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有哪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有哪些

发布时间: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有哪些

以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为例: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主要课程: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免疫学、微生物寄生虫学、医用生物学、药理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方剂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精神病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影像学、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及中西医结合急症学等。

历史学(师范) 四年制本科 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培养健全发展、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先进的历史学科教育理念和专业特长、能够胜任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核心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教师教育特色课程、实践类课程三个大类,包括: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系列、历史要籍选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等,以及一定数量的跨学科课程;历史教育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学参观等。上述课程于历史学科教师的专业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科亦实施导师制培养,通过科研立项等措施,加强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 专业特色:中学历史教师的摇篮。 就业方向:报考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从事基础教育系统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 历史学(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四年制本科 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主要培养高水平的历史专业教学和科研人才。配备全国一流的师资队伍,设置专门的培养方案,在部分省市统一招生。强调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以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为学习目标。重点围绕导师制、研修课、读书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科研立项、专业实践等培养环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学功底和较高学科素养,掌握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已有百余名学生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包括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核心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可学习到历史专业所有课程,以中国史为主要培养方向。其中专业必修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选读、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北京史等。专业选修课有中国历代断代史、史料学与文献研读、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史学规范与论文写作等几大系列,供学生自主选择。 专业特色:全国最早的高水平历史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就业方向:大多数学生推荐免试或考取研究生;出国留学深造;还可选择就业于各级各类政府机构、文化企事业单位(如博物院、出版社、报社、杂志社、文化公司)以及中等教育单位。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有哪些内容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统计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生理学、病理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输血与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医学英语、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药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咨询交通大学医学院,谢谢!

《诊断学基础》是阐述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临床学科。《诊断学基础》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医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诊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利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获取临床资料,在熟悉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并能完成规范的病历书写,为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教材是以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诊断学基础》为基础,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和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知识、理论、技能的需求,调整了教材结构,充实了教材内容。内容包括绪论、第一章问诊、第二章常见症状、第三章体格检查、第四章实验室检查、第五章影像学检查、第六章心电图检查、第七章内镜检查、第八章诊断与病历书写。为有利于学习,本书附有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和临床检验参考值。与第l版教材相比,主要的变化有:①将常见症状中的昏迷改为意识障碍,并增加了心悸、便秘、眩晕、腰背痛和腿痛、抽搐等症状;②体格检查中补充了脑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检查的内容;③实验室检查中充实了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的部分检查项目,并增加了临床常用病原学检查和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的部分项目;④将原来的X线检查、超声检查与常用诊断新技术合编为影像学检查,并充实了CT检查的内容,考虑到内镜检查在各科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和归类的特殊性,将其单独划为一章,增加了常用内镜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教材构思新颖、编排紧凑、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简繁得当、重点突出。既渗透了学科发展的过程,又反映了当代最新发展的研究成果;既体现了本教材自身的特点,又实现了与相关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既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又便于临床的实际应用。本教材的编写,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使其具有理论性、知识性和能力性;注重面向社会、面向岗位,使其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注重面向未来和发展,使其体现了科学性和先进性;注重文字和图表的表达水平,使其提高了可阅读性。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是啥

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老师讲课,生理生化基础知识务必要扎实,当年我考试打了93分。

(一)基础医学:解剖学 生物化学 医用化学 药理学 生理学 病理学 细胞生物学 医学细胞免疫学 寄生虫学 组织胚胎学 病原生物学 (二)临床医学:诊断学(分为物理诊断 实验诊断 影像学诊断 超声诊断 心电图诊断 )内科学 外科学 妇科学 儿科学 耳鼻喉科学 眼科学 皮肤性病学 危重病学 传染病学 肿瘤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与临床医学相关的科目:中医学 临床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医学统计学 预防医学概论 临床技能实训 (三)公共课:大学英语(1,2,3,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本概论(简称“马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简称“毛概”) 中国近现代史 计算机操作基础本人为临床医学在校生,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一、怎样学好诊断学的几点建议1、症状学:这部分介绍了临床上的一些症状,这部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会花很多时间来讲述,可能只挑几个最常见的来讲,如发热、头痛、胸痛、腹痛、水肿、呼吸困难等等!2、初学阶段,重点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如各种热型的特点(常考名词解释)、水肿的常见原因及其特点、三凹征等等。如果想记更多的东西的话,建议把每种症状产生的机制理解好好一下,这样记忆起来会容易,而且不容易忘!关于这部分,初学可能没有什么感性认识,等把临床课学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就会有另一个层次的理解(个人体会)!虽然这部分不是考试重点,但是不代表它不重要,其实在临床实习问病史的时候还是很需要这些知识的,如病因、伴随症状等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会有很深的体会了,另外,最好能掌握这些常见症状的英文,这些都是很基本的东西,以后肯定会用得上!3、体格检查:这可是诊断学的核心部分!这学期诊断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每个人都学会全身体格检查,其中心脏、肺部、腹部的检查又是重中之重!二、学习这部分的要点:1、第一,就是看书,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手法;第二,要珍惜每次见习课的时间练习!不过见习时很多时候都是同学之间互相练习,在病人身上练习的机会不多(内科见习的时候会相对多一些),所以回到宿舍也可以互相练习,练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2、建议各位买一本《简明体格检查图谱》相信帮助会比较大的!至于考试可以分为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我们的操作考试是每人抽考2项,拿同学当模特,做完以后报结果。其实结果都是阴性的,不过要注意报结果的规范性哦!举个例子:肝脏触诊报结果不能说肝脏无肿大,要说肝脏肋下未触及!3、至于理论考试,主要是针对一些名词和一些体征的意义来考核,复习的时候就有针对性了!如移动性浊音阳性说明腹水至少达到多少毫升之类的题目。当然,考试中也会出现一些综合题,如肺气肿的病人会有哪些体征,要从视、触、叩、听4个方面分别叙述!这些都是临床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相信理论结合实际,这些不会是大问题!4、心电图:我认为重点要掌握的是正常心电图(只有知道正常的,才能发现异常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的诊断(定位和分期)、房颤,这些最容易在考试中出现!三、下面说下实验诊断学部分:1、我觉得三大常规、骨髓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脑脊液检查、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要重点掌握,其中后2项很喜欢出问答题!当然,实验诊断学的内容有很多,一些内容的难度也比较大,老师上课也不会全部讲到,很多还是靠以后自己积累、总结,所以老师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在这部分刻意为难大家的

第九版。诊断学是应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习完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课程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诊断学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物理诊断学、实验诊断学。物理诊断讲授及见习内容包括:绪论、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正常及异常胸部检查、正常及异常心血管检查、正常及异常腹部检查、正常及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症状学、病历书写与诊断思维、特殊检查如心电图等内容。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是啥啊

《医学理论与实践》是省级刊物 职称学术论文的刊物级别分为:省级、国家级、核心,而没有省级核心或国家级核心之说,只是省级中好的刊物可以是一级刊物或是二级刊物医学类的国家级刊物:《中国医药指南》《中国临床研究》《现代药物与临床》都容易刊物你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或是刊发论文 可以加百度空间QQ或电话 询问

诊断  一词来自希腊文,是通过辨认去判断的意思,医学术语中借用了这个词来表示通过病情学(nosography)、体征学及其他医学检查手段来判断疾病本质和确定病变的名称,也即是表示通过疾病的表现来认识疾病内在属性的一道程序。  诊断学  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又要阐述各种显示疾病存在的基本体格检查方法和检验技能,藉以验证人体的健康状态或有某种疾病的存在。为达上述目的还要教授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疾病,判断和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保护机体的健康,预防及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一、怎样学好诊断学的几点建议1、症状学:这部分介绍了临床上的一些症状,这部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会花很多时间来讲述,可能只挑几个最常见的来讲,如发热、头痛、胸痛、腹痛、水肿、呼吸困难等等!2、初学阶段,重点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如各种热型的特点(常考名词解释)、水肿的常见原因及其特点、三凹征等等。如果想记更多的东西的话,建议把每种症状产生的机制理解好好一下,这样记忆起来会容易,而且不容易忘!关于这部分,初学可能没有什么感性认识,等把临床课学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就会有另一个层次的理解(个人体会)!虽然这部分不是考试重点,但是不代表它不重要,其实在临床实习问病史的时候还是很需要这些知识的,如病因、伴随症状等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会有很深的体会了,另外,最好能掌握这些常见症状的英文,这些都是很基本的东西,以后肯定会用得上!3、体格检查:这可是诊断学的核心部分!这学期诊断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每个人都学会全身体格检查,其中心脏、肺部、腹部的检查又是重中之重!二、学习这部分的要点:1、第一,就是看书,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手法;第二,要珍惜每次见习课的时间练习!不过见习时很多时候都是同学之间互相练习,在病人身上练习的机会不多(内科见习的时候会相对多一些),所以回到宿舍也可以互相练习,练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2、建议各位买一本《简明体格检查图谱》相信帮助会比较大的!至于考试可以分为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我们的操作考试是每人抽考2项,拿同学当模特,做完以后报结果。其实结果都是阴性的,不过要注意报结果的规范性哦!举个例子:肝脏触诊报结果不能说肝脏无肿大,要说肝脏肋下未触及!3、至于理论考试,主要是针对一些名词和一些体征的意义来考核,复习的时候就有针对性了!如移动性浊音阳性说明腹水至少达到多少毫升之类的题目。当然,考试中也会出现一些综合题,如肺气肿的病人会有哪些体征,要从视、触、叩、听4个方面分别叙述!这些都是临床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相信理论结合实际,这些不会是大问题!4、心电图:我认为重点要掌握的是正常心电图(只有知道正常的,才能发现异常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的诊断(定位和分期)、房颤,这些最容易在考试中出现!三、下面说下实验诊断学部分:1、我觉得三大常规、骨髓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脑脊液检查、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要重点掌握,其中后2项很喜欢出问答题!当然,实验诊断学的内容有很多,一些内容的难度也比较大,老师上课也不会全部讲到,很多还是靠以后自己积累、总结,所以老师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在这部分刻意为难大家的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是本硕博连读本专业实行“八年一贯,本博融通”,培养理念强调“通识通科的医学基础,贯穿全程的综合素质和面向未来的发展潜能”,旨在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人文基础,有较为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基本的科研思维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国际交流能力,有一定的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学制与学位授予:本专业学制八年,学生完成各阶段学业、考核合格,颁发本科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未达到进入二级学科要求或自愿放弃二级学科学习者,将在完成本科阶段培养后分流出口,符合条件者按本科毕业(具体参阅《北京大学医学部本专科生学籍管理细则》)。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是什么

是的,是非常好的核心期刊。是3核心期刊。同时是 科技核心+CSCD核心+北大中文核心。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2014年版

2008年 评上过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和2014版,都不在是核心期刊了。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出版周期:月刊ISSN:1007-4287CN:22-1257/R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12-172创刊时间:1997出版信息专辑名称:医药卫生科技专题名称:临床医学出版文献量:11751 篇总下载次数:836714 次总被引次数:39364 次评价信息(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698(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584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期刊荣誉: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是本硕博连读。北京大学医学部(PUHSC),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2000年4月3日,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2000年5月4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 索引序列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有哪些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有哪些内容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是啥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是啥啊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课程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