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最新文献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最新文献

发布时间: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最新文献

常用国际标准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DIN德国标准学会、AATCC美国纺织品染化师协会、AS澳大利亚标准协会、ASTM美国测试材料协会、JIS日本工业协会、USCPSC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FZ中国纺织工业协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WS国际羊毛局、BS英国标准协会、IDFB国际羽绒羽毛局、CAN加拿大标准委员会。以及更多。 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于201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不合格的服装纺织品将禁止销售。

关于我国纺织业发展的思考 纺织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我国的纺织曾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同时中国的纺织技术与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对世界纺织作出了杰出贡献,促进了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纺织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一)总述纺织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纺织业在为中国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的同时,也造就了有支付能力的国内消费群体。 (二)纺织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为国民经济增加积累、解决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出口创汇、进行产业配套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积极推动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国际市场的拓展,纺织工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 二、我国纺织业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成就 目前,我国已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较为完善的纺织工业体系,从纺织原料生产开始(包括天然和化学纤维),纺织、织布、染整到服装及其他纺织品加工,形成了上下游衔接和配套生产,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第一生产国、出口国。 2005年对于中国纺织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纺织业大发展的一年,据初步估计,全行业销售收入将达33000亿元,实现利润660亿元,位列全国各行业第五;这一年,也是全球配额制度取消的第一年,配额的取消使中国纺织产业如虎添翼,竞争力得到极大显现,我国纺织出口首次超千亿美元;也是这一年,纺织品服装行业成为国内外最受关注的一个行业,中国纺织服装在国际贸易中的超常表现,引发了一连串的贸易磨擦,引起了欧美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狂潮,在双方政府的努力下,这些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这一年,还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总结五年来特别是2005年纺织经济运行的经验与不足,也将为下一个五年规划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 从纺织成果来看,我们经过多方的测算,纺织工业销售产值全社会口径2000年为15300亿元,2005年预计是33000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长率6%,纤维加工量2000年是1360万吨,估计2005年将达2600万吨左右。纤维加工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过去没有过的。所以过去的五年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最快的五年,形势最好的五年。 (二)我国纺织工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1、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不足。据统计,我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 2、标准低。 目前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生产低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品质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品质产品。 3、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 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4、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5、缺乏品牌经营理念。 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三、我国纺织业发展的对策 (一)开发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我国纺织业应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竞争能力的优化升级。加大机电一体化的先进纺织机械和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努力做好发现和预测潜在需求的工作,即要从纤维等纺织产品的面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服装设计入手,着力做好开发、生产、销售、管理工作,提高产品档次,建立起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一系列整体开发体系,又要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在资金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审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二)创新品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21世纪的经济是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支撑起来的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品牌经济,中国纺织业应建立起产品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和销售一题的出口产业链,积极与国际采购商、国际知名品牌厂商合作,积累技术与资金、吸取经验,并尽快创建自有品牌体系,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信息差异。技术差异,使品牌产品在最初级的研发阶段能够与国际品牌同步,使品牌产品能够形成自我的个性特点及时尚前瞻性。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纺织服务产业链,努力降低成本 首先,新一轮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市场的重新分割,竞争的产品层面上将由中低档纺织品向中高档纺织产品转变,竞争的关键是价格高低。因此,我国纺织业要以信息化主导市场,坚持内外信息结合,分析并建立健全全球采购和供应信息系统,以寻求大规模的生产制定。其次,要想在国际化竞争中快速发展,必须采取强强联合的办法,以形成航母,使很多企业互相依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生产中做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快速转换,实现弹性专精生产模式,企业所参与的群体规模强大,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成本就越低,企业的竞争力才会越强,实力才会越大,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及经营能力,全面提高纺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 (四)积极促进纺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如税收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构筑以技术创新为竞争重点的社会和市场氛围。大力发展以自主开发创新为主、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适应产业信息化要求的新型纺织、印染、化纤生产技术设备,提高纺机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五)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纺织业升级 尽快建立起科学先进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指标体系,完善行业准入体系,规范行业发展,帮助企业克服发达国家各类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在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从产业研发、质量检测、人员培训、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面,简历真正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平台。 中国纺织业的现状已被历史所见证,展望未来我们仍要证明:世界纺织工业的竞争优势仍属于中国,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我国制定了国家推荐标准《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18885-2009),该标准不要求强制执行,立足于纺织品的生态性能,增加了对重金属、塑化剂、有及锡化物等多种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一、CEN标准的类型CEN标准(deliverables)的类型有欧洲标准(EN)、技术规范(TS)、技术报告(TR)和CEN研讨会协议(CWA),早期还有欧洲预备标准(ENV)和CEN报告(CR)。现在的CEN标准目录中仍可见一定数量的ENV和CR,这些ENV和CR将逐渐被转化为TS和TR,或者被废止。1.欧洲标准(EN)欧洲标准(EN)由CEN技术委员会(TC)或CEN技术局任务小组(BTTF)起草,由CEN技术局(BT)批准的技术规范性文件(NormativeDocuments)。欧洲标准起草者必须是国家成员(国家标准组织)委派的代表。欧洲标准制定必须经历征求意见阶段和投票阶段,即标准草案要向国家成员正式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通常为5个月。TC或BTTF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最终草案,再由CEN管理中心散发给国家成员正式投票,投票期限通常为2个月,如果赞成票的权重大于或等于71%,则由BT批准该草案为欧洲标准。欧洲标准必须以CEN的三种官方语言(英、法、德语)同时出版,各国在实施欧洲标准时可视本国需要将其翻译成本国语言,但必须完全等同,不能有任何偏差。欧洲标准在5年内必须复审一次,在复审期内,可以发布该欧洲标准的勘误表或修改单。欧洲标准是CEN各类标准中执行力最强的一种,各国必须将欧洲标准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并撤销相悖的国家标准。一旦某项欧洲标准立项,所有国家标准组织在没有得到技术局许可的情况下都不允许制定相同内容的国家标准,也不允许修改现有相同内容的国家标准,这种义务被称作“停止政策”(Standstill),以便各国将精力集中到欧洲标准的起草和协调上来。但是欧洲标准的属性是自愿性的,即对于生产商来说是自愿执行的,生产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可以不遵守欧洲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欧洲标准相当于我国的推荐性标准(GB/T)。标准的代号放在欧洲标准编号的前面,如:英国国家标准BSEN71:2003、法国国家标准NFEN71:2003、德国国家标准DINEN71:2003。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最新

常用国际标准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DIN德国标准学会、AATCC美国纺织品染化师协会、AS澳大利亚标准协会、ASTM美国测试材料协会、JIS日本工业协会、USCPSC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FZ中国纺织工业协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WS国际羊毛局、BS英国标准协会、IDFB国际羽绒羽毛局、CAN加拿大标准委员会。以及更多。 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于201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不合格的服装纺织品将禁止销售。

现在比较流行的:1)OEKO TEX-STANDARD 1002)REACH3)AATCC常要做的检测项目:色牢度(干磨、湿磨、水洗、皂洗、汗渍、光照、口水)缩率PH值致癌物我的比较简单,都是最常做的,其实lw19900107说的很全了

直至现在为止,国际间还没有任何认可布料检定标准,但西欧和美国等地均有其常用十分制评法、四分制评法以控制处理布料疵点,这两个是最常用的制度。  (1)十分制评法  此检定标准适用于任何纤维成份、封度和组织的梭织坯布及整理布上。由于一般买家所关心的是布料因疵点所剪掉的数量及引致的投诉,并非是疵点的娜u或成因,所以此评分法只是根据疵点的大小来评核等级。评核方法是检查人员根据疵点评分标准查验每匹布料的疵点,记录在报告表上,并给处罚分数,作为布料之等级评估。  疵点评分  以疵点之长度分经线不同之扣分方法。  经疵长度处罚分数  10-36吋10分  5-10吋5分  1-5吋3分  1吋以下1分  经疵长度处罚分数  全封度 10分  5吋至半封度5分  1-5吋3分  1吋1分  除特别声明外,否则验布只限于检查布面的疵点。另外,在布边半吋以内的疵点可以不需理会。每码布料的经疵和线疵评分总和不得超过10分;换言之,就算疵点很多或非常严重,最高处罚分数都只是10分。若疵点在一个很多的长度重复地出现,在这情况下,就算处罚分数的总和较被查验的码数小,该匹布料也应评为「次级」。  等级评估  根据检查的结果,将彷匹评估为「首级」品质或「次级」品质。如果处罚分数的总和较被查验的码数小,该匹布料则被评为「首级。;如果处罚分数的总码超过被查验的码数,该匹布料则被评为「次级」。由于较阔布幅附有疵点的机会比较大,所以当布封超过50吋首级。布料的处罚分数限制可以约略放宽,但不应多于 10%。  (2) 四分制评法  该评分法主要应用于针织布料上,但亦可应用于梭织布料。「四分制」跟「+分制」的基本概念和模式非常相似,只不过是判罚疵点分数上不同而已。该评核方法跟「+分制J一样,检查人员跟据疵点评分标准查验每匹布料的疵点,记录在报告表上,并给予处罚分数,作为布料之等级评估。  疵点评分  疵点扣分不分经纬向,依据疵点表长度给予一恰当扣分。  疵点长度处罚分数  3吋或以下1分  超过3吋但不超过6吋 2分  超过6吋但不超过9吋 3分  超过9吋4分  较大的疵点(有破洞不计大小)每1码计四分检查评定  除特别声明外,否则只须检查布面的疵点。另外,在布边一吋以内的疵点可以不需理会。不论幅宽,每码布料的最高处罚分数为4分。特殊瑕疵如破洞、轧梭,一律扣4分。  等级评估  不论检查布料的数量是多少,此检定制度须以一百平方码布料长度的评分总和为标准。若疵点评分超过40分,该匹布料则便被评为「次级」及不合标准。  计算公式为:  100平方码平均扣分数=(总扣分X 100 X 36)/检查总码数X规格幅宽(吋)  除非面料的规格不对,否则表面不可见的疵点不计分数,小疵点不做记录。  在一码内不允许超过4分,任何连续性疵点均做4分评定,例尺寸不良、破洞做4分。象横档、色差,狭幅、,皱纹、斜路、,甚至织物不完整,均按4分/码计算。不必考虑长度破洞(纱被剪或断纱,或少了针迹),下面的情况做4分处理: 有手臂长的油污迹, 明显的抽纱或粗纱, 纬纱不良, 缺色, 少经少纬。下面的疵点按照长度来决定,染色条,稀缝,裂缝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纹路,皱纹,轻重纱头,横档。  三面料检查  下面几点是指导性的原则,以便在检查布的过程中得到应用。  有下列现象就的返工  1)色差超过允许范围  2)连续性的起球,或明显的折痕或修补痕迹  3)规格误差+-超过5%印花疵点(指的规律性或成批性)成品规格不符合  4)长度少于25码打结纱超过1处,在大批时允许多个打结纱但其间距不得少于25码不熟棉或坏棉影响成品的外观。  5)结纱距少于25码有明显的色差,  例①边到边  ②边到中心  ③头到头在长度方向同幅内不得超过下面的标准,以免导致面料结构的扭曲。  A 45英寸<1 1/2英寸;  B 60英寸<2英寸;  C 70英寸<3英寸;  D 120英寸<4英寸;  E不允许有下列现象:松布或波纹状、皱纹单边或两边布边紧、折痕布波纹状;  F由于布身的皱纹,导致拉布不平和裁剪的疵点。  #: 在查布时,在布边内超1/2“连续3码疵点,不必打分视做返工,连续的疵点须剪掉。  物理结构检查  1)重量检查  重量(规格)允许+-5%,重要可以用单位长度(码),盎司或单位面积码平方(同样可用公制表示),由于是平幅布,  平方面积规格是全幅基础上,并非可裁部分(即包括无用边布)面积,长度也同样。按面积计算重量,以单位长度为准,  指一定长度下的重量,例一批/一匹为基础按面积计算,保留两位小数,例65盎司  每码平方,每磅85英尺长度以机器的计数器记录为准,桌上测量的数字不接受,长度可以接受,+-15%,罗纹和弹力组织+-3%允许。重量(磅,盎司)在  综合的订单中不超过(单个颜色)10%,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捡查人员可以利用电子磅来检定布料的重量,利用圆形切样器,在每匹布料不同部位,切出一百平方厘米的标准面积,然后放在测量布重电子磅上,屏幕便立即准确地显示该块布料的重量。  2)缩率检查  布样长度 1米 X 1米,80C 洗2小时, 拿出放 , 再洗2次, 测量缩后,长度 X 宽度 = ?  3)幅宽检查  在查验过程中,随意在每匹布料上度取三个阔度,幅宽三点测量:开头、中间、结尾,布幅测量时需要用硬尺,然后将结果记录在验布报告表上。,每个颜色至少一卷,当抽验数大于10卷按发货颜色总数的比例进行抽验。幅阔测量和记录最接近的是1/8英寸,当布幅少于1/4英寸宽度时,此卷应帖上狭幅标签,  所有狭幅布料如果不返修需要重新拟订价格。当幅宽少过1/2英寸时,有必要???处理。大货布宽度,针织布从染边内  或针孔测量,圆筒布或无边布则全部测量。筒子布最少可裁尺寸+1英寸,例表示为30-31英寸,最小为30英寸+1英寸即为  31英寸。开幅布最小可裁尺寸+2英寸,例60-62英寸,最小为60英寸,加2英寸为最大。  4)长度检查  将准备检查的布卷,逐一放在验布机上,利用米表或码表量度每匹的长度,然后将所得长度与布卷标签上长度核对,并将结果记录在验布报告表上。  5)色差、色牢度检查  每批布颜色对照色卡,要在允许色差范围内对照色板,不是绝对准确相同,但必须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在同批货同缸内有色差,应该发出质量好的,扣下不良部分,而且被认为一致的,除非全程对布进行编号,严格控制。  每缸每色都需要一块色板,包括核色板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便控制,对每个颜色的色牢度须保存在主档案中。检查人员可以利用对色灯箱来检定布料颜色。使用灯箱有—点必须留意,这就是不论色办或货料,每次所用光源必须一致,否则所有颜色比较都是没意思的。  6)纱支  由于纱支限重量成正比例,所以可以利用天秤或电子磅来检定纱线的细度。检查人员首先从批核样办中抽出一个长度的经纱,放在夭秤的一边,然后从来布中抽出同一长度的经纱,放在天秤的另一边。如果天秤保持平衡,这表示来布和批核样办的经纱支数是相同的;但如果天秤出现不平衡,这便表示两者支数存着差异。检查员可以重复以上办法来检定纬纱的细度。  )经纬密度  检查人员可以利用放大镜或布镜将布料的密度放大,利用肉眼点算在一平方吋内经纱和纬纱的数目,然后将所得数目与规格或批核样办相比,便可知道来布的密度是否合符标准。  )组织结构  跟检查经纬密度一样,检查人员可以利用放大镜或布镜,观察布料的平纹、斜纹、缎纹等的组织结构是否正确。

我国制定了国家推荐标准《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18885-2009),该标准不要求强制执行,立足于纺织品的生态性能,增加了对重金属、塑化剂、有及锡化物等多种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纺织业是我国的民族工业和支柱产业,我国的纺织标准化工作从建国初期即已开展,迄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到2008年全行业归口管理的标准共1316个,国标为407个(占31%),行标为909个(占69%)。中国纺织标准分类:中国纺织原料和纺织产品的国家标准和部标准的内容广泛,范围涉及棉花、羊毛、蚕丝、绢丝、黄麻等天然纤维和粘胶纤维、粘胶人造长丝等化学纤维原料;毛条、各种纱线、各种布和织品、毛毯、毡制品、地毯、麻袋、针织成衣、帘子布、毛巾、床单、袜子、各种绳带、渔网等产品;关于命名、编号、分类、支数通用制、组织规格、技术要求、技术条件、分等分级规定、试验方法、检验方法、沾色样卡、褪色样卡、包装、标志、验收规则等。纺织器材的部标准涉及木管、木锭、筒子、纸管、塑料管、梭子、综框、钢筘、条筒、印花滚筒、针布、胶圈、胶管、钢丝综、停经片等。纺织机械标准范围涉及各种纺、织、染机械,以及计量泵、喷丝头、锭子、罗拉等辅助机械和零部件,内容包括定义、术语、规格、等级及代号、组成及种类、参数系列、尺寸、一般公差、统一规定、铭牌、涂色、质量标准、技术条件等。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最新版

现在比较流行的:1)OEKO TEX-STANDARD 1002)REACH3)AATCC常要做的检测项目:色牢度(干磨、湿磨、水洗、皂洗、汗渍、光照、口水)缩率PH值致癌物我的比较简单,都是最常做的,其实lw19900107说的很全了

GB18401安全技术类别(7项)功能性面料检测项目保温隔热性能、抗菌性能、耐光色牢度、外观质量、尺寸变化率、起皱级差、撕破强力、起毛起球、洗后扭曲率、纰裂GB20400皮革、皮毛有害物质限量游离甲醛、可分解芳香胺等摩擦色牢度、撕裂力等具体根据检测样品和检测项目确定

百检纺织品检测标准  GB/T 36433-2018 纺织品 山羊绒和绵羊毛的混合物DNA定量分析  GB/T 11047-2008 纺织品 织物勾丝性能评定  GB/T 1-2008 纺织品 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 第1部分:条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  GB/T 2-2008 纺织品 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 第2部分:抓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  GB/T 392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1-2009纺织品 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  GB/T 4669-2008 纺织品 机织物 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详情请咨询:百检检测

一、CEN标准的类型CEN标准(deliverables)的类型有欧洲标准(EN)、技术规范(TS)、技术报告(TR)和CEN研讨会协议(CWA),早期还有欧洲预备标准(ENV)和CEN报告(CR)。现在的CEN标准目录中仍可见一定数量的ENV和CR,这些ENV和CR将逐渐被转化为TS和TR,或者被废止。1.欧洲标准(EN)欧洲标准(EN)由CEN技术委员会(TC)或CEN技术局任务小组(BTTF)起草,由CEN技术局(BT)批准的技术规范性文件(NormativeDocuments)。欧洲标准起草者必须是国家成员(国家标准组织)委派的代表。欧洲标准制定必须经历征求意见阶段和投票阶段,即标准草案要向国家成员正式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通常为5个月。TC或BTTF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最终草案,再由CEN管理中心散发给国家成员正式投票,投票期限通常为2个月,如果赞成票的权重大于或等于71%,则由BT批准该草案为欧洲标准。欧洲标准必须以CEN的三种官方语言(英、法、德语)同时出版,各国在实施欧洲标准时可视本国需要将其翻译成本国语言,但必须完全等同,不能有任何偏差。欧洲标准在5年内必须复审一次,在复审期内,可以发布该欧洲标准的勘误表或修改单。欧洲标准是CEN各类标准中执行力最强的一种,各国必须将欧洲标准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并撤销相悖的国家标准。一旦某项欧洲标准立项,所有国家标准组织在没有得到技术局许可的情况下都不允许制定相同内容的国家标准,也不允许修改现有相同内容的国家标准,这种义务被称作“停止政策”(Standstill),以便各国将精力集中到欧洲标准的起草和协调上来。但是欧洲标准的属性是自愿性的,即对于生产商来说是自愿执行的,生产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可以不遵守欧洲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欧洲标准相当于我国的推荐性标准(GB/T)。标准的代号放在欧洲标准编号的前面,如:英国国家标准BSEN71:2003、法国国家标准NFEN71:2003、德国国家标准DINEN71:2003。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最新文献数据

现在比较流行的:1)OEKO TEX-STANDARD 1002)REACH3)AATCC常要做的检测项目:色牢度(干磨、湿磨、水洗、皂洗、汗渍、光照、口水)缩率PH值致癌物我的比较简单,都是最常做的,其实lw19900107说的很全了

纺织品检测标准 纺织品物理检验:指运用各种仪器、仪表、设备、量具等检测手段,测量或比较各种纺织产品的物理性质或物理量的数据,并进行系统整理、分析,以确定纺织品物理性质和品质优劣的一种检验方法。 纺织品化学检验:指运用化学检验技术和仪器设备,通过对抽取的纺织品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以确定纺织品的化学特性、化学组成及其含量的一种检验方法。 是产方、买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于某种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标准或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质量、规格、重量、数量、包装、安全及卫生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做出合格与否或通过验收与否的判定。或为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划分的争议,便于商品交接结算而出具各种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 质量:指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针对纺织品在使用时最重要的性能和功能而言,它应当以充分满足用户和消费者的使用要求为最终目标。质量认证: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经第三方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认证过程严格,公正和科学,用户不必再进行不必要的重复性检验。 质量监督:指根据政府法令或规定,对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保证质量所具备的条件进行监督的活动。 质量控制:主要指控制产品的各项特定性质,以求其符合设定的规格和技术条件。 性能:指反映综合顾客和社会的需要及对产品所规定的功能,可分为使用性能和外观性能两个方面。 指纺织品的规格和技术要求,美观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环境和使用寿命等。 纺织品检测的目的 运用科学的检验技术和方法,评定产品质量。从产品的用途和使用条件出发分析和研究产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及其对产品质量影响,确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确定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的要求。 作用1: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保证质量,维护企业信誉。 2:及时发现问题,反馈质量信息,促使卖方纠正或改进商品质量。 3:维护各方面合法权益和国家权益,协调矛盾,促使商品交换活动的正常进行。 纺织品检测的项目 纱支:指纱的粗细,用Ne表示,其定义是:公定回潮率89%时1磅重的棉纱线所具有的长率的840码的倍数。 密度:每INCH里纱线的根数。 克重:每平方码布的盎司重或每平方米布的克重。

■ 检测项目  物理性能(Physical Property):密度、纱支、克重、纱线捻度、纱线强力、织物结构、织物厚度、线圈长度、织物覆盖系数、织物皱缩或织缩率、曲斜变形、拉伸强力、撕裂强力、接缝滑移、接缝强力、粘合强力、单纱强力、纱线的单位线密度强力、防钩丝、折痕回复角测试、硬挺度测试、拒水性测试、防漏性、弹性及回复力、透气性、透水汽性能、一般成衣燃烧性、儿童晚服燃烧性、胀破强力、耐磨性测试、抗起毛起球性等   色牢度(Colorfastness):耐皂洗色牢度(小样)、耐摩擦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实际洗涤色牢度(成衣、面料)、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唾液色牢度   尺寸稳定性(Dimensional Stability):水洗机洗尺寸稳定性、手洗尺寸稳定性、干洗尺寸稳定性、蒸气尺寸稳定性   外观持久性(Apperance After Wesh):水洗机洗外观稳定性、手洗外观稳定性、干洗外观稳定性   化学成分分析(Chemical Analysis):PH含量、甲醛含量、含铅量、偶氮染料测试、重金属含量测试、吸水性、水份含量、异味、棉的丝光效果、热压、干热、储藏升华、酸斑、碱斑、水斑、酚醛泛黄等   成分分析(Fiber Content Analysis):棉、麻、毛(羊、兔)、丝、涤纶、粘胶、氨纶、锦纶、含绒量等   相关的依据检测标准GB 18401-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DIN 德国标准学会 AATCC 美国纺织品染化师协会 AS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 ASTM 美国测试材料协会 JIS 日本工业协会 US CPSC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FZ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WS 国际羊毛局 BS 英国标准协会 IDFB 国际羽绒羽毛局 CAN 加拿大标准委员会 以及更多……  检验方法   一、甲醛含量的测定(GB/T 1——1998)   二、pH值的测定(GB/T 7573——2002)   三、耐水色牢度的测定(GB/T 5713——1997)   四、耐汗渍色牢度的测定(GB/T 3922——1995)   五、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GB/T 3920——1997)   六、耐唾液色牢度的测定(GB/T 18886——2002)   七、异味的测定   八、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GB/T 17592)

2 生态纺织品检测预警方法的建立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8/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进展 毛纺科技 2008/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 红外光谱技术在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 纺织科技进展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 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的最新进展(一) 印染 2007/1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 扫描电镜在纺织品检测中两种工作方式的探讨 中国纤检 2007/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7 高质量纺织品检测的关键 中国纤检 2007/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的最新进展(二) 印染 2007/1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9 纺织品检测细分行业的产业定位及发展对策 中国纤检 2007/1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0 纺织品检测实验室的药品试剂管理模式探讨 宁波化工 2007/Z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1 中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化的最新进展(三) 印染 2007/2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2 生态纺织品检测之三 纺织品可提取重金属测试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中国纤检 2006/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3 抗菌纺织品的检测方法 印染 2006/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4 生态纺织品检测之四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 中国纤检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5 如何做好纤维、纺织品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中国纤检 2006/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浅谈阻燃纺织品的检测 江苏纺织 2006/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7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纤检 2006/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8 生态纺织品的检测现状及对策探讨 福建轻纺 2006/1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 我国纺织品检测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纺织科技进展 2005/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以及在出土纺织品检测上的应用 物理与工程 2005/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我是做纺织品检测的业务、环保、物理测试、等等。第三方检测中心!有国家认可证书 出的报告全国通用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

制造的行吗

浙江省或者上海有哪些核心期刊的编辑社? 2全国有哪些关于纺织服装类的核心期刊? 3如果要发表核心期刊的手续是怎么样的? 4有什么核心期刊比较权威? 5我在网络上查询到了《商业时代》《当代经济》在口碑上是比较好的,但是《当代经济》却没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记录内,是不是这样他就不是核心期刊了? 6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话一般费用是怎么计算的? 7一般发表到出版的周期是多长?

直至现在为止,国际间还没有任何认可布料检定标准,但西欧和美国等地均有其常用十分制评法、四分制评法以控制处理布料疵点,这两个是最常用的制度。  (1)十分制评法  此检定标准适用于任何纤维成份、封度和组织的梭织坯布及整理布上。由于一般买家所关心的是布料因疵点所剪掉的数量及引致的投诉,并非是疵点的娜u或成因,所以此评分法只是根据疵点的大小来评核等级。评核方法是检查人员根据疵点评分标准查验每匹布料的疵点,记录在报告表上,并给处罚分数,作为布料之等级评估。  疵点评分  以疵点之长度分经线不同之扣分方法。  经疵长度处罚分数  10-36吋10分  5-10吋5分  1-5吋3分  1吋以下1分  经疵长度处罚分数  全封度 10分  5吋至半封度5分  1-5吋3分  1吋1分  除特别声明外,否则验布只限于检查布面的疵点。另外,在布边半吋以内的疵点可以不需理会。每码布料的经疵和线疵评分总和不得超过10分;换言之,就算疵点很多或非常严重,最高处罚分数都只是10分。若疵点在一个很多的长度重复地出现,在这情况下,就算处罚分数的总和较被查验的码数小,该匹布料也应评为「次级」。  等级评估  根据检查的结果,将彷匹评估为「首级」品质或「次级」品质。如果处罚分数的总和较被查验的码数小,该匹布料则被评为「首级。;如果处罚分数的总码超过被查验的码数,该匹布料则被评为「次级」。由于较阔布幅附有疵点的机会比较大,所以当布封超过50吋首级。布料的处罚分数限制可以约略放宽,但不应多于 10%。  (2) 四分制评法  该评分法主要应用于针织布料上,但亦可应用于梭织布料。「四分制」跟「+分制」的基本概念和模式非常相似,只不过是判罚疵点分数上不同而已。该评核方法跟「+分制J一样,检查人员跟据疵点评分标准查验每匹布料的疵点,记录在报告表上,并给予处罚分数,作为布料之等级评估。  疵点评分  疵点扣分不分经纬向,依据疵点表长度给予一恰当扣分。  疵点长度处罚分数  3吋或以下1分  超过3吋但不超过6吋 2分  超过6吋但不超过9吋 3分  超过9吋4分  较大的疵点(有破洞不计大小)每1码计四分检查评定  除特别声明外,否则只须检查布面的疵点。另外,在布边一吋以内的疵点可以不需理会。不论幅宽,每码布料的最高处罚分数为4分。特殊瑕疵如破洞、轧梭,一律扣4分。  等级评估  不论检查布料的数量是多少,此检定制度须以一百平方码布料长度的评分总和为标准。若疵点评分超过40分,该匹布料则便被评为「次级」及不合标准。  计算公式为:  100平方码平均扣分数=(总扣分X 100 X 36)/检查总码数X规格幅宽(吋)  除非面料的规格不对,否则表面不可见的疵点不计分数,小疵点不做记录。  在一码内不允许超过4分,任何连续性疵点均做4分评定,例尺寸不良、破洞做4分。象横档、色差,狭幅、,皱纹、斜路、,甚至织物不完整,均按4分/码计算。不必考虑长度破洞(纱被剪或断纱,或少了针迹),下面的情况做4分处理: 有手臂长的油污迹, 明显的抽纱或粗纱, 纬纱不良, 缺色, 少经少纬。下面的疵点按照长度来决定,染色条,稀缝,裂缝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纹路,皱纹,轻重纱头,横档。  三面料检查  下面几点是指导性的原则,以便在检查布的过程中得到应用。  有下列现象就的返工  1)色差超过允许范围  2)连续性的起球,或明显的折痕或修补痕迹  3)规格误差+-超过5%印花疵点(指的规律性或成批性)成品规格不符合  4)长度少于25码打结纱超过1处,在大批时允许多个打结纱但其间距不得少于25码不熟棉或坏棉影响成品的外观。  5)结纱距少于25码有明显的色差,  例①边到边  ②边到中心  ③头到头在长度方向同幅内不得超过下面的标准,以免导致面料结构的扭曲。  A 45英寸<1 1/2英寸;  B 60英寸<2英寸;  C 70英寸<3英寸;  D 120英寸<4英寸;  E不允许有下列现象:松布或波纹状、皱纹单边或两边布边紧、折痕布波纹状;  F由于布身的皱纹,导致拉布不平和裁剪的疵点。  #: 在查布时,在布边内超1/2“连续3码疵点,不必打分视做返工,连续的疵点须剪掉。  物理结构检查  1)重量检查  重量(规格)允许+-5%,重要可以用单位长度(码),盎司或单位面积码平方(同样可用公制表示),由于是平幅布,  平方面积规格是全幅基础上,并非可裁部分(即包括无用边布)面积,长度也同样。按面积计算重量,以单位长度为准,  指一定长度下的重量,例一批/一匹为基础按面积计算,保留两位小数,例65盎司  每码平方,每磅85英尺长度以机器的计数器记录为准,桌上测量的数字不接受,长度可以接受,+-15%,罗纹和弹力组织+-3%允许。重量(磅,盎司)在  综合的订单中不超过(单个颜色)10%,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捡查人员可以利用电子磅来检定布料的重量,利用圆形切样器,在每匹布料不同部位,切出一百平方厘米的标准面积,然后放在测量布重电子磅上,屏幕便立即准确地显示该块布料的重量。  2)缩率检查  布样长度 1米 X 1米,80C 洗2小时, 拿出放 , 再洗2次, 测量缩后,长度 X 宽度 = ?  3)幅宽检查  在查验过程中,随意在每匹布料上度取三个阔度,幅宽三点测量:开头、中间、结尾,布幅测量时需要用硬尺,然后将结果记录在验布报告表上。,每个颜色至少一卷,当抽验数大于10卷按发货颜色总数的比例进行抽验。幅阔测量和记录最接近的是1/8英寸,当布幅少于1/4英寸宽度时,此卷应帖上狭幅标签,  所有狭幅布料如果不返修需要重新拟订价格。当幅宽少过1/2英寸时,有必要???处理。大货布宽度,针织布从染边内  或针孔测量,圆筒布或无边布则全部测量。筒子布最少可裁尺寸+1英寸,例表示为30-31英寸,最小为30英寸+1英寸即为  31英寸。开幅布最小可裁尺寸+2英寸,例60-62英寸,最小为60英寸,加2英寸为最大。  4)长度检查  将准备检查的布卷,逐一放在验布机上,利用米表或码表量度每匹的长度,然后将所得长度与布卷标签上长度核对,并将结果记录在验布报告表上。  5)色差、色牢度检查  每批布颜色对照色卡,要在允许色差范围内对照色板,不是绝对准确相同,但必须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在同批货同缸内有色差,应该发出质量好的,扣下不良部分,而且被认为一致的,除非全程对布进行编号,严格控制。  每缸每色都需要一块色板,包括核色板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便控制,对每个颜色的色牢度须保存在主档案中。检查人员可以利用对色灯箱来检定布料颜色。使用灯箱有—点必须留意,这就是不论色办或货料,每次所用光源必须一致,否则所有颜色比较都是没意思的。  6)纱支  由于纱支限重量成正比例,所以可以利用天秤或电子磅来检定纱线的细度。检查人员首先从批核样办中抽出一个长度的经纱,放在夭秤的一边,然后从来布中抽出同一长度的经纱,放在天秤的另一边。如果天秤保持平衡,这表示来布和批核样办的经纱支数是相同的;但如果天秤出现不平衡,这便表示两者支数存着差异。检查员可以重复以上办法来检定纬纱的细度。  )经纬密度  检查人员可以利用放大镜或布镜将布料的密度放大,利用肉眼点算在一平方吋内经纱和纬纱的数目,然后将所得数目与规格或批核样办相比,便可知道来布的密度是否合符标准。  )组织结构  跟检查经纬密度一样,检查人员可以利用放大镜或布镜,观察布料的平纹、斜纹、缎纹等的组织结构是否正确。

《纺织学报》《印染》《东华大学学报》

  • 索引序列
  •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最新文献
  •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最新
  •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最新版
  •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最新文献数据
  • 纺织检测与标准期刊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