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热力学参考文献

热力学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热力学参考文献

前言主要符号表绪论第1章 基本概念第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3章 理想气体性质第4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第5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6章 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及实际气体的性质第7章 水蒸气第8章 湿空气第9章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第10章 制冷循环第11章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第12章 气体动力装置循环第1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附录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前言常用符号表绪论1 能源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2 热能及其利用3 能量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4 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研究内容5 热力工程及热力学发展简史6 热力学的研究方法思考题第1部分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第1章 基本概念1 热力系2 状态和状态参数3 平衡状态4 状态方程和状态坐标图5 过程和循环6 功和热量本章要求重点与讨论思考题习题选读之一帕斯卡与大气压第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能量守恒原理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2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3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的应用4 功和热量的计算及其在压容图和温熵图中的表示本章要求重点与讨论思考题习题选读之二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任务2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3 状态参数熵4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熵方程5 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表述的等效性6 卡诺定理和卡诺循环7 克劳修斯积分式8 热量的可用能及其不可逆损失9 流动工质的㶲和㶲损10 工质的㶲和㶲损11 关于㶲损的讨论及㶲方程12 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工程实践的指导意义本章要求重点与讨论思考题习题选读之三 卡诺的热机理论选读之四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选读之五 熵概念渊源初探选读之六 统计力学的奠基人——玻耳兹曼第2部分 工质的热力性质第4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1 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第3部分 热力过程及热力循环第4部分 化学热力学基础和能量直接转换及可再生能源附录参考文献

工程热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同志你好:  以下是我总结的材料,请核对后使用  祝愿你工作愉快  工程热力学  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中,物质系统在平衡时的性质和建立能量的平衡关系,以及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学科。  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最先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其应用,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热力系统、热力平衡、热力状态、热力过程、热力循环和工质的分析研究,改进和完善热力发动机、制冷机和热泵的工作循环,提高热能利用率和热功转换效率。  为此,必须以热力学基本定律为依据,探讨各种热力过程的特性;研究气体和液体的热物理性质,以及蒸发和凝结等相变规律;研究溶液特性也是分析某些类型制冷机所必需的。现代工程热力学还包括诸如燃烧等化学反应过程,溶解吸收或解吸等物理化学过程,这就又涉及化学热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工程热力学是关于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研究的方法是宏观的,它以归纳无数事实所得到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作为推理的基础,通过物质的压力 、温度、比容等宏观参数和受热、冷却、膨胀、收缩等整体行为,对宏观现象和热力过程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把与物质内部结构有关的具体性质,当作宏观真实存在的物性数据予以肯定,不需要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作任何假设,所以分析推理的结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而且条理清楚。这是它的独特优点。  古代人类早就学会了取火和用火,不过后来才注意探究热、冷现象的实质。但直到17世纪末,人们还不能正确区分温度和热量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本质。在当时流行的“热质说”统治下,人们误认为物体的温度高是由于储存的“热质”数量多。1709~1714年华氏温标和1742~1745年摄氏温标的建立,才使测温有了公认的标准。随后又发展了量热技术,为科学地观测热现象提供了测试手段,使热学走上了近代实验科学的道路。  1798年,朗福德观察到用钻头钻炮筒时,消耗机械功的结果使钻头和筒身都升温。1799年,英国人戴维用两块冰相互摩擦致使表面融化,这显然无法由“热质说”得到解释。1842年,迈尔提出了能量守恒理论,认定热是能的一种形式,可与机械能互相转化,并且从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差计算出热功当量。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于1840年建立电热当量的概念,1842年以后用不同方式实测了热功当量。1850年,焦耳的实验结果已使科学界彻底抛弃了“热质说”。公认能量守恒、能的形式可以互换的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客观的自然规律。能量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热力学的形成与当时的生产实践迫切要求寻找合理的大型、高效热机有关。1824年,法国人卡诺提出著名的卡诺定理,指明工作在给定温度范围的热机所能达到的效率极限,这实质上已经建立起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受“热质说”的影响,他的证明方法还有错误。1848年,英国工程师开尔文根据卡诺定理制定了热力学温标。1850年和1851年,德国的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先后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证明了卡诺定理。  1850~1854年,克劳修斯根据卡诺定理提出并发展了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确认,对于两类“永动机”的不可能实现作出了科学的最后结论,正式形成了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热力学。同时也形成了“工程热力学”这门技术科学,它成为研究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论基础,使内燃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和喷气推进机等相继取得迅速进展。  与此同时,在应用热力学理论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还发展了热力学的数学理论,找到了反映物质各种性质的相应的热力学函数,研究了物质在相变、化学反应和溶液特性方面所遵循的各种规律 。1906年,德国的能斯脱在观察低温现象和化学反应中发现热定理;1912年,这个定理被修改成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形式。  二十世纪初以来,对超高压、超高温水蒸汽等物性,和极低温度的研究不断获得新成果。随着对能源问题的重视,人们对与节能有关的复合循环、新型的复合工质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兴趣。

综述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最先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其应用,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而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研究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在机件的冷、热加工过程中包含有大量复杂的热传递过程。 Abstract: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is one of the earliest development branch of thermodynamics, It mainly studies the heat energy and mechanical energy and other energy between the rule of their conversion to each other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subject of mechanical And heat transfer is a subject which studys of heat transfer law, and the heat transfer law between the object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In parts of the cold and hot working process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complex heat transfer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应用 发展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 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的工程分支,也是热力学最先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能量转换,特别是热能转化成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提高转化效率的途径。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它和工程热力学一起组成热工理论的基础。 2、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应用 1工程热力学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18世纪,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产生了对热机的巨大需求,各种蒸汽机应运而生。在蒸汽机的众多发明和改进者中,最有名的是英国人瓦特,他在1763-1784年间,主要凭借经验摸索对当时只能用于抽水和灌溉的纽克曼蒸汽机作了重大改进,且研制成功了应用高于大气压的蒸汽和配有独立凝汽器的单位缸蒸汽机,使蒸汽机能耗了75%;1782年,制造了联协式蒸汽机,1784年,发明了调速器并对蒸汽机进一步改进,使其能适用于各种机械运动的原动机。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以蒸汽机作为原动机获得迅速的发展阶段。 活塞式内燃机起源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用火药爆炸获取动力的研究,但因火药燃烧难以控制而未获成功。1794年,英国人斯特里特提出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取动力,并且第一次提出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概念。1833年,英国人赖特提出了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作功的设计。19世纪中期,科学家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机械动力的理论。这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直到1860年,法国的勒努瓦模仿蒸汽机的结构,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是比较完善的机械。它热效率高、功率和转速范围宽、配套方便、机动性好,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全世界各种类型的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小型移动电站和战车等都以内燃机为动力。海上商船、内河船舶和常规舰艇,以及某些小型飞机也都由内燃机来推进。世界上内燃机的保有量在动力机械中居首位,它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工程传热学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机械工程材料的影响上。材料在加热和冷却的时候都会在微观上产生组织变化,从而引起宏观上的物理性质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会给机械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因此,在机械加工制造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在问题未产生之前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避免问题的产生。 对于很多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只考虑室温下的力学性能是不够的,因为热会自动由高温向低温传递,而随着零件温度的上升,零件材料的组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材料的力学性质的改变。因此高温下材料的强度随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评定材料高温力学性能指标有: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建于某些在高温下时不考虑变形量的大小,只考虑在给定应力下使用寿命的零件,如锅炉管道等,持久强度应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对于在高温下对塑性变形要求严格的零件,如燃气机叶片等,在长期工作中只能许有一定量的变形,设计时则必有用蠕变极限作主要依据。高温下零件的失效和室温下零件的失效相似,主要有过量塑性变形、断裂、磨损等。由于温度和应力的同时作用,更加速了塑性变形、裂纹形成和扩展过程,有时同一零件可同时产生几种失效形式。 另外一方面,空调,制冷机,北方供热系统等都是基于传热学的原理设计制造而成的。分别是制冷以及制热。以空调为例 制冷原理: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中温中压的液态氟利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液态的氟利昂经 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从液态到气态是个吸热的过程),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其实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学到的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同时蒸发热量。 制热原理:热泵制热是利用制冷系统的压缩冷凝器来加热室内空气。空调器在制冷工作时,低压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而高温高压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放热冷凝。热泵制热是通过电磁换向,将制冷系统的吸排气管位置对换。原来制冷工作蒸发器的室内盘管变成制热时的冷凝器,这样制冷系统在室外吸热向室内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3、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发展和趋势 1热力学的发展史 古代人类早就学会了取火和用火,不过后来才注意探究热、冷现象的实质。但直到17世纪末,人们还不能正确区分温度和热量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本质。在当时流行的“热质说”统治下,人们误认为物体的温度高是由于储存的“热质”数量多。1709~1714年华氏温标和1742~1745年摄氏温标的建立,才使测温有了公认的标准。随后又发展了量热技术,为科学地观测热现象提供了测试手段,使热学走上了近代实验科学的道路。 1798年,朗福德观察到用钻头钻炮筒时,消耗机械功的结果使钻头和筒身都升温。1799年,英国人戴维用两块冰相互摩擦致使表面融化,这显然无法由“热质说”得到解释。1842年,迈尔提出了能量守恒理论,认定热是能的一种形式,可与机械能互相转化,并且从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差计算出热功当量。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于1840年建立电热当量的概念,1842年以后用不同方式实测了热功当量。1850年,焦耳的实验结果已使科学界彻底抛弃了“热质说”。公认能量守恒、能的形式可以互换的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客观的自然规律。能量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热力学的形成与当时的生产实践迫切要求寻找合理的大型、高效热机有关。1824年,法国人卡诺提出著名的卡诺定理,指明工作在给定温度范围的热机所能达到的效率极限,这实质上已经建立起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受“热质说”的影响,他的证明方法还有错误。1848年,英国工程师开尔文根据卡诺定理制定了热力学温标。1850年和1851年,德国的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先后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证明了卡诺定理。1850~1854年,克劳修斯根据卡诺定理提出并发展了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确认,对于两类“永动机”的不可能实现作出了科学的最后结论,正式形成了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热力学。同时也形成了“工程热力学”这门技术科学,它成为研究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论基础,使内燃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和喷气推进机等相继取得迅速进展。 与此同时,在应用热力学理论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还发展了热力学的数学理论,找到了反映物质各种性质的相应的热力学函数,研究了物质在相变、化学反应和溶液特性方面所遵循的各种规律 。1906年,德国的能斯脱在观察低温现象和化学反应中发现热定理;1912年,这个定理被修改成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形式。 二十世纪初以来,对超高压、超高温水蒸汽等物性,和极低温度的研究不断获得新成果。随着对能源问题的重视,人们对与节能有关的复合循环、新型的复合工质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兴趣。 近20多年,现代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的发展,原子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导、大规模集成电路、机械和生物工程等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热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其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充满活力的基础学科之一。 2热力学的发展趋势 如今,人们将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在便于取得共识。人类当今的发展需求,向热力学得出了能量发生,能量利用及能量回收诸多领域的新课题。热力学理论将在不断解决诸如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变传热、物体对外部能量选择性吸收、洁净能源利用技术等级新课题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李长友 钱东平《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相瑜才 孙维连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传热学参考文献

综述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最先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其应用,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而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研究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在机件的冷、热加工过程中包含有大量复杂的热传递过程。 Abstract: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is one of the earliest development branch of thermodynamics, It mainly studies the heat energy and mechanical energy and other energy between the rule of their conversion to each other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subject of mechanical And heat transfer is a subject which studys of heat transfer law, and the heat transfer law between the object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In parts of the cold and hot working process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complex heat transfer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应用 发展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 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的工程分支,也是热力学最先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能量转换,特别是热能转化成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提高转化效率的途径。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它和工程热力学一起组成热工理论的基础。 2、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应用 1工程热力学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18世纪,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产生了对热机的巨大需求,各种蒸汽机应运而生。在蒸汽机的众多发明和改进者中,最有名的是英国人瓦特,他在1763-1784年间,主要凭借经验摸索对当时只能用于抽水和灌溉的纽克曼蒸汽机作了重大改进,且研制成功了应用高于大气压的蒸汽和配有独立凝汽器的单位缸蒸汽机,使蒸汽机能耗了75%;1782年,制造了联协式蒸汽机,1784年,发明了调速器并对蒸汽机进一步改进,使其能适用于各种机械运动的原动机。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以蒸汽机作为原动机获得迅速的发展阶段。 活塞式内燃机起源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用火药爆炸获取动力的研究,但因火药燃烧难以控制而未获成功。1794年,英国人斯特里特提出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取动力,并且第一次提出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概念。1833年,英国人赖特提出了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作功的设计。19世纪中期,科学家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机械动力的理论。这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直到1860年,法国的勒努瓦模仿蒸汽机的结构,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是比较完善的机械。它热效率高、功率和转速范围宽、配套方便、机动性好,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全世界各种类型的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小型移动电站和战车等都以内燃机为动力。海上商船、内河船舶和常规舰艇,以及某些小型飞机也都由内燃机来推进。世界上内燃机的保有量在动力机械中居首位,它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工程传热学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机械工程材料的影响上。材料在加热和冷却的时候都会在微观上产生组织变化,从而引起宏观上的物理性质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会给机械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因此,在机械加工制造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在问题未产生之前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避免问题的产生。 对于很多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只考虑室温下的力学性能是不够的,因为热会自动由高温向低温传递,而随着零件温度的上升,零件材料的组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材料的力学性质的改变。因此高温下材料的强度随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评定材料高温力学性能指标有: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建于某些在高温下时不考虑变形量的大小,只考虑在给定应力下使用寿命的零件,如锅炉管道等,持久强度应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对于在高温下对塑性变形要求严格的零件,如燃气机叶片等,在长期工作中只能许有一定量的变形,设计时则必有用蠕变极限作主要依据。高温下零件的失效和室温下零件的失效相似,主要有过量塑性变形、断裂、磨损等。由于温度和应力的同时作用,更加速了塑性变形、裂纹形成和扩展过程,有时同一零件可同时产生几种失效形式。 另外一方面,空调,制冷机,北方供热系统等都是基于传热学的原理设计制造而成的。分别是制冷以及制热。以空调为例 制冷原理: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中温中压的液态氟利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液态的氟利昂经 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从液态到气态是个吸热的过程),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其实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学到的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同时蒸发热量。 制热原理:热泵制热是利用制冷系统的压缩冷凝器来加热室内空气。空调器在制冷工作时,低压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而高温高压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放热冷凝。热泵制热是通过电磁换向,将制冷系统的吸排气管位置对换。原来制冷工作蒸发器的室内盘管变成制热时的冷凝器,这样制冷系统在室外吸热向室内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3、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发展和趋势 1热力学的发展史 古代人类早就学会了取火和用火,不过后来才注意探究热、冷现象的实质。但直到17世纪末,人们还不能正确区分温度和热量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本质。在当时流行的“热质说”统治下,人们误认为物体的温度高是由于储存的“热质”数量多。1709~1714年华氏温标和1742~1745年摄氏温标的建立,才使测温有了公认的标准。随后又发展了量热技术,为科学地观测热现象提供了测试手段,使热学走上了近代实验科学的道路。 1798年,朗福德观察到用钻头钻炮筒时,消耗机械功的结果使钻头和筒身都升温。1799年,英国人戴维用两块冰相互摩擦致使表面融化,这显然无法由“热质说”得到解释。1842年,迈尔提出了能量守恒理论,认定热是能的一种形式,可与机械能互相转化,并且从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差计算出热功当量。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于1840年建立电热当量的概念,1842年以后用不同方式实测了热功当量。1850年,焦耳的实验结果已使科学界彻底抛弃了“热质说”。公认能量守恒、能的形式可以互换的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客观的自然规律。能量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热力学的形成与当时的生产实践迫切要求寻找合理的大型、高效热机有关。1824年,法国人卡诺提出著名的卡诺定理,指明工作在给定温度范围的热机所能达到的效率极限,这实质上已经建立起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受“热质说”的影响,他的证明方法还有错误。1848年,英国工程师开尔文根据卡诺定理制定了热力学温标。1850年和1851年,德国的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先后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证明了卡诺定理。1850~1854年,克劳修斯根据卡诺定理提出并发展了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确认,对于两类“永动机”的不可能实现作出了科学的最后结论,正式形成了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热力学。同时也形成了“工程热力学”这门技术科学,它成为研究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论基础,使内燃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和喷气推进机等相继取得迅速进展。 与此同时,在应用热力学理论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还发展了热力学的数学理论,找到了反映物质各种性质的相应的热力学函数,研究了物质在相变、化学反应和溶液特性方面所遵循的各种规律 。1906年,德国的能斯脱在观察低温现象和化学反应中发现热定理;1912年,这个定理被修改成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形式。 二十世纪初以来,对超高压、超高温水蒸汽等物性,和极低温度的研究不断获得新成果。随着对能源问题的重视,人们对与节能有关的复合循环、新型的复合工质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兴趣。 近20多年,现代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的发展,原子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导、大规模集成电路、机械和生物工程等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热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其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充满活力的基础学科之一。 2热力学的发展趋势 如今,人们将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在便于取得共识。人类当今的发展需求,向热力学得出了能量发生,能量利用及能量回收诸多领域的新课题。热力学理论将在不断解决诸如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变传热、物体对外部能量选择性吸收、洁净能源利用技术等级新课题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李长友 钱东平《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相瑜才 孙维连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二节热力学的发展概况和趋势第二章基本概念第一节热力系统第二节热力状态及状态参数第三节热力过程第四节热力循环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第二节系统的储存能量第三节系统与外界传递的能量第四节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第五节开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第六节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的应用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一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表述第二节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第三节热力学温标和提高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第四节克劳修斯不等式第五节状态参数——熵第六节熵增原理第五章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与过程第一节理想气体的定义第二节理想气体的比热容第三节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第四节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第五节理想气体热力过程的图示综合分析第六章水蒸气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水的定压汽化过程和水蒸气的p-v图及T-s图第三节水蒸气表第四节水蒸气的h-s图第五节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第七章理想混合气体和湿空气第一节理想混合气体第二节湿空气第三节湿空气的h-d图第四节湿空气的典型过程第八章气体和蒸气的流动第一节喷管和扩压管的截面变化规律第二节气体和蒸气在喷管中的流速和质量流量第三节气体和蒸气的绝热节流第九章压缩机的热力过程第一节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第二节单级活塞式压缩机所消耗的机械功和容积效率第三节双级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第四节叶轮式压气机第十章气体动力循环第一节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第二节往复式内燃机的动力循环第三节内燃机三种理想循环的比较及循环的平均压力第四节其他气体动力循环简介第十一章蒸汽动力循环第一节水蒸气作为工质的卡诺循环第二节基本蒸汽动力装置的理想循环——朗肯循环第三节其他蒸汽动力循环简介第十二章制冷循环第一节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第二节吸收制冷循环第三节吸附式制冷循环第四节热泵第二篇传热学第十三章绪论第一节传热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第三节导热过程、对流换热过程、辐射换热过程和传热过程第十四章导热第一节傅里叶定律和导热系数第二节导热微分方程第三节平壁导热第四节圆筒壁导热第五节肋片导热第六节固体接触热阻第十五章对流换热原理第一节对流换热系数第二节对流换热过程的数学描述第三节对流换热过程的边界层分析求解第四节对流换热过程的实验求解第十六章各种对流换热过程的特征及其计算公式第一节受迫对流换热第二节自然对流换热第三节蒸气凝结换热第四节液体沸腾换热第十七章辐射换热第一节热辐射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热辐射的基本定律第三节物体间的辐射换热第四节太阳辐射第十八章传热过程与热交换器第一节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第二节热交换器的类型和平均温差第三节换热器的热计算第四节增强传热的方法和热绝缘的应用第五节热管附表附表1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附表12附表13附表14附表15附表16附表17附表18附表19附表20附表21附图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参考文献

热学论文参考文献

热学发展史对中学热学教学的启示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由于比较抽象,因此成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热现象普遍存在同学们很早就有了相关的经验,这是进行热学教学的一个很好基石但也正因为这个基石的作用,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很难进行纠正根据教学经验和相关研究人员的调查结论知道,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不管是否学过物理,都有相当多的人对热的理解不科学,其中非常典型的想法就是把热看成是一种可以流动的物质根据当前国际科学教育上富有广泛影响的学习理论即“概念转变”理论认为:科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概念转变过程,提出了为概念转变而教那么作为中学物理热学部分的教学,其主要目标是让同学们通过热学的学习实现其概念发生转变,建立起科学的分子运动论观点为了实现概念发生转变,很多的教师和研究者进行了多种尝试,如通过“做中学”“实验探究”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热观点,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本文中笔者试从利用热学发展史开展有效教学帮助学生转变概念进行浅析从认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同学们个体在对某一事物认识的时候,认识水平是在主体与客体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变化和提高的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因此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历史上人类对其认识水平是相对应的也就是说从人类对热的认识发展就可预知学生对热的理解情况那么要进行有效的热学教学,我们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有关热学发展史在历史上,人类对“热”是什么的思考一直没停止过对热的认识不断变化和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一、热质说的形成受古希腊原子论思想的影响,热是某种特殊的物质实体的观点也得到流传法国科学家和哲学家伽桑狄认为,热和冷也是由特殊的‘热原子”和’‘冷原子”引起的,波尔哈夫认为热的本源是钻在物体细孔中的、具有高度可塑性和贯穿性的物质粒子,它们没有重量,彼此排斥这个观念,把人们引向“热质说”‘’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就好似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认为热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暗藏在物质粒子之间,受到物质粒子的吸引,热质粒子之间互相排斥在18世纪热质说”几乎统领热学各个领域,当时“热质说”能简单地、比较满意地解释当时发现的大部分热现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例如物体温度的变化是吸收或放出“热质”引起的;热传导是“热质”的流动,等等在“热质说”的影响下,热学(主要是量热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到了后来,“热质说”无法解释热缩冷胀、摩擦生热等现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二、定性的热动说的形成1658年,伽桑狄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假设,假想分子是硬粒子,能向各个方向运动,使它们以不同形式进行结合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他用这个假说进一步解释了固、液、气三种状态即在固体内部,硬粒子结合得很紧密,粒子之间强大的力使它们保持着固定的形状、粒子排列规则;在液体内部,相距较近的粒子之间的力使它们不易分散开来;在气体中,相距很远的粒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各个粒子自西运动19世纪初,随着化学原子论的确立,分子概念同样也被提了出来,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现象也由实验所呈现出来在1803年时,道尔顿(英国化学家)通过对大气的成分、性质以及气体的扩散和混合现象的研究,提出了他的新原子学说的基本要点即:一切化学元素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的;各种元素的原子以其不同的形状、性质而区别,并具有特定的质量;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整数的比例柑结合而形成各种化合物的原子当时由于“分子”概念尚未建立,道尔顿把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复杂原子”1811年,阿伏加德罗(意大利物理学家)在道尔顿的原子论的思想基础上,开始引入“分子”的概念,并把它与原子概念相区别1827年,由于布朗(英国植物学家)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布朗运动,他在分子运动论方面做出了新发现,为分子运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905年爱因斯坦从统计力学观点最终建立了布朗运动的理论,给分子运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接着法国的佩兰根据爱因斯坦及他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了多年的关于布朗运动的实验,并由此相当精确地测定了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分子的各个有关的数据因此,布朗运动是微观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也是分子存在热运动和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有力证据三、定盆的热动说的形成焦耳等人通过大量的实验,认为热和机械运动等同其他运动形式一样,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热质)之后,人们进一步对热运动作了定量的比较系统的研究使分子运动论得以建立起来在分子运动论方面做出大量工作的有许多科学家,其中克劳修斯、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的工作尤为重要,他们是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奠基者经过许多物理学家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分子运动理论终于建立起来了它不仅揭示了宏观“热”过程与分子的微观运动状态之间的联系,而且表明了热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表现,一个宏观系统的热力学状态是由组成该系统的大量分子的统计规律决的这也说明热运动和机械运动是完全不同的运动形式单个分子的运动遵从牛顿力学规律,大量分子的运动遵从的是统计规律性四、热学发展史对中学热学教学的启示中学物理教学,不要求定量地掌握有关分子运动论,所以目前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中只涉及到分子运动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内容表述为:(l)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微粒—分子或原子组成的;(2)物体内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这种运动是无规则的,其剧烈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中学生只要建立起定性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就可以了,这是中学热学的教学目标真正有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想办法缩短学生科学认识所用的时间,不必再像历史上人类那样通过那么长的时间去摸索探究,所以在热学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原有经验,设置合适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面临当初科学家们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探究来不断发展或改变原有不科学的概念了解在人类认识历史上是如何从热质说发展到热动说,难点何在,怎么突破等问题,对中学物理教学具有参考意义参考文献1丁帮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2吴瑞贤,章立源热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卡诺循环 这个好写点 内容也多 容易找啊

在网上搜不到的论文都是要钱买的(而且很专业!),不要太专业的话自己写,不管写得怎么样,都有收获!

犬瘟热参考文献

以前查过好像是吃同仁堂的一种叫 安宫牛黄丸 的药 据说吃一段时间会有所改善。 狗狗小时候得了细小之后,抵抗力明显下降,楼主要细心呵护,希望你的狗狗能好起来

犬瘟热根据本人经验,一周左右没有进行有效医治的话,治愈率微乎其微,20天是不合常理的,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前期所患的并非犬瘟热,只是一些症状类似的疾病。建议提问者:买试纸查证是否真的是患上的犬瘟热如果试纸检测为是,请说明这20天的发病症状,好找出其得病的真实日期提供犬只目前的身体状况与精神面貌,再行确定治疗方案如果确认为犬瘟热,并且提问者还想医治的话,针对犬瘟热的单免血清是主药,配合治疗其并发症的辅药类一同使用(治疗呕吐、腹泻等的)。正常治疗,早晚一次,一次一针,实在回天乏术的——输液。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中,加入注射药液一起输液,一天一次或早晚一次。尽人事剩下的就看小家伙造化了以上~

犬瘟热是犬瘟热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感染于未免疫过的犬,以2-3月龄的幼犬高发,相对来说成年犬治愈率比幼犬高,免疫过的犬比未免疫的犬治愈率高,发现早期的犬比晚期的犬治愈率要高。犬瘟的主要症状有:一、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出现咳嗽,流水样或者脓性鼻涕,眼睛出现大量的脓性眼屎。二、肠型初期容易跟细小病毒混淆。三、呕吐并且伴有腹泻现在,大便带血,容易跟细小病毒混淆。四、神经型初期不容易被发现。五、神经型可能会出现眼皮、嘴角、肚皮进行抽动,主人容易忽视。六、皮肤型会在皮肤表面出现脓包,肚皮处出现红色丘疹。可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一、特异性抗病毒1、犬瘟单克隆抗体:价格相对较贵。2、犬瘟热高免血清:价格相对较便宜。3、广谱抗病毒:病毒唑、抗病毒冲剂、板蓝根、双黄连。4、干扰病毒复制:聚肌胞、干扰素、免疫球蛋白。5、增强免疫力、促进抗病毒抗体生成:黄芪多糖。二、广谱抗细菌头孢曲松、头孢拉定、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庆大霉素等。三、针对具体症状的药物1、止吐:胃复安、654-2、雷尼替丁、益生菌、VB6。2、止拉:思密达、654-2、阿托品、益生菌。3、止咳:止咳糖浆、咳必清、沐舒坦等。4、退烧:美林、安乃近。5、防止抽搐:安宫牛黄丸、地西泮等。建议一定要去专业的宠物医院针对相关症状进行打针治疗,平时注意卫生,不要接触病犬或者病犬的粪便,唾液。参考文献:《狗狗犬瘟怎么办》

我家的狗狗小时候就是中毒了,然后兽医说狗狗不行了 抱回去吧 可是爸爸见我那么伤心,所以就自己买了药,每隔两个小时打一针 最后狗狗真的救活了,我说这些想告诉你 一条生命不要放弃 这是我们的朋友

  • 索引序列
  • 热力学参考文献
  • 工程热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 传热学参考文献
  • 热学论文参考文献
  • 犬瘟热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