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教育研究方法期刊

教育研究方法期刊

发布时间:

教育研究方法期刊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定量观察法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这套系统包括:明确的观察对象、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它的长处是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观察资料,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系统地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它的短处是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它有如下特点:调查工具标准化;调查过程标准化;调查结果标准化;研究效率高。 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计划地控制教育活动中的某些因素,以引起其他因素朝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转变,然后检验假设,并由此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教育实验要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实验对因果关系的预先设想以假说形式表现出来,实验过程围绕假说展开操纵、控制等一系列干预活动,经观察、分析,最后检验假说。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是:以文字记录的资料,报纸、期刊、教材等内容往往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以声音记录的资料,包括:上课录音、学生谈话录音、竞选会现场的录音,与某个年段的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以影像记录的资料,包括:教学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图片。 内容分析法具有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基本特点。明显的内容;客观的事实;系统的记录;量化的结果。 (二)质性方法 作为与实证研究相对的定性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传统和研究假设,为定性研究所采用的质性方法,有着它的定义。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有以下特点:调查过程灵活深入。获取信息完整真实。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访谈调查法的主要局限有:样本小、费用多、时间长、效率较低。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统计。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访谈调查不能体现匿名的特点,不能完全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顾虑,这往往会影响受访者所提供信息的客观性。 定性观察法是研究者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被观察的人或事所作的开放性观察。它有以下几种特点: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可以进行多次观察。定性观察法也有局限: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叙事研究法就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具有: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主体。形成认识时采用归纳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外来研究者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不易了解到局内人的真正想法。研究者很容易受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研究目的。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个人倾向的影响。叙事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及相关因素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着重探讨研究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系统方法论及系统思维的特点: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具有清晰性和开放性。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分析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整体性。与以往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相比,系统方法论提供了新的思维原则、模式、路线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范例。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教育活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验,课堂即实验室。强调参与、合做与交流。强调实践反思。 (六)文献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根据教师还有根据学生以及根据整节课堂的氛围来决定的,不是有简单的一些因素来决定的,乱七八糟的,反正你啥也分不清楚。

凯程老师推荐的: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这本教材,在全国有二三百个版本,但是内容上、体例上都几乎沿袭80年代王道俊王汉澜版本的。所以内容大同小异,但以后也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凯程将教育学考研较为经典的书列出如下,后附简要说明,作为参考。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首先先推荐本教育学的入门书籍,也是较为经典的教科书。这本书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社会、人之相互关系来探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概括性强。如果你是跨专业考教育学,这本书是必须细心、认真看的第一本书,尤其要细读“教育与人的发展”中的内容。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这本书虽是1999年版的,但是其基本框架定于87年左右,由于出版年代较久,内容已经陈旧,启发意义不大,但是作为较早的人教版教材,至今流通于各大书店。 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这本书93年是第一版,现代教育是它的核心概念,通篇以现代教育为理论基础。这本书总体上针性考研要求不是很强,对于教育原理不推荐用这本教材。如果要想了解现代教育问题的话应该多读一些核心期刊的论文,尤其是人大复印资料上的教育类论文,能真正帮助考生理解与思考。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这本教材较为新颖,有很多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比较西化的一本教育原理书籍,在其中提到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值得一翻,内容涵盖面广,解释详细,但也有重复的论述。但是总的来说,是一本较为不错的参考书。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02年版,08年似乎有新版本 全书共12章,即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本书每一章均采用了全面的编写体例,如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主要结论与启示、学习评价、学术动态和参考文献。书中的论述很精辟,特别有利于考研的学生去读,容易系统掌握,对于深化理解教育原理,是不错的选择。 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这本书有深度,建议是在几乎复习完一遍的时候,把这本书细细看一看,你的教育理论功底会上一个层次。

第一个和我发表的是一样,只是期数不一样,封面颜色不一样!第二个是半月刊,不太清楚,是不是改版了,我的04是第一个版本!现在野鸡其看很多,知网上查询即可!

教育研究方法期刊排名

第一、教育学参考教材——教材是基础教育学考研专业课——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博仁教育学考研辅导老师根据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并结合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命题特点,特向2013年广大考生推荐以下教育学考研教材: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这些教材和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吻合度高,基本上包括了教育学考研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和考试范围,所以,这是一套最权威的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考研成功系于专业课”,这句话道出了专业课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是因为专业课总分300分,占考研总分数的60%,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研的成败;其二,专业课也是提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或者公费名额的关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同学们一定要重视教育学考研参考教材,因为教育学考研试题对学科之间的知识点联系要求比较高,同时,跨学科之间的题目在增多。第二、公共课——保障过线根据以往的考研经验,很多同学对公共的备考不是过于轻视就是过于重视,对于公共课一定要适当分配时间。因为公共课只有政治的可以提高一些分数,英语保证过线就可以了,能够提高总分的是专业课。比如政治可以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大纲解析和陈先奎编写的政治考研系列资料,应用可以买王若平和曹其军的考研资料,博仁在开设教育学专业课的同时,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备考,避免专业课考研辅导班开课时间与公共课考研辅导班开课时间冲突,又开设了政治、英语考研辅导班。政治暑假基础强化班网络课程更是超值的便宜,政治的主讲老师陈先奎。英语也可以报网络课程。第三、保持良好心态考研不仅仅是对一个基本知识的考查,更是对一个人心理素质和毅力的考验,在考研过程中,很多同学由于各种原因而中途退出了考研。所以,在考研开始阶段就要树立坚持到底的信念和必胜的把握。这样会对你的考研备考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备考的同学,一定要抓紧时间,把基础教材要尽量看2到3遍,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一定要加油啊!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定量观察法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这套系统包括:明确的观察对象、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它的长处是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观察资料,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系统地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它的短处是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它有如下特点:调查工具标准化;调查过程标准化;调查结果标准化;研究效率高。 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计划地控制教育活动中的某些因素,以引起其他因素朝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转变,然后检验假设,并由此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教育实验要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实验对因果关系的预先设想以假说形式表现出来,实验过程围绕假说展开操纵、控制等一系列干预活动,经观察、分析,最后检验假说。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是:以文字记录的资料,报纸、期刊、教材等内容往往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以声音记录的资料,包括:上课录音、学生谈话录音、竞选会现场的录音,与某个年段的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以影像记录的资料,包括:教学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图片。 内容分析法具有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基本特点。明显的内容;客观的事实;系统的记录;量化的结果。 (二)质性方法 作为与实证研究相对的定性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传统和研究假设,为定性研究所采用的质性方法,有着它的定义。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有以下特点:调查过程灵活深入。获取信息完整真实。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访谈调查法的主要局限有:样本小、费用多、时间长、效率较低。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统计。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访谈调查不能体现匿名的特点,不能完全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顾虑,这往往会影响受访者所提供信息的客观性。 定性观察法是研究者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被观察的人或事所作的开放性观察。它有以下几种特点: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可以进行多次观察。定性观察法也有局限: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叙事研究法就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具有: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主体。形成认识时采用归纳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外来研究者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不易了解到局内人的真正想法。研究者很容易受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研究目的。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个人倾向的影响。叙事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及相关因素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着重探讨研究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系统方法论及系统思维的特点: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具有清晰性和开放性。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分析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整体性。与以往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相比,系统方法论提供了新的思维原则、模式、路线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范例。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教育活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验,课堂即实验室。强调参与、合做与交流。强调实践反思。 (六)文献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凯程老师推荐的: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这本教材,在全国有二三百个版本,但是内容上、体例上都几乎沿袭80年代王道俊王汉澜版本的。所以内容大同小异,但以后也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凯程将教育学考研较为经典的书列出如下,后附简要说明,作为参考。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首先先推荐本教育学的入门书籍,也是较为经典的教科书。这本书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社会、人之相互关系来探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概括性强。如果你是跨专业考教育学,这本书是必须细心、认真看的第一本书,尤其要细读“教育与人的发展”中的内容。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这本书虽是1999年版的,但是其基本框架定于87年左右,由于出版年代较久,内容已经陈旧,启发意义不大,但是作为较早的人教版教材,至今流通于各大书店。 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这本书93年是第一版,现代教育是它的核心概念,通篇以现代教育为理论基础。这本书总体上针性考研要求不是很强,对于教育原理不推荐用这本教材。如果要想了解现代教育问题的话应该多读一些核心期刊的论文,尤其是人大复印资料上的教育类论文,能真正帮助考生理解与思考。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这本教材较为新颖,有很多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比较西化的一本教育原理书籍,在其中提到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值得一翻,内容涵盖面广,解释详细,但也有重复的论述。但是总的来说,是一本较为不错的参考书。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02年版,08年似乎有新版本 全书共12章,即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本书每一章均采用了全面的编写体例,如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主要结论与启示、学习评价、学术动态和参考文献。书中的论述很精辟,特别有利于考研的学生去读,容易系统掌握,对于深化理解教育原理,是不错的选择。 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这本书有深度,建议是在几乎复习完一遍的时候,把这本书细细看一看,你的教育理论功底会上一个层次。

1、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法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根据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真实验、准实验等。2、教育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就是实践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亦称个案历史法。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在现场收集数据的叫做“实地调查”。它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4、教育观察法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其特点是目的明确、真实自然、直接翔实。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观察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教育观察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自身优点,如简单易行,但也存在局限性。不同类型的教育观察法所需的设计有不同特点,但下列步骤是共同的: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选择观察方法;编制观察记录表。5、文献法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教育研究方法期刊总结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定量观察法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这套系统包括:明确的观察对象、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它的长处是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观察资料,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系统地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它的短处是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它有如下特点:调查工具标准化;调查过程标准化;调查结果标准化;研究效率高。 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计划地控制教育活动中的某些因素,以引起其他因素朝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转变,然后检验假设,并由此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教育实验要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实验对因果关系的预先设想以假说形式表现出来,实验过程围绕假说展开操纵、控制等一系列干预活动,经观察、分析,最后检验假说。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是:以文字记录的资料,报纸、期刊、教材等内容往往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以声音记录的资料,包括:上课录音、学生谈话录音、竞选会现场的录音,与某个年段的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以影像记录的资料,包括:教学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图片。 内容分析法具有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基本特点。明显的内容;客观的事实;系统的记录;量化的结果。 (二)质性方法 作为与实证研究相对的定性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传统和研究假设,为定性研究所采用的质性方法,有着它的定义。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有以下特点:调查过程灵活深入。获取信息完整真实。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访谈调查法的主要局限有:样本小、费用多、时间长、效率较低。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统计。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访谈调查不能体现匿名的特点,不能完全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顾虑,这往往会影响受访者所提供信息的客观性。 定性观察法是研究者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被观察的人或事所作的开放性观察。它有以下几种特点: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可以进行多次观察。定性观察法也有局限: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叙事研究法就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具有: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主体。形成认识时采用归纳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外来研究者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不易了解到局内人的真正想法。研究者很容易受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研究目的。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个人倾向的影响。叙事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及相关因素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着重探讨研究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系统方法论及系统思维的特点: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具有清晰性和开放性。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分析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整体性。与以往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相比,系统方法论提供了新的思维原则、模式、路线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范例。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教育活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验,课堂即实验室。强调参与、合做与交流。强调实践反思。 (六)文献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谈谈你对教育研究方法的认识本学期,参加了江苏师范大学的《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通过这几天的深入的学习,让我对教育研究方法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同时对教育研究方法有了一个从基本上不认识到较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感触颇多。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推进教育理论建设,拓展人类知识宝库;提高教师素质。许多教育研究问题都是针对现实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教育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入手,到实践中去。我虽然在学校里面工作,但是教学经验还是有些缺乏。教育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学科互相交叉渗透、互相协作的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目前学完了本课程的最大的感触就是自己才刚刚的入门,很多的东西都是一知半解,并且将所学用于实践中还有很大的不足。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在职学习时间

1、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法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根据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真实验、准实验等。2、教育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就是实践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亦称个案历史法。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在现场收集数据的叫做“实地调查”。它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4、教育观察法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其特点是目的明确、真实自然、直接翔实。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观察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教育观察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自身优点,如简单易行,但也存在局限性。不同类型的教育观察法所需的设计有不同特点,但下列步骤是共同的: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选择观察方法;编制观察记录表。5、文献法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通过这几天的深入的学习,对教育研究方法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同时对教育研究方法有了一个从基本上不认识到较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感触颇多。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推进教育理论建设,拓展人类知识宝库;提高教师素质。许多教育研究问题都是针对现实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教育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入手,到实践中去。我虽然在学校里面工作,但是教学经验还是有些缺乏。教育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学科互相交叉渗透、互相协作的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目前学完了本课程的最大的感触就是自己才刚刚的入门,很多的东西都是一知半解,并且将所学用于实践中还有很大的不足。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在职学习时间有限,还有家庭的负担,闲暇时间很少,工学矛盾非常突出,只能挤些时间。光系统的了解还不够,还要真正的掌握并灵活的运用。老师已经引导我们进入,今后要我们在实际中进一步学习、体会和应用了。这门课学得很累、很辛苦,说心理话,在职学习真是不容易,如果对自己稍有一点同情心,也就可能放弃了。

教育研究方法期刊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指导思品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就现行思品教材而言,都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就其中的方法来说,则尚存在欠缺。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肯定会对小学生的道德能力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探讨小学思品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确是当务之急。现在笔者就小学思品课教学中五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作些探索。 一、明理法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教师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如在“明礼”教育中,有位老师从《中华成语故事》的录像带中挑选《曾子杀猪》的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而后让学生讨论有关“诚信”方面的话题。这样,学生对《讲信用》一课中对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不正”等有了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会有怎样的后果。 可见,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通过明理方法进行教学,在提高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陶冶法 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为了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小学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设法陶冶学生的心灵。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先组织学生看了一个小品,内容是某同学因一点小事而生气,然后让大家讨论:生气好不好?为什么?使大家认识到生气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没有好处,经常生气不但容易得病,而且还会影响到与别人的关系,老师、家长、同学都不喜欢好生气的人。在课堂教学之余,老师积极进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经常组织“班级之最”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并且他的名字还要被写上“班级之最”光荣榜。这样,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这个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劲头更足了,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绝迹了。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三、感染法 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感染法就是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以达到教学目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敬礼,五星红旗》一课时,由于该课的内容是讲述20世纪80年代一批身处异国他乡的少先队员尊敬国旗,维护国家荣誉的事。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她先让同学们预习了该课,然后让他们运用网络、书籍和搜集家中音像制品等材料,学生的收获远比老师想像的要多。他们在课堂上播放了家里录制的奥运健儿领奖时国旗冉冉升起的感人一幕,诉说了沈阳五星河体育馆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足球提前出线时全场红旗翻滚和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动人场面,甚至唱《歌唱祖国》和《红旗飘飘》两首歌曲,从而了解了国旗和国家的关系和五星红旗对我们中国的意义。整堂课中教师仅仅作为一名参与者与学生一同表述,有些内容和录像场面使教师们激动不已

认为为二位

《教育研究》杂志的论文格式是怎么样的?学术堂来给大家一一讲解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正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着、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1、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法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根据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真实验、准实验等。2、教育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就是实践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亦称个案历史法。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在现场收集数据的叫做“实地调查”。它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4、教育观察法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其特点是目的明确、真实自然、直接翔实。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观察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教育观察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自身优点,如简单易行,但也存在局限性。不同类型的教育观察法所需的设计有不同特点,但下列步骤是共同的: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选择观察方法;编制观察记录表。5、文献法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期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没有提到。学前教育研究视界下的中国学前儿童游戏是角色游戏,让儿童在角色中寓教于乐。根据2022年考试大纲要求,学前教育专业采用上机考试和现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考试科目:专业基础知识(机考);幼儿园教育案例分析、钢琴弹唱、舞蹈表演、命题画(专业技能考试)。学前教育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教育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前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现代汉语、教师口语、儿童哲学、儿童文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声乐、美术、钢琴、舞蹈等。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是由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提出的。他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的影响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福禄贝尔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他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还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游戏和儿歌》(1843)、《幼儿园教育学》(1862)。虽然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中有唯心主义观点,但他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

  • 索引序列
  • 教育研究方法期刊
  • 教育研究方法期刊排名
  • 教育研究方法期刊总结
  • 教育研究方法期刊论文
  • 期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