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文献资料网

文献资料网

发布时间:

文献资料网

在专业的文献网站内如google学术 、百度文库、知网、维普、万方等,搜索关键字即可找到你所需要的相关内容的文献资料,点击下载即可,如果自己找有困难,可以在知道上悬赏获取,急用的话多加点分悬赏,这样才有更多的知友及时帮助你,找文献也是很费时间和精力的

知网,万方,维普

网站的话: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自己的学校图书馆网站等等但是网站资源都有一个问题,一些绝版的珍贵的资源要么是没有,要么是很贵所以答主已经转战其它方式了(总得有个活路),就是微信公众号,一个是比较全(应该都懂吧)、一个是比较便宜(学生的话应该也都懂)常用的两个:爱学术、纤手修书,其他的还在慢慢摸索,毕竟算是个新方法,这俩前者是一些东西是免费的,后者是真绝版资源有而且真不贵,操作的话各家都不太一样,基本看一下就懂的

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网

女尸及其衣衾1号墓的女尸经病理解剖表明,虽然经历了2100年,身体各部位和内脏器官的外形仍相当完整,并且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软骨等细微结构也保存较好,这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是十分罕见的。临床医学检验表明,死者生前患有冠心病、多发性胆石症,以及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症、血吸虫病等多种病变,为研究尸体的保存以及古组织学、古病理学、古代疾病史和中国医学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  女尸身着丝绵袍和麻布单衣,足登青丝履,面盖酱色锦帕,并且用丝带将两臂和两脚系缚起来。然后包裹18层丝、麻衣衾,捆扎9道组带,又覆盖两件丝绵袍。女尸出土时,浸泡在约80公升的无色透明棺液之中(出土不久变成棕黄色)。这种棺液经多种科学分析判明不是防腐剂,而是土壤中的水分通过白膏泥和木炭层渗入墓室,经长时间的凝结而积聚棺内,具有微弱的抑菌、杀菌作用,但不是尸体得以保存的根本原因。随葬器物保存较好的1号墓和3号墓,随葬品都置于棺房周围的4个边箱之中,主要有满盛衣物、食品和药材等物的竹笥、漆器、木俑、乐器、竹木器和陶器,以及“遣策”竹简,均达1000余件。两墓的锦饰内棺上都覆盖彩绘帛画。3号墓还随葬有帛书和兵器。“遣策”竹简详细记载了1号和3号两墓随葬品的情况,是目前发现的同类竹简中最完整的两批。1号墓出土312枚,3号墓出土410枚,内容均为逐件记录随葬物品的名称、 数量和各种物品的分类小计。1号墓“遣策”竹简所列器物清单的大概顺序是:用漆木制九鼎、七鼎和三鼎、二鼎盛放的各种羹,用竹笥盛放的肉食品(包括禽、蛋和鱼类),用陶器盛放的酱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粮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妆用品、丝织衣物、乐器、扇、席和土质、木质的,但没有提到尸体的衣衾和相当数量的木俑。简文所载与墓内所出实物虽有一定的出入,但两相符合者仍然较多,因而根据简文便可确定某些器物的名称。3号墓所出“遣策”竹简,除大部分内容与1号墓相同外,还记载有车骑、乐舞、童仆等侍从,包括所持仪仗、兵器和乐器等物,这些都能同出土的木俑及棺房两壁的帛画大体对照起来。彩绘帛画1号墓和3号墓内棺上的彩绘帛画,保存完整,色彩鲜艳,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两幅帛画的构图基本一致,全长2米许,均作“T”字形,下垂的四角有穗,顶端系带以供张举,应是当时葬仪中必备的旌幡。画面上段绘日、月、升龙和蛇身神人等图形,象征着天上境界;下段绘交龙穿璧图案,以及墓主出行、宴飨等场面。整个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有人认为,“遣策”简文中的“非衣一长丈二尺”,即指这种帛画。两墓帛画的主要差别在于墓主形象,1号墓为女性,3号墓为男性。3号墓棺房悬挂的帛画,西壁保存较好,长12米,宽94米,绘车马仪仗图像,画面尚存一百多人像、几百匹马和数十辆车;东壁的帛画残破严重,所绘似为墓主生活场面。纺织品和衣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物,年代早,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史料。1号墓边箱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个竹笥之中,除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手套、 香囊和巾、袱外, 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锦和绣品,都以荻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征成匹的缯帛。3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残破不成形,品种与1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立体效果,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制织,其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有或从国外传入的说法。而印花敷彩纱的发现,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1号墓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仍具相当的韧性。帛书和医简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均出自3号墓东边箱的长方形漆盒中。帛书大部分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叠成长方形;少部分书写在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条将其卷起。出土时都已严重破损,经整理,知共有28件。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书有今本传世外,绝大多数是古佚书,此外还有两幅古地图。这是中国考古学上古代典籍资料的一次重大发现。医书简两卷200支,一卷内容与《黄帝内经》相似,讲的是养生之道,另一卷则为房中术。乐器马王堆汉墓的乐器,1号墓出土有二十五弦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完整的西汉初期瑟,还出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3号墓除出土瑟、竽外,又有七弦琴和六孔箫。这些都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实物。12支一套的竽律管,分别标明汉初的律名,为探讨中国早期律制增添了物证。漆器和木俑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共约500件,计1号墓184件,3号墓316件。这是各地发现汉代漆器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器类主要有鼎、匕、盒、壶、钫、卮、耳杯、盘、、奁、案、几和屏风等。漆耳杯占漆器总数的一半以上。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数奁和卮是夹胎。装饰花纹多为漆绘的红、黑和灰绿等色。纹样则以几何纹为主,龙凤纹和草纹为辅。一些漆器书有“侯家”、“君幸酒”、“君幸食”字样,还有注明器物容量的。不少漆器有“成市□”戳记,说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  此外,1号、3号两墓分别出土100多件木俑和30多个盛放肉食品、谷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

维普期刊有一些论文类的资料可以下载,然后电子书可以到豆丁上在线阅读,不过有些下载是收费的,但是阅读不影响。还有新浪的爱问知识人,有一些挺不错的资料。电驴上有电子书可以下载,而且资源都还不错,清晰度什么的够好。 还有一些图书馆的资料可以用超星阅读器看,不过就是有时候有收费的情况。还有就是百度文库啦~ 其实只要你仔细找的话,这类东西还不少的

新浪,爱问。百度,文库。考古吧。博雅论坛。都有不少,既能上传又能下载。呵呵,很方便的。

文献资料网站

建议seek68文献馆中文和外文文献汇总,解决疑难文献,paperkeey论文检测资源一角

SCI-HUB--- 堪称是“谁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下载神器,在我们下载外文文献时提供了极好的便利,但因某个原因,SCI-HUB要经常更改域名,会经常出现链接被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由国家免费向公众提供的学术资源。文献免费下载,缺点:收录的文献资源有限,有时候会找不到需要的文献。中国知网 ---中国知网可以说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提供了各行各业中外文的数据资源,中文文献部分文章可以免费下,外文文献基本没有下载权限Library Genesis电子书下载 ---是一个电子书免费下载平台,提供科技、科学文章等优质的电子书。Library Genesis和SCI-HUB可谓是难兄难弟,因为版权问题,有时文献会下载不了或者页面显示无法连接。seek68文献馆---稳定运行十来年,收录了海量的中外文数据库资源,涉及到各个学科。并且简单易操作,对写论文查询下载文献有很大的帮助。

这类网站有很多呢,除了爱学术网站可以下载文章,还有知网,百度学术这类网站也可以的。

常用的有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爱学术,爱学术的文献类型比较广,主要有中文的期刊,会议,专利,标准,图书,论文,英文的期刊,会议,专利,图书等,我比较喜欢。

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

基本文献史料:具有连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例如隋唐五代的史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太平广记》等等,这些材料在历史纪事上,都按年月日,分门别类,逐一编次,没有任何一年是没有纪事的。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十分清晰,因而是连续的,整体的,每部材料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全面考察,这些材料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等都有或多或少的记载,综合性是很强的。考古文献史料:具有真实性,片段性,研究性。考古出来的毕竟都是实物,是非常真实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只能反映出某个特定时间或时代的特征或特点,文物中,除了本身有文字的,大多都需要研究才能知道它所处的时代或时间。例如周绍良教授编辑的《唐代墓志铭汇编》,这些材料全都来自于真实出土的墓碑等,但墓志所记载的仅仅只有一人或二人,只能反映墓主个人的情况或某些时代特点,即使全部看完也不能对唐时期进行把握,这些墓志只有深入研究后,才能发挥它们对历史研究的帮助。没有基本文献的帮忙,即使想一百年,也很难想出,考古文物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甚至连这个是什么时代的东西都不知道。

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

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

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第二手资料是指借用他人的经验或者成果

《日本投降书》原件是实物史料还是文字史料?

实物资料是反映历史事件的具体器物,如司母戊鼎,是第一手资料文献资料是记载,描写,评论历史的文字,书籍,卷宗。可能第一手如三国志,可能第二手如资治通鉴

  • 索引序列
  • 文献资料网
  • 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网
  • 文献资料网站
  • 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
  • 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