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三江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三江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发布时间:

三江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佳木斯大学是黑龙江省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多、综合实力较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于一体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地处美丽富饶的三江平原腹地,座落在风光旖旎的松花江畔。校园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校园内花木葱茏、绿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目前学校设有五个学区和一个高科技园区,下设理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电子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院、化学与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警官职业学院等十八个学院。此外,卫生部康复人才培训中心和黑龙江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也座落在校内。学校有30个系部、74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42个,专科专业32个,学科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教育、法学、历史、管理等九大门类。目前有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国家级试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校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重点学科,13门省级重点课程,50门校级重点课程,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现有教职工5244人(其中附属医院1785人),有正高职304人,副高职793人,建校以来,已培养和输送了36万多名毕业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49人,普通本专科生16112人,成人教育学生7280人。 学校招生数量和招生范围逐年扩大,2002年将招生5420人(其中本科3920人),招生数量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将在北京、上海、河南、湖南、广西、辽宁等24个省(市)招生。 佳木斯大学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采取弹性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双专业制"、"导师制"等措施,加强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全面适应社会的竞争能力。一九九八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军训试点院校和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基点校,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基点校。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有各类讲座,文艺汇演,球类、棋类、演讲、辩论等比赛,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由于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校设有综合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恒安集团奖学金、日中友好协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神内良一奖学金。为帮助困难学生入学,学校设立助学金、勤工俭学专项基金和特困生专项补助基金,并积极实施特困生、贫困生贷款,解决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学校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齐全,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600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4516平方米,设有三个分馆和一个直属阅览室,藏书107。3万册,建立了校园宽带网,学生可在寝室上网学习,查阅资料。学校编辑出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佳木斯大学自然科学学报》、《黑龙江医药科学》三个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设有4个省级研究所,25个校级研究所(室)。近年来每年出版学术专著100多部,发表论文1200多篇,并承担了"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一项,共获得130多项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和120多项优秀成果奖。 我校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科研关系与学术交流关系,现有美、日、俄、乌干达等国专家在校任教,每年都接收美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校党委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99年全大学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学校党委被省委命名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目前,全校师生正在发扬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为把佳木斯大学办成省属院校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多且以本科为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富民强省服务的新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1 南京大学 教育部 南京市 本科 2 东南大学 教育部 南京市 本科 3 中国矿业大学 教育部 徐州市 本科 4 河海大学 教育部 南京市 本科 5 江南大学 教育部 无锡市 本科 6 南京农业大学 教育部 南京市 本科 7 中国药科大学 教育部 南京市 本科 8 南京理工大学 国防科工委 南京市 本科 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防科工委 南京市 本科 10 苏州大学 江苏省 苏州市 本科 11 扬州大学 江苏省 扬州市 本科 12 江苏大学 江苏省 镇江市 本科 13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14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15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16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17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18 徐州师范大学 江苏省 徐州市 本科 19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20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省 镇江市 本科 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22 江苏工业学院 江苏省 常州市 本科 23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24 淮阴工学院 江苏省 淮阴市 本科 25 南通大学 江苏省 南通市 本科 26 盐城工学院 江苏省 盐城市 本科 27 淮海工学院 江苏省 连云港 本科 28 常州工学院 江苏省 常州市 本科 29 徐州医学院 江苏省 徐州市 本科 30 南京晓庄学院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3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江苏省 常州市 本科 32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省 淮阴市 本科 33 苏州科技学院 江苏省 苏州市 本科 34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省 盐城市 本科 35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36 南京审计学院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37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38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39 江苏警官学院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40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省 苏州市 本科 41 三江学院 省教育厅 南京市 本科 42 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省 南京市 本科 43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省 徐州市 本科 -------------------------------------------------------------------- 44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无锡市 专科 45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46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47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48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扬州市 专科 49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南京市 专科 50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专科 51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专科 52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国家林业局 南京市 专科 53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省 镇江市 专科 54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省 江苏省 专科 55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省 连云港 专科 56 培尔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江苏省 专科 -/ 57 苏州职业大学 江苏省 苏州市 专科 58 南通职业大学 江苏省 南通市 专科 59 扬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省 扬州市 专科 60 沙洲职业工学院 江苏省 张家港 专科 61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无锡市 专科 62 民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盐城市 专科 63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无锡市 专科 64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徐州市 专科 65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连云港 专科 66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南通市 专科 6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南京市 专科 68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南通市 专科 69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苏州市 专科 70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泰州市 专科 71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江苏省 专科 72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江苏省 专科 73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江苏省 专科 74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江苏省 专科 75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江苏省 专科 76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常州市 专科 77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江苏省 专科 78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江苏省 专科 79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江苏省 专科 80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江苏省 专科 81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江苏省 专科 82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江苏省 专科 -/ 83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江苏省 专科 84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江苏省 专科 85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江苏省 专科 86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江苏省 专科 87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88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89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90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91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92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93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94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95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96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97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98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99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苏州市 专科 100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苏州市 专科 101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专科 102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扬州市 专科 103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 南通市 专科 104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省 无锡市 专科 105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专科 106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苏州市 专科 107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省教育厅 专科 108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省教育厅 专科

1-南京大学。当之无愧的老大。2-东南大学。实力略逊于南大。3-南理工。学科面宽于南航。4-南航。与南理工有一争。5-矿大。地区偏僻,稍稍限制其发展。6-南农。虽然名气不太大,实力惊人。7-苏大。苏医的并入增强了他的实力。8-南师大。实力稍逊于苏大。9-河海。虽然近几年发展缓慢,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和江苏大学类似--几大老牌国家重点下滑的厉害。10-江苏大学。70年代的老牌重点大学,进入90年代发展缓慢,但是近年有恢复强大的趋势。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气)。南京几大老牌国家重点大学,沉睡了不少年,几乎快被原来相差很多的南京工业大学超越(南京化工和南京建工)。12-南京工业。实力中等,二流中等大学,在江苏省内由几年前的全部本二晋升到部分在本一招生,但是在省外还是本二,距离以上大学还有差距。13-江南大学。轻工方面的实力在国内无人能及。14-扬州大学。在这么多领导人的关怀下,不好才怪。15-中国药大。专业面太窄。16-南中医大。与中国药大半斤八两。17-南京医科大。实力在同等院校中一般般。17-南邮。学校生原质量都不错,专业狭窄。19-南京工程。即将更名南京工程大学,工科齐全,起点较高,尤其电力方面为江苏省领头专家,发展迅猛,大有南京工程强于南京工业之势。19-南林大。和南农比简直汗颜。19-江苏科技大学。有国防特色的院校,在船舶方面实力较强。22-徐州师大。过去江苏四所师院中的老四(南师,江苏师范,扬师,徐师)。22-徐医。麻醉学独树一帜。22-南通大学。几个院校合并的地方大杂混,除了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原来仅好于江南学院江苏倒数第二,南通师范甚至不值得一说。25-南京财经。底子很差的爆发户,名字很大,学校其实很差。25-南京财经。底子很差的爆发户,名字很大,学校其实很差。25-南审计。全国仅有的审计院校。28-江苏工业学院。实力一般。28-苏州科技学院。环保,铁师合并,求大而没求深。30-金陵科技学院。名字很好听,坐落在南京的本科院校。31-淮工。几个老牌工学院之一。一般般。32-盐工。几个老牌工学院之一。一般般。33-南京人口学院。很少人知道有这么一所本科院校。34-江苏技师。曾被教育部黄牌警告的学校。35-淮阴工学院。刚改本科没几年。36-徐州工程学院。刚成立的本科院校。37-淮阴师院。收不到学生的学校。38-晓庄学院。出了名的中专。39-江苏教育学院不知道是本科还是专科?

王东坡,1957,中梁山含煤地层的沉积相及旋回结构的初步划分,地质知识,6期,15-20。 王东坡, 陶维屏,1964,对松花江群淡水湖成沉积岩相划分的研究,地质学报,44卷3期, 247-260。 王东坡等,1976,中国吉林陨石雨—物质成分和组构的初步研究,地质学报,54卷2期, 176-190。 Wang Dongpo et 1976, AShower of Stone Meteorites in Kirin Province, China--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the meteorites (第二十五届国际地质学大会文章) 王东坡等,1977,吉林球粒陨石矿物研究,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4期。 王东坡, 1979, 沉积岩石学研究近况,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3期,87-92。 王东坡, 1979,岩相古地理工作方法,福建地质,1期,15-41。 王东坡 尚 浚 刘鸿光,1981,吉林洮南球粒陨石的矿物学初步研,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期,1-7。 王东坡 尚 浚 刘鸿光 颜 琳,1982, 邕宁陨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期,65-王东坡 尚 浚 蔡维智 李生彩 刘招君, 1982,福建马坑式铁矿沉积形成作用古地理及古构造特征,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3期,43-58。王东坡 尚 浚 蔡维智 李生彩 刘招君,1982,福建马坑式铁矿形成机理的探讨”,长春地质学院 科学究研论文集 庆祝建院三十周年专集,(I),198-200。王东坡 尚 浚 刘鸿光,1982,吉林省洮南、双阳、吉林球粒陨石的研究, 长春地质学院科研论文集,Ⅲ。王东坡 王德勤 陈宗团, 1983, 沉积重力构造,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期,1-王东坡 刘鸿光,1984, 吉林球粒陨石矿物学,刊于<吉林陨石雨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100-108。王东坡 尚 浚 刘鸿光,1984,洮南球粒陨石的矿物学研究,地球化学,1期,44-王东坡 刘招君 王德勤, 1984,闽西南石碳纪海相浊积岩的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3期,26-34。何起祥 刘招君 王东坡 胡振国 刘万洙, 1984,湖相浊积岩主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沉积学报,2卷,4期,33-46。何起祥 王东坡 刘招君 胡振国 刘万洙, 1985,论古裂谷沉积作用,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3期,39-48。何起祥 王东坡 刘招君 刘万洙 胡振国 杨 顺 薛康成 彭国清 王德典 林 俭,1985,攀西裂谷晚三叠世丙南组沉积相及古地理刊于张运湘主编<中国攀西裂谷论文集>(Ⅰ),地质出版社,258-274。王东坡 刘万洙 何起祥 刘招君 周永胜 胡振国 薛康成 彭国清 杨 顺 林 俭王德典 杨 波, 1985,攀西地区三滩上三叠统岩相及古地理浅析, 刊于张运 湘主编<中国攀西裂谷论文集>(Ⅰ),地质出版社,275-289。刘招君 王东坡 何起祥 胡振国 刘万洙 薛康成 彭国清 杨 顺 王德典 林 俭,1985,攀西地区三滩上三叠统湖相浊积岩的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刊于张运湘主编<中国攀西裂谷论文集>(Ⅰ),地质出版社,290-306。Wang Dongpo, Liu Zhaojun, Liu Wenzhu , Zhou Yangshen, et 1985,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Panxi Rift Zone, <深部过程与大陆裂谷>国际学术会议宣读。王东坡 陈宗团 汪碧华, 1985,湘江株洲江段重金属污染底泥搬运特征及其冲淤规律的研究,长春地质学院科研报告年鉴,77-87。王东坡 刘招君 刘万洙等,1986,攀西裂谷沉积建造特征,长春地质学院科研报告年鉴,1-52。Wang Dongpo & He Qixiang,1986,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Ore Formation of Continental Rift, In: Anonymous, 1986, Sediments Domnunder, 12th International Sediment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B MR, G And G, Canberra, Australia, 316-王东坡 刘 立, 1986, 沉积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世界地质,1期 ,1-6。王东坡, 1986, 我国球粒陨石的宇宙化学特征, 世界地质, 4期,1-5。王东坡 陈宗团 汪碧华, 1987,湘江株洲至洞庭湖口江段现代沉积速率研究,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 期,29-34。王东坡 何起祥, 1987,大陆裂谷沉积特征与成矿性,世界地质<构造地质专辑>,205-221。Zhou Yongshen & Wang Dongpo, 1988, An Early-Middle Jurassic Sedimentary System of Sublacustrine Turbidite Fan-Subaqueous Channel in Panxi Area, China, In: IS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dimentology related to Mineral Deposits, Abstracts,Beijing, China, 380-381.Liu Zhoujun, Liu Wanzhu, Wang Dongpo & He Qixiang, 1988,Panxi Abandoned Rift Zone Sedimentation and Lacustrine Turbidites, In: IS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dimentology related to Mineral Depoits, Abstracts, Beijing, China,165.Wang Dongpo & Pual Karl Link,1989, Depositional Setting of Siaian Strata, Dalian Peninsula, Liaoning Province, China,In: 28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stracts,Washington, DC USA, V3-3, 3-321.王东坡 刘 立, 1990,国外沉积盆地研究的新进展,<当代地质科学技术进展>,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19-123。Wang Dongpo, 1991, Sedimentary Features of Panxi Rift Basin, Global Geological Record of Lake Basins, IGCP-王东坡 刘 立, 1991,古气候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当代地质科学技术 进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86-192。杜小弟 王璞君 王东坡, 1991,松辽盆地泉头组河流相沉积特征及古河流再造”, 岩相古地理,3卷,15-21。刘招君 王东坡 刘 立 王璞君 杜小弟 刘万洙 杨 光, 1992,松辽盆地白垩纪 沉积特征,地质学报,66卷,4期, 327-338。Wang Dongpo Liu Zhaojun Liu Wanzhu Zhou Yongsheng et 1992, Sedimenta-tion Characteristic of Panxi Palaeo rift, E By Xu Zhongxin et , Tongji University P27-王东坡 刘 立 杜小弟, 1992,松辽陆相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研究,长春地质学院 40周年校庆论文集,229-237。刘招君 王东坡 刘万洙 王璞君 刘 立 杜小弟 杨 光,1992, 松辽盆地中生代古地理演化”长春地质学院40周年校庆论文集,251-257。刘立 王东坡, 1992,松辽盆地中生代地层中侵蚀不整合的类型与成因,长春地质学院40周年校庆论文集,258-264。王璞君 王东坡, 1992,松辽盆地白垩纪黑色页岩沉积与湖泊缺氧事件,长春 地质学院40周年校庆论文集,265-268。高福红王东坡,1992,松辽盆地白垩纪生物灭亡和全球海平面升降,长春地质 学院40周年校庆论文集,280-283。44王璞君 杜小弟 王东坡, 1992,松辽盆地白垩系测井-沉积相类型与特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2卷,2期,169-172。周永胜 王东坡 杨丙中 孙春岩 郭少斌, 1993,伊舒地堑的构造-沉积演化及其 聚油条件, 岩相古地理,13卷,5期,1-15。王璞君 杜小弟 王东坡, 1993, 盆地演化的计算机模拟:回顾、应用、展望,岩 相古地理,13卷,4期,56-62。Liu Zhaojun, Wang Dongpo et ,1993,Sedimentary Characteri stics of the Cretaceous in the Songliao Basin,Acta Geologica Cinica,V6,N2, 167-张立平 王东坡, 1994,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岩相古地 理,14卷,1期,11-16。王东坡 刘立, 1994,大陆裂谷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 岩相古地理,14卷,3,1-9。Wang Dongpo, Liu Li & Li Jie, 1994,Research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a Continental Rift Bas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logy, Environments and Natural H Abstracts,王东坡,1994,大陆构造沉积学--代前言,世界地质,13卷,3期。薛林福刘 立 王东坡, 1994,大陆伸展和引张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沉积特征,世界地质,13卷, 3期,1-10。匡立春 王东坡, 1994,弧后盆地的形成机理及沉积特征,世界地质,13卷,3期,15-20。张立平 王东坡, 1994,克拉通盆地形成机制及沉积特征,世界地质,13卷,3期,26-31。刘 立 王东坡, 1994,板内应力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世界地质,13卷,3期,51-55。王璞君 刘万洙 王东坡,1994,沉积盆地热史研究方法世界地质,13卷,3期,114-119。杜小弟 刘万洙 王东坡,1994,碳氧同位素与海平面变化,世界地质,13卷,3期,120-123。王璞君 周 燕 王东坡, 1994,白垩纪非海相沉积层序同位素年龄的直接测定研究, 世界地质, 13卷,3期,124-130。李 红 王东坡 高福红 杨瑞英 李盛华, 1994,吉林省中、新生代黑色页岩(油页岩)中某些金属元素富集特征,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3期,291-297。周永胜 王东坡 匡立春 张维亮 韩 军, 1995, 伊舒地堑下第三系的横向充填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6卷,1期,55-62。王璞君 王东坡, 1995,岩屑总化学成分的统计学方法在白垩纪松辽盆地分析中的应用,岩相古地理,15卷,2期,114-121。王璞君 杜小弟 王东坡,1995,松辽盆地白垩纪湖侵沉积层序与湖海沟通事件的地球化学记录, 岩相古地理,15卷,4期,14-20。刘万洙 杜小弟 王璞君 匡立春 王东坡, 1995,论露头剖面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以柯坪县印干村志留系剖面为例, 岩相古地理,15卷,5期,29-32。王璞君 杜小弟 王 骏 王东坡, 1995,松辽盆地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及地层时代划分,地质学报,69卷, 4期,372-381。王璞君 任廷广 王东坡, 1995,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蒸发岩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沉积学报, 13卷 增刊,53-62。程日辉 杜旭东 王东坡, 1995,地震层析:盆地动力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世界地质,14卷,2期,52-58。王璞君 孙利炜 常 平 王东坡,1995,生物(细菌)对微量金属元素吸收固定作用的模拟实验及其机理探讨,世界地质,14卷,2期,59-62。薛林福 许 敏 王东坡, 1995,“混沌和分形在沉积盆地模拟应用研究中的进展”,当代地质科学技术进展,198-204。王璞君 王东坡 常 平 李 红, 1996, 油页岩中生物及有机质与金属元素富集的关系及机理探讨,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6卷,1期,47-53。刘万洙 刘招君 王东坡,1996, 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石组合与粒度分布 特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6卷,2期,131-137。王璞君 王东坡 杜小弟, 1996, 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黑色页岩的形成环境及海水侵入的底流模式, 岩相古地理,16卷,1期, 34-43。王东坡 刘 立 LAFraker,1996,“白垩纪红层冰筏沉积的古气候及古地理意义”,岩相古地理, 16卷,4期,6-11。王 骏 王东坡 CA乌沙科夫 邵林海,1996,“沉积盆地学说的发展及主要的含油气盆地分类”,世界地质,15卷,2期,75-80。刘 立 王东坡, 1996, “湖相油页岩的沉积环境及其层序地层学意义”,石油实验地质,18卷,3期,311-316。Wang Dongpo, Liu li, Xue linfu, Wang jun and Liu Wanzhu, 1996, “GeodynamicMechanism of Sedimentary Basin Formation and Basin Classification”, - Papers to 30th IGC,E By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China Ocean Press,668-671.77.王东坡 周 青, 1996, “天然矿物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地位”, 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通讯,5 期(总71期),10-12。王东坡 张立平 刘 立 计桂霞 高福红 LAFrakes, 1996,“ 松辽盆地白垩纪冰筏沉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6卷,4期,382-387。79.薛林福 许 敏 杜旭东 王东坡,1996,“下辽河盆地及其外围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6卷,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专集,64-68。80.刘 立 王东坡,1996,“陆相地层的层序,层序特征与模式”,岩相古地理,16卷,5期,47-53。81.王 骏 王东坡 C.A.乌沙科夫 邵林海,1996,“沉积盆地学说发展及主要的 含油气盆地分类”,世界地质,15卷,2期,75-80。82.王璞君 刘昭君 王东坡,1996,“嫩江组黑色页岩-白云质结核-生物灰岩互层层序成因与海水侵入的片流模式”,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7卷,4期,380-390。83.Wang Dongpo, Liu Li & Li Jie, 1996, “Research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a Continental Rift Basin (As Exemplified From The Songliao Basin,China),ТИХООКЕАНСКЕЯ ГЕОЛОГЕЯ, V15,N6,73-84.王 骏 王东坡 刘 立 邵林海,1997,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含油性”,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1期,51-57。85.薛林福 王东坡 刘 立 徐 敏, 1997, “层形态的概念及地质意义”,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2期,121-125。86.李 捷 王海云 周书欣 王东坡,1997,“东北含油气盆地J3-K储层类型及其特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2期,156-160。87.王东坡 薛林福 徐 敏 刘 立, 1997,“下辽河盆地外围深部构造特征及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4期,369-374。88.王东坡 薛林福 刘 立 徐 敏 杨 光 王 骏,1997, “中国东北中生代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1-7。89.刘 立 王东坡 薛林福 杨 光 王德英 邵林海等,1997,“奈曼-林西地区白垩 纪盆山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8-12。90.薛林福 刘 立 邵林海 王东坡,1997,“伸展盆地的构造和充填模 拟”,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13-20。91.程日辉 王东坡 刘昭君 薛林福 廖兴明,1997,“松南及南部邻区晚中生代盆地动力学类型与深部作用”,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27-32。92.邵林海 王东坡 薛林福 刘 立,1997,“开鲁盆地奈曼凹陷沉降史分析”,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33-37。93.许 敏 薛林福 王东坡,1997,“通化中生代盆地的火山事件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影响,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38-42。94.单玄龙 王东坡 曲永宝 王树民,1997,“金岭寺-羊山盆地的火山岩及盆地演化”,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43-48。95.王德英 王东坡 刘 立,1997,“奈曼凹陷构造沉积层序的基本特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74-80。96.王 骏 王东坡 张 悦,1997,“东北亚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系的成因及其含油气远景”,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81-91。97.李 捷 王海云 王东坡,1997,“东北晚中生代断陷盆地演化与油气”,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92-95。98.杨 光 王东坡,1997,“辽西辽北地区中生代盆地形成地球动力学机制对含油气远景的影响”,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96-102。99.周永胜 利特克 王东坡 王璞君,1997,“松辽盆地西部英台湖泊扇三角洲层序中的有机质成熟度参数”,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7卷,增刊II,103-109。100.许 敏 薛林福 王东坡,1997,“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群特征及成因机制”,世界地质,16卷,2期,34-38。101.许 敏 薛林福 王东坡 韩永吉,1997,“通化中生代盆地火山—沉积序列及盆地演化”,吉林地质,16卷,3期,31-35。102.Wang Dongpo, Liu Li, LI Jie,1997, Research of Sequence Stratiguaphy in aContinental Rift Basin (As Exemplified from the Songliao Basin, China), GOf P Ocean, V13, 1065- 王 骏 王东坡,1998,“沉积盆地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分类”,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8卷,1期,50-52。 王东坡 刘立 薛林福 杨光 许敏 王骏 王德勤,1998,“沉积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及其分类”,岩相古地理,18卷,3期,7-13。105.王东坡 薛林福 刘立 杨光 许敏 王德勤,1998,“沉积盆地的地球动力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卷,3期,181-185。106.王骏 王东坡 张悦,1998,“东北亚深部构造演化及其含油气盆地形成模式研究”,地质构造学(西安工程学院),8卷,1期,7-15。107.王东坡 薛林福 王德勤 刘 立 杨 光 徐 敏,1998,岩石圈组构对沉积盆地的制约,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1-9。108.刘 立 王东坡 薛林福 徐 敏,1998,松辽盆地地层深部层圈结构与盆地演 化,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10-14。109.杨 光 王东坡 刘 立 薛林福,1998,辽河坳陷外围中生代盆地油气聚集规 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15-20。110.单玄龙 王东坡 王洪艳,1998,火山作用与沉积作用-以辽河油田中新生代盆地为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35-40。111.薛林福 王东坡 刘 立 杨 光 徐赵荣 邵林海 王德英,1998,松南-辽北地区推覆构造的发现和意义,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41-45。112.李艳春 朱又红 王东坡 杨光,1998,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的形成机理和石油地质特征,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186-191。113.杨庆杰 刘立 王东坡,1998,大气水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202-207。114.杜旭东 王东坡 李红 朱建伟,1998,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储盖层综合评价及油气远景预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盆地地球动力学专集,212-216。115.徐 敏 薛林福 王东坡,1998,岩石圈流变性与沉积盆地-以辽西-辽北松辽盆地区为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8卷,4期,406- 李艳春 王东坡 杨光 邵林海,1998,应用GIS技术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的探讨,世界地质,17卷,3期,49- 张 帆 迟元林 王孔伟 王东坡,1999, 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形成的动力学-地幔柱及其调整作用,世界地质,(待刊)。118.王东坡 徐 敏 薛林福 刘 立 王德勤,1999,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系统的研究-以辽西-辽北-松辽盆地南部为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卷,4期,273-278。 程日辉 王东坡 廖兴明,1999,松南及南部邻区壳幔结构与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4卷,4期,7-9。120.刘立 王东坡 薛林福 胡春艳,1999,李思田等主编:盆地动力学-基本思路与若干研究方法,59-63,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Wang Dongpo, Xue Linfu, Xu Min and Wang Dechin, 1999,The Study of Geodynamics System of Sedimentary Basin at North Liaoning, and South Songliao Basin, J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Vol,2, No,2, 134- Xue Linfu, Wang Dongpo, Wang Qinjun, Mei Qitai and Wu Junhai, 1999, A Qnantitative Analysis System for Continental Extensional Basin, J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Vol,2, No,2,235-240121.王东坡 曾效箴 薛林福 李桐林 刘 立 陈义贤 廖兴明 孟卫工 李真济,2000,海洋阵列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辽东湾滩海深部地质构造研究中应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卷,4期。

三明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三明学院学报》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活跃学术氛围,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展示科研成果,为提高本院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三明学院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严格执行稿件的“三审制”。学报编辑部制定了《三明学院学报》稿件处理制度和《三明学院学报》审稿制度。 《三明学院学报》编辑部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编辑队伍。主编、副主编都参加了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主编岗位培训班,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现任主编为赵峰研究员,编辑部主任为王宗篪教授。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荆东路25号邮政编码:365004

《三明师专学报》1999年在福建省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在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2002年高职高专学报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学报三等奖2002年获首届《CAJ-CD规范》优秀期刊称号 2003年获全国市属高校学报质量进步奖

我认为历史并不会改变多少,历史发展的趋势如此,怎么可能因为一个人的生或死而改变呢?【默默表示并不会码字QAQ】至于转变为孙曹两家的斗争,在下不以为然。诸葛亮的作用不可小觑,至少孔明会竭尽一切力量帮刘皇叔。更何况……季汉太弱,司马懿怎么对诸葛亮看上眼⊙_⊙激情满满的懿亮呢^=_=^

三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亲,我只是高三的孩子~

许江[编辑本段]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图)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人物简介 1955年出生于中国福州, 09-09 福建省福州红卫骨胶厂工人, 09-09 福建省福州美术公司职工, 09-09 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 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09-09 福建省文联《福建文学》编辑部美术编辑, 198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 1988-89年,西德汉堡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研修, 1992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副主任。 11-06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 06-08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兼油画系主任, 08-01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浙江省美协副主席, 08至今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术协会副主席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重要参展 1988年西德汉堡美术学院、汉堡In Faust画廊, 1989年西德Harburg文化馆, 1993年香港—画廊, 群展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7年美国《Beyond the Open Door》画展, 1990年西德萨布吕肯国家美术馆《中国青年艺术展》, 1992年香港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1993年澳大利亚《首届亚太当代美术三年展》,中国美院院庆65周年展,获永芳艺术奖, 1994年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艺评家年度提名展, 1995年美国《中国当代油画展》,德国《中国新艺术展》,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 1997年油画《世界风云》(合作)入选97中国艺术大展并获金奖,后获鲁迅艺术奖。 2002年参加“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50家”展览; 2003年参加中法文化交流年文化交流项目“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绘画展”;参加德国杜伊斯堡博物馆主办中国当代艺术展。 2002年受聘担任伊朗德黑兰国际双年展国际评委、2004年受聘担任2004年上海双年展总策划人等。 现为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的油画《黑瓦白瓦》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第10届国际建筑展中国国家馆的展览。 人物评价 许江是一位才华横溢,集诗人的遐思、画家的激情、理论家的敏锐、演说家的风采集于一身的优秀油画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今艺术界的最新成果。许江作品中气势恢弘的氛围除了源于场面的宏大和深厚有力的色彩和形体,更多的是由于具有重量感的空间给观者心理上造成的历史知觉,在大跨度的时空建构中隐喻了文明和精神历程中的兴衰,包含一种强烈的悲剧式的视觉震撼力。他的作品有机的融合了传统思维与现代表现方式,那颤动疾飞的笔触,那晦涩沉厚的色块,交织成生存与殇逝之间强烈对峙着的战场,在史诗般的激越与悲怆的绝唱中,令我们体验到历史和生命的情殇。许江的作品以严谨的理性思维和超然的感觉方式,以高度的艺术创作激情和对艺术风格的勇敢挖掘,以对历史和当下的透彻审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更深层次的当代文化精神和文化批判。许江的作品既不是马远、夏圭式的寄情;也不是莫耐、塞尚的视觉印象。它已超越了艺术的界限,融汇了东西方文化中某些深刻的内涵。他从一个独特的艺术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许江艺术的无穷魅力。[编辑本段]2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1949年11月生于江苏省泗洪县,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并获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刑事诉讼法学。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刑事诉讼法学、侦查学和物证技术学、法律基础。研究生课程:诉讼法原理、中国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刑事证据专题研究、侦查学和物证技术学。 教学获奖情况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大学法学院优秀教师。 研究项目 自2002年以来主持的主要研究项目有:最高人民检察院立项的《检审关系研究》,江苏省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的《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南京大学立项的《中国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刑事诉讼证明论》、《刑事诉讼法学课程建设》、《刑事诉讼法学网络教学》、《两课研究基金》。 科研成果 自2002年以来出版的著作有: ⑴《刑事诉讼法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⑵《刑法学》,参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 ⑶《法律基础-知识•习题•案例》,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自2002年以来发表的论文有: ⑴《证明责任新探》,《法治时代(理论版)》,2002年秋季号,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2年刑事诉讼法学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全文收录; ⑵《论澳门检察机关的检察权》,《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⑶《澳门检察制度的基本特色》,《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⑷《严打与“重重轻轻”的刑事政策初探》,《金陵法苑(专家论坛)》,2003年第6期; ⑸《证明标准的证据本体考察》,《东吴法学》(2003年卷),2004年9月; ⑹《论法的不确定性与判例法的引进》,《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⑺《2003年江苏省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讨会学术综述》,《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⑻《侦查人员出庭身份探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4年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①版全文收录; ⑼《论我国慎用死刑的程序保障》,《法制与社会(理论版)》,2004年冬季号,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3年刑事诉讼法学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全文收录; ⑽《我国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人的刑事程序保护》,《金陵法苑(专家论坛)》,2004年第4期; ⑾《侦查人员出庭之我见》,《金陵法苑》(专家论坛)》2004年第6期; ⑿《网络犯罪与电子证据》,《江苏省法学会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4年刑法学),2004年11月; ⒀《检察机关初查若干问题研究》,《江苏省法学会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5年刑事诉讼法学),2005年11月; 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形态实证考察》,《法制与社会(理论版)》,2005年第2期; ⒂《检察机关没收权配置研究》,《第七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年4月。 科研获奖 《论我国慎用死刑的程序保障》,江苏省法学会优秀论文奖;《检察机关初查若干问题研究》,江苏省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检察机关没收权配置研究》,第七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法学会理事、江苏省法学会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副总干事、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南京大学工会委员会委员及法学院分工会主席、南京大学法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三江学院法律系系主任及党总支书记。[编辑本段] 海南省纺织工业总公司法人代表 男,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历任九江市经委科长、副主任,九江市政府副秘书长、九江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兼任招商局局长,九江市市长助理等职。现任海南省纺织工业总公司法人代表。

不知道

这种大众化名字,肯定多了去了

三明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看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对手了,如果对手是群乐色赢了也不光彩。最厉害的人物都还没有出现……连一个于吉都容不下

作者登陆学报网站投稿本刊,可视为同意以下投稿约定 :   作者应保证文稿为首发稿及文稿的合法性;署名作者对文稿均应有实质性贡献,署名正确,顺序无争议;文稿中所有事实均应是真实的和准确的,引用他人成果时,应作必要的标注;不违反与其他出版机构的版权协议及与其他合作机构的保密协议;无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数据伪造及一稿多投等不良行为。如由上述情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由作者本人负全部责任。   自投稿日期起60天之内,作者不得另投他刊。60天之后,作者若没有收到反馈意见,可与编辑部联系。无论何种原因,要求撤回所投稿件,或者变更作者署名及顺序,需由第一作者以书面形式通知编辑部并经编辑部同意。   作者同意将该文稿的发表权,汇编权,纸型版、网络版及其他电子版的发行权、传播权和复制权交本刊独家使用,并同意由编辑部统一纳入相关的信息服务系统。   来稿一经刊用,作者须按规定交纳版面费,同时编辑部按篇一次性付给稿酬并赠送该期刊物。本刊被国内外多家著名文摘期刊和数据库列为收录刊源,对此特别声明不另收费用,也不再付给稿酬。   其他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

郭德纲说如果孙策不死,曹操统一不了北方

《三明学院学报》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活跃学术氛围,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展示科研成果,为提高本院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三明学院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严格执行稿件的“三审制”。学报编辑部制定了《三明学院学报》稿件处理制度和《三明学院学报》审稿制度。 《三明学院学报》编辑部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编辑队伍。主编、副主编都参加了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主编岗位培训班,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现任主编为赵峰研究员,编辑部主任为王宗篪教授。

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这些报纸不要随便订,都是搞钱的,可以自己去找些有兴趣的看看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鄱阳湖生态研究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理科学临床医学护理学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九江学院主编:陈绵水ISSN:CN:36-1297/N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邮政编码:332005

  • 索引序列
  • 三江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 三明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 三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 三明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 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