006年,抗肿瘤药市场增长率为22%,2007年上半年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86%。抗肿瘤新药不断出现,众多患者在选择上也出现了茫然。在众多抗肿瘤药中,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所占的比重最大,占据了0%的份额,其次为抗代谢类肿瘤药,占1%。在单品排名前10位的抗肿瘤药中,植物类抗肿瘤药占据了两个席位,为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分别占据了前两位。在2007年上半年植物类抗肿瘤药中,紫杉醇以1%的份额占据了市场的第一位,多西他赛紧跟其后,占据了7%的份额。这两个品种占据了植物抗肿瘤药8%的份额,其他品种中,长春瑞滨占据了7%,榄香烯占据了3%,羟基喜树碱占据了2%,其余的品种仅占据了3%的市场份额。

柴胡的质量控制与分析

楼主大大要符合自己的内容啊

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论文范文

嘿嘿,本尊可是凭这东西占尽风头~ 作为一门新技术,纳米技术与医药领域的结合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纳米医药。近年来,这个新领域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展,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也存在不少争议。日前,在2007年世界药学大会暨国际药学联合会第67届年会期间,国内外纳米医药研究领域的有关专家认为,纳米医药的基础研究发展速度很快,前景看好,但是从全球纳米医药发展态势来看,亟须加强的是其安全性研究,这是当前纳米技术实现为人类健康服务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障碍。 科学界普遍认为,纳米技术在医学、制造业、材料和通信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预测,未来10年,全球纳米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万亿美元,其中三大主要领域:纳米材料占3400亿美元,纳米电子学占3000亿美元,纳米生物制药占1800亿美元。 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诞生的新型学科,纳米最初是在物理学中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米的亿分之一。与物理学上的严格定义不同,生物学上的纳米泛指小于微米级别的范畴。在纳米药物中,应用的其分散性。随着科学的发展,药物颗粒发展到微米级别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能不能将它变得更小呢?于是纳米技术应用到药物领域。由于其颗粒小,药物分散性好,可以更容易地被细胞吸收,从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就会得到提高,于是人们开始研究纳米颗粒和药物制剂。 起步于2000年左右的纳米医药由于在肿瘤、心血管病、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诊治方面所显示出来的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短短几年就成为各国政府的“宠儿”。21世纪以来,各国政府相继加大了对纳米医药研究的资助力度,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将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医药作为本国国家纳米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纳米技术将带给医药学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它将大幅度地提高人类健康和保健水平。 去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将纳米研究列入“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成为未来15年我国引领未来发展、实现重点跨越的4个重中之重的领域之一,而其中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医药研究占有很大比例。 据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我国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纳米科研的部署。“纳米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仅去年就部署了13个重大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都从不同层面部署了一批与纳米相关的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其中医药相关项目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可以说,我国非常重视纳米医药领域的研究发展,也给了很大的支持。”北京大学的吕万良教授告诉记者。前不久,一项由复旦大学药学院牵头,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相关院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相关单位参与,以“导向性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在脑部疾病治疗与诊断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为题申报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获准立项,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生物材料领域,纳米技术可用于口腔、骨科、皮肤科材料的研究,我国已经有产品研制成功。例如,今年年初,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研制的生物活性纳米人工骨材料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三类植入产品试生产注册证,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市场公开销售和在临床应用的纳米医药产品。 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传感器可望使各种癌症的早期诊断成为现实,此领域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 有人称“纳米技术将给古老的中医药带来一场革命”。首先,由于纳米技术对物质超微粒化的作用,纳米级粒子将使中药在人体内的传输更方便,可提高中药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而且可以把纳米药物做成膏药贴在患处,通过皮肤直接吸收而无须注射,这将使中医外治法发生重大变革,使中医外用传统剂型迈上一 个新的台阶。还有,纳米技术在中药加工方面的应用,能在保持中药原药成分的基础上,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形成独具特色的纳米中药材料。目前,我国在多种药材,如灵芝、甘草等的纳米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在肿瘤的治疗上,利用纳米级药物传输系统,可以实现抗肿瘤药物的准确传送,定向杀灭癌细胞,提高肿瘤的治愈率。 在伦敦的历史上,因烟雾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们健康的状况曾多次出现,可查的类似事件达12起之多。1952年最为严重的一次,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雾散之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英国当局组织力量对造成烟雾毒害的原因进行了调研,科学家们经过了近10年的努力,才弄清这主要是由于煤炭燃烧释放出的烟尘中含有三氧化二铁等细小的纳米颗粒大量增加造成的。也就是说,纳米物质的小尺寸在给人们带来难以预料的好处之外,也可能带来不可想象的灾难。由此人们提出疑问:人造纳米材料进入生命体后,是否会导致特殊的生物效应?这些效应对生命过程和人体健康是有益或是有害?纳米量级的微小颗粒,是否会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而影响大脑功能?等等问题都还是未解之谜。 由于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巨大比表面积等,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在进入生命体后,它们与生命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化学特性和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相同的常规物质有很大不同,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并成为许多重大疾病的诱因。 如果问题不解决,纳米医药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将无法用于临床,纳米的毒性和安全性问题是纳米医药研究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和纳米医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瓶颈。目前,无论国际或是国内,纳米尺度物质以及技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刚刚起步,实现纳米医药真正服务于人类健康的路还很长。

癌症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抗癌药物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拥有活下来的希望,目前最为常见的抗癌药物有化疗药物、中药、生物制药、靶向药物等。而且由于基因重组技术于1973年的发明,造成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的蓬勃发展,蛋白质癌症药物的发展也随新技术的开发而进入了新的时代;其中成功研发上市的药物有细胞激素类药物(Cytokine)、治疗用拟人单株抗体(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by)等,抗癌药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抑制骨髓。肿瘤药的销售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自2002年以来,植物类抗肿瘤药年复合增长率为5%,低于肿瘤药的平均水平,这与抗肿瘤药近几年来新品推出较少、多数产品销量已到平台、主要产品紫杉醇增长速度趋缓有关。相比之下,多西他赛是此类产品中增速最快的产品。2006年,抗肿瘤药市场增长率为22%,2007年上半年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86%。抗肿瘤新药不断出现,众多患者在选择上也出现了茫然。在众多抗肿瘤药中,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所占的比重最大,占据了0%的份额,其次为抗代谢类肿瘤药,占1%。在单品排名前10位的抗肿瘤药中,植物类抗肿瘤药占据了两个席位,为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分别占据了前两位。在2007年上半年植物类抗肿瘤药中,紫杉醇以1%的份额占据了市场的第一位,多西他赛紧跟其后,占据了7%的份额。这两个品种占据了植物抗肿瘤药8%的份额,其他品种中,长春瑞滨占据了7%,榄香烯占据了3%,羟基喜树碱占据了2%,其余的品种仅占据了3%的市场份额。

关键不晓得你在什么方向做专题。不好说的。楼上属于生药或者药分。柴胡中有效成分的分析,属于天然药化柴胡的GAP研究,也是生药柴胡提取液对大鼠心肌梗塞模型的研究,属于药理柴胡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柴胡注射液和片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生物药剂柴胡酊剂的制备 药剂柴胡中药效成分柴胡酚的合成 药化浅论药监部门对柴胡等常用药材的规范化管理 药事管理反正一个东西就看你看什么方向了。

蜗牛的体液有杀蚁功能 我在观察蜗牛的时候,无意间把一只蚂蚁吹进了蜗牛壳。当蚂蚁被蜗牛顶出壳时,蚂蚁已神秘的死了。蚂蚁只是接触蜗牛就死了,是否可以认定蜗牛身上分泌的体液具有杀蚁功能? 为了揭开这个谜,我用杯子盛水,把蜗牛放在水里浸泡,制成蜗牛体液溶液。我把这杯蜗牛体液溶液倒进一个蚁穴。过了一会,蚂蚁倾巢被灭。 实验证明蜗牛体液有杀蚁功能。(可以自己再添一点)

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药学论文格式由以下6部分组成:论文题目;作者署名、工作单位和邮编;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健词;正文(资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  药学论文[1]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取得学历、学位、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 。医学论文一般分为药学论文,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从事医学科研究工作的同志,经常撰写医学论文,不仅可以扩大视野,掌握国内、外医学动态,而且能提高科研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反过来,如果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提高了,工作成绩显著,又能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论文一经发表,即被社会所承认,也是该项目取得科研成果的必要途径。 由此可知,医学论文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医学科学水平和工作风貌,更能反映出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撰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摆在每个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有三种形式: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和科研论文。确定毕业论文形式时要多方考虑,首先要确定论文题目的范围,论文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等,还要考虑到搜集论文论据和相应资料的便捷性。论文形式不同,写作方法不同。1、调研报告(社会调查)一般包括调查的目的和任务、方法、内容、结论等几部分内容,论文中还应有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例如:调研报告类——某医院门诊儿科抗感染药使用调查分析目的:了解常用抗感染药物在某院门诊儿科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 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市某三甲医院2008年1月门诊儿科处方2452张,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患儿性别、年龄、疾病名称、抗感染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并根据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使用种类、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98%,注射剂使用率为38 %,33%的儿科患者使用了抗感染药物,共涉及8类20种抗感染药物。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 3位的是:阿奇霉素、头孢克肟、头孢克洛,阿奇霉素在处方金额和DDDs 统计中均为第 1位,单一用药率92%,联合用药率 08%。处方中使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均为眼部用药或咽部喷剂,局部用药,吸收较少,对患儿影响不大。结论:该院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普遍,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较多,存在“大包围”使用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需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2、文献综述 (文献查找)检索与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写出文献综述报告。综述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①目前的研究概况;②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③结论及解决思路。例如:文献综述类——脂质体作为心脑血管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近年来脂质体作为心脑血管药物载体的最新进展,介绍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受体介导脂质体等将药物导向心脏、血栓以及协助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等方面的应用。3、科研论文(专题实验)一般由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例如:科研论文类——小鼠乳腺癌细胞系Ca761-03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乳腺癌移植瘤组织,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对其纯化和反复传代,进行生长曲线,倍增时间,软琼脂集落形成,细胞周期,染色体众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体内成瘤率,转移率等鉴定。结果:建立了一个小鼠乳腺癌细胞系,命名为Ca761-03。其生长迅速,呈贴壁生长。倍增时间为98 h;平均软琼脂克隆形成率为39%;G1期8%,S期3%,G2+M期9%;CK染色为阳性,ER,PR均为阴性;体内移植成瘤率100%,肺转移率100%,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乳腺癌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与研究。以上是药学毕业论文的三种论文形式,具体的论文题目可从药品采购、加工、生产、销售和管理环节,以及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等方面选择一个方向,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了解,找出实际工作中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确立论文的题目。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 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建立面向癫痫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在癫痫药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根据国内多中心卡马西平(CBZ)和丙戊酸(VPA)稳态谷浓度数据及患者相关信息,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分别建立癫痫患者CBZ和VPA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参考相关资料和临床专家意见,修订《癫痫用药及健康教育手册》和《癫痫用药日记》。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组接受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随访8个月。以临床疗效、患者癫痫知识知晓率、依从性、用药合理性、药物不良反应、血药浓度达标率及药物治疗费用等为指标,评价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结果建立了CBZ的PPK最终模型:Ka(h-1)2,CL (CL/F)(L/h)074TAMTCBZ41×WT267×A×B×C(若合用PHT,A为42,否则为1;若合用PB,B为18,否则为1;若年龄>65岁,C为84,否则为1), V (V/F)(L)21×WT;VPA的PPK最终模型:Ka(h-9,CL (CL/F)(L/h)102(WT/60)696×TAMTVPA197×A×B×C(若合用CBZ,A为36,否则为1;若合用PHT,B为25,否则为1;若合用PB,C为11,否则为1), V (V/F)(L)14WT;其中,Ka为吸收速率常数,CL为表观清除率,V为表观分布容积,F为生物利用度,TAMTCBZ、TAMTVPA为CBZ、VPA的日剂量(mg/d),WT为体重(Kg),PHT为苯妥英钠,PB为苯巴比妥。所建模型经建模外数据验证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建立了癫痫治疗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包括定量给药、定时给药、用药及健康教育、癫痫用药日记、治疗药物监测及药师随访等。受试组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癫痫知识知晓率、依从性及用药合理性均优于对照组,(P<05);两组间血药浓度达标率及药物治疗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所建立的CBZ和VPA PPK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可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依据。临床药学服务对提高癫痫治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癫痫知识知晓率、依从性及用药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1] 李歆,平其能 临床药学服务效果评价研究回顾与展望[J] 医药导报 2010(05)[2] 王雅葳,姜德春 群体药代动力学在儿科临床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 儿科药学杂志 2009(05)[3] 齐晓涟,张乃文,张国君,王育琴 癫痫术后患者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照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08(21)[4] 金贞姬,李香善,贾巍,杨长青,宋贞必,全圣实 药学监护在临床癫痫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分析[J] 中国药房 2008(20)[5] 张珅,王丽,卢炜 癫癎儿童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8(02)[6] De-chun JIANG~(2,3),Li WANG~4,Yu-qin WANG~(2,6),Lin LI~3,Wei LU~5,Xiang-rong BAI~2~2 Department of Pharmacy,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53,China;~4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Peking UniversityFirst Hospital,Beijing 100034,China;~3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Education Ministry KeyLaboratory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Beijing 100053,China;~5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valproate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epilepsy[J] Acta Pharmacologica S 2007(10)[7] 王刚,刘彬,黄晓英,杜彪,杨丽春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研究卡马西平在癫痫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07)[8] 王刚,刘彬,梁荆芬 苯巴比妥在癫癎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J] 医药导报 2007(05)[9] 姜德春,王丽,卢炜 用NONMEM法建立中国癫痫儿童丙戊酸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J] 中国药学杂志 2007(04)[10] 齐晓涟,张乃文,贾丹,杨扬,王育琴 口服抗癫痫药物病人实施用药教育的对照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06(08)

  • 索引序列
  •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
  • 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论文
  •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毕业论文
  • 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论文范文
  • 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