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合影照片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合影照片

发布时间: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合影照片

北京中医医院贺普仁教授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针灸大师胡海牙先生

你是说的现代呢还是古代?

我觉得这个问题必须直接去问卫健委,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卫健委到底谁负责回答这个问题呢。卫健委的一般工作人员应该也不是很清楚。

近代针灸大师:贺普仁,87岁从医70年,针灸大临床家,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师从京城中灸名家牛泽华,22岁悬壶应诊,1966年调入北京市中医院,任针灸科主任达30年之久,创“贺氏针灸三通法”、针灸临症独穴疗法,影响力达南美、东南亚、日本等地区和国家。1990年被受予“国家级名老中医”称号。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首批“国医大师”称号。抄于百度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合影

1958年正式成立的。 1992年8月,经国家教委教计[1992]167号文件批准,成立了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学院现有2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学院总占地面积7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一、办学规模现有本科以上在校生8000余人,其中留学生1000余人。二、学院建制现设有6院(国际教育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6部(文理部、研究生部、实验教学部、公共课教学部、体育部、社会科学教学部),3系(医疗系、针灸系、护理系),三所附属医院以及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高新技术基地(天津)-现代中药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天津市中医研究所,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天津市针灸研究所,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天津中医工程研究所。另有石天药业集团,中一制药等企业。三、学科与专业设置现有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1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中医药学为主体、中医药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具备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继续教育等完整的办学层次。四、学位点现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内含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博士授权单位。中药学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博士授予权已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评审。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中国语言文学等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五、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另有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4个。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剂学实验室、1个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高新技术基地(天津)—现代中药研究中心;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优秀教学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456万元,生均值8元。六、师资队伍全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407人(含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师的15%);专任教师516人,其中教授104人,副教授2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297人,研究生学历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师资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专家17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37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者5人等一批优秀人才。有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286名。鉴于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总体水平较高,教育部已经批准学院具有中医学学科正教授审批权。七、图书馆、网络与学术刊物图书馆总面积12000余平方米,藏书62万余册,生均4册。数字化图书馆已经通过市教委验收,目前有电子图书近100万册,另有中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以及其它电子资源18种。校园网为千兆主干网,网络信息点总数2000余个。学术刊物有《天津中医药》和《天津中医学院学报》。《天津中医药》为教育部和天津市优秀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际6大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期刊》(C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刊源。八、实践教学基地现有附属医院3所(含非直属附属医院1所),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另有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院等13所教学医院,病床总数8545张。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最大的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所在地。拥有1800张病床,分29个病区及ICU、CCU病房,病房使用率连续三年超过100%;日均门诊量4000余人次,连续15年每年超过百万人次。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以中医妇科、脑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是科技部重点建设的临床药理(GCP)基地。建有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中医疑难病研究中心,是世界中医联合会妇科学会挂靠单位。现有床位数504张,专科、专病门诊60余个,病房使用率超过90% ,日门诊量1500余人次。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现为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是全国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病床总数464张。非医护专业现有中药学教学实践基地15个,另有市场营销、应用心理学等专业以及法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11个。我院从1958年建院以来,经过全院教职工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奋斗,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我院针灸推拿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石学敏院士带领下,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被国内外公认是学院的特色与优势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以分子生物学、医用化学传感器和针灸学实验室作为基础研究平台,以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600张针灸病床为临床研究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国家“七五”、“八五”、“十五”重点攻关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9项,获得了5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有效降低了中风病后遗症的致残率,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10余项奖励,被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目前该成果已经在北京、辽宁、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29个针灸临床研究分中心推广应用,同时还推广到了海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该学科在“醒脑开窍”针刺法基础上,完成了“中风病单元疗法”的研究,该成果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先后举办了13期学习班,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我院拥有全国惟一一所由教育部批准的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教育部国家公派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教育部教育援助非洲项目学校。从开展对外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以来,先后举办了17期高级针灸进修班,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人来院学习,与国外4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学院对外留学生教育的规模和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目前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526人,其中留学生430人,港、澳、台学生96人,短期进修学习者年均500余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继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之后,列第三位。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瑞士、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英国、等30多个国家的40多所大学、医院、科研院所建立教学、科研和医疗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丰收的成果。我院科研工作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为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医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九五”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郭蔼春教授的“《素问》整理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张伯礼教授的“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血沉动态曲线检测方法及仪器研制”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近5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1项。“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分别于2002年、2004年和200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项。其中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973项目2项,作为第一作者单位主持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教育部科研项目9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973、863、“十五”攻关等项目5项。近5年总计科研经费9万元,年均科研经费58万元。学院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产、学、研结合,通过成果转让、科研合作等形式为生产企业提供研发技术支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学院始终坚持“规模适度、质量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学院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奖励,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1989年,“实验针灸学新学科建设”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993年,“开辟教学新途径,培养针灸新人才”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沟通融合、创新实践—实验针灸学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本科招生范围覆盖20余个省市、自治区,在绝大多数地区第一志愿录取率达100%。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0%左右。学院非常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综合素质较高、科研及临床能力较强。《中药神经保护作用的离体实验研究—“中药脑脊液药理学”实验方法的提出》和《丹酚酸B预适应的心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2002年、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学院建院以来共培养了1万多名毕业生,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多数成为所在地区和单位的业务骨干,一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邮编:300193

还有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张缙,《针灸大成》的主编,北京的张世杰,独创太溪针法

关于天津中医药大学考研的一些资料链接: _Q 提取码: mxve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若资源有问题可以追问

现在已经无法发帖了 看帖子都是哪年哪月的历史了 学校担心什么呢 为嘛不让发帖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合影图片

系世界中医药学会疼痛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卫联康复医学研究院教授、中华医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老年医学会、中华名医学会、中国耳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国际中医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教授;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耳穴综合疗法主讲、北京城建医院特聘耳穴专家、中国传统特色名医大丛书专家委员,被中华名医协会聘为国际专家 。

我了解的。陆瘦燕。王乐亭 《金针王乐庭》。程莘农。贺普仁。石学敏。都是很有名的大家了 。每个人风格不同,取穴不同,方法亦不同

个人建议先把《难经》《针灸甲乙经》《内经·灵枢》看下吧,经典才是基础。

还有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张缙,《针灸大成》的主编,北京的张世杰,独创太溪针法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

1987年1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中国科协、外交部和国家科委牵头协调,在世界卫生组织指导下,经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中国针灸学会筹备,世界针联在北京宣告成立。在世界针联第一届会员大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国针灸学会会长胡熙明当选为第一届世界针联主席,我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王雪苔当选为世界针联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陈佑邦当选为世界针联司库,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鲁之俊被聘为世界针联名誉主席。1987年11月23日,由世界针联主办、我院和中国针灸学会承办的世界针联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卫生部长陈敏章、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主任中岛宏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1988年9月16日,由世界针联会员加拿大中医药针灸学会承办的 '88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针刺麻醉与针灸镇痛机理”专题研讨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1989年9月4日,由中国针灸学会承办的 '89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国际针灸教育”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990年12月4日,世界针联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世界卫生组织代表阿克瑞拉、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王雪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凤岐等中方世界针联官员和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王雪苔为第二届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我院针灸所所长邓良月为世界针联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凤岐为世界针联司库。1990年12月5日,由世界针联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的世界针联第二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中国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法国卫生部代表出席大会开幕式。1991年6月,由世界针联与针灸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世界针灸杂志》创刊。1991年11月23日,由中国针灸学会承办的 '91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针法灸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992年10月22日,由意大利针灸和传统中医协会承办的 '92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 “国际针灸研究趋势”研讨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1993年11月20日,世界针联在日本京都第三届会员大会,大会选举我院原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陈绍武为第三届世界针联主席,我院针灸所所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邓良月连任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陈佑邦为司库。1993年11月21日,由世界针联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的世界针联第三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胡庆礼出席开幕式,卫生部长陈敏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文康致贺信,日本国宽仁亲王、文部大臣、京都市市长等政要出席开幕式。1994年11月12日,由大韩针灸医师协会承办的'94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针灸临床适应症及其治疗”专题研讨会在韩国汉城召开,韩国政府社会保健部部长徐相穆、国会议员宋斗镐、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项目官员张小瑞、我国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文康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我院院长傅世垣出席开幕式。1995年11月3日,由土耳其针灸学会承办的 '95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针灸与气”专题研讨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项目官员张小瑞出席开幕式并讲话。1996年9月21日,世界针联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的世界针联第四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美国纽约召开,我国驻联合国总部副秘书长金永健、驻纽约总领事邱胜云、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世界针联高级顾问张凤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弗尔南多,美国联邦卫生部官员及纽约州州长、市长等政要出席开幕式;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文康向大会致贺信。1997年10月31日,世界针联在北京召开第四届会员大会,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文康、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传统医学项目官员张小瑞、世界针联名誉主席鲁之俊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传统医学项目官员陈恳出席开幕式。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届执行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陈绍武、邓良月、陈佑邦,分别当选为主席、秘书长和司库。1997年11月2日,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医师水平考试委员会成立,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文康任名誉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任主任委员。1997年11月1日,世界针联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的世界针联成立十周年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国务委员彭佩云、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出席开幕式并为大会题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为大会题写贺词,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主任韩相泰在开幕式上讲话,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季卿礼、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传统医学项目官员张小瑞、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项目官员陈恳出席开幕式;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文康宣布大会开幕。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世界针联主席、副主席等针联官员和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针灸学会的有关领导。1998年1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01次会议做出EBR21号决议,决定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针联建立正式关系。世界针联成为世界上唯一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正式关系的国际针灸组织。1998年3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季卿礼、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刘培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外事司司长沈志祥、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傅世垣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针灸合作中心,并约见世界针联主席陈绍武、世界针联前任主席王雪苔、世界针联秘书长邓良月座谈世界针联有关工作。1998年5月11日,世界针联应世界卫生组织的邀请,派出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暨世界卫生组织成立50周年庆典。1998年5月11日,我院党委书记、世界针联高级顾问房书亭、世界针联主席陈绍武、秘书长邓良月在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同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项目官员张小瑞、世界卫生组织机构互往事务处官员卡瓦库奇、莫西莫多进行友好会谈,双方就1998至2000年两组织合作计划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1998年11月17日,由西班牙针灸与手针联合会承办的'98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针灸临床的安全与疗效”专题研讨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中岛宏、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项目官员张小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我院党委副书记仇芙林参加会议。1998年11月17日,世界针联主席陈绍武聘请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中岛宏为世界针联终身名誉顾问。1999年11月9日,由越南全国针灸学会承办的'99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跨入21世纪,服务于公共保健事业的针灸”专题研讨会在越南河内召开,越南卫生部部长杜元芳出席开幕式并讲话。2000年11月12日,世界针联在韩国汉城召开第五届会员大会,我国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韩国汉城市副市长康泓彬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大会选举我院针灸所所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邓良月为第五届世界针联主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沈志祥为世界针联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李维衡为世界针联司库,我院副院长刘保延为世界针联执行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王雪苔被聘为世界针联终身名誉主席。2000年11月13日,由世界针联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的世界针联第五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韩国汉城召开,韩国负责卫生工作的国会议员、我国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韩国保社部部长代表、越南、菲律宾卫生部代表、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中岛宏、我院常务副院长姚乃礼等要员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2000年11月14日,世界针联第五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聘请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为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医师水平考试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2001年12月13日,由新加坡中医师公会承办的2001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新世纪的国际针灸科研、教育与临床疗法”专题研讨会在新加坡召开。2002年11月7日,由意大利针灸和传统中医协会承办的 2002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 “国际针灸临床研究方法”专题研讨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意大利卫生部长代表,罗马国家大学医学院、罗马教会大学医学院的代表,我院院长姚乃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我国驻意使馆派出文化官员参加开幕式。2003年9月12日,由挪威针灸学会承办的2003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针灸寻证、安全性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在挪威奥斯陆召开,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官员张小瑞,挪威卫生部长代表、奥斯陆市市长西门森,我国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世界针联高级顾问张凤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世界针联高级顾问房书亭出席开幕式并讲话。2004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召开第六届会员大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出席大会并讲话。大会连选举连任我院针灸所所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邓良月为第六届世界针联主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沈志祥同志为世界针联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李维衡为世界针联司库,副院长刘保延为世界针联执行委员。2004年10月29日,世界针联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的世界针联第六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项目官员崔升勋、黄金海岸市市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2005年11月4日,由葡萄牙电针学会承办的2005世界针联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针灸新方法,新世界,21世纪的医学”专题研讨会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官员张小瑞,中国保健协会会长、世界针联高级顾问张凤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世界针联高级顾问房书亭出席开幕式。

现在国家有规定,不能滥设诊疗所,你可以报考学历证和行医证

针灸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央卫生部直属的针灸疗法实验所。1951年春,人民日报发表了针灸治病的消息以后,要求针灸治疗者显著增多。为了满足病人需要,在卫生部妇幼卫生工作大队下临时开设了一个门诊部,最初只有9人,后增至13人。除治疗大量病人外,还进行了建所筹备工作。1951年7月,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正式批准在卫生部下建立针灸疗法实验所,共有28名编制。8月2日针灸疗法实验所宣布成立,同年10月20日国家卫生部任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朱琏同志兼任所长。1954年冬,中央批准在卫生部直接领导下筹备建立中医研究院,针灸疗法实验所划归中医研究筹备处领导,并与原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的基础部分和华北中医实验所的针灸科合并。1955年12月19日,中医研究院宣告成立,针灸疗法实验所改名为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至1957年,针灸研究所已发展到106人,设有五个针灸室及X光室、化验室和基础研究室(包括生理、生化、解剖)。1958年迁入中医研究院(现广安门医院院址)。1962年,以研究梅花针疗法为主要任务的针刺疗法研究所并入针灸研究所。1964年4月,为开展对经络的研究,中宣部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抽调一批学术骨干组建了“经络研究所”(现东直门内针灸所所址),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张锡钧院士兼任所长。该研究所的中心任务是重复朝鲜金凤汉“经络实体”的研究工作,并很快取得可靠数据,否定了金凤汉的结论。1970年初,人民日报公布了我国针刺针麻研究的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9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调集针灸研究所和原经络研究所的有关人员40多人,重建针灸经络研究所,所址定在原经络研究所(现针灸研究所址),开展了一部分针灸临床和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1975年4月23日,由卫生部批准的外国医生针灸学习班正式成立并接收第一批学员。1978年恢复了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所名。1981年8月,经科协批准,《中国针灸》编辑部正式成立并出版第1期杂志。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针灸研究所为该组织所属传统医学(针灸)合作中心。1984年《针灸研究》编辑部划归针灸研究所。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针灸研究所筹建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经络研究中心。2001年,针灸研究所针灸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3年,针灸研究所的针灸机能研究室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招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名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其实就是一家单位

针灸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央卫生部直属的针灸疗法实验所。1951年春,人民日报发表了针灸治病的消息以后,要求针灸治疗者显著增多。为了满足病人需要,在卫生部妇幼卫生工作大队下临时开设了一个门诊部,最初只有9人,后增至13人。除治疗大量病人外,还进行了建所筹备工作。1951年7月,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正式批准在卫生部下建立针灸疗法实验所,共有28名编制。8月2日针灸疗法实验所宣布成立,同年10月20日国家卫生部任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朱琏同志兼任所长。1954年冬,中央批准在卫生部直接领导下筹备建立中医研究院,针灸疗法实验所划归中医研究筹备处领导,并与原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的基础部分和华北中医实验所的针灸科合并。1955年12月19日,中医研究院宣告成立,针灸疗法实验所改名为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至1957年,针灸研究所已发展到106人,设有五个针灸室及X光室、化验室和基础研究室(包括生理、生化、解剖)。1958年迁入中医研究院(现广安门医院院址)。1962年,以研究梅花针疗法为主要任务的针刺疗法研究所并入针灸研究所。1964年4月,为开展对经络的研究,中宣部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抽调一批学术骨干组建了“经络研究所”(现东直门内针灸所所址),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张锡钧院士兼任所长。该研究所的中心任务是重复朝鲜金凤汉“经络实体”的研究工作,并很快取得可靠数据,否定了金凤汉的结论。1970年初,人民日报公布了我国针刺针麻研究的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9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调集针灸研究所和原经络研究所的有关人员40多人,重建针灸经络研究所,所址定在原经络研究所(现针灸研究所址),开展了一部分针灸临床和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1975年4月23日,由卫生部批准的外国医生针灸学习班正式成立并接收第一批学员。1978年恢复了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所名。1981年8月,经科协批准,《中国针灸》编辑部正式成立并出版第1期杂志。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针灸研究所为该组织所属传统医学(针灸)合作中心。1984年《针灸研究》编辑部划归针灸研究所。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针灸研究所筹建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经络研究中心。2001年,针灸研究所针灸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3年,针灸研究所的针灸机能研究室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中国针灸》杂志为国家级大型综合性针灸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8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中国针灸》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月刊,96页,采用轻涂纸全彩色印刷。

  • 索引序列
  •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合影照片
  •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合影
  •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合影图片
  •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
  • 中国针灸编辑部1990年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招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