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里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里

发布时间: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里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全长55.6厘米,越玉勾践剑虽然已深埋地下2300多年,但至今仍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曾试之以纸,二十余层一划而破。足证《战国策,赵策》所记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医”决非向壁杜撰,《越绝书·宝剑篇》曾记有名剑鉴赏家薛烛对越王勾践的“纯钩”宝剑评论说:“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观其瓤,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溢于塘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职冰释。……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好犹不能得一物”。而《庄子·刻意篇》则云:吴越之剑“押而藏之,不敢用也,主之至也”,其声价之重自不待言。  据复旦大学等有关专家进行科学测定,越王勾践剑的主要的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公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的技艺。1973年6月在日本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时,这把宝剑和东汉的银楼玉衣都是其中的精品,郭沫若先生在展出前,专为勾践剑和银楼玉衣题诗一首,诗云:“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安错金,银搂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并指出“剑铭自作,实赖民工;衣被王躯,裁成对革。创浩历中者。并北英雄帝干。乃是人民工匠当 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曾在祝辞中说:“在这次出土文物展会里还特别展出了与楚有关系的古城发掘出越王勾践的剑。对中国政府这种特殊的照顾和好意,我表示衷心地敬意越王勾践剑的展出,轰动了日本科技界和考古学界,许多学者对我国古代精湛的铸剑工艺盛赞不已,叹为观止,1984年12月越王勾践剑又和刚在江陵出上不久的吴王夫差矛赴香港展出,被香港各界人士誊为“稀世珍宝”,是我国古代兵器中的“双壁”。  然而,当时的越国领土地处今浙江一隅,越王勾践的宝剑为什么会在远隔千里之外的江陵墓中出土呢?香港考古学家吕荣芳先生根据该楚墓中一起出土的竹简研究,认为墓主人滑即邵滑,也即淖滑,邵滑是楚怀王时的大贵族,吕先生进一步从《史记·甘茂列传》和《韩非子·内储说下》所载史料剖析,认为楚怀曾派邵滑到越,离问越国内部矛盾,诱使越国内乱,而楚怀王乘乱之机而亡越。邵滑是灭越的大功臣:楚怀王把从越国掠夺回来的越王勾践剑作为战利品赏赐给了邵滑,邵滑死后,将这把弛名天下的宝剑殉葬,以显赫他生前的功绩,这是有可能的(见《厦门大学学报》1977年第4期),中山大学古文研究室同志通过对该墓出士竹简的整理研究,也主张墓主人是邵固,越王勾践剑是从越国缴获的战利品。(见《中山大学学报》1977年第2期)。  陈振裕先生从这座楚墓出土的竹简,墓葬形制,随葬器物与其他墓葬的同类器物分析比较,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墓主邵固并非邵滑,墓主邵固应是生活在楚威王或早些时候,而史书记载中的邵滑主要政治与外义活动都在楚怀王后期,邵固与邵滑是生活于不同时期的两个人。墓主邵固生前的社会地位只相当于大夫这一等级;而史书记载中的邵滑在楚怀王十五年以前就是楚国的一位老练的外交家,在“齐破燕”后,曾担任了联赵魏伐齐的重要使命;尔后又被派到越国,为越王所用。五年后,由于邵滑在越国搞离间活动,遂使越国内乱,楚国便趁机出兵灭掉越国,邵滑是灭越的大功臣。根据史书和竹简所记,楚越之间的关系在楚威王之前是很密切的,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而勾践将他珍贵的青铜宝剑作为嫁女之器而流入楚国,这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墓主邵固是以悼为氏的楚国王族,从他祭把先王、先君推测,他是楚悼王之曾孙,竹简中还记他常“出入侍王”,说明他与楚王的关系非常密切。死时很年轻,楚王为了表彰他的忠心侍候而把名贵的越玉勾践剑剔葬邵固墓中,也是很有可能的(陈文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  方壮酞先生则认为越王勾践剑何以会流落到楚国来,这是和楚国灭越问题分不开的。因此,江陵望山1号墓的上限必然在楚国灭越以后,它的下限必然在楚顷襄王徒都于陈之前。因为楚国灭越以前,越国正在强盛时期,勾践宝剑不可能流落在国外。据方先生研究,越王勾践剑也有“可能是越国王子奔楚国,客死郢都的随葬品”(见《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除上述三种意见外,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认为:春秋未年,晋联吴以抗楚,楚联图吴,互相报聘,故吴物人晋,而越器亦出土于楚都,勾践灭吴以后,越楚接壤,更有交流互赠之可能也(引自《文物天地》1986年第5期谭维四文章)。如此看来,越王勾践这把随身佩带的青铜宝剑,为什么会在远离越国的江陵楚国墓葬中出土,还是一个未解之迷。

江汉考古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立足长江、汉水流域,在长江中游史学研究、楚文化及简牍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在海内外拥有了相对固定的作者与读者群。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让人惊奇的是,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它千年不锈的原因是什么呢? 近年来,随着越王勾践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种“复制”或仿制的相继出现,人们普遍相信,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是因为剑身经过硫化处理。本报4月27日的《越王勾践剑因何千年不锈》文章也主要阐述了此种说法。近日,湖北省博物馆、省考古所研究员后德俊撰文认为,该剑出土时并不是绝对没有生锈,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其次,出土至今还不足40年,该剑的表面已经不如出土时明亮,说明在目前这样好的保管条件下,锈蚀的进程也是难以绝对阻止的。 后德俊研究员告诉记者,其实,24年前,他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越王勾践剑不锈之谜》的小文章,刊登在湖北省考古学会主编的学术性刊物《江汉考古》1980年的第一期上。当时,他认为已经将问题基本上说清楚了。但由于《江汉考古》是一本学术性的刊物,加之1980年第一期又是其创刊号,发行量不多,许多人可能没有看过或不了解他的这篇小文章。现在看到许多媒体关于越王勾践剑的报道离事实越来越远,他认为有必要将此事再次澄清。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从而加深对文物的了解。 越王勾践剑主要成分为铜,出土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剑完全隔绝氧气是其不锈的主要原因。 后德俊研究员说,越王勾践剑是采用青铜铸造而成,这已经为现代科学分析所证实。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为铜与锡的两元合金,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四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合金组成中,铜与锡的含量依制作的年代、地点、原料来源、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铜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锡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还含有铅、铁等其它成分。 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可能是原料中含的杂质。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发生锈蚀的途径一般说来有这样几条:在潮湿的条件下,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时,发生锈蚀,生成铜盐;在潮湿的条件下与贵重金属(如金、银等)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与硫或含有硫的物质接触,生成铜的硫化物等。 再来看看越王勾践剑所处的外部环境:该剑1965年冬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内棺中,位于墓主人的左侧,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内。这座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一种质地细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学界称之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采用的还是经过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经过夯实的填土等原因,使该墓的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这么多的密封层基本上隔绝了墓室与外界之间的空气交换。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在完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钢铁都不会生锈的。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二。 望山一号楚墓处在现代荆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地下水位较高,该墓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碱性不大,基本上为中性,这从该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况较好而得到证实。地下水浸泡后,墓室内空气的含量更少。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三。 此外,还有三点证据可以证明,越王勾践剑的不锈之谜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 第一,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不是绝对的没有生锈,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该剑出土后一直放在囊盒中妥善保管,但是,出土至今还不足40年,该剑的表面已经不如出土时明亮了,说明在目前这样好的保管条件下,锈蚀的进程也是难以绝对阻止的。 第二,与越王勾践剑同时出土的还有三件青铜剑,这三件青铜剑都放在该墓棺外的椁室内,相对说来它们所处环境的密封程度不如越王勾践剑,但是它们的锈蚀程度也较轻微,甚至与越王勾践剑完全相同。 例如,出土于该墓头箱(考古术语,指墓主人头部所对的椁室)、编号为T109的青铜剑,素面无花纹,出土时“刃薄而锋利,保持着耀目的光泽”(考古发掘报告语);出土于该墓边箱(考古术语,指墓主人身旁所对的椁室)、编号为B127的青铜剑,形制与越王勾践剑相近,“整个剑身的两侧均满饰黑色的菱形花纹,非常优美。保存也很完好,刃薄而锋利,可与越王勾践剑媲美。”(考古发掘报告语)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内、被称为“铜斧之王”的大铜斧,出土于湖北大冶铜绿山古代开采铜矿石的矿井内,表面布满了与刃部垂直的划痕,是一件古代劳动人民实用的采矿工具。由于出土于古代矿井淤泥中,出土时表面仍然泛有青铜的光泽,锈蚀程度也较轻微。 第三,与越王勾践剑时代相近、制造工艺也相近的吴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江陵马山楚墓,由于该墓的保存情况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经腐烂,夫差矛出土时不仅矛柄几乎全部腐烂,其青铜表面也都布满了绿色的锈层。后德俊研究员说,他曾亲手保护处理过这件珍贵文物,其锈蚀情况与同时期的其它出土青铜器基本相同。 以上所述均已说明,越王勾践剑的不锈之谜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而不是其它。 勾践剑表面上的硫化物,其实是墓室中尸体、丝绸衣物、食物等腐烂后产生的。 后德俊研究员说,越王勾践剑出土至今仅做过一次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剑表面黑色花纹处的含硫量只有5%、剑格表面的含硫量比较高,达9%-9%,在剑身的其它部位都未检测出有硫存在。这就说明该剑锈蚀程度的轻重与硫的存在没有关系。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硫化铜是一种结构并不致密的物质,无法在青铜器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现代文物工作者在保护古代青铜器时从来也未采用过硫或硫化物。 古代工匠们是否在越王勾践剑的表面采用过硫化处理的工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硫化铜是一种结构并不致密的物质,在用剑时,人的手指会经常摸到剑格,从而很快就将该处的硫化铜抹去,既如此,还有必要进行硫化处理吗? 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们的墓葬中一般都有大量的陪葬品,情况十分复杂。尸体、丝绸衣物、食物等腐烂后都会产生相当多的硫化物,这就是越王勾践剑上硫的来源。 越王勾践剑上的花纹是用金属锡制成的,这已为现代科学分析所证实。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表面装饰有多种,采用锡是其中之一,青铜的亮黄色与锡的亮白色相互衬托,耀眼美观。但锡有两点不足,一是硬度低,容易出现划痕,所以只能填在剑身的花纹内;二是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使光泽暗淡,失去了装饰的意义,所以这种方法并没有被较广泛的使用,考古发掘中出土这类文物比较少的真正原因正在于此。几年前,湖北鄂州市博物馆青铜镜研究所就已经仿制出这种花纹,采用的工艺比较简单,也毫不神秘。

《考古》《寻根》(这个主要针对民俗文化现象)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里啊

潜江属于湖北省直管。潜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依汉水,南临长江,地处汉江下游,跨东荆河与上、下西荆河两岸。1988年5月撤销潜江县建潜江市,1994年10月被列为湖北省直管市。潜江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截至2016年5月,潜江辖6个街道、10个镇、6个管理区。市政府驻地园林街道。扩展资料: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此前已改中兴路为荆州府,所以明初潜江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清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潜江改属之。顺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为湖北、湖南。潜江属湖北省安陆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为道,以道为省县之间的行政机构,潜江属鄂北道(后改称襄阳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除道制,遂直辖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潜江属第七区(1934年曾属第六区,后还属)。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七区改称第四区,仍领有潜江(直到1947年)。抗日战争期间,潜江县政府被迫辗转于拖船埠、杨李家台、熊口等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撤离潜江,设办事处于公安县境,日军投降后还治。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秋,为抗日根据地,是鄂豫边区襄南、襄河两行政公置的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地。荆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莫家岭,天潜沔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驻总口陶和岭,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夏家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全县为解放区,是江汉区襄南、鄂中两行政专员公署的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辖地。江荆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熊口,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夏家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撤销边区县,恢复原县名、县域,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撤销。潜江县人民政府设于熊口,隶属于湖北省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8月,潜江县人民政府移驻城关(今园林办事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潜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

中央十套可以看看

潜江属于湖北省直管县级市。潜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依汉水,南临长江,地处汉江下游,跨东荆河与上、下西荆河两岸,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潜江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县。境内和附近地区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扩展资料:潜江的行政区类别:属于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潜江属于是五线城市。潜江人有自己独特的口语习惯。愚以为,如果讲汉语的“正宗”, 当数楚语为最。有学者就认为,潜江方言主要源于楚语,比北京方言要早好多年。尽管同为“官话”、公共语,表达的是同一个或相近意思,但潜江人始终沿习着自己的偏好,保持自己的说法。此外,潜江境内,除本地原住民以外,还存在着几个“方言岛”。如总口农场大部分说的是河南话;广华地区的沙洋二农场、五农场,现合并为广华监狱,以武汉腔为主;江汉油田的人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口音比较杂,主流操“油田普通话”。近几年,南水北调工程又从丹江口水库过来一批移民,他们说的也是河南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潜江

潜江属于湖北省直管县级市。潜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依汉水,南临长江,地处汉江下游,跨东荆河与上、下西荆河两岸,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潜江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县。境内和附近地区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扩展资料: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经112°29′至113°01′,北纬30°04′至30°39′。县境最东端在东荆河左岸幸福闸之东,西端在四湖中干渠(总干渠上游段)右岸西黄家台,南端在五岔河南的窑台,北端在汉江右岸的刘家伙。东西横距3千米,南北纵长4千米,面积2000平方千米。潜江辖17个镇处、3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管理区(3个县级3个副县级)。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始建县。1988年5月撤县建市,1993年11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市。截至2017年,潜江行政区划情况:1、管理区:西大垸管理区、总口管理区、熊口管理区、运粮湖管理区、后湖管理区、周矶管理区。2、办事处:园林办事处、广华办事处、泽口办事处、杨市办事处、周矶办事处、泰丰办事处、高场办事处。3、乡镇:熊口镇、竹根滩镇、高石碑镇、老新镇、王场镇、渔洋镇、龙湾镇、浩口镇、积玉口镇、张金镇。4、省级经济开发区:潜江开发区、张金经济开发区、园林经济开发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潜江百度百科——湖北潜江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里呀

江汉考古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立足长江、汉水流域,在长江中游史学研究、楚文化及简牍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在海内外拥有了相对固定的作者与读者群。

三星堆遗址在我国的四川广汉市,这一个可谓是我国在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蜀文化遗址,早在1988年,三星堆遗址就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座文明古国,关于中华文明的遗址更是数不胜数,而今天要说的这一个遗址,就叫做三星堆遗址,可能很多人对三星堆遗址不太熟悉,这一个地方在我国四川省的广汉市,距离成都也不算很远,三星堆遗址是在1929年,被一位农民所发现的,当时他无意间挖到了一个玉石,后来这个消息也传到了一位英国的传教士耳朵当中,这一位英国传教士认为这个事情绝非那么简单。于是,收集到的这一些玉石也送到了华西大学博物馆进行研究与收藏,一直到了1950年左右,人们再一次开始发掘三星堆,当时大家还不知道三星堆的规模有现在这么大,一直到了上世纪60年代,终于把整个三星堆遗址发掘了出来,清理出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标本,可以说这一次挖掘是很有意义的。这一次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也改变了一直以来我们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在以前,大多数人一直以为中原地区才是华夏文明的开端,而巴蜀一带还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发展的没那么早,其实三星堆遗址这一发现,也足以证明了巴蜀文化发展的一点也不比中原文化晚,甚至两者还存在了一定的联系,古蜀国也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也证实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样都属于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如今三星堆遗址也成为了四川旅游对外名片,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前来游览参观。

潜江属于湖北省直管县级市。潜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依汉水,南临长江,地处汉江下游,跨东荆河与上、下西荆河两岸,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潜江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县。境内和附近地区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扩展资料: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经112°29′至113°01′,北纬30°04′至30°39′。县境最东端在东荆河左岸幸福闸之东,西端在四湖中干渠(总干渠上游段)右岸西黄家台,南端在五岔河南的窑台,北端在汉江右岸的刘家伙。东西横距3千米,南北纵长4千米,面积2000平方千米。潜江辖17个镇处、3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管理区(3个县级3个副县级)。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始建县。1988年5月撤县建市,1993年11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市。截至2017年,潜江行政区划情况:1、管理区:西大垸管理区、总口管理区、熊口管理区、运粮湖管理区、后湖管理区、周矶管理区。2、办事处:园林办事处、广华办事处、泽口办事处、杨市办事处、周矶办事处、泰丰办事处、高场办事处。3、乡镇:熊口镇、竹根滩镇、高石碑镇、老新镇、王场镇、渔洋镇、龙湾镇、浩口镇、积玉口镇、张金镇。4、省级经济开发区:潜江开发区、张金经济开发区、园林经济开发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潜江百度百科——湖北潜江

潜江属于湖北省直管。潜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依汉水,南临长江,地处汉江下游,跨东荆河与上、下西荆河两岸。1988年5月撤销潜江县建潜江市,1994年10月被列为湖北省直管市。潜江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截至2016年5月,潜江辖6个街道、10个镇、6个管理区。市政府驻地园林街道。扩展资料: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此前已改中兴路为荆州府,所以明初潜江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清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潜江改属之。顺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为湖北、湖南。潜江属湖北省安陆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为道,以道为省县之间的行政机构,潜江属鄂北道(后改称襄阳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除道制,遂直辖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潜江属第七区(1934年曾属第六区,后还属)。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七区改称第四区,仍领有潜江(直到1947年)。抗日战争期间,潜江县政府被迫辗转于拖船埠、杨李家台、熊口等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撤离潜江,设办事处于公安县境,日军投降后还治。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秋,为抗日根据地,是鄂豫边区襄南、襄河两行政公置的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地。荆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莫家岭,天潜沔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驻总口陶和岭,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夏家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全县为解放区,是江汉区襄南、鄂中两行政专员公署的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辖地。江荆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熊口,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夏家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撤销边区县,恢复原县名、县域,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撤销。潜江县人民政府设于熊口,隶属于湖北省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8月,潜江县人民政府移驻城关(今园林办事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潜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

1950年生于北京,籍贯山东淄博

楼上那位说的正我想说

黄义军,女,汉族,湖北天门人。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及地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江汉考古》编辑部主任。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儿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报,考古研究的一般性论述,考古工作简讯,考古技术工作,书刊译介,学术动态等。创刊于1955年,原名《考古通讯》。1955~1957年为双月刊,1958年为月刊。1959年改名《考古》,出至1966年第 5期停刊(其中1960年出10期)。自1972年复刊至1982年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原名《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初,本是文物局资料室编辑的内部通讯性刊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 3个方面。1951年,编者改为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并公开发行,但有关考古的内容仍然较少。从1956年开始,内容不再包括图书馆方面。1959年改名《文物》,有关考古的文章进一步增多。1966年6月停刊,至1972年复刊,内容改为专一于古代文物,不再刊载革命文物方面的文章。该刊与《考古》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外,还注重碑帖、书画、版刻和各种传世文物。《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季刊。出版地点北京。夏鼐主编。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它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 1册。该刊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出版了第2~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考古研究所编辑,于1952年出版了第5册。1953年改称《考古学报》,为半年刊,至1955年出版了第6~10册。1956~1960年改为季刊,1962~1965年复为半年刊。1960年下半年、1961年和1966~1971年停刊。1972年复刊至1977年为半年刊(其中1972年仅出1期),1978年起重新改为季刊。其他:刊名 创刊日期 出版频率 主办单位 附注考古与文物 1980年1月 双月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 1987年7月 季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报 1957年 1967-1972 年停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于1957年创刊英文版季刊,刊名为Vertebrata PalAsiatic, 1959年创刊中文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两刊合并,刊名沿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1966和1973年均只出版了两期),1984年起刊名改为《古脊椎动物学报》江汉考古 1980年4月 季刊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学会 农业考古 1981年 季刊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史前研究 1986年4月20日 季刊,停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 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化石 1972年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53年 年刊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辑委员会 辽海文物学刊 1986年5月 半年刊 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辽宁省博物馆 江西文物 1989年8月 季刊 江西省文化厅 由《江西历史文物》与《江西革命文物》合并而成。1992年起改名《南方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79年 半年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方文物 1985年2月 季刊 黑龙江文物管理局 原名为《黑龙江文物丛刊》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1年10月 1984年11月停刊 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 改名为《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1984年1月 双月刊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世界 1999年11月 季刊 山西省文物局 原名为《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1989年5月 季刊 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 1999年11月改名为《文物世界》 中原文物 1981年3月 双月刊 河南博物院 原名为《河南文博通讯》 广东文物 1996年8月 半年刊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58年 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研究 1982年12月 季刊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东南文化 1985年10月 月刊 江苏省考古学会 原名为《文博通讯》 文博通讯 1975年5月 1984年停刊 南京博物院 1985年10月改名为《东南文化》 文博 1984年7月 双月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89年6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 鉴赏家 1995年5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鉴赏家》编辑部 收藏 1993年1月 月刊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疆文物 1985年 季刊 《新疆文物》编辑部 福建文博 1979年8月 半年刊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博编辑组 故宫文物月刊 1983年4月 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2月 双月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让人惊奇的是,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它千年不锈的原因是什么呢? 近年来,随着越王勾践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种“复制”或仿制的相继出现,人们普遍相信,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是因为剑身经过硫化处理。本报4月27日的《越王勾践剑因何千年不锈》文章也主要阐述了此种说法。近日,湖北省博物馆、省考古所研究员后德俊撰文认为,该剑出土时并不是绝对没有生锈,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其次,出土至今还不足40年,该剑的表面已经不如出土时明亮,说明在目前这样好的保管条件下,锈蚀的进程也是难以绝对阻止的。 后德俊研究员告诉记者,其实,24年前,他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越王勾践剑不锈之谜》的小文章,刊登在湖北省考古学会主编的学术性刊物《江汉考古》1980年的第一期上。当时,他认为已经将问题基本上说清楚了。但由于《江汉考古》是一本学术性的刊物,加之1980年第一期又是其创刊号,发行量不多,许多人可能没有看过或不了解他的这篇小文章。现在看到许多媒体关于越王勾践剑的报道离事实越来越远,他认为有必要将此事再次澄清。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从而加深对文物的了解。 越王勾践剑主要成分为铜,出土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剑完全隔绝氧气是其不锈的主要原因。 后德俊研究员说,越王勾践剑是采用青铜铸造而成,这已经为现代科学分析所证实。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为铜与锡的两元合金,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四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合金组成中,铜与锡的含量依制作的年代、地点、原料来源、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铜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锡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还含有铅、铁等其它成分。 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可能是原料中含的杂质。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发生锈蚀的途径一般说来有这样几条:在潮湿的条件下,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时,发生锈蚀,生成铜盐;在潮湿的条件下与贵重金属(如金、银等)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与硫或含有硫的物质接触,生成铜的硫化物等。 再来看看越王勾践剑所处的外部环境:该剑1965年冬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内棺中,位于墓主人的左侧,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内。这座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一种质地细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学界称之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采用的还是经过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经过夯实的填土等原因,使该墓的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这么多的密封层基本上隔绝了墓室与外界之间的空气交换。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在完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钢铁都不会生锈的。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二。 望山一号楚墓处在现代荆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地下水位较高,该墓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碱性不大,基本上为中性,这从该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况较好而得到证实。地下水浸泡后,墓室内空气的含量更少。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三。 此外,还有三点证据可以证明,越王勾践剑的不锈之谜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 第一,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不是绝对的没有生锈,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该剑出土后一直放在囊盒中妥善保管,但是,出土至今还不足40年,该剑的表面已经不如出土时明亮了,说明在目前这样好的保管条件下,锈蚀的进程也是难以绝对阻止的。 第二,与越王勾践剑同时出土的还有三件青铜剑,这三件青铜剑都放在该墓棺外的椁室内,相对说来它们所处环境的密封程度不如越王勾践剑,但是它们的锈蚀程度也较轻微,甚至与越王勾践剑完全相同。 例如,出土于该墓头箱(考古术语,指墓主人头部所对的椁室)、编号为T109的青铜剑,素面无花纹,出土时“刃薄而锋利,保持着耀目的光泽”(考古发掘报告语);出土于该墓边箱(考古术语,指墓主人身旁所对的椁室)、编号为B127的青铜剑,形制与越王勾践剑相近,“整个剑身的两侧均满饰黑色的菱形花纹,非常优美。保存也很完好,刃薄而锋利,可与越王勾践剑媲美。”(考古发掘报告语)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内、被称为“铜斧之王”的大铜斧,出土于湖北大冶铜绿山古代开采铜矿石的矿井内,表面布满了与刃部垂直的划痕,是一件古代劳动人民实用的采矿工具。由于出土于古代矿井淤泥中,出土时表面仍然泛有青铜的光泽,锈蚀程度也较轻微。 第三,与越王勾践剑时代相近、制造工艺也相近的吴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江陵马山楚墓,由于该墓的保存情况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经腐烂,夫差矛出土时不仅矛柄几乎全部腐烂,其青铜表面也都布满了绿色的锈层。后德俊研究员说,他曾亲手保护处理过这件珍贵文物,其锈蚀情况与同时期的其它出土青铜器基本相同。 以上所述均已说明,越王勾践剑的不锈之谜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而不是其它。 勾践剑表面上的硫化物,其实是墓室中尸体、丝绸衣物、食物等腐烂后产生的。 后德俊研究员说,越王勾践剑出土至今仅做过一次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剑表面黑色花纹处的含硫量只有5%、剑格表面的含硫量比较高,达9%-9%,在剑身的其它部位都未检测出有硫存在。这就说明该剑锈蚀程度的轻重与硫的存在没有关系。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硫化铜是一种结构并不致密的物质,无法在青铜器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现代文物工作者在保护古代青铜器时从来也未采用过硫或硫化物。 古代工匠们是否在越王勾践剑的表面采用过硫化处理的工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硫化铜是一种结构并不致密的物质,在用剑时,人的手指会经常摸到剑格,从而很快就将该处的硫化铜抹去,既如此,还有必要进行硫化处理吗? 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们的墓葬中一般都有大量的陪葬品,情况十分复杂。尸体、丝绸衣物、食物等腐烂后都会产生相当多的硫化物,这就是越王勾践剑上硫的来源。 越王勾践剑上的花纹是用金属锡制成的,这已为现代科学分析所证实。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表面装饰有多种,采用锡是其中之一,青铜的亮黄色与锡的亮白色相互衬托,耀眼美观。但锡有两点不足,一是硬度低,容易出现划痕,所以只能填在剑身的花纹内;二是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使光泽暗淡,失去了装饰的意义,所以这种方法并没有被较广泛的使用,考古发掘中出土这类文物比较少的真正原因正在于此。几年前,湖北鄂州市博物馆青铜镜研究所就已经仿制出这种花纹,采用的工艺比较简单,也毫不神秘。

越王勾践剑(Sword of Goujia),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剑通高7厘米,宽6厘米,柄长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探索发现

  • 索引序列
  •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里
  •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里啊
  •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里呀
  •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
  • 江汉考古编辑部在哪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