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发布时间:

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官网。登录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官网,首页就有很多以往发布的党校的文件,可以自行点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创建于1948年,是全国成立较早的省级党校之一。省委党校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松花江畔、美丽的冰城哈尔滨,现有江南、江北、耀景街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江南校区为主校区,占地面积7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校区环境优雅,设备先进,功能齐全。

发表的期刊是正规的都可以查到,一般都收录。

chu

山东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山东省委党校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05年08月16日 19:03 一、学校概况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始建于1938年10月,是我党创建较早的省级党校之一。其前身分别是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党校、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高级党校。1955年5月被中央确定为中共中央第四中级党校,负责山东、安徽两省县以上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培训。1958年12月改称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郭洪涛、朱瑞、罗荣桓、彭康、夏征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担任过校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党校事业的发展,我校的各项工作步入了正规化、规范化的轨道。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已有的二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继续招收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我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有一批在省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全校现有教职工392人,其中教研人员185人。教研人员中有教授44人,副教授39人,其它系列具有高级职称的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12人被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初评专家,2人为省级拔尖人才,有17人被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3人被相关单位聘为兼职教授、研究员。 学校学科建设齐全:设28个处级机构,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管理学、文史、政法8个教研部、32个教研室及马列研究所、研究生部、校刊编辑部、图书馆等教研机构。 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我校拥有功能完备、综合配套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等设施,教学使用面积9.5万平方米。 30层的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达2.65万平方米,内设300座位、6种语言同步翻译系统的学术报告厅和大、中、小各类教室,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 在科研工作方面,坚持"四为"方针,即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理论创新服务。注意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一批科研成果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建立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攻关能力强的科研队伍,拥有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党建理论、邓小平理论?quot;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目前,山东省党的建设研究会、山东省哲学学会、山东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山东省市场经济学会、山东省《资本论》研究会、山东省领导科学学会等均挂靠省委党校 2000年设立的山东省党的建设研究基地,已成为山东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心。建立了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的机制和制度,不断推出精品力作。自2002年以来,全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438篇,其中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文章479篇,出版专著32部,教材27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省社科规划项目65项,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1项,省软科学计划项目20项,获省部级奖55项,连续两次获全国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组织奖。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几年学校已先后组织了29个团组131人次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向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派出两批4名访问学者。 图书馆建设在全国党校系统名列前茅。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中文藏书50万册,年订国内期刊900多种,报纸190多种,外文及港台报刊12种。馆藏图书中哲学、社会科学类书籍占90%,党校重点学科文献占40%。图书馆内设现刊、过刊、内部资料、图书、电子报刊等阅览室,还专门开设了外文、党建阅览室和研究生阅览室。数字化图书馆正在建设中,争取尽快与中央党校图书馆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校园网包括学校内部和外部两个网站。学校内部网接入网络的计算机400余台,所有教研人员的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实现了电子公告、电子新闻,开通了电子邮件系统,同时建立了两套视频广播系统,一套用于与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系统的联接,另一套用于我校教师授课实况播放。1999年1月和2003年5月胡锦涛同志和曾庆红同志分别视察了我校的校园网建设,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各教学楼、学员宿舍内均接有网络宽带。 学校拥有宾馆化管理的学生宿舍。学生宿舍空调、电话、网络宽带、浴室、开水等一应俱全。学生标准宿舍2人一间,非标准房每人一间。 学员餐厅环境优雅,设有教工餐厅、学员餐厅和自助餐厅。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学员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综合性文体馆内设篮球馆、乒乓球馆、保龄球馆、健身房、多功能活动中心,能够保证学生文体活动的需要。 学校已具备了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培养能力。自1998年开始我校就分别与山东大学、中央党校合作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已毕业的四届111名学员中,已有110人按期获得硕士学位。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地,承担着全省县处以上领导干部的培训,学校开展的学员上讲台、下基层活动,为硕士研究生增加了更多了解基层和深入实践的机会,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进程中,省委党校正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校正在继续深化教学、科研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二、报考须知 2006年我校现有2个专业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0名(实际录取以教育部下达的指标为准)。 1、报考条件 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当年9月1日止),达到与大学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课程见招生专业目录。 2、报名时间、地点 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到当地报名点报名。 3、报名办法 2006年硕士研究生的报名工作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具体时间请关注教育部发布的有关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持学生证,在职人员须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到就近的报名地点交纳报名费办理报名手续。 4、其他 我校的专业课不按方向设置专业课考试科目,因此考生在报名时无须填报研究方向。初试合格的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复试分专业课笔试和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采取笔试方式。 为方便考生准备考试,我校备有部分考试参考书,考生可以到我校购买、邮购。亦可按我校提供的书目名单自行购置。 其他未尽事宜请与我校研究生部招生办公室联系,或登录我校忠诚网站查询,网址:; 招生单位代码:89637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588号;邮政编码:250021 ; 联系单位: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电话 0531-87088240、8708715联系人:李树贵 孙国伟三、2006年招生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30204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1 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思想研究 02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 03建国后党的历史经验研究 10(实际录取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指标为准)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10中共党史 ④401党的建设理论 复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政治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1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0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建设 10(实际录取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指标为准)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11政治学原理 ④402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复试科目: 邓小平理论、伦理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四、参考书目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业务科目参考书目: 310《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第三版,盖军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01《执政党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印刷;复试科目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卢先福、赵云献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朱玉湘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邓小平理论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科目参考书目:311《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402《马列著作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复试科目参考书目:《邓小平理论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现代伦理学》,王正平、周中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加试科目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肖前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世界经济、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习方式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为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详见专业目录。校(院)硬件设施先进,按照“坚持国家标准,突出党校特色”的理念精心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河北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登陆河北省省委党校函授学院的网站()上,输入考生号和密码,即可学询。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其任务是,通过有计划地培训,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校还承担着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党组织和党员状况的调查研究等任务。基层党校还承担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党校基本是每位党员必须经历的一个培训场所。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是在省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省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校位于石家庄市学府路9号,总占地面积280亩,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崇学楼(综合教学楼)、尚思苑(学员宿舍楼)、文体馆及学员和教职工餐厅,大大改善了教学设施及生活条件。崇学楼内有标准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学术报告厅,拥有声像同步传输的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A级站,可同时容纳1000人上课、1000人用餐、600人住宿。文体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内设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场馆。全校的绿化覆盖率达65%,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设有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管理学、科技文化、政策法律等8个教研部和河北省发展战略研究所,并设有教管和教辅部门9个、行政后勤处室6个。现有教职工336,其中专职教师95人(教授35人、副教授54人),具有博士学位27人、硕士学位59人;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河北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6人,河北省社科优秀青年专家4人,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3人、三层次人选10人。

学校设有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管理学、科技文化、政策法律等8个教研部和河北省发展战略研究所,并设有教管和教辅部门9个、行政后勤处室6个。现有教职工346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71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硕士学位63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河北省社科优秀青年专家3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7人。学校位于石家庄市学府路9号,是一座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马列主义学府。校园占地280亩,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自2005年以来,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其中包括新建了崇学楼(综合教学楼)、尚思苑(学员宿舍楼)、文体馆及学员和教职工餐厅,大大改善了教学设施及生活条件。崇学楼内有标准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学术报告厅,拥有声像同步传输的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A级站,可同时容纳1000人上课、1000人用餐、600人住宿。文体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内设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场馆。全校的绿化覆盖率达65%,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近年来,年年被评为石家庄市和省直机关绿化先进单位。省委党校主体班次主要有厅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全省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及各类专题研讨班等,基本形成了“以理论武装为基础、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以能力拓展为重点、以知识更新为补充、以党性锻炼为保证”的具有时代特征和河北特色的教学新布局。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四个突出”,即:突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内容的理论教育;突出河北科学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省情教育;突出干部履职必备知识的教育;突出以强化忠诚、尽职尽责、道德情操和拒腐防变为主要内容的党性教育。定期邀请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作“形势、国情、省情政策”的报告。近5年来,围绕落实中央、省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开设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等20多个专题,共培训轮训领导干部15212人次,其中地厅级干部1834 人次,县处级干部8495人次,乡镇党委书记1929人次,干部培训呈现出规模比较大、密度比较高、类型比较多、对基层干部培训明显加强的特点,为全省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较好地发挥了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学校还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市场需求,接受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委托培训,开展继续教育和对外培训,年培训规模达4000人。省委党校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决策服务需求加强研究,重点对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难点、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前瞻性、对策性、应用性研究,思想库作用和主智囊团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党的十七大以来,先后承担34项省领导委托调研课题,共有42项调研成果在分别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或其他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和相关部门采纳后转化为实际成果。全校已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国家级课题立项数量连续三年在全国省级党校中位居前列;承担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9项,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7项。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502篇,其中在国家级和核心期刊发表422篇,出版专著61部。省委党校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建成覆盖办公区、学员区的校园网络;建设管理服务应用平台系统,为办公自动化、教学管理、学员管理等提供有效服务;办好“干部学习网”,不断丰富干部学习数字资源,供各级干部在线自主选学,初步实现了网上教育、网上交互、课程点播、信息资料查询等功能。图书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30余万册。自建《河北省情研究数据库》、《党校文献数据库》和《西柏坡精神研究数据库》。现有校办刊物《领导之友》2012年首次被评为河北省社科类“十佳期刊”,曾连续五届荣获“河北省优秀期刊”称号、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河北党校报》先后两次被评为河北省高校“十佳校报”,连续两届在全省报纸质量综合检查评比中荣获“内容质量优秀奖”和“编校质量优秀奖”。

山西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3)关于太谷县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郭侠军(6)推进会业综合治理维稳工作迈上新台阶王晋明(8)山西文化改革发展:脉络、成就与推进周荣科学社会主义(11)少数民族族群对核心州体系的认同分析——以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莫素娟(15)中国特色社金主义理论钵系科学性橼侯艾蓉(18)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及其现实启示周献术(21)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三维特征刘艳萍(24)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探讨张辰(27)邓小平理论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任会芬党史党建(31)完善“四种机制”化解“四个危险”孙珠峰(3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四维透析赵跃先(38)推动网络党建持续健康发展刘丰杰(41)完善县委书记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陈焕文吴迪(44)论干部培训机构的智者角色屈亚经济与社会发展(47)马克思消费理论对低碳生活的启示柯利(50)循环经济本质研究的新视角李英姿(53)基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探析——以山西省为例林洁(56)煤炭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与创新闫萍(59)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对策——以五保户、低保户为研究视.角许英康虎吕世辰(61)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马东彦任志江(64)基于减贫公用事业改革中的亲贫规制蒋寒迪行政与法(67)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出自善治的视角——出自善治的视角马明华(70)有限政府权力界限的多维解析郭华生(74)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政府主导作用李小勇(77)创新公共行政文化推进行政审批蛘左宏碧(80)法治精神·法律教育·法律人梁华林(83)提高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能力杨丽娟孙瑞峰(86)环境公益诉权行使的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田信桥杜晓斌(90)商业诽谤行为的司法认定及法律规制冯昱强 注意:杂志目录每期更新,仅供参考。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总结的党校工作“九条经验”和曾庆红同志提出的“十六个字、四个方面”的办学新要求,深化教学和科研改革,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加强学员教育和管理,在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新进展,迈出了新步伐。新世纪以来,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加快了自身建设步伐,推行多项改革举措。创新体制,开拓局面,在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落实校园“十五”规划等工作中力求不断取得大的进展。与此同时,山西省委党校在校处两级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出台了多项规划、规章和规定,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向一流党校的目标全力冲刺。对外办学情况(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院长: 呼旭光学院副院长: 张胲珅学院副院长: 王飞学院班主任:袁吉

四川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是省委、省政府负责培训轮训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部门,是省委、省政府直属的特殊事业单位,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现由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柯尊平同志兼任四川省委党校校长,省委常委、省长魏宏同志兼任四川行政学院院长,刘毅同志任常务副校(院)长。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党校,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四个专业的硕士授予权。从1990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积累了10余年的硕士教育经验 我校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现有正高职称的教授专家40余人,副高职称的120人,博士研究生24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专家津贴的专家15人。我校时全国最早兴建计算机校园网和首批加入全国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的省级党校,现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类理论刊物《理论与改革》,该刊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主办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学》、《四川党校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

CSSCI(2012-2013)拟收录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共179种)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179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更多信息可以关注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学科名称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管理学(10种) 1 科技管理研究 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2 中国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 科学观察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4 现代管理科学 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5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6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7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共中央党校 9 中国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10 上海管理科学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 马克思主义(1种) 1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哲 学(3种) 1 逻辑学研究 中山大学、中国逻辑学会 2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3 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宗教学(3种) 1 中国道教 中国道教协会 2 中国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3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汉语类(3种) 1 汉语学习 延边大学 2 当代修辞学 复旦大学 3 华文教学与研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等 民族语言文字(1种) 1 满语研究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 外语类(4种) 1 外语研究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3 上海翻译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4 中国科技翻译 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外国文学(1种) 1 外国文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5种) 1 扬子江 江苏省作家协会 2 中国文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3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文艺评论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 创作与评论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艺术学(10种) 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星海音乐学院 2 民族艺术研究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等 3 艺术评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 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 6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解放军艺术学院 7 中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出版社 8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 9 装饰 清华大学 1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历史学(4种) 1 古代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2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4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考古学(5种) 1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学会 2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馆 3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上海博物馆 5 中国历史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济学(23种) 1 税务与经济 吉林财经大学 2 科技与经济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3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4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5 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6 技术经济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7 商业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8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 9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10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1 广东商学院学报 广东商学院 12 经济与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 13 开放导报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14 中国发展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5 经济研究参考 经济科学出版社 1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 17 调研世界 中国统计学会 18 生态经济 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9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20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 21 国际经济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2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3 财务与会计 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 政治学(16种) 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天津行政学院 2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4 行政论坛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6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7 日本问题研究 河北大学 8 红旗文稿 求是杂志社 9 甘肃理论学刊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10 阿拉伯世界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12 东南亚纵横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等 13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14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1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6 太平洋学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法学(8种) 1 政法论丛 山东政法学院 2 北方法学 黑龙江大学 3 法律适用 国家法官学院 4 河北法学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省法学会 5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大学 6 中国刑事法杂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7 中国海商法年刊 中国海商法协会 8 证据科学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4种) 1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 青少年犯罪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 3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 4 社会保障研究 武汉大学 民族学与文化学(6种) 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 2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民族大学 4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 5 民族教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6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学院 新闻学与传播学(5种) 1 编辑学刊 上海编辑学会、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2 传媒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3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4 新闻与写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5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版协图书评论协会 图书馆、文献与情报学(5种) 1 图书馆学研究 吉林省图书馆 2 现代情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3 新世纪图书馆 江苏省图书馆协会、南京图书馆 4 高校图书馆工作 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5 四川图书馆学报 四川省图书馆协会 教育学(14种) 1 中国远程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高教发展与评估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3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4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5 黑龙江高教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高教学会 6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7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8 高校教育管理 江苏大学 9 思想教育研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 10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1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 12 现代教育管理 辽宁教育研究院 13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14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体育学(3种)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 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 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统计学(1种) 1 统计教育(休刊)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等 心理学(2种) 1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人文经济地理(3种) 1 地理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际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世界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环境科学(3种) 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综合性社会科学(15种) 1 学术探索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 社会科学家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 5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6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7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省社科联、省社会科学院 8 兰州学刊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科联 9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 科学·经济·社会 兰州大学 11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界联合会 12 理论与现代化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3 晋阳学刊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4 重庆社会科学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 15 中华文化论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学报(20种)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通大学 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联合大学 3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大学 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 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杭州师范大学 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 8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 9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 10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 1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 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 1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 1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 1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18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边大学 19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师范大学 2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农业大学 2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12年1月14日

  • 索引序列
  • 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 山东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 河北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 山西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 四川省委党校刊物目录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