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单片机期刊论文怎么写

单片机期刊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单片机期刊论文怎么写

你好。很幸运看到你的问题。但是又很遗憾到现在还没有人回答你的问题。也可能你现在已经在别的地方找到了答案,那就得恭喜你啦。对于你的问题我爱莫能助!可能是你问的问题有些专业了。或者别人没有遇到或者接触过你的问题,所以帮不了你。建议你去问题的相关论坛去求助,那里的人通常比较多,也比较热心,可能能快点帮你解决问题。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够帮到你!快过年了,最后祝您全家幸福健康快乐每一天!

期刊论文写作的要点是: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相关范文:  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的研究  【摘要】文章所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所实现的主要功能:记录汽车停车前2秒内的行驶速度,并能实时地显示汽车行驶的状态信息,同时还对汽车的超速行驶进行报警并记录一天之内的超速次数。  【关键词】单片机;模块;监控  本文所设计的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基于两片8051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来进行设计的,整个系统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电源模块、速度信号采集模块、时钟模块、单片机模块、存储器模块、显示模块。  一、电源模块的设计  记录仪作为车载设备,使用汽车电源。汽车上的电源有两个:汽车发电机和蓄电池。记录仪的电源直接取自蓄电池,在发电机转速和用电负载发生较大变化时,可保持汽车电网电压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可吸收电路中随时出现的瞬时过电压,以保护电子元件不受损害。车辆使用的车载蓄电池标称值有两种 12V的和 24V的,因此为了得到需要的 5V的电压,我选用了 DC-DC 电源转换芯片。  二、速度信号采集模块的设计  速度信号检测模块的原理是: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经过传感器,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的脉冲,传感器输出的脉冲通过差动放大电路的放大与整形,然后送到单片机 8051 的 T0端口进行脉冲计数,与此同时 8051 的 T1 进行计时开始待到定时器产生中断请求后,由计数器得到的脉冲数经过速度计算的公式和里程的计算后得到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里程。从而得到汽车的行驶速度和里程,存储与 8051 的 RAM数据存储区。  本系统采用霍尔传感器将速度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考虑到传感器的体积要小,便于安装,误差要尽量减小等要求,设计采用车轮旋转一周速度传感器要输出若干个脉冲的方法。本系统采用的是在变速器上安装 3个小磁钢,霍尔传感器可相应的输出 3 个脉冲用于速度信号的采集。速度信号采集模块采用 THS118 型霍尔元件作为速度信号采集部分的速度传感器。  三、时钟模块的设计  时钟模块主要是用于对时、分、秒、年、月、日和星期的计时。该模块采用的芯片为DS12C887 时钟芯片。此芯片集成度高,其外围的电路设计非常的简单,且其性能非常好,计时的准确性高。  DS12C887为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具体与单片机的连接如下所述:AD0~AD7双向地址/数据复用线与单片机的P0口相联,用于向单片机交换数据;AS 地址选通输入脚与单片机的 ALE 相联用于对地址锁存,实现地址数据的复用;CS 片选线与单片机的 P6 相联,用于选通时钟芯片;DS 数据选通读输入引脚与单片机的读选通引脚相联,用于实现对芯片数据的读控制;R/W 读/写输入与单片机的写选通引脚相联,用于实现对时钟芯片的写控制;MOT 直接接地,选用 INTEL 时序。IRQ引脚与 8051 的 INT1 相连,用于为时间的采集提供时间基准。  四、单片机模块的设计  本系统采用两片单片机,两个单片机之间采用串行通讯,用于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其工作时序是由外部晶振电路提供的,本系统采用的晶振频率是 12 兆 HZ。其复位电路为自动上电复位。设计中所采用的单片机为 8051。  单片机在系统中主要是用来对其他模块进行控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主单片机主要是用于对速度信号采集模块、时钟模块和存储模块进行控制,同时还要与从单片机进行数据的交换。其外围的 I/O口主要与这些模块的中心芯片的数据总线或地址总线相连,其控制总线与这些模块的控制线相连。从单片机主要是用于对显示和校时的控制,因此其 I/O口主要与 LCD显示器的 I/O口相连,其控制线与 LCD显示器的控制线相连。由于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只有两个,而我所设计的对时钟的校时主要是通过外部中断完成的,所以要对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进行扩展。本系统采用了 8259A 进行中断源的扩展,从而实现对时钟的校时。  五、储模块的设计  汽车行驶记录仪对系统存储数据的实时性及长久性要求很高,因此本系统我采用了ATMEL 生产的 AT29C010A Flash 性存储器。其存储空间为 16K,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AT29C010A是一种 5V在线闪速可电擦除的存储器,具有掉电保护功能;方便的在线编程能力不需要高的输入电压,指令系统在 5V 电压下即可控制对 AT29C010A 的读取数据,这与对 EEPROM 的操作相似。再编程能力是以每一分区为单位的,128 字节的数据装入AT29C010A 的同时完成编程。在一个再编程周期里,存储单元的寻址和 128 字节的数据通过内部锁存器可释放地址和数据总线,这样可为其它操作提供地址和数据总线。编程周期开始后,AT29C010A会自动擦除分区的内容,然后对锁存的数据在定时器作用下进行编程。  六、示模块的设计  显示器主要是为人机交互提供即时的信息,能让人们与机器进行很好的交流。在众多种类的显示器中,越来越多的仪器仪表及人机交互界面采用液晶显示器。LCD 可分为段位式LCD、字符式 LCD和点阵式 LCD。其中段位式和字符式只能用于数字和字符的简单的显示,不能满足图形曲线和汉字显示的要求;而点阵式不仅能够显示字符和数字,还可以显示各种图形、曲线及汉字,可以实现屏幕的上下左右滚动等功能。  七、键的设计  本系统的按键主要是用于对时钟的校对,现对按键的功能简述如下:按键 1~7是用于对秒分时日月年星期校时的中断申请;按键 8 是用于对校时进行加一的操作,键 9 是用于对校时进行减一的操作;按键 10 是用于实现对超速报警监控功能的复位。  八、系统软件流程图的设计  由于本设计主要是完成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因此我对系统的软件设计只进行了系统部分软件流程图的绘制。设计的流程图有:记录仪总体软件设计流程图、速度信号采集模块软件设计流程图、时钟模块软件设计流程图、外部中断软件设计流程图和 LCD 显示实现的软件设计流程图。  【参考文献】  [1]戴佳,苗龙,陈斌.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M].中国电力出版社.  [2]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  [4]余发山.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单片机期刊论文

这个想发核心的话有点难度,反正感觉做硬件发文章挺容易,随便做点东西就可以写写,这类的期刊挺多的,具体到做什么不太懂,听说FPGA和dsp研究的人少些,发文章的话应该比较容易

自己去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外文数据库下载啊或者到知网,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下载很多的,校园网内免费获取校园网外可以利用google学术搜索,有部分能免费下载

也可以到国涛期刊网 在百度里搜一下进去看看得 听同事说也挺好的!你自己看吧 想发呢就上网 跟他们谈谈 不想发我帮不了你!自己问问嘛!对不对 他们找你未必安全啊!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研究那些发论文还是比较难的,因为做硬件的话理论比较少,没有学术的意思。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论文怎么写

一、毕业设计题目及要求 (2个) 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动机Y-△启动的设计 要求:1)控制器为单片机,电动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2)启动时间为3秒;3)由按键设置电动机Y-△运行、停止。 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要求:1)控制器为单片机,电压输出范围为0-10V,电压精度为1V;2)通过数码管显示电压值;3)由按键设置电压值。 二、毕业设计用到的主要软件(及功能) 毕业设计用到的主要软件(及功能):Keil 51(源程序编译),Proteus(电路仿真),AutoCAD(绘图), Visio(绘流程图), Protel 99SE(原理图电路设计,PCB板制作) 三、单片机方面毕业设计要求 1、学会编写程序(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用Keil 51软件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2、学会用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硬件电路进行仿真。 3、在写毕业论文时,学会用Word、AutoCAD, Visio,Protel 99SE等软件对程序流程图、电路原理图等进行绘制。 相关答案 ↓位朋友,以51单片机为例。51现在很多都是用仿真器来进行在线调试的,而每个公司的仿真器都会有自带的编程软件,当然,跟keil是差不了多少的。 步骤大体如下: 新建,进行程序的编写 连上仿真器或烧写器,这一步有可能要对仿真器或烧写器进行设置,具体可看它们的使用说明 对程序进行编译,这一步会自动检测你的程序有没错,如果有错,是不能进入下一步的如果你用的是仿真器,这一步编译成功后就可以直接运行进行在线调试了。 如果用的是烧写器,那就进行烧写 各个软件和调试方法会有些不同,但大体就是这样,一些调试工具的说明书也有很详细的说明。 学参数测量技术涉及范围广,特别是微电压、微电流、高电压以及待测信号强弱相差极大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弱信号的测量精度又要兼顾强信号的测量范围,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低成本仪表在测量电压、电阻时都采用手动选择档位的方法来转换量程。在使用中,当忘记转换档位时,会造成仪表测量精度下降或损坏。 现代电子测量对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且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全量程无档自动量程转换电压表和电阻表是在保证测量精度不下降的前提条件下省去手动转换量程的工作,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 单片机 的智能多用表。该表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完成直流电压、电阻和直流电流的测量。测量电流部分采用了简单的I/V转换电路完成测试;测量电压部分结合模拟开关CD4051和运算放大器OP07构成程控放大器,实现了自动量程转换;测量电阻部分也由模拟开关CD4051和运算放大器OP07相结合,在单片机控制下完成了自动量程转换。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最终测量信号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由12位A/D转换器TLC2543进行采集,采集的信号经单片机数据处理后通过LCD(12864)显示出来,测量结果还可以由带有串行EEPROM的CPU存储器和监控器的X25045进行多个数据保存。 关键词:TLC2543 自动量程转换 程控增益放大器 电压 电阻 电流 目录 摘要1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5 1 概述 5 2 智能仪器/仪表国内外发展概况 5 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6 第二章 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 8 1 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 8 1 仪表功能 8 2 性能指标 8 3 本机特色 8 4 系统使用说明 9 2 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9 第三章 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1 量程选择的设计与论证 11

一·基于MSP430 单片机的电源监控管理系统(单片机论文)引言大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由PFC 和DC-DC 变换器组成,为了提高可靠性,并能够对其进行脱机或远程监控管理,在开关电源模块内设置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对电源故障类进行监控,对电源输出的电压电流进行自动设定和调节,通过串行通信接口,与远程中心监控站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这一功能在通信系统基站供电系统中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源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1 系统结构和硬件电路设计系统的整体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本系统采用的核心芯片为TI公司推出16位系列单片机MSP430。MSP430具有集成度高,外围设备丰富,超低功耗等优点。单片集成了多通道12bit的A/D转换、片内精密比较器、多个具有PWM功能的定时器、片内USART、看门狗定时器、片内数控振荡器(DCO)、大量的I/O端口以及大容量的片内存储器,采用串行在线编程方法,单片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应用需要。 MSP430的这种高集成度使应用人员不必在接口、外接I/O及存储器上花太多的精力,而可以方便的设计真正意义上的单片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该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和基于MSP430F149的电控系统的设计。1 系统功能:a.开机控制。上电后,单片机开始工作,按下电源键,点亮指示灯后,将电网220V接入PFC,开关电源启动工作,然后接于负载。b.电压设定和调节。用单片机A/D口采集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值,并显示于液晶屏上,通过单片机控制数字电位计调节输出电压值,实现自动调节;或者通过键盘的左右键选出电压调节页面,用上下键进行手动调节;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实现远程调节。c.电流调节。多台开关电源并联使用时,要求各台电源的负载电压相等。单片机A/D口采集转换成电压值的负载电流值,通过通信口得到各台电流值,取电流平均值,控制数字电位计调节输出电压,使输出负载电流达到平均值;或者通过键盘的左右键选出电流调节页面,用上下键进行手动调节。d.故障报警。单片机通过光电耦合器检测到各项输入输出故障时,扬声器产生蜂鸣,相应的报警灯闪烁,并在液晶屏上显示故障类型及处理方法。e.监测。单片机A/D口对电网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进行采集测量,当出现超限时进行报警。f.通信。包括单片机与各台开关电源间的通信和单片机与中心监控站的通信。2 电压调节电路电压调节电路由单片机、数字电位计X9313和可调分流基准芯片TL431组成,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Xicor9313是固态非易失性电位器,可用作数字控制的微调电位器。TL431是TI生产的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地设置到从VREF(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工作时,单片机的一个IO控制INC计数输入脚,为其提供计数脉冲,此输入端为下降沿触发。另一个IO控制U/D升降输入端,当U/D为高电平时,X9313内部计数器进行加法计数,VW端的输出电压上升,由于VW接地,使VH端电压降低,而TL431的REF输出端电压为恒定的5V,从而使Vcc处输出电压升高;同理当U/D为低电平时,Vcc处输出电压降低,这样就实现了电压输出调节。3 模拟数据采集MSP430F149内嵌入一个高精度的,具有采样与保持功能的12位ADC转换模块,内部提供各种采样与保持时钟源。MSP430有8个外部输入通道可选, 最高采样速度可达200KHZ,并且还内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芯片内的温度,如果测量温度高于或低于预设的温度是,可以通过外接部件显示告警信息,同时具有6种可编程选择的内部参考电压。该转换模块为一些需要模拟量采集的场合提供了便利。我们选择的参考电压是0~5V,这样MSP430F149的AD分辨率就是5/4096 = 61V左右。由于输入的模拟电压量较高,不能直接与单片机的ADC采样端口相连,因此用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的方法进行了降压处理,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4 人机对话设计系统的人机操作界面由液晶显示屏、指示灯和键盘组成。液晶选用的是基于T6963C 的液晶模块YM12864。键盘采用的是3×3 的阵列接法,系统采用了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易行,显示实用美观。工作时,液晶屏可以实时显示采集到的电网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各种报警信息,操作相应键盘可以进行显示页面的切换,对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进行自动、手动及远程控制调节。当有报警信息产生时,相应得指示灯会闪烁警示,同时与单片机连接的扬声器会产生报警蜂鸣声,以提醒操作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理。2 系统软件设计430 支持汇编语言和C 语言两种语言编程,因此可以在一个工程文件中同时用两种语言,使用汇编语言,便于在调试时寻找逻辑和指令的联系及地址的定位正确与否。使用C 语言进行编程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编好后的程序可读性好,易于修改和维护。开发工具使用IARSystems 公司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它集成了编辑、编译、链接、下载与在线调试(Debug)等多种功能,使用方便,并具备高效的C 语言编译能力。考虑到软件开发效率及可维护性,系统软件设计遵循模块化的编程思想,将系统功能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它们包括:液晶显示模块、AD 转换模块、按键监测响应模块、报警监测响应模块、电压电流调节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每个模块都要进行独立的测试,最后结合到一起。整个系统的软件流程图如图3 所示。按键监测模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控制着AD转换的启动,显示页面的切换,及电压电流的自动调节,手动调节,远程调节的启动和切换。报警监测模块对开关电源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实时的监测着开关电源是否出现故障,当发生输入电压过压,输入电压欠压,PFC故障时应切断总电源,当发生输出电压过压,输出电压欠压,模块过热,及IPM保护故障时应关断DC-DC变换器。在对各模块进行整合时,要注意各中断之间的冲突。由于在MSP430 的中断优先级中,ADC12 采样转换中断优先级高于TIMERA 中断,因此当在响应TIMERA 中断的过程中会执行ADC12 采样转换中断,或者TIMERA 的中断响应被迫延迟,这样就会影响在TIMERA中断中执行的报警监测响应程序,不能达到对开关电源故障类的实时检测。在本系统中,利用按键控制ADC12 采样转换中断的启动和关闭,从而解决中断冲突。3 结论本文在基于MSP430F149电源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基础上对MSP430的系统设计做了讨论,提出并解决了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作者的创新点:利用MSP430的系统结构简单,外围电路少,效率高的特点,设计实现了简洁直观、使用方便、操作全程汉字提示、监控能力强、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电源监控管理系统,大大降低了成本,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满足实际需求。二·C语言论文:嵌入式以门槛高,入门难的方式拦截了无数的学者。然而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的入门课,如何以一种正确的方法学习单片机将关系到是否能学习好嵌入式。纵所周知,学习嵌入式先玩ptotel,再做单片机。Protel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做PCB板的纯英文的软件。学习ptotel前必需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和英语能力,电路基础我想大部分同学都是有的,而英语这一块却是许多人所头疼的。这对英语基础差的同学是一种打击,再者如果毅力不强,我想你是自学不下去的。毅力是学任何东西所必需的一种能力、素质,是一种遇挫折而不言败的决心。不管学的是protel还是单片机,首先要找一个能够指导你的人。何谓指导,指导并不是说他要一步一步地教你去做,而是一个在关键时刻能够为你指出一条道路的人。我认为学习嵌入式方法最重要,在学protel和单片机之前应该想办法了解关于学习它们的方法。比如说protel吧,许多人理科的学生都是以一种纯理解的角度去学的,画一个导线、元件问一下为什么要这样画,生成网络表也追根溯源地问个网络表的由来。其实许多东西只是懂用就行,理论的东西懂得再多不懂用也是枉然的。所以学习protel有地方不懂你就问你的指导员,有许多的东西是规定死了的,不是你想半天一夜就可以为你而改变的。这不同于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在你的苦思之下也许可以找到另一种更好的方法。 单片机嘛,不得不承认中国没一本单片机好书。我学习单片机的时候看过的单片机书有七本,大多数都是不尽人意的。在这里我冒昧地说:中国人写书确实缺乏一点“读者至上”的原则。我所看过的单片机书我想有很多都是以他的角度去写的,没有几个人是站稳在读者的角度上写的。书上的章节注释极不清楚,许多重要的地方都是没有说明的,说句不好听的话,作者似乎以为读者的水平也像他一样高。而外国人的书呢,同样的书,同样的知识点,有同样的中国人的书的两三倍那么厚,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外国人的书点点滴滴都是面向着读者的。注释、说明、总结应有尽有。所以,我在这里发表一个也许同胞会扔鸡蛋到我身上的观点,那就是:不管学什么,优先选择外文翻译书,或是纯英文书。得到一本好书对我们的影响极为巨大。这一部分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中国人的书适合教学,而外国人的书不仅适合教学还适合自学。 中国人的单片机书往往都是先介绍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中断,定时器,然后再到I/O口。一开始就让我们学习单片机内部结构,中断、定时器的内部结构和原理,把我们弄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再和我们讲例子,怎样去操作实验板。如果自学的话我想许多同学是学不下去的,干嘛要把非得把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像解剖学一样弄个彻底才实践去应用它呢?即使你把单片机全解剖清楚了还是不会用你手中的这块实验板的。我觉得如果在学单片机之前没有学过汇编语言就直接用C语言学的话,即使学完了单片机,对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也是不清楚的。学了汇编之后再学单片机的话效果将会好得多,所以不要心急,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所以我认为学习单片机要在实践中学习,先实践再去了解它的结构和原理,如果你实在不能了解它的结构和原理那也无所谓的,只要你懂得用就可以了!(没学过汇编的只能这么说了)我们可以先从 I/O口学习,看一些例子烧录些程序,再看一下现象,之后再尝试了解一下所要用到的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最后在这个现象的知识基础上,编一个自己想要的程序、现象出来。这样学习的话既不无聊,成就感也有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把学习当一种快乐,而许多人在唉声叹气,我想有一部分是出自这个原因。不同的实验板有不同的PCB图,所以I/O的操作也是有所不同的。不过操作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有些同学可能会抱怨教程里的实验板和自己手中的实验板不同,这是大可不必多虑的。I/O这一步在调试中看现象的理念很重要,比如改变一个语句会产生何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都是要在调试中掌握的。中断的学习方法也是类似的,先实践发现有陌生的地方就去查看相应的寄存器,等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现实再慢慢地解剖一下单片机的寄存器,这样学起来会更有意义,记得更牢。中断也没复杂的东西的,只不过学几个中断函数,优先级之类的。有一定C语言基础的同学在优先级这一块可以联系C语言中运算符的优先级,我相信有了C语言基础定义一两个中断函数也不是什么问题了的。我学过的单片机的内容在我文档的实例之中,实例的数量不多,但这些都是直接点击单片机知识点的。随着我的学习渐渐地深入后我再把我实现过的东西写入实例之中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成功!

一、 现在单片机种类不下100种,主流的51、PIC、AVR、ARM等等很多,各有测重,51系列已经很多年了相对来说技术比较成熟,而且资源丰富。二、厂商太多了,ATMEL ANALOG等等三、这个问题太大了,一般人接触的单片机也就几种,就算是卖单片机不可能每种的性能都很清楚四、开发的话你可以先买快开发板做试验,用KEIL软件就可以,还能在线仿真,如果再想省点钱,可以用protues软件,在计算机上就能仿真,而且可以和KEIL联调。

单片机期刊

电子产品世界 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应用 邮局有订阅,前者代号82-552,后者是2-765

好像有个《微型电子》,不错的

单片机期刊文献

【1】V Y Teplov,A V A Thermostatting System Using a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nd Thermoelectric Modules Based on the Peltier Effect[J] ,2002 【2】 Yeager BHow to troubleshoot your electronic scale[J] Powder and Bulk E 1995 【3】Meehan Joanne,Muir LSCM in Merseyside SMEs:Benefits and barriers[J] TQM J 2008 [1] Behzad R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M] 2001 [2] Rhee WDesign of high-performance CMOS charge pumps inphase-locked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 1999 [3] Todd Charles WLow-phase-noise,low-timing-jitter design techniques for delay cell based VCOs and frequency synthesizers[C]//PHD 1998 [4] George Lee,Karina Ng,Edmond KDesign of ring oscillator based voltage controlled Project Final Report[R] 2005 [5] T C Weigandt,B Kim,and P R GAnalysis of Timing Jitter in CMOS Ring O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 1994

[1]李广弟等单片机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王东峰等单片机C语言应用100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3]陈海宴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4]刘守义等单片机技术基础[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钟富昭等8051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与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6]李平等单片机入门与开发[M]机械工业出版社,

楼上的,人家说要外文、

  • 索引序列
  • 单片机期刊论文怎么写
  • 单片机期刊论文
  •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论文怎么写
  • 单片机期刊
  • 单片机期刊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