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要求是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要求是

发布时间: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要求是

测绘实行归口管理,需《测绘资质证书》,其它均不行。无资质的成果不可用于正式场合。

在矿区建立地面控制网,作为各种测量的基础。矿区内已有国家控制点时,则用插网、插锁等方法布设加密网,否则可建立独立网。矿区首级网的等级依矿区面积大小而定:1000km以上的为二等;1000~200km的为三等;200km以下的为四等。采用航空摄影、地面摄影、平板测量等方法,测绘1:1000到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其他矿用图。矿区井上、井下的坐标必须一致,通过定向和导入高程,将地面坐标系传递到井下。

丁级测绘资质就行,不过需要陀螺仪的幺!很贵的,好多单位都没有呀!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要求

只要测绘资质证上的业务范围有矿山测量就能开展工作了,不过大部分都没有呀!因为申请矿山测量需要陀螺仪的,很贵的

通用标准:一、主体资格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二、专业技术人员本标准所称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和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地图制图、地球信息、摄影测量、遥感、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土地管理、矿山测量、导航工程、地理国情监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地理、地质、工程勘察、资源勘查、土木、建筑、规划、市政、水利、电力、道桥、工民建、海洋、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通信、物联网、统计、生态、印刷等专业的技术人员。申请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单位,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超过本标准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数量的60%。申请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单位,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超过本标准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数量的80%。申请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作要求。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测绘资质分级标准

测绘实行归口管理,需《测绘资质证书》,其它均不行。无资质的成果不可用于正式场合。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要求高吗

测绘实行归口管理,需《测绘资质证书》,其它均不行。无资质的成果不可用于正式场合。

回答 亲,您好,请你稍等片刻,这边正在为您查询最精准的答案! 亲,您好,开测绘公司,要看 资质管理 各项规定,重点看测绘资质分级标准,测绘资质管理规定。简单说,要1,工商注册,取得企业法人资格;2,要有人才,也就是专业技术人员;3,要买仪器,且要去检定;4,办公场所;5,质量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难点是2、3。人员要求,工测丙级要8个人,其中中级职称要求最少3个。通用指标里有对人员专业类别的要求。

总体来说,矿山测量相对简单一些,但是也辛苦一些。矿山测量主要工作是:控制、地形、工程测量以及剖面、勘探、工程点放样等,而且相对的精度要求要低一些。当然因为矿山测量工作相当辛苦,所以利润、待遇也会比其他测量高很多!

《矿山测量》既不是中文核心期刊,也不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这个期刊就是一个普通的期刊。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排名要求

通用标准:一、主体资格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二、专业技术人员本标准所称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和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地图制图、地球信息、摄影测量、遥感、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土地管理、矿山测量、导航工程、地理国情监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地理、地质、工程勘察、资源勘查、土木、建筑、规划、市政、水利、电力、道桥、工民建、海洋、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通信、物联网、统计、生态、印刷等专业的技术人员。申请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单位,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超过本标准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数量的60%。申请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单位,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超过本标准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数量的80%。申请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作要求。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测绘资质分级标准

固体矿产详查报告编写提纲提纲, 固体, 矿产, 编写1、绪论 1 工作目的任务列出任务书或委任书的文号,并说明任务要求。2 位置、交通说明矿区地理位置、地理坐标、行政辖区、工作范围、面积、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及主要城镇的名称和距离(附位置交通图)。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简要说明矿区地形、地貌、水系、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基岩裸露情况、气候条件、人口、居民点等自然地理以及工业、农业、矿产开发等经济地理概况。4 以往工作评述说明历次工作的单位、时间、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质量、成果、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5 本次工作情况简要说明本次工作的起止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工作量(列表)、总额、取得的主要成果。2、矿区地质1 区域地质背景简要说明矿区(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基本特征、区域矿产分布的一般规律。2 矿区地层详细说明矿区(床)地层层序、厚度、时代、岩性、岩石物性、岩相等特征及其与矿产分布的关系。3 矿区构造说明矿区(床)构造基本形态及其复杂程度;列表说明控制矿床、矿体(层)形成,破坏矿体完整和影响井田(矿区)的较大褶曲、断层的性质、产状、形态、落差、褶幅、复合关系及分布范围。4 矿区岩浆活动说明矿区(床)岩浆活动情况,岩浆岩的种类、时代、分布情况;岩体的形态、产状及其与矿床生成、破坏的关系。5 矿区变质岩说明矿区(床)各种变质岩类、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的特征及其与矿体(层)富集分布的关系。6 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说明矿区(床)岩(矿)石物性特征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3、矿床特征1 矿体(层)说明矿床分布范围,矿体(层)数量、总厚度,列表说明工业矿体(层)的产状、形态、长度、延深、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系数。2 矿体(层)围岩及夹石说明矿体(层)顶、底板围岩和矿体(层)内部夹石、古隆起、砂矿基底、冲刷和陷落柱等的数量、规模、形态、岩性、矿物成份、化学成份特征及其对矿体(层)连续性和矿石质量的影响。3 矿石质量说明各矿体(层)各类矿石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共生关系和生成顺序;列表说明矿石化学成份、主要有益级份和有害组份含量,简要说明其变化规律。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叙述。4 矿石类型和品级说明矿体(层)的淋失带、风化带、氧化带、混合(过渡)带、次生富集带、燃烧带和原生带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1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简要说明各类矿石采样种类、方法及样品代表性、以及加工、试验种类、方法和试验结果。2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根据试验结果,说明矿石中有用组份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综合利用的途径。对邻近有同类矿床的生产矿山,可进行类比评价,说明类比结果。6 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简要说明矿床探矿因素、成因类型、工业类型、矿体(层)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评价矿床的发展远景。7 其他有益矿产的综合评价简要说明矿区(床)范围内其他共生有益矿产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出综合勘探和综合利用的意见。4、矿区(床)开采技术条件1 矿区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要说明矿区(床)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位置,区域含、隔水层的分布及其特征。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说明矿区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埋藏条件。说明矿区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溶带的分布规律、发育程度、导水性、含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说明矿区(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水质和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其与地表水(含老窿积水)和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说明矿区(床)主要充水因素,初步确定矿区(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指出矿区(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并说明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2 矿区(床)供水条件简要说明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利用条件。3 矿区工程地质1说明工程地质岩组特征,矿体(层)及其顶、底板和软岩、软弱夹层的岩性、物质组份、水理性能、结构构造、蚀变、风化程度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和力学强度(列表)。2断裂构造工程地质特征说明断层、节理、裂隙及软弱结构面的特征、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规律等。3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综合评述矿体顶、底板和采矿工作系统范围内岩、矿石稳固性、露采边坡稳定性、砂矿顶板和底板基岩可挖性,指出影响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可能出现的危险地段。4 环境地质及生产安全条件1环境地质简要说明矿区及其周围的地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活动状况,预测其对矿区可能产生的影响。2生产安全条件说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地下热水、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成份、含量、强度、分布规律及其对生产、人身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说明恒温带深度和地温梯度,预测地温正常区和异常区分布范围。说明可燃矿产的自燃情况和可燃性(测试结果列表)及其对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5、详查工作及质量评述1 详查工作布置的合理性论述矿产勘探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和手段、方法选择的合理性。2 地形和工程测量及其质量扼要说明测量坐标系统、控制等级、地形和工程测量方法、范围、面积及质量。3 地质填图质量说明矿区、矿床地形地质图或第四纪地质地貌图的比例尺、填制方法及其质量。4 探矿工程质量说明钻探、坑探等探矿工程各项质量情况(列表说明)及其对地质效果的影响。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及其质量说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内容、方法和质量及其对矿区(床)评价的影响。6 物探和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说明物探(包括测井)化探的方法、比例尺(点距)、参数测定、异常的圈定解释和主要成果质量。7 采样、测试工作及其质量1采样工作说明各类样品的采集、加工方法及其质量。2岩矿鉴定工作说明岩矿、煤岩、重砂鉴定的质量。3化验、分析工作说明各种样品分析项目、化验测试方法、内外检数量(列表)及其质量评述。4其他测试工作说明影响生产安全的有害元素、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自燃、地温等测定方法及其质量。说明物理性能样品种类、测定方法和质量。6、资源/储量计算1 资源/储量计算的范围及工业指标说明矿床资源/储量计算的边界、垂深(标高)、工业指标及其确定依据。2 计算方法说明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及其确定依据,说明圈定矿体(层)及确定矿石类型的原则。3 资源/储量类别和块段划分说明资源/储量类型和块段划分的条件。4 资源/储量计算结果列表说明各类别资源/储量计算结果及其所占比例。5 其他伴生组份和共生矿产的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及结果(列表)7、矿床技术经济初步评价1 矿床开发的基本条件说明国家或地方对该矿产的需求程度、矿床资源/储量规模、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开采技术条件以及交通、电力、供水等条件,指出矿床开发的可能性。2 技术经济评价说明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指标的选用及其依据,从未来矿山经济(微观)角度初步评述矿体(区)开发的经济可行性(已做国民经济宏观效益分析的,应叙述其结果),提出是否进行勘探的意见。8、结论1 详查工作程度及主要成果2 详查工作主要经验和问题3 对今后勘探工作建议附图一、一般应附图件1、区域地质图(附剖面图,必要时附地层综合柱状图或区域主要矿产分布图)2、矿区(床)地形地质图(含地层剖面和地层综合柱状图及工程分布图)3、勘探线剖面图(或含储量计算剖面图)4、含矿岩系柱状对比图及矿体(层)对比图5、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图(或含储量计算图)6、储量计算图(水平或垂直纵投影图)7、坑道平面图或矿体水平切面图(中段平面图)8、物探、化探成果图(包括平面图和综合剖面图)9、区域水文地质图(含水文地质剖面和柱状图)10、矿区水文地质图(含柱状图)及水文地质剖面图11、钻孔抽水综合成果图12、矿区实际材料图13、矿区测量网(点)展开图14、矿区(床)采样分布图15、钻孔柱状图或钻孔柱状表二、必要时应附的图件1、矿区(床)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2、矿区(床)基岩地质图3、矿区(床)构造图4、矿区(床)纵剖面图5、岩石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6、矿体(层)纵投影图(或含储量计算图)7、矿体(层)水平投影图(或含储量计算图)8、矿体(层)厚度或品位等值线图9、其他有益矿产储量计算有关图件10、物探参数定量解释图和变化规律图或柱状曲线对比图11、矿区工程地质图(含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12、矿区岩溶发育程度图13、矿区地表水质等值线图14、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曲线对比图16、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线图17、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的曲线图18矿坑涌水量计算图(附剖面图)19、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或瓦斯含量等值线图20、老窿分布图及生产矿井平面图21、槽、坑道、井地质素描图和物探成果图22、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或典型钻孔工程地质编录柱状图)附表1、探矿工程(钻、坑、井、槽)质量一览表(不含矿体(层)综合成果时,应另编矿体(层)综合成果表)。2、矿石、岩石物性性能及其他有关测定的结果表。3、储量计算表。包括:工程、剖面、块段的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块段及矿体(层)储量计算综合表、矿区(床)储量计算总表;其他有益矿产储量计算有关表格。4、其他应附的表格。图册含照片图版等。附件1、主管部门下达的储量计算工业指标。2、矿石选、冶、加工试验

呵呵呵。。。。你现在关键是要说你的工作经验多少年了才能给你分析撒! 第一,你现在是成人大专,这个学历的专业是什么呢?如果和你现在从事的专业相关,那么你可以直接申报助工了撒,如果你现在身份证上的年龄达到26左右,那么可以直接申报中级职称,专业就是测量工程师或者其他的,这个你可以问下人事局有些什么专业了! 第二,如果你中专毕业6年了,大专专业也是工程类的,那么你可以报考一级建造师,如果你工作经验没有6年,只有2年以上,可以报考二级建造师!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要求多少

300MM

固体矿产详查报告编写提纲提纲, 固体, 矿产, 编写1、绪论 1 工作目的任务列出任务书或委任书的文号,并说明任务要求。2 位置、交通说明矿区地理位置、地理坐标、行政辖区、工作范围、面积、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及主要城镇的名称和距离(附位置交通图)。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简要说明矿区地形、地貌、水系、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基岩裸露情况、气候条件、人口、居民点等自然地理以及工业、农业、矿产开发等经济地理概况。4 以往工作评述说明历次工作的单位、时间、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质量、成果、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5 本次工作情况简要说明本次工作的起止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工作量(列表)、总额、取得的主要成果。2、矿区地质1 区域地质背景简要说明矿区(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基本特征、区域矿产分布的一般规律。2 矿区地层详细说明矿区(床)地层层序、厚度、时代、岩性、岩石物性、岩相等特征及其与矿产分布的关系。3 矿区构造说明矿区(床)构造基本形态及其复杂程度;列表说明控制矿床、矿体(层)形成,破坏矿体完整和影响井田(矿区)的较大褶曲、断层的性质、产状、形态、落差、褶幅、复合关系及分布范围。4 矿区岩浆活动说明矿区(床)岩浆活动情况,岩浆岩的种类、时代、分布情况;岩体的形态、产状及其与矿床生成、破坏的关系。5 矿区变质岩说明矿区(床)各种变质岩类、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的特征及其与矿体(层)富集分布的关系。6 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说明矿区(床)岩(矿)石物性特征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3、矿床特征1 矿体(层)说明矿床分布范围,矿体(层)数量、总厚度,列表说明工业矿体(层)的产状、形态、长度、延深、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系数。2 矿体(层)围岩及夹石说明矿体(层)顶、底板围岩和矿体(层)内部夹石、古隆起、砂矿基底、冲刷和陷落柱等的数量、规模、形态、岩性、矿物成份、化学成份特征及其对矿体(层)连续性和矿石质量的影响。3 矿石质量说明各矿体(层)各类矿石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共生关系和生成顺序;列表说明矿石化学成份、主要有益级份和有害组份含量,简要说明其变化规律。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叙述。4 矿石类型和品级说明矿体(层)的淋失带、风化带、氧化带、混合(过渡)带、次生富集带、燃烧带和原生带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1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简要说明各类矿石采样种类、方法及样品代表性、以及加工、试验种类、方法和试验结果。2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根据试验结果,说明矿石中有用组份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综合利用的途径。对邻近有同类矿床的生产矿山,可进行类比评价,说明类比结果。6 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简要说明矿床探矿因素、成因类型、工业类型、矿体(层)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评价矿床的发展远景。7 其他有益矿产的综合评价简要说明矿区(床)范围内其他共生有益矿产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出综合勘探和综合利用的意见。4、矿区(床)开采技术条件1 矿区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要说明矿区(床)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位置,区域含、隔水层的分布及其特征。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说明矿区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埋藏条件。说明矿区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溶带的分布规律、发育程度、导水性、含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说明矿区(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水质和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其与地表水(含老窿积水)和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说明矿区(床)主要充水因素,初步确定矿区(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指出矿区(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并说明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2 矿区(床)供水条件简要说明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利用条件。3 矿区工程地质1说明工程地质岩组特征,矿体(层)及其顶、底板和软岩、软弱夹层的岩性、物质组份、水理性能、结构构造、蚀变、风化程度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和力学强度(列表)。2断裂构造工程地质特征说明断层、节理、裂隙及软弱结构面的特征、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规律等。3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综合评述矿体顶、底板和采矿工作系统范围内岩、矿石稳固性、露采边坡稳定性、砂矿顶板和底板基岩可挖性,指出影响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可能出现的危险地段。4 环境地质及生产安全条件1环境地质简要说明矿区及其周围的地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活动状况,预测其对矿区可能产生的影响。2生产安全条件说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地下热水、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成份、含量、强度、分布规律及其对生产、人身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说明恒温带深度和地温梯度,预测地温正常区和异常区分布范围。说明可燃矿产的自燃情况和可燃性(测试结果列表)及其对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5、详查工作及质量评述1 详查工作布置的合理性论述矿产勘探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和手段、方法选择的合理性。2 地形和工程测量及其质量扼要说明测量坐标系统、控制等级、地形和工程测量方法、范围、面积及质量。3 地质填图质量说明矿区、矿床地形地质图或第四纪地质地貌图的比例尺、填制方法及其质量。4 探矿工程质量说明钻探、坑探等探矿工程各项质量情况(列表说明)及其对地质效果的影响。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及其质量说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内容、方法和质量及其对矿区(床)评价的影响。6 物探和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说明物探(包括测井)化探的方法、比例尺(点距)、参数测定、异常的圈定解释和主要成果质量。7 采样、测试工作及其质量1采样工作说明各类样品的采集、加工方法及其质量。2岩矿鉴定工作说明岩矿、煤岩、重砂鉴定的质量。3化验、分析工作说明各种样品分析项目、化验测试方法、内外检数量(列表)及其质量评述。4其他测试工作说明影响生产安全的有害元素、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自燃、地温等测定方法及其质量。说明物理性能样品种类、测定方法和质量。6、资源/储量计算1 资源/储量计算的范围及工业指标说明矿床资源/储量计算的边界、垂深(标高)、工业指标及其确定依据。2 计算方法说明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及其确定依据,说明圈定矿体(层)及确定矿石类型的原则。3 资源/储量类别和块段划分说明资源/储量类型和块段划分的条件。4 资源/储量计算结果列表说明各类别资源/储量计算结果及其所占比例。5 其他伴生组份和共生矿产的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及结果(列表)7、矿床技术经济初步评价1 矿床开发的基本条件说明国家或地方对该矿产的需求程度、矿床资源/储量规模、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开采技术条件以及交通、电力、供水等条件,指出矿床开发的可能性。2 技术经济评价说明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指标的选用及其依据,从未来矿山经济(微观)角度初步评述矿体(区)开发的经济可行性(已做国民经济宏观效益分析的,应叙述其结果),提出是否进行勘探的意见。8、结论1 详查工作程度及主要成果2 详查工作主要经验和问题3 对今后勘探工作建议附图一、一般应附图件1、区域地质图(附剖面图,必要时附地层综合柱状图或区域主要矿产分布图)2、矿区(床)地形地质图(含地层剖面和地层综合柱状图及工程分布图)3、勘探线剖面图(或含储量计算剖面图)4、含矿岩系柱状对比图及矿体(层)对比图5、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图(或含储量计算图)6、储量计算图(水平或垂直纵投影图)7、坑道平面图或矿体水平切面图(中段平面图)8、物探、化探成果图(包括平面图和综合剖面图)9、区域水文地质图(含水文地质剖面和柱状图)10、矿区水文地质图(含柱状图)及水文地质剖面图11、钻孔抽水综合成果图12、矿区实际材料图13、矿区测量网(点)展开图14、矿区(床)采样分布图15、钻孔柱状图或钻孔柱状表二、必要时应附的图件1、矿区(床)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2、矿区(床)基岩地质图3、矿区(床)构造图4、矿区(床)纵剖面图5、岩石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6、矿体(层)纵投影图(或含储量计算图)7、矿体(层)水平投影图(或含储量计算图)8、矿体(层)厚度或品位等值线图9、其他有益矿产储量计算有关图件10、物探参数定量解释图和变化规律图或柱状曲线对比图11、矿区工程地质图(含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12、矿区岩溶发育程度图13、矿区地表水质等值线图14、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15、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曲线对比图16、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线图17、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的曲线图18矿坑涌水量计算图(附剖面图)19、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或瓦斯含量等值线图20、老窿分布图及生产矿井平面图21、槽、坑道、井地质素描图和物探成果图22、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或典型钻孔工程地质编录柱状图)附表1、探矿工程(钻、坑、井、槽)质量一览表(不含矿体(层)综合成果时,应另编矿体(层)综合成果表)。2、矿石、岩石物性性能及其他有关测定的结果表。3、储量计算表。包括:工程、剖面、块段的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块段及矿体(层)储量计算综合表、矿区(床)储量计算总表;其他有益矿产储量计算有关表格。4、其他应附的表格。图册含照片图版等。附件1、主管部门下达的储量计算工业指标。2、矿石选、冶、加工试验

  • 索引序列
  •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要求是
  •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要求
  •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要求高吗
  •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排名要求
  • 矿山测量期刊级别要求多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