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件格式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件格式

发布时间: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件格式

个人觉得在淮安是师范学院好一点!

进来了就好好念书吧。淮工的老师很不错的,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图书馆是个看书的好地方,不过很多学生会占位置的,自己的起早。学生嘛就不好说了,林子大了什么鸟多有,不能攀比,要有平常心。毕业的时候会有推荐工作的机会,一般是淮阴本地的公司或工厂。出来找工作的比较多,我的同学中有一部分在南京苏州上海等城市,一部分回家抱老婆,比如我;还有考研究生公务员之列的,创业的几乎没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好好接受大学的磨练吧,这可是进入社会的资本哦!

淮阴工学院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苏ICP备017589 邮箱:>> 办公电话 一、管理部门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83591010 学生处 83591026 党委组织部、统战部 83591102 招生就业处 83591026 宣传部 83591098 成人教育处(继续教育学院) 83597233 纪委、监察室 83591013 国际合作交流处 83591070 教务处 83559133 审计处 83591023 科技处 83591025 设备处 83591057 学科建设办公室 83559107 总务基建处 83591061 人事处 83591021 保卫处 83591172 财务处 83591178 离退休工作处 83559119 二、群团组织 工会 83591995 团委 83591104 三、教学科研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83559196 人文学院 83591152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83559052 数理学院 83559135 计算机工程学院 83591046 设计艺术学院 83591197 建筑工程学院 83591148 江淮学院 83597338 交通工程学院 83559165 体育教学部 83591049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83559044 省凹土资源利用实验室 经济管理学院 83591149 省数字化制造技术实验室 83559198 外国语学院 83591157 四、直属单位 教学评估中心 83591168 后勤服务总公司 83591029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83591065 饮食服务总公司 图书馆 83559072 资产经营公司 83559088 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 83591024

淮阴师范学院好!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件

就是楼上那个

进来了就好好念书吧。淮工的老师很不错的,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图书馆是个看书的好地方,不过很多学生会占位置的,自己的起早。学生嘛就不好说了,林子大了什么鸟多有,不能攀比,要有平常心。毕业的时候会有推荐工作的机会,一般是淮阴本地的公司或工厂。出来找工作的比较多,我的同学中有一部分在南京苏州上海等城市,一部分回家抱老婆,比如我;还有考研究生公务员之列的,创业的几乎没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好好接受大学的磨练吧,这可是进入社会的资本哦!

2012最新情况;学校发展势头很好,成功取得硕士点,取得办学层次的突破。新增了几个省级实验室,在科研力量上也必将加快发展

还可以吧,相对其他本二学校,他们工作还是可以的,硬件方面比别的学校学生懂。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格式

淮阴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农学、理学类相结合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省淮安区,校园占地 亩。  学校现有在校普通本科学生近 人,本科专业及方向 48个,设有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外语、人文与社会科学、计算科学、设计艺术等 9 个系和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另设有一个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江淮学院。  学校坚持以恩来精神育人,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现有教职工近人,其中专任教师余人,具有高级职称多人,教师中博士、硕士研究生余人。   近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约项,其中国家、省、级项目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9项,获准专利16项,部分技术成果被推广运用到全国许多省份。学校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品牌专业,有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数字化技术省重点建设实验室、电工电子和大学物理两个省级示范实验中心、机械基础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建设点,有生物工程省级特色专业,以及多门省级精品教材。有淮安 CAD/CAPP/PDM 培训服务中心、淮安信息安全与保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淮安 ERP 实验中心等11个校共建平台。拥有馆藏纸质图书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17个。详细内容可访问淮阴工学院学生:   教学教育情况简介  学校视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十分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积极开拓就业场,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良好服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 CET-4 考试、考研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各类科技竞赛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中,连续多年获得殊荣。  学校为优秀学生和新生设立了奖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并提供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住宿费减免,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校园环境优美,是江苏省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是江苏省和淮安文明单位,并荣获“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称。学生宿舍实行化管理,管理规范、设施完善。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并与国外多个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已有多生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学习深造,学校长年聘请外籍专家来校教学。详细内容可访问淮阴工学院学生:   淮阴工学院网络门户  学校主页:   淮阴工学院学生:   利用地域优势提出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理念  淮工人明白,面貌的变化、规模的扩大不等于内涵的深化、育量的提高。建大楼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高校还需要,要有大学精神,培育和发展先进文化。大楼体现的是气派,体现的是气势,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没有大学精神形成的软实力,高校就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就担当不起育人的社会职能。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学院领导认识到,恩来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淮安独特的教育资源,应该成为我们学校的育人之魂。周恩来是全党楷模更是故乡的骄傲。尤其以他全心全意为服务、矢志追求真理、立志报效祖国为核心的周恩来精神,更是作为恩来故乡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要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的优势。详细内容可访问淮阴工学院学生:   强化宣传教育将恩来精神贯穿办学育人的全程   办学理念贯彻恩来精神学校确立了“用周恩来精神办学,用周恩来精神育人”的办学思路,这就是充分利用作为周总理故乡的优势,加强周恩来精神的学习、宣传、研究,进一步挖掘周恩来精神的教育资源。坚持以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学习和弘扬恩来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目标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校训校风体现恩来精神“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少年时代就立下的宏伟志向,她也一直激励着后来许许多多的优秀中华儿女为之努力。作为周总理故乡的一所普通高校,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更好的学习宣传周总理精神,院党委经过慎重考虑和广泛征求意见,年9月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定为校训,作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党委专门发文,阐释校训的重要意义。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学习领会和实践校训精神,院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还专门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在校报和校园网上撰文,进一步阐释校训的深刻内涵以及对学校发展的巨大激励意义,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校训释义、深刻理解校训内涵、努力践行校训。同时,学院在各个层次还广泛开展“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系列活动,在全校形成了经久不衰的践行校训的浓厚氛围。   教育教学渗透恩来精神学校不仅将周恩来精神作为全校“两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还在大一大二学生中开设周恩来精神选修课介绍恩来精神,讲述周总理在不同时期为挽救国家危亡作出的卓越贡献和他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让学生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魅力。学校还带领新生前往周恩来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请研究周恩来的专家学者给大学生作专题讲座;宣传部和学生处共同编写了周恩来事迹学习读本,并不断交流总结。   除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处渗透恩来精神外,学校还加强了对周恩来精神的教学研究工作,专门成立了周恩来精神研究会,拨出专项经费,鼓励“两课”教师从事周恩来研究并不断在院内外交流提高。  学风建设围绕恩来精神围绕“学恩来精神,创优良学风”这个目标,学校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涵深刻的主题教育活动。年以来,院党委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周恩来,读书兴中华”活动,年又向全校发出了“学恩来精神,创优良学风”的召。宣传部先后和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等单位签订共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定期组织大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开展 “弘扬恩来精神,争做四有新人”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开展了“恩来班” 创建等活动,通过努力,工商班和计科班为学校第一批“恩来班”。每年暑假院团委都开展“总理故乡行”活动。同学们学恩来精神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基层、深入乡村,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在各方面收益良多。   校园文化体现恩来精神淮阴工学院十分重视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体现恩来精神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环境建设方面,路校区修建了怀恩亭,城南校区建设了恩来广场、翔宇广场,把校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镌刻在学校正门背面,在图书馆敬立周总理铜像,总理名言更是印制在灯箱上遍布学校每个角落;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纸等阵地,大力宣传周恩来精神,举办了周总理生平事迹图片展、弘扬恩来精神主题教育晚会、纪念周总理长诗音乐情景剧校园巡演、大学生学习恩来精神兴趣小组等。通过环境感染和文化熏陶,让周恩来精神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奋发读书的热情。详细内容可访问淮阴工学院学生:   《淮阴工学院学报》跨入江苏省一级期刊行列  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联合组织开展的第五届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分级活动中,评估专家严格按照评刊标准,对参评的种期刊质量进行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淮阴工学院学报》等种期刊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苏新出报字[]80文公布)。这是《淮阴工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首次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打破了以来一直在二级期刊徘徊的局面。  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分级活动每二年组织一次,自第四届活动开展以来,《淮阴工学院学报》编辑部认真贯彻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狠抓内部各项工作的管理;树立精品意识,精心打造特色栏目,重视培植有效稿源;建立了审稿专家库、业务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建立“双向盲审制”、“三审定稿制”和“责任编辑分工负责制”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调整充实编辑队伍,加强编辑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经过编辑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二年时间内,《淮阴工学院学报》的学术质量、编校水平和期刊影响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一举跨入江苏省一级期刊行列。目前,学报编辑部正在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努力使《淮阴工学院学报》的办刊水平再上新台阶。   注重教育实效用恩来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  通过学习“恩来精神”,在全校大学生中产生了深刻影响。它帮助学生树立起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正确学习观,端正了学习态度,学生们在各项比赛中也是佳绩不断、捷报频传。去年11月份至今年上半年,淮阴工学院的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省首届大学生材料力学实验竞赛、江苏省大学生第八届高等数学竞赛等,都揽金夺银,每次成绩都名列同类高校前列。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比赛奖励52项,省级比赛奖励项。淮阴工学院大学生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逐步提高,考上研究生的人数成倍增长。   在学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学习“恩来精神”还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亲身体验,形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了健康人格的形成。建工系、经管学院的大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爱心社”,多年来一直坚持实践周恩来精神,为社区的敬老院,为学校周围的孤寡老人、贫困户送去了无数的爱心。在校园内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学生张菁、杨银珠拾到价值万元钻戒,苦寻失主8个月,感动了大家、感动了校园。现在不管那个系的学生,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只要遇到特殊困难,一个倡仪,就会在全校掀起一个爱心捐助的热潮。在这里,深厚的师生情谊,亲密无间的同学关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思想品德,无不折射出学习恩来精神的巨大效应。   良好的学风环境,融洽的同学关系,使淮工学子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在生活中形成了互助、友爱、感恩的良好品质。而学校通过利用“恩来精神”来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的做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毕业生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几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 96%以上,在全省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毕业生就业遍布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详细内容可访问淮阴工学院学生:   淮阴工学院校训  淮阴工学院选择“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校训,主要因为这句话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淮阴工学院是恩来故乡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用恩来精神办学、用恩来精神育人是学院的光荣职责和历史使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应该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博览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是对以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淮阴工学院的奋斗目标和建设方向:   淮阴工学院在过去几年和未来五年中,就有四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件大事!  这四件大事为:一是学校整体及31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二是有7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及特色项目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三是有亩土地、38万m2建筑、总投资5个亿的新校区建设,四是有2万名学生规模、高水平学校、淮安理工大学的创建(主要是创造条件,办学水平、办学层次上台阶,并做好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这四件大事也可概括为“两评两建”,即学士学位评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建新校区,建理工大学。   这四件大事,每一件均将是一座丰碑!办好这每一件事,均事关工学院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科学治校能力的强化!事关工学院改革、发展和稳定!事关工学院每一位教职员工!  淮阴工学院历史沿革  一、淮阴工业专科学校   年准阴工业专科学校创建   年准阴工业专科学校并入扬州工业专科学校   年淮阴职业大学创建   年准阴工业专科学校创建(与淮阴职业大学合署)   年淮阴职业大学撤销   年淮海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并入准阴工业专科学校   淮海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创建   二、淮阴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年淮阴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淮阴机械工业职工大学更名淮阴职工大学   三、江苏农垦职工大学   年江苏农垦职工大学创建   年淮阴工业专科学校、淮阴机械工业职工大学、江苏农垦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淮阴工学院   现 任 领 导   院党委书记:章跃  党委副书记、院长:朱汉清  学校主页:   淮阴工学院学生:   淮阴工学院:江苏省淮安枚乘路1

还可以吧,相对其他本二学校,他们工作还是可以的,硬件方面比别的学校学生懂。

在当地算是很牛的,淮安本地人一听是工学院的都肃然起敬呢,呵呵

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 学校现有枚乘路、北京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2086亩,校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其中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3亿元,馆藏图书8万册,中外文期刊16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1个。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以及公有民办的江淮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设有39个本科专业,拥有 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5700余人,教职工1310人,其中专任教师845人,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53人,博士、硕士53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省学术带头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6人。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级、市厅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98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29项,获准专利30项;发表论文2333篇,其中核心期刊862篇,被SCI、EI、ISTP收录108篇。《淮阴工学院学报》为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其影响因子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学报领先地位。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办学,每年有多名学生出国留学;有多名教师赴国外进修、访学,并长期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学校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校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516人次,学生考取研究生比例1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2007年被授予省文明学校称号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件模板

1 徐进, 赵军, 杨奎, 邵毅明, 彭其渊 适于复杂赛道的驾驶员“期望轨迹-期望速度”协同决策模型[J] 中国科学E·技术科学, 2014, 44(6): 619- 国内工程技术科学类最顶级期刊EI 收录的期刊论文 2 徐进, 邵毅明, 杨奎, 罗庆 基于人-车-路协同仿真的山区复杂道路大型车辆行驶适应性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已录用3 马骉, 毛雪松, 刘保健, 张洪亮, 杨宏志, 陈仁朋, 陈昌富, 季节, 俞建霖, 郝培文, 徐进, 谈至明, 崔新壮, 曹文贵, 章定文, 黄卫东, 傅鹤林, 程建川, 蒋应军, 韩森 中国道路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3[J] 中国公路学报, 2013, 26(3): 1- (徐进参与综述第4部部分:道路几何设计的撰写和统稿)4 徐进, 罗庆, 彭其渊, 邵毅明 轨迹-速度协同控制的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3, 26(4): 43-5 徐进, 罗庆, 毛嘉川, 赵军, 吴国雄 考虑弯道几何要素和交通量影响的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J] 中国公路学报, 2012, 25(5): 47-6 徐进, 罗庆, 彭其渊, 邵毅明, 陈泳汐 回旋线设置对弯道行驶速度的影响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11, 24(1): 25-7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直线路段积水路面车辆事故产生机理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09, 22(1): 97-8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路线及路面条件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评价仿真系统[J] 中国公路学报, 2007, 20(6): 36-9 徐进, 赵军, 邵毅明, 陈泳汐 基于“人-车-路”协同的复杂公路/赛道行驶轨迹决策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5): 1311-10 徐进, 杨奎, 彭其渊, 罗庆 公路客车横向加速度实验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4, 49(3): 536- EI收录11 徐进, 彭其渊, 罗庆, 邵毅明 单曲线弯道几何参数对小客车转向行为的影响[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8(4): 678-12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运行车速预测新方法及其应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 45(2): 238-13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避让行为导致车辆在平曲线驶出路面的机理[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3(02): 177-14 彭其渊, 徐进, 罗庆, 邵毅明 公路平曲线参数对车辆轨迹和速度的影响规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0(1): 45-15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李时华 山岭区低等级低指标公路路线的使用质量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2): 245-16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蒋朝哲 公路线形的操纵负荷分析及设计控制[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4): 867-17 徐进, 邵毅明 风压中心位置对汽车侧风稳定性影响的虚拟试验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15): 1877-18 彭其渊, 徐进, 郑升宝, 邵毅明, 邓天铭 隧道洞口路面两种材料交替对行车的影响及交替位置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6): 1497-19 鲁工圆, 闫海峰, 徐进 基于TCPN的铁路客运站作业组合仿真模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8(4): 694-20 邵毅明, 毛嘉川, 刘胜川, 徐进 山区公路上驾驶人的车速控制行为分析[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1, 11(1):79-21 赵军, 彭其渊, 文超, 徐进 技术站广义动态配流问题的遗传算法 [J] 铁道学报, 2010, 32(3): 9-22 赵军, 彭其渊, 文超, 徐进 技术站广义动态配流问题的局部邻域搜索算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 45(3): 486-23 邵毅明, 胡燕, 于志刚, 徐进 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动力学仿真识别系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3(2): 30-会议论文 24 Shao Yiming, Xu Jin*, Li Benwang, et Modeling the Speed Choice Behaviors of Drivers on Mountainous Roads with Complicated Shapes[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TRB 93rd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通讯作者)25 Xu Jin, Peng Qiyau, Shao Y Effect of changing cross-section dimension of speed bumps on impact applied to pavement and vehicles[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6 PENG Qiyuan, XU Jin, Kelvin CP Wang, and LI B Analysis on usage comfort of highway alignment quality based on ay and ay’s change rate[C]//ASCE proceding of ICTE’ ChengD27 YANG Cheng-lian, XU Jin, PENG Qi-yuan, CHEN Yong-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apacity considering the advanced technique of automobiles[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7, ChengD28 Wang Yuhui, XU Jin, Peng Q Coordinated optimal of transportation - inventory with considering the capacity of a single vehicle[C]//ICLEM’2010, ChengD29 Shao Yiming, Xu Jin, Peng Q Improvcmcnt of algorithm for applica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s on 3D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roadways[C]// ICIC 2010, WUX中文核心期刊和CSCD期刊论文 30 李成兵, 徐进, 邹祥莉 减速垄几何参数对车及路冲击性的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 24(1):119-31 李成兵, 徐进, 陈卫东, 田俊丽 基于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山区公路改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4): 133-32 徐进, 宋大成, 邵毅明, 彭其渊 用速度的连续与均衡性来评价道路安全以及判定危险位置[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2): 155-33 徐进 用于道路几何线形质量评价的仿真模型和动力学指标[J]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24(11): 114-34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陈泳汐 考虑轮胎侧弯变形迟滞特性的S形平曲线设计控制[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40(4): 89-35 徐进, 邵毅明 驾驶员驾驶行为对制动安全性影响的定量分析[J] 人类工效学, 2007, 13(4): 29-36 徐进 生成三维连续路表曲面的算法及其关键技术[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 43(17): 209- 37 邵毅明, 徐进 弹簧刚度和车速对某微型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2): 217-38 周均, 甘守武, 徐进 道路通行能力模型及其受车辆性能影响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10, 29(2): 272-39 周均, 张卓, 徐进 ADAMS在汽车制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6): 55-40 刘唐志,周静,唐伯明,徐进 仁赤高速公路安全性分析以及限速方案研究[J]中外公路, 2014, 34(3): 326-科技核心以及其它期刊论文 41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陈泳汐 大客车和小客车在各种类型公路上的连续行驶速度工况分析[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8(4): 45-42 刘胜川, 毛嘉川, 何晓文, 徐进 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车型、轴载以及运载容器形式调查[J] 公路与汽运, 2012, (4): 108-43 邵毅明, 谭丹萍, 束海波, 徐进 公路平曲线超高/反超高对车辆操纵的影响[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0, 26(1): 79-44 彭其渊, 徐进, 陈泳汐 径向基函数用于复杂路形3维重构时的算法改进[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 3(10): 756-45 张海涛, 谢展, 徐进 侧向力干扰情况下轮胎刚度变化对制动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0(3): 17-46 张敏, 徐进, 邵毅明 载荷因素对汽车制动安全性影响的虚拟试验研究 [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7(2): 62-47 潘益威, 徐进, 邵毅明 某型号微型车转向回正性能的虚拟试验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6, 35(5): 101-48 徐进, 周均, 丁养燕 车轮附加转角成因的虚拟试验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6(1): 73-49 徐进, 邵毅明, 胡燕 基于多体理论的车辆制动性能的虚拟实验的实现及评价[J] 汽车科技, 2006(1): 24-50 徐进, 李鸿炜 项目施工法中施工机械管理的现状分析[J] 建筑机械化, 2005(3): 54-51 徐进, 万垂红, 邵毅明, 胡燕 载荷转移对前轮定位及附加转角影响的虚拟实验研究[J] 上海汽车, 2005(8): 31-52 徐进, 万垂红, 邵毅明, 周均 悬架转向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前轮定位及附加转角影响的仿真分析[J] 北京汽车, 2005(6) 20-25, 53 徐进, 邵毅明, 胡燕 基于多体理论的汽车悬架及转向系统的控制研究[C]// 中国交通研究与探索,下册, 54 徐进, 邵毅明 基于多体理论的道路安全评价及预测的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5(6): 63-55 李鸿伟, 肖盛燮, 徐进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在汽车乘坐舒适性评价中的应用[J] 华东公路, 2005(2): 70-56 胡燕, 邵毅明, 徐进, 束海波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仿真识别研究[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5(3): 66-57 周均, 杜子学, 徐进, 张林 虚拟样机技术在整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5(6): 71-出版专著 58 徐进, 罗庆 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新理论与实现技术[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4年1月发明专利 59 鲁工圆, 徐进,彭其渊 基于图像识别的铁路车站站场网络拓扑模型建模方法 专利号960 徐进,鲁工圆,杨奎 一种基于影响因子修正的曲线路段汽车运行速度预测方法 专利授权号161 徐进,邵毅明,杨奎,罗庆,毛嘉川 基于前视断面选点的复杂道路汽车行驶轨迹预测方法 专利号:4;62 徐进,邵毅明,杨奎,罗庆,路军富 一种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山区复杂道路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方法 专利号: 3软件著作权 63 徐进 复杂公路(道路)空间路面三维模型解析计算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 2014SR016015, 2014年2月;64 徐进 山区复杂道路空间三维线形汽车运行速度计算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 2014SR015074, 2014年2月65 鲁工圆,闫海峰,杨奎,徐进,邓念 铁路车站站场布置图建模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2014SR062373,2014年5月

在当地算是很牛的,淮安本地人一听是工学院的都肃然起敬呢,呵呵

袁中智(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信息中心,重庆,400015)摘要: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数据采集、定位、导航、勘测等工作,随“金土工程”的实施,为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管理新体系,GP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应用将出现新的高潮。为此,本文在探讨GP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环节中的应用基础上,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GP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关键词:GPS;矿产资源;应用;综述GPS广泛应用于土地变更调查、资源清查、滑坡变形监测、大型构筑物位移实时监测、地面沉陷监测、房地产测量,以及所有在室外进行的数据采集、定位、导航、勘测等工作。由于矿产资源勘查、矿区范围的划定、矿体规模的测定等都需要进行定点测量,所以可以使用GPS技术提高作业效率。中国地质调查局制定的《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中也明确要求,在进行矿产地质填图、勘查、矿产检查时,应使用GPS进行定点、定位和测量等。2006年4月5日,国土资源部建部以来第一次科技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将发展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和实施“金土工程”等作为重要任务进行了部署,这将掀起一场GP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广泛应用的高潮。由此,本文将探讨GP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环节中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应用前景。1 GPS 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应用1 钻孔定位将GPS技术应用于钻机钻孔定位,远优于操作人员的肉眼控制。即通过安装GPS和相关软件用于钻孔导向,随时了解钻孔位置和钻进情况。GPS用于钻孔定位可以减少现场测量工作,为提出更好的爆破设计创造条件,使炮孔布置精度更高、时间更短;可直接向装药车提供钻孔数据;同时还可以避免超钻和欠钻。2 车辆设备监控调度对大型采矿场,需随时了解卡车、电铲等设备的位置、状态信息,以便进行监控调度,使用传统的人工调度方法,调度员难以动态了解场内所有车铲的位置和状态,很难做出最优调度,所以调度指挥较为粗放,导致大型采运设备的效率难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难以挖掘。使用GPS可以随时精确测定铲车标高,以便工作人员立即发现铲车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作业。在矿区,汽车安装GPS后,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车辆在全矿区的运行路线,查看车辆卸载位置是否正确,了解车速,进行汽车调度。建立基于GPS/GIS技术的智能运输系统,可以在开采量一定的条件下,使用最少的卡车和电铲,实现最优调度,大大提高开采作业效率。系统可通过安装在卡车、电铲等工具上的车载终端(GPS接收设备、通信控制设备等),广泛收集各种数据,然后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实时传送至中央计算机,由中央计算机根据矿山数据(作业计划、道路网)进行快速运算,解算出调度方案,同时将调度指令发送给装运设备,从而实现最优调度。3 地表矿料堆体的测算矿料、燃料是大型冶金、矿山等企业的重要资产,对这类资产的评估需进行体积和重量的测算,由于矿料、燃料一般分布广散(几km2 到几十km2),不仅形状复杂,而且瞬时进出变化大,给资产评估带来很大难度。国内外测算体积主要用航空摄影测量、地面立体测量以及门式装置的激光扫描等,但由于这些方法,或者设备昂贵、测量条件要求高,或者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测量周期长等条件限制,使得这些方法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虽然电子全站仪同计算机相结合的空间三维快速测算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灵活等特点,但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所需时间较长。GPS-RTK技术是用来确定待测点三维空间坐标的一种方法,进行GPS-RTK测量,至少需要一台基准站和一台流动站,流动站通过接收基准站发送过来的改正参数和直接的卫星信号,可以快速确定测点位置,实践证明,将GPS-RTK技术应用于地上矿产资源测算,具有准确、灵活、快速、省钱、省时、省力等优点。同时GPS-RTK技术同地质雷达技术结合,还可以有效测算浅层地下矿藏储量。4 矿山环境监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常产生环境问题,如废弃的物质和能量会造成水土污染、空气污染(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等环境危害;压占、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草地等自然环境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地质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破坏;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开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河堤溃决、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随采矿业的发展,采矿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大型矿区来说,不仅需要对环境进行连续监测,而且要求有效管理和迅速处理各种监测数据,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而GPS与GIS结合构成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可实现对环境的时时监测与处理。将各种环境传感器(如瞬时光谱仪、红外辐射仪、温度计、酸碱度测定仪、噪声仪等)与GPS接收机构成一起,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与GPS数据一起输入到数据库中,使用GIS对监测数据进行展示和分析。这不仅便于监测数据的组织管理,图形的直观、形象表达,而且便于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其影响范围、发展规律,为进一步预测灾害,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5 物、化探勘查地球化学勘查中需要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测网布设、水系沉积物中的采样点定位,以及岩石测量的定位等。常规的测网布设方法是,先由测量人员做好控制和基线,然后用罗盘仪和测绳布设测网,而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测量的定位常根据地形图和标志物进行定位。常规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工作难度较大,若使用GPS技术进行测量,可以绕开控制测量环节,在节省测量时间的同时,降低了施测条件的要求,减轻了工作强度。同样,对于区域物探调查中的重力测量,传统的重力点点位高程测量使用气压测高和航片刺点的方法,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内业工作量较大,精度较低。使用GPS技术不仅能提高测点点位精度,降低工作强度,而且可以解决在通视条件较差的条件下目测定点困难的问题。6 形变监测矿区开采,难免使开采区发生地表移动与变形,如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移、倾斜、沉降,以及矿区的整体下沉等,因此对矿区进行变形监测十分必要。常规的监测技术是应用水准测量的方法监测地基的沉降;应用三角测量的方法监测地基的位移和整体倾斜。由于被监测物体通常几何尺寸较大,监测环境复杂,监测技术要求高,因此应用常规技术监测,不仅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自动化程度低。GPS技术以其在连续性、实时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变形监测中发挥着传统测量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矿区GPS变形监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定期在监测点安置GPS接收机进行变形监测,并分期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多期监测数据进行变形分析。二是应用GPS实时监测,即在变形监测点上安置GPS接收机,全天候进行GPS监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天施测几个时段,并直接将观测数据传入GPS解算软件,解算出基线变化量与三维坐标变化量。实践表明,GPS实时测量,能够监测出地表的非线性变形,并准确建立地表移动的动态运动模型。7 矿区范围划定在矿产资源管理中,常需要矿区范围划定,为了防止矿界纠纷,需要准确测定矿区拐点坐标,由于矿区大多地处偏僻,地形条件复杂,使用传统的测量方法既费时又费力,而使用GPS技术进行测量能减少大量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来说,GPS 单点定位在30m~100m,虽然工作简单易行,但其定位精度太低,不能满足定位需求;GPS静态测量虽然精度较高,但寻找已知控制点较难。相对而言,使用手持式GPS测量系统更便于野外作业,而且具有观测时间短、精度高、无需通视等特点。手持式测量包括基准站系统和移动系统。基准站系统一般设置在办公地,天线置于屋顶,移动系统则随待测点移动,其基本原理是基准站系统与移动系统同步观测GPS卫星载波相位信号,利用差分定位原理消除电离层、对流层等带来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通过随机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坐标转换参数解算,求出待测点的坐标。实践证明,手持式GPS测量系统的定位精度在30km范围内可达5m,完全满足矿区定界的要求。8 矿区控制网建立矿区控制网是矿区测绘、勘探、设计和生产建设的基础。运用GPS技术布设矿区控制网,不仅精度高,而且点位精度分布均匀;GPS控制网基本不受边长的限制,边长可以相差较大,较常规的三角网方便灵活,且点间无需通视。经研究表明,采用GPS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网,所需作业人员仅为同级常规测量控制网的40%,所需作业时间为21%,所需作业经费为35%。9 水文地质调查在矿区水文地质调查中,需要确定每个调查点的位置,利用罗盘及地形地物定点效果较差,应用手持GPS进行测量定点,可以大大提高点位精度。实践表明,利用手持GPS接收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其单点定位精度能控制在5m以内,完全满足工作需要,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地形及艰险条件下地质填图中点位精度问题。10 地质测绘地质勘查中需要进行地质填图测量、物探测量、化探测量、地质工程测量等,传统的测量设备主要使用全站仪、罗盘、测绳等,测绘人员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GPS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绘效率,特别是手持GPS与成图软件的配合,不仅可以方便地从接收机中下载野外采集的数据,而且可以将GIS数据导入到接收机中,便于野外工作。此外,GPS技术还应用于矿井贯通、矿山风井位置确定等。2 GPS 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1 存在问题(1)尽管GPS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但由于经费、技术水平,以及思想认识等原因,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未得到广泛深入应用,应用成熟度低。(2)由于建立GPS台站网投入大,维护费用高,我国利用台站网的技术也不成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仍主要使用RTK技术进行测量作业,这就需要在测区附近建立控制点,架设参考站,给实际工作带来不便,而且精度分布不均。(3)由于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场所主要在野外,地形和树木的遮挡常影响GPS的收讯,也使GPS技术难以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得到广泛应用。(4)目前虽然GP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应用逐渐扩大,然而各应用系统还处于各自为政、零打碎敲的散乱状态,没有统一的平台支持,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5)由于基础地理信息建设滞后,也未形成良好的使用更新机制,加上部门间、地区间对电子地图的控制,严重影响GPS的广泛深入应用。2 应用前景(1)随金土工程的实施、行业标准的逐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的建设,以及“3S”技术的集成应用,将为GPS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2) GPS台站网作为获取空间信息的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一些主要城市已相继建立了GPS台站网,各地GPS台站网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GP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应用。(3)随GPS接收机的不断改进,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价格越来越便宜,以及数据后处理软件的开发利用,GP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宽和发展。(4)利用GSM和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具有覆盖范围广,系统可靠性高、控制中心建站方便等优点,GPS与GSM和CDMA的结合将成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应用的新亮点。(5)多元定位系统的发展,GPS与GLONASS组合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逐步解决GPS在复杂条件下(如山地、森林)接收信号较差的问题,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推进GP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应用。(6)到2008年,伽利略系统的即将运行,其民用精度可达1m,在不通过差分处理的情况下即可满足大部分定位、导航需求,而且费用便宜,使用可靠,这将使定位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随“金土工程”的实施,GPS技术将在国土资源监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GPS技术在目前应用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以其本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必将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参考文献孔祥元,邹进贵等GPS-RTK及其同地质雷达GPR集成技术用于大型企业矿料资产测算的研究[J]城市勘测2003,(4)周科平GPS和GIS在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03,3 (2)栾元重,韩李涛矿区GPS变形监测与变形分析[J]测绘工程2002,11 (2)王晓华,胡友健,肖鸾GPS技术应用于变形监测的综述[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14 (3)王振军,张幼蒂,才庆祥露天矿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J]IM&P化工矿物与加工2004,(3)林伯勇HHS GPS技术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地质2003,(1)王玄飞手持式GPS测量在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应用[J]有色矿冶2004,20 (3)郭瑞民,吕华等GPS测地技术在物化探勘查及地质普查中的应用[J]吉林地质2004年,23 (2)靳海亮GPS定位技术在徐州市东部矿区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2,(1)思涵,王坚GPS、GIS在高地谷铜钼矿的应用[J]世界采矿快报1997,13 (22)李石桥,吴德仕,沈睿文在矿区水文地质调查中应用手持GPS接收机[J]黄金地质2004,10 (3)曹幼元,贺跃光PDA GPS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J]测绘技术装备2005,7 (4)

还可以吧,相对其他本二学校,他们工作还是可以的,硬件方面比别的学校学生懂。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邮箱格式

薛建明 院长、书记 教授、博研 0517-83597448 崔书堂 副院长 副教授、硕士 0517-83597468

淮阴工学院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苏ICP备017589 邮箱:>> 办公电话 一、管理部门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83591010 学生处 83591026 党委组织部、统战部 83591102 招生就业处 83591026 宣传部 83591098 成人教育处(继续教育学院) 83597233 纪委、监察室 83591013 国际合作交流处 83591070 教务处 83559133 审计处 83591023 科技处 83591025 设备处 83591057 学科建设办公室 83559107 总务基建处 83591061 人事处 83591021 保卫处 83591172 财务处 83591178 离退休工作处 83559119 二、群团组织 工会 83591995 团委 83591104 三、教学科研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83559196 人文学院 83591152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83559052 数理学院 83559135 计算机工程学院 83591046 设计艺术学院 83591197 建筑工程学院 83591148 江淮学院 83597338 交通工程学院 83559165 体育教学部 83591049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83559044 省凹土资源利用实验室 经济管理学院 83591149 省数字化制造技术实验室 83559198 外国语学院 83591157 四、直属单位 教学评估中心 83591168 后勤服务总公司 83591029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83591065 饮食服务总公司 图书馆 83559072 资产经营公司 83559088 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 83591024

江苏省 淮安市 枚乘东路1号老校区:淮阴工学院 北京路校区 北京北路89号邮编:223003

就是楼上那个

  • 索引序列
  •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件格式
  •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件
  •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格式
  •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件模板
  • 淮阴工学院学报点评稿邮箱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