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新文化编辑部旧址介绍

新文化编辑部旧址介绍

发布时间:

新文化编辑部旧址介绍

《新青年》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创刊时编辑部旧址今天已无从考证),主编陈独秀。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新青年》。1917年1月,陈独秀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即随其北上。陈独秀租居的箭杆胡同9号是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它同时也成了《新青年》编辑部新址。当年与此院东邻的是北大三院(今已成为一家机关的办公地)。《新青年》以北大为依托,因而在它周围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思想者和文化先驱,他们是:李大钊、钱玄同、胡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那时,“《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鲁迅语)。这座今天看来极不惹眼的小院,当年由于他们的往来于此而成了“‘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部”。深深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与历史进程的“五四运动”,也是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它在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后国人的精神与社会旧貌依然的中国,率先竖起了“民主”、“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和蒙昧发起攻击。它反对旧伦理、旧文学,倡导新道德、新文学,并向民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是以提倡白话文作为文学革命的突破口,它从1918年起几乎全用白话。在《新青年》上曾发表有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我国第一部白话体小说《狂人日记》(鲁迅著),鲁迅的《孔乙己》、《药》等作品以及沈尹默、刘半农、胡适、陈衡哲等人的白话诗也都刊载于《新青年》上。十月革命后的1919年5月,《新青年》上还刊出了李大钊编辑的“马克思研究号”,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引介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与资本集中说。《新青年》内部也存在对立的观点,胡适发表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但毋庸置疑,这本每期100页左右装帧素朴的学术刊物,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丰足的思想动力。毛泽东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上讲到:“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1935年为《新青年》重印题词的胡适说:“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20年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

陈独秀租居的箭杆胡同9号是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成了《新青年》编辑部新址。据史料记载,当时陈独秀的住所整个院落分东、西两部分,有两个街门。朝北的街门是“箭杆胡同9号”,朝南的街门是“妞妞房9号”(现为骑河楼南巷),陈独秀租住东院。东院北房及南房分别为编辑部办公室和居所,其他房屋为传达室、车夫等住处。虽然在2001年就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旧居在修缮腾退之前还住着6户居民22人。修缮腾退后,原来的私搭乱建不复存在,北房、南房和东面的耳房都按照旧貌修缮。北房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和“陈独秀旧居”两块牌匾也正式揭幕。扩展资料东城区委书记杨柳荫介绍,旧居修缮竣工后,将与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合作进行保护利用,明年的五四青年节,就将推出《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专题展陈。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长郭俊英告诉记者,纪念馆已经与陈独秀旧居所在的东华门街道签订合作协议,陆续推出相关主题的展览陈列,陈独秀的手稿以及《新青年》杂志的原件都有望在旧居展出。此外,这里还将开辟出一处图书文化活动室,居民可以在这里看书学习,旧居将充分得到利用。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复原 明年"五四"开放首展

新文化编辑部旧址

陈独秀租居的箭杆胡同9号是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成了《新青年》编辑部新址。据史料记载,当时陈独秀的住所整个院落分东、西两部分,有两个街门。朝北的街门是“箭杆胡同9号”,朝南的街门是“妞妞房9号”(现为骑河楼南巷),陈独秀租住东院。东院北房及南房分别为编辑部办公室和居所,其他房屋为传达室、车夫等住处。虽然在2001年就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旧居在修缮腾退之前还住着6户居民22人。修缮腾退后,原来的私搭乱建不复存在,北房、南房和东面的耳房都按照旧貌修缮。北房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和“陈独秀旧居”两块牌匾也正式揭幕。

红楼出名,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1916年9月更名为《新青年》),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向传统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1917年1月,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在此楼办公(现208室)。他他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大学模式和教育方针,对旧式北京大学进行整顿和改革,提倡新文化、新思想,主张各种思想“兼容并包”,提倡学术民主。在他主持下,北大出现一批新派教授,如他聘请陈独秀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同时聘请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派人物到北大执教教。《新青年》编辑部随陈独秀由上海迁至北京。北京大学形成了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以众多新派人物为团体的新文化阵营,并促使进步社团和进步刊物的大量涌现。红楼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营垒。1919年,这里曾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这里播撒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简介

192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北平 鲁迅等人文

它至今仍静静地隐在曲里拐弯的箭杆胡同里。它已衰败不堪——门楼残损破旧,院内拥挤杂乱。它就是被蔡元培称为“‘五四’运动时代之急先锋”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新文化编辑部旧址在哪

陈独秀租居的箭杆胡同9号是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成了《新青年》编辑部新址。据史料记载,当时陈独秀的住所整个院落分东、西两部分,有两个街门。朝北的街门是“箭杆胡同9号”,朝南的街门是“妞妞房9号”(现为骑河楼南巷),陈独秀租住东院。东院北房及南房分别为编辑部办公室和居所,其他房屋为传达室、车夫等住处。虽然在2001年就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旧居在修缮腾退之前还住着6户居民22人。修缮腾退后,原来的私搭乱建不复存在,北房、南房和东面的耳房都按照旧貌修缮。北房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和“陈独秀旧居”两块牌匾也正式揭幕。

红楼出名,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1916年9月更名为《新青年》),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向传统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1917年1月,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在此楼办公(现208室)。他他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大学模式和教育方针,对旧式北京大学进行整顿和改革,提倡新文化、新思想,主张各种思想“兼容并包”,提倡学术民主。在他主持下,北大出现一批新派教授,如他聘请陈独秀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同时聘请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派人物到北大执教教。《新青年》编辑部随陈独秀由上海迁至北京。北京大学形成了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以众多新派人物为团体的新文化阵营,并促使进步社团和进步刊物的大量涌现。红楼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营垒。1919年,这里曾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这里播撒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新闻编辑部介绍

新闻编辑是什么样子的工作?新闻编辑是个很辛苦的工作,是为人作嫁衣裳的工作。 一、简单地说就是:1、组稿; 2、稿件处理; 3、版面设计; 4、版样审查; 5、发版。 二、具体的说就是:1、新闻信息的统合。如何将纷繁复杂的信息加以整合,给实时信息以传播价值定位,使新闻的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是编辑部应该履行的职责。新闻信息的统合过程,实际上就是新闻信息的价值定位过程,也就是新闻信息的理解与意义的揭示过程。这就要求编辑部门对新闻信息与社会现实及信息背景有准确的把握,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为新闻信息准确定位_6信息统合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确立并在实践中保持栏目定位。  2、把关。如果把信息统合作为编辑部门的宏观新闻信息控制的话,“把关”就是对新闻信息的具体控制。作为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过程,记者、编辑和责任编辑、编审、主编等各级编辑部领导者,都对新闻信息的选汰施加了个人的影响,但从总体而言,“把关”所体现的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个人也一般是从媒介组织的角度定位出发行使把关权的。  所谓“把关”,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的取舍。编辑部新闻取舍标准的制定,是与其自身的定位直接相关的。这种把关既包括杜绝新闻报道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的差错,也,包括其事实的技术性差错。对“把关”的影响主要有三个定位角度,即社会角色定位、专业角色定位和传播对象定位。社会角色定位关注的是媒介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主要体现在对新闻的倾向性及其传播的社会效果的考量上;专业角色定位关注的是业务水准,以及真实性、准确性、明晰性、时效性、组合性等,是其决定取舍的主要标准i传播对象定位的角度,关注的是新闻信息的服务性,它是从满足目标群体新闻需求和兴趣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信息的取舍。  3·发言。新闻编辑的职责不仅在组织报道新闻事实,而且要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对新闻素材进行·一再认识”与“再创造”,并表达对新闻事实的评价。编辑部的发言,大量采用间接的方式,通过对新闻素材重新选择和组合,新闻传播内容及重点的选择,报道词及标题、提要的表达方式与风格的选择,音响图像摄录和编辑中的处理方式、节目的长短和播出时间的选择,节目编排中的位置和其他新闻的搭配等,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具有倾向性的态度和立场,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与判断。需要注意的是,要处理好新闻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此外,编辑部还要根据新闻报道内容撰写与之相配的言论,对新闻事件直接发言,阐明观点。

校报,(写作能力,或者会排版动作)。建议很简单,你要是不会这方面想去学的,把申请书写的诚恳点(要有诚意),你要是本来就有这方面的特长的,那你就拿自己的作品出来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几百人都会交申请书,部长,部员怎么会看的过来,真本事最重要。

主要是参与校报编辑,新闻搜集,报纸排版等工作,你只要准备一下写作方面。积累方面的特长就好了

  • 索引序列
  • 新文化编辑部旧址介绍
  • 新文化编辑部旧址
  •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简介
  • 新文化编辑部旧址在哪
  • 新闻编辑部介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