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东大学理学版学报编辑部主任

山东大学理学版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山东大学理学版学报编辑部主任

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学。1982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在山东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潍坊学院社科系副主任,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现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学研究生导师,新闻传播专业学科带头人,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文学、新闻学等领域的研究,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新闻评论学、深度报道与新闻策划;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人文科学方法论、媒介文化研究、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业务等。

高宝玉,男,山东省鄄城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注册环保工程师。 通信地址:山东济南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编:250100。电话:0531-88364832(o),e-mail: 。受教育情况: 3-3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9-7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化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0-7 华东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石油炼制系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 1-至今,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6-7 美国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土木、环境和海洋工程系环境系统中心,客座教授;9-12 山东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11-2 德国karlsruhe大学水环境工程研究所,访问学者(daad资助);8-11 德国karlsruhe大学englar-bunte研究所水化学研究室,访问学者 (daad资助);10-10 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副教授、副系主任;5-10 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副教授;1-5 美国saint vincent 学院,客座教授;1-4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讲师、副教授;8-12 山东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8-8 华东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有机化学教研室,助教。主要研究领域: 水和废(污)水处理药剂与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开发和应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水污染控制技术与资源化研究固体废物利用技术研究主要社会兼职: 国际水质协会(iwa)化学工业专题组管理委员会委员国际水质协会(iwa)会员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水处理化学专题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混凝技术学组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兼职教授《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编辑委员常务委员和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编委《环境化学》编委《安全与环境学报》编委《环境工程学报》编委《精细化工》编委山东省环保产业研发基地理事会常务理事《山东化工》编委《山东环境》编委会副主任济南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政协第十二届济南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特邀委员科研与成果: 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水专项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课题、山东省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山东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等50余项, 鉴定成果21项,申请发明专利17项(授权7项)。在中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130余篇),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60余篇。开发研制出十余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研制开发出的产品大多已投入到工业生产和应用中去,研究成果获各种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于1999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于2003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和《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特别提名奖》,于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杰出中青年科学家称号。主要研究成果获奖情况:1.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及高效絮凝技术”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高效多功能无机-有机复合水处理剂的研制及开发” 成果获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 “聚合铝硅无机高分子水处理剂” 成果获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 “硅酸根/硫酸根对部分水解铝盐混凝剂中铝的形态及性能影响研究” 成果获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 进步二等奖;5. “崂山生态及保护研究” 成果获得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 “新型混凝剂聚合硅铝铁的基础及应用性能研究” 成果获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7. “水和废水处理用混凝剂/絮凝剂的特性及应用基础研究” 成果获2007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 奖;8. “山东省环境容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 成果获200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 “高效多功能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成果获200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 “se-z3型分散阻垢剂” 研究成果获199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1. “jx-ii型絮凝剂” 成果获1995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2. “山东省环境容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 成果被评为2002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刘俊新 电话: (010)62849133 职位: 研究员 传真: (010)62849133 邮编: 100085 Email: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简介: 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组组长。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哈尔滨建筑大学环境工程学科获博士学位。1994至1996年和1998至1999年先后两次在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环境科学研究所(TNO-MEP) 高访和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目前的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水质工程与水环境恢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境工程学报》副主编等。现任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主任。 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与污水资源化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⑴ 经济高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研究,包括新型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新型低能耗膜生物反应器、有毒有害污染物生物降解机理与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工艺等;⑵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及恶臭物质的生物降解机理与新型反应器的研究;⑶ 污泥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通过对单体技术的创新与优化组合,形成经济、高效和清洁型的污水处理集成工艺或系统。 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省部、科学院和地方科技攻关与实际工程项目等40余项,曾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授权2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1项。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专项”、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周向军, 1952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列教学部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山东省理论工作专家咨询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当代社会主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12部(含合著、主编)主要代表性学术成果有: 1.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 人民中国出版社 1993年3月版 2.著作《壮丽的日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 泰山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3.著作《走向理想的精神家园——毛泽东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比较研究》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版 4.著作《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8月版 5.著作《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版 6.论文“方法功能科学实现的主观条件” 《文史哲》1997年第3期 7.论文“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5期 8.论文“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观条件”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1期 9.论文“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百科名片叶涛,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教授,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85年参与创办《民俗研究》杂志,历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2008年4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等。另有中共扶风县委常委、县人武部部长叶涛,以及北宋著名诗人叶涛(1050-1110)。中文名: 叶涛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费县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 职业: 教授,民俗学家 毕业院校: 山东大学 代表作品: 《民俗学导论》、《中国民俗》、《中国京剧习俗》

1、《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联合日报·文史周刊》2006年10月28日2、《四库学根基的夯实之作》 《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2月24日3、《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的杰作》 台湾《书目季刊》2005年第39卷第1期4、《高亨著作集林的编纂出版和学术意义》 《光明日报》2005年8月11日5、《论朱熹诗集传所定诗旨与诗小序之间的关系》 《理论探讨》2004年第3期6、《墨家学说体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关于墨家的立说根据、核心思想和价值原则》 《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7、《简论欧阳修诗本义的特点和得失》 《理论探讨》2003年第5期8、《毛诗故训传标兴含义新解》 《晋阳学刊》2003年第3期9、《古典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文献》2003年第2期10、《论两汉文献的构成特点和整理现状》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11、《百年学术名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文史哲》2002年第6期12、《默默耕耘 老学不倦—古典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学行记略》 《炎黄文化研究》2002年第9期13、《论东汉朝廷对今文经学经本家法的保护和校理》 《学术交流》2002年第6期14、《论两汉鲁诗学派》 《晋阳学刊》2002年第3期15、《论诗序的主体部分可能始撰于孟子学派》 《诗经研究丛刊》2002年第3辑16、《论诗序主体部分的完成不能早于战国中期》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学苑出版社17、《论两汉经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18、《关于隋唐四大类书》 与董治安先生合作 《海峡两岸文献学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论齐诗学派与王莽的关系及其在东汉的命运》 《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20、《试论韩诗学派的品格特征》 《学术交流》2001年第5期21、《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22、《论毛诗在两汉今古文斗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23、《诗序的主体部分写定于毛传之前的文献依据》 《诗经研究丛刊》2001年创刊号24、《从兴的角度对诗经中某些部分创作年代的推测》 《福建论坛》2000年第6期25、《论毛诗的经本及其学派归属》 《福建论坛》2000年第3期26、《论朱熹与唐仲友间的一桩公案》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27、《李焘著述考辨》 《文史》2000年第1辑28、《从传序的关系论诗序的写作年代》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学苑出版社29、《刘向校书同僚学行考论》 《文献》1998年第3期30、《班固的从祖父班斿》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31、《毛诗的时代性质及其传授渊源考略》 《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32、《两汉文献的现状与两汉全书的任务》 《文史哲》1998年增刊33、《论高亨先生的周易校勘学》 《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34、《侯苞侯包侯芭考》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35、《清中叶栖霞学者牟应震的行年和著述》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5年第3期36、《试论姚振宗的别录七略辑本》 《古籍研究》1995年第1期37、《李焘事迹编年》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4年10月齐鲁书社38、《喜见藏书史研究之新篇章——评山东藏书家史略》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4年第2期39、《评曹之先生的中国古籍版本学》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3年第4期40、《试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著录依据和著录方法》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3年3月山东文艺出版社41、《正史艺文志补志浅说》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42、《试论清季目录学家姚振宗》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1年9月山大出版社43、《评列女传译注》 《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44、《宋代的国家藏书》 《文史知识》1990年第3期45、《从正史艺文志谈补志的得失》 《图书馆工作》1990年第3、4期46、《论四库全书总目类目设置之得失》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9年第2期47、《杨守敬与日本访书志》 《文献》1989年第1期48、《李平心与生活全国总书目》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7年第4著作 1、《野菜博录校释》 2006年12月山东画报出版社2、《毛诗名物图说》 2006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3、《高亨著作集林》 编校组主要成员 2004年1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4、《李焘学行诗文辑考》 2004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5、《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2004年11月山东文艺出版社6、《宋史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2004年4月商务印书馆7、《唐代四大类书》 副主编 2003年1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8、《诗经要籍提要》 执行编辑、主要撰稿人 2003年8月学苑出版社9、《离骚全图校释》 2003年4月山东画报出版社10、《毛诗品物图考》 2002年8月山东画报出版社11、《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 与王绍曾先生等合作 2002年4月齐鲁书社12、《诗经要籍集成》 执行编辑 2002年学苑出版社13、《南史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2001年10月商务印书馆14、《二十五史外人物总传要籍集成》 副主编 2000年10月齐鲁书社15、《清史稿艺文志拾遗》 常务编委、主要撰稿人 2000年9月中华书局16、《两汉全书》第一册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9年9月山东大学出版社17、《两汉全书》第二册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9年9月山东大学出版社18、《汉书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1999年5月商务印书馆19、《山东文献书目》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3年齐鲁书社20、《世界百科名著大词典》 图书馆学与综合学科卷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2年11月山东教育出版社 1、《两汉全书》,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编委会主要成员,自1996年立项至今,先后整理《毛诗传笺》、《史记》等要籍,凡200余万言。2、《中华儒藏·诗经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与董治安先生、郑杰文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3、《汉魏之际山东经学现象探析》,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与庄大钧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4、《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与刘心明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1、《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2006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2003年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3、《论毛诗序的写作年代》,2002年获中国诗经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4、《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2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5、《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1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1获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7、200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二等奖8、《山东文献书目》,1995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9、《山东文献书目》,1995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0、山东文献书目》,1994年获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11、199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首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硕士生二等奖。

山东大学理学版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高宝玉,男,山东省鄄城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注册环保工程师。 通信地址:山东济南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邮编:250100。电话:0531-88364832(o),e-mail: 。受教育情况: 3-3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9-7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化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0-7 华东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石油炼制系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 1-至今,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6-7 美国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土木、环境和海洋工程系环境系统中心,客座教授;9-12 山东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11-2 德国karlsruhe大学水环境工程研究所,访问学者(daad资助);8-11 德国karlsruhe大学englar-bunte研究所水化学研究室,访问学者 (daad资助);10-10 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副教授、副系主任;5-10 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副教授;1-5 美国saint vincent 学院,客座教授;1-4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讲师、副教授;8-12 山东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8-8 华东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有机化学教研室,助教。主要研究领域: 水和废(污)水处理药剂与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开发和应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水污染控制技术与资源化研究固体废物利用技术研究主要社会兼职: 国际水质协会(iwa)化学工业专题组管理委员会委员国际水质协会(iwa)会员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水处理化学专题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混凝技术学组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兼职教授《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编辑委员常务委员和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编委《环境化学》编委《安全与环境学报》编委《环境工程学报》编委《精细化工》编委山东省环保产业研发基地理事会常务理事《山东化工》编委《山东环境》编委会副主任济南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政协第十二届济南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特邀委员科研与成果: 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水专项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课题、山东省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山东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等50余项, 鉴定成果21项,申请发明专利17项(授权7项)。在中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130余篇),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60余篇。开发研制出十余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研制开发出的产品大多已投入到工业生产和应用中去,研究成果获各种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于1999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于2003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和《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特别提名奖》,于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杰出中青年科学家称号。主要研究成果获奖情况:1.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及高效絮凝技术”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高效多功能无机-有机复合水处理剂的研制及开发” 成果获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 “聚合铝硅无机高分子水处理剂” 成果获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 “硅酸根/硫酸根对部分水解铝盐混凝剂中铝的形态及性能影响研究” 成果获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 进步二等奖;5. “崂山生态及保护研究” 成果获得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 “新型混凝剂聚合硅铝铁的基础及应用性能研究” 成果获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7. “水和废水处理用混凝剂/絮凝剂的特性及应用基础研究” 成果获2007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 奖;8. “山东省环境容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 成果获200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 “高效多功能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成果获200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 “se-z3型分散阻垢剂” 研究成果获199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1. “jx-ii型絮凝剂” 成果获1995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2. “山东省环境容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 成果被评为2002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刘俊新 电话: (010)62849133 职位: 研究员 传真: (010)62849133 邮编: 100085 Email: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简介: 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组组长。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哈尔滨建筑大学环境工程学科获博士学位。1994至1996年和1998至1999年先后两次在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环境科学研究所(TNO-MEP) 高访和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目前的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水质工程与水环境恢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境工程学报》副主编等。现任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主任。 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与污水资源化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⑴ 经济高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研究,包括新型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新型低能耗膜生物反应器、有毒有害污染物生物降解机理与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工艺等;⑵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及恶臭物质的生物降解机理与新型反应器的研究;⑶ 污泥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通过对单体技术的创新与优化组合,形成经济、高效和清洁型的污水处理集成工艺或系统。 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省部、科学院和地方科技攻关与实际工程项目等40余项,曾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授权2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1项。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专项”、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1.《子帧的矢量量化》 山东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2.《AN EFFICIENT CODING SCHEMES BASED ON SUB-FRAME VECTOR QUANTIZATION》 WCC ICSP August 21-25, 2000, Beijing, C《ANALYSIS OF COMPRESSION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IN SUB-FRAME VECTOR QUANTIZATION》 ISITA2002 October 7-《基于边缘初始化的竞争网络的矢量量化》 信号处理 2003年第1期5.《双音频收发芯片M-8888及其应用》入编PC机与单片机&DSP数据通讯技术选编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第1版6.《可编程开关电容通用滤波器MAX260/261/262》 3 国外电子元器件(第2期)7.《图像自动报警系统的研究》 计算机应用研究 1998年第4期8.《可编程开关电容滤波器S3528和S3529》 国外电子元器件 1999年第1期9.《基于小波包的矢量量化图像压缩方法》 6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第2期10.《子帧的矢量量化(SVQ)压缩机理及特性分析》 8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第3期11. 《一种在复杂背景彩色图像中划分手部图像的方法》 8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第4期12.《改进的子帧矢量量化》 10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第5期 第1位13.《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OV9620/OV9120及其应用》 电视技术 2003年12期14.《第3代移动通信发展三强鼎立》 国际学术动态 2004年1期 2004年2月15.《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数字图像自动聚焦算法的研究》 计量技术 2004年第6期16.《一种利用游程编码优化EZW的方法》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年第3期 2004年6月17.《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自动聚焦算法》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年第6期 2004年12月18.《基于小波变换和误差竞争学习的矢量量化》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4年第6期 2004年12月19. 《基于小波系数特征结构分类的分形图像编码》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5年第1期 2005年2月20.《基于USB0的高分辨率数字摄像头设计》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5年第2期 2005年2月21.《Smart Battery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今日电子 2005年第3期 2005年3月22.《RGB彩色图像自动聚焦系统》 计量技术 2005年第10期 2005年10月23.《一种新的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5年第4期24.《An Effective Focusing Algorithm Based On Non-uniform Sampling》 (EI)(IWVDVT 2005) Suzhou Hotel, Suzhou, China May 28~31, 200525.《Using Non-uniform Sampling to Make Auto Focusing Result Correct》 MAPE2005 GENERAL INFORMATION 8-12 August, 2005 Beijing, China26.《结合小波零树的分形图像编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EI) 2005年6月 第6期第27卷27.《基于统计特性的分形图像压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9中旬发表 2005年第26期第41卷28.《U-BOOT的启动流程及移植实例》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5年7月发表 2005年第7期29.《用高斯非均匀采样解决自动聚焦中的误判》 光学技术05年11月发表 2005年第6期30.《一种分形图像编码的新方法》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1期第8卷31.《基于Rorberts梯度的自动聚焦算法》 红外与激光工程 已录用 预计06年6月发表2006年35卷第3期32.《自动聚焦系统中聚焦窗口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 光学学报 已录用 预计2006年12月发表33.《基于图像边缘能量的自动聚焦算法》 光学技术 录用 2006年2月发表34.《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自动聚焦算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录用 预计2006年6月发表《针对核磁共振检查过程的监测系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录用 预计2006年6月发表《基于K近邻加权的混合C均值聚类算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录用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 入编《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一书 1999年11月第1版2.《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中一个电路的分析》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1998年 第1期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的创建》 入编《新世纪教学论丛》一书 2002年1月第1版《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理科教育 2002年第6期《从电子设计竞赛谈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入编《新世纪教学论丛》第二辑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第1版5.《浅谈素质教育》 2003年6月24日出版 文史哲(青年学者专号)6.《对基础教育中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观的思考》 2004年12月24日出版 文史哲(增刊)7.《新课背景下教师评价机制的转变》 2004年12月24日出版 文史哲(增刊)8.《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高等理科教育 2005年第2期(4)9.《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改革措施》 入编《新世纪教学论丛》第三辑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第1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主任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主要栏目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辟有述评、专论、论著、临床病理(例)讨论、技术方法、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短篇报道、消息、书评等栏目。收录情况已被国内外多家文献检索系统和文摘杂志收录,如《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中国药学文摘》、《中国科学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等均收录该刊论文。获奖情况该刊多次获得奖励。1993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优秀学报二等奖,1997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期刊”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1999年获教育部学报评优三等奖。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1 所有来稿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2 作者对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负责。若该研究工作已获得课题基金资助或获得奖励,请注明课题(奖励)名称及编号;若文稿已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请注明会议名称及时间。3 该刊采用网上投稿系统,作者登陆该刊网站后,按系统要求逐步进行。为便于编辑修改,来稿请用word文档格式。4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凡符合规定的即编号登记并送相关专家评审。来稿是否刊用,编辑部在收到稿件3个月内通知作者。若稿件寄出3个月后编辑部未与作者联系,作者可另投他刊。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退回修改时,作者应针对审稿意见逐条修改或作相应说明,修回稿应在规定日期内全部发送回编辑部。若超过2个月未修回者作自动退稿处理。作者如要求刊登则作为重新投稿处理。稿件排印的初校样由作者校对时,除发现内容有不当之处需修改外不得任意增删,并请在指定日期内发送回编辑部。编辑部对决定刊用的稿件将收取一定发表费,文稿刊出后赠送样刊5本以致酬谢。5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凡在学报上刊出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收入CAJ-AD。若作者不同意时,请在来稿时说明。6 地址: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医学编辑室。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1671-7554]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 提示: CSCD扩展库(E)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399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328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 - 第25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提示: 排序:综合性医药卫生类 - 第26位 主题分类: Health Sciences: Clinical Medicine Health Sciences: General and Others Health Sciences: Preventive Medicine R:综合性医药卫生: R:综合性医药卫生

千金要方药方:肉苁蓉、钟乳、蛇床子、远志、续断、山药、鹿茸、以上七位各三两。制法、用法:用黄酒泡七日以上即可服用,每日服两次。功用:如增加交合效果,蛇床子加倍;增强坚度,远志加倍;若欲长大,鹿茸加倍;增加射精量,钟乳加倍。

您好,山东大学报医学版较为正规些,山东医学现在鱼目混杂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如前者严谨。

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专业特长及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研究和中国海洋史研究,专长于中国传统对外政策和涉外制度研究、中国与周邻国家关系史研究,明清王朝海洋政策和海外贸易研究。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儒家文明与中韩关系研究》,韩国学术振兴财团项目,2007-2009;2.《清史·邦交志》(上卷),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体工程项目,2005-2010年;3.《唐代新罗侨民研究》,韩国国际交流财团,2003-2005;4.《鸦片战争前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4年;5.《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演变研究》,韩国国际交流财团,1997-1999;6.《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第一卷),外交部科研项目,1996-1998年;7.《明代海外交通史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93-1995年;9.《清前期对外关系研究》,教育部人文学科博士点基金项目,1992-1994年;10.《闭关与开放: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89-1991年。著作与教材:《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2.《儒家文明与中韩传统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3.《山东半岛与中韩交流》,香港出版社,2007年;4.《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与政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5.《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7.《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的演变》,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8.《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9.《“怀夷”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0.《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1997年;11.《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年;12.《中国海外交通史》,台北文津出版,1997年;1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4.《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主要论文:(一)中国传统对外政策与涉外制度研究论文:《海外穆斯林商人与明朝海外交通政策》,《文史哲》2007年第1期;《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兼论明朝是否向东南亚扩张问题》,《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中国传统文化与郑和下西洋》,《文史哲》2005年第3期;《澳门问题与乾隆限关政策》,澳门《文化杂志》2004年夏季号;《清初“海禁”期间海外贸易政策考》,《文史》2004年第4期;《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论明朝月港开放的局限性》,《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1期;《论宣德至弘治时期明朝对外政策的收缩》,《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试论明成祖的对外政策》,《安徽史学》1994年第1期;《论明太祖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失败》,《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清朝体制与对西方的被动应战》,《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论明代市舶司制度的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2期;《明初海防与郑和下西洋》,《南开学报》1985年第5期;《“夷官”与“逃民”:明朝对于海外国家华人使节的反应》,载于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辑。(二)中韩关系史领域研究论文:《字小与国家利益:对于明朝就朝鲜壬辰倭乱所做反应过程的透视》,《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许国出使朝鲜与东国士庶交谊》,《中国与韩国----崔韶子教授退职纪念论文集》,韩国太阳社出版社2005年;《“既在人间世,万事担双肩”----申圭植汉文诗歌作品初探》,金俊烨、石源华主编:《申圭植·闵弼镐与韩中关系》,韩国罗南出版社2003年4月版;《论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兼论高句丽遗民与新罗侨民的敌对意识问题》,韩国《东国史学》第37辑(2002年12月);《重陪鹓鹭更何年?---朝鲜李珥出使明朝诗歌初探》,《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明清时代的朝鲜使节与中国记闻》,《海交史研究》2001年第2期;《偰长寿与高丽、朝鲜王朝的对明外交》,杭州大学《韩国传统文化·历史卷》,学苑出版社2000年10月;《论17—19世纪朝鲜王朝的清朝观演变》,台北《韩国学报》第16期(2000年6月);《拒“理”与受“器”:论朝鲜王朝对早期汉译西学的反应》,澳门《文化杂志》第32期(1997年秋季);《明初与朝鲜海上交通考》,《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分裂时代的外交竞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韩关系述评》,韩国《东亚研究》第32辑(1996年12月);《论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论唐代与新罗的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李鸿章与朝鲜对西方的缔约开放》,《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论高丽王朝对中国典制文化的吸收问题》,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八辑;《入唐新罗人与唐罗文化交流》,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五辑;《礼义观与现实冲突----李朝政府对于清初漂流海商政策波动的研究》,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四辑;《唐代对外开放政策与唐罗关系》,北京大学《韩国学论文集》第三辑。(三)中日关系史与中西关系史领域研究论文:《宋朝与丽日两国的民间交往与汉文化传播----高丽与日本接受宋文化的比较》,《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4期;2.《壬辰倭乱时期の明王朝と朝鲜の对日外交》(日文),仲尾宏(日本)主编:《朝鲜义僧将·松云大师と德川家康》,日本东京明石书店2002年7月;3.《澳门模式与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4.《英国的“港脚贸易”与广州》,载于《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5.《明朝对日政策与日本使节的争贡事件,》载于《明史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6.《英国散商对华贸易的发展与鸦片战争》,载于《屈辱与抗争----鸦片战争150周年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7.《胡惟庸通倭问题辨析》,《安徽史学》1990年第1期。(四)中外关系史一般问题与中国海洋史领域论文:《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安徽史学》2008年第1期;2.《宋朝州府涉外权力的增强与东亚贸易的扩张----以市舶司为中心》,《东アジアと日本》,日本九州大学出版部2007年;3.《论16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文史哲》2000年第4期;4.《晚明社会人身依附关系与社会思潮的演进》,韩国《东洋学研究》第4辑(1998年6月);5.《清代的天后宫与会馆》,《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6.《也论清前期的海外贸易----与黄启臣先生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7.《明代海防与海外贸易----明朝闭关与开放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8月版;8.《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市场》,载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9.《明朝后期筹海过程考论》,《海交史研究》1990年第1期;10.《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中外界限和分期问题》,《山东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11.《明代海外贸易及其世界影响----兼论明代中国在亚太地区贸易上的历史地位》,《海交史研究》1989年第1期;12.《明代市舶司制度与海外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五)学术评论:《缀零碎为整体 寓分析于叙述----评张国刚、吴莉苇〈中西文化关系史〉》,《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3期;2.《读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11期;3.《“闭关”或“开放”类型分析的局限性----近20年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研究述评》,《文史哲》2002年第6期;4.《评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光明日报》2001年5月8日;5.《开拓创新,立论严谨----陈信雄〈宋元海外发展史研究〉评介》,《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2期;6.《近来别具一只眼,另察中国衰乱源----简评李金明博士〈明代海外贸易史〉》,《海交史研究》1991年第1期。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研究论丛》编委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海交史研究》编委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史学会理事等

百科名片叶涛,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教授,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85年参与创办《民俗研究》杂志,历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2008年4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等。另有中共扶风县委常委、县人武部部长叶涛,以及北宋著名诗人叶涛(1050-1110)。中文名: 叶涛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费县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 职业: 教授,民俗学家 毕业院校: 山东大学 代表作品: 《民俗学导论》、《中国民俗》、《中国京剧习俗》

王国云,女,1971年出生。医学博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2009年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作访问学者,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擅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及妇科内分泌疾病和其他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妇产科各类手术操作和各类腔镜技术,熟练掌握阴道镜、超声检查等与妇产科有关的各种诊断技术。目前主要从事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研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为亚洲太平洋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联盟会员,《现代妇产科进展》编辑,《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审稿专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SCI收录7篇,参编著作3部。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6项。

  • 索引序列
  • 山东大学理学版学报编辑部主任
  • 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山东大学理学版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主任
  • 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