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新观察杂志主编

新观察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

新观察杂志主编

1946年9月1日,储安平在上海创办政论性杂志《观察》周刊,提倡“客观、理性、公平、自由”,因敢于抨击国民党政权,后被查封,新中国成立后复刊,改名为《新观察》。

《新观察》1950年创刊后,先后由新闻工作者储安平、历史学家黎澍、新华社记者杨赓、文学评论家冯牧、作家陈笑雨担任主编。1980年复刊后戈扬任主编。1989年后停刊 。

作家杨癸的父亲是杨犁。人物介绍杨葵的父亲杨犁是中国作家协会最早一批成员之一,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一任馆长。从小在文化的氛围中浸淫,让他自然走上了编辑这条路。杨犁 (1923~1994)是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1948年肄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人物经历杨犁笔名苏平,1948年肄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1945年参加“一二·一”反内战,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担任北平学生剧联领导工作,后转入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后历任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筹委会成员,《文艺报》部、中国作协秘书室、研究室副主任,《新观察》杂志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主编,研究馆员。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从事文学工作,发表散文、文学评论100余篇,主编文集《胡适文萃》等。相关人物杨葵,男,1968年生于江苏淮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9年—2003年供职于作家出版社。历任编辑、策划部副主任、编辑部主任、社长助理兼市场经营领导组长。杨葵参与创建《作家文摘》报。所编图书曾获“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等奖项。本人曾获“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奖”、“中直系统十大杰出青年奖”。著有散文集《在黑夜抽筋成长》、《过得去》,电影剧本《黑白》,电视连续剧剧本《找不着北》,等等。译有长篇小说《夜》等。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人物评价在中国的出版圈,杨葵是出了名的“眼毒”,经他的手所做的书几乎没有赔过钱,只是挣多挣少而已。有些略有盈余,有些火爆书市。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迄今已经有了105万册的发行量,这在文学类图书领域,是十多年来都未曾有过的记录。

多年来,一直有些抗拒在公众场合谈论父子关系的濮存昕,在父亲去世三周年后的这个父亲节,依托自己的声音分享平台“濮哥读美文”推出的“听见美·父亲节朗诵分享会”,与作家杨葵和普通观众一道从威严沉默中体悟父爱。在朗读自己亲笔写给阴阳相隔的父亲的信时,濮存昕几度哽咽。这位著名演员回忆说:“从小在家里就知道演戏最重要的,不管什么情况家里所有人都要保障我父亲的演出,我每每要去送饭,他在我心里中是至高无上的,慢慢我也干了这行了,知道他在剧院里做的这些事情,更感到我作为他的孩子是很荣光的。”他坦言,父亲苏民把一生所有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人艺,“我对人艺的感情首先来源于他的。”濮存昕表示,父亲苏民去世以后,他的书桌一直保持原貌,“我们就觉得他那地方不能给他动,他的砚台、架子、那些书不能消失掉了”。

传媒观察杂志主编

你可以在知网查。知网上面有刊物的介绍

毛晓春,笔名雨枫,甘肃天水人,学者、作家,金石书法家。现任中国文联主管《神州》杂志社副社长、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北京分院执行秘书长、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副秘书长。历任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文化创新专家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记协《中华新闻报传媒观察》副主编,卫生部主管《健康大视野》杂志主编;建设部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国际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1995年11月~2010年7月) 序号 论文题目 刊物(著作)名称 刊名、出版社名称 发表(出版)时间 字数 级别 1 中国小品的审美意趣 《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杂志社 11 1800 省级 2 实施新方案,整体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改革论丛》 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3 4000 省级 3 扬泰文化内涵特质 《维扬文化概观》 南师大出版社 8 5800 省级 4 教育创新成功案例剖析方法 《创新教育》 吉林科学出版社 10 3300 省级 5 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探讨 《教学创新模式》 吉林科学出版社 10 5200 省级 6 创新教育的课堂实践 《教育教学创新论》 吉林科学出版社 10 4500 省级 7 谈如何创设语文课的“课气”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该报编辑部 5 5000 省级 8 古代散文与辞赋 《中国文化概说》 南京大学出版社 10 10000 省级 9 中国书画艺术文化的形式美 《中国文化概说》 南京大学出版社 10 11000 省级 10 论文学创作灵感 《文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7 12800 省级 11 论创作中的形象思维特征 《文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7 13200 省级 12 中国饮食民俗文化美形成及其标志 《中国文化通论》 南师大出版社 8 9600 省级 13 中华礼俗的民族风情特色 《中国文化通论》 南师大出版社 8 15000 省级 14 泰州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及策略 《江苏政协》 《江苏政协》杂志社 6 3800 省级 15 应用文的起源与演变 《应用写作》 中国商业出版社 12 3000 省级 16 中国“写作之气”论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杂志社 11 5600 省级 17 新闻评论的写作艺术 《应用写作新编》 中国商业出版社 1 12000 省级 18 泰州诗歌及其阐读目录 《泰州诗选》 江苏文艺出版社 10 1800 省级 19 泰州散文流变脉络目录 《泰州文选》 江苏文艺出版社 10 1600 省级 20 再论东方“写作之气”韵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8年第12期 3800 核心 21 杜甫主导诗风及其审美阐释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9年第1期 5000 核心 22 节目主持传媒演讲的理论与实践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杂志社 2009年第2期 3200 核心 23 论“独抒性灵”的审美意趣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9年第2期 5000 核心 24 论“性灵派”作家的写作美学追求 《山东文学》 《山东文学》杂志社 2009年第3期 10000 核心 25 论人性塑造·课程交融·双师型品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杂志社 2009年第5期 4500 省级 26 论塑造扭曲灵魂的悲剧美 《时代文学》 《时代文学》杂志社 2009年第8期 4200 核心 27 《尚书》:散文美学的丰碑 《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社 2009年第8期 4200 核心 28 论游记追朴求真的审美风范 《山花》 《山花》杂志社 2009年第9期 4500 核心 29 李贽美学思想渐进历程及其渊源多元化探秘 《小说评论》 《小说评论》杂志社 2009年第五期 6600 权威 30 论东方笔记小说之奇葩 《湖南师大学报》 《湖南师大学报》杂志社 2009年第六期 5200 权威 31 论中国文化产业安全策略与思路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年第六期 6800 省级 32 论美国因果关系裁定中的“布拉茨克模式” 《石家庄学院学报》 《石家庄学院学报》编辑部 2009年第六期 6000 省级 33 论中国反“反倾销”产业文化安全策略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编辑部 2009年第10期 5600 省级 34 论金融危机下的美国反倾销新动向 《中国贸易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 《中国贸易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编辑部 2009年12月 9600 省级 35 论中国话语传媒的脉搏和韵象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6000 核心 36 论高校研究所学术创新管理的思路与策略 《中国经贸》 《中国经贸》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4000 省级 37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的“地方文化育人”方略 《中国经贸》 《中国经贸》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4000 省级 38 李贽“自然人性论”美学意蕴的哲学解读 《前沿》 《前沿》杂志社 2010年第3期 10000 权威 39 大学语文(丁帆等主编)(高校教材) 凤凰出版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33万(参编)  40 为大学语文找到最佳契合点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出版社 2010年7月 4600 国家级 合计:公开发表(出版)论文论著40篇(部),计18万字。 论文(著)发表总览(续)(1966年—1994年) 序号 论文(作品)题目 刊物(著作)名称 发表(出版)时间 字数 备注 1 呵,家乡(散文) 《儿童文学》 1966年 1000  2 雨中梦(诗歌) 《扬州报》 1970年 10行  3 血战黑雨塘(剧) 《扬州文艺》 1973年 3000  4 未来的阴影(散文) 《琼花》 1979年 3200  5 我国散文传统特色论略 《内蒙古师院学报》 2 16000  6 论文章的“凤头”和“豹尾”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4 8600  7 论中国散文内在发展规律 《喀什师院学报》 1 22000  8 也论《尝试集》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 6500  9 试论中国游记散文 《内蒙古师院学报》 2 27000  10 浅谈我国散文的民族风格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 6500  11 论作品首尾组织艺术 《作家协会通讯》 11 9000  12 引人入胜的《广西游记》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 12600  13 试论我国散文的民族特色 《宁夏大学学报》 3 6600  14 论中等师范教育改革 《蒙古师大学报》 3 6000  15 师范写作正强化与教师“下水作文” 《教改通讯》 3 11500  16 《你莫忘记》是一首悲愤诗 《北方论丛》 1 5000  17 论中国笔记散文的民族特色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1 10000  18 《孙子兵法》散文艺术特色 《信阳师院学报》 2 5000  19 抓准“文眼”教学散文 《教学研究》 5 2000  20 论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教改信息》 5 7500  21 论中师文选教学的媒介手段 《教学研究》 2 10000  22 泰师仙桃(散文) 《艺苑》 4 2000  23 呵,我这黄土地(小说) 《艺苑》 12 2200  24 防止中学化,突出师范性 《教学研究》 2 11000  25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蒙古师大学报》 2 10000  26 论中师作文教学的师范性 《教改信息》 1 12500  27 杨柳情:除夕思父(诗) 《艺苑》 3 18行  28 陶潜散文真朴自然的美学追求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10500  29 再论中国游记散文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10000  30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27000  31 论中师文选教学的媒介手段 《语文教学论文集》 1988年 9000  32 文言虚词用法论 《文言虚词》 11 8000  33 青春乐章变奏曲 《青春乐章》 12 5000  34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日本《东方文化研究》 1 10000  35 中国色彩修辞学 《修辞学丛刊》 12 12000  36 那人生的秘方(诗) 《当代作品选集》 3 2000  37 影子的烦恼(诗)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5 3000  38 蜜蜂(诗) 《春笋报》 5 14行  39 活该(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3500  40 游行(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2800  41 一场审问式对话(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3200  42 猫的喜剧(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4 2500  43 杨柳依依话春天(散文) 《春笋报》 1 1800  44 我对新歌剧的思考 《艺术百家》 2 5000  45 病榻呓语(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2000  46 雨思(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2200  47 画像(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1900  48 文人的傲骨(评论) 《散文鉴赏集》 4 2400  49 距离(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2800  50 古刹新僧(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2500  51 吴君卒(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3000  52 李白(评论) 《小说鉴赏集》 6 2500  53 遥有此寄(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10 2700  54 把酒问月(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2000  55 春夜洛城闻笛(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2300  56 点绛唇雨恨云愁(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1900  57 酒泉子长忆观湖(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1200  58 小桃红越调(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1500  59 葱岸多风桔柚香(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6 2000  60 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引论》 6 8000  61 儿童文学体裁论 《儿童文学引论》 6 25000  62 儿童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 《儿童文学引论》 6 16000  63 儿童文学批评 《儿童文学引论》 6 4800  64 儿童文学评论的写作 《儿童文学引论》 6 9000  65 牵牛花(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1 1200  66 我是一只海船(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1 1500  67 海滨的孩子(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1 3500  68 泰兴市志·军事·人物·交通卷 《泰兴市志》 3 80000  69 接通人民的血管 扬州日报 11 1500  70 浅论比喻 《金湖斋文集》 2 4000  71 “小学语文教学法”散论 《萌芽集》 3 6200  72 从师范发展史论当前改革现状 《金湖斋文集》 2 11000  73 汉魏六朝抒情小赋艺术论 《萌芽续集》 5 12000  74 浅论鲁迅《朝花夕拾》 《萌芽续集》 5 8500  75 戴望舒诗歌语言散论 《金湖斋文集》 2 22000  76 散文创作面面观 《金湖斋文集》 2 21000  77 散文基本特征论 《金湖斋文集》 2 10600  78 爱情文学论纲 《萌芽集》 3 7000  79 师范教学语言美学 《语言艺术论》 5 14000  80 板书设计美学 《师范基本技能教程》 11 12000  81 中国古典散文的传统特色论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12300  82 中国散文的民族风格论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8800  83 中国游记散文艺术论略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22600  84 中国笔记散文之变迁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23000  85 中国军事散文与《孙子兵法》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10200  86 论《尚书》语言艺术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500  87 柳宗元散文与《永州八记》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500  88 陶渊明及其散文美学追求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500  89 中国散文继承发展之流变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19700  90 汉魏六朝抒情小赋艺术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3 9600  91 《朝花夕拾》与鲁迅忆旧散文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8000  92 当代游记的奇妙艺术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12400  93 论《尝试集》文学地位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8800  94 应当历史地评价胡适新诗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4400  95 “白马非马”并非诡辩论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11000  96 论刘兰芝叛逆女性形象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7300  97 戴望舒诗歌语言艺术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5 13100  98 歌剧创作中的重大收获 《艺术百家》 5 8800  99 在模仿中徘徊探索 《文学评论》 5 2900  100 散文及其基本特征 《文学评论》 5 4400  101 使作品比较地显出亮色 《文学评论》 5 4400  102 心声的历程——《好望角》序 《文学评论》 5 7000  103 《野地的小花》序 《文学评论》 5 7000  104 《小二黑的结婚》的文笔情趣 《文学评论》 5 2900  105 愿创作女神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文学评论》 5 1500  106 再论“文艺爱情论” 《艺苑》 5 5800  107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学术争鸣》 5 3700  108 接通人民的血管 《学术争鸣》 5 1600  109 “自我抒情”艺术论 《学术争鸣》 5 2900  110 虚实艺术辩证法 《学术争鸣》 5 2900  111 外国谚语美学及其基本特征 《学术争鸣》 5 19700  11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杂论·辞章·创作》 5 1600  113 六不能忘 《杂论·辞章·创作》 5 6600  114 教师形象论 《杂论·辞章·创作》 5 2200  115 从师范发展中看师范改革探讨 《师范工作研究》 5 8800  116 齐抓共管,常年不懈 《师范工作研究》 5 3700  117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师范工作研究》 5 12400  118 家庭女性价值论 《社会问题研究》 5 8600  119 重阳节前话敬老 《社会问题研究》 5 3600  120 老年人才及其开发管理 《社会问题研究》 10 5100  121 设问式鉴赏“小语”中的童话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0 2900  122 苏东坡与《赤壁怀古》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0 5100  123 写作中的“形似”与“神似”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0 6600  124 西方的彩霞(诗) 《文学创作》 10 26行  125 蜜蜂(诗) 《文学创作》 10 21行  126 村晨酒香(诗) 《文学创作》 10 17行  127 插上歌声的翅膀(诗) 《文学创作》 10 31行  128 玫瑰色的骷髅(诗) 《文学创作》 10 32行  129 心中的太阳(诗) 《文学创作》 10 34行  130 根之歌(诗) 《文学创作》 10 18行  131 “疯子”的诗(诗) 《文学创作》 6 17行  132 杨柳情(诗) 《文学创作》 6 24行  133 除夕思父(诗) 《文学创作》 6 10行  134 月的反思(诗) 《文学创作》 6 12行  135 人生标枪(诗) 《文学创作》 6 44行  136 风筝(诗) 《文学创作》 6 52行  137 献给师范的(诗)歌 《文学创作》 6 38行  138 用骨头写诗(诗) 《文学创作》 6 19行  139 中国万岁(诗) 《文学创作》 6 44行  140 影子的烦恼(诗) 《小说》 6 1400  141 一场审问式对话 《小说》 6 800  142 活该 《小说》 6 1000  143 大力士王达软成泥 《小说》 6 1200  144 猫叫的喜剧 《小说》 6 1300  145 游行 《小说》 6 1200  146 笑比哭好 《小说》 6 1500  147 呵,老银杏 《小说》 6 2300  148 霜天里的金叶 《小说》 6 2000  149 爷爷坟前的“征文” 《小说》 6 1600  150 电话,真装了 《小说》 6 1800  151 泰师仙桃 《小说》 6 2000  152 师魂 《小说》 6 1800  153 “凤头”“豹尾”论 《辞章》 6 9000  154 比喻的艺术 《辞章》 6 3500  155 汉语“调序”论 《辞章》 6 10000  156 中国古代色彩修辞学 《辞章》 6 9500  157 师范教师教学改革断想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5500  158 中国诗歌的“意境”教学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9400  159 教学媒介段与课型模式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7400  160 比较法与师范文选教学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10800  161 防止中学化,突出师范性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12000  162 论作文教学的师范性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10800  163 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8500  164 “语教法”的学科体系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3000  165 我的“文、象、道统一观”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9800  166 教学语言艺术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22900  167 课堂板书艺术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23600  168 改革师范课堂传统模式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1 6000  169 立意在于“异”和“新” 《写作百问必答》 1 1900  170 创设意境之途径 《立意·构思·生活》 1 800  171 “模写”与“创新” 《立意·构思·生活》 1 1400  172 开篇与收尾 《立意·构思·生活》 1 800  173 材料选择之艺术 《立意·构思·生活》 1 1000  174 情节展开法 《立意·构思·生活》 1 1600  175 文章结构通式 《立意·构思·生活》 1 1800  176 比兴构思法 《立意·构思·生活》 1 1100  177 写作与现实 《立意·构思·生活》 1 1800  178 生活是浮计 《立意·构思·生活》 1 2000  179 文章与胆识 《立意·构思·生活》 1 1000  180 对立统一艺术之运用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600  181 平庸与精美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500  182 “疏”与“密”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100  183 “奇幻”与“真实”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600  184 虚实相生法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300  185 “繁”与“简”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1700  186 “快”与“慢”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900  187 “藏”与“露”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8500  188 “无”与“有” 《对立统一艺术观》 1 3000  189 说辞藻 《语言·风格·情感》 2 1500  190 论摹声 《语言·风格·情感》 2 3000  191 论文采 《语言·风格·情感》 2 800  192 语言色彩论 《语言·风格·情感》 2 1800  193 文贵简洁 《语言·风格·情感》 2 2100  194 文章之“有味” 《语言·风格·情感》 2 900  195 话说“短而精” 《语言·风格·情感》 2 1400  196 贵能曲折变化 《语言·风格·情感》 2 1600  197 论气势 《语言·风格·情感》 2 3000  198 再论气势 《语言·风格·情感》 2 2300  199 节奏论 《语言·风格·情感》 2 2000  200 别趣·理趣·风趣 《语言·风格·情感》 2 1600  201 说“情” 《语言·风格·情感》 2 900  202 抒“真情” 《语言·风格·情感》 2 800  203 “情理分寸”感 《语言·风格·情感》 2 1300  204 说“文眼”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000  205 论想象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2600  206 再论想象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500  207 写“笑”技法大观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300  208 写“死”之技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2000  209 谈场面描写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500  210 论时空描写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400  211 选题艺术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900  212 悬念的艺术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1800  213 表现的角度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2000  214 科普散文的写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8 9500  215 科技杂文的作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1500  216 文中论文形象化述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2300  217 议论文的强调手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2000  218 谈对联写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1800  219 公文写作技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 2400  220 说“文面” 《文章病院》 1 900  221 克服“小毛病” 《文章病院》 1 800  222 为文“七戒” 《文章病院》 1 2000  223 文不厌改 《文章病院》 1 1400  224 文章“五觉” 《文章病院》 1 1800  225 从诗学文 《文章病院》 1 1500  226 韧性精神 《文章病院》 1 2000  227 写作基本功 《锤炼写作基本功》 1 1600  228 锤炼写作基本功 《锤炼写作基本功》 1 1800  229 祝君步入“三境界” 《锤炼写作基本功》 1 1600  230 写作兴趣提高之途径 《写作教学拾零》 1 1200  231 谈文章命题 《写作教学拾零》 1 900  232 一事一议引导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2800  233 指导创作四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7000  234 写作启示录 《写作教学拾零》 1 9500  235 议论文开篇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2200  236 写作思路培养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6500  237 文章内容结构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900  238 作文“四自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900  239 “特殊”文章批改法 《写作教学拾零》 1 1400  240 师范生写作大趋势 《写作教学拾零》 1 2000  241 写出理想的人格 《人物美学纵横》 3 3600  242 写出崇高的心灵美 《人物美学纵横》 3 4500  243 写出雅洁的语言美 《人物美学纵横》 3 4500  244 写出别致的风度美 《人物美学纵横》 3 5800  245 温柔敦原,清瘦如竹 《文学评论·文学争鸣》 3 2900  246 再谈作文“评讲法” 《写作教学拾零》 3 3000  247 语言表达的真善美 《语言艺术论》 3 4000  248 语言的音调美和节奏感 《语言艺术论》 3 4600  249 论板书语和态势语 《语言艺术论》 3 4200  250 教学语言的结构及其儿童化 《语言艺术论》 3 4000  251 辩论的意义与特点 《语言艺术论》 3 6800  252 谈谈辩论技巧 《语言艺术论》 3 8100  253 陶渊明真朴自然散文艺术论 《北京师院学报》 3 10000 补登 合计:公开发表(出版)论文论著253篇(部),计2万字。 1966年至2010年累计发表论文(作品)共293篇,计38万字。

《美术观察》杂志主编

李一(8—)山东曲阜人,。擅长美术评论。一九八二年毕业于山东济宁师专艺术系。一九八五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一九九六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学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书法作品一九八九年入选“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近年来从事书画理论研究。

黄鼎是得癌症去世的,是2019年11月28日凌晨去世,11月30日我去参加的葬礼,当时他好多文物鉴定界朋友都去杭州送行了,我知道有上海的蔡国声,李鉴宸,北京的古方,李彦君这些名人都去了,好像范曾也去了,是听说。希望采纳

梁江,广东罗定人,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完成硕士、博士学业。曾任《东方》副总编辑、《广州文艺》月刊主编、《广东美术家》执行副主编、《美术》编辑部主任。在广州工作期间,曾任艺术主持,策划组织过文化部与广州市政府主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近十余年来,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黄宾虹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史》数项国家重点项目的撰写工作。已出版专著《美术的魅力》、《美术学探索》、《美术概论新编》、《广东画坛闻见录》、《中国美术鉴藏史稿》等,编著《非洲艺术》、《我看冰兄》、《学术与人生》及多种书籍画册,历年在各种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50余万字。现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东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美术系主任等职务。受聘担任《美术》、《中国美术》和《美术观察》等多份专业杂志编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委、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博士答辩委员,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主任策划委员等。

黄鼎老师已去世,2019年11月28日,黄鼎在杭州因病逝世,享年58岁。黄鼎,福建省福州市人, 198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艺术品市场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画家、书画鉴定专家。兼任国内六家艺术品经营机构艺术总监或艺术顾问及《艺术与投资》期刊和《上海证券报》《美术报》鉴藏专栏的专栏作者。从事书画文物收藏鉴定专题研究和中国画创作工作近廿年,1992年即(三十一岁)出任香港朵云轩版的《陆俨少书画藏品集》一书的学术顾问;1994年又应约担任西泠印社版的《陆俨少作品精粹》《陆俨少课徒画稿新编》二部画册的特邀编辑;2008年任中国美院出版社版的《姚耕云画集》主编。近几年发表于《美术观察》、《收藏家》、《新美术》、《艺术》、《荣宝斋》、《艺术与投资》与《香港视艺》等海内外专业期刊上的书画鉴定学术论文逾五十篇,已撰写出版《名家书画鉴定的理论与实践》《我说书画作伪》学术著作二部。中国画作品共五次入选全国美协主办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计三次获奖。黄鼎代表论著:1、 陆俨少艺术的悲哀——关于陆俨少画作赝品的细节披露《新美术》2000,42、谈名家书画的“添笔”作伪 《艺术》2005,123、鉴真关良 《荣宝斋》2006,14、书画“仿制”造假法 《艺术与投资》2006,45、谈利用“出处”作伪书画问题 《荣宝斋》2006,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鼎

美术观察杂志主编

张荣国,1975年生,山东肥城人,号布金山人、濯心斋主、龙吟斋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助理,艺术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画院》(与中国国家画院联合主办)杂志编辑部主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长安画派研究所研究员。先后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方向)、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硕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艺术学博士学位)。硕、博皆师从著名画家、理论家、教授、博导阮荣春先生,主攻美术史、美术考古、中国画实践,兼习美术评论、艺术市场等。出版:《历代山水画名作解析:元王蒙<具区林屋图> 明王绂<山亭文会图>》、《历代山水画名作解析: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天津美术出版社,2012年);曾担任大型著作《剑阁觉苑寺明代壁画》副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参编《美术考古一万年》(上海市重点课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东方世界的艺术经典(卷一):佛教艺术的发展》副主编(出版中)。书画、史论、文学作品曾在国家、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奖20余次,在《美术观察》、《民族艺术》、《美术与设计》、《中国书画》、《收藏》、《收藏界》、《艺术探索》、《画刊》、《艺术·生活》、《画院》、《中国艺术市场》、《齐鲁艺苑》、《荣宝斋》、《中国美术研究》、《美术大观》、《山东教育》、《书画艺术》、《中国教育报》、《中国书画报》、《墨痕美术导刊》、《美术报》、《齐鲁晚报》、《联合报》、《现代教育导报》等国家、省市级核心期刊报纸发表60余幅(篇)。作品及简历入选《当代速写》(国家级)、《当代硬笔书法家名鉴》(国家级)、《中国当代文化名人书画家作品集》、《二十世纪中国硬坛精英荟萃》(中国文化部)等十余部专集。作品曾在韩国、澳大利亚、上海、山东、江苏等多次参加联展并被多家单位或机构收藏。绘画成就在《画院》、《中国书画界》、《中国书画报》、《旅游时报》、《澳门日报》、《联合时报》等有专题介绍。2005年承担了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名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颠仙祠”(元代著名道士、诗人、泰山南天门的设计者张志纯的祠堂)的大型绘制工作并获得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与他人合作)应邀参加“2011年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论文收入《2011年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论文收入《第二届国际书画艺术发展论坛论文集》

1944年 2月19日(阴历)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59-1963年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附中。  1963-1968年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1972-1978年 在江苏省南通市文化局创作办公室任创作员,美术组组长。从事美术创作和辅导群众美术工作。期间创作的绘画作品,部分入选全国和省市美术作品展,并由北京、天津、上海和江苏等地出版社出版。其中《走向大课堂》等作品由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1978年 经学院商调回中国美术学院任教。  1979-1980年 在担任素描与色彩课教学期间,分别到浙江东海沿岸石塘、雁荡等地,山东青岛地区,浙江富春江、千岛湖一带和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红原地区写生。  1981年 素描作品《男人体》、《女工肖像》和《老人肖像》等参加文化部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并分别在《新美术》和天津美术出版社素描专集中发表。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3年 任中国美术学院美化教育系副主任。  1984年 受中国美术家协会派迁,与冯法祀、蔡亮先生一起赴巴黎国际艺术城参加“中国·吕霞光夫妇工作室”揭幕仪式。在法国,对西方传统与现代艺术及美术教育进行为期一年的考察访问和研修。  1985年 从巴黎到枫丹白露与巴比松一带旅行。访问米勒故居及众多艺术家博物馆。在卢浮宫和埃纳博物馆申请临摹德加和埃纳的作品。多从访问在法艺术家工作室。在巴黎举办《陈守义绘画展》,在二十幅旅法写生和创作作品中,《山城》由法国艺术交流公司收藏。展览期间接受巴黎电视台现场作画采访。作品《巴黎的春天》、《水乡的回忆》参加巴黎国际艺术家联展。促进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建立第一个中国美术学院使用的工作室—《万曼夫妇工作室》。  1986年 回国后,撰写《世界艺术家之友》,6刊登于文化部《中国建设》法文版杂志。撰写在法国艺术观察论文《克里斯托弗与他的景观艺术》,6刊登于《苏州画刊》。撰写“访巴比松村”,刊登于《浙江画报》。  1987年 撰写西方传统与现代壁挂艺术专题考察报告—《西方现代壁挂艺术》,1刊登于《新美术》和《现代设计—壁挂艺术》(浙江美术出版社)。6应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邀请,赴京学术讲座。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受聘为浙江省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1989年 作品《静静的村庄》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作品《林间》参加全国水彩画展,获优秀奖。作品《夕晖》参加华东地区教师作品展,获优秀奖。作品《水乡的回忆》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访法艺术家作品展》  1990年 作品《晚归》参加首届中国油画精品展,获优秀奖。作品《牡羊少年》参加江苏文化中心邀请展。开始创作以藏民生活为题材的系列油画作品。  1991年 作品《暮色》参加浙江油画家协会年度展,入选《东方油画》年度年鉴。作品《林间》及创作体验文章刊登台湾星狐出版社《大陆水彩名家技法》。作品《牵马的姑娘》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美术作品展。作品《走亲》参加香港《中国现代油画展》。  1992年 作品《傣乡行》、《苗女》、《故乡曲》等分别参加新加坡、印尼等国举办的《中国现代油画展》,作品曾发表于《亚洲画廊》等刊物。  1993年开始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月,台湾台北御殿画廊举办《陈守义油画个展》,出版《陈守义油画》画册。作品《牡羊少年》参加澳门市政厅主办的中国油画展。并出席开幕式,接受澳门电视台直播采访。台湾《美术家》发表《江南曲》等10幅作品。并发表艺评“画家的情思”。1994年 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学部副主任,主持学院综合绘画教学实验。兼任综合绘画工作室主任、导师。撰写教学改革主旨论文“兼容并蓄 综合创新”。反映藏民生活的油画《风从远方来》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  1995年 创作《故乡情怀》系列纸上作品,并进行综合材料绘画实验。正月期间赴绍兴、温州等地旅行采风,开始以《正月》为主题的创作实验。  1996年 《美术观察》杂志发表《乡居》和《故乡情往》系列作品。并刊登艺评“风格的逻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油画集2”发表《风声与牧歌》等10余幅油画作品。  1998年 出席全国20世纪美术教育研讨会,论文“兼容并蓄 综合创新”刊登于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美术教育论文集》。  1999年 作品《社戏—正月系列作品之一》,参加浙江省美术作品大展。入选浙江美术五十年画册。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综合绘画教学成果展》,主编《综合绘画》专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5。接受CCTV美术星空栏目专访,由CCTV制作并播放综合绘画教学实验专题片—《探索新空间》。《新意象启示—陈守义作品集》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0年 从杭州到水乡乌镇、西塘、南浔旅行,创作“金秋”等系列江南风情油画。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主任。  2002年 作品《苗女》、《牧羊少年》参加《全国温州籍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受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理事。  2003年 作品正月系列之—《中国红》,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主任。  2004年 主持的综合绘画教学成果,被评为中国美术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浙江省精品课程。 2005年 正月系列作品160号、161号,参加综合绘画教学十年成果展。主编《迁徙者的家园》专集。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出版专著《综合绘画教学、个案、教案》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作品《金秋》参加《月映浙潮—浙江油画大展》,获优秀奖。  2006年 4月,作品《中国红》、《欲暮》、《乡间》,参加《浙江名家》油画邀请展。6月—10月再访巴黎国际艺术城,8月从法国出发到达德国、荷兰旅行,而后到佛罗伦萨、博洛尼亚、威尼斯旅行写生。9月从德国到达意大利罗马周边旅行及考察访友。  2007年 3月,在宁波美术馆举办陈守义艺术展 ,展出《正月》和《远去的家园》两个系列作品。 作品《正月43号》由宁波美术馆收藏。出版《正月—陈守义作品》画册。5月,作品《风景》参加中韩著名艺术家邀请展。作品《难忘的记忆—春夏秋冬系列》参加东栅艺术中心88艺术展。  2008年 3月,《正月202号》等四幅作品,参加《学院的力量—中国当代艺术展》。5月,参加博巴油训班研讨会,论博巴现代艺术观念与追求,发表《江水如蓝——博巴油训班研究》一书(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4月,撰写《综合绘画教学十年印记》,发表于《漫歌怀记》中国美术学院八十华诞回忆录,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撰写《难忘的往事》,发表于《匠心文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2009年 赴香港参加《当代百名老艺术家书画邀请展》开幕式,展出作品《树声与牧歌》等。  2010年 5月,南通市中心美术馆举办个展《境生象外—陈守义艺术展》。6月—9月旅居德国,从杜塞尔多夫出发到德国南部,经法国到瑞士等地旅行写生。12月,光之舍艺术沙龙举办《印象欧洲—陈守义作品集》展。  2011年 4月,沿绍兴、诸暨等地旅行采风。9月,为绍兴博物馆大通学堂创作辛亥革命英烈历史画,《期望—秋瑾》、《乡愁—徐锡林》和《曙光—陶成章》等油画。

1989年 ’89安徽省青年美术作品展(安徽省美协主办,合肥)。1991年 《美术之友》专题介绍其艺术成果。1992年 入编《中华中青年国画名家集萃》画册(四川美术出版社)。1993年 《江苏画刊》(第3期)发表论文《关于绘画的现代意识》;获安徽省记协颁发的92全省好新闻美术作品一等奖;韩中书画交流展(韩国),被收藏,韩国《每日新闻》独幅发表其作品。1994年 《美术报》发表美术批评文章《评委的导向》;第2届中韩书画交流展,入编展览画集;《艺术界》杂志专题介绍其中国画艺术成果。1995年 九板块中国画展(安徽省美协主办),发表文章《相互反叛的结果》;安徽现代美术展览(法国巴黎、里昂、比利时),并被收藏。1996年 第4届中韩书画交流展 (安徽);获安徽省美协颁发的首届安徽省美术理论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997年 当代情境——安徽省中青年美术家作品双年展(安徽省博物馆);第5届安徽省艺术节画展。1998年 ’98安徽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安徽省文联主办),获铜奖;’98安徽省社会文化系统美展(安徽省文化厅主办),获三等奖。1999年 安徽当代中国画展(广东省美术馆),入编《安徽当代中国画集》;《美术报》发表文章《思维敏捷 勇于探索》;《美术》杂志(第3期)刊登中国画《溪山探奇图》;《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中国美协主办,北京),获优秀奖;第二届安徽省中青年美术家作品双年展。2000年 参加世纪之交·安徽省美术发展研讨会,发表论文《新徽派,新观念》;《美术》杂志(第4期)将其参加“中国美术世纪之交的回眸与展望”征文《走 向现代:中国画内部 的突破》,作为中国画百年回顾的代表论文刊登;第6届安徽省艺术节银奖(安徽省文化厅主办),入编画集;参加第6届安徽省艺术节·安徽美术论坛,发表论文《美术创作与修养》。2001年 世纪元年八人画展(安徽现代艺术展览中心);中国美协第15次新人新作展(中国美术馆);守望自然·第三届安徽省中青年美术家作品双年展;苏皖中国画六人联展(亚明艺术馆);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佳作奖(河南);《美术》杂志第12期发表中国画《黄山松系列:月弄松影》和评论文章《年轻的皖军与徽式图景》。2002年 9加3画展(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美术报》“为中国美术把脉”栏目发表文章《追求时代风格》;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入编画集;焦墨山水参加江苏省国画院主办的“今日水墨·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南京),四幅作品入编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今日水墨·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作品集》;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中国美协主办),获优秀奖,入编画集;纪念延安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获优秀奖,入编画集;《美术界》刊登作品《黄山松韵》。2003年 今日水墨·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四川省美术馆),入编画集(四川美术出版社);《中国艺术》杂志第3期推出其焦墨黄山专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今日美术馆首届全国青年美展(北京今日美术馆),入编画集;2003年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入编画集;黎昌杯·首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中国文艺基金会、中国美术馆主办),获银奖,入编画集(中国文联出版社);《黄山新概念·画家、评论家笔谈王永敬》(梅墨生等11人)、《将笔墨进行到底——关于王永敬中国画创作变法的臆说》(唐跃/文),及焦墨黄山系列作品10幅刊于《文化时空》杂志第8期;参加第四次安徽省文代会;参加湖南省美协国画艺委会等单位举办的“走进湘西·全国书画名家采风团”活动。2004年 《美术》杂志(第3期)、《美术观察》(第1期)发表中国画《黄山雪霁》;2004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美协主办,山东),入编画集;焦墨系列山水画参加由青海省文联、青海省美协主办的今日水墨·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西宁),系列作品入编作品集;应邀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提交论文《“笔墨中国”的现代平台——宾虹体系的再认识》;第七届安徽省艺术节美术金奖(安徽省文化厅主办);论文《当代意义的启示》刊于“赖少其书画捐赠专刊”;全国青年国庆书画展(中国美协主办,国家博物馆);新世纪首届安徽美术大展(安徽美协主办),获铜奖;徽墨心象·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安徽美协主办);中国美术出版总社《荣宝斋》杂志刊出“王永敬的焦墨黄山”专题;“焦墨黄山·王永敬访谈”专题刊于香港亚太国际出版公司《当代艺术人》杂志;第二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中国文艺基金会、中国美术馆主办),获铜奖,入编画集;参加安徽省委宣传部“百名新闻工作者、百名文艺工作者·走进基层看安徽”活动,为第2组采风团成员;黄山新概念·王永敬专题刊于《中国艺术》杂志“当代水墨艺术家专辑”。2005年 江苏省美协、江苏省国画院、安徽省美协、安徽省书画院在江苏省美术馆联合主办“焦墨黄山·王永敬画展”(南京),收入代表性作品和全国十余位理论家、画家对其“焦墨黄山”的研究、评论和定位文章的画册《王永敬的笔墨世界》出版发行;彩墨空间·当代中国画家提名展(中国美协主办,大连美术馆),入编画集;赴黄山参加 “黄山山中人——黄宾虹诞辰140周年逝世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水墨敦煌·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兰州),收入画集;策划“今日水墨·第六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和全国画家走进徽州采风活动,系列焦墨作品参展;《美术报》整版发表“换个角度画黄山”专题;《香港书画报》整版发表《黄山新概念》专题;徽墨百家中国画邀请展(安徽文联、安徽美协主办),主编《徽墨百家》画集;第16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中国美协主办),入编画集;徽墨心象·中国画名家提名展(安徽美协主办);全国第二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中国美协主办),入编画集;参加赖少其艺术学术研讨会,并发言,研究赖少其的论文发表于《合肥学院学报》;参加“魅力珠海——全国画家写生采风活动”。2006年 安徽省美协、安徽省书画院在安美艺术会展中心联合主办“焦墨黄山·王永敬画展”的第二回展(合肥),印制《焦墨黄山·王永敬画展专集》画册;财富金秋·中国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浙江),入编画集;《美术报》“画家周刊”刊出中国画《处处是画图》;赴黄山参加“新安画派继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上作了“强调承传,更强调风格的再创造”的发言;东方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邀请展(北京、挪威),三幅作品入编画集;今日水墨·走进新沂蒙全国中国画邀请展(山东),入编画集,《美术报》发表作品中国画《蒙山人家》;彩墨中国·2006年当代中国画名家提名展(四川),作品收入作品集;新徽派山水画名家作品特展(安徽美协主办),出版个人作品专集,参加“新徽派美术论坛·山水画学术研讨会”,并作了“徽派文脉的意义”的发言;全国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中国美协主办),入编画集;今日水墨·第七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赴江苏盐城参加开幕式和采风活动,作品收入作品集;首届当代安徽·国画名家邀请展(安徽省美协、省书画院、省渐江国画院主办),入编画集。2007年 今日水墨·第八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 陕西省美协主办),赴陕西西安参加开幕式和采风活动,入编作品集;由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美术家画廊组织“王永敬·焦墨黄山”展区,参加第13届中国艺术博览会,《江淮晨报》于艺博会期间专题刊发其国画作品和苏传敏评论文章;《江淮晨报》值祝贺2007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与第八届安徽省艺术节开幕之际。以“徽山·徽水·徽文化”为题刊出王永敬绘画专版,并刊发评论文章《全凭焦墨写山魂》;安徽电视台文体频道,5月制作播出《“焦墨黄山”--青年画家王永敬》专题片;《美术报》7月刊登中国画作品《皖南写生》;作品与艺术评论专题刊入西泠印社出版社的《新水墨·山水卷1》;中国画作品参加浙江《艺术财富》2007年度水墨名家邀请展;作品获得第八届安徽省艺术节美术铜奖;《书与画》第181期杂志专题刊发其作品与评论文章(上海书画出版社);被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为首届全省十佳青年美术家;2008年 中国画作品参加墨韵徽风·2008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合肥电视台制作《王永敬写生归来》专访在“艺术财富”栏目播出;中国画作品获第二届安徽美术大展铜奖;长篇美术论文《“笔墨中国”的现代平台--宾虹体系再认识》收入《黄宾虹研究文集》(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纪念50周年校庆,主办“时间记忆·吴冠中、罗中立、洪凌、毛焰、高禹、丁寺钟、张永生、王永敬画展”,并出版画集;为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黄宾虹客居池州诗画集》作序文《黄宾虹与池州》;《自然旁观--王永敬写生作品选辑》出版;《中国民族书画》杂志副刊《中国当代美术名家档案·王永敬》面世,较为全面地收入了画家的艺术成果;2009年 美术理论成果获第三届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参加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中国画作品参加全国公安文联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国画作品参加第三届安徽省世纪美术大展获奖作品展,并获优秀奖。2010年 中国画应邀参加黄山画会成立30周年作品展,并刊于《美术报》;《合肥晚报》“书画名家迎春”专版发表《“焦墨黄山”的画上思语·王永敬中国画题跋录》,并刊发画作《松石云泉》;《南京晨报》整版发表3幅中国画和沙鸥评论文章《黄宾虹信徒王永敬》;应邀在上海世博会“安徽周”上现场作画“焦墨黄山”,并被安徽省文化厅评为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美术报》8月刊出《“焦墨黄山·王永敬写生作品选》专题;参加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红色之旅采风团江西行”活动;中国画作品参加第九安徽省艺术节美术书法作品展;中国画作品10幅和评论文章收入河北美术出版社《百年中国画家·当代卷(下卷)》;中国画作品入展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写意精神---新安画派古今中国画创作高峰论坛暨学术邀请展”,作品编入同名画集,美术论文《黄山绘画的写生精神--从浙江的作品谈起》入编其文集;赴韩国釜山参加中韩双向当代美术家作品邀请展览、交流、采风活动。2011年 《新安晚报》刊发马丽春评论其艺术的文章《痴迷黄粉与“焦墨黄山”》;《焦墨黄山--王永敬画集》出版;中国画作品《焦墨黄山图》获安徽省人民政府2007-2008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三等奖;中国画作品参加安徽省人民政府赴台文化经贸访问活动的“画里安徽”美术书法展览;《“焦墨黄山”题跋选》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国际观察杂志主编

女仆天国

赵可金著:《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赵可金著:《治理美国:国会的角色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赵可金主编:《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红旗出版社2012年版;赵可金著:《当代中国外交制度的转型与定位》,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赵可金著:《外交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赵可金著:《软战时代的中美公共外交》,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韩方明主编、赵可金、柯银斌副主编:《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赵可金著:《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当代外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赵可金、孙鸿著:《政治营销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5 月版。赵可金著:《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倪世雄著:《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孙哲主编、赵可金副主编,《美国国会研究》(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版孙哲主编、赵可金副主编,《美国国会研究》(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版;参著:《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黄仁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6 、 7 章);参著:《 21 世纪全球政治范式研究》, 2005 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 3 章)合著:《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案例与分析》,时事出版社 2004 年版;(撰写第 5 、 9 章)。参著,《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撰写第 12 章)。合译:《全国人大制度研究》(与何俊志合译),法律出版社 2004 年出版,合译:《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任晓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翻译 13 - 14 章) 2008 年,“美国总统竞选传播对中国政治宣传的启示”。2007 年,“美国对香港选举的介入及其对策”。2007 年,“美国国会对华经贸政策采取立法行动及其对策”。2007 年,“美国对北京奥运会的抵制阴谋及其对策”。2007 年,“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及其对策建议”。2006 年,“台湾政局的变化及其政策建议”,2005 年,“以色列对美外交工作及其对中国启示”。 Kejin Zhao, China`s Internal Debates on Strategic Cho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Korea Oberserver, V 43, N2, (SSCI期刊)赵可金,“中国崛起方略中的公共外交”,《当代世界》2012年第5期;赵可金,“中国崛起与周边战略依托”,《当代世界》2012年第10期;赵可金,“立体外交: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供给”,《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6期;赵可金,“非传统外交:当代外交理论的新维度”,《国际观察》2012年第5期;赵可金,“建设性领导与中国外交转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5期;赵可金/彭萍萍,“中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赵可金:“人文外交:全球化时代外交的新形态”,《外交评论》2011年第6期;赵可金,“统筹外交:对中国外交能力的一项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3期;赵可金,“网络外交的兴起:机制与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5期;赵可金:“经济外交的兴起:机制与趋势”,《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赵可金:“美国学界对美国总统政治的研究:历史与理论”,载《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赵可金:“美国学界对美国政治的研究”,载《美国研究》,2010年第1期,第93—115页。赵可金,刘明智:“结构刚性与制度约束——试论美国社会主义的“生命力”问题”,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第47—51页。赵可金:“东北亚合作中的中国公共外交 ”,载《当代世界》,2010年第7期。涂怡超,赵可金:“宗教外交及其运行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2期。赵可金:“西方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偏见”载《红旗文稿》,2009年第9期,第18—21页。赵可金:“奥巴马新政府的东亚战略及其对朝核问题的影响”,载《和平与发展》,2009年第3期。倪世雄,赵可金:“美国政治的逻辑:一项研究议程”,载《美国研究》,2009年第3期。赵可金、曾庆峰:“政治营销:后工业社会的政党政治”,《美国问题研究》 2009 年季刊;孙哲、赵可金著:“美国国会对腐败问题的治理研究”,《清华大学学报》 2009 年第 2 期;赵可金著:“美国大选与美国政治的走向”,《国际政治研究》 2009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美国学界对国会政治研究的范式变迁”,《国际政治研究》 2008 年第 4 期;赵可金著:“美国政治营销的兴起”,《美国研究》 2008 年第 2 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要转载;赵可金著:“全球化时代的新地缘理论”,《清华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5 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赵可金著:“试论现代外交制度的民主化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印度围绕《美印核协议》对美国的游说”,《南亚研究》 2007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转载》;赵可金著:“首脑外交及其未来趋势”,《教学与研究》, 2007 年第 12 期;赵可金著:“论世界反美主义现象及其走向”,《国际政治研究》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中国大陆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四十年”,《东亚研究》(台北)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全球化时代外交制度的挑战与转型”,《外交评论》 2006 年第 6 期;赵可金著: “ 从旧多边主义到新多边主义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年第 7 期;赵可金、倪世雄著: “ 自由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 ” ,《复旦学报》 2006 年第 2 期;赵可金、倪世雄著: “ 主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未来重构 ” 《教学与研究》 2005 年第 10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 际政治》 2006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 “ 硬外交、软着陆:中国外交新思维形成与影响论文 ” 《国际观察》 2005 年第 5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 2006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 “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其批判 ” ,《复旦学报》 2004 第 5 期;赵可金著: “ 美国军工集团与中美关系 ” ,《和平与发展》 2004 年第 3 期;赵可金著: “ 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 《国际政治》 2004 年第 7 期转载;赵可金著: “ 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 ,《复旦学报》 2003 年第 3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 2003 年第 9 期转载;赵可金著: “ 美国国会委员会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 ,《国际观察》 2003 年第 5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 2004 年第 3 期转载;赵可金、朱锦屏: “ 美国竞选财政中的软钱革命 ” ,《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1 期;任晓、赵可金等: “ 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年第 1 期;孙哲、王义桅、赵可金: “ 美国国会:美国研究的新支点 ” ,《复旦学报》 2002 年第 5 期。赵可金著: “ 美国宪政民主与国会游说 ” ,《国际观察》 2002 年第 5 期章伟、赵可金: “ 全球化及其政治后果 ” ,《国际观察》 2002 年第 4 期;王义桅、赵可金: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问题及台港澳问题片)主任会议综述 ” ,发表于《教学与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赵可金著:“美国中期选举与美国政治的走向”,《美国问题研究》(第六辑,倪世雄,刘永涛主编),时事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 21 世纪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 ”,《学术月刊》 2007 年第 11 期;赵可金著:“台湾政局的变化及对两岸关 系的影响”,《学习月刊》 2007 年第 19 期;赵可金著:“论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全球化与和谐世界》(梁守德等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媒体外交背离美国精神”《世界知识》, 2007 年第 7 期;赵可金著:“为台湾作嫁女的卡西迪公司”,《社会观察》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中期选举后美国的政治走向”,《学习月刊》,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智库”,《社会观察》 2006 年第 8 期;赵可金著:“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智库”,《社会观察》 2006 年第 8 期;赵可金著:“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新变化”,《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13 期;赵可金著:“美国转型外交走向何方”,《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7 期;赵可金著:“理性解读中国威胁论”,《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5 期;赵可金著:“美日同盟还能走多远”,《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3 期;赵可金著:“解析美国的伊朗棋局”,《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1 期;倪世雄、赵可金 :“和谐世界:一种新的国际政治文明观”,《全球化与和谐世界》(梁守德等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从老多边主义到新多边主义”,《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潘忠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赵可金著:“试论台湾当局对美国国会的游说活动”,《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孙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赵可金著:“新时期中国对美国国会外交工作的思考”,《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孙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赵可金著:“中国外交新思维的形成及其影响”,《全球化与中国和平发展》(程伟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赵可金著: “ 新帝国主义与全球共和秩序 ” ,发表于《超越威斯特伐利亚》(陈玉刚主编)时事出版社;赵可金著: “ 一种人文视野的全球化理论 ” ,发表于《国际关系理论新视野》,文汇出版社 2002 年版; 2001 年以来,先后在《经济观察报》、《联合早报》、《科学时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周刊》、《厦门日报》、《先驱论坛报》、《了望东方周刊》、《东方早报》、《浦江同舟》、《广交镜》、《 21 世纪经济报道》、《世界知识》、《环球》等报纸和杂志发表国际时事评论 300 多篇,详细篇目从略。

汪宁,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党总支书记。2002年到2006年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观察》杂志编委会成员;2006年起担任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2012年起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 索引序列
  • 新观察杂志主编
  • 传媒观察杂志主编
  • 《美术观察》杂志主编
  • 美术观察杂志主编
  • 国际观察杂志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