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电话号码是多少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电话号码是多少

发布时间: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电话号码是多少

扣扣号是1135开头的,中间是452,结尾是139。他们做这个服务的

我报的是建筑工程技术

25号以后,他们九月分才开心额,不急。

嘿嘿 我也是报的三门峡 也在焦急等待通知书 我报的工程造价 你呢? 有意加qq446579377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电话号码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三门峡市技工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湖滨区斜桥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卫生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陕县三门峡开发区韩庄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平安汽车驾驶培训学校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电话:(0398)4866500建设学校 地址:灵宝市弘农路附近三门峡市教师进修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职工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西路附近三门峡科技电脑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中路62号 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科技电脑学校招待所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中路附近三门峡文武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电话:(0398)2960850三门峡驾驶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阳光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宋会中路附近长城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电话:(0398)2961812三门峡卡西欧音乐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财经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电话:(0398)2823640新东方电脑学校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盲聋哑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中国黄金河南公司技工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上阳南路附近三门峡市东方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黄河东路附近电话:(0398)2880111朱家沟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大山外国语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灵宝市电话:(0398)2561110大山外国语学校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中冶书画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文明路附近三门峡开发区南关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陕县陕州外国语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陕县大山外国语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灵宝市电话:(0398)8850888贺村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灵宝市

三门峡职业技术 大专 三门峡中专 三门峡黄金技术 中专 纺织专业应该没有吧 你可以去三门峡天悦网找找相关专业学校信息

第一章 总则为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高职招生考试评价机制,促进我院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工作稳步进行、健康发展,依据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院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工作。第二条 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工作,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选才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坚持在省教育厅领导下,学校负责、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原则;在省招生办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下,按照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阳光工程”的要求进行招生。第二章 学校概况第三条 学校全称: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第四条 办学性质:公办第五条 办学类型:普通专科院校第六条 学院国标代码:10842第七条 在豫招生代码 6275(普通专科) 6349(二年制软件学院) 6335(国际合作办学)第八条 办学地点:1、天鹅湖校区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西路42号(三门峡市崤山西路与黄河西路交汇处)2、大学城校区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学府路3号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九条 学院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院级相关领导担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工作,确定招生政策,确定招生专业、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第十条 学院纪检监察办公室负责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透明,实施“阳光工程”。第四章 招生对象与招生计划第十一条 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的范围、条件(一)招生范围主要面向河南省,其他各省以教育部计划来源系统分省分专业审批为准。(二)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并参加全国2020年普通高考的学生。(三)招收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并参加河南省2020年对口升学的学生。第十二条 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学校2020年招生专业及计划以省教育厅公布为准。学校各专业学费及住宿费收费标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收费4070元/学年,其余文科类专业收费3700元/学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其余理工类专业42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6000元/学年;护理、护理(国际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收费5280元/学年,其余医学类专业4800元/学年;软件学院(二年制)9000元/学年;中外合作办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德系汽车服务技师)9600元/学年;中外合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13600元/学年;中外合作办学护理专业10680元/学年;天鹅湖校区:住宿费900元/学年;大学城校区:最终以发改委审批价格为准。第十三条 各批次招生执行过程中,如生源不足,剩余计划转入到下一批次统招计划。第五章 录取原则和限制第十四条 我院依据河南省教育厅颁布的本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考生的德智体美水平,择优选拔人才。第十五条 各专业外语语种不作限制。但本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第十六条 加分考生以加分后成绩排队。第十七条 无相关科目成绩要求,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使用生源省术科统考成绩。文化课、专业课双过线,按文化课分数高低录取。第十八条 各专业男女生比例不限。对于符合我院录取标准的考生,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对进档考生分配录取专业。若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调剂录取到招生计划未完成的专业,如不服从专业调剂,对其作退档处理。第十九条 身体健康状况按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对残障的考生,若其生活能够自理、符合所报专业要求,且高考成绩达到录取标准,则予以正常录取。第二十条 录取结果由生源省招办通过有关媒体刊登公布。第六章 其他第二十一条 新生报到和新生复查(一)新生报到时,须携带高中毕业证书、身份证、准考证。(二)新生入学后,按照河南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对新生进行复查。对在报名和考核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的考生,将取消其入学资格。第二十二条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勤”的帮困助学体系,对品学兼优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奖助互补的政策。其中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其中建档立卡学生享受每生每年4000元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以申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限额8000元。学院设有校内励志奖学金和各类企业奖助学金,提供充足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第二十三条 学院联系方式及乘车路线:学院地址:(1)天鹅湖校区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西路42号(三门峡市崤山西路与黄河西路交汇处) (2)大学城校区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学府路3号 (3)考试乘车路线:三门峡火车站或长途汽车站乘坐市内公交1路、2路、9路、17路到职业技术学院站下车即到;从高铁三门峡南站乘迎宾1号公交车到技术学院站下车即到;从三门峡西站(火车站)乘西站至市区1路、5路公交车到技术学院站下车即到邮政编码:472000;联系电话:0398-2183558 5108601 5108602 5108603传真: 0398-5108600;联系人:王波 胡昌民;学院网址:第七章 附 则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若有与国家相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由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电话是多少号

我是济源的,报的也是三门峡,和你情况一样,现在急死了,我报的是机电一体化,大家认识一下,我的QQ:986384865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25号以后,他们九月分才开心额,不急。

三门峡市技工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湖滨区斜桥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卫生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陕县三门峡开发区韩庄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平安汽车驾驶培训学校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电话:(0398)4866500建设学校 地址:灵宝市弘农路附近三门峡市教师进修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职工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西路附近三门峡科技电脑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中路62号 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科技电脑学校招待所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中路附近三门峡文武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电话:(0398)2960850三门峡驾驶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阳光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宋会中路附近长城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电话:(0398)2961812三门峡卡西欧音乐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财经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电话:(0398)2823640新东方电脑学校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市辖区三门峡市盲聋哑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中国黄金河南公司技工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上阳南路附近三门峡市东方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黄河东路附近电话:(0398)2880111朱家沟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市辖区大山外国语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灵宝市电话:(0398)2561110大山外国语学校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中冶书画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文明路附近三门峡开发区南关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陕县陕州外国语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陕县大山外国语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灵宝市电话:(0398)8850888贺村学校 地址:三门峡市灵宝市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电话是多少

第一章 总则为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高职招生考试评价机制,促进我院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工作稳步进行、健康发展,依据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院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工作。第二条 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工作,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选才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坚持在省教育厅领导下,学校负责、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原则;在省招生办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下,按照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阳光工程”的要求进行招生。第二章 学校概况第三条 学校全称: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第四条 办学性质:公办第五条 办学类型:普通专科院校第六条 学院国标代码:10842第七条 在豫招生代码 6275(普通专科) 6349(二年制软件学院) 6335(国际合作办学)第八条 办学地点:1、天鹅湖校区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西路42号(三门峡市崤山西路与黄河西路交汇处)2、大学城校区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学府路3号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九条 学院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院级相关领导担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工作,确定招生政策,确定招生专业、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第十条 学院纪检监察办公室负责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透明,实施“阳光工程”。第四章 招生对象与招生计划第十一条 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的范围、条件(一)招生范围主要面向河南省,其他各省以教育部计划来源系统分省分专业审批为准。(二)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并参加全国2020年普通高考的学生。(三)招收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并参加河南省2020年对口升学的学生。第十二条 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学校2020年招生专业及计划以省教育厅公布为准。学校各专业学费及住宿费收费标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收费4070元/学年,其余文科类专业收费3700元/学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其余理工类专业42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6000元/学年;护理、护理(国际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收费5280元/学年,其余医学类专业4800元/学年;软件学院(二年制)9000元/学年;中外合作办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德系汽车服务技师)9600元/学年;中外合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13600元/学年;中外合作办学护理专业10680元/学年;天鹅湖校区:住宿费900元/学年;大学城校区:最终以发改委审批价格为准。第十三条 各批次招生执行过程中,如生源不足,剩余计划转入到下一批次统招计划。第五章 录取原则和限制第十四条 我院依据河南省教育厅颁布的本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考生的德智体美水平,择优选拔人才。第十五条 各专业外语语种不作限制。但本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第十六条 加分考生以加分后成绩排队。第十七条 无相关科目成绩要求,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使用生源省术科统考成绩。文化课、专业课双过线,按文化课分数高低录取。第十八条 各专业男女生比例不限。对于符合我院录取标准的考生,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对进档考生分配录取专业。若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调剂录取到招生计划未完成的专业,如不服从专业调剂,对其作退档处理。第十九条 身体健康状况按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对残障的考生,若其生活能够自理、符合所报专业要求,且高考成绩达到录取标准,则予以正常录取。第二十条 录取结果由生源省招办通过有关媒体刊登公布。第六章 其他第二十一条 新生报到和新生复查(一)新生报到时,须携带高中毕业证书、身份证、准考证。(二)新生入学后,按照河南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对新生进行复查。对在报名和考核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的考生,将取消其入学资格。第二十二条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勤”的帮困助学体系,对品学兼优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奖助互补的政策。其中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其中建档立卡学生享受每生每年4000元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以申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限额8000元。学院设有校内励志奖学金和各类企业奖助学金,提供充足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第二十三条 学院联系方式及乘车路线:学院地址:(1)天鹅湖校区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西路42号(三门峡市崤山西路与黄河西路交汇处) (2)大学城校区地址: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学府路3号 (3)考试乘车路线:三门峡火车站或长途汽车站乘坐市内公交1路、2路、9路、17路到职业技术学院站下车即到;从高铁三门峡南站乘迎宾1号公交车到技术学院站下车即到;从三门峡西站(火车站)乘西站至市区1路、5路公交车到技术学院站下车即到邮政编码:472000;联系电话:0398-2183558 5108601 5108602 5108603传真: 0398-5108600;联系人:王波 胡昌民;学院网址:第七章 附 则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若有与国家相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由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嘿嘿 我也是报的三门峡 也在焦急等待通知书 我报的工程造价 你呢? 有意加qq446579377

我报的是建筑工程技术

25号以后,他们九月分才开心额,不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电话号码

三门峡概况:三门峡市总面积10475平方千米(根据民政部《简册·2006版》)/10309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人(2005年底)(根据《三门峡市行政区划简册》)。 邮编:472000 代码:411200 区号:0398 拼音:Sanmenxia Shi行政区划 三门峡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 三门峡市 面积10309平方千米,人口48万(2005年)。 湖滨区 面积 219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邮政编码472000。 义马市 面积 112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邮政编码472300。 灵宝市 面积2997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邮政编码472500。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渑池县 面积1368平方千米,人口64万人。邮政编码472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陕 县 面积1610平方千米,人口49万人。邮政编码472100。县人民政府驻大营镇。 卢氏县 面积4004平方千米,人口80万人。邮政编码472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三门峡市行政区划简册》,人口截止2005年底。 *历史概况 地处黄河流域的三门峡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华夏浩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对于推进历史的前进乃至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及其深远的影响。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及由老子《道德经》衍化而来的道家、道教文化便是这诸多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命名的仰韶文化是远古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由盛到衰的时期,表面绘制有图案的彩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1961年3月4日,仰韶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底,全国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5000余处,其中三门峡市约有200处。2001年,仰韶村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西周时期重要姬姓封国之一虢国对西周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刻。20世纪50年代,中央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三门峡市上村岭考古发现虢国墓地,并首次对其进行大规模发掘。9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考古队联合对虢国墓地进行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其中,1990年发掘的M2001虢季墓、1991年发掘的M2009虢仲墓分别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虢国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两次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是三门峡地区数千年文化的积累和结晶,为虢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国内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掀起了研究虢国文化的热潮。2000年,李家窑遗址被证实为虢国都邑上阳城的所在地,不仅将三门峡的城市历史上溯到3000年前,而且给虢国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使虢国文化研究达到了高潮。 东周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晚年在函谷关(三门峡市灵宝市境内)著就的《道德经》奠定了中国道家、道教的基础,其影响渗透到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道德经》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军事、养生、伦理、艺术等方面。继老子后学者,战国初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随着社会前进,老子思想被后来学者不断丰富、完善,至汉初形成道家学派。东汉后随着道教的形成,老子被奉为道教的教祖,《道德经》被奉为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道家哲学成为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德经》自问世后,研究者甚多。80年代后,国内外又兴起一股“老子热”,外国人称老子的《道德经》是“东方智慧的结晶”。在西方除《圣经》之外,《道德经》译本最多,影响最大。经济发展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我市实际,确立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培育特色经济,构建区域特色经济体系的发展思路;突出五大产业基地建设,构筑九大产业链条,使三门峡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成为河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亿元,年均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亿元,年均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年均增长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76美元(按2005年末汇率1:0608折算,下同),比“九五”末提高943美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82美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3亿元,五年平均增长7%。进出口总额达到5亿美元,年均增加235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亿元,年均增加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5亿元,比"九五"时期累计投资增加1倍以上。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后劲。 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五年来,第一产业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 下降到2005年的9%,年均下降7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比重达到50%以上,比“九五”末提高14个百分点,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林果、畜牧、烟叶等八大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全市农业开始向规模化经营、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方向转变,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初步形成。第二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4%上升到2005年的3%,年均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8%提高到1%,年均提高4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5%提升到3%。能源、铝、煤化工、黄金生产加工、林果加工等支柱产业的产品链条进一步拉长,精深加工产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五大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左右,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在29%到34%之间,交通运输、仓储及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邮电通信、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入库税金达到9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5%。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高起点编制了符合市情特点的《三门峡城市总体规划》和《三门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市布局趋于合理,"一主两副一点"的城镇格局已经形成,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2005年底,城镇化率达到3%,高出全省6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包括西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年均增加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40万人。涧河治理工程、沿黄(河)公路、西区的规划和建设、陕州大道、310国道立交桥的建成,将一城三区有机连为一体,拉大了中心城市框架。城市道路、火车站改造、涧河公园、湖滨广场、陕州风景区、高阳山风景区、虢国博物馆、南山公园、天鹅湖风景区、青龙涧河和仓龙涧河蓄水大坝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凸显了自然山水生态城市风貌,提升了中心城市品位。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副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凝聚和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义马和渑池城区相向对接发展,东部组团式城市雏形显现。灵宝市成功创建为全国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北区开发初见成效。卢氏县通过洛河滩区治理拓宽了城区面积,并获得了国家绿化城市认证。 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国有企业、农村税费、粮食流通、投融资、财政、行政审批制度等各项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0%以上,在全市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率先在全省实行投资项目核准制、备案制,成立了财政统一支付中心,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引进省外资金200亿元以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亿美元,引进美国杰德、英国开曼、香港先锋等20余家世界著名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十五”期间,全市与国外2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科技往来关系,有165家企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五年累计实现出口创汇63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4倍,年均增长7%。机械、电子、铝合金轿车轮毂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湖滨果汁、天元铝业成功实现境外上市,金渠集团在柬埔寨王国取得黄金开采权,义煤集团、灵宝黄金股份公司等进军西部地区,“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五年累计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500余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9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1项,省级近20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左右。全市拥有各类人才达到9万人。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普九”提高目标顺利实现,五年累计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7万平方米,改造各类学校518所,小学、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三门峡市一高、灵宝市一高、三门峡市一中、灵宝市实验高中成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中高等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五年累计改造乡镇卫生院40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完善,医疗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5‰,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环保、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3万人,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年控制在5%以内。“两个确保”得到巩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率、社会保险费代缴率均达到100%。建立了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险种齐全、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险体系,2005年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达98%以上,失业职工参保率达9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71元,五年平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5元,五年平均增长3%。五年累计脱贫9万人。教育概况一、基本情况三门峡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是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而得名。现辖3县、2市、1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人口222万。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288所,在校生443804人,教职工27901人,其中专任教师23590人。直属学校18所,在校生27857人,教职工1850人,其中专任教师1422人。(一)基础教育:共有学校1269所,其中普通高中21所、普通初中149所、小学917所、幼儿园179所、特教3所;在校生406216人,其中普通高中55769人、普通初中119915人、小学190013人、幼儿园40519人;教职工25419人,其中专任教师21978人。(二)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6所,其中高等职业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在校生35699人,教职工1852人,其中专任教师1310人;全市成人教育机构(扫盲班)234个,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三)民办教育:全市共有民办性质学校64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3所,幼儿园55所,在校生共16802人。另有民办培训机构141个。二、主要工作成绩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确立农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师资水平,强化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市教育局2000年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市教育系统2001年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全省推进“两基”成果奖,1997年至2006年连续十次受到市政府通令嘉奖。(一)“两基”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方针,强化政府行为,加强教育督导,全市1996年提前4年完成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2000年,6个县(市、区)全面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目标。实现“两基”工作目标后,市教育局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提高”的原则,不断加大“两基”巩固提高力度,“两基”工作达到新的水平,2005年底,初中、小学阶段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小学在校生巩固率分别达到7%、9%;非文盲率保持在99%以上,扫盲巩固率达100%。(二)普通高中和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达54199人,比2000年的18044人增加36155人,增长37%。市一高、灵宝市一高、市一中、灵宝实验高中跨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独立设置幼儿园在园幼儿41868人,比2000年的18058人增加23810人,增长85%;学前一年和三年受教育率分别达到了84%、61%;市实验幼儿园、陕县实验幼儿园跨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行列。(三)职业教育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1998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省政府批准建立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零的突破,目前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4230人,开设有供用电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23个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中,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专业5个,为我市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十五”以来,全市举办各类农民技术培训班12850余期,推广实用技术110余项,培训青壮年农民、回乡知青140多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近16万人。(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五”以来,全市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经费超过8亿元,新建校舍58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学校占地面积达76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初中食堂81个,涉及面积39万平方米。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消除危房9万平方米,涉及614所学校,共投入资金57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投入资金4万元,建成教学点152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008个、计算机教室118个,4月底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为1200所农村中小学开通了中央电教馆卫星教育资源库。加强图书仪器建设,教学仪器价值超过2亿元,图书7万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队伍素质明显增强。近年来,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大讨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等系列教育活动,建立了教师师德档案,广大教职工普遍树立了敬业爱岗、以德立教的良好职业道德规范。同时把深化“名师”工程和校本研修、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载体,全市现有国家、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名师283名、骨干教师 898名;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由2000年的6%、5%、7%提高到6%、95%、2%。(六)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市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发展到205所,在校生超过4万人,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办学体系。(七)教育投入不断增长。2001—2005年,教育部门的办学经费总投入分别为45250万元、3万元、5万元、4万元、8万元,增长比例分别为39%、32%、05%、7%、58%。(八)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市教育局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教学管理理念,形成了高中、初中、小学相互促进,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五”以来,全市有6425人(次)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06人获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大奖;涌现出223名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科技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三门峡市的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民科技进步意识显著提高,科技发展社会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同时科技工作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科技对外开放为动力,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人才战略和加大科技投入为主要措施,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在科技计划管理方面始终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技教兴市、工业兴市、强工富农”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题和“结构调整”主线,积极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三门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全市共实施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等各类科技项目1633项,投入资金16亿元,新增产值35亿元,利税89亿元,研制开发新产品348种,先进适用技术546种,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把全面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开创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1999年三门峡市启动了实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成立了三门峡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通知”、“关于印发三门峡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优惠扶持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全市有23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有88种产品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项目4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扶持项目1项,国家生产力中心信息化建设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项,同时组织实施了三门峡蓝雪实业有限公司电子彩色印刷凹版、三门峡天元铝业集团有限公司60万只/年铝合金轮毂、三门峡龙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酵素菌生物肥料工程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18项;组织实施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6项。这批项目已实现总投资96亿元,共落实贷款28亿元,已获省、市两级贴息2253万元,实现产值29亿元,利税36亿元。截止目前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应用开发活动的企业46家,研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15种。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0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02亿元;利税从2000年的93亿元预计增加到2006年的68亿元;出口创汇从2000年的310万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200万美元。 在农业科技方面,把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深入贯彻《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强化领导为保证,以实施六大农业科技行动为重点,以扩大科技开放为动力,以科技示范为引导,以增加投入为支撑,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经济作物比重提高到50%;林果、畜牧、烟叶等八大农业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2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5元,农业增加值1亿元,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38%上升为7%,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推动力量。组织实施农、林、牧良种科技行动,优化农业品种结构。近五年来引进牧、果、林、菌、草等新品种达240余个,建立无公害及绿色苹果生产配套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等基地30余个,年增加效益7000余万元;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为重点,积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在生物脱毒组培、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计算机在农业上应用等领域有了较大进展。投资300多万元先后建设和开通了黄河农网、三门峡科技成果网、科技信息“户联网”、“ 农家宝”信息系统、三门峡科普影视在线,使现代科学技术、科技信息、科技知识和专家智慧与农民实现对接。围绕农业及农村开展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及科技交流活动,建立和健全星火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星火人才培训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12595余期,受训人数总计6万人次。积极强化科技示范基点建设,狠抓科技示范带动战略,全市先后建立省科技示范乡镇6个,市级科技示范乡镇20个,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50个,科技示范村362个,各类科技示范基点1259个,专家大院建立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2000多个,会员达12万人 在科技成果与专利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共获得科技成果奖713项,其中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3项,市级科技成果奖560项;申请国家专利998项。 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三门峡市科技队伍也日益壮大。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911名,其中高级科技人员1272名,中级科技人员10951名。 旅游资源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与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华夏的古老文明、祖国的今朝奇迹、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国的秀丽冰川,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的浓缩和展现,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十分广阔的前景。厚重的历史文化为这里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有融观光、登山、避暑为一体,享有“ 小华山”之美称的亚武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的陕州老城风景区;风光旖旎、 景观险胜、古迹遍布的三门峡黄河游览区等。近年推出的“黄河之旅”旅游线路,已被国家旅游局定为14条旅游专线的第二条,推向国际市场。交通运输 截止200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133公里,其中油路面里程7069公里,占总里程的5%。其中高速公路167公里,二级以上公路618公里,县乡公路及村级道路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68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每万人拥有公路3公里。全市76个乡(镇),1362个行政村全部通油(砼)路。初步形成了以连霍高速公路、国道310线和209线为主动脉,以南闫路、三洛路、郑卢路、洛卢路、西铁路等5条省道为主干线,以农村公路为支线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了东西畅,南北通的的公路交通新格局。 公路通达能力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市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有三门峡市汽车站、三门峡市东风汽车站、渑池县汽车站等8个运输场站;汽车维修厂(站)538家,其中一类维修厂(站)10家,二类维修厂(站)62家,三类维修厂(站)466家。拥有省际客运线路49条,市际客运线路84条,县际客运线路82条;全市拥有营运汽车11223辆,其中客运汽车1287辆,货运汽车9936辆。基本实现了货畅其流、人便于行,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历史沿革 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三门峡市升为地级市,原洛阳地区的渑池、陕县、灵宝、卢氏4县划归三门峡市管辖。义马市由三门峡市代管。 1990年,全市共设93个居民委员会。1992年,为适应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形势,三门峡市内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驻地在陕州城遗址;开发区管委会下辖向阳、后川、南关、三里桥、韩庄等5个村民委员会。 1993年5月,报经国务院批准,灵宝县撤县设市。 2000年底,三门峡市共设76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1347个村民委员会、152个居民委员会,11204个村民小组。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三门峡市总人口2177428人;湖滨区 288746人、渑池县 328947人、陕县 343863人、卢氏县 356431人、义马市 136543人、灵宝市 722890人。 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11月4日,三门峡市召开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座谈会,撤并乡镇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三门峡市全市原辖76个乡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撤并乡镇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全市净撤乡镇12个,改设街道办事处2个,撤并后全市乡镇总数为62个。渑池县:撤销池底乡并入陈村乡,撤销西村乡并入果园乡,撤销笃忠乡并入天池镇,撤销西阳乡并入仰韶乡。湖滨区:撤销崖底乡并入交口乡,撤销会兴镇并入磁钟乡。义马市:撤销千秋镇、常村镇,改设街道办事处2个。陕县撤销大延洼乡并入观音堂镇,撤销柴洼乡并入王家后乡,撤销东凡乡并入菜园乡,撤销宜村乡并入西张村镇。灵宝市撤销东村乡并入寺河乡,撤销程村乡并入阳平镇。会议要求,撤并乡镇工作要在11月20日基本结束,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要在12月20日基本结束。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三门峡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12个街道(其中3个街道尚未向河南省备案)、27个镇、35个乡,117个居委会(其中1个由开发区管理,估计也未备案)、1362个村委会,114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万。(数据根据:《三门峡市行政区划简册》)

学院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崤山西路 42号 邮编: 472000  电话:(0398)2183558 2183559   传真:(0398)2803569

  • 索引序列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电话号码是多少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电话号码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电话是多少号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电话是多少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电话号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