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发布时间: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省级科研机构,15个校级科研机构。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中藏药工艺学研究综合实验室、青藏高原民族药物现代化教学科研综合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资源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媒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土地资源勘测与规划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药物分析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应用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技术与分析测试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网络综合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能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等 机构类型 科研机构名称挂靠单位负责人国家级科研机构 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成俊 省级科研机构 民族研究所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骆桂花 青海省法学研究所 法学院 王立明 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 工商管理学院 郑晓红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 《格萨尔》研究所 黄智 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杨永梅 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数学与统计学院 马海成 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志强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艺术系 曹娅丽 藏学研究中心 藏学院 旦正 校级科研机构 青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工商管理学院 李毅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张和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叶涛 青海资源化学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宋萍 中藏药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林鹏程 民族艺术研究所 艺术系 董卿基 青海蒙古文化研究中心 蒙古语言文学系 才仁巴力 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外国语学院 韩小梅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体育系 马小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马文祥 EDA技术研究所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孙惠章 藏文信息处理与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安见才让 青海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陈文烈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30多项 。2009-2013年,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2800篇,出版著作、教材176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0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总数以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获奖数、获奖档次位居青海省各单位前列。其中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41位。在2003、2006、2009年每三年一次的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奖档次和数量均居青海省各单位首位。在两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中获奖9项,成为除北京地区以外获奖成果最多的单位 。2013年,“青海蕨麻1号”原种及栽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 学报期刊 学校编辑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含各院、系资料室)各类文献128万册,其中有关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图书21万余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万余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 3166 部(其中善本 380 部)78750册;《南辉西献图二十幅》等2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邮箱

《高原气象》双月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重点报导青藏高原以其强烈的隆升,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对周边地区气候与环境的深刻影响,及邻近地区的天气气候及大气物理、化学等的观测事实,大气环流理论,预报预测方法,高原大地形的动力和热力影响等,也报导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本刊设学术论文、短论、研究简报、学术讨论、经验交流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高原气象》是全国性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之一,主要刊登青藏高原气象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短论、研究简报、学术讨论和交流、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综合评述、以及相关学术会议报道等。反映这些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服务。以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的水文、环境科学的科研、业务部门人员、高校师生为读者。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省级科研机构,15个校级科研机构。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中藏药工艺学研究综合实验室、青藏高原民族药物现代化教学科研综合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资源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媒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土地资源勘测与规划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药物分析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应用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技术与分析测试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网络综合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能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等 机构类型 科研机构名称挂靠单位负责人国家级科研机构 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成俊 省级科研机构 民族研究所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骆桂花 青海省法学研究所 法学院 王立明 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 工商管理学院 郑晓红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 《格萨尔》研究所 黄智 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杨永梅 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数学与统计学院 马海成 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志强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艺术系 曹娅丽 藏学研究中心 藏学院 旦正 校级科研机构 青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工商管理学院 李毅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张和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叶涛 青海资源化学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宋萍 中藏药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林鹏程 民族艺术研究所 艺术系 董卿基 青海蒙古文化研究中心 蒙古语言文学系 才仁巴力 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外国语学院 韩小梅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体育系 马小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马文祥 EDA技术研究所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孙惠章 藏文信息处理与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安见才让 青海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陈文烈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30多项 。2009-2013年,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2800篇,出版著作、教材176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0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总数以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获奖数、获奖档次位居青海省各单位前列。其中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41位。在2003、2006、2009年每三年一次的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奖档次和数量均居青海省各单位首位。在两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中获奖9项,成为除北京地区以外获奖成果最多的单位 。2013年,“青海蕨麻1号”原种及栽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 学报期刊 学校编辑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含各院、系资料室)各类文献128万册,其中有关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图书21万余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万余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 3166 部(其中善本 380 部)78750册;《南辉西献图二十幅》等2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邮箱格式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青海民族大学介绍青海民族大学(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是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历经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青海民族学院等办学阶段。2002年、2005年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先后并入青海民族学院。2009年4月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师资力量据2022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学校现有1210名教职工,专任教师763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43名、副高级职称26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25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1名、青海学者1名、全省“最美教师”1名、全省“最美高校辅导员”1名等。青海民族大学的优势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网络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法学、公共管理、中国民族史、汉语言文学、化学、药学、数学、政治学。专业硕士学位点: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金融硕士、会计硕士教学成果据2017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建设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网络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藏族古典文学、藏族文学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国家级教学团队:藏语言文学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含实验)、分析化学(含实验)、数学分析、蒙古族古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省级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函数论教学团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外国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物理学类课程教学团队、民商事法学课程教学团队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外语体验中心、通信工程实验中心、经济与管理教学示范中心、公共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物理教学示范中心等学报期刊学校编辑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7] ,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科研成果据2017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近5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44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25项 。2015年,学校共获批12项国家级、27项省部级课题,其中首次获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各类科研资助经费5万元。结项的26项社科项目中,国社6项为良好;结题验收的42项自然科学项目中,国际先进水平4项,国内领先水平7项。

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是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近年来,学校经历了两次大的结构布局调整,2002年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质性整合到我校。2009年,与北京工业大学正式签订对口交流协议。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   学校现有21个学院、3个直属教学系部,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等门类。经教育部批准自2014年开始,我校与天津大学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和培养博士生。有58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有13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建设课程、9个省级科研机构和18个校级科研机构。   全校共有1137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685人,终身教授6名,教授、研究员165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6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93人。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31个民族的12723名学生在校学习,与天津大学联合招生培养博士生20名,硕士研究生1393名。截止目前,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4万余名各民族合格人才。   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44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25项。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青海民族研究》跻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三核心期刊行列。   学校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亿元;图书总数134万余册,其中汉、藏文四个版本的大藏经4套。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目前有留学生200余人。学校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美国富特海斯州立大学、韩国韩南大学、苏丹国际非洲大学等国外大学和台湾勤益科技大学、佛光大学、万能科技大学等院校有合作交流。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为把学校早日建成青藏高原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邮箱怎么填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或Tibetan Plateau),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此外还有由李娜演唱的同名歌曲《青藏高原》。该曲是李娜的演唱事业达到了顶峰,传唱一时。

初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班级: 姓名: 成绩: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请把答案写到答案卷上,字迹工整。 一、选择题(请把每小题唯一的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 、南北方向的分界线 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3.若A、B两地在图上量得直线距离为4厘米,比例尺为1∶60 000,则A、B两地相距( ) A.4千米 B.24千米C.240千米 D.2 400千米 4.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的形状是一个半圈 D.纬度最大的是180° 5、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南半球、北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6、 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阿尔卑斯山C、乌拉尔山 D、东非大裂谷 7.如图所示的各大洲轮廓,按照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8.在天气预报中,表示霜冻的符号是( ) 9、判断下图中①地的气温是( ) A、 12℃ 以上 B、 8℃-12℃C、 8℃ D、 4℃ -8℃ 10、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纬度 B、位于高纬度  C、海拨高 D、降水丰富 11.下列词语中描写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全年寒冷C.小雨夹雪 D.四季分明 12、“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却极少下雨”描述的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3、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A、人口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14、“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 A.表示该地区没有婴儿出生 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15、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 A、就业机会增加 B、住房、交通紧张C、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D、受教育机会增加 16、下列语言在联合国会议上可以正式使用的是( ) A、葡萄牙语 B、德语 C、日语 D、汉语 17、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日本 B、蒙古 C、中国 D、埃及 18、 皮肤、眼睛、头发颜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多的人种是(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19、世界面积位于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 ) A.俄罗斯、加拿大、巴西B.中国、加拿大、巴西C.中国、俄罗斯、加拿大D.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20、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 A、WTO B、国际奥委会C、联合国(UN) D、国际红十字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 平方千米。2、地图三要素是 、 和 。3、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约占 %,海洋面积约占 %。4、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 、 、 和 。5、六大板块分别为 、 、 、 、 和南极洲板块。6、一天中陆地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为 、 和地形。8、指出影响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⑴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气候干燥。 ⑵ 南极地区,全年寒冷干燥。 9、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和 决定。10、世界居民可分为 、 和 三大人种。11、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 、 。12、 和 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1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14、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缩写为 。 三、读图题:(每空1分,25分) 1、读下图,回答问题:(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 (2)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3)图中B点位于A点的 方。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球公转处在________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冬至日。(2)当地球公转处在A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_。(3)当地球公转处在________位置时,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2)AB两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地,属于亚热带地区是的 地。(3)AB两地降水,相对集中的是 地。(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5)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 。4、读下图回答问题:⑴ A、C两地中降水量丰富的是 地, 这是因为这里处在山的 坡,暖湿气流呈 (向上,向下)运动方向,气温 (上升,下降),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⑵ C地的降水 (多,少),原因是 。⑶ 如果此时B地的气温是12℃,则A地的气温大约是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BABA 6-10 ADBBC 11-15 CACDB 16-20 DABDC二、填空题:1、6371 1亿 2、比例尺、方向、图例 3、29 714、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6、14点左右 凌晨4点左右7、纬度、海陆位置8、(1)海陆位置 (2)纬度9、出生率 死亡率10、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1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2、乡村、城市13、汉语、英语14、WTO三、读图题:1、(1)(22°E,18°N),(24°E,20°N) (2)东,北 (3)东北2、(1)B (2)赤道 (3)D3、(1)1 8 (2)B A (3)B (4)南 北(5)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4、⑴ A 迎风 上升 下降 ⑵ 少 山地背风坡 ⑶ 27

使用百度Hi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详情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或Tibetan Plateau),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此外还有由李娜演唱的同名歌曲《青藏高原》。该曲是李娜的演唱事业达到了顶峰,传唱一时。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

双月刊 期刊级别:核心期刊

建设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今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截止7月底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3#zhPoint#9亿元,开工累计88#zhPoint#9亿元。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正在采取强化措施,铺轨架梁向高原腹地挺进,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和唐南段重点工程开工,全面攻坚战已形成高潮。据有关分析指出,青藏铁路建成后,将把西藏首次纳入全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中,通过铁路运输解决西藏经济活动中的远距离运输问题,大幅提升进出藏货物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消除西藏可持续发展中的交通“瓶颈”制约,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青藏铁路的建成,将为西藏矿业的发展带来一次飞跃的机会,公司目前所拥有的锂、铬、金三大稀有贵重金属资源有望通过青藏铁路,从而打开其在内地庞大的销售市场,同时也有望带来公司业绩的爆炸式增长。  新能源的后起之秀 有望疯狂拉涨  西藏矿业作为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的龙头和主要承担者,其领跑行业的角色不容忽视。公司是名符其实的“高原黄金”,在公司目前所拥有的几大稀有贵金属资源中,锂是一种稀有金属,素有“能源元素”美称,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近来更多地被应用在电池新能源领域,而锂电池又是IT行业发展的支柱,近期思达高科(资讯 行情 论坛)的爆炒主题锂离子充电电池所采用的基本原材料便是稀有贵重的锂金属。由于锂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生产,我国也只能提供给国际需求的5%左右,而西藏锂的远景储量占到了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其锂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公司敏锐地把握住了机遇,通过持有西藏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40%的股权,从而成为市场中少有的锂业股,而公司最大的发展项目——“扎布耶盐湖”,近年内有望形成500万平方米盐田和5000吨碳酸锂的生产规模,该盐湖可采量按三分之一可采比率计算,其潜在的经济价值超过1500亿元。近期沪深两市新能源类个股被市场主力资金疯狂爆炒,而西藏矿业所拥有的垄断新能源材料题材也即将粉末亮相,将有望成为新能源的后起之秀,加速狂飙。  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早在7月之初便探底回升,在K线图上构筑了明显的大型头肩底形态。目前公司股价正欲突破右肩上攻,在配合三季度公司业绩预增50%-100%的题材下,一轮疯狂拉涨行情呼之欲出,可积极介入。

合理布局交通网络(交通),加强西藏与全国联系,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如旅游业),加快资源的开发和物资的输出,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脱贫步伐,有利于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合作(经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保卫祖国西南边疆(政治),

  • 索引序列
  •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邮箱
  •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邮箱格式
  •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邮箱怎么填
  •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