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核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

核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

发布时间:

核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

综合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二是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三是广域课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四是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象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拓展资料:综合课程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例如, 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生理等学科合并为理科。课程综合的思想,发轫于赫尔巴特的教材联络说。联络说在 19 世纪末进入美国,发展为以知识本位综合的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以儿童本位综合的活动课程;以社会本位综合的核心课程。综合课程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合科教学,是针对学科课程只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脱离乡土的实际生活,忽视人的情感等心灵世界的种种缺陷提出的一种课程类型。它主张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习一定的课题。后来,在美国出现了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即将具有逻辑相关性的一组学科归纳组成社会、理科、美术、人文一类的若干领域。到二战前,综合课程理论进行了10年的广泛讨论,并付诸实践。80年代在美国出现STS课程、社会中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不同形式。60年代以来,英国出现了“统合教学日”,即儿童在具备有多种多样的教材、教具的环境中,自由的展开自主的学习活动,探讨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以综合性的课题研究的形式引进日课。日本80年代出现了合科指导的思想,注重儿童自身的主动探究,打破学科界限,他们现行的综合理科即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的实践。综合课程在我国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在广东等地已有了实验性的实施研究。研究对象学科本位又称综合性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特点在于,它试图把那些具有相关性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综合学科。比如,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融合为生物学,将地质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融合为地理学。社会本位以值得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核心,来组织和编排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盛行的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科学——技术——社会课程”(简称STS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STS教育主要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互相影响;“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关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试图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等;“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则主要关注如何使学生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发展对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以促进国际交往与合作。儿童本位这种课程又称“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其特点是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来组织课程活动,前面所讲的“活动课程”即是这种类型的综合课程。

核心课程是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在实质上,它是活动课程的发展。核心课程论者认为:编制课程既要照顾儿童的发展阶段,又要反映人类的基本活动。主要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不同年级学习的核心主题。核心主题可以避免学科课程距离生活过远,能对儿童的兴趣和动机给予必要的引导;还可避免活动课程内容过分零散的缺点。核心课程在高年级的推广价值不大,因为仍然很难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巩固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而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生产、生活和大学生物专业、农业专业所需要的。

社会中心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从课程形态上看现代学校课程可分为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也被称之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以英国斯宾塞、德国赫尔巴特、美国布鲁纳为代表,这一理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自“二战”后,这一课程理论主要来源于“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也可称之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弗莱雷为代表。他认为应该把课程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这种理论不太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社会的重大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和存在主义课程理论。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以杜威为代表。他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可取的,应代之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杜威认为,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应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此外,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应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次序,充分关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不同课程流派的主张观点有以下:(一)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基本观点:主张教学内容以学科为重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组织,使学生较好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缺陷:较多强调按照知识体系编制课程,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重视不够,容易脱离现实。(二)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基本观点:是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和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究课程和组织教学。优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强调实践活动,有助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缺陷:过分夸大儿童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三)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康茨,拉格;布拉梅尔德。来源: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分化出来,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基本观点: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自由,需要,忽视社会的需要,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优点: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客观要求,课程学习深入社会生活;强调课程结构有意义的统一性,深刻认识到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缺陷:夸大了学校变革社会的功能,把课程设置的重点完全放在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预想的课程目标很难实现。

综合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二是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三是广域课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四是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象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拓展资料:综合课程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例如, 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生理等学科合并为理科。课程综合的思想,发轫于赫尔巴特的教材联络说。联络说在 19 世纪末进入美国,发展为以知识本位综合的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以儿童本位综合的活动课程;以社会本位综合的核心课程。综合课程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合科教学,是针对学科课程只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脱离乡土的实际生活,忽视人的情感等心灵世界的种种缺陷提出的一种课程类型。它主张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习一定的课题。后来,在美国出现了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即将具有逻辑相关性的一组学科归纳组成社会、理科、美术、人文一类的若干领域。到二战前,综合课程理论进行了10年的广泛讨论,并付诸实践。80年代在美国出现STS课程、社会中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不同形式。60年代以来,英国出现了“统合教学日”,即儿童在具备有多种多样的教材、教具的环境中,自由的展开自主的学习活动,探讨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以综合性的课题研究的形式引进日课。日本80年代出现了合科指导的思想,注重儿童自身的主动探究,打破学科界限,他们现行的综合理科即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的实践。综合课程在我国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在广东等地已有了实验性的实施研究。研究对象学科本位又称综合性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特点在于,它试图把那些具有相关性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综合学科。比如,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融合为生物学,将地质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融合为地理学。社会本位以值得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核心,来组织和编排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盛行的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科学——技术——社会课程”(简称STS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STS教育主要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互相影响;“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关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试图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等;“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则主要关注如何使学生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发展对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以促进国际交往与合作。儿童本位这种课程又称“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其特点是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来组织课程活动,前面所讲的“活动课程”即是这种类型的综合课程。

社会中心课程又称为核心课程

按任务分: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按制定主体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按……分:单一课、综合课

综合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二是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三是广域课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四是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象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拓展资料:综合课程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例如, 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生理等学科合并为理科。课程综合的思想,发轫于赫尔巴特的教材联络说。联络说在 19 世纪末进入美国,发展为以知识本位综合的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以儿童本位综合的活动课程;以社会本位综合的核心课程。综合课程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合科教学,是针对学科课程只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脱离乡土的实际生活,忽视人的情感等心灵世界的种种缺陷提出的一种课程类型。它主张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习一定的课题。后来,在美国出现了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即将具有逻辑相关性的一组学科归纳组成社会、理科、美术、人文一类的若干领域。到二战前,综合课程理论进行了10年的广泛讨论,并付诸实践。80年代在美国出现STS课程、社会中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不同形式。60年代以来,英国出现了“统合教学日”,即儿童在具备有多种多样的教材、教具的环境中,自由的展开自主的学习活动,探讨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以综合性的课题研究的形式引进日课。日本80年代出现了合科指导的思想,注重儿童自身的主动探究,打破学科界限,他们现行的综合理科即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的实践。综合课程在我国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在广东等地已有了实验性的实施研究。研究对象学科本位又称综合性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特点在于,它试图把那些具有相关性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综合学科。比如,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融合为生物学,将地质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融合为地理学。社会本位以值得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核心,来组织和编排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盛行的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科学——技术——社会课程”(简称STS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STS教育主要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互相影响;“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关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试图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等;“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则主要关注如何使学生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发展对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以促进国际交往与合作。儿童本位这种课程又称“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其特点是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来组织课程活动,前面所讲的“活动课程”即是这种类型的综合课程。

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从学校产生,学科中心课程论就发展起来了。随着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在我国古代,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年)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文”(诗、书、礼,乐)说,是我国最初形成的学科研究理论依据。在西方,柏拉图(Platon, 公元前 427~前 347 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等认为一个真正的自由普通教育的内容应当由少数经过仔细选择的学科组成,这个学说自古希腊时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前,支配了欧洲的学校课程,长达一千五百年以上。文艺复兴时期以后,资本主义兴起,生产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冲破了宗教的束缚,教育也获得很大的发展。英国教育家培根(F.Bacon,1561~1626年)首先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学校主要应当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 年)倡导“泛智主义”(Pansophism),在他的专著《大教学论》(1632 年)里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有用的,是培养“全知全能”的“智慧接班人”所需要的,都应该包括在课程之内。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年)是最早以心理学为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人,他信奉“主知主义” (Intellectualism),把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看作一个根本的教育任务。他认为应当培养六种兴趣 (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并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例如,为培养思辨的兴趣(进一步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应设数学、逻辑学、文法等学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 年)在学科中心课程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从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观点出发,提倡实用科学知识,反对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绅士教育课程或古典文科中学课程,主张适应资产阶级新需要的实科课程。这反映了工业革命或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科学和生产、科学和教育开始结合起来的趋势。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们为过“完满生活”作准备。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 年)一文中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这是考虑到所有各方面得来的结论.“科学作为学校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说来,也具有最大的价值。”斯宾塞还对所谓的“完满生活”的活动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五个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科进行分类安排。例如数学、力学等学科,就是为了准备间接自我生存的活动,包括谋生、赚钱、设计、生产等而设立的。值得一提的是,斯宾塞的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于佩里有极大的影响,促进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数学课程近代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学科中心课程论具有五大优点,分别是: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学科中心课程论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课程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学科中心课程论也就不断受到抨击,主要认为它易于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尽管如此,学科中心课程论在欧美各国仍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 从古代到现代学校始终采用学科中心课程。《美国大百科全书》“课程”词条称: “学科课程是始终没有被其他课程所取代的课程”。这是符合事实的。可见,学科中心课程的影响是深远的, 其优越性的地位和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儿童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Child-centered Curriculum)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Activity-centered Curriculum)或经验课程 (ExperienceCurriculum)。儿童中心课程论的思想首先应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J.J.Rousseau,1712~1778 年)。他提倡“自然主义” (Naturalism),倡导 “自然教育论”,主张采用摆脱封建统治影响的“适应自然”的教育方法,培养“自然人”。卢梭的课程论的核心,在于创造性地发现儿童内在的“自然性”,教育不能无视儿童的本性和现实生活,必须遵循儿童的“自我活动”,采取适应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教育方法。卢梭非常重视“直接经验”,甚至提出:“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在卢梭所写的《爱弥儿》中,已经提出了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思想。给儿童中心课程以系统的理论基础的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J.Dewey,1859~1952年),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 不能照顾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科分得过细,又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他主张教育内容应该密切联系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杜威曾说过:“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反对把教材视为“固定的和现成的”、“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特别强调“从做中学”,如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等,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的经验,可以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克服知识的孤立性,为儿童提供对世界的完整认识。因此,可以将这里的“活动”大体与“社会生活”看作同义语, 也就是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所以要以儿童为中心来进行课程设置,使课程满足儿童当前的需要和兴趣。可以说,活动中心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作为教学和课程设置的中心。在他看来,儿童有4种本能的动机,即社会动机(同其他儿童在一起活动的欲望)、建设动机(对原料加工和建造各种事物的欲望)、探索动机(好奇的倾向和实验的愿望)和表演动机(爱好创作和欣赏各种艺术的倾向)。活动中心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择,都要围绕着儿童的这些动机来进行。  杜威的学生克伯屈(W.H.Kilpatrick,1871~1965 年)创立的“设计教学法”(1918 年)把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论体现得最为完善。所谓“设计教学”就是要学校在学生的有计划的活动中进行教育。这种活动必须由儿童决定目的,儿童制订活动计划,儿童自己实施活动,儿童自己评价活动效果。儿童在设计活动中可以获得知识,培养兴趣、能力和各种品质。1919年成立了“进步教育协会”,使儿童中心课程在美国中小学广泛流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持续近五十年之久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旧中国,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其他一些实验学校的实验,都是以“活动中心课程”和“设计教学”的原则为依据的。新中国成立后批判了这种课程论,但60年代“文革”期间,又曾出现“典型产品组织教学”,“以战斗任务带动教学”等做法,实质上也是贯彻“活动中心课程论”。  由此可见,儿童中心课程论有以下优点:从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注意从活动、经验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但如果完全按照儿童中心课程论的观点来进行课程设置,也会出现以下弊端:课程内容局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儿童中心课程论虽然没有普遍实行,但它在课程理论上的价值是不能抹煞的,在小学低年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适当采用活动课程,来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很有益的,它也给中小学和高等学校编制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实际上,在现代的课程设置中,已经不存在单纯的学科中心课程论和单纯的活动中心课程论,从现行的教学计划来看,既有学科中心课程,又有活动中心课程(如生产劳动、见习与实习、社会实践、军事训练以及某些工艺性课程),这两种课程理论已经逐渐相互吸收,取长补短,融合成为当前主要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尤其是在我国的课程设置中,在吸收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合理内涵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结合,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就已经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组成。 (三)结构主义课程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以知识结构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纳( JeromeBruner, 1915- ),他的课程理论主要是关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结构的,他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本结构,指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联系以及这门学科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基本结构,便于学生领会事实并能对它进行分类和评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结构主义课程论比较重视掌握概念,列出结构的程序,主张把学习重点放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上,强调通过发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及结构。这种课程理论主张在编制教材时应把学生智慧发展程序和学科结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科结构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结构主义课程论把结构主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引进课程结构中来,符合系统科学的理论,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新技术革命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但是,由于这种课程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精英教育”因而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过分的强调理论,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尽管理论上的期望值很高,但经过普通学校的实践检验,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理论适用于具有较高能力的学生,或许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更适宜、更有意义。鉴于此,结构主义课程论缺乏普遍适用性的特点,尤其对中小学生更不适用,不能取得预期效果也在意料之中。但这种理论对于高等学校的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社会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论课程强调以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中心,是为了克服儿童中心课程论的片面性提出的,它主张涉及课程的依据是通过社会问题的分析而确定的,不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但赞成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界限,而打破的方法不以学生活动来组织课程,而是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课程设计的核心,所以社会中心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相对于学科中心课程论和活动中心课程论而言,社会中心课程论产生的较晚,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分为两个流派,社会适应派和社会改造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各自的观点。社会适应派有关于社会中心课程论的观点和主张,社会的变化是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是社会的代理机构,社会在不断发生变革,所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都应该为学生服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断变化的世界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很好的在这个世界立足。  与社会适应派不同,社会改造派认为,社会在不断变化,应该把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它的宗旨不是为了适应变化的社会,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社会的工具,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投人社会改革之中,扮演改革者的角色。因此,它要求根据改造社会的需要来设置课程,把课程及其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与社会的改造联系起来,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组织学校课程。这一理论中提出的课程组织结构是十分独特的,有以下特点:课程的结构是车轮状的,轮子的轴心代表某些关键性的问题轮辐是由讨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职业训练等组成的各类课程,它们是解释和解决轮轴中关键问题的重要前提和支持;轮胎将涉及轮轴问题的所有相关课程统一了起来,使这个车轮得到了有机联系。 按照这种独特结构设置的课程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生活问题为中心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内容侧重于生活问题,每次活动不必安排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一个班的指导工作不是由一个教师来担任,而且这种课程强调直接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强调个人研究,而不重视教师的系统讲授。所以,以改造社会为中心,目的不是学习各种知识,而是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改造社会、改造传统;另一种是核心课程,它介于学科中心课程和活动中心课程之间,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从实际问题出发,把两三门学科结合起来。一般由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一系列活动对一个班进行教学。每次教学活动是在一个连续的单位时间( 如2、3节课) 内进行的。  虽然,社会适应派和社会改造派的观点不尽相同,各自有所侧重,但它们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这正是社会中心课程论的真正价值和创新点。每种理论被提出来,就有它的合理性和优点,社会中心课程论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优点表现在: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而不是孤立的按照分科去学习,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间题的方法;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按照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设置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按照这种理论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但是,社会中心课程论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它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认为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但事实上,只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其次,它忽视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系统性,割裂了各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再次,它过分强调社会需要,忽视了影响课程设置的其他因素,因此,社会中心课程论也不是解决课程设置问题的既全面又有效的普遍适用的理论,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学科课程和核心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主观学习经验 客观学科教材 o对定义的解析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 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 进一步明确活动的指向性、目的性的作用, 使过程与结果、形式和实质更加密切地融合为一体 第一章第一节 o对定义的解析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表现形式多样化,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

专业基础课: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设置的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比如我们文秘专业开设的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中外文学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指一个专业中开设的富有该专业特色,以该专业中以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比如文秘专业开设的办公自动化、秘书实务、社交礼仪、速记等课程。

历史学(师范) 四年制本科 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培养健全发展、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先进的历史学科教育理念和专业特长、能够胜任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核心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教师教育特色课程、实践类课程三个大类,包括: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系列、历史要籍选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等,以及一定数量的跨学科课程;历史教育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学参观等。上述课程于历史学科教师的专业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科亦实施导师制培养,通过科研立项等措施,加强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 专业特色:中学历史教师的摇篮。 就业方向:报考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从事基础教育系统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 历史学(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四年制本科 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主要培养高水平的历史专业教学和科研人才。配备全国一流的师资队伍,设置专门的培养方案,在部分省市统一招生。强调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以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为学习目标。重点围绕导师制、研修课、读书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科研立项、专业实践等培养环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学功底和较高学科素养,掌握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已有百余名学生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包括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核心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可学习到历史专业所有课程,以中国史为主要培养方向。其中专业必修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选读、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北京史等。专业选修课有中国历代断代史、史料学与文献研读、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史学规范与论文写作等几大系列,供学生自主选择。 专业特色:全国最早的高水平历史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就业方向:大多数学生推荐免试或考取研究生;出国留学深造;还可选择就业于各级各类政府机构、文化企事业单位(如博物院、出版社、报社、杂志社、文化公司)以及中等教育单位。

会计专业课程核心课程

回答 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请问您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呢? 专业基础必修:会计学原理 、管理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原理 专业基础选修:公司法、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学、国际贸易、运筹学、组织行为学 专业必修:金融学、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财务管理、投资学、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分析、高级财务管理 专业选修:成本会计、审计学、税收会计、高级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货币银行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等。 提问 你好,初中毕业,空白了6年,可以学什么专业。 回答 学汽车维修很不错的。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很吃香的,学这个发展前途很好的 提问 嗯,谢谢 回答 这个专业还可以 提问 那个女生的话,学什么好? 回答 幼师或者高铁乘务都很不错 提问 嗯,谢谢 回答 这些都是初中毕业女孩子学习的 更多12条 

会计专业主要是学《基础会计》、《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税收基础》、《统计基础知识》、《经济法律法规》、《会计基本技能》、《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

我说的是专业课程,其余的很多都属于公共课和大一必修课,都不是很难1、会计学专业最基础的课程是《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这三门课是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得科目。当然从业资格证也可以考《珠算》。《会计电算化》和《珠算》是任选一门考。不过现在基本上考的都是《会计电算化》。2、初级学的是《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3、中级是《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这些是要很久才有资格考的,就不说了

回答 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请问您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呢? 专业基础必修:会计学原理 、管理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原理 专业基础选修:公司法、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学、国际贸易、运筹学、组织行为学 专业必修:金融学、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财务管理、投资学、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分析、高级财务管理 专业选修:成本会计、审计学、税收会计、高级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货币银行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等。 提问 你好,初中毕业,空白了6年,可以学什么专业。 回答 学汽车维修很不错的。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很吃香的,学这个发展前途很好的 提问 嗯,谢谢 回答 这个专业还可以 提问 那个女生的话,学什么好? 回答 幼师或者高铁乘务都很不错 提问 嗯,谢谢 回答 这些都是初中毕业女孩子学习的 更多12条 

  • 索引序列
  • 核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
  • 社会中心课程又称核心课程
  • 社会中心课程又称为核心课程
  • 学科课程和核心课程
  • 会计专业课程核心课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