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

发布时间: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确实是EI期刊。在其官方网站的英文版介绍上有这么一段介绍(可以上官网求证):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Sci China Inf Sci, SCIS) is indexed by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Engineering Index (E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Edition (JCR), Academic OneFile,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ADS), CSA, Cabells, Current Contents/Engineering, Computing and Technology, DBLP, Digital Mathematics Registry,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bstracts, Engineered Materials Abstracts, Gale, Google, INSPEC, Mathematical Reviews, OCLC, ProQuest, SCOPUS, Summon by Serial Solutions, VINITI这也就是说这份期刊是被包括EI在内的不少国际专业文献数据库所收录的。

中国科学分为A,B,C,D,E和F辑:A辑(ISSN1006-9232), 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 B辑(ISSN1006-9240), 化学; C辑(ISSN1006-9259), 生命科学; D辑(ISSN1006-9267), 地球科学; E辑(ISSN1006-9275), 工程与材料科学; F辑(ISSN1009-2757), 信息科学 其中信息科学是被sci 收录, 影响因子为045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11-2739/N;国际标准出版号:ISSN1001-8972;邮发代号:82- 国内没有国家级、省级的期刊分级标准; 该刊不是科技部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不是中科院的CSCD源期刊、也不是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中的核心期刊; 该刊虽然是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但该刊不能算是真正的学术期刊,只能算是一个信息类刊物。该刊的栏目设置为:科技新闻、科技杂志要览、科技论坛。同时,还要注意有冒用此刊非法征稿的。如果征稿者只提供QQ号码或非北京的电话,需要注意喽

中国科学信息期刊

哈尔滨的,不是核心,影响因子有点低

不是。中国科技信息期刊属于核心期刊,1989年10月于北京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一家国家级科技综合类半月刊。杂志面向科技界、企业界、学术界等广大读者。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强调刊物的指导性、实用性,多年来一直注重科技信息含量、广泛刊登有利开展理论研究、交流工作经验的文章和报道。

你要多少?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44期

《中国科学》(中文版)有A~G辑,共7辑:A辑为数学;B辑为化学;C辑为生命科学;D辑为地球科学;E辑为技术科学;F辑为信息科学;G辑为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 从2008年起,均为月刊 《Science China》(英文版)有A~G辑,共7辑:同上。中、英文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刊物从2006年起, 《中国科学》 A~G辑 英文版全部将由Springer独家代理海外发行, 并纳入SpringerLink网络平台 《中国科学 数学》(中文版,2010年后译名为SCIENTIA SINICA Mathematica)和《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编】袁亚湘【刊载内容】 主要报道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统计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有中英文两个版本,是数学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号】中文ISSN:1674-7216,CN:11-5836/O1;英文ISSN:1674-7283,CN:11-5837/O1【文章收录】中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英文 SCI-CD, CCS, INSPEC, EI, MR, Aerospace Database, MathSciNet, CA, 《中国科学 化学》(中文版,2010年后译名为SCIENTIA SINICA Chimica)和《SCIENCE CHINA Chemistry》(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编】万立骏【刊载内容】 主要报道化学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涉及的学科包括理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环境化学、化学工程等,是化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号】中文ISSN:1674-7224,CN:11-5838/O6;英文ISSN:1674-7291,CN:11-5839/O6【文章收录】中文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 数据库》、《中国期刊 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英文 SCI-CD, CA, and EI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中文版,2010年后译名为SCIENTIA SINICA Vitae)和《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编】王大成【刊载内容】主要刊载生物学、农学和基础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独创性和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刊号】中文ISSN:1674-7232,CN:11-5840/Q;英文ISSN:1674-7305,CN:11-5841/Q【文章收录】 中文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等 英文 SCI-CD, Medline, JA, CA,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中文版,2010年后译名为SCIENTIA SINICA Terrae)和《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编】郑永飞【刊载内容】 主要报道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气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刊号】中文ISSN:1674-7240,CN:11-5842/P;英文ISSN:1674-7313,CN:11-5843/P【文章收录】 中文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的源期刊,同时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英文 SCI-CD, EI, GeoRef, JA, CA,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中文版,2010年后译名为SCIENTIA SINICA Technologica)和《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编】叶恒强【刊载内容】 主要报道材料、机械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空间科学、航空、土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电工、电机、建筑、工程力学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成果。【刊号】中文ISSN:1674-7259,CN:11-5844/TH;英文ISSN:1674-7321,CN:11-5845/TH【文章收录】 中文 《中国科技论文与 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 期刊群》等。英文 SCI-CD, MR, CA,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中文版,2010年后译名为SCIENTIA SINICA Informationis)和《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编】李未【刊载内容】 主要报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是信息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号】中文ISSN:1674-7267,CN:11-5846/TP;英文ISSN:1674-733X,CN:11-5847/TP【文章收录】 中文 《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 英文 SCIE, MR,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文版,2010年后译名为SCIENTIA SINICA Physica, Mechanica & Astronomica)和《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编】王鼎盛、张杰【刊载内容】 主要报道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和声学,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加速器和探测器、等离子体物理; 一般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力学; 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天文技术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刊号】中文ISSN:1674-7275,CN:11-5848/N;英文ISSN:1674-7348,CN:11-5849/N【文章收录】 中文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 英文 SCI-CD, CA,

直接与编辑联系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确实是EI期刊。在其官方网站的英文版介绍上有这么一段介绍(可以上官网求证):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Sci China Inf Sci, SCIS) is indexed by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Engineering Index (E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Edition (JCR), Academic OneFile,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ADS), CSA, Cabells, Current Contents/Engineering, Computing and Technology, DBLP, Digital Mathematics Registry,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bstracts, Engineered Materials Abstracts, Gale, Google, INSPEC, Mathematical Reviews, OCLC, ProQuest, SCOPUS, Summon by Serial Solutions, VINITI这也就是说这份期刊是被包括EI在内的不少国际专业文献数据库所收录的。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好中么

《中国科学》系列刊物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50年。半个多世纪以来,立足于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在学术水平、编辑质量、出版质量上的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中国科学》由1辑发展成17辑,分别为《中国科学:数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中英文版和《中国科学:材料科学》英文版,在报道我国的科研成果,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科学》中文版创刊于1950年8月, 刊期为季刊, 次年12月停刊。1952年10月《中国科学》英文版创刊, 刊期为季刊, 至1966年9月停刊。1973年1月, 《中国科学》复刊, 以中、英文两个版本出版, 为季刊;1974年改为双月刊;1979年1月改为月刊。1982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成A,B两辑出版, A辑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技术科学;B辑为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地球科学, 均为月刊。1996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为A,B,C,D,E五辑出版, A辑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B辑为化学;C辑为生命科学, 含生物、农学、医学;D辑为地球科学;E辑为技术科学 上述五辑除A辑为月刊外, 其余均为双月刊。2001年创办了《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英文版, 为双月刊;同年, 《中国科学》D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在2003年将《中国科学》A辑分为A和G两辑, A辑为数学, G辑为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均为双月刊。2005年A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2008年《中国科学B辑:化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英文版、《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英文版、《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英文版改为月刊出版,《中国科学》系列期刊全部成为月刊。2009年《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中文版正式出版,月刊。2010年《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合刊后的《中国科学》(SCIENCE CHINA)系列正式出版,《科学通报》由半月刊改为旬刊。2014年《中国科学:材料科学》(英文版)创刊号正式出版。

朋友你好,可以单独投稿,也可以同时向多家刊物投稿。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好吗

科技与生活好,这与我们的生活相近。

中国科学分为A,B,C,D,E和F辑:A辑(ISSN1006-9232), 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 B辑(ISSN1006-9240), 化学; C辑(ISSN1006-9259), 生命科学; D辑(ISSN1006-9267), 地球科学; E辑(ISSN1006-9275), 工程与材料科学; F辑(ISSN1009-2757), 信息科学 其中信息科学是被sci 收录, 影响因子为045

朋友你好,可以单独投稿,也可以同时向多家刊物投稿。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 索引序列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
  • 中国科学信息期刊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44期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好中么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好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