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医学微生物学文献摘要怎么写的

医学微生物学文献摘要怎么写的

发布时间:

医学微生物学文献摘要怎么写的

几个方面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每方面一两句话

如果您方便可以合作

是要做什么?评职称吗,具体的你可以跟我们了解下

可帮 忙操 作整篇文章

医学微生物学文献摘要怎么写

很简单的,切入点,但是反应的问题犀利就是好。你可以去百度搜医学好网,它是专业写医学论文的网站,还可以代发的,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很不错。

医学杂志征收稿件,有意见用户名联系。

信息来源:创新医学网  高雅的商品加以精制的包装,则显得更珍贵。优秀的科研论文离不开优秀的论文摘要。如果论文摘要的质量不高,论文的总体质量则会受到严重影响。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杂志中,比较粗糙的论文摘要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或许是由于论文作者对论文摘要不够重视,写作欠认真,或许是由于对论文摘要的重要性和写作要求不甚了解,写作时比较盲目。为此有必要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写好生物医学论文摘要,进一步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  1 摘要的定义  论文摘要(abstract)简称文摘,顾名思义,是论文的概述和提要。其实它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篇小型文章。文摘大致可分为两类:会议文摘和原著文摘。前者属于描述性(descriptive)文摘,独立发表在会议文集中,它不附属于任何论文,其实质是一篇独立的迷你型文章。后者属于情报性(informative)文摘,是论文的概要,常伴随原著发表。在论文发表后,这类文摘常被文献检索系统所收集。在现代大多数杂志中,文摘已被列为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置于文题之后,文章之首,因此之称为首部(heading)文摘。本文将重点讨论首部文摘。  2 摘要的重要性  论文为什么要附有文摘呢?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是衣裳马是鞍。文摘就象论文的衣冠,可见文摘的好坏对于一篇文章是多么重要。在论文发表之前,文摘就象商品的包装一样,它常常给审稿人留下了第一印象。审稿者通常在审阅全文之前首先阅读文摘,以便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总体的初步认识。这一初步认识的好坏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评价,影响了论文最终是否能被录用。不难想象一篇粗糙晦涩的文摘会对整篇论文造成多坏的影响。在论文发表之后,文摘又象广告一样,在向广大的读者作宣传。读者们通常是在浏览文题和文摘之后,决定是否进一步详细阅读全文。好的文摘当然会吸引更多读者的兴趣,研究者的工作将会有更大的影响力,更好的社会效果。  3 摘要的内容  评价文摘优劣的标准是什么呢?最有发言权的人当然是文摘的读者。本文提出衡量文摘质量的八个字供大家讨论:切题,准确,简练,易读。所谓切题是指文摘所描述的内容必须是文章中最主要的内容。任何与该研究无关的内容,包括引申的推测和猜想不应在文摘中出现。会议文摘可有一个或几个段落,但首部文摘不分段落。文摘应由以下四部分内容组成:陈述研究的主题和目的;简述研究使用的方法;概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其中应包括重要的数据;在陈述结果时,会议摘要可以插入一两个简单的表格或图表提出主要结果,使之更醒目。但在首部摘要中,任何表格和图表都是不允许的。对研究结果作出原则性结论。《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根据以上原则为文摘设计了一个格式,要求文摘具有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使文摘内容形式规范化,避免离题和遗漏,这是一个好方法。当然对于较短的文摘,以上四部分内容可以适当合并。  和科研论文一样,写文摘时用词要准确,严谨,避免差错。不能因为文摘简短而不认真,粗心大意,甚至使结果张冠李戴!许多国内文摘习惯使用“对照组”和“治疗组”两词,这两个词本身并无不妥,但在某些情况下则显得很不准确。请看以下一段话:  ……8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普瑞博思混悬液2 mg/kg,每日3次口服,共7天。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18±38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 μmol/L(P<01)。……  这本是一篇较好的文摘,可惜“对照组”和“治疗组”两词不准确。相对于治疗组,读者容易产生一个错觉,即对照组似乎是非治疗组。如果把两组改称为“常规组”和“普瑞组”岂不很清楚,一目了然吗。准确性还表现在其它用词上,比如是和不是,可能和不可能,或许和或许不,等等。以上词语用来表达不同的程度,应注意准确选词。在语法上也应力求完善。避免用错字别字,减少外文拼写错误。在英文文摘中,一般地说,叙述方法和结果时多使用过去时态,因为是已经结束的动作。在下结论时,则多用现在时。对于很不肯定的推测,可考虑使用虚拟语气。  简练属于文摘本身的特点。如文摘很长则失去了文摘的意义。不少英美人擅长夸夸其读,写的文摘常常过长。只要较好地表达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叙述了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文摘越短越好,用词要节省。为了减少篇幅,特别是在反复使用同一个较长的词语时,可以考虑适当地使用缩略词语。但是如果文摘太短而且没有表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该文摘也是失败的。一些国内学人可能不注重文摘,文摘常常写得过短。或许由于语言的关系,比如在写英文文摘时,由于文摘过短而没有表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多长的文摘才算比较合适呢?文摘的长度因杂志的不同要求,因论文本身的不同内容而有所差异。英文文摘有一参考标准,即不超过250个单词。如果以平均每个英文单词相当于两个汉字计算,中文文摘则不应超过500个汉字。  好文章应是文字流畅,通俗易读的文章。文摘也不例外。有时候似乎易读和简练二者互相矛盾,其实相辅相成。有些作者为了简练,引用了一大堆缩略词,使文摘拗涩难懂。请看以下1例。  ……HPLC检测分析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胆红素组脑组织神经元及其线粒体肿胀,细胞外Gly含量为35±87 μM,明显高于对照组02±56 μM(P<01);胆红素组脑组织细胞外Asp,Glu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5)。胆红素组脑组织细胞外Gly含量增加,可能提高NMDA受体对EAA神经递质Asp,Glu敏感性,致NMDA受体过度活化。  这本是一篇较好的科研论文,可惜文摘中在使用缩略词时犯了三项基本的错误。第一,中文文摘是给中文读者阅读的。以上三个氨基酸如需用缩略词(其实不需要),使用“天冬”,“谷”,“甘”应比使用英文缩略词“Asp”,“Glu”,“Gly”好,读者较易理解。特别是在最后一句话中,竟含有5~6个英文缩略词,既影响了文体美,又影响了通读性。第二,同一个较长的单词在使用3次或3次以上时可考虑使用缩略词,但该文摘中许多缩略词只用1~2次,实无必要。文摘中使用过多的缩略词会增加阅读理解的难度。第三,首次使用缩略词时,缩略词必须跟随在全名之后并加以圆括号。文中HPLC和NMDA均未交待全名,只能请读者猜谜语了。在中文文摘中,凡使用已有标准化的,广泛通用的中文专业名词时,加注外文名词是多余的。此种情况下更不应该用外文名词代替中文名词。当使用还没有标准化和广泛通用的中文译名,并在文章内第一次出现时,应在圆括号内加注外文原名,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在文摘内此时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加注或直接使用外文名词。那些已被中文读者广泛接受,并在国际上通用的外文专业名词和缩略词,比如酸碱度pH值,DNA等,可直接使用。在英文文摘中也不宜使用过多的缩略词。例如,以下一段文摘也因使用了太多的英文缩略词而降低了易读性

是要做什么?评职称吗,具体的你可以跟我们了解下

医学微生物论文摘要怎么写

2011-07-24 回答医学论文一般有几种类型:综述、个案报道、病例分析、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论著、学位论文等等。医学论文的撰写要看你的经历和年资,这决定了您对问题理解、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能力,简要建议如下:1、在校学生,一般只能写综述等理论探讨型的论文;2、低年资者,综述、病例个案报道、回顾性病例分析等。3、高年资者哪一种类型的论文都可以。至于怎么写医学论文,以下步骤供参考: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和学习,借助数据库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大量参阅相关文献,筛选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找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论点,着手撰写。以下内容供参考: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一)标题(title)标题要求: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二)作者署名(author)作者署名的意义(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3)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4)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作者署名的原则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作者署名的要求(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三)摘要(abstract)摘要内容和格式一般格式:(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其它格式(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研究背景。(2)设计(design):论文基本研究设计。(3)地点(setting):研究地点、单位、等级。(4)对象(subjects, patients):论文研究的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5)处理(intervention):论文的临床治疗和其它处理方法。(6)检测(measures):论文为评定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7)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和数据。(8)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摘要的写作要求(1)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2)格式规范化。(3)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4)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5)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主题词是规范化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自由语言。现阶段关键词和主题词都作为检索语言使用。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意词未统一,造成检索误差,故目前多采用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关键词格式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选择关键词的方法(1)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2)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3)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五)引言(introduction)引言的基本内容(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2)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3)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4)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5)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引言的写作要求(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2)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3)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4)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5)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六)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材料与方法的主要内容(1)实验对象:①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②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③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理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2)实验仪器: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3)实验材料: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4)实验方法与条件:①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②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标本制备过程。③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5)统计学方法:(七)结果(results)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结果的内容(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结果的写作要求(1)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八)讨论(discussion)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讨论的内容(1)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2)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3)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4)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5)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如何写作和发表医学论文》写作和发表归纳为二十步,可供大家参考。信息来源:创 新 医 学 网(1)所写论文能否用一简单句子说明信息,其实亦即初步的主题。(2)是否值得写?以前有无类似的报道,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另一方面又可从以往作者的报道中有所借鉴,如表格的设计等。(3)论文的重要性。作者在论文中能否提出某些新论点或实践经验,供争论或参考。(4)根据所投杂志,写作时宜限定读者对象。(5)仔细浏览拟投稿杂志内容,了解该杂志性质,是否国外发行。(6)检索文献,通常从近5年开始,如资料不足,可再往前找5年,直到满意为止。(7)考虑参与本论文写作的作者名单。(8)分头收集、整理原始资料。9)仔细阅读稿约,这是动手写作前的重要步骤,务必符合其规则,所谓投其所好。(10)论文基本结构,是属论著、病历报告抑或综述。(11)列出原始草稿提纲。(12)写出草稿原文。(13)推敲、修改稿件至满意为止。(14)用准确、简练和流畅的文体书写。(15)应符合科学性要求。(16)选用适当的图表。(17)重修底稿以达到刊出要求。(18)复印留底,论文附介绍信寄编辑部。(19)答复编辑部来函的有关问题,修正后迅速寄出。(20)对将刊出的稿样细心、认真、逐字校对后(所谓校红)寄回编辑部,静候佳音。

是要做什么?评职称吗,具体的你可以跟我们了解下

围绕课题收集资料和研究资料。 收集资料分三步:①根据研究课题选择检索工具;②确定检索方法;③查阅原始文献。 收集资料时应注意下列内容:①在方法上沿用前人的,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

医学微生物学论文摘要怎么写

SCI论文摘要的文体特点 摘要(abstract)又称提要、文摘。国际上对其标准解释为an abbreviated,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adocument without added interpretation or criticism。其含义是对文献内容不加以解释或评论并作出准确的压缩。英文摘要包括正文、标题、作者名字的汉语拼音、关键词。当然有些论文是不包含论文文摘的,不过绝大多数有英文摘要的文章一般把这几个部分作为一个独立部分放在文章正文中今天查尔斯沃思论文语言润色编辑来告诉你,SCI论文摘要的文体特点是什么? 一、规范摘要的受众是专业的人员,所以文体是正式的,句法结构要求严谨规范。因而摘要中的句子都很完整,没有口语体中的省略句或不完整句。用词也很规范,多用论文研究领域的标准术语,正规英语,很少用缩写词和古词。 二、 精炼摘要要求精炼,不宜列举例证,不宜与其他研究工作作对比。语句也少有重复。在衔接方面,主要使用词汇手段。通过词汇在意义上的衔接,把全篇文章的各部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复合名词可以使文字紧凑利落,因而摘要中复合名词用的较多。三、 具体摘要的每个概念、论点都要具体鲜明。一般不笼统地写论文“与什么有关”,而直接写论文“说明什么”。用词方面要求准确,多用一些源自法语和拉丁语且使用范畴较窄的“大词”“长词”,尽量避免含混不清或一词多义的词语。 四、完整摘要本身要完整。有些读者是利用摘要杂志或索引卡片进行研究工作的,很可能得不到全篇论文,因此要注意不要引用论文某节或某张插图来代替说明。 摘要的写作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这些文摘问题的特点才能在接下来的写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时刻的规范自己,充当写作的准则,这样才能高效的写出好的文摘。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小贴士

具体的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一般的摘要格式(双面打印)1、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约1000字左右。应简要说明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MBA论文应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用句应精炼概括,并有本论文的关键词3~5个。论文题目摘# #要(三号,黑体,居中)1)摘要正文(小四,宋体)2)关键词: XXXX;XXXX;XXXX (3-5个主题词)(小四,黑体)2、英文摘要(另起一页)Thesis TitleAbstract(三号,黑体,居中)英文摘要撰写要求如下:(1) 英文摘要正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2) 必须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3) 大约为1000-1500个单词。(4) 用词应准确,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5) 摘要中主语(作者)常常省略,因而一般使用被动语态,应使用正确的时态并要注意主、谓的一致。(6) 关键词(Key words)按相应专业的标准术语写出。(7) 中、英文摘要的内容须一致。(8) 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这几个发表论文的方法,你用了吗?视频8分钟,通俗易懂的介绍如何提升论文发表率,增强论文引用率。适合有发表英文论文,咨询选题、论文构建、选刊、以及论文润色等一站式服务需求的用户。

医学杂志征收稿件,有意见用户名联系。

医学微生物学文献摘要

摘要: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变异迅速,快速鉴定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前进着。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有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反应、核酸分子杂交、基因芯片、多聚酶链反应等,该文对这些检测技术进展做一综述。 对人和动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又称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放线菌、朊粒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可引起感染、过敏、肿瘤、痴呆等疾病,也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出现的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西尼罗病毒感染等疾病的传染性极强,往往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因此对病原体的检测必须做到快速、准确。常规病原学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检测周期长,而且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随着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病原学诊断已不再局限于病原体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检测手段不断出现并被应用于临床和实验室 J。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检测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快速省时、无污染、结果精确,可以准确灵敏地鉴定病原微生物。1 传统的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查以染色、培养、生化鉴定等为主,将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是对细菌或真菌感染性疾病进行病原学诊断的常用方法。1.1 直接涂片镜检病原微生物体形体积微小,大多无色半透明状,将其染色后可借助显微镜观察其大小、形态、排列等。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简便快速,对那些具有特殊形态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仍然适用,例如淋球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螺旋体感染等的早期初步诊断。直接涂片镜检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在基层实验室里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手段。1.2 分离培养与生化反应 分离培养主要用于临床标本(如血液、痰、粪便等)或培养物中有多种细菌时对某一种细菌的分离。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时间,检测周期较长,不能同时处理批量样本。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种自动化培养和鉴定系统不断产生,传统鉴定方法也在逐步改进,大大加快了检验速度。例如Microscan WalLCAway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可同时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验500多个菌种。苛养菌如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对营养要求比较高,常规培养阳性率低。雍刚 等将不要同比例的葡萄糖、玉米淀粉、生长因子、酵母粉、氨基酸等特殊增菌剂加入到巧克力培养基中制成了新型淋病奈瑟菌培养基,大大提高了淋病奈瑟菌的分离培养率。苏盛通等在营养琼脂中加人了中药红枣、赤小豆培养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生长指数明显高于血平板。1.3 组织细胞培养 活组织细胞培养适于专营活组织细胞内生存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等。不同病原体敏感的组织细胞是不一样的,将活细胞从病原体敏感的动物组织中取出在体外进行原代培养或用病原体敏感细胞系进行传代培养,再将病原体接种于相应的组织细胞中后,病原体可在其中繁殖增长,引起特异性的细胞病变效应。也可以将病原体直接接种于敏感动物体内,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出现特异的病理学改变。往往可以根据这些特异的病变对病原体进行鉴定。2 血清学与免疫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已知的抗体或抗原来检测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从而对病原体进行快速鉴定的技术,简化了鉴定步骤,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清凝集技术、乳胶凝集实验、荧光抗体检测技术、协同凝集试验、酶联免疫测试技术等。酶联免疫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血清学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仅可检测样本中病原体抗原,也可检测机体的抗体成分。幽门螺奸菌在我国人群感染率高达50% ~80%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唾液中抗HP抗体来诊断HP感染,其结果满意。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极高,ELISA应用于乙型肝炎病人早期血清学诊断的效果最为明显。临床上致病菌往往和非致病菌混合在一起,如何从这些细菌中分离出目标菌是关键。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B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在微生物检测领域中一种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特定病原体的单抗或多抗或二抗偶联到磁珠微球上,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磁珠一目标病原体复合物或磁珠一一抗一目标病原体复合物,在外部磁场磁力的作用下,将目标病原体分离出来。目前已经开发出了针对各种病原体的免疫磁珠,如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白色念珠菌、军团菌等,广泛应用到各级科研和实验室 。经IMBS分离出的白色念珠菌可直接在显微镜下检测,检测时间缩短至4 h。IM—Bs还可以和其它检测技术联合来检测病原菌,免疫磁珠分离得到的目标菌可继续用于分离培养使大肠埃希菌0157最低检测限由200 cfu·g 提高到2 cfu·g~;IMBS结合聚合酶链反应(IMBS—PCR)可对培养条件比较特殊的细菌如苛养菌、厌氧菌进行快速检测,肉类中的产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经IMBS.PCR检测,检测时间缩短到10 h,最低检测限可达10cfu·g~,有研究者利用IMBS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IMBS—RT—PCR)成功检测出了水中的轮状病毒和草莓的诺如病毒,检测时间大大缩短;Leon—Velarde等利用IMB8结合酶联检测,大大提高了沙门菌的检测效率。3 基因检测随着科技水平发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对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已不再局限于对普通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等的一般检验上,而是深入到了分子水平、核酸水平。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即基因片段都是特异的,有别于其他种或属,检测其特有的基因片段序列可用来鉴别病原微生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逐渐代替其它检测技术,成为临床检验科和基础实验室对病原体的主流检测技术。3.1 核酸杂交技术具有一定互补序列的核苷酸单链在液相或固相中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缔成异质双链的过程叫核酸杂交,其杂交双方是所使用探针和要检测的核酸。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核酸分子杂交主要包括膜上印迹杂交和核酸原位杂交两种。膜上印迹杂交是指将核酸从微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纯化后在体外结合到一定的固相支持物上,与存在于液相中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杂交。核酸原位杂交是指标记的核酸探针直接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的核酸进行杂交。探针还可以用荧光标记,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即可鉴别病原体还可显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核酸分子杂交检测技术与其它方法相比显著地优点是简便、敏感、快速、特异。Wong 等用荧光标记2个不同的寡核苷酸探针从血液标本中检测出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细菌,最低检测限为10 cfu·mL~,特异度为100% ,检测时间不到2 h。寡核苷酸探针是针对病原体特异基因序列设计的,可以将待检测的病原体定位在不同的分类等级,如科、属、种、亚种“ 。(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进展)3.2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DNA chip)又称为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或DNA芯片,是生物芯片的一种 j,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发展延伸而来的。通过微加工技术,将数以万计甚至百万计的基因探针即DNA片段有规律地排列成二维DNA探针阵列,固定到硅片、玻片等固态支持物上,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核酸杂交,用于基因检测工作。其测序原理与核酸杂交一样,但解决了传统核酸杂交技术操作繁杂、检测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缺点。基因芯片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诊断上的应用,大大缩短了确诊所需要的时间,而且能检测出病原体是否耐药、对那些抗生素耐药、对那些抗生素敏感。Naas 等设计的基因芯片可以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鲍氏菌属中各型B一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蔡挺等设计的基因芯片检测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对l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Batchelor 等开发的基因芯片可以检测出编码耐超广谱8.内酰胺酶、磺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等47个耐药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基因芯片技术同样还有些问题有待解决,如提高芯片的特异性和检测信号的敏感性,降低芯片的制作成本等,而且多数芯片都需要昂贵的检测仪器,这些问题使得基因芯片到目前主要局限于实验室研究而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进展)3.3 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在体外是用已知寡核苷酸引物引导未知片段中微量待测基因片段并进行扩增的技术。由于PCR可以对待测基因进行扩增,特别适用于病原体感染早期的诊断,但是如果引物特异性不强,可能会造成假阳性的出现。PCR技术在近20年里发展迅速,从基因扩增到基因的克隆和改造以及遗传分析,可靠性逐步提高。Jbara 用PCR和传统法直接检测75例样本中的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与传统方法相比,PCR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7.3% 和100% 。1988年Chamberian等提出了多重PCR的概念,同一PCR反应体系里加上二对以上引物,可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适合大量样本的分析与鉴定。多重PCR具有:(1)高效性,在同一反应体系内可同时检出多种病原微生物,或对同一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型别进行分型;(2)系统性,多重PCR很适宜于成组病原体的检测,如几种肝炎病毒同时感染;淋球菌、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等多重性病病原体的感染;需特殊培养的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杆菌,鼠疫耶尔森菌等战伤感染细菌感染;(3)经济简便性,多种病原体在同一反应管内同时被检出,节省试剂、节约费用、节省时间,为临床提供更快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Reyes等 用多重PCR从90例发热但培养阴性的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样本中检测出了脑膜炎奈瑟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特异度100% ,敏感度89%。实时荧光定量PCR,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具有高度灵敏、高度特异、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性病病原体早期确诊、窗口期筛查、疗效检测、基因变异分析和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价值,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帮助 J。王娉等 建立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同一体系能同时快速检测出耐甲氧西林和产肠毒素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荧光基团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可准确反映病原体感染和药物疗效,特别适用于不可人工培养和难以培养的病原体如病毒、衣原体等感染的诊断。基因芯片技术与多重PCR结合可以通过PCR对目的基因进行放大,通过基因芯片的荧光探针增加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使得两种检测技术的优势互补,已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将病原体特异性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出引物与探针,进行多重PCR扩增,制备出寡核苷酸芯片,再对待测样本靶基因进行多重PCR扩增,将扩增产物与病原菌多重PCR基因芯片检测体系杂交,可根据杂交信号直观地判读样品中所含病原体的种类、型别、毒力、侵袭力,从而对病原体进行检测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进展)3.4 其它基因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的基因检测手段不断出现。Notomi等于2000年开发出一种新的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1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of DNA,简称LAMP),针对靶基因序列上6或8个特异区域设计出4或6条引物,在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环状结构和链置换对目标DNA大量扩增。短短几年LAMP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食品检验、环境监测、生物安全等各方面心 ]。李蒙等 运用LAMP法60 min检测了16例开放性伤口深部伤口感染分泌物中的破伤风芽孢梭菌,其中阳性为4例,最低检测限为4 x 10 。有研究报道l2 用LAMP技术快速检测了20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远远高于培养法和染色法。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 Variable—nun—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MLVA)是一种根据病原体基因组中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的特征来对病原体基因分型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炭疽芽胞杆菌等的基因分型与鉴定 ⋯。4 小结与展望对病原体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鉴定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首要问题。随着生物学研究由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的发展,病原体检测方法也从组织形态学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检测技术样本需要量少、快速省时、无污染、诊断结果精确、自动化程度高,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和深入,这些高通量诊断技术和方法必将在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分析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多种检测技术的联合和综合更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提取码:hba5简介:医学微生物学它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

  • 索引序列
  • 医学微生物学文献摘要怎么写的
  • 医学微生物学文献摘要怎么写
  • 医学微生物论文摘要怎么写
  • 医学微生物学论文摘要怎么写
  • 医学微生物学文献摘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