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参考文献怎么找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参考文献怎么找

发布时间: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参考文献怎么找

前言第1章 绪论1 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2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3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思考题第2章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量力学性能1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2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3 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思考题第3章 按挖主概率理论的极限限状态设计法1 极限状态2 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思考题习题第4章 梁、板和柱的基本构造1 梁的基本构造2 板的基本构造3 柱的基本构造思考题第5章 弯矩、剪力和轴力作用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1 构件的受力破坏特征2 构件的正截面配筋方式3 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4 构件的斜截面配筋方式5 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思考题习题第6章 弯矩、剪力和扭矩作用下构件的扭典截面承载力1 概述2 纯纽构件的试验研究3 纯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4 弯剪纽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思考题习题第7章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及耐久性第8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1 条[1]李玉,何平,谢喜山 后浇混凝土与砖砌体粘结面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2) [2]黄文明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3]王顶堂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应用研究[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4]王文中,王国荣,殷济波,殷风雨 芜湖临江桥主塔C50预拌混凝土的设计及应用[J] 安徽建筑, 2008,(01) [5]黄志福 论机制砂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经济效益[J] 安徽建筑, 2009,(02) [6]钟庆华,赵成宇,高卉 船闸工程“双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4) [7]王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计算[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8]张宏梅,王耀华,毕亚军,陆明 含钢丝网遮弹层的结构靶的力学性能与枪弹射击试验研究[J] 兵工学报, 2005,(02) [9]韩延清 水泥GB法与ISO法对比试验与应用[J]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10]赵军,张海军,田向阳 基于耐久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3,(01) >>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1]陈斌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结构早期裂缝防治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 [2]牟晓光 高强预应力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3]王雨利 低强度等级泵送高石粉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曾磊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5]王立军 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试验及人工智能系统模型研究[D] 天津大学, 2008 [6]张德成 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7]伍崇明 核工程抗强辐射屏蔽混凝土试验研究[D] 中南大学, 2008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2 条[1]李小法 太原滨河小区高层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预防及治理[D] 天津大学, 2004 [2]潘振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系统的研制开发[D] 南京林业大学, 2004 [3]吴蓉 商品混凝土回弹法测强曲线的研究[D] 郑州大学, 2004 [4]刘红军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3 [5]刘卫华 组合模块式加筋土挡墙墙面板与筋带的摩擦性质研究[D] 长安大学, 2004 [6]宗荣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使用性能研究[D] 长安大学, 2004 [7]陈(韦华) 5万吨级扩建码头施工(技术)工艺研究[D] 河海大学, 2004 [8]黄祚继 临淮岗船闸底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研究[D] 河海大学, 2005 [9]武欣慧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10]宗永红 乌鲁木齐地区碱-骨料反应及预防措施的研究[D] 新疆大学, 2005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1]范孟岭,卓晓明 商品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A] 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7 [2]康忠寿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A] 预制混凝土桩——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委员会2007-2008年年会论文集[C], 2008 [3]张波,张方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大掺量复合掺合料及机制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4]江守恒,朱卫中 大体积混凝土实体强度发展规律及其表征[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5]刘本刚 浆水回收再利用在混凝土中的试验与应用[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6]江涛 商品混凝土质量教训35例[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7]曹志强,张广山,华玉,马卫华,柳丽霞 CFRP约束受损混凝土圆柱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A] 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7 [8]陈喜旺,丁宏,黄天贵,史忠,李路明 海洋冻融环境防腐阻锈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 “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 2008 [9]蒋学茂,任学军,苏话诚 泵送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A] 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 2009 [10]卫海亮,陈江,卢则阳 烟台世茂海湾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监测及分析[A] 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 2009

混凝土结构书上有!!!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参考文献

混凝土结构书上有!!!

你看看这个对你有没有帮助? 本课程设计必须在认真学习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仔细阅读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任务书,根据所提供的设计条件,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及有关设计参考资料,确定设计步骤,进行设计。 一、 起重机械的选择: 起重机械的选择,包括起重机的类型,型号及数量等内容。 1 、起重机类型的选择 考虑技术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经济性及现实的可能性;根据厂房的跨度,构件重量,吊装高度及现场的条件确定。 2 、起重机型号及起重臂长度的选择 当起重机类型确定之后,还需要进一步选择起重机的型号及起重机的臂长,使所选起重机的三个工作参数:起重量、起重高度、起重半径(工作幅度)满足结构吊装的要求。 a 、起重量 Q : 所选起重机的起重量必须大于所吊装构件的重量与索具重量之和。 即: Q ≥ Q 1 +Q 2 其中: Q 2 为索具重量:吊索取 1 T ; 横吊聚、鸟咀架,各取 5 T ; b 、起重高度 H 所选起重机的起升高度必须满足所吊构件的吊装高度要求 即, H ≥ h 1 +h 2 +h 3 +h 4 ( 各符号意义参照教材 ) 确定构件的吊装工艺:分别作图并说明柱、吊车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绑扎、加固等详细内容; 柱:各列柱均要求以一点绑扎(斜吊绑扎法或直吊绑扎法)采甩旋转法吊装的方法、抗风柱可采用一点绑扎滑行法吊装; 屋架: 12m 跨二点绑扎; 18m 跨采用四点绑扎; 24M 跨采用横吊梁四点绑扎(横吊梁为φ 219 × 6 长度 9m 的钢管横吊梁) c 、起重半径(工作幅度) R 当起重机可以不受限制地开到构件吊装位置附近去吊装构件时,对起重半径没有什么要求,计算了起重量 Q 及起重高度 H 后,即可查阅起重机工作性能表或曲线来选择起重机型号及起重臂长度,并可查得在一定起重量 Q 及超重高度 H 下的工作半径 R ,作为确定起重机开行路线及停机位置时的参考。 当起重机不能直接开到构件吊装位置附近去吊装构件时,对起重半径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时便要根据起重量 Q ,起重高度 H 及起重半径 R 三个参数查阅起重机工作性能表或曲线来选择起重机的类型及起重臂长度。 同一种型号的起重机可能具有几种不同长度的起重臂,应选择一种既能满足三个吊装工作参数的要求而又最短的起重臂,但有时由于各种构件吊装工作参数相差过大,也可选择几种不同长度的起重臂。 当起重机的起重臂需跨过已吊装好的构件上空去吊装构件时(如本设计需跨过屋架吊装屋面板),还要考虑起重臂是否会与吊装好的构件相碰,此时起重机起重臂的最小长度可用数解法或图解法求出。本设计要求按比例(不小于 1:200 )以图解确定起重机吊装最大跨度,最高处(跨中)屋面板时起重机的最小起重臂长度。 当起重臂长不能满足起吊跨中屋面板要求时,可考虑在起重臂端加设鸟咀架来满足吊装屋面板的起吊高度的要求。 起重机的起重臂倾角:α min ≥ 30 °;α max ≥ 77 °。 要求用数解法复核最小起重臂长度。 对少数有能力的学生,当选定吊装中屋面板的起重臂后,可以图解法复核在该臂长及倾角条件下可否满足吊装最边缘一块屋面板的要求。 注:选择起重机型号时,起重量 Q 可能小于构件的重量和吊索家具之和。当超载量 <10% ,其它条件均满足吊装构件的要求时,可不作起重机整机稳定性验算,但为了确保吊装构件时的安全,必须提出可靠的保证性措施。 二、确定厂房结构的吊装方法: ? 三、现场预制构件的平面布置与起重机开行路线: 构件采用分件吊装法,柱与屋架在现场预制,其余构件由预制厂制作,运到现场排放后吊装。 1 、起重机开行路线 根据所选取的吊装各列柱的起重半径,均小于所在跨度的一半,所以,吊装柱时需跨边开行,吊装梁系时,亦在跨边开行。吊装屋面结构时则在跨中开行。 2 、构件的平面布置:按设计要求分别考虑预制阶段及吊装阶段的布置。 a 、预制阶段平面布置: 柱:柱的现场预制位置,即为吊装阶段就位排放位置,所以应按吊装工艺要求进行平面布置,各列柱均按旋转法吊装,斜向跨内式跨外排放;抗风性用滑行法吊装,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排放。 屋架:在跨内平卧叠层预制,每叠三 ~ 四榀,尽可能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满足预应力屋架抽管,穿筋及张拉所需场地要求,为了便于屋架的扶直排放,常考虑采用斜向布置。 b 、构件吊装前的排放平面布置: 由于柱在预制阶段即已按吊装阶段的排放要求进行布置,当预制柱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吊装要求后,即可先行吊装,以便空出场地布置其它构件,故吊装阶段的排放布置是指柱已吊装完毕,其它构件如屋架的扶直排放,吊车梁和屋面板的运输排放等。 屋架:屋架扶直后应立即进行排放:本设计要求 24 m 跨和 18 m 跨的屋架采用靠柱边斜向排放。第一榀屋架考虑抗风柱可能已经吊装,故应后退至②轴践屋架排放位置附近排放。 12m 跨的屋架可考虑属采用 3 、 4 榀为一组靠柱边顺轴线纵向排放。 吊车梁、连系车梁可在其吊装位置的柱列附近排放,可跨内或跨外。亦可考虑随运随吊。 屋面板,可布置在跨内或跨外。 根据以上方案,分别绘制起重机吊装柱,梁系及屋盖系统的开行路践,并表示出停机点。

参考一下下面这个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l、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 2、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途径及计算简图; 3、熟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 4、了解内力包络图及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 二、设计资料 l、结构形式 某仓库为内框架承重体系的多层砖混结构,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外墙为370mm厚砖砌体,内框架为400X400mm钢筋混凝土柱。图示范围内不考虑楼梯间。 2、楼面构造 30mm厚水磨石地面(12mm厚面层,18mm厚水泥砂浆打底),板底有15mm厚石灰砂浆抹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3、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水泥砂浆容重20 kN/m3,石灰砂浆容重17 kN/m3,水磨石地面容重65 kN/m2,分项系数γG=2。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7 kN/m2,分项系数γQ=3。 4、材料 混凝土:C20 钢筋:板 HPB235级 梁 主筋HRB335级,箍筋HPB235级 三、设计内容 l、结构布置 确定柱网尺寸,布置主次梁,选择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2、梁板的设计 1) 板的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进行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绘制板的配筋图。 2) 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次梁的内力。计算次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绘制次梁的配筋图。 3)主梁设计 按弹性方法计算主梁的内力,绘制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主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并绘制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 3、绘制结构施工图 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布置图及主梁、次梁配筋详图,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并作钢筋明细表,最后完成楼盖施工图两张。 四、基本要求: 1、完成结构计算书一份。要求内容完整,书写整齐,计算成果尽量表格化,并装订成册。 2、楼盖施工图采用2号图纸。要求内容完整,比例适当,表达规范,图面整洁。采纳哦

混凝土结构设计参考文献怎么找

书 名: 混凝土结构作 者:金菊顺,郭靳时,庄新玲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8-1ISBN: 9787562930136开本:16开定价: 00元 “混凝土结构”是高等学校土建类学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混凝土结构》系作者根据国家颁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 50081—2002)等现行规范编写而成的教材。《混凝土结构》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上册: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内容共分l0章,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基本受力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正常使用阶段变形和裂缝的验算;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的设计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原理、受力性能分析和设计计算等。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土建类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0 绪论1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1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过程2 材料3 结构3 本课程的特点及其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 材料的力学性能1.1 钢筋1.1 钢筋的品种和级别1.2 钢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及塑性性能1.3 钢筋的冷加工1.4 钢筋在重复荷载下的力学性能1.5 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1.2 混凝土1.1 混凝土的强度1.2 混凝土的变形1.3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握裹)力1.1 概述1.2 粘结力的性能思考题2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2.1 结构设计的要求2.1 结构的功能要求2 结构的极限状态2.3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2.2 结构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2.1 结构的作用2.2 结构的作用效应2.3 结构抗力2.3 结构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2.1 可靠度、失效概率及可靠指标2.2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目标可靠指标2.4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2.1 荷载效应组合2.2 计算表达式2.5 按正常使用权限状态计算2.1 荷载效应组合2.2 计算表达式2.6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2.1 结构耐久性的概念及设计内容2.2 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因素2.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的部分规定思考题3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3.1 概述3.2 受弯构件一般构造要求3.1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3.2 梁的一般构造要求3.3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试验研究3.1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3.2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的破坏形势3.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3.1 基本假设3.2 受压区混凝土的等效应力图3.3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及梁的配筋率3.5 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1 基本计算公式3.2 计算方法3.6 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1 概述3.2 计算公式与适用条件3.3 计算方法3.7 T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1 概述3.2 基本计算公式3.3 计算方法思考题习题4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1 概述4.2 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4.1 材料强度……5 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6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7 受扭构件扭曲截面载力8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与变形的验算9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1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附录 各种计算附表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1、传统参考文献的查找方式就是通过图书馆,图书馆图书是查找传统参考文献的主要途径,而且相对其他方式来说,具有方便实惠的优点。2、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知网(CNKI)是比较权威的网络文献来源,大多数高校都有和中国知网的合作,所以在学校可以享受免费下载文献的待遇,其他方式部分文献是需要收费的。而且查找起来十分方便,在中国知网官网的分类目录或者检索区域输入文献标题,就可以了。3、通过维普期刊,在维普期刊中使用高级检索,可以十分精确查找到所需文章。4、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方法就是点击首页然后搜索旁边的高级检索,进入检索区域就好。5、通过百度学术,检索方法也是大同小异,搜索栏输入名称即可。6、其他文献来源:以上是常用的查文献途径,如果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检索:①开世览文;②超星图书;③E线图情;④读秀中文;⑤百链云;⑥全球索索等。文献类型期刊类,用[J]表示,一般篇幅不长,大概2000字左右,内容教浅,但是可以了解你的课题研究情况。博硕士论文,用[D]代表,这些论文一般3万字起,对于本科生来说可以参考博硕士论文,借鉴他们章节的布局方式以及排版,可以给自己的论文一些基础思路。书籍,用[M]代表,指书籍专著,大家可以根据论文研究需要去参考相应的书籍。报纸类文献资料,[N]表示。报告类文献资料,[R]表示。

混凝土结构设计参考文献怎么找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1 条[1]李玉,何平,谢喜山 后浇混凝土与砖砌体粘结面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2) [2]黄文明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3]王顶堂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应用研究[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4]王文中,王国荣,殷济波,殷风雨 芜湖临江桥主塔C50预拌混凝土的设计及应用[J] 安徽建筑, 2008,(01) [5]黄志福 论机制砂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经济效益[J] 安徽建筑, 2009,(02) [6]钟庆华,赵成宇,高卉 船闸工程“双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4) [7]王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计算[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8]张宏梅,王耀华,毕亚军,陆明 含钢丝网遮弹层的结构靶的力学性能与枪弹射击试验研究[J] 兵工学报, 2005,(02) [9]韩延清 水泥GB法与ISO法对比试验与应用[J]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10]赵军,张海军,田向阳 基于耐久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3,(01) >>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1]陈斌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结构早期裂缝防治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 [2]牟晓光 高强预应力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3]王雨利 低强度等级泵送高石粉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曾磊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5]王立军 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试验及人工智能系统模型研究[D] 天津大学, 2008 [6]张德成 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7]伍崇明 核工程抗强辐射屏蔽混凝土试验研究[D] 中南大学, 2008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2 条[1]李小法 太原滨河小区高层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预防及治理[D] 天津大学, 2004 [2]潘振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系统的研制开发[D] 南京林业大学, 2004 [3]吴蓉 商品混凝土回弹法测强曲线的研究[D] 郑州大学, 2004 [4]刘红军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3 [5]刘卫华 组合模块式加筋土挡墙墙面板与筋带的摩擦性质研究[D] 长安大学, 2004 [6]宗荣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使用性能研究[D] 长安大学, 2004 [7]陈(韦华) 5万吨级扩建码头施工(技术)工艺研究[D] 河海大学, 2004 [8]黄祚继 临淮岗船闸底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研究[D] 河海大学, 2005 [9]武欣慧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10]宗永红 乌鲁木齐地区碱-骨料反应及预防措施的研究[D] 新疆大学, 2005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1]范孟岭,卓晓明 商品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A] 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7 [2]康忠寿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A] 预制混凝土桩——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委员会2007-2008年年会论文集[C], 2008 [3]张波,张方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大掺量复合掺合料及机制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4]江守恒,朱卫中 大体积混凝土实体强度发展规律及其表征[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5]刘本刚 浆水回收再利用在混凝土中的试验与应用[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6]江涛 商品混凝土质量教训35例[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7]曹志强,张广山,华玉,马卫华,柳丽霞 CFRP约束受损混凝土圆柱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A] 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7 [8]陈喜旺,丁宏,黄天贵,史忠,李路明 海洋冻融环境防腐阻锈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 “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 2008 [9]蒋学茂,任学军,苏话诚 泵送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A] 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 2009 [10]卫海亮,陈江,卢则阳 烟台世茂海湾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监测及分析[A] 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 2009

你好,《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望采纳,谢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参考文献怎么找

修改的内容比较多,简略的说有以下几点:1、补充了结构方案、结构防连续倒塌、既有结构设计和无粘结预应力设计的原则规定;2、修改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有关规定;3、钢筋材料:增加了500mpa级钢筋,以300mpa级光园钢筋代替了235mpa级光园钢筋;4、修改了受剪、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5、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和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相关规定;6、补充、修改了柱双向受剪、连梁、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抗震设计相关规定;7、补充、修改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及板柱节点抗震设计要求。这里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啊,我还是找不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到处问哪里有的话告诉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网址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挺难找的,我现在真的需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真的很好哦,可以来看下,谁要是可以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就告诉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网址吧,谢谢告诉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挺不容易的啊,这儿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啊,这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我还是找不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到处问哪里有的话告诉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网址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挺难找的,我现在真的需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谁要是可以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就告诉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网址吧,谢谢怎么啊,告诉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挺不容易的啊,谢谢啊

1、非框架梁见1和6条2、DL按以上答复第1点;DKL要遵守7条,但注意DKL是拉弯构件,一般配筋都会大过7条的最低要求。3、见抗震规范框架梁条文。抗震规范只定义框架梁,无非框架梁条文。

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做了局部修订。

11 混合结构设计1 一般规定1 本章所称混合结构系指由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所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2 混合结构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宜符合表2的要求。3 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大于表3的规定。4 混合结构在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最大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u/h不宜超过表4的规定。5 抗震设计时,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最大值的8倍二者的较小者;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应符合本规程第4条的规定。

  • 索引序列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参考文献怎么找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参考文献
  • 混凝土结构设计参考文献怎么找
  • 混凝土结构设计参考文献怎么找啊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参考文献怎么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