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天文学论文1000字

天文学论文1000字

发布时间:

天文学论文1000字

321465363853653636436346347543463345346533643664363463643555445543647567567

大爆炸宇宙理论"是关于宇宙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英文说法为Big Bang,也称为"大爆炸宇宙论"。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40年代得到补充和发展,直到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如果宇宙是膨胀的,那么,昨天的宇宙应该比今天的宇宙更小,物质也更密集一些。所以,在宇宙的早期,可能是一种非常密集的状态。那时候物质密度非常之高,完全不同于我们今天看到的星空世界。 沿着这条线索来研究宇宙中物性的演化历史,称为"大爆炸宇宙"学。目前比较盛行的是"大爆炸宇宙"学。 但我认为:"大爆炸宇宙"学说是很狭隘的。爆炸点之外难道就不是宇宙?这就和说无穷大有边界一样。一个逻辑的问题:装着宇宙的时空是什么?难道不也是宇宙? 质疑(1):"大爆炸理论"无法回答现在的宇宙在大爆炸发生之前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者确切地解释清楚发生这次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质疑(2): 如果"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空间里所有的物质应该生于大爆炸之后,这是个因果关系。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则上不需有绝对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如果宇宙有一个起源,它就有一个绝对时间的原点,破坏了时间的相对性,所以这个因果律便是一个绝对的定律。最近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些现象,显示这个绝对的因果律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宇宙可能没有起源,就像相对性的空间一样,时间也是没有原点,时间也不是绝对的。 质疑(3):自从"大爆炸宇宙"理论被提出来以后,大多数天文学家都接受了"大爆炸宇宙"学说的基本思想。特别是许多天文学家都认为:"大爆炸宇宙"有许多相关的证据,所以,有些科学家们也就不去想什么了。为什么我们不去想一想:天体物理的许多问题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释? 质疑(4):哈伯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如果宇宙真是由大爆炸所造成的,那么爆炸距现在的时间是小于很多老星球的年龄。最老星球的年龄可达一百六十亿年,但观测显示爆炸的时间顶多是一百二十亿年前而已。这个发现最近在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引起天文物理界莫大的震撼。

茫茫太空,惟愿能一眼望穿。仅此献给我心中的苍穹我先离开下,待会在写给你

航天科技论文1000字左右

一声巨响震破了山谷的寂静,灿烂了群星闪烁的夜空,在灯光的照射下,火箭上印着的五星红旗分外鲜艳。此时是2031年的 11月20日。 记得美国航天计划的第一批宇航员里有个叫格林的说过:“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常仰望星空,看着那些闪闪发光的星星在想,那上边有什么东西,我们怎么去呢?”于是,我便像他一样对那浩瀚的太空有了渴望。 在20年后的今天,我已是一名优秀的发射和系统工程师,并在轨道运行中担任飞行员。而今天恰好是我的第一次执行飞行任务,在这之前的每一天,我都在刻苦的钻研火箭技术,学习飞船结构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且顽强的锻炼身体,一切的努力也就要在今天得到回报了。 晚上的10时15分,所有的工作人员准备就绪,我也平复了我心中的激动向“发现一号”走去,接着我在心中默数着:“五、四、三、二、一 轰”一声巨响后,火箭点火升空,火箭的尾部喷射出长长的红色火焰,发射场的上空响起震天轰鸣,“发现一号”疾速的向太空飞去,像夜空中的流星一般,在夜幕中留下了一道绚丽的轨迹,终于刺破青天,把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写上太空,在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接着,飞船环绕地球运行14圈,安全飞行了17小时30分,60万公里,比2003年10月15日发射的“神五”还要快了四个小时。然后直奔土星,在飞船接近土星的最近点的之前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条像光环一样样的模糊的白带,像天上的仙女身上缠绕着的白纱,把土星衬托的格外美丽,真不愧是第二大行星啊! 周围的光环由寒光闪闪的冰块组成,这些冰块就像是数不清的雪球,把土星整齐地围在了光环里面,它大体呈椭圆形,比木星显得扁,在表面是灰色,暗绿色,褐色等颜色。像一颗彩蛋一样的悬挂在太空,由于大气温度很低,约为零下170°C左右,所以我没有顺利地进入土星去探测更多的土星奇迹。只是在土星表面发现它的大气主要由氢、氦、水、甲烷等气体及结晶构成的,还拍下了一张张漂亮的光环围绕土星的照片。 在我完成了一系列的任务,我便向地球发出请求,说明我已完成了任务。在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后,我回到了亲爱的地球家园,看到有很多人在欢迎我的归来,我感到非常的自豪。真的,能为祖国做出微薄的贡献,我无怨无悔!

我是一个航天迷,只要是关于火箭、航天飞机、太空站方面的书籍和电视,我都喜欢看。我家的书桌上,摆着一个航天飞机的模型。我希望将来能够驾着真正的航天飞机去遨游太空。我对这个梦想当宇航员的男孩产生了兴趣,请他爸爸准备了录音机,我想和“火柴棍大王”聊一聊航天的事情。男孩回家后,我们聊上了。他真是一个“小侃爷”,也是一个“航天通”。他知道航天科技的发展史,知道人类第一次登月的过程,知道加加林、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这些闪光的名字;知道火箭的造价太高且不能重复使用,人们才发明了航天飞机;还知道“漫游者”机器人在火星表面活动的情况,知道“和平”号空间站已经坠入太平洋,新的国际空间站已在太空中组装;知道“阿丽亚娜号”火箭的空难,知道中国的“神舟”号飞船上的高科技实验……。我问到他的航天书籍是怎么来的,学校的航模小组是怎么开展活动的,他自己在航模活动方面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没想到,他的书和航天机模型是很有故事的,我听得有些感动起来。他爸爸照我事先的吩咐,把我们的谈话悄悄地录了音。谈完话后,我说:“你刚才说的这些内容,可以写出一篇很不错的文章,愿不愿意试一试?”男孩睁着疑惑的眼睛看着我。我让他老爸把录音放出来,让男孩把自己讲的话进行记录、整理。男孩忙了半天,记录了好几页纸。我将他的记录稿做了一些删改,有些内容调动了一下顺序,成了下面的文章----我的航天梦我们班的男生,都说我是一个超级航天迷。

我与航天科技,征文活动,围绕探梦天空,放飞理想主题写一篇600以上的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2031年,我们也从一个个可爱的小孩渐渐变成了大人,当然,中国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 再一次回想起2011年,年底发射的天宫一号——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在人们的欢呼下,发射出的那壮观景象和天宫一号那庞大的“身躯”,现在想起来,我已经觉得没什么了。现在的它,比二十年前的它更完美,更让我看到它而“望它兴叹”。 想知道天宫一号是干什么的吗?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天宫一号叫做空间实验室,是设立在太空中的实验室。建设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空间实验室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所以,现在航天员就可以到这个空间实验室里工作,为我们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宝贵的科学资料。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二十年前,地球还是一颗水球,那是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一的部分被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但是随着人们的破坏,对树木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蔚蓝的水球因为人们“良好”的行为而变得不再那么蓝,大片大片的绿色渐渐变成了荒芜的沙漠,可是这一巨大的变化,无知的人类还没发现,但因为天宫一号把那时的地球拍成照片让人们看看,地球的变化都是因为我们人类引起的。当我们看到那时的地球时,人们惊讶极了,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应该用实际行动才能挽救地球,才能挽救人类。在以后的日子里,人们不断地种树,也不再有人会乱砍罚树木,反而更加保护树木,保护地球,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所以,是天宫一号使地球变成一个完美又和谐的地球、社会,同时也拯救了地球,也拯救了人类。

文学论文1000字

翻遍诗集,再也不想写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的话。忽然注意到泰戈尔的: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确信它已飞过!此时,不禁想起中国诗人们的:雁过无痕。这不是东方哲人的相同的文学气质吗?或许是吧!后来自己才发现,泰戈尔的话与雁过无痕毫无联系。才明白自己的浅尝辄止。诗集还翻着,自己该怎么去阅读一本书,或者一句话,这或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原来,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文学的实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她才如此幸运。在她19个月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这个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谴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她古怪、粗暴、无礼,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得以与人沟通。一接触到了知识,孤独的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之路。当海伦感悟到“水”——这个她所认识的第一个字后,便开始了对知识、对世界强烈的渴求,开始了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像一块海绵不断地从生命本身汲取知识。对知识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竟然学会了德语、拉丁语、法语等多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吸取着那些伟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学习比做攀登奇山险峰,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点进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渐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直到璀璨的云端、蓝天的深处、希望的顶峰!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 书中,海伦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她去骑马、划船、游泳、划雪橇,甚至独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甚至去“欣赏”歌剧......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命。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是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是知识给了她接受生命挑战的力量,使她能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是知识使她产生了一种的信仰:现实环境固然可怕,但人类应该抱持希望,不断奋斗。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似乎从未想过或不敢想象未来的世界,每日懒懒地生活,懒懒地工作,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间如流水飞逝,过去的日子不再重现,当我们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恋?是否值得纪念?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用知识点亮自己心中的灯,我相信,这个世界将是一片光明! 海伦,用她艰难却幸福快乐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她的一生是人类的奇迹,她的自传,使我汗颜,也使我警醒。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只有聋人才珍惜失而复得的听觉?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实生命、去享受生活!海伦说:“我努力求取知识的目的在于为社会人类贡献一点力量。” 知识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人。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在有生之年把对知识的渴求,看作对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这种追求,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增添多少欢乐、多少幸福啊! 海伦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给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 品读《我的空中楼阁》 《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现代作家李乐薇女士的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写得非常优美,读后犹如食过橄榄嚼过甘饴,回味无穷。 喜欢读散文的人必定是耐心很好的人,也必定是懂得享受闲暇时间的人。以自己的经验而论,总认为心浮气燥的人是不适合读散文的。优秀的散文很适合安静的时候细嚼,只有反复地细嚼才能啧出味道。我们那时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大抵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长大一点,重新翻阅,心情是截然不同的,对于自然、人、家庭,会有全新的感受和领悟。随着年龄的增长,看惯了红尘俗事,便喜欢安静,也因此喜欢读一些优美的散文。这一篇写景的小文不仅适合夜深人静时捧读,更适合悠悠地朗诵,昏黄的夜灯下,舒适地倚着床背,以一种平静的心情,逐字逐句地读,读着读着,便不由自主地陷于美景之中,深深地陶醉,如果有梦,那一定是甘甜而清香的。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就唤醒了我的想象,如果山林是一位婀娜的美人,那小屋就是惹眼的美人痣?多好的比喻,我几乎要惊呼了!小屋的形象一下子柔和起来。世界太拥挤,城市太嘈杂,拥有小屋的人本已令人羡慕,况且又是那样美如仙境的小屋,我的心小鸟般云雾般飘渺着飞远了。。。。。。 如痣小屋是她的世外桃园,如今的人,尤其是城市里厌倦了灯红酒绿的人,为生活所累的人,想着逃避苦难的人,也一定会爱上这可爱灵动翩翩欲飞的小屋,也一定如我般向往这一方净土。有人说,女人写散文,能把枯燥的东西写得有趣。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令人惊叹的语句,如此美不胜收的环境,怎不叫人羡慕?这不正是天人合一的景观吗?大自然就是一副无需雕饰的巨画,屋在画中,人也在画中,画随屋动,人随画行,这一切和谐而有序,几乎让人嗅到新鲜的氧气。我能想象人在画中从容快乐地行走,脚步似一串丁冬作响的音符,心情怎能不雀跃? 小屋是清新的自然的,文字也是,爱极了这优美流畅的文字。文中除了开头和结尾的点睛之句,还有一些句字越读越有味。“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女作家寥寥数笔,便描绘出一个活泼生动的小屋,看过小屋的照片,是一张远景。在郁郁碧树掩映之下的小屋,只露出大体模样,白色的,像极了水面上的帆,更像一只飞鸟正展翅越过茫茫丛林,何止是灵动的色彩,这句“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不正是女作家飞扬心情的写照吗?小屋点缀了山,而葱茏的树木点缀了小屋。“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小屋衬出山的高大,而树木却烘托出小屋的灵巧。写小屋并连带着写了生命力旺盛的树木!树的美在于活力和精神,是不是在警示人们和激励自己呢?也许大自然会给喜爱它的人们新的启迪和遐想,也能带给人们激越的心情!是啊,为什么不呢!而我也终于想发出感叹: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息息相关,彼此照应。再读这句:“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在女作家眼里,小屋成了含蓄而有风度的朋友,想必这含蓄和风度亦是作家的追求? 我想,能写出如此优美文章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我们虽然不能选择生活方式,但生活的态度应该把握,尤其要有热爱生活的态度,这应该是良好的心态。 很喜欢这篇文章。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就是羡慕她有一座安谧舒适的小屋。想想看,在自由的空间里,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抛开一切杂念,与清泉为伴,和小鸟对话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和思想是永远不会枯竭和消亡的。这样的小屋对于爱好文字和书籍的人来说,简直比天堂还美! 有时候,静下心读一些好的散文是一种享受。读这篇就是。 能拥有这样一座远离尘世的小屋,真是一件美事!

穿越历史的烟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用他那敏锐的头脑告诉我们:“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这充满哲思的五字箴言,才是文明最深刻的诠释。 文明是社会的精神寄托。社会帮助我们生活,我们就应该用文明树起一面旗,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奠定十分必要的基础。社会是一张阔叶,而文明则是杀虫剂,防止丧心病狂之徒对社会造成严重戕害。 文明在生活之中随处可见:在公共场所我们懂得了不能大声喧哗:在公交车上我们懂得了为老幼病残孕让座;在公园里我们懂得了不随地吐痰、践踏花草:这些文明行为可以反应一个人的品质与道德修养,正如海洋中的一滴水可以反射大海的灿烂。 相比外国人的文明程度而言,中国人的素质简直不言而喻,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称呼真是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其惭怍。中国人的文明与礼仪,大半都是做的表面功夫,深究其源,这“文明”都是病的、虚的、伪的! 中国人最大的特点便是死要面子,在嘲笑孔乙己的同时也仿佛有人在嘲笑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我看到一群群排队等车的人长吁短叹,一个个给老人让座的人都连声抱怨。这是文明么?孔子在世,也会为所谓的“华夏子孙“而痛心疾首!他们仿佛一把犁刀,一方面“弥补”了自己的漏洞,一方面又义无反顾地杀戮社会的和谐!当外国人还为奥运会期间的文明啧啧称赞时,社会之布将表象给人看,仿佛无一瑕疵,可谁又知道,社会的背面已经千疮百孔!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悠远的文化给我们濡养,它未失落的文明带给我们深邃的思想可以把文明传承下去,使之香满记忆的两岸。 每天早晨在等班车的时候,我们会自觉排成一队,而在上车时,也是一个个井然有序,从无一推搡之人。别校的学生家长都暗暗点头,说我们很有素质。推己及人,我希望每辆班车都可以展现出本学校的风采。这亦是古国文明的传承一个小小的写照。 公交车上,时时见到给老人们让座的身影,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他们那敬重的背影,坦诚的眼神,给人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感动,荡涤了自己的灵魂和疲惫的心灵。古国文明在他们身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当然,这美中也有不足。一些人在官场上趋炎附势、追名逐利,接受了一些不正气之人的“万钟”,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之而为之,失去了原有的善良。早晚会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 文明,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仓廪实而知礼仪”,现在仓廪已实,礼仪却几乎不知。我们想在世界有一个公正的评价,但我们只会好高骛远,一无不扫何以扫天下呢?从我做起,从不随地吐痰做起,从生活小事中改变我们的素质。 文明,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现在,让我们用行动来保存古人挥洒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吧!让世界因文明而永恒!

航空航天发展史论文1000字

神舟一号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二号 北京时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神舟二号”飞船1月10日1时零分发射升空后,所进入的是距地球表面高度近地点为200公里、远地点为340公里的椭圆轨道。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号晚上10时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发射的“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飞船总长约4米,最大直径8米,总质量7794公斤。在推进舱和轨道舱的II、IV象限各安装一个太阳电池翼,推进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48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17米。轨道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24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4米。神舟四号飞船配置有13个分系统及供配电与电缆网。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保证飞船的构型,并为航天员提供生活的结构空间。 神舟五号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1~4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孤独地等待新“主人”的到来,但它却早早就为“主人”们准备好了一切家当。航天员太空训练的器材、各类服装鞋袜、睡袋、诊疗箱以及大量航天医学实验设备等都已布置妥当,内部环境也很舒适。此次航天员的太空停留时间比以往要长,他们要在“天宫一号”生活13天,以往在“神舟”飞船里最多是生活5天。而“天宫一号”的生命保障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能提供60天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生活60天,3个人可以生活20天。与以往不同的是,“神舟九号”任务中,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节奏比较接近地球。以前飞行天数短,任务安排得相对紧密,航天员的作息节奏和地面上不一样。但随着飞行时间延长,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节奏会越来越趋向于地面。否则航天员生活节奏、工作节律被打乱,会感觉到不舒服,地面的支持团队也不能长期维持这种节奏。在10天左右的组合体生活期间,航天员工作、生活和地面基本同步,吃饭也是早中晚一日三餐,8点钟之前吃饭、打扫卫生,然后天地通话、医学检查,把一天的工作计划和地面协调好之后就开始干活。航天员按北京时间休息,晚上要锻炼身体,睡前把完成的计划和感受传回地面。为保证睡眠,有专门的设计确保航天员抗“昼夜交替”干扰,可以把窗帘拉上,睡觉灯光也是可调的。“天宫一号”的有效活动空间是15立方米,包括两个睡眠区,一个仪表显示区,一个空间科学实验区,一个在轨锻炼区。为了保证航天员有充足的睡眠和旺盛的精力,睡眠区设计了两个“房间”,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里也能睡上单间。三名航天员在太空的时候,不能一起睡觉,总要留下一个人值班,因此两个“单间”足够保证同时有两个人休息。他们还有3个睡袋,每人都有自己的“被子”。此外,“天宫一号”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航天员和家人说悄悄话,旁人无法“偷听”。不过,航天员的餐厅并不是在“天宫一号”里,而是在“神舟九号”的轨道舱内。“神舟九号”在天上停留的时间较长,所以航天食品更加丰富。在“神舟七号”时,航天员已经可以吃到醋、辣椒之类的调味品了,而“神舟九号”“厨房”里可储藏至少80种食品,航天员每天能吃到不同种类的饭菜。在“神舟九号”飞船里,还有一位神秘“乘客”,那就是海尔集团研发的航天冰箱,它不是用来存储食物的,而是要完成保存医学试剂的使命,为飞船返回后航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样本支持。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50年代中期开始的,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 学发展远景规划,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同年建立了第 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 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 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 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年2月发射成 功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 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于60年代中期制定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空 间计划。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 、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1971年 3月3日发射成功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 ,正常工作了多年。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成功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成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0 年5月,向南太平洋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取得成功,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 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1982年10月 从水下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年4月,发射一颗对地静止轨道试 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4月16日卫星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 至1985年10月,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 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林、环境保护等国民经 济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已用于国内通信广播和电视节目传输,对改善边远地区的通信和广播状 况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已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 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 ,建成了能发射近地卫星和对地静止轨道卫星,拥有光测、遥测和雷达 等多种跟踪测量手段的酒泉和西昌航天器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 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 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 10月15日到16日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中国高科技领域继 “两弹一星”之后又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 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航空技术是我国的前沿科技技术,你可以从这个论点下笔,之后你在网上找下(国际航空航天科学)这样的范文参考下应该没多大问题了吧

关于中国航天的论文1000字

神舟一号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二号 北京时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神舟二号”飞船1月10日1时零分发射升空后,所进入的是距地球表面高度近地点为200公里、远地点为340公里的椭圆轨道。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号晚上10时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发射的“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飞船总长约4米,最大直径8米,总质量7794公斤。在推进舱和轨道舱的II、IV象限各安装一个太阳电池翼,推进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48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17米。轨道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24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4米。神舟四号飞船配置有13个分系统及供配电与电缆网。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保证飞船的构型,并为航天员提供生活的结构空间。 神舟五号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1~4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孤独地等待新“主人”的到来,但它却早早就为“主人”们准备好了一切家当。航天员太空训练的器材、各类服装鞋袜、睡袋、诊疗箱以及大量航天医学实验设备等都已布置妥当,内部环境也很舒适。此次航天员的太空停留时间比以往要长,他们要在“天宫一号”生活13天,以往在“神舟”飞船里最多是生活5天。而“天宫一号”的生命保障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能提供60天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生活60天,3个人可以生活20天。与以往不同的是,“神舟九号”任务中,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节奏比较接近地球。以前飞行天数短,任务安排得相对紧密,航天员的作息节奏和地面上不一样。但随着飞行时间延长,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节奏会越来越趋向于地面。否则航天员生活节奏、工作节律被打乱,会感觉到不舒服,地面的支持团队也不能长期维持这种节奏。在10天左右的组合体生活期间,航天员工作、生活和地面基本同步,吃饭也是早中晚一日三餐,8点钟之前吃饭、打扫卫生,然后天地通话、医学检查,把一天的工作计划和地面协调好之后就开始干活。航天员按北京时间休息,晚上要锻炼身体,睡前把完成的计划和感受传回地面。为保证睡眠,有专门的设计确保航天员抗“昼夜交替”干扰,可以把窗帘拉上,睡觉灯光也是可调的。“天宫一号”的有效活动空间是15立方米,包括两个睡眠区,一个仪表显示区,一个空间科学实验区,一个在轨锻炼区。为了保证航天员有充足的睡眠和旺盛的精力,睡眠区设计了两个“房间”,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里也能睡上单间。三名航天员在太空的时候,不能一起睡觉,总要留下一个人值班,因此两个“单间”足够保证同时有两个人休息。他们还有3个睡袋,每人都有自己的“被子”。此外,“天宫一号”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航天员和家人说悄悄话,旁人无法“偷听”。不过,航天员的餐厅并不是在“天宫一号”里,而是在“神舟九号”的轨道舱内。“神舟九号”在天上停留的时间较长,所以航天食品更加丰富。在“神舟七号”时,航天员已经可以吃到醋、辣椒之类的调味品了,而“神舟九号”“厨房”里可储藏至少80种食品,航天员每天能吃到不同种类的饭菜。在“神舟九号”飞船里,还有一位神秘“乘客”,那就是海尔集团研发的航天冰箱,它不是用来存储食物的,而是要完成保存医学试剂的使命,为飞船返回后航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样本支持。

引用jbp190ae8db7f的回答:中国,本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了火箭的国家,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加上苦不堪言的百年挨打史,最终却落个火箭几乎为零的下场。多少人在着急!多少人在渴盼:火箭,你何时才能重返故乡? 终于,1960年,中国的火箭将士们,忍着饥饿的肚子,开始了从仿制苏联导弹到自己设计导弹的艰难跋涉,当中国宣布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全世界都被震动了。从此,中国航天在艰难中步向辉煌!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仅仅7年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8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全世界震动了! 中国的航天事业在蒸蒸日上,在中国航天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辉煌业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在长期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永远值我们学习。 看到我国的航天事业,这么突飞猛进,做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是小鬼耶~居然偶尔看到你这个问题了……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50年代中期开始的,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 学发展远景规划,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同年建立了第 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 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 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 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年2月发射成 功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 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于60年代中期制定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空 间计划。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 、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1971年 3月3日发射成功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 ,正常工作了多年。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成功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成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0 年5月,向南太平洋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取得成功,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 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1982年10月 从水下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年4月,发射一颗对地静止轨道试 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4月16日卫星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 至1985年10月,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 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林、环境保护等国民经 济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已用于国内通信广播和电视节目传输,对改善边远地区的通信和广播状 况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已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 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 ,建成了能发射近地卫星和对地静止轨道卫星,拥有光测、遥测和雷达 等多种跟踪测量手段的酒泉和西昌航天器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 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 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 10月15日到16日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中国高科技领域继 “两弹一星”之后又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 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 索引序列
  • 天文学论文1000字
  • 航天科技论文1000字左右
  • 文学论文1000字
  • 航空航天发展史论文1000字
  • 关于中国航天的论文10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