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矿山测量的论文摘要

关于矿山测量的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关于矿山测量的论文摘要

哥们,加下好友吧,我写的是五龙矿贯通测量方案预计 ,397496805。

测量委员会2006年度工作总结 一、2006年度工作小结 组织召开了“数字矿山与矿产资源绿色开采学术讨论会”。该会11月4日至9日在海南省省海口市召开,旨在促进用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的采矿工业,推动数字矿山的建立,促进以“3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山的应用,来自包括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及兖州矿业集团等十多个矿山企业的40名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前印制了论文集,38篇论文入选。会议就数字矿山的概念、基本框架、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矿区资源环境综合监测分析及“3S”技术应用、矿山地测信息系统、成图系统及其应用、数字矿山与矿山信息化的实施策略与示范工程建设、数字矿山与矿山信息化的培训与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主任委员郭达志教授、副主任委员汪云甲教授分别做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3S’技术在矿山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主题报告,副主任委员朱建军教授、马洪滨副教授主持了会议并做了报告。 数字矿山是对真实矿山整体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认识与数字化再现,中国矿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走数字矿山之路,通过信息化改造和数字矿山技术的推行,使传统的采矿业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采矿工艺、决策方式等方面有大的改革。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对数字矿山问题非常重视,参予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4月21日至22日北京举办的“数字矿山战略与未来发展”青年科学家论坛,计划举办系列学术会议,推进数字矿山技术的发展。 2.与有关方面配合,进行了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第十二届大会审稿、会议组织等工作。该会9月21日至26日在辽宁省阜新市和北京市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匈牙利、波兰、瑞典等23个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是国际矿山测量协会在新世纪举办的第一次国际大会,也是该协会自成立以来首次在亚洲举办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236篇,其中国外70篇,内容涉及矿采损害、矿山安全、土地整治与环境保护、矿山测量高新技术等,论文已经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汇集出版,131篇论文进行了大会报告及交流,20篇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优秀论文受到大会表彰。会上还表彰了德国、中国等国的8位为矿山测量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举办了测绘仪器展览和参观活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达志教授担任了大会分会场主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金峰教授为大会组委会副主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汪云甲教授、朱建军教授参加了会议审稿、优秀青年论文评选等工作。 3.组织了近十名专家教授完成了2004年中国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矿山测量部分)的编写,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几易其稿,基本客观、全面反映了这一年我国矿山测量学科发展全貌及趋向。 二、2007年活动计划 1.召开“数字矿山与矿山信息化学术研讨会”,规模约80人,时间:9月中旬,地点:待定。 做好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换届准备工作。 3.改进、完善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网站。 我不清楚你的具体职业 ,上面是个范文你看下把,下面的网站你也可以去看看,参考下!

矿山测量,在矿山建设和采矿过程中,为矿山的规划设计、勘探建设、生产和运营管理以及矿山报废等进行的测绘工作。

关于矿山测量的论文

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测绘学的发展在世界上古史时代,就有利用测绘学智丽尼罗河泛滥后农田边界整理的传说。公元前7世纪,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书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图27幅。公元前5世界至3世纪,我国已有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记载。公元前130年,西汉初期便有了《地形图》和《驻军图》,为目前所发现我国最早的地图。学科分支摄影测量学 普通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地物波谱学 遥感技术 海洋测绘 地图学 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又称测量学。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测绘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 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土地测量和测绘各种地图,供规划和管理使用。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等建设中,必须进行控制测量、矿山测量、路线测量和绘制地形图,供地质普查和各种建筑物设计施工用。在军事上需要军用地图,供行军、作战用,还要有精确的地心坐标和地球重力场数据,以确保远程武器精确命中目标。发展简史 测绘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后,需要重新划定土地界线,开始有测量工作。公元前21世纪,中国夏禹治水就使用简单测量工具测量距离和高低。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的埃拉托斯特尼采用在两地观测日影的办法,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长,也是测量地球大小的弧度测量方法的初始形式。724年中国唐代的南宫说等人在张遂(一行)的指导下,在今河南滑县至上蔡实测了约300千米的子午弧长。并在滑县、开封、扶沟、上蔡测量同一时刻的日影长度,推算纬度1°的子午弧长,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弧度实测。1617年荷兰的W斯涅耳首创三角测量法进行弧度测量,克服了在地面上直接量测弧长的困难。1687年英国I牛顿根据力学理论,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椭球体。1690年荷兰C惠更斯也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扁球体。后为法国在南美洲和北欧进行的弧度测量所证明。结束了历时半个世纪的有关地球形状的争论。1743年法国AC克莱罗发表《地球形状理论》,奠定了用物理方法研究地球形状的理论基础。1849年英国Sir GG斯托克斯提出利用地面重力的测量结果研究大地水准面形状的理论。1945年苏联MS英洛坚斯基创立了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形状的理论,并提出“似大地水准面”的概念。测绘学是技术性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测量方法和仪器工具的创造和改革。17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绳尺、木杆尺等进行测量,以量测距离为主。17世纪初发明了望远镜。1617年创立的三角测量法,开始了角度测量。1730年英国的西森制成第一架经纬仪,促进了三角测量的发展。1794年德国的CF高斯发明了最小二乘法,直到1809年才发表。1806年法国的A-M勒让德也提出了同样的观测数据处理方法。1859年法国的A洛斯达首创摄影测量方法。20世纪初,由于航空技术发展,出现了自动连续航空摄影机,可以将航摄像片在立体测图仪上加工成地形图,促进了航空摄影测量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起,测绘技术朝着电子化和自动化发展。1948年起各种电磁波测距仪出现,克服了量距的困难,使导线测量得到重视和应用 。大约与此同时,电子计算机问世,加快了测量计算速度,改变了测绘仪器和方法,出现了解析测图仪,促进了解析测图技术的发展。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在测绘学中开辟了卫星大地测量和航天摄影测量新领域。随后发展起来的甚长干涉测量技术、惯性测量技术,使测绘学增添了新的测量手段。学科分支测绘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及其表面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和地图制图学等分支学科。大地测量学 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地面点的几何位置的理论和方法。普通测量学 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的理论和方法。局部区域是指在该区域内进行测绘时,可以不顾及地球曲率,把它当作平面处理,而不影响测图精度。摄影测量学 研究利用摄影机或其他传感器采集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理论和方法。测绘大面积的地表形态,主要用航空摄影测量。工程测量学 研究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大比例尺地图,保障工程选址合理,按设计施工和进行有效管理。海洋测绘 研究对海洋水体和海底进行测量与制图的理论和技术。为舰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地图制图学 研究地图及其编制的理论和方法。地图绘制 地图出现于上古时代,那时人类从事生产和军事活动产生了对地图的需要。考古工作者曾挖到公元前25世纪至前3世纪画在或刻在陶片、 铜板或其他材料上的地图。据文字记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用于地政、军事和墓葬等方面。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斯特尼最先在地图上绘制经纬线。168 年,中国西汉绘制在帛上的地图(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已注意到比例尺和方位。150年古希腊的C托勒密所著《地理学指南》一书 ,提出了地图投影法。265年,中国西晋的裴秀总结出制图六体的制图原则,从此地图制图有了标准,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17世纪起,西方一些国家用三角测量法进行大地测量,根据实地测量结果绘制国家规模的地形图,这些地形图有准确的方位、比例尺和较高的精度。中国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完成的《皇舆全图》,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实地测量结果绘制的地形图。20世纪初兴起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加上照相平板彩色胶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地图制图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图制图正向计算机辅助制图方向发展。

工程测量

报了个函集授大专,矿山测量专

矿山测量论文摘要

测绘学的发展在世界上古史时代,就有利用测绘学智丽尼罗河泛滥后农田边界整理的传说。公元前7世纪,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书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图27幅。公元前5世界至3世纪,我国已有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记载。公元前130年,西汉初期便有了《地形图》和《驻军图》,为目前所发现我国最早的地图。学科分支摄影测量学 普通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地物波谱学 遥感技术 海洋测绘 地图学 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又称测量学。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测绘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 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土地测量和测绘各种地图,供规划和管理使用。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等建设中,必须进行控制测量、矿山测量、路线测量和绘制地形图,供地质普查和各种建筑物设计施工用。在军事上需要军用地图,供行军、作战用,还要有精确的地心坐标和地球重力场数据,以确保远程武器精确命中目标。发展简史 测绘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后,需要重新划定土地界线,开始有测量工作。公元前21世纪,中国夏禹治水就使用简单测量工具测量距离和高低。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的埃拉托斯特尼采用在两地观测日影的办法,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长,也是测量地球大小的弧度测量方法的初始形式。724年中国唐代的南宫说等人在张遂(一行)的指导下,在今河南滑县至上蔡实测了约300千米的子午弧长。并在滑县、开封、扶沟、上蔡测量同一时刻的日影长度,推算纬度1°的子午弧长,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弧度实测。1617年荷兰的W斯涅耳首创三角测量法进行弧度测量,克服了在地面上直接量测弧长的困难。1687年英国I牛顿根据力学理论,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椭球体。1690年荷兰C惠更斯也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扁球体。后为法国在南美洲和北欧进行的弧度测量所证明。结束了历时半个世纪的有关地球形状的争论。1743年法国AC克莱罗发表《地球形状理论》,奠定了用物理方法研究地球形状的理论基础。1849年英国Sir GG斯托克斯提出利用地面重力的测量结果研究大地水准面形状的理论。1945年苏联MS英洛坚斯基创立了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形状的理论,并提出“似大地水准面”的概念。测绘学是技术性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测量方法和仪器工具的创造和改革。17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绳尺、木杆尺等进行测量,以量测距离为主。17世纪初发明了望远镜。1617年创立的三角测量法,开始了角度测量。1730年英国的西森制成第一架经纬仪,促进了三角测量的发展。1794年德国的CF高斯发明了最小二乘法,直到1809年才发表。1806年法国的A-M勒让德也提出了同样的观测数据处理方法。1859年法国的A洛斯达首创摄影测量方法。20世纪初,由于航空技术发展,出现了自动连续航空摄影机,可以将航摄像片在立体测图仪上加工成地形图,促进了航空摄影测量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起,测绘技术朝着电子化和自动化发展。1948年起各种电磁波测距仪出现,克服了量距的困难,使导线测量得到重视和应用 。大约与此同时,电子计算机问世,加快了测量计算速度,改变了测绘仪器和方法,出现了解析测图仪,促进了解析测图技术的发展。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在测绘学中开辟了卫星大地测量和航天摄影测量新领域。随后发展起来的甚长干涉测量技术、惯性测量技术,使测绘学增添了新的测量手段。学科分支测绘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及其表面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和地图制图学等分支学科。大地测量学 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地面点的几何位置的理论和方法。普通测量学 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的理论和方法。局部区域是指在该区域内进行测绘时,可以不顾及地球曲率,把它当作平面处理,而不影响测图精度。摄影测量学 研究利用摄影机或其他传感器采集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理论和方法。测绘大面积的地表形态,主要用航空摄影测量。工程测量学 研究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大比例尺地图,保障工程选址合理,按设计施工和进行有效管理。海洋测绘 研究对海洋水体和海底进行测量与制图的理论和技术。为舰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地图制图学 研究地图及其编制的理论和方法。地图绘制 地图出现于上古时代,那时人类从事生产和军事活动产生了对地图的需要。考古工作者曾挖到公元前25世纪至前3世纪画在或刻在陶片、 铜板或其他材料上的地图。据文字记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用于地政、军事和墓葬等方面。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斯特尼最先在地图上绘制经纬线。168 年,中国西汉绘制在帛上的地图(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已注意到比例尺和方位。150年古希腊的C托勒密所著《地理学指南》一书 ,提出了地图投影法。265年,中国西晋的裴秀总结出制图六体的制图原则,从此地图制图有了标准,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17世纪起,西方一些国家用三角测量法进行大地测量,根据实地测量结果绘制国家规模的地形图,这些地形图有准确的方位、比例尺和较高的精度。中国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完成的《皇舆全图》,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实地测量结果绘制的地形图。20世纪初兴起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加上照相平板彩色胶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地图制图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图制图正向计算机辅助制图方向发展。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echnology, the measurement has also undergone a substantial From a static, rapid static,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differential DGPS and carrier phase real-time dynamic measurement of the RTK RTK technology, not only the wild terrain measurement is no longer subject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errain visibility, measurement of the baseline length is no longer of sight distance Fas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speed and high Resulting in improved produ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not only can improve mine surveying convenient, but als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ine surveying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sic operating principle of the GPS-RTK for RTK in Mine S Analyz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RTK technology in mine surveying, as well as encountered in practical use and treatment

工程测量

关于矿山测量的论文题目

前景广阔!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从最近几年的各种矿石的需求和价格在我们的一生中,这件作品的矿产资源,未来的职业前景,无限!

报了个函集授大专,矿山测量专

前景广阔!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从最近几年的各种矿石的需求和价格在我们的一生中,这件作品的矿产资源,未来的职业前景,无限!

这个也有 。。

关于矿山测量的论文选题

我知道。 Q我详聊

矿山测量,在矿山建设和采矿过程中,为矿山的规划设计、勘探建设、生产和运营管理以及矿山报废等进行的测绘工作。

报了个函集授大专,矿山测量专

  • 索引序列
  • 关于矿山测量的论文摘要
  • 关于矿山测量的论文
  • 矿山测量论文摘要
  • 关于矿山测量的论文题目
  • 关于矿山测量的论文选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