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权威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权威

发布时间: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权威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评论 、3 民族艺术 J2 绘画/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装饰 、3 美术观察 、4 美术 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6 新美术 、7 世界美术 8 美术学报 、9 中国书法 、10 美苑 J9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当代电影 、2 电影艺术 、3 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中国电视 、6 电影新作 、7 电影文学 、8 当代电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4-2015)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音乐舞蹈类(5种)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4中国音乐学、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艺术综合类(3种):1文艺研究、2民族艺术、3艺术百家影视戏曲类(7种):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戏剧 、6戏剧艺术、7戏曲艺术设计艺术类(2种):1装饰、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艺术类(4种):1美术研究、2新美术、3美术观察、4中国书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不含艺术的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即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艺术学专业核心期刊(14种)1音乐研究 、2当代电影、3电影艺术、4中国音乐、5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人民音乐、 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9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0艺术百家、12美术研究、1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4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文艺评论》《四川戏剧》《中国戏剧》《音乐创作》等这些都是楼主是要求什么时间发表呢,投稿联系163期刊论文网;胡编辑 电话15114881071扣扣2109928441

刊名: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Drama-The Journal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主办: 中央戏剧学院周期: 季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3-0549CN: 11-1159/J邮发代号: 2-454刊物级别:CSSCI扩展来源期刊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曾用刊名:戏剧学习;戏剧创刊时间:1956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评论 、3 民族艺术 J2 绘画/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装饰 、3 美术观察 、4 美术 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6 新美术 、7 世界美术 8 美术学报 、9 中国书法 、10 美苑 J9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当代电影 、2 电影艺术 、3 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中国电视 、6 电影新作 、7 电影文学 、8 当代电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4-2015)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音乐舞蹈类(5种)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4中国音乐学、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艺术综合类(3种):1文艺研究、2民族艺术、3艺术百家影视戏曲类(7种):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戏剧 、6戏剧艺术、7戏曲艺术设计艺术类(2种):1装饰、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艺术类(4种):1美术研究、2新美术、3美术观察、4中国书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不含艺术的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即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艺术学专业核心期刊(14种)1音乐研究 、2当代电影、3电影艺术、4中国音乐、5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人民音乐、 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9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0艺术百家、12美术研究、1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4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

《戏剧》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的简称,中央戏曲学院学报为季刊,创刊于1956年。

你好,查有关资料戏曲类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有:    戏剧艺术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四川戏剧     中国戏剧     戏剧文学     当代戏剧     如果不明白,可以追问,欢迎学术资讯网 络交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一点,请及时采纳,也是一份鼓励。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正常啊,一般招生结束了就很少有学校的招生办接电话的,还是想点其他办法来联系吧。

师资概况 2014年,学院制定了教职工队伍五年发展规划,全年学院共引进人才31人,其中应届毕业生10人,从外单位调入和引进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的人才6人,非事业编制聘任人员15人;有事业编制教职工400人,非事业编制聘任58人,劳动合同制员工116人。2014年,共有47人通过学院专业技术职务委员会评审,其中正高5人,副高15人,中级27人。截至2014年末,学院共有专任教师24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67人,其中教授5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6人,其中副教授71人;本科生师比达84:1。 中央戏剧学院师资队伍结构统计表(截至2014年8月)系别 专任教师(人) 职称(人) 学位(人)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无职称 博士 硕士 学士 无学位 表演系 40 9 14 12 3 2 7 26 5 2 导演系 13 4 5 4     5 4 4   舞台美术系 48 13 13 18 4   3 34 9 2 戏剧文学系 28 11 11 3 2 1 12 15 1   音乐剧系 13 2 3 4 3 1   8 4 1 京剧系 9 3 1 1 4     7 1 1 歌剧系 13 3   4 5 1   11 2   舞剧系 11 3   1 5 2   8   3 戏剧管理系 14 3 4 6 1   3 11     电影电视系 24 3 11 8 2   9 13 2   基础教学部 12   4 7 1   1 8 2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5 1 1 1 1 1   5     非教学单位具有教师资格 14   4 9 1   1 11 1 1 合计 244 55 71 78 32 8 41 161 31 11 师资培养 学院实施“126”工程计划为引领,通过入职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英语培训和教师在线学习培训构建了基本培训体系;通过实施青年教师艺术实践工程,为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能力提供了发展平台;依托教学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和戏剧节、出访讲学、专项培训学习构建了涉外培训体系。通过引导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实现了“事业留人”。同时,学院利用外籍教师和名誉教授资源,为学院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地学术交流和观摩学习机会。 中央戏剧学院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的戏剧历史及理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开始招收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人员。2005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首批有资格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试点单位之一。截至2015年1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戏曲学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质量工程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中央戏剧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不完全统计)。 2014年,导演系姜涛老师的“中小学戏剧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项目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导演系王良波老师的“创建音乐戏剧导演专业可行性研究”和舞台美术系刘峰老师的“现代戏剧影视道具技术实践教学研究”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面上项目;另外,50个本科学生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35个学生项目与本科教学演出剧目相结合,另外15个学生项目分别组建5个剧组,完成微电影《末吉之家》、《美国有个永和县》、《夏天所知道的一切》、《有雨的春天》、《不能独行》的拍摄,部分影片作品获得了影视教育界的好评,并已在中国国内斩获奖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表演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剧表演教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戏剧影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表演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刘立滨) 国家精品课程:台词基础课、写作课、戏剧本体论 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经费 2014年,学院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两千余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9万元。2014年,学院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78元;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达75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68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58元。 实践教学 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除课程环节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之外,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专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表演专业平均比例18%、导演专业平均比例2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平均比例4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平均比例34%、戏剧学专业平均比例70%、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平均比例14%、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均比例73%。学院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规定,课程每周1学时,行课18周(18学时),每学期计1学分;实践教学每周1学时,教学周18周(18学时),计5学分。2013-2014学年,学院本科层次教学实习演出剧目近20个,共计演出百余场次,包括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1)班《白鹿原》,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2)班《教育的果实》,2010级戏剧影视导演班《如影随形》,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新疆班《罗密欧与茱丽叶》,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班《海鸥》、《无人生还》及《都是我儿子》,2011级音乐剧表演班《拜访森林》,2011级戏剧影视导演班《玩“命”娱乐》,2011级京剧表演班折子戏专场及《四郎·叹》,2012级话剧影视表演儿艺班《拿箱子的人》。 艺术创作 戏剧艺术研究所编辑翻译出版了《欧阳予倩全集》、《莎士比亚辞典》、《莎士比亚论文集》、《奥尼尔研究文集》、《俄罗斯名家论演技》、《演员创造的再体现的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剧导演艺术》、《莎士比亚全集》、《父亲欧阳予倩》、《舞台美术家齐牧冬》、《传统与创新——2005年表演教学国际研讨会与演出展论文集》等书籍。创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爱情蚂蚁》、《切·格瓦拉》等戏剧作品。研究所演员还参加了众多电影、电视剧的演出,获得政府奖、飞天奖、百花奖、金鹰奖以及柏林、戛纳、芝加哥、威尼斯电影节等奖项。 由该校边文彤担纲舞台设计的粤剧《包公还砚》,在第11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优秀舞台美术奖。 科研获奖 该校戏剧文学系教授陈敏老师的专著《对中国问题剧传统的反思》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评选活动中,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报社获组织奖;同时,该校沈林教授继上届获奖后,又以学报社选送的《刺目的盲点:再议跨文化戏剧》一文获得提名奖。2010年6月29日,在“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结题验收会议中,姜涛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国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讲略》通过结题评审验收。 学术期刊 《戏剧》原名《戏剧学习》,创刊于1956年,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国家一级学术刊物,被国家学术机构确定为“戏剧艺术核心期刊”,并被收录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评选的“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2015年,《戏剧》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评选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是中国唯一入选的戏剧类期刊。《戏剧》刊发的稿件覆盖外国戏剧研究、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戏曲研究和影视艺术研究,并推介有代表性的国外新剧本。 馆藏资源 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于建院之初设立,是以收藏戏剧和影视艺术类图书资料为主,兼收文学、哲学、史地及其它社科类图书资料的专业图书馆。建馆初期,图书馆继承了华北大学三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及中央文学讲习所的藏书,其中戏剧专业特别是话剧类图书、报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之丰。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收藏中外文图书50万余册、中外文现刊300余种、数字资源和自建特色资源库近20种、特色音像视频资源1万余种、民国时期唱片5000余张、线装古籍及民国时期图书3万余册、舞台剧照及演出说明书20万余份。

《戏剧》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的简称,中央戏曲学院学报为季刊,创刊于1956年。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投稿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评论 、3 民族艺术 J2 绘画/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装饰 、3 美术观察 、4 美术 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6 新美术 、7 世界美术 8 美术学报 、9 中国书法 、10 美苑 J9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当代电影 、2 电影艺术 、3 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中国电视 、6 电影新作 、7 电影文学 、8 当代电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4-2015)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音乐舞蹈类(5种)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4中国音乐学、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艺术综合类(3种):1文艺研究、2民族艺术、3艺术百家影视戏曲类(7种):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戏剧 、6戏剧艺术、7戏曲艺术设计艺术类(2种):1装饰、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艺术类(4种):1美术研究、2新美术、3美术观察、4中国书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不含艺术的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即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艺术学专业核心期刊(14种)1音乐研究 、2当代电影、3电影艺术、4中国音乐、5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人民音乐、 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9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0艺术百家、12美术研究、1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4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刊名: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Drama-The Journal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主办: 中央戏剧学院周期: 季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3-0549CN: 11-1159/J邮发代号: 2-454刊物级别:CSSCI扩展来源期刊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曾用刊名:戏剧学习;戏剧创刊时间:1956

《文艺评论》《四川戏剧》《中国戏剧》《音乐创作》等这些都是楼主是要求什么时间发表呢,投稿联系163期刊论文网;胡编辑 电话15114881071扣扣2109928441

师资概况 2014年,学院制定了教职工队伍五年发展规划,全年学院共引进人才31人,其中应届毕业生10人,从外单位调入和引进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的人才6人,非事业编制聘任人员15人;有事业编制教职工400人,非事业编制聘任58人,劳动合同制员工116人。2014年,共有47人通过学院专业技术职务委员会评审,其中正高5人,副高15人,中级27人。截至2014年末,学院共有专任教师24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67人,其中教授5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6人,其中副教授71人;本科生师比达84:1。 中央戏剧学院师资队伍结构统计表(截至2014年8月)系别 专任教师(人) 职称(人) 学位(人)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无职称 博士 硕士 学士 无学位 表演系 40 9 14 12 3 2 7 26 5 2 导演系 13 4 5 4     5 4 4   舞台美术系 48 13 13 18 4   3 34 9 2 戏剧文学系 28 11 11 3 2 1 12 15 1   音乐剧系 13 2 3 4 3 1   8 4 1 京剧系 9 3 1 1 4     7 1 1 歌剧系 13 3   4 5 1   11 2   舞剧系 11 3   1 5 2   8   3 戏剧管理系 14 3 4 6 1   3 11     电影电视系 24 3 11 8 2   9 13 2   基础教学部 12   4 7 1   1 8 2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5 1 1 1 1 1   5     非教学单位具有教师资格 14   4 9 1   1 11 1 1 合计 244 55 71 78 32 8 41 161 31 11 师资培养 学院实施“126”工程计划为引领,通过入职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英语培训和教师在线学习培训构建了基本培训体系;通过实施青年教师艺术实践工程,为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能力提供了发展平台;依托教学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和戏剧节、出访讲学、专项培训学习构建了涉外培训体系。通过引导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实现了“事业留人”。同时,学院利用外籍教师和名誉教授资源,为学院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地学术交流和观摩学习机会。 中央戏剧学院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的戏剧历史及理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开始招收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人员。2005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首批有资格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试点单位之一。截至2015年1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戏曲学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质量工程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中央戏剧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不完全统计)。 2014年,导演系姜涛老师的“中小学戏剧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项目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导演系王良波老师的“创建音乐戏剧导演专业可行性研究”和舞台美术系刘峰老师的“现代戏剧影视道具技术实践教学研究”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面上项目;另外,50个本科学生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35个学生项目与本科教学演出剧目相结合,另外15个学生项目分别组建5个剧组,完成微电影《末吉之家》、《美国有个永和县》、《夏天所知道的一切》、《有雨的春天》、《不能独行》的拍摄,部分影片作品获得了影视教育界的好评,并已在中国国内斩获奖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表演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剧表演教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戏剧影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表演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刘立滨) 国家精品课程:台词基础课、写作课、戏剧本体论 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经费 2014年,学院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两千余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9万元。2014年,学院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78元;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达75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68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58元。 实践教学 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除课程环节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之外,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专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表演专业平均比例18%、导演专业平均比例2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平均比例4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平均比例34%、戏剧学专业平均比例70%、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平均比例14%、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均比例73%。学院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规定,课程每周1学时,行课18周(18学时),每学期计1学分;实践教学每周1学时,教学周18周(18学时),计5学分。2013-2014学年,学院本科层次教学实习演出剧目近20个,共计演出百余场次,包括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1)班《白鹿原》,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2)班《教育的果实》,2010级戏剧影视导演班《如影随形》,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新疆班《罗密欧与茱丽叶》,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班《海鸥》、《无人生还》及《都是我儿子》,2011级音乐剧表演班《拜访森林》,2011级戏剧影视导演班《玩“命”娱乐》,2011级京剧表演班折子戏专场及《四郎·叹》,2012级话剧影视表演儿艺班《拿箱子的人》。 艺术创作 戏剧艺术研究所编辑翻译出版了《欧阳予倩全集》、《莎士比亚辞典》、《莎士比亚论文集》、《奥尼尔研究文集》、《俄罗斯名家论演技》、《演员创造的再体现的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剧导演艺术》、《莎士比亚全集》、《父亲欧阳予倩》、《舞台美术家齐牧冬》、《传统与创新——2005年表演教学国际研讨会与演出展论文集》等书籍。创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爱情蚂蚁》、《切·格瓦拉》等戏剧作品。研究所演员还参加了众多电影、电视剧的演出,获得政府奖、飞天奖、百花奖、金鹰奖以及柏林、戛纳、芝加哥、威尼斯电影节等奖项。 由该校边文彤担纲舞台设计的粤剧《包公还砚》,在第11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优秀舞台美术奖。 科研获奖 该校戏剧文学系教授陈敏老师的专著《对中国问题剧传统的反思》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评选活动中,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报社获组织奖;同时,该校沈林教授继上届获奖后,又以学报社选送的《刺目的盲点:再议跨文化戏剧》一文获得提名奖。2010年6月29日,在“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结题验收会议中,姜涛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国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讲略》通过结题评审验收。 学术期刊 《戏剧》原名《戏剧学习》,创刊于1956年,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国家一级学术刊物,被国家学术机构确定为“戏剧艺术核心期刊”,并被收录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评选的“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2015年,《戏剧》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评选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是中国唯一入选的戏剧类期刊。《戏剧》刊发的稿件覆盖外国戏剧研究、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戏曲研究和影视艺术研究,并推介有代表性的国外新剧本。 馆藏资源 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于建院之初设立,是以收藏戏剧和影视艺术类图书资料为主,兼收文学、哲学、史地及其它社科类图书资料的专业图书馆。建馆初期,图书馆继承了华北大学三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及中央文学讲习所的藏书,其中戏剧专业特别是话剧类图书、报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之丰。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收藏中外文图书50万余册、中外文现刊300余种、数字资源和自建特色资源库近20种、特色音像视频资源1万余种、民国时期唱片5000余张、线装古籍及民国时期图书3万余册、舞台剧照及演出说明书20万余份。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订阅

其实艺术这个词汇包罗万象,意义很广,一时间很难以概括。各种艺术类的杂志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文学艺术、有的是书法绘画艺术、有的是设计创意艺术、有的是雕塑艺术等等……如今我们先把艺术大概划分为以下几种:书法、绘画、雕塑  设计/创意、画报、杂技/魔术  书法/绘画、艺术理论、美术  戏剧、艺术类学报年鉴、艺术研究 艺术教育、声乐舞蹈下面介绍的是全球各种艺术行业的杂志:书法的有:《书画世界》双月刊 《中国文房四宝》半年刊 《中国书法》月刊《中国钢笔书法》月刊 《写字》双月刊 《书法》月刊《书法报》周刊(报) 《书法丛刊》季刊 《书法赏评》双月刊 《书法研究》双月刊 《书法之友》月刊 《书画艺术》双月刊 《书与画》月刊 《青少年书法 》月刊绘画的有:《all大美术》月刊 《美术之友》双月刊  《美术向导》双月刊  《中国油画》双月刊  《新美术》双月刊  《美术》月刊  《中国纺织美术》季刊  《浙江工艺美术》季刊  《艺苑(美术版)》季刊  《小画家》月刊  《西北美术》季刊  《世界美术》季刊  《国画家》双月刊  《画廊》季刊  《美术大观》月刊  《美术观察》月刊  《美术界》月刊  《美术启蒙》月刊  《美术学报》半年刊  《美苑》双月刊    雕塑的有: 《雕塑》双月刊   设计/创意的有:《iidea美与时代》月刊  《服装设计师》月刊  《SURFACE (美国) 》月刊  《HOW (美国) 》双月刊  《艺术与设计》月刊  《设计》月刊  《国际流行公报女士版》不定期刊  《国际流行公报男士版》半年刊  《L'UOMO VOGUE (意大利) 》月刊  《VOGUE(美国) 》月刊  《ALLURE(美国) 》月刊  《OBJEKT (英国) 》季刊  《收藏界 》月刊  《VANITY FAIR(美国) 》月刊  《GOLF DIGEST(美国) 》月刊  《ESQUIRE(英国) 》月刊  《GQ(英国) 》月刊  《ELLE(美国) 》月刊  《MARIE CLAIRE(美国) 》月刊  《HOMES & GARDENS(英国) 》月刊  《ICON (英国) 》月刊  《ICON (法国) 》半年刊  《ARCHITECTURE AUS (澳大利亚) 》双月刊  《THE PLAN (意大利) 》季刊   《ARTICHOKE (澳大利亚) 》季刊  《HOUSES (澳大利亚) 》月刊  《ELLE DECOR (意大利) 》月刊   《ESCAPARATISMO (西班牙) 》季刊  《包装与设计 》双月刊  《WEAR (德国) 》季刊  《NUMERO HOMME (法国) 》半年刊  《F THE FASHION BUSINESS(德国) 》半年刊  《FASHIONTREND (意大利) 》季刊  《WEAR (CHI)(德国) 》季刊  《JPEOPLE BRAND FILE(德国) 》半年刊  《ZOOM ON FASHION TRENDS (意大利) 》季刊  《LEATHER GARMENTS(意大利) 》半年刊  《I-D (英国) 》月刊  《CLEAR MAGAZINE (英国) 》季刊  《A MAGAZINE (法国) 》半年刊  《SPOSABELLA(意大利) 》季刊  《VOGUE SPOSA (意大利) 》季刊  《L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DOMIN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BOOK MOD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MODERN BRIDE (美国) 》月刊  《IN STYLE WEDDING (美国) 》季刊  《BRIDES (美国) 》月刊  《BRIDAL GUIDE (美国) 》月刊  《OUI (法国) 》季刊  《ARCHITEKTUR & WOHNEN (德国) 》双月刊  《ABITARE (意大利)》月刊  《GRAPHIC (NETHERLANDS)(荷兰) 》半年刊  《THE BITE(英国)》季刊  《GRAFIK (英国)》月刊  《PRINT (美国)》双月刊  《ID (美国)》月刊  《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月刊  《设计新潮-建筑》双月刊  《创意》月刊  《VOGUE PAIRS(法国)》月刊 画报的有:《人民画报(中文版)》月刊  《中国画报(英文)》月刊  《PRINT (美国)》双月刊  《竞赛画报》半月刊  《上影画报》月刊  《阿凡提画报》月刊  《新疆画报》双月刊  《新疆画报(维文)》双月刊  《哈萨克少年儿童科学画报(哈文) 》双月刊  《江苏画刊》月刊杂技与魔术的有:《杂技与魔术》双月刊书法与绘画的有:《人民画报(中文版)》月刊  《all大美术》月刊  《世界知识画报A》半月刊  《周末画报》周刊(报)  《THE BITE(英国)》季刊  《书画世界》双月刊  《四川画报》双月刊  《上影画报》月刊  《北影画报》月刊  《新美域》双月刊  《小画家》月刊  《书法》月刊  《书法报》周刊(报)  《书法丛刊》季刊  《书法赏评》双月刊  《书法研究》双月刊  《书法之友》月刊  《书画艺术》双月刊  《书与画》月刊  《青少年书法》月刊  《拼拼读读画报》月刊  《故事大王画报》月刊  《国画家》双月刊  《黑龙江画报》双月刊  《画廊》季刊  《吉林画报》双月刊 艺术理论的有:《艺术与设计》月刊  《设计》月刊  《中国艺术》季刊  《上海艺术家》双月刊  《数码艺术》月刊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月  《现代艺术》双月刊  《艺术百家》季刊  《艺术殿堂(朝鲜文)》双月刊  《艺术教育 》月刊  《艺苑掇英 》季刊  《新玉文艺(维文)》双月刊  《新疆艺术(维文版)》双月刊  《西江文艺》月刊  《山南文艺(藏文)》季刊  《青海群众艺术(藏文)》季刊  《齐鲁艺苑》季刊  《内蒙古艺术》季刊  《民族文学研究》季刊  《民族艺术研究》双月刊  《长江文艺》月刊  《东方艺术》双月刊  《佛山文艺》半月刊  《钢琴艺术》月刊  《广东艺术》双月刊  《江门文艺》半月刊  《解放军文艺》月刊  《金沙江文艺》双月刊 美术的有:《HOW (美国)》双月刊  《中国中小学美术》双月刊  《美术之友》双月刊  《连环画报》月刊  《艺术世界》月刊  《GRAPHIC(NETHERLANDS)(荷兰)》半年刊  《THE BITE(英国)》季刊  《GRAFIK (英国)》月刊  《美术向导》双月刊  《中国油画》双月刊  《中国版画》半年刊  《新美术》双月刊  《少儿美术》月刊  《美术》月刊  《阿凡提画报》月刊  《中外童话画刊》月刊  《中国书法》月刊  《中国连环画》月刊  《中国经贸画报》月刊  《中国纺织美术》季刊  《浙江工艺美术》季刊  《艺海》双月刊  《艺术导刊》双月刊  《艺术广角》双月刊  《艺术探索》季刊  《艺苑(美术版)》季刊  《新疆画报》双月刊  《新疆画报(哈文)》双月刊  《新疆画报(维文)》双月刊  《西北美术》季刊  《世界美术》季刊  《少儿画王》月刊  《少儿书画》月刊  《上海工艺美术》季刊  《当代美术家》季刊  《江苏画刊》月刊  《美术大观》月刊  《美术观察》月刊  《美术界》月刊  《美术启蒙》月刊  《美术学报》半年刊  《美术研究》季刊戏剧的有:《中国京剧》月刊  《中国戏剧》月刊  《中国戏剧年鉴》年刊  《中国电视戏曲》双月刊  《中国百老汇》月刊  《新剧本》双月刊  《戏剧丛刊》双月刊  《戏剧文学》月刊  《戏剧艺术》双月刊  《戏剧之家》双月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季刊  《戏曲艺术》季刊  《戏文》双月刊  《戏剧春秋》双月刊  《舞蹈》月刊  《舞台艺术》双月刊  《吐鲁番文艺(维文)》季刊  《四川戏剧》双月刊  《上海戏剧》月刊  《蒲剧艺术》季刊  《牧笛》双月刊  《安徽新戏》双月刊  《当代戏剧》双月刊  《歌剧艺术研究》双月刊  《黄梅戏艺术》季刊  《剧本》月刊  《剧影月报》双月刊  《剧作家》双月刊 艺术类学报年鉴的有:《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季刊  《中华艺术导刊》双月刊  《中外学术导刊》半月刊  《管理学报》月刊  《解放军报》日报  《中国硬笔书法学报》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月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四川年鉴》年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季刊  《陕西年鉴》年刊  《齐鲁学刊》双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季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  《河南年鉴》年刊  《黑河学刊》双月刊  《黑龙江年鉴》年刊  《湖北年鉴 》年刊  《湖南年鉴 》年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火箭兵报》周刊(报)《吉林年鉴》年刊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晋阳学刊》双月刊  《空军报》周刊(报)  《兰州学刊》双月刊  《辽宁师专学报》双月刊  《洛阳大学学报》季刊 艺术研究的有:《设计》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季刊  《中国艺术》季刊  《上海艺术家》双月刊  《艺术世界》月刊  《中国军工报》周报  《艺术市场》月刊  《中国文艺家》月刊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月  《现代艺术》双月刊  《人民武警报》周报  《艺术家》月刊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中国戏剧年鉴》年刊  《造型艺术》双月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  《艺海》双月刊  《艺术·生活》双月刊  《艺术百家》季刊  《艺术导刊》双月刊  《艺术广角》双月刊  《艺术界》双月刊  《艺术探索》季刊  《艺苑掇英》季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新疆艺术(汉文版)》双月刊  《新疆艺术(维文版)》双月刊  《新疆画报(哈文)》双月刊  《戏剧艺术》双月刊  《戏剧之家》双月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季刊  《戏曲艺术》季刊  《舞台艺术》双月刊  《文艺理论文摘卡》季刊  《文艺理论研究》双月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双月刊  《文艺研究》双月刊  《外国文艺》双月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季刊  《曲艺》月刊  《青海群众艺术(藏文)》季刊  《蒲剧艺术》季刊  《南国红豆》双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季刊  《内蒙古艺术》季刊  《民族艺林》双月刊  《民族艺术》季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  《东方艺术》双月刊  《福建艺术》双月刊  《歌剧艺术研究》双月刊  《广东艺术》双月刊  《黄梅戏艺术》季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美术研究》季刊 艺术教育的有:《中国中小学美术》双月刊  《设计》月刊  《中国音乐教育》月刊  《多来咪》双月刊  《小书画家乐园》月刊  《小艺术家》月刊  《中小学音乐教育》月刊  《艺术教育》月刊 声乐舞蹈的有:《中国京剧》月刊  《音像世界》月刊  《乐器》月刊  《中国电视戏曲》双月刊   《舞蹈》月刊  《安徽新戏》双月刊  《乐府新声》季刊

师资概况 2014年,学院制定了教职工队伍五年发展规划,全年学院共引进人才31人,其中应届毕业生10人,从外单位调入和引进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的人才6人,非事业编制聘任人员15人;有事业编制教职工400人,非事业编制聘任58人,劳动合同制员工116人。2014年,共有47人通过学院专业技术职务委员会评审,其中正高5人,副高15人,中级27人。截至2014年末,学院共有专任教师24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67人,其中教授5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6人,其中副教授71人;本科生师比达84:1。 中央戏剧学院师资队伍结构统计表(截至2014年8月)系别 专任教师(人) 职称(人) 学位(人)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无职称 博士 硕士 学士 无学位 表演系 40 9 14 12 3 2 7 26 5 2 导演系 13 4 5 4     5 4 4   舞台美术系 48 13 13 18 4   3 34 9 2 戏剧文学系 28 11 11 3 2 1 12 15 1   音乐剧系 13 2 3 4 3 1   8 4 1 京剧系 9 3 1 1 4     7 1 1 歌剧系 13 3   4 5 1   11 2   舞剧系 11 3   1 5 2   8   3 戏剧管理系 14 3 4 6 1   3 11     电影电视系 24 3 11 8 2   9 13 2   基础教学部 12   4 7 1   1 8 2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5 1 1 1 1 1   5     非教学单位具有教师资格 14   4 9 1   1 11 1 1 合计 244 55 71 78 32 8 41 161 31 11 师资培养 学院实施“126”工程计划为引领,通过入职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英语培训和教师在线学习培训构建了基本培训体系;通过实施青年教师艺术实践工程,为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能力提供了发展平台;依托教学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和戏剧节、出访讲学、专项培训学习构建了涉外培训体系。通过引导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实现了“事业留人”。同时,学院利用外籍教师和名誉教授资源,为学院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地学术交流和观摩学习机会。 中央戏剧学院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的戏剧历史及理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开始招收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人员。2005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首批有资格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试点单位之一。截至2015年1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戏曲学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质量工程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中央戏剧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不完全统计)。 2014年,导演系姜涛老师的“中小学戏剧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项目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导演系王良波老师的“创建音乐戏剧导演专业可行性研究”和舞台美术系刘峰老师的“现代戏剧影视道具技术实践教学研究”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面上项目;另外,50个本科学生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35个学生项目与本科教学演出剧目相结合,另外15个学生项目分别组建5个剧组,完成微电影《末吉之家》、《美国有个永和县》、《夏天所知道的一切》、《有雨的春天》、《不能独行》的拍摄,部分影片作品获得了影视教育界的好评,并已在中国国内斩获奖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表演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剧表演教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戏剧影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表演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刘立滨) 国家精品课程:台词基础课、写作课、戏剧本体论 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经费 2014年,学院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两千余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9万元。2014年,学院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78元;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达75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68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58元。 实践教学 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除课程环节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之外,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专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表演专业平均比例18%、导演专业平均比例2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平均比例4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平均比例34%、戏剧学专业平均比例70%、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平均比例14%、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均比例73%。学院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规定,课程每周1学时,行课18周(18学时),每学期计1学分;实践教学每周1学时,教学周18周(18学时),计5学分。2013-2014学年,学院本科层次教学实习演出剧目近20个,共计演出百余场次,包括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1)班《白鹿原》,2010级戏剧影视表演(2)班《教育的果实》,2010级戏剧影视导演班《如影随形》,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新疆班《罗密欧与茱丽叶》,2011级戏剧影视表演班《海鸥》、《无人生还》及《都是我儿子》,2011级音乐剧表演班《拜访森林》,2011级戏剧影视导演班《玩“命”娱乐》,2011级京剧表演班折子戏专场及《四郎·叹》,2012级话剧影视表演儿艺班《拿箱子的人》。 艺术创作 戏剧艺术研究所编辑翻译出版了《欧阳予倩全集》、《莎士比亚辞典》、《莎士比亚论文集》、《奥尼尔研究文集》、《俄罗斯名家论演技》、《演员创造的再体现的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剧导演艺术》、《莎士比亚全集》、《父亲欧阳予倩》、《舞台美术家齐牧冬》、《传统与创新——2005年表演教学国际研讨会与演出展论文集》等书籍。创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爱情蚂蚁》、《切·格瓦拉》等戏剧作品。研究所演员还参加了众多电影、电视剧的演出,获得政府奖、飞天奖、百花奖、金鹰奖以及柏林、戛纳、芝加哥、威尼斯电影节等奖项。 由该校边文彤担纲舞台设计的粤剧《包公还砚》,在第11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优秀舞台美术奖。 科研获奖 该校戏剧文学系教授陈敏老师的专著《对中国问题剧传统的反思》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评选活动中,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报社获组织奖;同时,该校沈林教授继上届获奖后,又以学报社选送的《刺目的盲点:再议跨文化戏剧》一文获得提名奖。2010年6月29日,在“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结题验收会议中,姜涛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国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讲略》通过结题评审验收。 学术期刊 《戏剧》原名《戏剧学习》,创刊于1956年,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国家一级学术刊物,被国家学术机构确定为“戏剧艺术核心期刊”,并被收录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评选的“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2015年,《戏剧》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评选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是中国唯一入选的戏剧类期刊。《戏剧》刊发的稿件覆盖外国戏剧研究、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戏曲研究和影视艺术研究,并推介有代表性的国外新剧本。 馆藏资源 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于建院之初设立,是以收藏戏剧和影视艺术类图书资料为主,兼收文学、哲学、史地及其它社科类图书资料的专业图书馆。建馆初期,图书馆继承了华北大学三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及中央文学讲习所的藏书,其中戏剧专业特别是话剧类图书、报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之丰。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收藏中外文图书50万余册、中外文现刊300余种、数字资源和自建特色资源库近20种、特色音像视频资源1万余种、民国时期唱片5000余张、线装古籍及民国时期图书3万余册、舞台剧照及演出说明书20万余份。

  • 索引序列
  •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权威
  •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投稿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订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