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太原科技大学报考人数

太原科技大学报考人数

发布时间:

太原科技大学报考人数

MBA专业的学校在太原市有4所学校。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是211学校,但是MBA专业是不分方向的,需要在职上3年的学。财大是2年的。科大在历年报考人数中属于人数较少的。学费低、竞争小。如果自己分数不太好可以选择报考科大的。

首先我记得这个学校的mba教育办的历史不长,其次太原科技大学是一个工科院校,所以mba这种专业实力可能稍逊。不过我也见过不少就读于太原科技大学mba专业的学生。

人数不等,呈递增状态。像二零二一年整个学院报考三支一扶的总人数将近五千六百人,达到历年来报考人数的一个新高。二零二二年将继续进行三支一扶招聘,今年将为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的第二年。愿意报考的请早做准备。

我就是太原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的,感觉还不错的,老师特别好

太原科技大学报考人数多少

目前机械专业是一志愿报考达录取人数的一半以上,所以近几年都要调剂生。一志愿报考只要达线,本科院校不是三本的基本没问题,要是调剂的话三本基本没戏,得很高的分才能上毕竟越调越高嘛,另外本校的不管是一志愿还是调剂优势是很显然的(每个学校都一样)。

每年名额都是不确定的。西部计划每个学校有几个名额是不一定的,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学校需求和报名人数,所以具体名额需要看当年的招募计划。西部计划从2003年开始实施,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者在读研究生,去支援西部开发。自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已经派遣了27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支援西部地区。

人数不等,呈递增状态。像二零二一年整个学院报考三支一扶的总人数将近五千六百人,达到历年来报考人数的一个新高。二零二二年将继续进行三支一扶招聘,今年将为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的第二年。愿意报考的请早做准备。

太原科技大学报考人数多吗

中国的MBA多是给老总花钱买文凭,一年除了毕业和开学那天见到人,其他时候没人上课的。MBA还是转美国

具体人数不太清楚你要是第一志愿,基本够国家线就要你,即使是机械一类的你要是调剂的话,机械那边据说要330+,电气这边也要320+,这样才比较保险吧另外,本校的优势很大,不管是一志愿还是调剂的其他的专业的话,应该不会太紧张,都是走国家线啦。。。。。

难易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复试难吗的问题中,有些专业非常热门,报考人数很多,导师复试时自然会把控的更严一点,复试难度也会高一些。而太原科技大学考研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报考人数较少,难度也偏低一些。但即使是这样,考研复习都不能放松,毕竟这是考研,一次选拔性考试,难度还是有的。考研一般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

太原科技大学报考人数统计

太原科技大学2020年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证我校高考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以及山西省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第二章 学校概况第二条 学校名称:太原科技大学 学校代码:10109 。第三条 办学性质:公办。第四条 办学层次:本科。第五条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 第六条 办学形式:全日制。第七条 录取通知书签发人:卫英慧,太原科技大学校长。第八条 办学地点:太原市万柏林区窊流路66号(主校区);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陵沁线666号(晋城校区)。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九条 学校成立招生委员会,负责全校的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制订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有关招生事宜。第十条 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其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第十一条 招生工作在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督下进行。第四章 录取原则第十二条 招生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第十三条 对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专业分配,专业间无分数级差。对加分投档考生按照教育部和各省级招办规定执行,录取时以实际考分为准。若考生总分相同时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录取。第十四条 江苏考生采用“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办法,即对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分相同时,参考考生的选测科目排序。江苏省文理科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等级要求为选测科目达到2B,必测科目达到4C1合格。第十五条 内蒙古考生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第十六条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第十七条 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可以提供英语、日语、德语的外语语种教学。第十八条 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原则:艺术省统考或联考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合格线,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文化成绩并列,则按艺术成绩择优录取;我校艺术类只招收艺术(文)考生。第十九条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录取原则: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类本科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后,按体育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专业成绩并列,则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第二十条 对考生体检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卫计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第五章 招生计划第二十一条 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是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教学资源、专业结构和发展趋势,结合各学院提出的建议编制招生计划。学校执行教育部和山西省教育厅核准备案的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机构公布数据为准。第二十二条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编制预留计划30人,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解决由于平行志愿产生的生源地上线同分段考生问题。预留计划的使用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公开透明的原则。第六章 证书颁发第二十三条 学生毕业时符合太原科技大学颁发毕业证书条件者,颁发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太原科技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太原科技大学学位证书。第七章 收费标准第二十四条 学费严格按照晋发改收费发[2018]293号执行。第八章 附则第二十五条 我校为在校学生设有多种奖助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参加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等工作。第二十六条 新生入校后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作取消学籍处理。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由太原科技大学负责解释。本章程若有与国家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有关政策为准。第二十八条 联系方式太原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电话:0351-6963310,6998011 传真:0351-6998013 通讯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西中环窊流路66号太原科技大学招生办 邮编:030024

%5Chtm

每年名额都是不确定的。西部计划每个学校有几个名额是不一定的,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学校需求和报名人数,所以具体名额需要看当年的招募计划。西部计划从2003年开始实施,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者在读研究生,去支援西部开发。自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已经派遣了27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支援西部地区。

除了机械都少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太原科技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光荣办学传统的多科性大学,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前身是1952年山西省工业厅创办的山西省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学校首任校长支秉渊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内燃机制造的先驱、杰出的汽车制造专家和桥梁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内燃机制造第一人”、“中国的福特”。1953年学校划归国家机械工业部,并更名为太原机械制造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年,更名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是新中国建设的两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成为第二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8年,学校改为教育部与山西省共建共管,以山西省管理为主。2004年学校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200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07年获山西省“模范单位”称号。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重大技术装备”领域主流学科特色鲜明、配套学科相互支撑的一所多科性大学。目前,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环境与安全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成人教育(职业技术)学院9个二级学院,人文社科系、法学系、外语系、艺术系、体育系5个直属系。为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经教育部批准创办了独立学院性质的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学校现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七大学科门类。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2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32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5个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2个省重点学科,5个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重点扶持学科。 太原科技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099人,其中,教授122人,副教授23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2人,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和青年科技专家6人,机械工业部部属院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0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山西省青年科研专家5人,省级教学名师生6人。有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入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入围山西省“333人才工程”。学校还聘请了近百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秉承“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办学理念,太原科技大学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五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4万名各类人才。特别是在国家机械制造和重大技术装备行业,毕业生多数已走上管理和技术骨干岗位。在全国机械制造大型企业中遍布太原科技大学校友,其中上千名校友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负责人。近几年来,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主体,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十五”以来,先后出版教材86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1项,现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5个省级品牌专业。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学生英语竞赛活动中,学生荣获国家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计7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名列山西省高校前茅,多次被评为山西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三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在部分特色专业领域,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充分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目前,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各类在校学生20492人,其中研究生985人,本科学生8846人,专科生4914人,并有成人教育学生5747人。 太原科技大学科研工作坚持“立足优势,结合需求,注重应用,强化转化”的原则,围绕重大技术装备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科研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大型企业项目近500项,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41项,其中“延长大型轧机轴承寿命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近4000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421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82部。学校非常重视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00年,学校与中国二重集团、太重集团、柳工集团、徐工集团等全国四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经贸管理部门共同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学产学研董事会”,大大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技术发展的能力,成果项目转化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目前学校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科研优势,现有1 个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主办刊物《太原科技大学学报》、《铸造设备与工艺》具有较大影响力,并承办《思想教育》、合办《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等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奥本大学、北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丰桥创造大学、马来西亚威本科大学、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还与日本日中言语交流协会等国外团体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校现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11320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9万余册,电子资源库20余种,各类电子图书总计6万册。 面向未来,全体科大人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建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办学的方针,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正努力奋斗。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14人,博士生导师25名,硕士生导师24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山西省青年科研专家15人。1人入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围山西省“333人才工程”,山西省海外人才“百人计划”高级人才13人。 学校还聘请了近百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有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液压技术教学团队(李永堂)、控制理论课程教学团队(孙志毅)起重机械教学团队(陶元芳) 省级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3个):力学学科研究生导师教学团队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研究生导师教学团队 等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建有1个国家管理的专业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国家管理的专业点(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业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级品牌专业(11个):环境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基础实验中心、化学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山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起重运输与工程矿山机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力学性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太原科技大学-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太原科技大学商务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金属结构 省级精品课程(15门):机械设计、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数值分析、金属结构、微观经济学等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人类力量与智慧的延伸-物料搬运装备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7门):金属结构、数值分析、模拟电子技术、高等数学、管理学、自动控制理论、铸件形成理论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起重机械、连续输送机械、工业车辆、算法与数据结构、工业催化、微观经济学、材料力学、软件分析与建模、大学物理实验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建有2个山西省重点学科,6个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2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13个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资格。 重点学科 山西省重点学科(2个):材料加工工程、机械设计理论 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6个):车辆工程、系统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应用数学 硕博士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力学、数学、光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工程领域(13个):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物流工程、工商管理(MBA)、社会工作、项目管理、工业工程、车辆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哲学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建有1个教育部重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山西省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山西省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成形理论与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山西省现代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机械行业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山西省镁及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教育厅先进制造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山西省微米纳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超重力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九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8项。“十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9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2项。学校还负责组织、参与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发展规划中的“大型轧机成套设备研制”等12个项目的编写工作,牵头编制了“重型机械设计标准”、“起重机设计规范”等10余项国家标准。先后获得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4项科技奖励。2010年-2013年,学校教师发表论文1506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398篇,出版著作102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863计划子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大型企业项目417项,其中“延长大型轧机轴承寿命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1项,专利21项。 2007年-2013年,学校共发表学术论文近4000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421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82部。累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企业委托项目500余项,其中山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共计154项,25%的项目后续获得了国家级项目资助。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6项。获得专利授权62项,其中发明专利约占60%。2007年-2013年,学校积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参与了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载人航天、核电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科技攻关任务,先后4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和数十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00余项,多次获得省部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产学研合作 2000年学校与中国二重集团、太重集团、柳工集团、徐工集团等全国5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经贸管理部门共同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学产学研董事会”,大大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技术发展的能力,成果项目转化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学校先后与中信重工、三一重工、洛阳轴承等一大批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 成果转化 由学校与太原重工合作研制的大型空间七杆机构滚切剪机、十五辊组合式矫直机等成果广泛应用于宝钢、首钢、太钢等上百家钢铁企业,形成系列化、成套化技术优势,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学校控股高新技术公司“科大重工”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公司。 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底,图书馆纸质藏书1869万余册(含资料室藏书1057万册),电子图书5580万册,中外文现期报刊998余种,电子数据资源库31个。 学术期刊《太原科技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10月,是太原科技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其前身是《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CEPS)全文收录。 《铸造设备与工艺》(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太原科技大学(原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主办。主要刊登铸造设备、工艺、合金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及专题论述等。主要栏目:专题与综述、设计与计算、试验研究、应用技术、教学研究、信息与动态、科技成果、铸造市场。

不入流啊~~~很差的~~~不过发论文的话 本校一般给他一个核心期刊待遇~~~

参看2011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名单和南京大学版本核心期刊名单。

  • 索引序列
  • 太原科技大学报考人数
  • 太原科技大学报考人数多少
  • 太原科技大学报考人数多吗
  • 太原科技大学报考人数统计
  •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