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王志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王志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发布时间:

王志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语言教育哲学的构建”(FAB030868) 参加人2.教育部财政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子课题“实践教学研究”(08TW010) 主持人3.教育部、国家民委规划教材《中学语文教学论》项目,参加人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扩招后高师院校语文教师教育目标体系的研制与实施”(NGZG06030) 参加人5.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蒙授起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与实践研究”(NGZG06029) 参加人6.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整体优化教学改革实验研究”(BCA060016)参加人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教育类)国家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子课题 (AYA010034)参加人8.内蒙古师大教育学二学位教材建设立项“中学语文教学论”(06EJC30) 主持人9.内蒙古师大科研基金项目“汉语语篇释义研究” 主持人10.内蒙古师大教育硕士立项“《语文教学论》案例教学研究”(JYSZ0635) 主持人11.内蒙古师大科研基金项目“张岱《陶庵梦忆》研究” 参加人12.内蒙古师大教育硕士立项“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YSZ0634) 参加人13.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参加人1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全区中小学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再提高策略” (NJ03048) 参加人15.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研究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0706116) 参加人16.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研究课题“蒙授起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0706117)参加人17.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研究课题“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0706115) 参加人18.师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项目“《汉语言文学》蒙语授课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2008006)参加人19.内蒙古师范大学精品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参加人

河北省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创伤学分会委员,中华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国骨组织库学会常委,河北省老年学分会脊柱关节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杂志编委,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人工关节杂志编委及实用骨科杂志编委等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王志强

《〈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南宋司法裁判的价值取向》,《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清代的丧娶、收继及其法律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论清代的地方法规:以省例为中心》,《中国学术》2001年第3辑《清代成案的效力及其运用中的论证方式》,《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Case precedent in the Qing China, 18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2005)《制定法在中国古代司法判决中的适用》,《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中英先例制度的历史比较》,《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清代巴県銭债案件の受理と审判―近世イギリス法を背景として》,《中国诉讼社会史の研究》(夫马进编,京都大学出版会,2011年)《中国法律史叙事中的“判例”》,《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英文版:“Precedent” in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 Legal History,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 N2

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王强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涉及的对象是主要是部分街道邻居。 2、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资料收集分析为主,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为辅的方式,使调查报告更加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 3、调查内容 改革开放涵概的面较广,本此调查采用是由点到面的方法,通过对街道邻居的走访,了解改革开放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并从中总结经验特色,进行简要的分析。 4、调查时间 2008年8月。 正文 一、调查目的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通过这30年的改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生活摆脱“贫困”,普遍实现“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居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收入大幅度提高,消费支出同步增长,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改变。近年来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觉着身边的变化、感觉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着百姓生活的质量,并且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1、衣 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从统一、单调的灰、黑、蓝、绿的衣着,到如今的色彩斑斓;从过去的中山装、军装,到现在的“不拘一格”的各种样式;从过去的“的确良”是稀罕货,到现在的“来卡”、“纳米”服装材料的出现。人们不仅对服装的质量、花色进行挑选,对品牌和时尚的追求也越来越明显,以求体现个性与修养。 如今,漫步街头,路两侧的高档服装专卖店挡不住的新潮流,掩不住的五彩时装令人眼花缭乱,琳琅满目的服装品牌令人目不暇接,高档的购物环境显示出现代都市的气息和活力。现在许多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穿衣风格,逛商场往往直接到自己认可的品牌专柜购买,以保持其风格的一贯性。人们逛一次商场,少则购买一两件,多则三五件。每季都会购置不少当季新款。由此可见,“一季多衣”取代了“一衣多季”,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 而且,现在人们在选择服装时,更加强调“绿色环保”和“保健功能”,近九成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 2、食 凭票供应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布票”、“粮票”、“油票”等各种票券变成尘封的记忆。国营的菜站、国营粮店、国营副食店,被“北京华联”、“沃而玛”这些大型的连锁超市取代。人民的生活从吃饱变成了吃好 ,餐桌上的“革命”也令人感慨。从单纯吃饱到追求吃好、吃精、吃方便,人的口味越来越“刁”;“菜篮子”满园春色关不住,市场上商品供应丰富,应有尽有。各种方便食品、消闲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充当餐桌“主角”。旧时的“高档食品”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营养、风味、品种、疗效成为人们继吃饱吃好之后新的追求。 3、住 住的问题是百姓的头等大事,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听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买房问题。住房在以前仅仅是“栖身之所”的代名词,可如今,人们不仅追求有房住,而且还要住得宽敞,住得舒适,并且室内的装修要讲究生活化、现代化。人们的居住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抱”发展,舒适成了人们选择时的第一要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 4、行 过去出门人们只能靠两条腿,家庭环境很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果去稍远的路程,只能挤“臃肿不堪”的公交车。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坐小汽车出门,简直就是个“神话”。 而如今,马路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私家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对于中国的百姓来说,拥有私车不再是一个梦。随着轿车进入家庭,百姓的周末旅行变成了现实。节假日或双休日,携一家老小到居所周边风景区郊游一番,纵情山水,其乐融融。 如今的交通工具可谓是多种多样。不必说轻轨、磁悬浮列车,更不必说“地铁”,单是流通在城市各血脉中的“公交车”就让你应接不暇。出远门,火车、飞机、客车、长途车,随您挑选。 5、用 居民日常耐用消费品由“实用型”向“享受型”方向发展。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个六、七十年代代表富有的标志,早被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空调、音响、电脑所取代,并向是人工智能化发展。 6、其他 在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年轻人结婚进影楼、拍摄婚纱照已屡见不鲜,连“金婚”、“银婚”的老太太也“浓妆艳摸”补拍婚纱照;现在招待客人往往上酒店,差的也上大排挡,在家一个电话,热菜美食送上门;超前消费,车贷、房贷已经被大部分人接受;各种健身器材进入家庭,花钱流汗买健康。 问卷结果 第一题:总体而言,你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 A、非常成功 22% B、比较成功 73% C、无所谓成败 4% D、失败 1% 第二题:你认为改革开放最成功的方面是什么? A、经济体制改革 92% B、文化教育事业 6% C、其他 2% 第三题:你认为改革开放最有待加强的方面是什么? A、经济体制改革 14% B、文化教育事业 80% C、其他 6% 第 4 题: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进步最明显的地方在哪里? A、人民生活水平 94% B、民主程度 2% C、社会治安 2% D、其他 2% 第5题:你认为改革开放下一步的重点应主要集中在哪一方面? A、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16% B、大力推进改革,加速民主进程 22% C、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60% D、其他 2% 第六题:您认为改革开放30年给您的生活带来的不好之处是什么? A社会贫富加剧,发展不协调, 35% B社会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大, 25% C物价上涨,消费水平降低 30% D外来经济冲击过大 10% 说明:调查样本是50 结论: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认为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尽管它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还是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教育等各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改革在某一些方面做得并不好,对百姓的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困扰,这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改进。

工作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杂志社综合研究组个人简历:教育:1991~96:博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系(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1990~91:硕士研究生,美国彼兹堡大学公共管理与国际事务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University of Pittsburgh)。1989~90:访问学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经济研究所(Economics Institute,Colorado University),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资助。1972~76:大学毕业,河南科技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拖拉机制造专业,河南,洛阳。工作经历:1997~2001:经济顾问,粤海企业集团董事会(沪港上市企业)。1994~1997: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1985~98:研究员、常务副所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常务副理事长,北京中青年经济学会。1983~85:助理研究员、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1978~83: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因为我们的乡村现在正处于衰落的状态,贫困村、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不争的事实。留给人们的不是乡愁而是实实在在的乡衰。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与本质是回归乡土中国,同时在现代化条件下超越乡土中国。乡土中国问题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乡村不发展,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乡村社会不小康,中国社会就不能全面实现小康,乡土文化得不到重构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弘扬。”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范建华一语中的。可以说,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中国农村面临着传统农业逐渐衰弱、农村空心化、农村生活逐渐没落等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焦点,“空心村”的问题更是由来已久。所谓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说到底当前乡村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留得住人。在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好路子。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仍需注意一些问题。范建华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旅游小镇和特色产业小镇混为一谈;要注重打造田园综合体,突出抓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打造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三业”,做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实现三个转变画家云集墨香飘逸,空心村变世外桃源,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这里是邯郸市永年区王边明清古村落。上世纪80年代,随着村民相继搬迁至新村,古村落彻底被闲置。2014年,画家陈玉东被这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吸引,遂与村里签订合同,建立了自己的画室工作室,著名艺术批评家栗宪庭还为老村题词“王边溪谷”。随后相继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书法家、画家来到这里建立工作室,王边溪谷由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画家村。像北京宋庄一样,王边溪谷幸运地迎来了重生。目前全国自上而下掀起了“乡村振兴”热潮,其中不乏不少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完全尊重乡村产业发展规律,未能充分重视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发展模式不接地气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导王广振认为,热潮背后存在以下问题:简单把城市规划、景观规划搬到乡村,只在乡村层面规划乡村而没有城镇顶层设计,过于重视经济追求而忽略文化设计,产业设计与规划可持续不足,缺乏产业发展源动力等。“发展美丽乡村必须把握四个基本点,包括美丽乡村、特色产业、乡愁记忆、生态农业等,无论发展什么产业都要密切联系老百姓,发展集体经济,要激发大家的热情,吸引老百姓参与,深入其中”。习俗、礼仪、建筑诸此种种,皆是散落在角角落落、携带乡愁基因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疑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重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特色文化大多根植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卞靖如是说,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首先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包括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表面展示向深度挖掘转变,要素流出向要素集聚转变等。在做好特色文化产业可观性、可娱性、可参与性的基础上,保护传承好乡村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破除行政地域的限制文化资源开发要进行科学的路径分析与排序充分重视前期高水平的策划规划的重要性,合理利用在地产业资源基础,借时趁势打造IP内容品牌,有效对接专业的运营与管理,这样才能将“一手好牌”打好。永年区隶属邯郸市,自古享有“商贾云集,富饶中原”之誉,七千多年前就孕育了仰韶文化等人类早期文明,境内有广府古城、弘济桥、仰韶文化遗址、赵王陵遗址等多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我国太极拳的中兴发祥之地,广府镇诞生了杨式、武式太极拳,并派生出吴式和孙式太极拳。针对永年区文化产业如何发展这一具体问题,对外经贸大学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吴承忠认为,目前永年尚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目标定位不明确,产业发展路径不先进。在城市经济运营越来越依靠休闲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建议永年区首先进行科学的文化资源开发路径分析与排序,以国际太极拳旅游客源市场为龙头,带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以及本地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做大做强太极文化。在做好文化产业功能分区的同时,在后期景区深度开发过程中做好细节与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旅游营销。用开放的眼光、更现代的理念大胆走出去,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激发地方文化产业活力。“永年地区要注重资源整合,破除行政地域的限制。”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王国华在《文化产业与乡村复兴》的主旨演讲中这样谈到。整合永年的文化资源需要围绕文化圈、文化带、文化脉络,打造出一个定位精准的市场主题。在突出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生活渗透力等的同时,博采众长,借助高科技手段做活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文旅要谨防“叶公好龙”坚持文化导向 解决好生态问题众所周知,邯郸既是老工业城市,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坐拥以“赵文化”为核心的女娲文化、磁山文化、建安文化、石窟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新时代下,文化产业将成为邯郸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齐勇峰现场表示,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做大做强地方文化产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齐勇峰一再强调,现代化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坚持以生态文明为重点,建设美丽乡村。在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坚持文化导向,通过文化渗透实现乡土人文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与此同时,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博导章建刚认为,在发掘地方文旅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谨防“叶公好龙”这一现象,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以市场化、现代化、城市化的思路考虑地方文化产业开发,以人为本,既要注意引进与留住人才,同时也要在游客细分的基础上想游客之所想。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王利民

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主要讲授网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课程;2005至2007年参与国家教育部及体育总局联合课题《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的研究;论文发表:《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国教练员杂志》2007年第3期;《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研究》,《中国教育杂志》2007年;《陕西省部分高校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影响问题探讨》,《中国教育创新》2009年第4期,并获 “中国教育创新与探讨论文”评奖一等奖。

民法总论:王泽鉴《民法总则》、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物权法:谢在全《民法物权论》、王泽鉴《民法物权》、王利明《物权法研究》债法总论:孙森焱《民法债编总论》、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史尚宽《债法总论》合同法: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崔建远《合同法总论》、韩世远《合同法总论》侵权法:王泽鉴《侵权行为法》、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杨立新《侵权法论》民商法体系书: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江平《民商法学》民法方法论: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梁慧星《民法解释学》

怎么能是一个人呢?法盲都知道。。法律是严谨的!除非:那个人自己取了个化名,本来叫王利明

农经杂志社社长王强

缘于蓝天梦进北航,师从新型歼击机总设计师童年,在王强的记忆里是有些苦涩的。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不幸患了急性肾炎,不得不辍学一段时间就医。出院后静养的那段日子,小王强成了父母单位图书馆里的常客,他沉迷于《三国演义》、《林海雪原》、《我的大学》等各类文学作品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由于几次生病,学业时断时续,整个小学阶段王强的学业一般。进入宜昌市十七中以后,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他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带动了其他学科成绩明显进步,还担任了劳动委员和副班长。1979年,王强以勉强过线的分数考进宜昌市一中。时值刚刚拨乱反正,全国的校园里掀起了争分夺秒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王强一方面注重锻炼跑步,课余时间踢足球、打排球,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一方面刻苦学习,成绩提高很快。1981年5月,全省组织预考,王强取得了全市(当时地市分设)第二名的佳绩。两个月后的高考,王强考出了全班第一(489分)的高分。当时这个成绩可以上北大,但在填报志愿时,因为从小就有一份浓浓的蓝天情结,王强毅然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顺利被录取。北航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开学典礼上,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沈元院长号召全体新同学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献身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王强心潮澎湃,把这些话默默记下。进入心仪的象牙塔,王强如鱼得水,爱泡图书馆,操场上也常有他生龙活虎的身影。他担任了班上的团支书,每学期各科成绩优良。大三暑假,学校组织同学们前往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实习,在观看了我国新型歼击机的试飞表演后,王强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坚定了他报考研究生、继续在这一领域求索的决心。本科一毕业,王强如愿以偿考取了北航五系流体所硕士研究生,导师为著名飞机设计气动力学专家、当时正在进行飞行试验的我国某型歼击机总设计师、北航兼职教授顾颂芬“双料”院士。初生牛犊勇攀高峰,课题研究成果填补世界空白顾院士在航空工业界享有极高声誉,他主持研制的某型歼击机当时是我国空军的主战机种之一。王强考上研究生后不久,顾院士从沈阳来北京,给王强等一批弟子送了一本书,书中讲的是前苏联飞机设计师雅可夫列夫勇攀事业高峰的故事。从这本书里,王强读出了导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王强的研究生课题是“复杂翼身组合体外挂物减阻的计算和试验研究”。这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项目,来源于我国新型歼击机的生产实践。王强从零开始,采用国外通用的有限基本解方法编写了复杂翼身组合体三维流场的计算程序,分析计算了翼身组合体流场与外挂物相互作用的有利干扰和不利干扰,可以降低约2%的飞机巡航阻力,相当于增加50公里的飞行航程,这项研究成果得到了顾院士和校内专家的高度评价。硕士毕业后,经顾院士推荐,王强报考了李椿萱院士的博士研究生。针对王强的特点,李院士建议他参加“运载火箭热底部流动”课题组,作为博士的研究方向。在李椿萱院士和赵鹤书教授的精心指导下,王强开始进行“运载火箭底部阻力计算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重点研究我国下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底部阻力的计算方法。为了探索国内外同类火箭底部阻力估计过大的问题,王强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无数次理论计算和分析,设计出非常实用的计算程序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计算火箭底部流动的化学反应,需要用到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此,王强废寝忘食攻读这两门学科等有关基础知识,并成功计算出含有化学反应的运载火箭底部阻力。这个课题在1991年通过了部级鉴定,翌年荣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研究成果后来在多项航天型号上推广应用,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在这个领域里的一项空白。1992年7月,王强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在北航飞行器设计及应用力学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北航热情挽留他留校任教,多年在这里求学的生涯,让王强深深爱上了这座美丽的校园,因此他欣然答应到动力系任教,主要从事飞机发动机矢量喷管和红外隐身方面的计算和实验工作。艰辛付出丰厚回报,人生价值在事业中绽放光芒1993年,年仅29岁的王强晋升为副研究员。而立之年,他被提拔担任了动力系热动力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兼党支部书记,成为北航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由于工作业绩显著,1998年,王强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同年担任了热动力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强利用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忘我地开展科学研究,在他的时间表上,已经没有了节假日,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让他的人生价值在事业中绽放出光芒。“矢量喷管内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和“排气喷管超音段壁面排气引射冷却红外抑制技术研究”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成果三等奖;“面向企业需要,注重工程特色,为国防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依托优势学科,培养两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1月,王强经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任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全国航空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他多次主持召开全国航空工程、航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并受聘为《航空发动机》、《推进技术》等刊物编委会委员。2008年12月,王强挑起了学院分党委书记的担子,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学院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一项项佳绩。2011年11月,学院获批国家教育部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试点学院”,瞄准国际一流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学院主办“第一届国际航空航天工程教育论坛”、协办“第四届喷气推进与动力工程国际会议”,均获得了圆满成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王强笔耕不辍,“带喷流的尾支风洞实验模型底压计算及分析”、“利用ENSAAP程序计算喷管超音段壁面排气引射冷却性能结果与分析”、“流体注入的轴对称矢量喷管三维流场计算”等50余篇学术论文在《空气动力学学报》、《航空动力学报》和《推进技术》等国内外权威报刊杂志上发表。王强致力于加强学院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学院先后与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设立“四维动力奖学金”、“黎明奖学金”,在奖励一批热爱科学、道德高尚、勤奋学习、团结合作精神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同时,也拓展了毕业生就业方向。王强积极参与国际友好合作与交流,近年来,先后出访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巴斯大学、苏萨克斯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多所大学。2012年11月25日,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在工作岗位上殉职。惊闻噩耗,作为熟识多年的校友,王强心中无比沉痛。他组织学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悼念活动,沉痛缅怀这位优秀的北航校友,号召全院师生以罗阳为榜样,努力为祖国航空事业多做贡献!

王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至1992年在北航就读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北航热动力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兼党支部书记、所长,动力系副主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分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涡扇发动机多功能矢量喷管、飞行器红外隐身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航空动力学报》、《推进技术》等国内外权威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荣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北航“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殊荣。

  • 索引序列
  • 王志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王志强
  • 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王强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王利民
  • 农经杂志社社长王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