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考研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考研

发布时间: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考研

你好,金融专硕考试科目四门: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204-英语二(100分);303-数学三(150分)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150);431-金融学综合(150分)。

济南大学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学家蒋民华教授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同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占地2500亩,校舍面积8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0亿元。学校教学条件优良,实验设备先进。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和国际联机文献查询检索系统,藏书17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3200余种,引进和自主开发大型网络数据库总容量达到5000GB。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联网运行,建立了面向世界的信息窗口。 学校设有19个学院、2个教学中心,18个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拥有6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多学科相互渗透、突出应用和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建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设有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校级研究院所和中心,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成人教育在册学员11000余人。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正高160余人、副高600余人;博士 160余人,硕士600余人;有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8名,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师 16名,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教师14名。 学校注重教学工作,把提高教学质量列为工作中心。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抓好教风学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改革措施;设立教师特殊岗位,建立了有利于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学校重视科研工作,不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科研工作年年取得新突破,特别是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立项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共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及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34项教学成果和1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与省部级奖励。 学校加强与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等国家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有百余名知名学者受聘担任我校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在新的形势下,济南大学全体师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努力把济南大学建成规模较大、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强校。 化学化工学院是我校的重点院系之一,拥有化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八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环境工程学科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为济南大学重点学科。另外,应用化学学科、化学工艺学科、环境工程学科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院下设: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制药工程系、应用化学系、材料化学系、生物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物化中心、合成化学中心、基础化学试验中心、工程技术试验中心和若干个研究中心(或所)。济南市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化学建材协会学术与标准委员会挂靠本院。本院在校本科学生2247人,研究生50余人,教职工120多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90%以上),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4人,高级实验师和高级工程师16人,博士20人,在读博士21人,已形成了一支素质好,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院配有大型进口设备,可用于化学、化工和材料研究,如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元素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凝胶色谱仪(GPC)、曙光-3000计算机、测孔仪、在线测试微反应仪、Instron万能材料实验机、热失重TA、200KV高分辨型透射电镜、日立-800扫描电镜等精密仪器均为世界先进设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发射光谱仪等;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加工和涂料等化学建材方面的设备有:等离子聚合多功能台、最低成膜温度测定仪、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出机、注塑机和平板流化仪及高分子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各种高压反应设备等。本学院招收了多届硕士研究生,现已与有关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生。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30多项,出版专著多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有30多篇,完成的工业项目多被转化成生产力,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在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济南大学工商管理类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四个专业。工商管理类属管理学科最大的专业门类。济南大学是工科院校起家,升本刚刚十年,管理类专业还比较弱。

我是济南人,说实话,济南大学在九十年代的时候相当差,只招收济南市的学生济南的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就都挤进济南大学了,毕业生的声誉不好,连出租车司机都很反感济大的学生!但是从2003年开始,济南大学有了质的提高,开始对外招生,生源素质大幅度提高,新建了不少教学楼和设施,环境优美,现在一直在更新中发展,是一所相当不错的大学!简介:济南大学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学家蒋民华教授任学校名誉校长。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近6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同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占地2500亩,校舍面积91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0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学校教学条件优良,实验设备先进。图书馆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和国际联机文献查询检索系统,纸质藏书195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中外文期刊4500余种,引进和自主开发大型网络数据库总容量达到10T。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联网运行,建立了面向世界的信息窗口。学校全日制在校生32000余人,成人教育在册学员6900余人。学校设有20个学院、2个教学中心,4个一级硕士学位点,41个二级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被批准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单位。学校拥有6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多学科相互渗透、突出应用和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材料学"学科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二批设置"泰山学者"岗位的学科。在山东省"十一五"高教强省行动计划评审中,学校有9个学科和实验室入选,其中,有3个项目被确定为省级强化建设重点项目。截至目前,济南大学共建成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学校在职教职工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89人,副高级职称的6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892人,实现了学科带头人"博士化"、骨干教师"硕士化",初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态势良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有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8名,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师 16名,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教师14名。学校注重教学工作,把提高教学质量列为工作中心。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抓好教风学风建设,设立教师特殊岗位,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改革措施。近几年来,学校取得校级教学研究成果40项,省级教学研究成果27项。学校共建有校级精品课程26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完成课程群建设项目9项。学校建有"育得优"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已有网络课程40门。学校重视特色课程与品牌课程建设,建成校级品牌课程3个、校级特色课程7个、省级特色课程2个。学校重视科研工作,不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科研工作年年取得新突破,特别是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立项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共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及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370余项,2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奖励。学校加强与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等国家的27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有百余名知名学者受聘担任我校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在新的形势下,济南大学全体师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努力把济南大学建成规模较大、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强校。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

就那样

济南大学的网址,自己上去看看吧

济南大学是二批本科济南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生。建校60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聚向上、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已成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学校现设21个学院、2个教学中心。拥有64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6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0个学科、专业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0000余人。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教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16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建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和国际联机文献查询检索系统,纸质藏书9万册,电子图书8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种,引进和自主开发大型网络数据库总容量达到16T。校园信息网络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联网运行,建立起面向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0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7个、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学校建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教师中有院士1人、教授208人、副教授646人,博士297人、硕士87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名,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4人,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师 17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奖教师1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21人。学校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抓好教风学风建设,设立教师特殊岗位,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改革措施。近年来,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主持教研教改课题23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45项。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获省部级教学研究成果奖32项。学校重视科研工作。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40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26项。近三年发表论文5097篇,被SCI、SSCI、EI收录论文711篇,出版学术专著82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4项。学校主办《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中国粉体技术》等3种学术期刊,其中两版学报分别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CSSCI扩展来源期刊。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28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165名知名学者受聘担任我校客座教授。近年来,济南大学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有特色的国内外知名大学。

学生特别多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专业

济南大学是一本。济南大学(University of Jinan)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卓越计划高校,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高校,是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应用型特色名校高校之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面向全国招生。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社会工作专业、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济南大学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学家蒋民华教授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同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占地2500亩,校舍面积8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0亿元。学校教学条件优良,实验设备先进。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和国际联机文献查询检索系统,藏书17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3200余种,引进和自主开发大型网络数据库总容量达到5000GB。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联网运行,建立了面向世界的信息窗口。 学校设有19个学院、2个教学中心,18个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拥有6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多学科相互渗透、突出应用和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建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设有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校级研究院所和中心,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成人教育在册学员11000余人。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正高160余人、副高600余人;博士 160余人,硕士600余人;有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8名,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师 16名,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教师14名。 学校注重教学工作,把提高教学质量列为工作中心。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抓好教风学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改革措施;设立教师特殊岗位,建立了有利于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学校重视科研工作,不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科研工作年年取得新突破,特别是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立项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共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及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34项教学成果和1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与省部级奖励。 学校加强与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等国家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有百余名知名学者受聘担任我校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在新的形势下,济南大学全体师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努力把济南大学建成规模较大、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强校。 化学化工学院是我校的重点院系之一,拥有化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八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环境工程学科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为济南大学重点学科。另外,应用化学学科、化学工艺学科、环境工程学科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院下设: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制药工程系、应用化学系、材料化学系、生物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物化中心、合成化学中心、基础化学试验中心、工程技术试验中心和若干个研究中心(或所)。济南市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化学建材协会学术与标准委员会挂靠本院。本院在校本科学生2247人,研究生50余人,教职工120多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90%以上),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4人,高级实验师和高级工程师16人,博士20人,在读博士21人,已形成了一支素质好,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院配有大型进口设备,可用于化学、化工和材料研究,如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元素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凝胶色谱仪(GPC)、曙光-3000计算机、测孔仪、在线测试微反应仪、Instron万能材料实验机、热失重TA、200KV高分辨型透射电镜、日立-800扫描电镜等精密仪器均为世界先进设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发射光谱仪等;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加工和涂料等化学建材方面的设备有:等离子聚合多功能台、最低成膜温度测定仪、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出机、注塑机和平板流化仪及高分子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各种高压反应设备等。本学院招收了多届硕士研究生,现已与有关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生。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30多项,出版专著多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有30多篇,完成的工业项目多被转化成生产力,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在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济南大学是二批本科济南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生。建校60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聚向上、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已成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学校现设21个学院、2个教学中心。拥有64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6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0个学科、专业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0000余人。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教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16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建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和国际联机文献查询检索系统,纸质藏书9万册,电子图书8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种,引进和自主开发大型网络数据库总容量达到16T。校园信息网络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联网运行,建立起面向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0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7个、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学校建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教师中有院士1人、教授208人、副教授646人,博士297人、硕士87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名,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4人,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师 17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奖教师1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21人。学校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抓好教风学风建设,设立教师特殊岗位,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改革措施。近年来,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主持教研教改课题23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45项。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获省部级教学研究成果奖32项。学校重视科研工作。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40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26项。近三年发表论文5097篇,被SCI、SSCI、EI收录论文711篇,出版学术专著82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4项。学校主办《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中国粉体技术》等3种学术期刊,其中两版学报分别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CSSCI扩展来源期刊。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28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165名知名学者受聘担任我校客座教授。近年来,济南大学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有特色的国内外知名大学。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作业

一、利用CNKI检索:1。通过高校校园网进入CNKI数据库。2。然后进入我的机构数字图书馆或总库进行检索服务。在此选择总库进行检索。3。在检索首页上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4。选择要检索的学科领域,在这里我们只选择“社会科学Ⅱ辑”。5。在输入框中输入“心理危机”,并选择“关键词”。6。单击“检索文献”按钮,系统开始进行自动检索服务。7。将检索的结果按照“发表时间”进行排序。8。单击相关文章进行下载服务。9。单击“CAJ”或“PDF”下载相应格式的期刊论文全文。注意:但电脑中必须事先安装CAJ或PDF阅读器,否则打不开此文件。10。通过相应的阅读器打开下载的论文。11。然后复制一段文字到WORD文档上。这个步骤我想大多数人都清楚,在这里不在详述。二、利用万方检索:1。通过高校校园网络进入万方数据库。2。选择“高级检索”,进入高级检索页面。3。在关键词输入框中输入“经济危机”,并选择“新论文优先”,进行排序,然后点击“检索”按钮,进行检索服务。4。查看检索结果。5。单击相应文章后的红色下载按钮进行下载。6。然后用PDF阅读器打开文件,并复制一段文字到WORD文档上。这个步骤我想大多数人都清楚,在这里不在详述。

作为大学生,这个要靠自己独立思考,自己独立完成。根据一些同学的提问,我归纳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时主要要准备如下东西、要注意如下事项:相关证件。包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党团组织关系证明(介绍信)、一寸登记照若干张(可以多带几张,以备它用),等等。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记。另外,把父母、爷爷奶奶即各个近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业和职务搞清楚,填下来,到学校要填各种表格,有的表格需要这些信息。钱和卡。上学要交学费和住宿费(分别为每年4500-500元与1000元左右),合计要6000左右(个别专业可能要高些,如艺术类专业)。因为新生出门较少,没有什么旅途安全经验,建议少带现金(但千把块钱还是要带的,以备一些不时之需)。可以在家中先办一张信用卡或储值卡用于交学杂费等。有的学校会给你寄一张卡,让学生把钱存在其中,你可以用这张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把它关联到父母亲的储值卡(如工资卡),每月刷卡后直接从父母亲的卡中扣款,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让父母亲知道你的消费情况,可以自己在老家办一张储值卡(让父母亲往里冲钱),然后办一张信用卡与之关联。也可以到学校再办储值卡与信用卡,但这样你父母亲异地往你的储值卡打钱时要付手续费。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都要配发一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不是无偿给你的,都要你花钱购买。学校发的物品质量都很次而且贵,建议学校发的东西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能自己买的就别买学校发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则可以在离开家时先配好,免得到学校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好买。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带,除非学校距你家乡很近或者父母亲有机会出差来学校给你带东西。内衣和袜子至少要两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两套。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学的城市的地理气象与生活环境是否相似,那么准备的东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带些那个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学的城市在南方,那么太厚的保暖内衣裤就可以不带了)。被褥也是这样,夏天去学校,可以带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后再买。席子可以到学校根据床宽购买合适的,床单和枕头(枕套)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再买。洗漱生活用品。要带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发水、梳子、手机(看家庭条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后就能使用。男生要带剃须刀、女生要带各种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于洗脸盆、晒衣架、拖鞋、雨伞、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灯之类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带了,有的学校会发,就算不发自己买也不贵(这些生活用品到了学校买也很方便,而且到时候和舍友一起去买还能快速缩短距离)。条件可以时,可以带个照相机,为自己和同学照照相,也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学习用品。可以带几支水笔、本子、字典、词典(英汉汉英词典等,包括功能强大的电子词典)、书包(背包)。如果学校没有不允许,你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笔记本。但最好不要带,尤其是当你迷恋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带笔记本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和同学的正常交往。另外,还可以预备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药或创可贴之类,虽然不一定会用到它们,不过等需要的时候随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旅行箱。如果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得钱花不了,不需要买太贵的,毕业后可以买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装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即可。但不要过分大,免得不好携带,到学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长、50-60公分宽为佳。 如果可以的话,带点家乡的特产,不是一定要去给老师,而是给舍友或班上同学吃,毕竟你有四年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如果坐火车的话,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一点小建议:大学学习勇攀高峰,加入社团量力而行,大学社会实践多多益善,尊敬老师有难必问,同学相处宽容大度,大学恋爱不鼓励也不反对。入学测试和体检。有的大学在新生报到后一段时间内,要组织几门文化课的新生入学测试,对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有较大出入者要进行重点核查。如果你考试没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担心。考试范围和难度不会超过高考,考得好坏无所谓。体检也很容易过,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学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体检时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紧的。只要你高考时正常体检、正常考试,这两项都没有问题,现在可以放心玩!当然还有另一种入学考试,那是为各种分班做做准备的,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分到英语快班。新生军训。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军训一般只有两个星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贯彻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造就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重大举措。参加军训可以增进同学友情,应该积极参加。如果身体条件不许可,应该尽早跟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清楚,以免发生意外。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这个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有好有坏,不要太拘泥于这个,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学友好相处。不要以为住宿条件差就不能适应,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条件对你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很有好处,不管你的家庭是多么富有!专业不理想,调换专业。一般学校进校一年后都可以调换专业。调换专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原专业很难学下去,学校会帮助你换一个好学一点的专业(但一般不是很好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你想换一个你心仪的其它专业,这种时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有的学校还要交一笔费用。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系统

前者好还要看你的成绩

自己去实地考察,比别人提供的资料更直观

除了地方大之外,没啥特色。看你希望哪方面的信息了?

济南大学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8mfw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 索引序列
  •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考研
  •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
  •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专业
  •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作业
  • 济南大学文献检索系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