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讨论核心价值观问题

讨论核心价值观问题

发布时间:

讨论核心价值观问题

在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立足于开阔的历史视野,对主体有明确的定位,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关于表述的对象,需要把握“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作为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与它的当代中国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的事业,从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到现在和未来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而我们当前要说的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做限制地使用“社会主义”这个一般名称,就会忽视主体层次的差别,把自己在当前条件下的特殊理解和附加规定,有意无意地当成了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则。例如我们讲的四条内容,既然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意味着它们应该是对一切历史阶段、所有形态的社会主义都普遍适用的科学描述和共同原则。但是,在以往的社会主义创立者和未来的社会主义探索者面前,我们是否确信自己已经具有了足够的权力和条件,可以宣称别的国家搞社会主义时,也必须遵循这四条内容?自然,如果具备了一定的总体性历史意识,在这里就会加以必要的分析、论证和自我限定,而不是简单地宣告。否则就可能意味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被特化和窄化了。结果就难免导致对其价值体系的把握出现错位,使本该突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及其核心理念,淹没在含义相当宽泛的话语之中。    (2)关于表述的来源,应该依据历史和实践,而不是凭借一时的意愿。一般说来,任何价值观念,都一定是其主体头脑中“应然”系统的主观表达,这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任何“应然”都必须以一定的“实然”为根据,才能构成真实有效的价值观念,否则就是一套空想甚至幻觉。这里的“实然”,简单地说,就是指主体及其价值体系发生发展的客观历史,就是其实践的过程和经验。因此,要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及其核心如何,就要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社会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和经验为根据,说明它所追求、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在理论和实践中所收获的主要成绩和教训是什么,等等。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及其核心如何,就要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和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主要成果和教训为根据,说明它所追求、所要实现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它所体现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体现,等等。    反之,在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及其核心时,如果撇开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再到现实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撇开了其中一以贯之的价值诉求和历史经验,而是仅仅以我们自己现在的认识和实践,甚至以一时感想和愿望为根据,那么这种表述必然会脱离社会主义的实然面貌,讲出来的东西多半与社会主义无关。例如现在有些人很热衷于将“仁爱”、“和合”、“诚信”之类所谓传统美德,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其用心可谓良苦,善则善矣。然而,它们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属于社会主义,甚至可以成为其核心理念,却很难从逻辑上和实践中找到科学的根据,越加让人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    同样,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及其核心时,如果撇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和相关经验教训,而是单凭想当然去构造一套“美好”的话语,那么这种表述必然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实际,模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实面目。当邓小平总结出“社会主义要以共同富裕为荣,以共同贫穷为耻”的时候,确实是触及了社会主义核心(本质)理念及其现实变革的关键。“以共同富裕为荣,以共同贫穷为耻”这一新荣辱观事实上的建立,对于催生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对于掀开中国历史巨变的一页,可以说起到了重大突破性的作用。而像它一样具有深刻变革意义的新价值观,经过三十多年,我们实际上已经积累了很多,并且正在继续探索和积累着。例如关于计划与市场、自由与秩序、民主与民生、公平与正义、人治与法治等,各个领域的新观念、新经验层出不穷。在力图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及其核心观念时,如果不以这样的历史和实践为根据,而是撇开了这些切实有效的积累,去凭空“提炼”出一些与之不搭界、甚至不相符的东西,那么即使投入再多,挖空了心思,也只能是闭门造车,欲速而不达,甚至南辕北辙,难以得到切实有力的准确表达。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违背认识规律的路径偏差,实际上包含着更大的误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及其实践的漠视和虚化。    (3)关于表述的内容,需要注意两个“核心”之间的关系。一个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价值体系和作为其反映的价值观念体系,必有它自己的核心(利益和观念);当某个价值体系的主体并非单一群体,而是由多个群体复合而成的时候,其中也会有某一群体成为其核心(主体)。而“体系的核心”与“主体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与“核心主体的价值”之间,是既有关联又不可混淆的。例如: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是“自由”,而其核心主体――资本家阶级的核心价值则是“利润”。弄清这两者的现实关系,对于认清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它本质和核心来说,至关重要。事实上,从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到资本主义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和稳定,正是资本主义几百年历史中的精华和主线。    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主体的无疑应该是全体人民。因此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就应该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体系。那么,在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体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像种子能够生长出大树一样具有起始性、根源性、导向性和普适性的价值和价值观念呢?这是“价值体系的核心”问题;同时,作为主体的人民,是由多个民族、阶级、阶层和政党等所构成的。其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又可以看作是“主体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表达谁的和什么样的价值内容,就必须在两个问题上做出明确的选择和规定:一是党与人民的关系,党怎样按照自己的宗旨,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表述,表达出人民的需要和意志,担负起与人民共为一体的历史性承诺?二是社会主义“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体系,究竟包含哪些基本的内容和原则,它们依怎样的结构和秩序形成了完整体系,从而证明和显现其中“核心”的面貌和意义?    这两个问题,可以称作是我们当下核心价值研究中的“硬问题”。弄清它们并给予明确的表达,是起码的要求,也往往是难点。因为它们意味着,对社会主义的主体及其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贯彻,必须走向深化和具体化,不再停留于抽象的想象和空洞的口号。而表述的澄明,依赖于实践中探索和创造的成功。如果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尚未成熟,或者对它们的认识和总结尚不到位,那么说的越多,所带来的困惑也就可能越多。    (4)关于表述的导向,要自觉推进而不是疏离人类的共同文明。无论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都一定具有人类历史的共性与自身个性的双重特征。我们在理解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及其核心的时候,当然首先要体现并保持其应有的个性,坚持走自己的正确道路;但不能忘记,一定要将这种个性置于人类共同文明的背景之下,并自觉地追求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一致的先进性,才能体现我们个性的优越性。否则就会造成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分离甚至对立,忽视甚至抹煞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共同文明的权利、责任和贡献,走向“自我另类化、边缘化”。这正是那些敌视或惧怕中国的人所希望的。    与此相联系,如何看待自己的“核心价值”与当代“普世价值”的关系,是对我们的价值思考能力和价值观成熟程度的一个检验。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着某些认识和思想方法的误区。例如在有些情况下,人们仅仅看到了二者的个性和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而把二者隔绝甚至对立起来。他们或者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普世价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人类的普世价值全然无关。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却把价值的共性与客观真理的共性混同起来,进而否定价值体系的个性权利和责任。他们或者认为,世界上的价值体系虽然是多元的,却总有一种价值体系及其标准是最高的、普遍的、先进的,因此各种价值体系都只有向“普世价值”看齐,才能进步;或者进一步认为,只有某一种模式,如西方或美国对当代普世价值阐释的政治化模式,才是唯一的“普世价值”,因此对普世价值的认同,就意味着要完全向西方或美国的政治模式看齐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在实践特别是政治实践领域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实际上,“普世价值”意味着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权利和责任。以实现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为己任的中国人,我们不仅需要而且能够担当起自己在其中的权利和责任。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核心价值的确立与表达,如果它是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就不会与对当代普世价值的认同和担当相冲突,而是可以揭示出二者之间的交叉之点和重合之处,自觉地将普世价值担当包括在核心价值之内。例如,近年来中央从多个角度反复强调的“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就不仅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振兴事业的当代核心价值,也是当代世界面向未来的前沿价值取向。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我们中国可以立足于自己的现实和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坚持“和而不同”的立场,追求“普遍共赢”的效果,自觉地为引领人类共同文明的进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筑大厦的支柱和大梁,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简洁概述为三个层面,即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并可用24个字来概括描述。国家层面可以表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可以描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可以表述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现阶段,世界上国家有193个,体制各不相同,有封建王国,有民主共和国,和资本主义体制的国家,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这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发展而来的,但是对比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显现出明显的两大优势,这就是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其次是焕发人们的创造力,解放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稳定高速持续发展,所以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是最好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延续,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他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建立起来的,它和历史不可分割,又在不断的继承,发展和完善。中国人民有着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朱熹,老子等都是当时思想界不同领域内杰出的代表,此外,还有佛教的博大思想,都对中国人民有很大影响。他们对于华夏民族的影响,及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被大家尊敬和爱戴,当代的中国,走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道路,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历史上各种优秀观念的综合继承,同时又是对世界科学社会主义新思想的接纳和运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家庭的关系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道德的乳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蒙地。爱国先要从爱家做起,家是每个人关系最密切的地方,家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学校,父母对孩子是无私的大爱,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过程,说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从家庭就开始有了启蒙教育,并打下基础。父母教育孩子完全不同于学校式的教育,没有长篇大论,也很少有空洞的说教。但是父母的教育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父母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从时间上来说近乎10年,其次父母的教育通常称为言传身教,说到的自己一定能做到,说到的也要求子女必须做到,其次父母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从吃饭,穿衣到邻里关系,处人接物,,从认识人,认识动物,植物,直到天地万物。所以在孩提时代 ,在父母的熏陶教育下,人们就开始朦胧的认识到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敬业、什么是诚信、什么是友善。过去对孩子的教育在我国早已有之。当小孩5岁之后,就可以有好多幼儿读物可供学习,例如“家训”之类的读物,并有私熟学堂开始教育孩子咋样做人,这些都给成人之后的道德修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还有好多的公约,乡约,家规,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践行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如空气一样,弥漫 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多种途径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知和行两个层面,认识不容易,践行更难,认识透彻,践行才会自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好多渠道可以张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主要如下:1书刊报纸大力宣传;2网上传播;3家庭父母教育;4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5公益广告宣传;6革命传统教育;7开展各种深入基层送温暖活动等。公民层面的理解从公民的角度来说,爱国是前提,是纲,是一种责任重担的担当,也是几千年来不变的大道理。敬业意味着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业精于勤,只有勤奋工作,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诚信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友善则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期望。善有善报,与人为善,与邻为善,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每个人如果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认真实行之,我们的国家就会汇聚强大的正能量,就会使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变成一个文明,强大,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强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是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是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深刻又全面,指明了我们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的要求和目标。2017年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作用,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系统的过程,从萌芽到发展都是经历过实践的检验。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是共产党伟大的思想成就,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具有战略性意义在当今开放的世界,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有些国家企图利用文化入侵。而国内的人民在文化入侵下,生活方式开始西化,比如现在的人们都在过圣诞节。在这样的内外背景下,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这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增加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二、明确了未来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让人们知道共产党要带领人民构建怎样的国家、营造什么样的社会氛围;同时对人民提出要求,让人民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自我要求,自我管理,也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分析我国实际国情以后,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的,代表了人们追求更美好的国家、社会的梦想。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站在之前理论思想基础之上的,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公园一角,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作为当代的年轻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自己,奋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是我们党顺应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期待、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价值是体现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马克思早就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哲学意义 上讲,价值体现的是现实中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说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 就是因为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或目的所追求的对象。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 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 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价值观对人 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 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我们一般把价值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价值观,另一类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国家和社会 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从 属地位,它仅仅体现社会某个方面或领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这种价值观我们就称之为一般价值观; 另一种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它引领和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 会制度和社会公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着这个国家或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 理念。这种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就叫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根本上来 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 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遵循。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 它们又是相互区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具有理论化、系统化的特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则比较抽 象概括,具有高度凝练性、简洁性的特点。也正因如此,我们党虽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但各界人士仍然多次呼吁尽快概括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基础,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 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 明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我们党在过去曾经把这个共同价值追求表述为“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 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 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 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 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自成立起, 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民主#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 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 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 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 入扎实地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 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则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积极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 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 是立足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全体公民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形成社会的主流 价值观、如何把公民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 要课题。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全社会倡导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2006年3月,胡锦涛 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讨论会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提倡热爱 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规范性 阐述。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党从社会公民层面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 十八大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需要,从公民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念 的新发展。三、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帮助全党和全国人民 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第一,“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它不仅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更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完善人生旅程的理论 指南。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鸿篇巨作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理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宝库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识的新境界。第二,“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 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过去许多人常常把自由、民主、平等这些概念当做资本主义的“专利品”来看待,认为它们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一些西方国家也正是 利用了这一点来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攻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 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它脱胎于资本主义但又与资本主义有着 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一切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本质意义 上来讲,只有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平等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民主、自由和平等,而资本主义制 度下的所谓民主、自由、平等是虚伪的、靠不住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第三,“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 深刻变化,这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多样性、多变 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彩纷呈。在这种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条件下,只有大力 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 共识和思想共鸣,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 首席专家)

讨论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价值观 四大核心理念 仁者无敌 安身立命 以和为贵 天人合一中国人代代相传的传统价值观,是凝聚全民族的载体,也是中国人有别于他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思维特性,尤其是传统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从秦朝自清朝二千多年的时间里,社会形态保持超稳定的深层结构因素。一、仁者无敌 “仁者,人也”—— 中国文化对“人”的定义,孔子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有仁心仁义的,才成其为人。从象形字的意义来看,“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也就是说,只有在“二人”对应的人伦关系中,才能对人下定义。在古代社会,这类“二人”的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关系。这个对“人”的定义,到了现代,五伦关系就被扩充为社群与集体关系,但在“深层结构”的意义上,这个在人际关系中才成其为人的定义基本没有变。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对人的定义,相对来说就比较模糊,主要在社会关系中由他人定义。这就决定了“个体”在传统文化当中的弱化和隐而不彰。中国人经常讲“做人应该怎么怎么样”, 主要是指做一个符合世俗标准的人,即使这些世俗标准有别于他个人的思想、理性、意志和判断。否则,在世俗眼里就是不会做人。这个世俗标准,就是孔子用来定义人的“仁”字。“仁”的涵义——处处为对方着想的做人方式,用“仁”字给人下定义,可见“仁”是儒家伦理道德最核心的理念。孔子说:“上下相亲谓之仁”“温良者,仁之本也”孟子说“仁者爱人” 这种处处为对方着想的做人方式使中国人显得特别富有“人情味”。以至于有些人在人情面前不好意思拒绝对方的过分要求,往往失去原则性,徇私枉法,破坏典章制度。对一般人来说,仁爱是相互的,只有双方都具“体”地感觉对方的“心”“有到”自己“身”上时,才去“做人”,一旦越出了人情磁力场的温暖包围,或者双方撕破脸皮了,就不知该怎样去“做”了,难免有失风度,比如在公共场所出现不守秩序、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对于圣人和传统士大夫来说,尽管他们把仁做为个体存在的基础,但是这个高层次的原则仍然是以人伦关系之间衍生出人情作为内容,反映了中国文化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它反映在政治层面上,就形成以下这样的理念:内圣外王,仁者无敌——道德与政治的合而为一“内圣外王”就是孔子在《大学》经典中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现代的话讲就是:格物深入研究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致知将其上升为理论,诚心实意,端正思想和态度,一日三省吾身,克己复礼,使家庭和睦,推己及人,使人人都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仁人君子,然后施仁政管理国家,使天下太平,这个过程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统一,成为中国历代士大夫阶层由内而外的人生进修阶梯。内圣,是德治;外王,是人治,内圣外王就是一种德治加人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但是在高度集中的权力面前,德治对集权者的约束总是十分有限,充其量是一块光鲜的遮羞布。所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也只能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治加人治要求作之君者,必须同时作之师,作之亲。儒家的天地君亲师这五个角色,作为统治者身兼三职,做老百姓的领导、老师、和父母。这样以来,人的思想意志以及国法以外的私人领域自然也成为管理的对象,个人就没有多少空间可言了。二、安身立命 身的含义,中国人是用“身”这个词来指称自己的,比如本身、自身;同时,还用身来代表生命。比如终身,就是指人的一生;人一生的事业,就是安身立命,除了形象化地安置身体之外,还有去符合命运静态地去养护它的意思。除了用身这个词指称自己和生命之外,还用它来形容一些在其他文化中不属于“身”的场合。比如,一个人的背景与起源,叫出身;名下的资产总额,叫身家。违背自己的意志而被迫去做一件事,叫身不由己;属于思维和理解力范围内的事,也用体会体验一类的词去表达。像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这类属于道德范围的事,也在划入身的范畴内,用身字来表达。所以,从身的含义来看,安身立命的身不仅是指身体、肉身,还指人生、生活,把这些安顿好了,有饭吃,有衣穿,生命就可以生根发芽,传宗接代了。食的文化——身体化的表现,中国烹饪技术之精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中国人特别注重食的养生功用和食的社交功用。这说明的传统文化将人更多的看成是一个身体化的存在,比较忽视它是一个具有完整形态的精神主体。当然,士大夫阶层和老百姓对身的理解是有层次和境界之分的。古代道德和政治统一的传统,决定了士大夫阶层天生肩负“以民为本”的使命感,也就是让天下苍生皆能安身,皆有一口饭吃。因此他们提出的口号“解民于倒悬”“措天下于衽席之上”等等,虽然也是充满了身体化的想象,但这个身指的是社会,是天下民生,而国家则是照顾这个身的一颗心。至于老百姓的安身一般只顾及其家,而且这个身必须放在缩小了的人情磁力场中,互相取暖才能安心。这种安身与安心的需求,造成了他们一方面十分现实,物质化,就连求神拜佛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才临时抱佛脚,完全是实用型的、世俗化的;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精神和感情上的麻木。安其身,则得其心——民生观,安身立命的身体化倾向,使老百姓的要求基本只限于“有口饭吃”就行,就不会造反。所以安其身,则安其心,解决好民生问题,就天下大治,天下太平了。中国人最高的政治社会理想是《礼运•大同篇》中的大同境界,那就是使普天之下皆有所养。《孟子》一书的大半部都在讨论如何施仁政,施仁政的中心就是民生问题;一直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民生的观念像一条红线贯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 《汉书》中说“民以食为天”,食的确是密切串连中国文化、百姓生活、政治理想各领域的同心轴。老子甚至把治理国家比喻成烹调术。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周礼》这本书排列的百官当中,冢宰既是宰相,又有大厨子的形象。总之,安身立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吃饭问题。即使到了现代,的生存和发展的范围更广了,要求更高了,但是有饭吃才能生存始终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理念的首要标准。、三、以和为贵 阴阳调和论,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阴阳在太极中的互相调和。阴阳本就是同一事物两各方面,阴阳调和则基本上排除了“邪恶”的因素。因为这样的本体论中,所谓邪恶的因素并不是必须由善去克服的恶,而是阴阳失调,因此,如果出现动,也是动乱,是一种变态,最后也必然用和合的方式恢复结构的平衡,回到原样。同样,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也是和合式的而不是抗争式的。表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情味”。人际关系以保持和谐为最高目的。礼尚往来,耻于斤斤计较,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不提倡诉讼,所以公然为自己争利益的言行也就为人所不齿了。正如孔子所说“礼之用,和为贵。” 安定的政治局面,和为贵就是一种放弃对抗的态度,表现在政治生活上,就容易形成安定的局面。即使已经侨居海外的中国人,也大多是只谋一口饭吃,对政治漠不关心,很少自发组织压力团体维护自身利益。所以,上世纪90年代东南亚排华和洛杉矶黑人暴乱,最倒霉的就是华人,尽管华人人数众多,但是懦弱和冷漠使他们之间不善于组织和团结,一盘散沙,毫无还手之力。根据辩证法和历史经验来看,以和为贵这条传统价值观的核心理念,还可能带来一种可能性,就是它的对立面——乱。逆来顺受惯了的人,一旦忍无可忍发泄起来的时候,很容易一发而不可收拾。而且由于平时不擅于利用合理渠道宣泄自己的攻击性,所以当这种攻击性终于爆发的时刻,是不受理性控制的、盲目的、极具破坏性的,而且是没有游戏规则的、是斗死方休的。四、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源于春秋时期的庄子,经过孟子和董仲舒的发扬光大,最后由宋代的张载、二程整理成熟。天人合一就是认为天道与人道的是统一的,以人伦外推天道,以天道比附人伦。很明显,中国的这个天和世界上任何高级宗教的“天”都不同,的天并不是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而是“天地人”这个世界系统内在的组成因子。世界上其他高级宗教都认为天和人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人尽管可以向往超越界,但永远不可能达到神的地位,唯有中国的天道观主张天人合一。而且,这个天人合一是将天道拉下来去符合人道的。并且认为“天道远,人道迩”。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也就是把眼光完全集中在这个人世上。中国人的天道就是人道,它是人间理想化了的和谐关系的映照。也就是说,人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就是符合天道,否则的话,就会令天道失常,因此,人有参天地化育之功。那么,怎么“参”呢?宋朝的理学家朱熹认为,用“存天理、灭人欲”的方式,把自己的七情六欲都导入公式化的人伦渠道中获得中和化的效果,以便能够永恒地维持“和合”状态。正如同天地之阴阳调和是为了化生万物一般,人伦关系中被渠道化的七情六欲,也必须是为了养育以及延续身体化的存在服务——养双亲,养妻子儿女。这样,人道就和天道真正的统一了,人也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以上四大传统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保持社会形态超稳定的深层因素,在国民心理和国家社会层面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现代化的世局当中,如何有意识地反省之、引导之、改造之,是当代中国人需要肩负的文化使命。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其中有四个思想最为重要,也最有概括性。这就是: 一、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 二、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 三、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 四、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 这四个思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渗透至各个文化领域、各种文化表现之中,并起着指导作用。 同时,从一个角度来看,这四个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全方位的概括作用。试想一个人活在世上,他总要对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变化有个基本看法,这就是基本哲理。其次,这个人又是存在于大自然中,所以他必须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所认识。再其次,这个人又是生活在社会上,所以他必须懂得如何对待社会问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最后,这个人的自身也是一个存在,所以他必须懂得如何对待自身并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总起来看,可以说“四个重要思想”是一种全方位的概括,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重要文化课题来讲。 第一个重要思想是“阴阳五行” 阴阳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它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 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这显然是朴素的唯物思想。 同时,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 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严厉,而其运动变化又是多么生动。它使我们高度戒惧,也使我们充满希望。 阴阳和五行本是两个思想,在战国时代才合为一个哲学体系。现在为讲述方便,仍分为两部分来讲,先讲阴阳思想。 阴阳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它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 这显然是朴素的辩证法,但朴素的东西未必没有深度和特色。 阴阳思想有个模式,就是《太极图》。此图长期被人作了神秘的解释,成为宗教和迷信活动的标志物。实际上《太极图》是一个哲学模式的形象表现,把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表现得非常简洁明白。 阴阳对立统一的模式有丰富深刻的含义: 首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种对立因素的统一。 其次两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消长交替的不停运动之中。《太极图》中有一条S形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两条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种因素的运动变化。而且,正是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又正是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阳”的复生。自然现象中的“日中则仄,月满则亏”、“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等等,正证明了这种辩证的运动变化。还有,《太极图》中的黑白“双鱼”,黑“鱼”有个白“眼”,白“鱼”有个黑“眼”,这正说明阴中始终含着阳,阳中始终含着阴;而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 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强弱盛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人类居安应该思危,绝处可以逢生。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尤其是安富尊荣、处于强势的人更应有忧患意识,严于律己;切不可骄奢淫逸,任性妄为。 再次,事物内部虽然都包含对立因素的统一,但对立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华民族至晚在汉代已经认识到阴阳之间可以有四种关系,即“阴阳磨”、“阴阳争”、“阴阳和”、“阴阳合”。之所以会有多种关系,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阴阳对立有种种不同的性质,其相互作用当然会有差别。例如大家都知道“夫为阳,妻为阴”,夫妻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当然有可能发生磨擦、争吵、打架乃至于离婚;但大多数夫妻关系不至于发展到你死我活,势不两立;多数是“少年夫妻老来伴”,天长地久相依为命。 第二,对立统一还要看运动变化的各个阶段,其相互作用的主导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买一辆新汽车要经过“磨合”阶段,在这个阶段,部件之间是以“磨”为主的;等到磨合完成正式启用了,部件之间虽然仍旧有“磨”,但却是以“合”为主了。正因为如此,这辆汽车可以行驶30万公里以上。假如这汽车的部件之间从头到底都以“磨”为主,那么这辆车连3万公里都走不了,根本就是个不合格产品。所以,要注意区分对立统一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其相互作用究竟以何者为主;不要一说到对立统一就理解为一斗到底。 第三,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方式,还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采用什么方法来处理事情。例如“人民内部矛盾”,照理并不具有对抗性;但有的因为处理不当却导致严重的对抗。相反,有的对抗性矛盾却因处理得当而不一定成为你死我活的斗争。例如现在世界上有种种对抗性矛盾,所以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但中国人却始终反对诉诸武力,主张和平共处,有问题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事实上也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 阴阳思想的这些含义给人以警示与启迪,使中华民族从群体到个体都深受教益,有助于长达五千年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它的传播与弘扬,显然也能对全人类起到有益的作用。 下面讲一讲五行思想。 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这显然是朴素的唯物思想。 阴阳和五行两个思想,在战国时代才合为一个哲学体系,是朴素的辩证法 同时,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 生是指生成、促进、助长、发扬等作用。克是指克制、束缚、挫折、摧毁等作用。生的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克的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画出来成为一个星形。 在历史上,五行思想曾被作过“神学目的论”的曲解,又被用于迷信活动。这是应该剔除的糟粕。 五行思想不仅指明宇宙统一于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作用表明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都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所以,世界上决没有任何事物或力量能够凌驾于其他一切事物与力量之上而独霸天下;谁想独霸天下,必然狼狈不堪。而且,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生或者克,做过了头又都会引发反生或反克。这更加发人深思。 直接的反生:如水生木,但如果灌水太多,也能把植物(木)淹死。又如父母爱子女是生,但如果是溺爱,反而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 直接的反克:如用斧劈柴,劈多了,斧也受磨损。又如一味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必然为群众所不容。 间接的生克后果更加复杂多变:例如水克火,火却可以生土,而土却可以克水。又如木生火,火太旺了又生土,而土却是木的克制对象。 在各种生克关系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现象更发人深思:如金克木,木因而成器。火克金,金因而成为纯金、精钢。做人“修身克己”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与价值。这都说明克可能导致更高境界的生。 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严厉,而其运动变化又是多么生动。它使我们高度戒惧,也使我们充满希望。中国人为此一再明确声称“不称霸”,主动坚持韬光养晦,大力宣扬和而不同,不论国力多么强大也决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样,中国就成为世界上非常真诚的巨大和平力量。这种真诚是深深植根于传承悠 久的民族智慧之中的,是决不会动摇的。 第二个重要思想是“天人统一” 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等等,内涵大致上都相同。主要是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由此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在传统文化“天人统一”这个思想中,“天”的含义也是双重的,有时指上帝,有时指大自然。 西方人认为大自然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既然创造出来了,人类如何对待它?在这方面,西方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协调自然。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统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 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等等,内涵大致上都相同。主要是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由此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有双重含义。一是有意志、人格化的“天”,其实也就是上帝;其意志即为“天命”。二是无意志、非人格化的天,其实就是大自然。 在传统文化“天人统一”这个思想中,“天”的含义也是双重的,有时指上帝,有时指大自然。我们现在是对“天人统一”作新的诠释,当然主要是讲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拿“天”来指大自然的观念的确占有一定的文化比重,这不是偶然的。从文化比较来看,世界上多数民族和所有的宗教都认为最初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和万物;但中华民族却没有得到全民族信仰的宗教,所以对“上帝”的观念比较淡薄。 中国有道教。道教出于道家,当它在汉代后期正式成为宗教时,当然也宣扬上帝及其统属的仙官与神将。但道教推尊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为教祖,而老子早在春秋时代就指出是“道”创造了宇宙和万物。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是指事物运动的规律,或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运动创造了宇宙本体(“道生一”);这个本体一分为二,成为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一生二”);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事物(“二生三”);这种新的事物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三生万物”)。在这种说法中没有“上帝”存在的余地,一切都是事物运动的结果。 既然道教的祖师都不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所以道教宣扬上帝就远不及其他宗教宣扬上帝那样有力度和影响了。 不过,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统治者都曾以“神道设教”,竭力宣扬“上帝”和“天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把“天”解释为“上帝”这种观念在传统文化中还是相当多见的;并且这种观念还往往和天就是大自然的观念纠缠在一起。对此也应有充分的认识。 下面还要作一个文化比较。 历来受到中国人重视的传统节日活动,都与“顺应天时”关系密切 西方人认为大自然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既然创造出来了,人类如何对待它?在这方面,西方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协调自然。 在人类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因而对它既恐惧又依赖,从而产生崇拜自然的观念。到了17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突飞猛进,西方社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从而致力于依靠科学技术去征服大自然,予取予求,为我所用。但征服自然又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人口膨胀等等。于是才认识到不能只想征服自然,必须保护环境和生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这种认识是到了近现代才逐渐形成并日益加深的。 中华民族的情况与此有所不同。我想在最早的时候,中国人肯定也有崇拜自然的倾向。因为你没办法,只能既赖以为生,又畏其巨大威力。故而拜倒在地,势所必然。但接下来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所以也没有明显的征服自然的观念。 有人也许会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这岂不也是想战胜大自然吗?这话不对。“人定胜天”的“天”不是指大自然,而是前面说过的“天”的另一种含义,就是“上帝”或“天命”的意思。“人定胜天”就是不怕“上帝”、不信“天命”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当然是积极的。 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统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 “顺应天时”的思想在社会诸多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 一是用于政治机制的设置。《周礼》设定的官制是“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在古人心目中,这“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各朝设置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都有《周礼》“六官”的遗意。 另外,各朝的行政措施也有“顺应天时”的特点。如“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春日劝农,秋日点兵”之类。 二是用于经济。封建时代主要是农业经济,那时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所以事事处处必须“顺应天时”。中国长期通用“农历”(阴历),现在已不通用;但“农业”所遵循的“二十四节气”,仍为农业生产者所重视。 早在战国时代,孟子说过一段名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从农业“顺应天时”进而涉及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这在全世界是最早提出来的。孟子的本意只是强调农业生产(也包括渔业和林业)要“顺应天时”,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可见“天人和谐”的思想的确与环境学说有逻辑的联系。 三是表现于民俗。各种民俗都与“天时”有关系。例如春节庆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季婚嫁(因春为生发季节),清明扫墓(利于植树、除草;也利于上坟的人踏青春游,感受春意)。 在民俗中,历来受到中国人重视的是传统节日活动。这些活动都与“顺应天时”关系密切。例如春节,以旧历而言正值旧年过去,新年到来,所以特重除旧布新之意。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名句,都突出了这层意思。新年到来,对个体和社会群体而言,有可能打开新的局面,带来新的机遇,萌发新的希望,从而满怀信心展望未来。这种与“天时”相应的除旧布新的心态,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而言极为重要。正因为年年都有除旧布新的感觉与心态,所以中华民族虽历经五千年之久,却仍然毫无暮气,充满活力,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新的美好前景。除此以外,春节还有凝聚家族、念祖追远、敦亲睦邻、和谐人际关系等作用;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团结进取,争取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又如端午节,主要意义在于消毒、驱邪、健体。因为此时天气热了,细菌滋生,容易得病。所以端午要喝雄黄酒,熏艾条,挂菖蒲,都为了杀菌消毒。小孩额上写王字,戴虎头帽,穿虎头鞋,那是为了借老虎的威风压邪去病。端午还要赛龙舟,船旁有健儿游泳,桥上有健儿跳水。这都有益于强身健体,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又如中秋节,此时月亮最亮最圆,举办夜宴象征“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而团圆正是中华民族最重视和向往的。 另外各大节日都重视吃食,要尽量花样翻新吃好一点。现代青年看不起这一点,那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穷困,全靠节日补充营养,以迎接农忙。如春节以后是春耕大忙,端午以后是夏季“双抢”,中秋以后是秋收大忙。所以必须吃好一点,以增强体力。同时节日聚餐也是为了家庭凝聚,增强团结以利战斗。 四是用于人体保健。传统文化认为天时变化在人体上有反应,所以节令交替要特别注意保健。过去老年人都重视“两至两分”(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认为这是大节气,对人体有大影响。医生治病用药也要考虑天时节令,力求因时制宜。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问题。这种节律是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现在人类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都在很短时期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难以立即适应。所以必须用种种方法来调剂,使人不致因环境变化而影响健康。 第三个重要思想是“中和中庸” “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 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 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中和”也简称为“和”。“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现在常有人提到“中华‘和’文化”。 《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其深入人心。 “中和中庸”思想渗透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许多方正有序的建筑更是这种思想的代表 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 但是中庸常被人误解,以为是折中调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的确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犹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假如中庸之“中”固定为折半以取中,那就犹如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你这杆秤就只能添乱而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当然,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做到准确把握一个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礼记·中庸》)在这里,孔子明明白白把中庸与平均主义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再则中庸如果只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那是任何一个蠢才都会干的,怎么会比上刀山还难?怎么会断言“不可能也”? 当然,中庸虽然很难很难,但如果不要求把握绝对准确的度,而只要求处理问题大致把握一个度,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有度”总比“无度”更能促成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处理各种复杂矛盾与冲突,更必须具有“度”的意识,注意把握分寸。假如事事处处都趋于极端,态度绝对化,做事没商量,一味任性妄为,那无论对人对己都是很不利的。所以中庸应是人类的明智抉择,对解决世界上各种矛盾冲突都是很有用的。 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 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 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双赢”虽好,但有时实在做不到;为了避免冲突的恶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时就只能单方面让步,达成某种妥协。无论“双赢”或单方面让步都需要一定的忍让。忍让的精神在东方文化中往往受到赞扬。 我说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六尺巷的故事”: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家在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后来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传为美谈。 另一个是“日本白隐禅师的故事”:有一对夫妇在白隐禅师住处附近开了一家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但女儿没结婚就怀孕了。震怒的父母逼问女儿那个男人是谁,女孩指了指寺庙说:“是白隐的。”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白隐名誉虽已扫地,但却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后来那家的女儿不忍心欺瞒下去,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另一个青年。她的父母将她带到白隐那里道歉,白隐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就是这样吗?” 这些事例都表明忍让的结果很好! 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可见要做到适度与和谐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还与人的品格、修养有关系。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四个重要思想是修身克己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大力宣扬可作为修身样板的人与事;还有许多有关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成果。修身思想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小时候,在家里爸爸妈妈教育我要 诚信友善,在学校老师教导我要爱 国。诚信是做人之本。有人说过:生 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一个粗鲁的人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有 国才有家。你不爱国,就意味着你将 失去你的家园。对于一个对自己的祖 国没有感情的人,我们无需再对他报 以希望,因为他已经无药可救。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深 的认识,这也是我今天谈论的话题。 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 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 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 要论断。 从国家层面来讲,我们要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一个富强的国家 才能在国际事务中有话语权,才能有 能力为她的人们带来安定。从社会层 面来说,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 正、法治。自由得到保障,才能让整 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 出来。这样的社会才是我们想要在其 中生活的社会。从公民层面来说,我 们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 观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个人。人,是组 成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有什么 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只有我 们每一个公民做到爱国、敬业、诚 信、友善,我们的社会才有可能自 由、平等。

核心价值观大讨论

各部门内部先讨论,让员工自由发言;部门将讨论的内容拿出来,进行发表,然后取得票最高的几条,进行提炼。

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准、提高整体素质,为全局建设事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目标任务 (一)加强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化。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群众、为人所知并转化为社会意识和个人行动的重要手段,在落实过程中要发挥好“榜样示范”、“舆论引导”、“内涵渗透”的作用。“榜样示范”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社会公众人物在言行举止和社会活动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影响带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舆论引导”就是要求各级各类媒体要坚持正面引导,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传递正能量。“内涵渗透”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融入干部职工学习、家庭教育,融入文艺作品、理论成果、思想政治工作当中,潜移默化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实施全员参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化。要结合日常问题、身边事例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家能从生活细节中感知意义、体验崇高、增进认同,将普遍号召内化为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通过展现本行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代表的动人故事、生活情景、感人场景,唤起社会成员的共鸣,形成“爱模范、学模范、当模范”的社会风尚。要结合自身职业特点,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立足岗位、无私奉献。  (三)抓好主题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主题实践活动是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结合实际围绕“三个倡导”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树典型、推介典型,使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所效、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要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学习雷锋精神”等主题活动,引导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劳动,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方法步骤  活动分宣传动员、学习教育、主题实践和总结验收四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 积极宣传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活动,营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二)学习教育阶段  学习教育要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主要做好“四德四讲一讨论”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  组织好以“四德”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四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开展“四讲”活动。“四讲”为:一是领导讲党课;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为党员上一至两次党课。二是专家讲理论;邀请党校、业务部门等有关专家进单位授课。三是先进讲事迹;大力举办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不断提高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四是党员干部群众讲体会;在认真开展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联系实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就如何做本职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等问题展开讨论,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触及每名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灵魂,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三)主题实践阶段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加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为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载体、畅通渠道、营造环境,主要抓好“四个一”活动。 唱响一首歌曲。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特点及“爱国歌曲大家唱”的要求,精心挑选推荐富有特色的歌曲报局办公室。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各级各部门要在活动中树立一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制定一套行为规范。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及岗位要求,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各行业各单位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素质,加强诚信建设,规范从业行为,树立行业新风,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  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扎实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雷锋志愿服务”、“三关爱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 、“学习道德模范”、“推荐评议身边好人好事”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四)总结验收阶段  一是进行自查总结。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归纳,充分整理、提炼、展示,使党员干部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新提高,各项工作有新成效,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活动取得实效。  二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总结提炼成功经验,把工作经验系统化、成功做法机制化。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定期分析党员干部群众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培训内容和方案措施,推进党员干部教育规范化、长效化。四、有关要求(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高度重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要认真组织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活动,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是学习,重点在实践。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统筹安排好日常工作与本次活动的关系,要与“产业建设年”、“作风转变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四群教育”等各项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四)大胆创新,务求实效。各部门要在认真完成规定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丰富活动内容,确保活动收到实效。

价值观的核心问题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答案正在飞速整理中,请您稍等两分钟~ 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更多1条 

核心价值观分别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概括,与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党和政府不断重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会的公正和法治。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其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都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核心价值观意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讨论核心价值观的书

老一点的,《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学贯中西的老前辈。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由李丹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共10卷,包括:爱国卷、幸福卷、团队卷、生命卷、感恩卷、仁爱卷、公德卷、创新卷、诚信卷、孝道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初中二年级·下册)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和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两册都有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在这些经历当中变得麻木,开始随波逐流,会开始对生活失去热情,《局外人》所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现实。

  • 索引序列
  • 讨论核心价值观问题
  • 讨论核心价值观
  • 核心价值观大讨论
  • 价值观的核心问题
  • 讨论核心价值观的书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