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力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力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力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嵇醒,字觉非,1930年6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今常熟市)的一个小镇上。其曾祖父嵇问耕好读书,通西学,身体力行倡导“读圣贤书期实践,通中西学是真才”,在当地颇有声望。他早年痛恨清廷腐败,力主维新,轻官就商,经营米业,开设了永丰新米行及分店,并任上海常昭米业公所的地方董事。嵇醒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嵇醒幼年家道衰微,15岁时,随家迁居上海,就读于育英中学。嵇醒发奋读书,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被同学誉为“敏慧好学,志在工程”。1948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水利工程系,后转入机械工程系,开始接受近代工程技术教育。当时,一大批著名教授的学识和风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深地影响了他。沈德滋讲授的物理、朱公瑾讲授的数学、楼鸿棣讲授的机构、金悫和朱城讲授的力学、沈三多讲授的设计、陈大燮讲授的热工和黄叔培讲授的汽车等课程,都使他至今难以忘怀。另一方面,那时的上海交通大学又是上海进步学生运动的发源地,风起云涌的爱国学生运动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强烈地撞击着嵇醒的心灵,他开始思考寻觅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嵇醒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学生的各项政治活动,认真钻研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决心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1952年,嵇醒大学毕业,留校在材料力学教研室担任助教。从此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力学研究和力学教育。那时正值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为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人才需要,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一年以后,嵇醒就走上了大学的讲台,独立担任材料力学课的讲授,那时他才23岁。他第一次讲课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后他又刻苦钻研教学内容,不断改进讲授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不久他被提升为讲师并兼任材料力学实验室副主任。三年中他为实验室增添了大量的新设备,编写实验课讲义,准备了许多新的实验,做了大量的工作。1956年,嵇醒随上海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到西安,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1957年,为加速培养我国的工程力学专门人才,我国老一辈著名力学家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工程力学研究班。嵇醒到工程力学研究班担任教员并参加研究班的学习。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名师荟萃,在这里他听到了钱伟长的应用数学、郭永怀的流体力学、杜庆华的弹性力学、李敏华的塑性力学、黄茂光的板壳理论等课程。他还听到过一次钱学森的讲话,并协助张维指导课题研究。在这些著名力学家的直接指导下,他的力学知识和素养有了全面的提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应用力学学术思想的教育,并树立了力学要为工程服务的思想。可以说力学研究班的这两年,成为他事业的新起点。 1959年,嵇醒从工程力学研究班回到西安交通大学,便投入到创办工程力学新专业的工作中。他一边承担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一边负责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和组织实施。1962 年,他担任了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应用力学教研室副主任。随着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嵇醒得到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好机会。1979年,刚刚恢复教师职称的评定工作,嵇醒就被提升为副教授,并担任弹塑性力学教研室主任。1980年,嵇醒作为访问副教授公派赴美国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机械工程系工作一年,从事复合材料力学方面的研究。他还考察了美国力学研究和力学教育的水平、方法和条件,并与不少外国学者建立了学术联系和友谊。1981年回国后,嵇醒被提升为教授,1983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兼任新创建的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他既抓教学又抓科研,更注意力学系的团结和潜力的发挥。在他任期内,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986年他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1985 年,嵇醒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嵇醒调到同济大学,任工程力学系教授、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研究所(室)所长,1992 年,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在同济大学他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孜孜不倦地攀登新的力学高峰。近年来,嵇醒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1986 年至1994年)、力学学会复合材料力学专业组组长(1986年至1991年)、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至今);上海市力学学会常务理事(1991年至今);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兼复合材料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1989年至今);国家教育委员会工程力学教材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至199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990年至1995年);《应用力学学报》主编(1985年至1988年);《上海力学》主编(1991年至今)。嵇醒在力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44个寒暑,他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卓有建树,是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从他这44年走过的历程也可以追溯到我国在这一时期力学发展的踪迹。

陆启韶,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教授,一般力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和非线性动力学与稳定性专业组组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学报》和《力学进展》常务编委、《非线性动力学学报》副主编、《航空学报》和《振动工程学报》编委,“Cognitive Neurodynamics”和“I J C M”编委,“Mathematical Review”评论员。

周恒,著名流体力学专家。祖籍福建省浦城县。他的父亲曾任中学数学教员。1937年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海,父亲率全家迁往南昌,后迁赣州、衡阳、桂林、贵阳及重庆等地。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周父告别了教书生涯,改行在电力公司做高级职员。他深知求学的重要性和艰苦性,不断督促周恒及两位姐姐努力求学,每到一地都尽力为孩子们选择最有名的学校就读。1945年抗战胜利,周恒转入重庆南开中学高二班,最喜欢的课程是“数、理、化”。动荡的岁月锻炼了周恒的自立能力,11岁就独自一人住在离家百里外的中学读书,并取得当时名额很少的奖学金。1946年读完高中二年级后,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学完高三的主要课程,同年考上了北洋大学化工系。第一学年结束时,便获得奖学金。大学二年级时,听赴美归来的教师及工程师介绍美国兴建水利工程的情况后,十分振奋,感到水利是国家的命脉,就转到水利系就读。周恒学习从不硬记硬背或“突击”熬夜,而是力求理解。有了问题,尽力靠自己反复思索寻找答案。考试完后,常常自我检验,从而得知自己答案的对错。1950年,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水利系。之后,留在北洋大学(后为天津大学)任助教。1952年,周恒被调到力学教研室工作。力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对在大学只学了三四门力学课程的周恒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他利用业余时间,按前苏联数学力学系的计划,自学了大部分课程,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周恒爱读书,读书涉猎范围很广,不仅看自然科学书籍,也看马列著作和中外小说。1980年,周恒担任天津大学应用力学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升任力学系主任,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生导师,他讲课深入浅出,组织严密,条理清晰,深受学生欢迎。他认为,人要成才,思想要活跃,不迷信教师和书本,也不迷信权威,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80年代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21 名。1984年,他被任命为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6年任院长。他十分注重抓学风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在周恒和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生院的工作很有特色。在天津大学研究生院,1984年9月即在全国第一个倡导建立青年科学基金,着手培养学术带头人。早于1985年即严格实行了硕士导师资格审查标准。在掌握学位质量上,实事求是,严格要求,不徇私情。1991年,经国家教委严格审查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又成为全国仅有的10所在职人员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资格免检的院校之一。周恒现任亚洲流体力学大会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他担任《中国科学》、《科学学报》编委,《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力学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力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国家教委工程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及国家湍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还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天津市政协常务委员。1993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度全院共发表论文844篇,包括《SCIENCE》与《NATURE》论文2篇,SCI检索论文170篇,EI、ISTP检索论文14篇,国内核心论文536篇,国内外一般性刊物122篇。出版中文专著26部,外文专著1部。2009年与2008年相比,发表论文总数增长了12%,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全院9个刊物: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杂志》、《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建起了网站,实现了办公手段的现代化。以中国地质科学院9个刊物为依托,联合《地质通报》、《岩石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湖泊科学》、《自然科学进展》、《地质与勘探》、《地球科学》等兄弟刊物,成功搭建“中国地学期刊网”,成为融办公系统与数据查询、分析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数据库系统,也是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界最早建成、容纳单学科期刊最多的网站。《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现为双月刊,2006~2009年连续4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和国际水平。《地质学报》英文版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2009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中国期刊协会评选的“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编辑部主任郝梓国同志荣获“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称号。《地质学报》(英文版)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取得的亮点主要有3个方面:(1)发挥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第4期紧急登载的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据BLACKWELL网站统计,阅读率从每月500多次,提高到6500余次。董树文等发表有关汶川地震破裂、应力变化及影响因素、地震机理的论文全文下载量101次,摘要浏览量34次;徐锡伟等发表有关地震位移的论文全文下载量为67次,摘要浏览量53次。《地质学报》(英文版)2009年文章国外下载量(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专辑国外高浏览量文章(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2)阅读、引用本刊论文的读者越来越多。据2009年JCR公布ACTA GEOLOGICA SINICA英文版影响因子为431,引文频次为1312次。在被SCI收录的256种国际地质刊物名列第110名;有110余种国际刊物引用《地质学报》英文版文章,引用2次以上的有70余种,包括世界著名刊物SCIENCE,表明本刊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接轨。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引用本刊论文情况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3)刊物的国际影响不断提高。截至2009年底,国外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网站达22家,其中国外数据库达16家,包括著名的《SCI》、《CA》、《GeoRef》、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法国地质学会网站等,国际网站和数据库对《地质学报》英文版的介绍,为我刊走出国门、奔向世界做了很好的铺垫。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检索室提供的检索报告,截至2009年2月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等已达22个。它们是: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3)中国《万方数据库》;4)中国《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5)香港大学图书馆网站;6)中国地学期刊网;7)SCI《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网络版》;8)CA《化学文摘》;9)GeoRef《美国地质文摘》;10)TULSA(Petroleum A);11)Earthquake Engineering A;12)Current Contents Search;13)ICONDA-Intl Construction;14)Inside Conferences;15)Civil Engineering A;16)耶鲁大学科学图书馆网站;17)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站;18)澳大利亚网上博物馆网站;19)法国地质学会网站;20)SJR网站(国家不祥);21)The Open University网站(国家不祥);22)Blackwell出版公司网站。《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3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566,总被引频次为201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26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175篇,共2032页。《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2009年度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393,总被引频次为1702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48位。2009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4篇,发表了6条通讯资料和16条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界的消息报道,共计912页。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地质论评》《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9年与兄弟刊物完全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8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064次;影响因子940,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38位。2009年度发表论文98篇,共883页。《地球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 ResearchDatabase、Pecbepamuвн\blûжypнa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891,总被引频次为123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0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81篇,共866页。《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775,总被引频次为722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17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694页。《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735,总被引频次为579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42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127篇,共604页。《岩矿测试》《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617,总被引频次为534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7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65篇,共440页。《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8年度的影响 因子为651,总被引频次为335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3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421页。《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力学学报》

应用力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03——02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 02——03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03——10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 10——08 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08——06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 06—— 四川大学校长。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科协主席、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第二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研究领域: 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 1990年12月至1991年11月,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 1992年10月至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 1994年和1996年,两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 1993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论文专著: 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200余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48篇、引用500余次,EI收录78篇,CSCD和CSTPC引用546次。 科研成果: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 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近30名。 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 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 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 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同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建校232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五人。

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中共党员。1978-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读本科、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2月至1995年3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1995年3月至1997年10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任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北京校区校长、党委副书记。他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矿山工程力学,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谢和平教授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矿山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矿山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矿山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谢和平教授出版有《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发表了176篇论文,成果被SCI收录32篇、引用295次,EI收录47篇,CSCD和CSTPC引用346次。他的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他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16名。并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1年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年10月-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1997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谢和平教授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1 科技成果奖励情况  [1]中国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  [2]新型高抗挤套管与复合管柱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3]定向井、丛式井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990  [4]中国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  [5]新型高抗挤套管(TP130TT)与复合管柱技术,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2  [6]实钻地层正交各向异性的评估方法,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8  [7]井口脉冲振动固井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2  [8]实钻地层钻井特性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  [9]浅层稠油热采井套管设计、完井工具的研制及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10]高温高压气井油套管柱密封性及安全性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11]南海西江边际油田大位移井开发技术,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200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2]大港低渗块状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  [13]复杂工况下钻柱安全性关键因素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2009  [14]授权发明专利16件  [15]登记软件著作权12项2 第一作者发表的部分论著   [1]Modeling & Simulation in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for Oil & GTech Science Press,Duluth,USA,2012   [2]复杂结构井优化设计与钻完井控制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1  [3]油气井管柱力学与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4]井眼轨迹控制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5]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6]油气钻探新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7]Displacement and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the SMD System in Ultra-deepwater C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8]The Post-Buckling Behavior of A Tubular String in An Inclined W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3  [9]Research into Magnetic Guidance Technology for Directional Drilling in SAGD Horizontal WPetroleum Science, 2013  [10]无隔水管深水钻井作业管柱的力学分析科技导报,2012  [11]O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of the Down-hole Drag & Torque in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ERD)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2  [12]New Method for Predicting Casing Wear in Horizontal Drilling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13]On a Method of Prediction of the Annular Pressure Buildup in Deepwater Wells for Oil & G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2  [14]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nsitivity to Loads and Strength of Casing under Complicated C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15]On Appropriately Matching the Bottomhole Pendulum Assembly with the Anisotropic Drill Bit, to Control the Hole-D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2  [16]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gradation of TP110TS tube steel in high H2S corrosive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2011  [17]Study of a Mechanism for Well Deviation in Air Drilling and Its C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18]Evaluation Method for Anisotropic Dr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by Using Acoustic Wave IAcoustic Waves,InTech,2011,ISBN 978-953-307-572-3  [19]海洋石油大位移钻井关键技术研究 世界石油工业,2010  [20]Prediction of Casing Wear in Extended-Reach D Petroleum Science, 2010  [21]Limit analysis of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in South China S Petroleum Science, 2009  [22]地层自然造斜特性的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石油学报,2008  [23]Study and experiment o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s of BHA SPE114634,2008  [24]煤层气多分支井身结构设计模型研究 石油学报,2007  [25]南海流花超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及导向钻井分析石油钻采工艺,2006  [26]Experimental study of rock drill-ability anisotropy by acoustic Petroleum Science, 2006  [27]易斜地层防斜打快钻井理论与技术探讨 石油钻探技术,2005  [28]南海西江大位移井钻完井工艺分析研究石油钻采工艺,2004  [29]南海西江大位移井定向控制技术研究石油钻采工艺,2004  [30]南海西江大位移井钻头选型技术研究石油钻采工艺,2004  [31]钻井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回顾、现状分析与建议石油科技论坛,2004  [32]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ubing Behavior in HPHT Wells,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2004  [33]油气钻井技术展望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34]含盐膏层井复合管柱优化设计技术石油钻探技术,2003  [35]Buckling Behavior of Pipes in Oil & Gas W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2  [36]Inversion Method of the Formation AIMMM2001,Japan,27-31 May 2001  [37]水平井管柱屈曲与摩阻分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8]On Instability of Wellbore & Its TISSST 2000  [39]套管载荷分析与强度设计软件研究石油钻采工艺, 1999  [40]油气钻井中井眼系统的不稳定性与控制问题//高德利等:中国科协第46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报告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1]地下资源勘探开发与钻井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2]An analysis of helical buckling of long tubulars in horizontal SPE50931,1998  [43]谈谈定向井井壁稳定性问题 石油钻采工艺,1997  [44]油气勘探开发中的若干工程问题//高德利等:中国科协第2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45]钻柱涡动特性分析石油钻采工艺,1996  [46]井眼轨迹控制问题的力学分析方法石油学报,1996  [47]钻压防斜技术的实践与理论探讨石油钻采工艺,1995  [48]Predicting and Scanning of Wellbore Trajectory in Horizontal Well Using Advanced MSPE 29982, 1995  [49]石油钻井底部钻具组合大挠度三维分析应用力学学报,1995  [50]钻头和地层各向异性钻井特性的一种表达方法石油学报,1994  [51]邻井距离扫描计算与绘图原理石油钻采工艺,1994  [52]谈谈石油钻柱失效问题石油钻采工艺,1994  [53]典型导向钻具组合的力学分析方法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3  [54]地层各向异性的评估方法石油学报,1993   [55]下部钻具组合大挠度问题的权余法分析石油学报, 1992  [56]石油钻井底部钻具组合平面纵横弯曲大挠度分析工程力学,1992  [57]钻头各向异性钻井特性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石油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  [58]带弯接头井下动力钻具组合的造斜特性石油钻探技术,1991  [59]正交各向异性地层对井斜的影响石油学报,1990  [60]典型地层的各向异性钻井特性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  [61]A mechanical analysis of BHA behavior in a horizontal well with the Method of Wghted RSecond China-Canada Heavy Oil Symposium,1990  [62]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的三维宏观分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63]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的新模型石油钻采工艺, 1989  [64]井眼轨迹控制的多功能微机程序石油钻采工艺,1989  [65]弹性钻柱两个特殊点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  [66]受内压异厚度截锥~圆柱组合薄壳的塑性极限分析机械强度,1986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03——02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  02——03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03——10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  10——08 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08——06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  06—— 四川大学校长。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科协主席、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第二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研究领域:  长期致力于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  1990年12月至1991年11月,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  1992年10月至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  1994年和1996年,两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  1993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论文专著:  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200余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48篇、引用500余次,EI收录78篇,CSCD和CSTPC引用546次。  科研成果: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  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近30名。  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  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  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  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同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建校232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五人。

工程力学编辑部主任

1939年,5岁在父亲金再璋的教诲下开始描红。金再璋是民国时期浙江舟山地区造诣较深的知名书家 。  1942年,8岁开始临写书法字帖,初学唐楷、后学“二王”、先后临写《欧阳询九成宫》、《张迁碑》等名帖,为走上书法艺术之路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  1946年起,就读于舟山中学,书法猛进,书法和作文作为范本在年级展示。开始跟随父亲一起为村民书写春联。  1952年至1956年,从宁波市效实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学习。  1956年至195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参加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创建工作,业余时间临帖不辍。  1959年至1962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市加里宁工学院留学。  1962年至1989年,回国后继续任教于清华大学,任工程力学系热物理实验室主任,致力于传热学和燃烧学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业余勤奋研习书法不辍。  1962年,开始潜心临摹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文征明书法,吸收精华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  1963年,参加全国高校科技成果汇报会,并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朱德委员长的亲切接见。  1974年,为清华大学“红化活动”创作烙铁画“百万雄狮过大江”、油画“毛泽东去安源”、水彩画“周总理”,并在清华大礼堂等地展出,受到清华师生的普遍称赞 。 1975年,为清华园《自清亭》题写匾额。  1979年,为《近春园遗址》撰写碑名和碑文。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属于圆明园的五园之一。 1980年,书写《临漪榭》匾额。临漪榭是清华大学近春园岛上最大的建筑群。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而后慈禧太后下令兴土木修新园,因急需建筑材料,就下令拆除了临漪榭等建筑。 1981年,为《荷塘月色》亭创作匾额。近春园荷塘因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而闻名。“荷塘月色”亭建成后,金教授书写了若干“荷塘月色”匾名,但总觉得无法跟大师的为人、学识和境界相匹配,最后决定通过校史馆查找朱自清先生当年的笔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存世稀少的朱先生不同时期手稿中发现了“荷”“塘”“月”“色”四个蝇头小字。金教授通过分析自清先生字体、笔法、运笔规律和书写习惯,终于临摹创作成功,使得今人得见朱先生一气呵成、清美隽秀、挺拔有力、字如其人的 “荷塘月色”四个黑地金字。 1982年,为清华大学本科生编写教科书“对流换热基础。  1983年,为清华大学书写“物理系”题写匾额。 1984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为清华大学“档案馆”题写匾额。  1985年,为清华大学 “数学科学系”等题写匾额。  1986年, 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委托,题写“伟伦楼”楼名。  1987年, 为清华大学书写“汽车楼”题写匾额。  1987年,与人合编“科技期刊编辑作者手册”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1987年,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编写教科书“边界层对流换热原理”。  1988年,清华大学在清华园重新建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为纪念碑书写碑铭和碑文。卢沟桥事变后,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她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1989年,调入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任主任,负责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时先后担任北京市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1989年9月,为清华英烈纪念碑书写碑文,纪念碑是清华大学在建国40周年前夕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革命牺牲的校友建立的。  1989年,为清华大学重建二校门临摹修复“清华园”字体。因历史保留的二校门照片太小,字迹模糊不清,给创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园”繁体字)。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文革时被毁,是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古典优雅的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二校门常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1990年,书写清华大学“生物学馆”题写楼名。  1991年,为清华大学书写“理学院”题写匾额。  1992年,晋升为清华大学教授级编审,任清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清华大学老龄大学书法教授,负责为清华大学离退休教职工讲授书法。  1993年获我国解放后首届由国家级行政机关主办的“1992年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及北京市主办的“全优期刊奖”。  1993年,在参加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嘉奖。   1993年,为清华大学1923级毕业生纪念碑撰写碑文。   1994年,参加北京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集团筹建工作,任副总编。同年编撰《中华全景百卷书——中国古代发明》。该书是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指导下,北京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总体策划,100名知名专家分卷撰写而成,经首都出版界的共同努力,在建国45周年之际,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这是一套综合性强、品位高的教育普及读物,由10个系列100卷构成。  1994年,为清华大学1934级毕业生纪念碑撰写碑文。1996年,为近春园“零零阁”题写匾额。1997年,与人合编《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   1999年,为南岳衡山大庙碑林书写碑文。  1999年,为北京百望山碑林书写碑文“水育神州 绿迷京华”。  2002年,参加并获得教育部老干部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华夏师表书画大展银奖,得到书法大师北师大教授启功先生的夸奖。  2003年,为“荣巷古镇”书写对联和匾额。无锡荣巷是荣氏家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近代洋行买办的发源地,具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历史价值。2004年,参加并获得教育部老干部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华夏师表书画大展银奖。  2005年,完成中国传统教育篇《千字文》楷书创作。  2005年,为老母100岁生日创作“百寿图”,为了表达孝心每年在老母生日当天创作“齐寿图”(寿字数量与老母年龄相同),直至老母106岁仙逝。  2006年,参加“庆祝建党85周年书画展”,与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副书记副部长、现中国科协书记陈希合影。  2007年,与人合编《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   2007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07年8月,参加由北京市侨联主办“第三届首都新侨乡文化节” 书画展。  2007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07年10月,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题词。  2007年,与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部原部长钱正英、中科院院士许志琴、工程院院士王浩一起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题词。人民医院曾成功进行了亚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研发成功了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08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09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09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09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庆祝60周年国庆书画展。  2010年1月,为建筑学作家张克群女士著作《红墙黄瓦》和《八面来风》书写书名。张克群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其父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深圳大学首任校长。儿子高晓松是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张克群的老师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2010年4月,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出版协会主席于友先 、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等领导一起为清华大学出版社30年社庆题词。  2010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10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11年3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名毛主席题词调研考证活动。1950年6月毛主席应清华师生要求,在一张宣纸上写了6个“清华大学”字样。原件面积为25×20厘米,左上方毛主席特意注明:“右下草书似较好些”。但原件右下角的“清华大学”已丢失。经多方考察,并在上世纪50年代清华信封上找到一个字样,可能就是遗失的那个校名字样。  2011年,为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题词。   2011年5月,为建筑学作家张克群女士著作《晨钟暮鼓》书写书名。2011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11年5月,为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题词,与清华大学副校长孙继铭教授合影。  2011年6月,参加并获得北京市教育系统老同志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展一等奖;  2011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11年12月,因电影《无问西东》剧情所需书写对联、横幅、往来书信等。该影片是以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为灵感来源的一部青春励志片。由导演李芳芳编剧并执导,黄晓明、章子怡、王力宏、张震、陈楚生五大明星联袂出演,刻画了在大时代背景下感人至深、跌宕起伏的青春故事,向每一个不朽的青春传奇致敬。该影片预计在2013年暑期强档与观众见面。  2012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书画展。  2012年6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翰墨寻趣》。2012年9月,参加清华大学重阳节书画展。  2012年10月,受聘北京清美珑琥艺术馆副馆长兼艺术馆书法研究院院长,并为艺术馆题词。  2012年11月,受北大方正委托为其书写、创作用于汉字库开发的方正“德年体”行楷字稿,包括9333个汉子和500个字母符号。   2012年12月,为小行星“王永志星”主人题词“神州永志”,清华陈吉宁校长向王院士赠匾。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王院士先后担任中国火箭研究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国际小行星中心为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命名为“王永志星”。2013年3月,参加“首届公共外交书画邀请展”,山西省原省长刘振华、宗顺留中将、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理事长王权、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清美珑琥艺术馆理事长卢咸开、著名经济学家冯玉忠等400余人出席。  2013年3月,向爱新觉罗·柳芙格格赠送书法作品。格格是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和《鉴宝》杂志出品人,父亲瑞仲是著名书法家,曾长期担任溥仪御前特使,为溥仪诏书的执笔人。  2013年4月,参加清华大学102周年校庆公益书画拍卖展览,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清华教育基金会主办,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和清美珑琥艺术馆等单位协办。作品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和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理事长王权收藏。2013年4月,为中科集团、中国东方特种资源、和合文化研究院和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等知名机构题词。2013年11月,在江苏武进博物馆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清华大学金德年教授‘水木清华’书法作品展”。 2014年11月,清华德年公益美术奖启动。 2015年12月,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金德年先生为乐钱献字

崔京浩1964毕业 博士,教授,博导,曾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现任《工程力学》主编;辛克贵1983毕业 博士,教授,博导,曾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现任常务院长[1-3] ,《工程力学》编委;袁 驷1984毕业 博士,教授,博导,曾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工程力学》编委;范 重1988毕业 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4,5] ;岑 松2000毕业 博士,教授,博导,现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党委副书记[6-11] ;李聚轩1996年毕业 博士,教授,研究室主任,专业技术大校……

好人一个

船舶力学编辑部主任

朋友你好,可以单独投稿,也可以同时向多家刊物投稿。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徐玉如 (29 -17),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院士。智能水下机器人专家。生于江苏省如皋市,原籍江苏泰兴。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曾任船舶力学委员会操纵性学组副组长。生前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船总劳动模范和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主任

曹传钧被推选为北京航空学院教务组组长。面对“文化大革命”后高等教育“百废待兴”的局面,曹传钧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如何制定全校的教育规划,如何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如何培养新时期的高水平的学生。为此,曹传钧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是恢复基础部,狠抓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恢复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三是结合国际上科技发展的方向,在北航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四是重新恢复了管理系,随后又扩建为管理学院。历史证明,这四项工作对北航在新时期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北航在航空宇航制造、工业企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站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北航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曹传钧出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1982年至1988 年出任北航校长。在此期间,曹传钧与有关同志共同协作,全心致力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制定了本科教学改革的整套方案。这套方案的要点为:(1)制定具有弹性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把德育、智育、体育全面纳入教学计划;把教学内容分成必修、限选、任选三类;把完成德、智、体教学活动的“量”与“质”均折算成学分来表示,以保证“德智体三育的统一”和“基本规格和因材施教的统一”。(2)根据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当前和长远的需要调整改造专业。(3)压缩讲课学时,提倡“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方法。(4)实行全面加权学分的教学管理办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落实“严格要求和放活管理的统一”。(5)实行规范化的教学运行方式,保证弹性教学计划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的实施。这套教改方案1982年在校内试点,1984年在全校铺开,1989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众多高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78年,教学秩序刚刚恢复,曹传钧就特别提出:要大力提高全校教师的外语水平和掌握使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为此,他组织了全校中青年教师分期举办教师英语提高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他还利用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选派各专业教师出国进修、参观、考察、访问。在附近高校中,北航教师的出国人数远远高于兄弟院校,1978年至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期间仍在北航任教的55岁以上的大批骨干教师都获得了这种出国机会。这样,既开拓了教师的视野,还明确了差距,更掌握了专业主攻方向,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许多人还因此获得了国外著名高校授予的博士学位,增强了北航参与竞争的实力。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曹传钧根据北航的特点,当年就与有关部门制定了研究生招生培养计划。1984年,北航正式设立研究生院,曹传钧亲自担任研究生院院长。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实现,北航研究生院所培养的大批博士、硕士在全国各用人单位获得了普遍的好评。针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爆炸的发展趋势,曹传钧很快意识到今后走出校门的人们的知识面都要不断地更新、提高,继续教育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他在1986年又力主成立了北航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主要针对航空航天领域以及社会各方面高层次的在职人员。北航继续教育学院已成为北航整体教育体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曹传钧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航空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主任,《航空动力学报》主编。 由北航宇航学院组织,来自校内外航空航天系统的100多名曹传钧的学生在北航逸夫馆聚会,共同庆祝曹传钧教授从教50周年。

自幼喜欢读书,爱动手动脑,受到师生赞誉。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对他激励很大,决心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向科学进军”的伟大事业中去。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北京航空学院,刻苦钻研,学业进步很快,1960年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1962年分配到航空航天工业部第60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专业组长,以后历任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在本学科研究领域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其在航空科技研究上的高深造诣和突出成就得到科学界的公认。他是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发动机试验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航空动力学报》副主编。  他长期从事航空动力研究与教学,主持完成了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主体设备设计、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和总体联合调试,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负责完成了高性能推进系统工程预研和先进核心机技术研究等重要项目,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其科研成果“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获得1989年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极压气机试验研究”获得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此外,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荣立部级一等功3次。他的研究专著《试车环境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修正方法》、《航空涡喷和涡扇发动机进口总压畸变评定指南》等,受到学术界的好评;还发表了《进口流场畸变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等研究论文近70篇,在航空动力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 索引序列
  • 力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应用力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工程力学编辑部主任
  • 船舶力学编辑部主任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