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遥感学报青年编委

遥感学报青年编委

发布时间:

遥感学报青年编委

2008奥运火炬南京站仪式活动;联想江苏巡回演出;雅鹿集团全国巡演;方正集团全国巡演 ;波导手机全省巡演;江苏名门盛事集团庆典体育馆晚会;江苏南京第5届江宁运动会的开幕式;“中天华玥”之夜,塈姜堰市创业风云人物大型颁奖晚会;南京电视台法制现场栏目走进社区,暨“金盛集团”12周年庆,《法制现场》走进金盛大型文艺演出;南京军区大型文艺汇演;2008年10月全国农机展郑州演出;2008首届华语音乐流行榜颁奖典礼,荣获最佳词曲人奖;2008南京雨花茶节开幕式大型演出;江苏梅花节六朝古都服饰巡演;2009亚洲环球小姐选美大赛嘉宾主持!2009-7“精彩中国,现代快报”10周年大型演唱会,与谢霆锋、孙燕姿, 林俊杰,巫启贤,汪峰、斯琴格日乐等同台演出;2010“我们的爱是宽阔海洋”大型抗旱救灾公益演唱会;2010“抗洪救灾我们在一起”大型公益演唱会;2010中国红十字会为白血病患者捐助大型慈善晚会特邀演出嘉宾;2010江小鱼电影《梦想就在身边》北京首映式特邀嘉宾;2010 酷狗音乐与广东卫视“乐拍乐高”搭建联播平台发布会特邀嘉宾;2010顺义电视台《歌唱部落》特邀演出嘉宾;2010环球旅游频道《快乐在前方》特邀演出嘉宾;2010-6 宁夏卫视《时尚星达人》嘉宾;2010-7香港\澳门\广州\成都巡演;2010-8CCTV科教频道《公益的力量》舟曲赈灾晚会;2010-9 受邀参加俄罗斯\悉尼两国演出 ;2010-9北京电视台《北京男孩》超级大挑战节目嘉宾;2010 北京电视台《星夜故事秀》嘉宾;2010-10天津电视台《边演边看》节目嘉宾;2010-10河北省财政厅圣诞晚会;2011-1- 1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元旦晚会2011-1-14首都海归新年联欢晚会2011-4-26《魅力先生》时尚杂志专访2011-4-6呼和浩特电视台《全民乐翻天》演出嘉宾2011-5-20河北电视台《激情大冲关》节目特邀嘉宾2011 -5-29陆锋携爱心参加第八届《爱心向前走》大型义演2011-7-4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梨园闯关我挂帅》栏目录制2011-9-16江苏“七彩云南 翡翠之夜”大型群星演唱会 与汤宝如同台共唱2011-9-25北京欢乐谷陆锋个人专场演唱会2011-10-4 浙江台州某企业国庆企业欢乐会2011-11 “欢乐盛世 和谐大同”群星演唱会2011-12-28 体育联播平台《CSPN化育吧》春节特别节目录制2012-01-07深圳卫视《大娱乐家》春节特别节目录制2012-01-08 华语音乐流行榜“实至名归”颁奖盛典 颁奖嘉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陆锋简介:陆锋,1970年1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遥感中心地理信息系统部主任、中国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对地观测组织(GEO)User Interface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委员、《遥感信息》编委。院青年联合会委员,《遥感信息》编委。主要工作经历和国外进修情况:1991年7月-1993年7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测与遥感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助教1999年8月-2001年3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2001年4月- 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其中2004年4月-12月,在香港大学地理系进行访问研究研究领域与科研业绩:研究兴趣包括GIS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交通GIS理论与技术、城市发展与城市GIS技术等,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性课题、国际合作等多项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合著专著3册,获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近期代表性论文: 陆锋、崔伟宏,1999,车辆导航与监控中GPS/GIS数字地图定位配准误差分析,遥感学报,3(4):312-317; 陆锋、卢冬梅、崔伟宏,1999,基于四叉堆优先级队列及逆邻接表的改进型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中国图象图形学报,4A(12):1039-1045; 陆锋、卢冬梅、崔伟宏,1999,交通网络限制搜索区域最短路径算法,中国图象图形学报,4A(10):849-853; 陆锋、周成虎、万庆,2000,智能交通系统与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世界,1: 20-23; 陆锋、周成虎、万庆,2000,基于空间层次推理的城市交通网络最短路径算法,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5(3):226-232; 陆锋、周成虎、万庆,2000,基于特征的城市交通网络非平面数据模型,测绘学报,29(4):334-341; 陆锋、周成虎,2001,一种基于空间层次分解的Hilbert排列码生成算法,中国图象图形学报,6(5):465-469; 陆锋、周成虎,2001,一种基于Hilbert排列码的GIS空间索引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3(5):424-429; 陆锋,2001,最短路径算法:分类体系与研究进展,测绘学报, 30(3):269-275; 陆锋、李小娟、周成虎、尹连旺,2001,基于特征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进展与问题探讨,中国图象图形学报,6(9):830-835; Lu Feng, Zhou Chenghu, Wan Qing, 2000, An optimum path algorithm for traffic network based on hierarchical spatial reasoning,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3(4):36-42 Chenghu Zhou, Feng Lu, Qing Wan, 2000, A conceptual model for a feature-based virtual network, Geoinformatica, 4(3):271-286 陆锋,2001,数字交通:城市交通管理与应用服务的未来,数字城市,1(1):28-31; 陆锋、周成虎、万庆,2002,基于特征的城市交通网络非平面数据库的实现,测绘学报,31(2):182-186; 陆锋、周大良、郭朝珍等,2002,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的GIS平台体系结构,地球信息科学,4(3):26-34; 陆锋、程昌秀、张明波等,2003,Linux环境下的GIS基础平台研发,地理信息世界,1(6):12-17; 陆锋,申排伟,张明波,基于特征面向对象的地理网络模型研究,2004,地球信息科学,6(3):72-77; Feng Lu, Yanning Guan, 2004, An optimum vehicular path solution with multi-heuristics, 2004,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039:964-971; 张明波,陆锋,申排伟,程昌秀,2005,R树家族的演变和发展,计算机学报,28(3):289-300; 陈洁,陆锋,2005,交通网络最短路径标号算法的实现与效率分析,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0(9):1134-1138; 陆锋,萧世伦,陈洁,周成虎,2005,中国民航公司国内客运空间格局与竞争态势分析,地球信息科学,7(4):43-49; 陈洁,陆锋,2006,一种基于双端队列的交通网络最短路径Pallottino优化算法,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1(3):419-424; 陈述彭、陆锋,2006,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的地缘分析,中国城市发展2006年鉴; Feng Lu, Paiwei Shen, Jie Chen, 2006, An intelligent GIS model for multi-modal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 GIS Development, 10(1):38-40; Feng Lu, Poh-Chin Lai, 2006, A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Based on Limited Search Heuristic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967:487-497

1984年,获南京大学陆地水文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 1987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1993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并兼任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遥感学报》、《地理研究》、《地球信息科学》、 《国际地理信息科学》(IJGIS)[4]等杂志编委。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第一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863海洋领域专家组专家、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国土资源部特邀名誉专员。2008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数据的知识挖掘、地学智能计算、洪水灾害的数值模拟分析与评估信息系统、遥感影像的地学分析与应用等。 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发展了智能化遥感影像分析与离散地理系统模拟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和建立了适用于空间复杂系统模拟和分析的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所建立的基于微分几何原理的全球地理格网模型及其地理格网分析体系, 为原创性成果。在应用方面,研究和发展了洪水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的技术方法,开拓了我国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领域。 主持和参加“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运行系统”、“香港环境遥感综合研究”、 “Multi-resolution Land Use & Land Cover”等国家九五攻关、863计划和国际合作等项目。 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主持承担了国家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图集2册;获国家、中国科学院、省市等科技进步和自然科学成果奖7项, 各种荣誉奖11项。 编著出版了《地理信息系统概要》、《洪水灾害评估信息系统研究》、《遥感影像的地学理解与分析》、《香港揽胜》等专著与图集9卷册,发表“Flood damag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A new conceptual model for network analysis”、“对地球信息科学认识”等论文 60余篇。任《遥感学报》、《地理研究》、《地球信息科学》等杂志编委、副主编。

遥感学报编委

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联合国信息通讯技术促进发展世界联盟(UN-GAID)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世界联盟(e-SDDC)执行委员会主席,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发展中国家数据保护与共享任务组共同主席,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亚洲遥感协会(AARS)副秘书长,SPIE对地观测系统会议共同主席。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全球变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多尺度气溶胶综合观测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委员,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主任,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遥感学报》主编,《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副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编委,《遥感信息》编委,《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丛书》编委。兼任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小组科技组副组长,中国侨联常务委员、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国家机关侨联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第三届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2012年11月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挂职一年)。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1964年至1969年在丰县中学读书;1969年至1973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202部队和237部队;1973年考入南京大学,1977年毕业,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4年至1985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州立大学学习。1987年起,先后任中科院遥感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起,先后任中科院遥感所副所长、常务副所长、所长;1994年起,两任中科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并任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届主任;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1992年至2000年任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及第四、五届专家组组长。是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大学兼职教授、《遥感学报》常务副主编及6个国内外期刊编委、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7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遥感信息科学特别是雷达对地观测领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国家科技攻关、中科院重大及国际合作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8部。作为第一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3项,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5项,并获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国外进修生26名。1992、1996年分别被评为中科院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遥感学报主编

1946年9月18日生于上海,1970年北京大学毕业。1978年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分别于1982、1983、1985年2月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科学硕士(MS)、电气工程师(EE)、博士(PD)学位。曾任职于美国AER研究公司、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香港城市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现任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波散射与遥感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是中国遥感领域第一个IEEE FELLOW(会士),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首次十位CNSF优秀人才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前身)获得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01CB309400)“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首席科学家、IEEE GRSS北京支会创始主席(1998 -2003),中国电子学会微波遥感与无线电遥感、中国计算物理学会计算电磁三个专业委员会创始主席。2011年12月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金亚秋教授于2008年正式出任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报》(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TGRS)副主编,负责微波遥感方面工作。 IEEE(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团体,由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和无线电工程师学会于1963年合并而成。 《地球科学与遥感学报》是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主办的学术月刊,自上世纪60年代创刊以来已出版44卷。该刊物内容涵盖可见光、红外、微波(包括毫米波)遥感领域,从主动遥感的雷达、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到被动遥感辐射计,从遥感系统、空间遥感计划到电磁散射与辐射传输、图像处理分析、数据融合与同化、电磁计算,对象从大气到地表、次地表等。该刊物每年约发表280~300篇论文,集中反映了当代空间遥感与对地观测的最新进展,是国际上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之一。金亚秋教授还于2008年当选IEEE GRSS AdCom(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行政委员会)委员。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团体,IEEE GRSS成立于1962年,当时称为“地学电子学”,上世纪70年代改名为 “地球科学与遥感”。近几十年来,卫星遥感与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的综合交叉、高科技新生长点的不断产生、从研究到应用的迅速转化,GRSS已成为IEEE中发展最快、十分活跃的学术团体之一,成为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电子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等十分广泛的综合性学术团体。IEEE GRSS AdCom作为该学会的领导机构,对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刊物、成就奖励、学会活动等事务,及其世界各分支团体的学术活动进行管理和有关问题的决策。2007年,IEEE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办公室。金亚秋的当选不仅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进入该委员会,而且是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第一次进入该委员会。2009年底,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金亚秋教授接到IEEE GRSS(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地球科学与遥感学分会)的聘书,任命他为GRSS的IEEE Fellow评选委员会主席,今年正式行使职责。金亚秋教授是中国在IEEEGRSS的第一个fellow(会士)。2010年7月26日,金亚秋教授荣获IEEE GRSS Education Award in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IGARSS2010 in Honolulu, Hawaii,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中国科学家在国际GRSS领域获此殊荣。

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联合国信息通讯技术促进发展世界联盟(UN-GAID)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世界联盟(e-SDDC)执行委员会主席,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发展中国家数据保护与共享任务组共同主席,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亚洲遥感协会(AARS)副秘书长,SPIE对地观测系统会议共同主席。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全球变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多尺度气溶胶综合观测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委员,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主任,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遥感学报》主编,《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副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委,《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编委,《遥感信息》编委,《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丛书》编委。兼任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小组科技组副组长,中国侨联常务委员、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国家机关侨联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第三届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2012年11月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挂职一年)。

航空学报青年编委

现为中国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产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担任《航空学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CADDM》学报编委。

罗时钧,中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航空教育家,编写了中国第一部中文空气动力学教材,长期从事飞机部件空气动力学、跨音速空气动力学、大迎角空气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编写了空气动力学讲义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指导研究生几十名,为中国空气动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是钱学森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罗时钧1923年4月1日出生于江西南昌。他的青少年时代,正值中国军阀混战、日寇侵略的艰难岁月,少年时便立下学习航空、科学救国的志向。1941年他被保送进入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5年获学士学位,由于品学兼优,被聘留校任教;1947年被公派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航空工程系留学,于1948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同年以优秀成绩获准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攻读博士学位,主修空气动力学,辅修数学,师从钱学森教授,是钱学森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在钱学森的指导下,他开始研究“容克”飞机因尾翼抖振失事的空气动力机理。罗时钧深刻领悟钱学森研究理论流体力学的方法,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深得钱学森器重。1950年他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时年27岁的他谢绝了美国的多方挽留,拒绝了台湾方面的邀请,于1950年9月毅然踏上返回祖国大陆的旅程。罗时钧等三人乘船返国途经日本横滨时,被美军和台湾特务扣留,并关入美军巢鸭监狱,度过了4个月的铁窗生涯,在中国政府的出面干涉下于1951年初返回祖国。 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中文空气动力学教材回国后,罗时钧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工作。1952年,中国共产党决定组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罗时钧听从党的安排,于1952年11月前往哈军工,并讲授“空气动力学”课程。他的课程是全院有名的样板课。当时国内空气动力学专业没有中文教材,罗时钧经过教学实践摸索,于1955年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空气动力学教材。因教学优秀,1953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一”天安门观礼代表,并受到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文化大革命”期间,罗时钧的家庭和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仍坚持热爱的科研工作。1970年哈军工航空工程系整建制并入西北工业大学,罗时钧转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并于1979~1984年任学校副校长和空气动力学研究室主任。 他的方案曾用于我国第一架新型超声速飞机设计1958年他首先提出的小展弦比机翼—宽机身组合体的翼身气动干扰计算方案,用于我国第一架新型超音速飞机设计,首次将有限差分法用于飞机空气动力计算,为我国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主持并完成跨声速机翼—机身—平尾—垂尾组合体纵向空气动力差分计算程序,获1977年陕西省科研成果奖, 1978年作为获奖代表参加全国科学大会。1976年,他在国内首次解决大迎角非线性气动力计算的收敛问题,1988年将迎角提高到600,在国际上首次得到非对称气动力计算结果,并取得计算方法上的突破,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1983年他参与研究跨音速小扰动势流二级近似方法及其在翼型和机翼绕流上的应用,因此获航空工业部理论成果奖。1986年合作研究S形进气道流场的计算机模拟,获陕西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罗时钧曾多次应邀去瑞典、原联邦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十几所国外大学、研究所从事研究与讲学。他首次建立了西北工业大学与联邦德国宇航院的科研协作关系,使得一大批空气动力学专业中青年教师骨干得以赴联邦德国宇航院学习深造。罗时钧从空气动力学学科建设的高度出发,1980年提出“自修正风洞”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指导研究生进行探讨并敦促空气动力学研究室深入研究,使得这一课题取得了丰富成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关注。 他九十高龄仍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验2000年以来,他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刘锋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蔡晋生教授合作,研究细长锥体涡流的绝对稳定性理论,并用数值计算验证,对文献中实验结果之间的不一致性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澄清了学术界对三角翼大迎角对称的脱体涡的稳定性的争议,对飞行器前体的空气动力设计与控制有应用价值。2007年以来,罗时钧与刘锋等合作研究基于圆锥体大迎角下漩涡的不稳定性理论,采用等离子体激励方法控制圆锥的横向空气动力与力矩,采用占空循环技术,实现侧力和偏航力矩随占空比的线性控制曲线。他发现在占空循环下的侧力随时间的变化是连续曲线,而不是前人预测的矩形曲线。等离子体激励的流动控制方法具有反应快、输入功率低和无运动部件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罗时钧先后获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重大科研成果奖多项、陕西省科技成果奖、航空部先进工作者和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8)。他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被美国空军外国技术局和美国宇航研究院译成英文发表。他的名字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1985)、《美国科学与工程名人录》(1992~1993)、《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1992)和《中国科技人才大辞典》(1995)。罗时钧还先后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云南工学院名誉教授、国防科大兼职教授,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圣塔克拉拉大学、南加州大学访问教授;还曾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干线飞机总设计师顾问;美国《数学评论》学会评论员,联邦德国《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顾问编委,《航空学报》、《力学进展》编委,《空气动力学报》副主编,力学学会理事,航空学会理事、名誉理事,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他曾任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科委理论与应用力学学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程力学分组成员;1979~1984年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和空气动力学研究室主任,1993年退休后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研究员。如今,罗时钧远在美国加州,还借助互联网指导在西北工业大学就读的研究生。他对学生不仅严格要求,更是循循善诱。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而且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耄耋之年,他仍奋斗在科研的第一线,为国家培养空气动力学的后继人才。

石油学报青年编委

石油地质学家。陕西渭南人。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0年代指出沉积盆地是油气形成与赋存的基本构造单元,指明盆地长期下沉、沉积巨厚、封闭深水盆地、还原介质水域、湿润气候、湖泊相暗色泥岩是陆相生油的沉积条件、构造环境和沉积物质,完善和发展了陆相生油理论,科学预测陆相盆地找油领域。60年代指出生、储、盖、运、圈、保有机匹配成油气地质条件是寻找油气田的基本地质因素。80年代组织领导全国第一次油气资源评价,运用地质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定量评价,为国家制定油气勘探规划提供依据。90年代论述含油气盆地分析原理和方法,首次将成油气系统理论引入盆地分析。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9年12月田在艺出生在陕西省渭南县农村一个普通小学教员的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深得家人和老师的喜爱。在西安市读中学时,学校来了一位年轻的地理教员,经常带学生们到郊外看地质现象,讲解岩石、地层、褶皱等地质知识。大自然的神奇奥秘使田在艺对地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年时代的田在艺正值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中华民族遭受欺凌之际,“科学救国”的意识强裂地撞击他的心灵。他胸怀要救国先找矿,增强国家实力的理想,潜心刻苦学习,于1939年7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地质地理系。1940年9月转入四川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学习。1945年田在艺怀着开发石油、报效国家的满腔爱国热忱,主动报名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玉门油矿工作。这年初秋,田在艺与同班同学李德生、张传淦辗转来到玉门。从此,他跟随中国石油工业的先驱者玉门油矿创建人孙健初等上祁连、下酒泉、入陕西、赴青海,在祖国的大西北开展石油地质调查,风餐露宿,千里跋涉,在戈壁荒漠和黄土高原上为祖国探寻石油宝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田在艺于1950年对鄂尔多斯盆地和民和盆地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工作,徒步考察5年,走遍陕甘宁青的山山水水,练就了野外现场进行石油地质调查的基本功,丰富了石油地质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1955年3月,调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总地质师和研究所副所长,参加了克拉玛依第一批探井的部署和解剖油田部署方案的研究,进一步探明了油田规模。1956年,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60年初,田在艺奉调参加大庆石油会战,运用陆相盆地找油的原理,以地震剖面整体解剖松辽盆地。1964年,田在艺又投入了大港石油会战,任大港油田勘探指挥部副指挥兼总地质师,参加渤海湾盆地大剖面解剖方案部署研究和探井部署工作。1966 年5月,田在艺奉调南下,参加江汉石油会战,任江汉油田副指挥兼总地质师,领导并参与了湖北王场油田的解剖方案及外围的勘探部署研究。1973年4月任江汉石油学校副校长。1974年,奉调吉林油田,担任副指挥兼总地质师,参与调整扶余油田开发方案,改气驱开采为水驱开采,保持了油田稳产高产,扩大了含油面积,增加了可采储量。1980年初田在艺担任石油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参加和领导中国含油气区大地构造与油气远景评价等研究工作。同时,为了更快地培养石油地质人才,他担任研究生导师,指导1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无论严冬酷暑,都精心钻研,辛勤论证各种有关科研项目,经常放弃星期日休息,伏案疾书,共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科研著作6本,专著2本,累计达400多万字。由于他在石油地质学、陆相盆地生油和成油理论、油气藏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989年荣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奖”,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 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在艺曾任石油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地质标准化委员会主任,中美地学科技合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质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石油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及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国家IGCP及ICL成员,《石油学报》副主编,《石油知识》编委会主任,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及长春地质学院兼职教授。1955年田在艺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总地质师和研究所副所长。当时,正值原中苏石油公司苏方将全疆油区的勘探工作全部移交中方不久,他首先率领地质人员深入克拉玛依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并结合大量物探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后,认为克拉玛依油源丰富,储油圈闭构造比较好,所以在局勘探会议上坚决支持并研究了第一批探井部署。这年7月,一支由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族、回族等多民族组成的青年钻井队,在黑油山1号井钻探,于10月29日,黑1井喷出原油,从而发现了新中国第一个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田在艺在鼓舞人心的喷油现场对大家说:“让我们祝贺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油田,但这仅仅是开始,是万里长征迈开的第一步”。勘探实践证明了田在艺预言的正确性。1960年元月田在艺奉调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他先后任大庆油田地质调查处处长兼总地质师和勘探指挥部副指挥兼总地质师。在艰苦的岁月中,头顶蓝天,脚踏荒地,领导勘探队伍几千人,进行地震勘探,整体解剖松辽盆地,组织策划并直接参与地震部署、资料解释和钻井设计。在发现构造圈闭的基础上,于大庆长垣外围发现了新的油气田,是大庆油田的重要发现人之一,其成果于1982年7月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与地质部、石油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庆油田发现者分享了这份崇高的荣誉。1964年田在艺出任大港油田勘探指挥部副指挥兼总地质师。经过野外地质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后,立即组织部署解剖控制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构造的大剖面,突破了该地区地下地质结构复杂、断层发育、构造支离破碎等地质难点,接着迅速组织部署探井井位,终于在1965年11月港5井喷油,随后在港东、港西连连喜获工业油流,发现了大港油田。田在艺献身石油,扎实工作,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多次参与发现新的油气田,然而他却谦虚地说:“油田是大家共同努力发现的,我自己只不过是融入祖国建设洪流中的一滴水。”

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主任、“城市油气输配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石油学会石油应用和储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院校工作部秘书长、全国高等学校石油天然气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石油学报》、《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油气储运》、《Petroleum Science》、《管道技术与设备》等5本学术期刊的编委。 张教授治学严谨,求实创新,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张老师长期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教学与科研,以“易凝高粘原油流变学与输送工艺”为主攻方向,是该领域的国内著名专家,先后主持研究省部级科技攻关和基金项目20余项,在改性含蜡原油输送特性及模拟、含蜡原油流变性测定及流变参数计算模型、埋地含蜡原油管道的流动安全性评价、冷热原油交替输送工艺等方面取得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为我国易凝高粘原油流变学和输送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针对正在建设的国家“十一五”规划“西油东送”重点工程——西部原油管道提出的工艺方案被建设单位采纳,节省巨额建设投资;在国外、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各1项;合作出版教材、专著5部。

  • 索引序列
  • 遥感学报青年编委
  • 遥感学报编委
  • 遥感学报主编
  • 航空学报青年编委
  • 石油学报青年编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