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建材技术与应用期刊官网投稿经验介绍

建材技术与应用期刊官网投稿经验介绍

发布时间:

建材技术与应用期刊官网投稿经验介绍

《水泥》杂志由中国建材协会主管,建材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1974年创刊,以“面向生产,注重实用”为宗旨,发行量居全国建材科技期刊榜首,面向水泥厂、科研、设计和教学单位。 主要栏目:生产技术,生产设备,收尘环保,试验研究,标准介绍,电气控制,计量监测,分析测试,专题报道,技改交流等,适合于水泥及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每期64页约10万字,大16开,图文并茂,内容实用。《中国冶金》创刊于1991年。作为中国金属学会的会刊,《中国冶金》是冶金行业唯一具有科技政策和技术导向性、多专业性、实用性的综合类科技期刊。该刊的主编是中国金属学会的秘书长李文秀教授。《中国冶金》为月刊、大16开本, 64页,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主要内容包括:⑴报道学会活动:包括中国金属学会的活动计划、会议预告、征文通知、书刊介绍、会议总结/纪要、出国考察报告;学会总部、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和团体会员单位的重大组织变更;学会的年度工作总结、工作经验介绍以及对个人会员、团体会员、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的表彰等。⑵专题论述、技术文章和学术论文:设有专家论坛、专题报道、专业发展综述(特约文章)、战略研讨、企业管理、技术创新、节能环保、工艺装备、冶金工艺技术进展等栏目。⑶科技信息:国内外冶金企业的研究开发动态和生产建设动态等。《现代化工》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化工技术类期刊。 《现代化工》以战略性、工业性和信息性为特色, 致力于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全面报道国内外最新化工科研、技术应用和技术革新成果,探讨化工行业和科研领域的热点、焦点话题,报道内容广,发行范围大,是化工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研、设计、教学、信息研究和技术管理人员的首选综合性技术类期刊。 主要栏目:“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工艺与设备”、“市场研究”、“管理科学”、“海外纵横”、“知识介绍”、“国内综合信息”、“国外动态”、“开发导向”、“技术市场”。

就是对材料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测,材料有出场的检测、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测。就业方向有生产厂、研究院、检测单位等。毕业后的工作要看自己的能力了。最差是个实验员。

建筑知材料检测技术不仅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合理选用材料和确保工程道质量的检测技术,建材生产、工程施工、材料研发、质量控制、商业贸易,都离不开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就版业方向是成为建材生产企业、建筑施工单位、建筑监理单位及相关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建筑方面科研单位的研究人权员。通过本书学习,可以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与技术指标要求,同时具备建筑材料检测试验员、见证取样员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 全书内容包括:建筑材料与检测基础知识、砂石技术指标检测、水泥主要技术指标检测、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性能检测、普通混凝土性能检测、建筑砂浆性能检测、块体材料质量检测、建筑钢材及钢筋焊件技术性能检测、防水材料性能检测、

《非金属矿》杂志(刊号:ISSN 1000-8098;CN32-1144/TD),1978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技术期刊之一。由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非金属矿》主要报导国内外非金属矿以及建材原料矿产等开发利用、制品、选矿深加工、采矿以及当前行业管理、设备研制、市场等方面的有关论文,科技成果、生产经验、综合评述等;辟有试验研究、开发应用、选矿与深加工、采矿、各地非金属矿、环保工程、设备仪表、摩擦摩阻材料、国内外信息及动态等专栏。《非金属矿》刊发的论文为美国SCI和CA、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等国际知名检索刊物收录。《非金属矿》已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并发行于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芬兰等国家及中国港台地区。地址:苏州市三香路999号 邮编:215004电话:0512-68272696 传真:0512-68284597邮箱:SZJSCN 负责人:江炳林(主编)

建材技术与应用期刊官网投稿经验

材料类期刊订阅或投稿,建议选择《材料工程》期刊。《材料工程》创刊于1956年,是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办的材料工程应用研究成果的科学技术刊物,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材料工程》主要报道的内容偏重于高新科技领域新材料研究进展,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情况;含实验、材料计算、数值模拟、材料性能及表征等研究方向;有研究论文和评述文章两类文章。《材料工程》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中国国内外航空航天、冶金、石化、机械电子、轻工业、建材工业等相关领域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人员。读者群包括企业领导、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检索时间〗2008-03-19 05:53:32〖检索范围〗全部期刊〖起止年代〗2001-2007〖检索条件〗(题名=工程造价管理*年=2001-2007)*(题名=施工)〖检索结果〗检中81篇,选中81篇1/81【题 名】施工企业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谢秀杰【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 184-1842/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李玉顺 吴广君【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8X): 278-2783/81【题 名】清单计价下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作 者】吴瑛 蒋伟琪【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9): 243-2444/81【题 名】施工企业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曾萍【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9): 249-2505/81【题 名】浅谈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卢桂梅【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9): 264-2656/81【题 名】浅议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施工阶段如何控制工程成本【作 者】丁峰【刊 名】煤矿现代化2007(3): 66-677/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罗家驹【刊 名】广东建材2007(6): 183-1848/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孟丽【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7): 270-2719/81【题 名】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吴福平【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4): 253-25410/81【题 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分析【作 者】杨岭【刊 名】安装2007(4): 14-1611/81【题 名】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杜琼【刊 名】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 92-92,10212/81【题 名】石油化工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分析【作 者】陆平杰【刊 名】化工质量2007(2): 44-4813/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牛永科【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6): 135-13514/81【题 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艳春【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 253-25315/81【题 名】浅析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闫静 黄必军【刊 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6(3): 13-1416/81【题 名】浅析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吴金来【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1S): 118-11817/81【题 名】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纯林【刊 名】机场建设2006(4): 44-4618/81【题 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浅议【作 者】李海军【刊 名】现代农业2006(12): 136-13719/81【题 名】论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强【刊 名】经济与管理2006,20(12): 80-8320/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杨丽梅【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3): 223-22421/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要小俊【刊 名】太原科技2006(8): 46-4722/81【题 名】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探讨【作 者】王大慧 季同月【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18): 237-23823/81【题 名】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作 者】岑佩珠【刊 名】科技资讯2006(22): 50-5024/81【题 名】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磊【刊 名】福建建筑2006(4): 142-14325/81【题 名】浅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孙立峰【刊 名】山西水利2006,22(3): 85-8626/81【题 名】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碧君【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13): 239-24027/81【题 名】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周岚【刊 名】新疆有色金属2006,29(2): 51-5228/81【题 名】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寇国力【刊 名】四川建筑2006,26(3): 186-18729/81【题 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作 者】黎慧敏【刊 名】广东建材2006(6): 112-11430/81【题 名】施工企业在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苏奋【刊 名】广东建材2006(5): 140-14131/81【题 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王俊玲【刊 名】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2): 22-22,3032/81【题 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浅析【作 者】曾炽容【刊 名】广东建材2006(2): 122-12333/81【题 名】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徐卫成【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2006(4): 140-14134/81【题 名】浅谈施工合同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意义【作 者】陈惠娟【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2006(03B): 41-41,6435/81【题 名】施工企业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王慧敏【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3): 67-6736/81【题 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剖析【作 者】费冬玲【刊 名】辽宁经济2006(2): 87-8738/81【题 名】浅议工程建设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周广联【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2005(24B): 140-14039/81【题 名】如何有效进行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田玲【刊 名】四川建筑2005,25(5): 153-15440/81【题 名】现阶段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李永胜【刊 名】山西电力2005(6): 36-37,4641/81【题 名】浅谈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后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付凌云【刊 名】中国招标2005(11M): 62-6543/81【题 名】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作 者】龚文胜【刊 名】葛洲坝集团科技2005(1): 53-5544/81【题 名】工程造价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施工企业的制胜之道【作 者】周新莉【刊 名】中小企业科技2005(8): 25-2645/81【题 名】新形势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吴艺【刊 名】公路与汽运2005(3): 173-17446/81【题 名】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梁德文【刊 名】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3): 59-6047/81【题 名】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作 者】张宏君【刊 名】新疆农垦经济2005(4): 111-11248/81【题 名】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赵春锋【刊 名】陕西建筑2005(6): 34-3649/81【题 名】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对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作用【作 者】许成枫【刊 名】安徽建筑2005,12(2): 125-12650/81【题 名】谈工程造价管理应注重施工合同的审查【作 者】陈鸿【刊 名】国外建材科技2005,26(1): 121-12351/81【题 名】现行招投标模式下的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胡春媚【刊 名】山西建筑2005,31(4): 154-15552/81【题 名】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刘东伟【刊 名】山西建筑2005,31(4): 158-15953/81【题 名】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提高施工企业效益【作 者】张静 陈雪萍【刊 名】江西冶金2004,24(6): 44-4554/81【题 名】浅谈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姚爱华【刊 名】特区经济2004(8): 131-13155/81【题 名】论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戴刚 陈芝春【刊 名】甘肃农业2004(8): 116-11756/81【题 名】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肖文健【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8): 234-23457/81【题 名】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陶云霞【刊 名】山西建筑2004,30(5): 99-10058/81【题 名】山东高密实施工程造价管理新模式推进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 成效显著【作 者】葛萌【刊 名】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4(6): 22-2259/81【题 名】谈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陈强【刊 名】上海建设科技2004(5): 62-6360/81【题 名】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耿春红【刊 名】山西建筑2004,30(19): 173-17461/81【题 名】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陈伟【刊 名】安徽建筑2004,11(2): 119-12062/81【题 名】新模式下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初探【作 者】王森华【刊 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3,18(6): 25-2663/81【题 名】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永光 张佳音【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11): 65-6564/81【题 名】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施建斌【刊 名】山西建筑2003,29(17): 129-13065/81【题 名】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王庆生 杨丽梅【刊 名】山西建筑2003,29(8): 208-20966/81【题 名】浅论入世后施工企业与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张潜 邹灵岚【刊 名】人民长江2003,34(3): 65-6667/81【题 名】从永久船闸工程看施工管理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作 者】万华琳 冯军捷【刊 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3(4): 27-28,5868/81【题 名】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邬鹏华【刊 名】建材技术与应用2003(5): 63-6469/81【题 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研究【作 者】李雨洁 李多修【刊 名】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3(6): 16-1870/81【题 名】入世后施工企业内部的工程造价管理探析【作 者】黄先友【刊 名】经济师2002(7): 150-15171/81【题 名】浅议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周瑞卿【刊 名】福建建筑2002(B10): 83-8472/81【题 名】从施工实践谈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安生理【刊 名】山西建筑2002,28(8): 106-10773/81【题 名】浅谈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赵二平【刊 名】山西建筑2002,28(8): 129-13074/81【题 名】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赵倩【刊 名】基建优化2002,23(5): 38-4075/81【题 名】基于C/S结构的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作 者】徐学东 赵卫东 等【刊 名】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3): 360-36476/81【题 名】施工索赔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工作【作 者】郭照金【刊 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2,17(6): 17-1877/81【题 名】浅议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付永贵【刊 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2,17(2): 1-478/81【题 名】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作 者】马楠 王健【刊 名】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4(1): 30-3179/81【题 名】福州平安大厦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作 者】林华【刊 名】福建建材2001(4): 43-44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1王立久,曹明莉,任铮铖,王宝民 粉煤灰活化剂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Vol 40 (4),P489-491 EI收录2王立久,艾红梅(学生),曹明莉 商品混凝土(C20~C60)配合比计算理论研究 混凝土 1999(5),p19-213任铮钺,王立久,曹明莉,王宝民 高掺粉煤灰混凝土水泥水化动力学研究混凝土 2000(2),p18-204任铮钺,王立久,曹明莉,王宝民 高掺粉煤灰混凝土水泥水化动力学研究混凝土 2000(2),p18-205王立久,王宝民,曹明莉,任铮钺 建筑模网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混凝土,2002(6)6王立久,曹明莉,带空气夹层的高保温混凝土砌块研究,住宅产业,2002(4)7曹明莉,王立久,李洪义 墙体节能,陶粒为本,住宅产业,2002(6)8 Study on the Embedding Aggregate Coefficient about ordinary Concrete,Lijiu Wang, Mingli Cao, Hongmei Ai第三届全国现代建筑材料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建筑材料》7,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P14~179王立久,曹明莉,艾红梅,混凝土密实系数研究,《混凝土》2002-810 荣利民(学生),李洪义,曹明莉 建筑模网混凝土补强加固住宅楼研究 建筑结构 V32(11), 2002年11月11 王立久 刘剑(学生) 曹明莉,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率值匹配模型,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V22 2003(3)P161-16312 曹明莉 王立久 赵湘慧 免烧型镁质陶粒的研制,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3(5)P12-1413 王立久,薛庆(学生),曹明莉 最新洁净煤技术—燃煤发电与水泥联产技术 粉煤灰 4 VoL15(2) p41—4214 王立久 曹明莉 非线性材料受压全曲线数学模型研究 建材技术与应用,2003:2 P8-1115 王立久 王伟(学生) 曹明莉 泡沫玻璃微晶化研究进展 玻璃与搪瓷 VoL31 (2) 2003:4 p56--5816 王立久,扬新朝(学生),曹明莉 燃煤发电与水泥生产联产技术可行性研究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4/5,VoL26(5): 10-17 王立久,王文亮(学生),曹明莉 混凝土结构模型研究综述 第五届全国高性能砼学术交流会议文集—辽大出版社4,沈阳18 Ming-li Cao and Li-jiu Wang Research on MgO-MgCL2-H2O System Ceramsite Exempted from Sintering,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t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crete Technology, P141-150, Beijing China May 20-21,200419 曹明莉,王立久 基于集浆比J的混凝土水泥石模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V28 N6 P45-49(EI 收录)20 王立久,曹明莉 混凝土架构模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 V28 N7 P48-54 (EI )21 曹明莉,王安成,王立久,DIP技术在单粒径骨料粒形参数与其架构型式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建筑技术与应用,2007(2)P1-422 曹明莉,吕兴军 发泡剂及泡沫混凝土技术现状与展望(一),建筑技术与应用,2007(4)P7-823 曹明莉,吕兴军 发泡剂及泡沫混凝土技术现状与展望(二),建筑技术与应用,2007(5)P7-824 杨海成(学生),曹明莉(通讯作者) 混凝土抗冻性研究方法综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1)P136-13825 曹明莉,刘东,位建强 聚氨酯模网夹心保温板的可行性分析,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1)P15-1626 王立久,谭晓倩(学生),曹明莉 结合分形理论的水泥絮凝研究,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V23 N1 P82-84, (EI 收录 )27 丁一宁,安培卿(学生),曹明莉,废弃板岩石粉用作水泥掺合料的探索与研究 建筑材料学报 V13(1),2 P62-65 (EI)28 王立久,谭晓倩(学生),曹明莉,水泥净浆絮凝结构研究,混凝土 2007(1)P29-3129 王景贤(学生),王立久,曹明莉 少熟料水泥的研究进展 水泥技术 2005(1)P28-3130 位建强(学生),曹明莉(通讯作者) 脱硫石膏-粉煤灰-矿粉复合胶结材GFG的研究,新型建筑材料4 V37(4) P9-1231 LJ Wang,and ML Cao,Research on Concrete Aggregate Frame Model (AFM),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 concrete , Xi’an China 2006-09,V2 P1168-1176 (ISTP收录)32 曹明莉,刘东 保温材料在墙体节能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相关标准与法规,2008年中国国际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交流会,墙体保温与建筑节能,P69-75,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033 曹明莉,薛永丽 国内外住宅屋面节能标准及节能技术措施的对比研究,2008年中国国际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交流会,墙体保温与建筑节能,P87-94,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034 曹明莉,田冬梅,王安成 混凝土架构模型架浆比参数研究 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卷)P1065 9,广州35 曹明莉,位建强 碳酸钙晶须研究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化工新型材料2010(10)36 曹明莉,杨海成,王立久 基于“渗阻”概念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低温建筑技术2010(8)37 王安成; 张峰; 曹明莉;架构混凝土砂浆比模型研究,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9年06期,P1-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4A04)38 于得水 潘淑燕 王安成 曹明莉 双级配骨料空隙率与粒径的关系,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年10期,P1-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4A04)39 Cao mingli, Wei jianqiang,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CO3 whisker-reinforced cement,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SCI收录)P75-8240 Wei jianqiang(学生), Cao mingli ,Liu jing“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prospect of CaCO3 whiskers in cement-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6th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FIBRE REINFORCED MATERIALS, Yantai, April 25-27,2010,P359-364(ISTP收录)41 Cao mingli, Wei jianqiang,Yao hang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CaCO3 Whisker in Composite Materials”,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irs and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V2 P1577-1584;6th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FIBRE REINFORCED MATERIALS,P75-82 2010-04 Yantai, China,(ISTP收录)

材料开发与应用投稿经验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投稿指南一、范围及内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材料领域学术性中文科技期刊(双月刊)。本刊主要刊登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研究领域的评论论文、研究论文和研究快报。除评述论文外,本刊也欢迎用英文撰写的论文,一经录用,将优先刊登。评述论文是指关于某个专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情况的综合评论性论文,长度一般不超过8印刷页(约1600字,含标题、图表、参考文献、空格等,下同)。评述论文的撰写者必须是正在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专家,内容应包括作者对本人及所在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工作的评述。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以30~50篇为宜,除个别有关科学史方面的评述论文以外,参考文献应以近五年发表的论文为主。本刊不发表只述不评的文献综述。本刊优先录用发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或重要应用价值、能引起读者广泛兴趣或对读者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评述论文。研究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未发表的科学研究成果,长度一般不超过4页(约8000字)。本刊主要刊登高新技术材料研究领域的原创性论文,本刊特别欢迎并优先发表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重大项目资助的科学研究论文。研究快报是快速发表的简短论文,长度不超过2页(约4000字)。研究快报是作者本人最新研究成果的简短介绍。研究快报不分节,不含中文摘要,但需包含英文题目、作者及其单位和地址、英文摘要。研究快报发表周期一般为6个月(自收到稿件之日起),审稿后一般不返回作者修改。二、投稿方式本刊接受电子稿件,电子稿件采用Microsoft Word 格式。投稿电邮:。投稿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邮编310027。电话,传真:。编辑部收到作者投稿后即会回复作者,作者根据回复内容完成投稿程序。投稿声明可在文章被录用后和修改稿的两份打印稿一起寄送给编辑部,声明中至少要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本人签名。三、稿件格式来稿按以下顺序排版:1、中外题目:不超过20字,小三黑体加粗,居中。2、作者姓名:居中。3、作者单位、地址、邮编:居中。4、中文摘要:不少于150字。5、中文关键词:3~5个。6、中图分类号。根据论文内容查出,必须准确贴切。7、英文题目,英文作者姓名。英文作者单位:格式与中文相应内容一样。8、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摘要以100~150 words为宜,第1句话不可与标题重复,否则不被检索。9、正文:除研究简报以外,可根据内容加分标题,标题用1,2,…排序。评述论文可根据需要使用二级和三级标题,格式分别如:1,2,……和1,1,……。文中所有计量单位一律采用ISO单位。为了方便读者,在文字叙述中,也可以采用nm和μm表示微观尺度,用日、月、年表示长时间过程。10、参考文献:只择主要并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私人通信和其他非公开出版发行物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期刊论文:[序号]全部作者 题名[J] 期刊名,年份,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著作:[序号]全部作者 著作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内容的起始页码¬—终止页码独立成章论著:[序号]全部作者 题名,书名[M] 主编:主编姓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会议论文:[序号]全部作者 题名[C] 会议名,会议地点,会议年月论文集名称,论文集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专利:[序号]全部作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名 专利号,专利授权日标准:[序号]标准名称[S] 标准编号学位论文:[序号]作者 学位论文题目[D] 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及学位论文名称,导师姓名,地点,单位,学位论文答辩年月插图、表格:图、表要同时给出中、英文图题和表题,并尽量保证其准确性,表格内部文字全部使用英文表述。图内的曲线,文字和符号要清晰。第一页脚注(五号宋体),内容包括:[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职称或学位,研究方向。Email地址。[基金项目]:(若属各类基金资助项目,需注明基金名称和编号)。[通讯作者]:(若通讯作者不是第一作者,则需注明:本文联系人,姓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Email地址)。本刊对论文英文表达内容的具体要求一、对英文摘要的要求按美国EI数据库的要求,论文英文摘要应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份。应具独立性和自明性。尽量给出定量信息,反映创新之处。提倡使用简单句型。篇幅150  200个单词,约占我刊刊出期刊7  10行。摘要中以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已做的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结论”。不用“This paper”、“In this paper”或“The”开句。二、其它英文内容的表达论文题目应突出要点,尽量概括论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工作的创新之处。英文题目不以冠词开头。论文中所有图、表的图题与表题也不以“The”开头。四、投稿及对稿件处理稿件寄出后6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可另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请自留底稿。请勿一稿两投甚至多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附:投稿声明样本我(们)代表全体作者声明,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投稿的论文:(论文题目)中的内容除特别注明以外,均为我们未曾发表且未考虑在其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论文中不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内容,文责由作者承担。上述论文的全体作者已同意该论文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上发表。若该论文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录用,则该论文的版权(包括: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自动转移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若6个月内未收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的录用通知,作者有权自行处理上述论文中的全部内容。第一作者(签名)通讯作者(签名)年 月 日

思路要独特。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行动,思路决定效果。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人的工作是否有特色、有创新,经验是否值得总结、值得推广,不能仅仅看“好点子”、“好主意”,更应看其是否有好的工作思路。思路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造性。思路要能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的大政方针和主要精神,是上级意图的延伸和深化,它充分体现大政方针的精神实质,但不是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照搬照转,也不是简单图解和机械执行上级要求。好的思路应该是在全面贯彻中有独到见解,在认真执行中有探索创新。在写经验交流材料之前,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调查,多听各方面的不同反应,开清“经验”的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不知道怎么样写可以关注公号:富文帮你 有很多参考材料

不是,刚查了。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期刊投稿经验介绍

《测控技术》杂志社投稿须知1 论文内容应反映当前国内外测控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成果或发展趋势。具有实际应用背景,并有相应的实验结果,未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过的有创新性的科技论文。2 征稿范围各类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集散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模块化技术、各种网络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多媒体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等技术的开发应用、科研成果推广、使用经验介绍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以及测控技术知识讲座等,并特别欢迎测控技术在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体育健身、节能降耗、安全防护等领域成功应用的科技论文。3 论文格式具体要求1 中英文题目(1)题目简明扼要,不要太长,题目所用每一个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外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如果题目语意未尽,则可用副标题。副标题与题目之间,可用破折号分开。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或公式等。(2)英文题目和副标题的每个实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英文题目的第一个词应避免使用冠词。(3)题目内不应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以及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等。2 中英文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1)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写。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其间加半字线。多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如果有国外作者:西文作者,仍按西方习惯,名先姓后;非西文作者,同时提供他们的原国籍语言姓名和英文姓名,且英文姓名按西方习惯,名先姓后。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均大写,其余小写。(2)中文工作单位要写全称,写出一、二级单位,城市名和邮政编码。英文工作单位结尾处还应注明国籍。3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要准确反映论文要点,按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特点(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 表达清楚;紧扣主题重点描述研究过程(Procedures)及所采用的方法(Methods),突出创新性及特色;由此得到的主要结果(Results)和得出的重要结论(Conclusions)及其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做简要描述)修改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不超过300字。尽量避免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语。另外,英文摘要按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进行修改和规范。关键词4~5个。英文摘要长度一般不超过200 words,少数情况下可以例外,视原文文献而定。(1)缩短摘要的方法取消不必要的字句:如“It is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the author discusses…”,“This paper concerned with…”等;对物理单位及一些通用词可以适当进行简化; 取消或减少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限制摘要只表示新情况、新内容,过去的研究细节可以取消;不说无用的话,如:“本文所谈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过去老工艺的一个极大的改进”等词句;作者在文献中谈及的未来计划不纳入摘要;尽量简化一些措辞和重复的单元,如:不用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to 300℃,而用 at 250℃-300℃;摘要的第一句应避免与题目 (Title) 重复。 (2)摘要文体风格摘要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 尽量用短句子并避免句形单调;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能用名词做定语不用动名词做定语,能用形容词做定语不用名词做定语;注意冠词用法,不要误用、滥用或随便省略冠词; 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可以将这些词分成几个前置短语,用连字符连接名词组,作为单位形容词(一个形容词);尽量用简短、词义清楚并为人熟知的词; 慎用行话和俗语; 语言要简练,但不得使用电报型语言;词要纯朴无华, 应避免多姿多态的文学性描述手法;组织好句子, 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删繁从简,如用increased代替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摘要中涉及其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时,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摘要中的词语拼写,使用英美拼法都可以,但在每篇文章中须保持一致; 摘要中不能出现“图××”、“方程××”和“参考文献××”等句子。 (3)摘要中的特殊字符特殊字符主要指各种数学符号、上下脚标及希腊字母,它们无法直接输入计算机,因此都需转成键盘上有的字母和符号。希望在摘要中尽量少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因为它们的输入极为麻烦,而且极易出错,影响摘要本身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应尽量不用,改用文字表达或文字叙述。更复杂的表达式几乎难以输入,应设法取消。(4)缩写字及首字母缩写(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对那些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缩写词,如CAD等,可以直接使用。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应在题目、摘要或关键词中至少出现一次全称。4 请写明中图分类号来稿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写明中图分类号。因本刊报道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5 篇幅要求综述性文章字数要求在6000字以内,其他技术论文要求在5000字以内,典型图表一般不超过5幅,图表中如有英文一定要译成中文。外文字母分清大小写,物理量用斜体,文中科技词语、计量单位与符号应符合国家公布的标准要求。6 参考文献给出必要的参考文献,并在文内用上角标标出。新理论、新观点应给出出处。参考文献内容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刊名(及期、卷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项。每项之间用“”分开。同时在文献题目后面注明“[文献类型标识]”:专著为M,论文集为C,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S,专利为P。如果是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则要在文献题目后面注明“[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为DB/OL,磁带数据库为DB/MT,光盘图书为M/CD,磁盘软件为CP/DK,网上期刊为J/OL,网上电子公告为EB/OL。参考文献的英文题名的第一个词首字母用大写,其余(专有名词除外)用小写。刊名可全写或简写,除连词和介词,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4 涉密稿件的注意事项涉及国防机密、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重要内容的文章,属保密部分,请作者提高保密意识,必须通过原单位审查,并开具稿件的保密审查证明,文责自负 。注:保密审查证明材料中的第一作者姓名及其所在单位名称和加盖在红章,必须与文章中的第一作者署名及其单位名称一致。5 稿件的录用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超过3个月未收到审稿结果者请另行投稿到其他刊物,录用稿编辑部有删改权。录用稿件将酌情收取少量版面费,稿费从优。6 审稿周期我刊审稿周期为50天。7 注明所投栏目来稿请注明所投栏目:★ 综述——报道国内外测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大家论坛——及时报道知名专家、院士、学者对测控技术发展的论述;★ 智能感知与仪器仪表——涵盖的学科及专业:传感器技术、仪器仪表技术、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等;★ 数据采集与处理——涵盖的学科及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 计算机与控制系统——涵盖的学科及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过程控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理论与实践——涵盖的学科及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源技术等;★ 试验与测试技术——涵盖的内容:设备性能试验及测试等;★ 网络技术及应用——涵盖的内容: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及设备安全、工业以太网技术等;★ 人工智能——涵盖的内容:机器学习、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与处理、智能系统与应用、认知与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类脑计算、脑机接口与神经工程等;★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涵盖的内容:智能感知在机器人上的应用、机器人驱动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各种机器人的应用等;★ 虚拟现实技术——涵盖的内容: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技术等;★ 飞行器控制技术——涵盖的内容:飞机及其控制技术、无人机技术、卫星及导航技术、导弹及其控制技术等;★ 兵器科学技术与运用——涵盖的内容:探测识别、发射运载、终端毁伤控制等技术。8 注明资助项目若课题受到资助,请注明资助项目名称及代号。9 作者简介给出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现从事的研究工作、曾获得的奖项;并给出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及E-mail信箱,以便联系。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是编者在多年从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作者在编写时充分研究了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及知识结构、教学规律和培养目标等内容,编写中吸取了部分学校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经验。通过《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掌握实用测试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选用,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光电技术应用期刊投稿经验介绍

《电子技术应用》是核心期刊啊,竞争激烈的,主要还是文章质量问题了,之前也是被据稿了,还是同事给的莫’文网,很快就帮忙修改了,现在都录用了,哈哈

《光电工程》还不错的,这个期刊是核心期刊 ,我上半年就发表了一篇论文在上面,找轻风论文网帮我操作的,2个月就录用了,但是需要保证你的文章有足够的创新点,轻风论文的老师帮我改了一大半,额,如果没时间就找高手帮忙吧,呵呵

光电技术的领域十分宽广,主要是成像和光源。其中成像技术有CRT、像管、像增强器、CCD、CMOS、3D成像、全息成像、液晶、等离子、PHP。光源技术有红外、紫外、可见光、激光。由光的作用产生的电叫光电。以光电子学为基础,综合利用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各种工程应用课题的技术学科。信息载体正在由电磁波段扩展到光波段,从而使光电科学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集中在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记录、存储、显示和传感等的光电信息产业上。光电领域的主要应用集中在精密检测与光学成像方面。以光子计算机为理想代表的光波应用是光电最吸引人的地方,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时日。光电涉及的范围:光电行业在近代发展的很快涉及面也逐渐扩散,在光通讯、激光、光电显示、光学、太阳能光伏、电子工程、物流网等领域发展的比较明显;逐渐融入更广的空间。

  • 索引序列
  • 建材技术与应用期刊官网投稿经验介绍
  • 建材技术与应用期刊官网投稿经验
  • 材料开发与应用投稿经验介绍
  •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期刊投稿经验介绍
  • 光电技术应用期刊投稿经验介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