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东农垦杂志

广东农垦杂志

发布时间:

广东农垦杂志

以下这几个省级期刊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发布四川精神卫生杂志《四川精神卫生》(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本刊旨在立足我省精神医学研究的特点和科技实力,向全国交流精神医学经验和成果,力求内容和质量达到国内外水平,以临床实用性为重点,更新我省精神卫生工作者的知识,提高精神疾病的预防水平,为我省人民保健事业服务。四川精神卫生优化编辑委员会、审查团队结构,期待临床和科研人员参加本刊审查专家、青年审查人才队伍和编辑委员会,共同推进精神医学事业的发展。目前,杂志汇集了一些全国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着名专家,对论文进行了审查和指导。微创医学杂志《微创医学》(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广西卫生厅主管、广西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专业医学学术期刊。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波、介入x线/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和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内科、外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射治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写的论文、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件、微创医学报告、各类医疗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务、科研审查、成果鉴定和业绩审查的有效依据。本刊根据读者至上的精神,在短时间内审查原稿,安排发行。海南医学杂志《海南医学》杂志的前身是创刊于1973年的《海南卫生》,具有悠久的历史基础。该刊是海南省卫生厅主管、海南省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遵守国家有关科技期刊出版的法律法规,以面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和、丰富、栏目多样化为特点。传播医学信息,交流学术思想,探讨医学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介绍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以临床推广为主,提升为辅,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国外,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保护人民健康服务。省级期刊,没有特别容易发表的,除非是假刊。当然,这个也是相对的,如果你自己论文本身质量比较高,所以对于你来说,哪个省级期刊也比较容易,但是你既然这么提问,那么你的论文质量应该不高,所以也就别想容易发表的事,更别提免费发表的事,因为收费发表的,都未必通过呢。你要是实在想快速发表,那么你可以找淘淘论文网这种机构帮忙发表,可以协助你修改并发表,速度就快一些,周期也短一些,当然费用也贵一些。

《致富时代》 杂志是中国财经类核心期刊,半月刊,上半月内容定位为财富报道,下半月内容定位为财富研究。国内统一刊号:CN 44-1103/F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4-0447邮发代号:46-96。主管、主办单位:广东省农垦总局,协办单位:中国教育会计学会。 《致富时代》上、下半月刊均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致富时代》上半月被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咨询网,中国知网全文收录。《致富时代》下半月被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咨询网全文收录。 文章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论证严密,行文流畅,标点规范;文章除了正文,还要求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摘要为100-300字,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附于正文末尾。来稿务必注明作者单位名称、邮编、联系电话、E-mail和详细通讯地址。 来稿一般采用电子稿,或采用打字稿。注:投稿须明确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E-mail,以便及时投寄录用通知。稿件文责自负,请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广东农垦杂志邮箱

海滨中学一级才三四个班

很一般,不如海滨中学

湛江农垦实验中学是2002年由广东农垦湛江师范学校改制而成,面向全市统一招生的公办普通高中;是湛江教育局直属的五所高中之一,我校被广东农垦总局确定为示范性学校发展的重点普通高中,被评为广东省农垦和湛江市文明单位、广东省农垦文明单位标兵;属第一批次招生录取学校;是全国普通高考定点考场。学校连续7年以来,不断引进省内外一大批省、市骨干教师。现有专职教师168人,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达标率4%,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70%。教师每年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08-9年出版专著5部。学校有图书馆、钢琴室、画室、实验室等设备先进的功能室,有6幢公寓式的学生宿舍,女生宿舍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我校现有在校生3000多人,实行封闭式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建校以来的4年高考中,每年都超阶级额完成市、区教育局下达的本科指标。3年被评为湛江市高考先进单位。09年艺术类术科本科上线179人,本科上线85%。形成了“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体艺见长”的办学特色。学生参加僵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竞赛,有100多人次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其中陈潇潇同学获得全国生物竞赛国家二等奖(湛江市第二名)。湛江市教育局评估组对学校总的评价是:湛江农垦实验中学已发展成一所颇具规模、条件好、师资强、管理有序、办学质量高,颇具发展潜力的高中。

广东农垦杂志官网

财经系创建于1984年学院(原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之时,经二十多年的建设和积累,财经系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条件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是学院里就读学生人数最多的系,现有会计和金融两大类专业,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会计(涉外方向)、会计(税务方向)、资产评估与管理。金融类专业包括: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证券与期货。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广东省高职教育示范性专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是学院在广东省财政厅和省资产评估协会支持下设立的专业。财经系现有专业教师73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47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2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占34%);讲师28人(占5%);助教3人(占5%)。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1人,包括博士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具有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和经济师职称。兼职教师中有8位高级会计师,10位注册会计师,其余全部具有会计师资格。教师年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承担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公开出版教材22本,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14年11月29日,第八届“用友新道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省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举行。我院派出的由张凯、李典两位老师指导的两支代表队共八名同学,在团体赛和个人赛均取得一等奖,极大地为本校赢得荣誉、增添光彩。 商务系于2006年从我院原管理系分设出来,在管理系基础上,经过多年建设,已建成一支拥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实验员、经济师、营销师、国际商务师、电子商务师等119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经济师38人,拥有一批实战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各类技术骨干和岗位能手担任课程实践教学。设有市场营销教研室、电子商务教研室和旅游管理教研室三个基层教研单位。现有市场营销、连锁经营与管理、采购、国际商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7个高职专业和会展策划、导游、餐饮三个专业方向,共有2200多名学生。其中市场营销专业牵头创立了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省内高职高专院校中具有较高影响力。本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专业教学团队承担的《市场营销》是省级精品课程,专业教师主编的配套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得省财政立项支持。商务系始终坚持对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按照股份制运作模式创办了设施完善、真实运行的实习超市作为校内实训基地,超市运行完全由学生管理运营,专业教师参与指导,为商贸流通、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校内实习实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006年与广东商业龙头之一的广州百货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广百商学院。通过企业选派高级管理人员、岗位技术能手担任兼职老师进课堂,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专业老师担任企业顾问、到企业挂职;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员工来学院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闯出了一条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广州经济发展需要的销售终端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商务系充分发挥学院地处广州市商业中心和依托广东农垦集团的优势,建立了一批包括广州百货集团公司、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广垦电子商务交易公司、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瑞典宜家家居、吉之岛百货公司、东方宾馆、花园酒店等在内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农垦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实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同时提供300个以上的实习岗位,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管理系共设置“物业管理”、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物流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文秘”和“法律文秘”六个专业,有09、10两个年级在校生1773人。具有教授、副教授12人, 讲师17人,博士6人,硕士24人,大部分教师具有企业从业经历,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并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有1名教师担任国家级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教师担任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家,三名教师荣获学院“十佳教师”的光荣称号。优秀学生小勇。2004年文秘(商务方向)专业成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是首批七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仓储管理》为省级精品课程, 《秘书实务》、 《商务调查》、 《应用文写作》、《经济法》、 《物流运输技术实务》等先后成功立项为院级精品课程。 系里的学生自办校刊《绿潮》是学院创办最早的纯文学杂志,迄今已有19年的历史,在广东地区职业高校小有名气。2009、2010年我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管理创意大赛市场营销 案例大赛和广东省组织物流专业技能比赛、广东省首届秘书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2个。2011年,我系学生还获得了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 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广东省第二届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我系在校本部和北校区建设了物业管理智能化、物流模拟、工商管理ERP、房地产经、秘书实务、模拟法庭等15个校内实训室。各专业先后与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天河区法院局、天河检 察院、广州市顺信物流有限公司、广东康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广百集团等多家著名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关系。 热作系各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区域特色。现开设食品加工技术(绿色食品方向)、食品营养与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检测方向、农产品安全方向)、食品生物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热作方向、观光农业方向、都市农业方向)、园艺技术(商品花卉方向)、园林技术(城市园林方向、园林施工与监理方向)等7个专业。拥有专兼职教师5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4人,硕士24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1人。大部分教师具有企业从业经历,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同时,紧紧依托广东农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外专家、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聘请了农业部黑色食品重点实验室主任赖来展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孙远明教授、广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徐小明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本系各专业客座教授。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绿色食品方向)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作物生产技术(热作方向)为广东省重点专业、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院校的特色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为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为第二批院级特色专业。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食品加工技术》和《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被评选为省级精品课程、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南亚热带农业实训中心”被评为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 外语系成立于2007年1月,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政经系。现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20多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长期聘请企业兼职行家、专家特聘教授10人,外籍教师3人,其中获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总教师人数90%以上。下设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两个专业教研室。开设商务英语(商贸方向、会展方向)、旅游英语(涉外导游方向、涉外酒店接待方向)、应用英语(外事方向)三个专业,共五个专业方向。2010年录取新生734人。在校学生1758人,36个教学班。外语系在完成大专学历教育的同时,还作为博思英语、国际商务英语、涉外导游、涉外酒店英语、托业考试、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等广东省培训点及考点,在开发各种外贸、商务、导游、涉外酒店、翻译等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着力加强学生“双核”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要求。20多年来,外语系培养了近5000多名大专毕业生,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在97%以上,就业单位主要分布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资公司等部门或自主创业,主要从事党政机关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 的管理、翻译、外贸、业务、旅游、新闻媒体、公关策划、文秘、宣传、营销、教师等岗位的工作,其中的优秀毕业生已经成长为酒店总经理、驻斐济建大使馆任翻译、驻意大利代表、企业公司经理等,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广泛好评。 计算机系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为电脑电教中心,1996年9月开始招生,1997年9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及加强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改名为电子计算机系,开设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1999年,新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2000年增设网络专业,当年2月,为适应学院办学发展需要,单独成立计算机科学系。2011年全院进行院系调整,更名为计算机系。计算机系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已成为我院主要教学科研部门之一,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员工100余名(含专、兼、聘)。其中副教授以上占教师总数的40%,讲师占45%,硕士以上学历占75%,100%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或具备“双师型”素质。计算机系多年来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部分已成为行业内的骨干,担任中层管理以上职位,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共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下设系统集成方向、信息安全方向和网站开发方向)、游戏软件(游戏2012年从软件真正独立出来,主要为手机游戏和网页游戏方向)、软件技术(下设软件开发方向和3G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下设财务管理和商务管理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下设硬件维护方向和嵌入方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等多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省级示范性专业、院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院级特色专业;游戏软件2012年独立出来后,学校重点发展,专业更是开设北京大学同样开设的AS0、python语言。成为专科甚至本科院校为数不多的奇迹之举;计算机系2007年首次与微软合作,创立软件技术专业(NET商业应用开发方向)(微软班),学生在获得大学专科学历的同时可获得微软颁发的认证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本系在校学生2297人,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则保持在90%以上。另外本系长期开办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的考证培训,为国家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新技术人才;还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每年两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尝试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还开设有锐捷网络工程师、数据恢复工程师、CCNA等培训。 机电系(原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0年2月,先后被评为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直“先进团总支”、省“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学院“模范党支部”及“先进党支部”,教职工运动会中多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现有教职员工96名(含专、兼、聘)。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8人,工程师7人,讲师20人;博士后1名,博士5名,硕士30名,超过半数教师具有企业工背景,是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南粤优秀教师1名,省级优秀辅导员1人。机电系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七个招生专业,在校学生2150人。其中电子工程技术为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具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和院级精品课程5门。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成立于2011年9月,由原人文艺术系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展示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计算科学系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多媒体设计专业经过系部调整之后组成。我系多媒体设计制作专业创办于2000年,培养能从事媒体设计与制作、广告装潢、形象设计、影视动画、图文编辑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文化事业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培养针对文化艺术市场管理的专业应用性人才,注重音、体、美的全面发展,培养多才多艺的毕业生颇受市场欢迎。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从2004年起开始招生。2008年首次招收要求术科类学生方可报考的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展示设计方向)的学生。2009年又增设了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产品设计等专业方向。在校生有1300多人。我系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员工40多名(含专、兼、聘),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15%,讲师占40%,获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总教师人数90%,长期聘请企业兼职行家、专家特聘教授10多人。我系拥有一批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教学队伍,100%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或具备“双师型”素质。他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数家企业挂职,个人成就突出,在教学、实习、就业方面均有良好的经验和资源,是一支充满朝气的教学团队。我系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各级各类竞赛,荣获各类奖项初步统计约150多项。其中,在2008、2009年连续两年荣获省教育厅主办的声乐、舞蹈大赛一、二等奖,荣获2009年省教育厅、文化厅和省团委主办的“广东省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魅力星声”总决赛二等奖。荣获2007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2010年、2011年连续荣获“广东之星”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会徽设计一等奖、2011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等,在国内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当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国际交流学院,又名BTEC教育中心。BTEC(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即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的简称)是Edexcel的品牌教育产品,在英国有400多所学院和大学开设BTEC课程,在全世界共有120多个国家,7000多个中心实施BTEC成功的课程、教学、培训模式。BTEC在中等和高等学历、职业和人才培训方面具有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关键技能教育的拓展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和权威性。其标准课程的要求适用于世界各个国家,学生在完成了BTEC课程后,得到的将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普遍承认的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HND)和国内的大专文凭。Edexcel – 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与学术考试机构, 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学历与职业资格考试颁证机构之一。Edexcel由伦敦大学考试与评估委员会(ULEAC)和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合并而成。同时, Edexcel 是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和普通教育高级证书(A-Level)的主要考试机构之一。Edexcel 的所有课程都由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fES)和英国教学大纲与学历管理委员会(QCA)共同监管。每年,在遍布全球的110多个国家中的7000多所教学中心,由500多万人选择Edexcel的课程。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1984年成立的国家级“优秀”公办专科院校2002年广东省教育厅下发“粤教高[2002]120号”文,批准我院与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及学术考试机构(Edexcel)举办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BTEC我院的BTEC教育中心是华南地区第一家通过英方评审和拥有毕业生的中心,是国内办学规模最大的中心之一,教学质量受到英国专家和国内同行的一致肯定。现已有毕业生500多名,所有学生学籍均注册于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及学术考试机构 院/系 专业 财经系 资产评估与管理 、会计电算化、会计、会计与审计国际金融、证券与期货、投资与理财、财务管理 热作系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加工与检测、农产品质量与检测、食品生物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 畜牧兽医 商务系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商务、酒店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管理 管理系 法律文秘、文秘、物流管理、物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社会工作 外语系 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 机电系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艺术系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文化事业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电脑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游戏软件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 国际交流学院 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BTEC商务信息技术方向)

湛江农垦实验中学是2002年由广东农垦湛江师范学校改制而成,面向全市统一招生的公办普通高中;是湛江教育局直属的五所高中之一,我校被广东农垦总局确定为示范性学校发展的重点普通高中,被评为广东省农垦和湛江市文明单位、广东省农垦文明单位标兵;属第一批次招生录取学校;是全国普通高考定点考场。学校连续7年以来,不断引进省内外一大批省、市骨干教师。现有专职教师168人,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达标率4%,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70%。教师每年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08-9年出版专著5部。学校有图书馆、钢琴室、画室、实验室等设备先进的功能室,有6幢公寓式的学生宿舍,女生宿舍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我校现有在校生3000多人,实行封闭式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建校以来的4年高考中,每年都超阶级额完成市、区教育局下达的本科指标。3年被评为湛江市高考先进单位。09年艺术类术科本科上线179人,本科上线85%。形成了“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体艺见长”的办学特色。学生参加僵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竞赛,有100多人次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其中陈潇潇同学获得全国生物竞赛国家二等奖(湛江市第二名)。湛江市教育局评估组对学校总的评价是:湛江农垦实验中学已发展成一所颇具规模、条件好、师资强、管理有序、办学质量高,颇具发展潜力的高中。

中国农垦杂志

是中国农垦杂志杂志扩展资料:中国农垦杂志基础信息:本刊围绕农垦中心工作,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农垦的方针政策,宣传农垦系统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农垦行业技术规程、标准的信息收集、技术分析、专家论证等工作;承担农垦系统的宣传、文化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建设项目规划、信息网络建设、产品营销和热带农业资源开发的工作;承办农业部交办的其他事项。反映职工呼声,丰富职工生活。《中国农垦》杂志创刊50多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农业部对农垦工作的有关政策及农垦局的工作部署;宣传各垦区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成效和经验;弘扬“勇于开拓,艰苦奋斗”的农垦精神;介绍农垦干部职工的先进事迹;传递科技和市场信息;是沟通农业部农垦局与各部委及全国农垦各级管理部门和500万农垦职工的桥梁;是全国农垦系统“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中国农垦》一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有国内国际标准刊号。自1994年以来与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合作,出版电子光盘向国内外发行。目前杂志在全国各垦区都有订阅,发行量保持在10000份左右,与同类型杂志相比发行量较大。同时,杂志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有杂志订户和光盘订户,美国个别研究机构也订阅此刊。作为全国农垦系统唯一一本高层次综合性月刊,几十年来深受全国农垦干部职工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许多离退休老干部、老部长尤其重视和喜爱,杂志已成为他们继续关心了解农垦事业的重要资料和渠道。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主办的《机械化农业》(《中国农垦》杂志前身)正式创刊,农业部及国营农场管理总局通过该刊指导全国国营农场的工作。1956年农垦部成立,其职能是统一管理全国中央和地方国营农场及军垦农场,《机械化农业》继续其作为机关刊物的使命。1957年7月,《机械化农业》更名为《中国农垦》,并由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刊名。1960年,《中国农垦》曾一度停刊,直到1964年复刊。文革开始,《中国农垦》于1966年7月又一次被迫停刊,直到1979年5月农垦部恢复后,于同年8月再次复刊。

农垦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当代医学》、《国际医药卫生导报》、《贵州医药》、《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广西医学》、《广州医药》、《华北国防医药》、《哈尔滨医药》、《中外医疗》、《淮海医药》、《黑龙江医学》、《黑龙江医药》、《黑龙江医药科学》、《河南医学研究》、《华夏医学华中医学杂志》、《交通医学》、《吉林医学》、《九江医学》、《吉林医学(护理版)》、《继续医学教育》、《江西医药》、《开卷有益(求医问药)》、《辽宁医学杂志》、《旅行医学科学》、《现代实用医学》、《农垦医学》、《内蒙古医学杂志》、《宁夏医学杂志》、《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求医问药》、《日本医学介绍》、《首都医药》、《山东医药》、《数理医药学杂志》、《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实用医技杂志》、《实用医学进修杂志》、《实用医药杂志》、《西北医学教育》、《现代医药卫生》、《新疆医学》、《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右江医学》、《亚太传统医药》、《医学理论与实践》、《微创医学》、《医学信息(下旬刊)》、《医学信息(上旬刊)》、《医学新知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现代医药杂志》、《中国乡村医药》、《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中国新医学》、《中国医疗前沿(下半月)》、《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

这是加拿大一枝黄花,而不是一枝黄花。虽然名字差不多,但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著名外来入侵物种,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故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花是由很多小花朵组成的,这些小花都开在枝条的同一侧。你拍的照片能清楚看见,一枝黄花是我国的本土植物,不具有危害性,它的花是开在枝条的两侧,这就是区别

是加拿大一枝黄花。

《大健康》《健康管理》还可以,都是省级维普。

  • 索引序列
  • 广东农垦杂志
  • 广东农垦杂志邮箱
  • 广东农垦杂志官网
  • 中国农垦杂志
  • 农垦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