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音乐周报属于核心期刊吗

音乐周报属于核心期刊吗

发布时间:

音乐周报属于核心期刊吗

是核心期刊就行了何必那么较真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库

《中国音乐》期刊属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音乐》杂志社(季刊)是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理论刊物,创刊于1981年3月,首任主编是著名音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凌同志,历任主编有前院长李西安教授、前院长樊祖荫教授。历任副主编有薛良先生、何昌林、陈铭道、管建华教授、赵志扬副教授。《中国音乐》现由院党委戴嘉枋书记分管,现任主编为樊祖荫,副主编赵志扬。 《中国音乐》的办刊宗旨是: "在音乐领域中,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社会音乐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开展学术理论活动,联系音乐工作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促进社会主义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中国音乐》从81年3月创刊以来,至今已出刊85期,发表文章两千三百多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理论建设和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以及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1年来,《中国音乐》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中青年音乐理论工作者,现已在国内拥有一支功底扎实、充满朝气的作者队伍。《中国音乐》发表的科研成果以及对音乐领域诸方面的探索思考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长期以来,《中国音乐》在全国音乐理论刊物中,一直拥有最大的读者群,在国内外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音乐》编辑部全体人员正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以寻求更多的机遇和迎接更大的挑战。

音乐周报属于音乐教育期刊。《音乐周报》创办于1979年5月30日,主管主办单位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每周一期,每周三出版,每期共24版,月末为32版,面向全国及海外公开发行。音乐周报设有音乐要闻、音乐评论、音乐教育、音乐知识、音乐生活、新歌选登等版面;创刊以来,深受国内外专业音乐工作者、音乐教师及各地文化馆站干部、尤其是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关于音乐的报纸期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杂志编辑部,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出版:音乐研究杂志编辑部,主办:人民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音乐学。出版:中国音乐学杂志编辑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音乐周报属于核心期刊

高合金钢哭一哭有的人

音乐类核心期刊不算多却也不少,黄钟     音乐艺术音乐创作交响       这几个都是的。

《音乐的明确性》,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音乐的有序》,载《艺术广角》(辽宁)1988年第4期。 《冲突与选择》,载《现代乐风》1989年第1-2期。 《审美饱和与艺术发展》,载《艺术论丛》 (福建)1989年第2期。 《美的不可比性与审美等价原理》,载《艺术论丛》1990年第3期。 《走出超验的迷宫──现代音乐的哲学思考》,载《艺术广角》1990年第1期。 《睁开第三只眼睛──音乐文化规律的探寻》,载《现代乐风》1990年第5,6合期。 《现代交响乐之美》,载《现代乐风》1990年第7期。 《音乐文化本土观的突破》 ,载《黄种》1991年第1期。 《在自我诱惑中选择──音乐美学公理问题探察》,载《艺术广角》1991年第3期。 《朝夕之间与转型之际──世纪末的对话》,(合作)载《艺术广角》 同上期。 《多面兽的故事──音乐美学闲谈录》,载《福建艺术》1991年第5期。 《音乐文化丝绸之路的一曲新声──吴少雄的交响随想诗〖刺桐城〗》,载《音乐爱好者》1991年第5期。 《意识流:“中西文化关系”断想》,载《艺术论丛》1991年第4期。 《第三届全国交响音乐创作研讨会采访对话录》,载《现代乐风》1991年第8期。 《音乐的纯结构》,载《黄钟》1992年第4期。 《关于音乐美学的对话》,载《福建艺术》1992年第3期。 《音乐的拓扑变形与审美感知的恒常性》,载《艺术论丛》1992年第7期。 《和声功能的音响感知心理探微》,载《艺术论丛》1992年第8期。 《心灵的真实──关于音乐美学哲学基础的思考》,载《现代乐风》1992年第10期。 《1991音乐学方法论综述》,载《音乐年鉴92卷》。 《红杏香染墙内外──福建省音乐创作综述》,同上。 《1992年中国音乐美学景观》,载《中国音乐年鉴93卷》 。 《榕树,根深叶茂──记闽省作曲家郭祖荣》,载《音乐爱好者》1993年第1期。 《新音乐的呼唤:CANGAROO CARE》,载《福建艺术》1993年第1期。 《品味,真诚,“白纸”及阿姆斯特丹的呼吸》,载《音乐学术信息》(北京)1993年第1期。 《可比与不可比的界线──关于音乐比较研究基础的探察》,载《音乐比较研究》1993年第1期。 《音乐的合理性》,参加第四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论文,载《艺术论丛》1993年第9期。 《太姥山会议余音》,载《现代乐风》1993年第11期。 《对话:“国乐”及其相关》(合作),载《现代乐风》1993年第12期,第13,14合期。 《1993年中国大陆音乐比较研究概貌》,载《中国音乐年鉴94卷》。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思想的四大死结──音乐哲学,美学和文化学的反思与求解》,参加1994年12月香港“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论文,载会议论文集。又载《比较音乐研究》1994年第4期,1995年第3期。 《民族性与个体抒情性──郭祖荣歌曲作品音乐会有感》,载《福建艺术》1994年第3期。 《约定,命名,定义──音乐美学及其对象》,载《福建艺术》1994年第1期。 《音乐世界的全息景观──音乐学论域之相关整体》,载《艺术论丛》1994年第1期。 《音乐比较:普遍方法还是特殊学科》,载《比较音乐研究》1995年第4期。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八届年会简述》,载《人民音乐》1995年第4期。 《人与音乐的文化关系──音乐文化场的观念》,载《艺术论丛》1995年第19期。 《音乐评论诗一束》,载《现代乐风》1995年第19期。 《学之术──〖三弦艺术论〗学习心得》,载《人民音乐》1995年第12期。 《作曲:语言与真我──第二届京沪闽音乐创作研讨会综述》,载《音乐学术信息》1995年第5期。 《中国音乐发展观:从香港视角与大陆视角的比较谈起》。《比较音乐研究》1996年第1期,总第11期。 《中日比较:音乐的东西方关系处理》。《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词义概要:后现代主义艺术》。《音乐人文叙事》,北京,1997。 《后现代主义音乐的简单界定》。《音乐人文叙事》,北京,1997。 《后现代音乐: 焚烧与灰烬》。《上海艺术家》,上海,1997第5、6期。 《“浮瓶信息”与文化出路──对“新潮音乐”的别一种反思》。《中国音乐年鉴96 卷》。 《“后现代”与中国当代音乐文化》。《中国音乐》1997年第2期。 《“中西音乐比较方法研究”读书会综述》。《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3期。 《巴托克:民间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文艺报》 《瞿小松:“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中国音乐年鉴96卷》。 《陈其纲:走出现代音乐传统》。《中国音乐年鉴96卷》。 《一个当代音乐传奇中的浪漫与艰辛——访蔡继琨与福建音乐学院》。《人民音乐》1997年第10期。 《“中西关系”讨论的几个焦点——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综述》。《音乐周报》1998年12月11日第3版。 《记现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人民音乐》1998年第12期。 《究竟是创作还是剽窃——也谈好汉与王大娘的相象问题》。《人民音乐》1997年第4期。 《世纪末反思:关于音乐的民族性》。《民族艺术》1998第1期(总第50期)广西南宁。 “并置比较:走向后现代主义的音乐与美术”。中国艺术研究院比较中心1996年第一届研讨会论文。 “刘靖之《新音乐史论》出版研讨会纪实”。《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 “突破中西关系的思维格局——读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有感”。《人民音乐》 2000年第6期。 “历史与逻辑融合的研究成果——重读于润洋《音乐史论问题研究》”。《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 “关于‘新音乐’美学基础若干问题的思考”。《人民音乐》2000年第7期;刘靖之主编《中国新音乐史论集/表达方式、表达能力、美学基础》,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岭南大学文学与翻译研究中心、香港民族音乐学会,2000年12月。 中国有没有后现代主义音乐。《中国生活报》,2002年7月4日。 究竟什么是音乐的后现代主义。《交响》,2003年第1期。2003年3月25日。 莫扎特,萨尔茨堡的永恒之光。《中国读书报》2003年2月19日第18版“国际文化”。 维也纳的音乐与马粪。《中国读书报》2003年3月19?日,第18版“国际文化”。 并置比较:走向后现代主义的音乐与美术。《交响》2003年第3期。 极大关注:如何走进音乐/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评述。《音乐研究》2003年第4期,81-84页。8400字 谈温德清的室内歌剧《赌命》。《文艺评论》2004年第2期。 站在哪里说音乐。《文艺评论》2004年第3期。 石头的记忆/吴少雄《惠安女人》舞剧音乐印象。《人民音乐》2004年第7期。 华人音乐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罗炳良、陈明志主编《2003华人作曲家音乐节研讨会论文集》96-114页。 “民族性”还是“国际性”和“个人性”/对“香港华人作曲会议”的一个话题的述评。《福建艺术》2004年第1期。 理解艺术的综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艺术课程标准研修·专题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24-46页。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7500,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王安国主编《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1月,126-144页。获北京市文联第四届文艺评论奖理论类二等奖。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5年11月。 从知声、知音到知乐。《福建艺术》2005年第2期。 后殖民批评语境中的音乐发展观。《交响》2005年第1期。 交响的诠释与诠释的交响。《福建艺术》2005年第3期。48-49页 音乐美学(辞条)。《音乐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59-74页。 中国音乐跨世纪的后殖民现象批判。《福建艺术》2005年第6期,11月20日,7-9页。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社科类核心期刊《社科研究》2006年2月录用。 从后现代视角看人类学的“音乐”观念。《音乐艺术》2006年第1期。 陕北黄土地民间传统音乐考察印象。《福建艺术》2006年第2期,3月20日52-54页。 中国音乐跨世纪的后殖民现象批判。《社科研究》(香港)2006年第2期,80-81页。获该编辑部“优秀论文”。 什么“音乐”的“美学”。《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黄钟》2006年第3期。 中性化:后西方化时代的趋势。《交响》2006年第4期。

TOP 1《读者》《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TOP 2《知音》《知音》杂志创刊于1985年。高举“人情美,人性美”的旗帜,坚持“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精品办刊意识。 《知音》杂志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纪实类杂志,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真实、及时、生动、独家地报道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报刊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发行量一路攀升,不断创造出辉煌。 《知音》中国期刊界的知名品牌,发行量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六位。1985年1月创刊时为月刊,1999年1月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率先改为半月刊。TOP 3《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作为旅游爱好者,你需要一本了解各地景观的杂志。作为收藏家,你需要珍藏具有权威性的地理杂志。作为人文爱好者,你可以不出远门就会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作为一名摄影达人,你将需要专业并且美观的杂志。作为历史的爱好者,你将需要权威的历史发展途径的杂志,最为一名商业人士,需要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杂志提高自身修养的杂志。那么《中国国家地理》将带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你所看不到的世界。TOP 4《南风窗》《南风窗》杂志1985年创刊。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新闻操作,形成了特有的品质和气质,形成了对社会问题特有的解读和视角,形成了特有的文采风格,因而,吸引了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并得到读者认可,巳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与共和国同行,深切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以开放的心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形势,紧密追踪中国政经领域和社会文化变革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难点、汇聚主流精英和人民大众的声音,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考,形成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精神合力。TOP 5《新周刊》《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已形成包括《时代周报》、《香巴拉》、广州新锐贰千广告有限公司和广东飘壹代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在内的媒体方阵。创刊十五年来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新周刊》所有特点中,到今天仍然有意义的一条,是具有收藏价值。你要问,为什么要具有收藏价值?这和中国人到现在买杂志不是买了就扔的消费习惯有关,所 谓“中国特色”,这就是在杂志市场的典型表现之一。所以我们以具备书的特征的形态给读者,首先是暗合这种消费心态。准确地说,我们在刊物和书之间找到了一 种合适的形态。 市场上可能有上百种影响产品形态的因素,剥离出来,一一分析,才能知道自己存在的市场逻辑。书的特征是上架子,《新周刊》目前仍是被收藏的同类杂志的老 大,我们完成了书都未必做得到的特点,如内容丰富,版式,图片及纸张等,表现形态超越了书。TOP 6《家庭》《家庭》原名《广东妇女》,创办于1982年,1983年1月起更名为《家庭》,1999年1月,增出下半月版,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 《家庭》本着在婚姻家庭领域里倡导精神文明、促进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竭诚帮助读者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一办刊宗旨,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和读者第一意识,注意刊物的思想力度和内容的厚实,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家庭》品牌日益深入人心,发行到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一直稳居文化综合类期刊前茅。世界期刊联盟公布《家庭》的发行量在全球文化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八。TOP 7《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TOP 8《博物》《博物》是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的杂志,《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是在CNG同一品牌下,依据读者定位不同而产生的两本杂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益的补充。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杂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自然人文综合知识类刊物,它提倡博物学的复兴,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知。它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图文并茂,紧跟时代。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博物学强调主体的情感渗透,要去亲身体悟自然之整体性和玄妙。博物学以宽广的视野把自然看成一种密切联系的有机体,而我们人类只是此有机体的一部分。博物学将导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艺术。TOP 9《Vista看天下》《Vista看天下》创刊于2005年,短短四年中,成长为中国第一本发行量超50万的新闻周刊,创造了中国媒体的“看天下模式”。 在《Vista看天下》中,没有沉重的表达,没有板起的面孔,只有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言说,将过去10天发生在全球的最精彩故事呈送给读者。 《vista 看天下》主要以政治、历史、社会(包括财经)为主要内容,回顾精彩历史事件,报道和评论时政热点。也有关于文娱和日常生活常识及最新科技小发明介绍的文字,以及一些世界新闻趣图。《vista 看天下》的亮点主要是在于其对所陈诉的历史或政治事件十分客观,尽量让读者能以一个独立的观察者身份去省视一些事件,而不会受到撰稿者的主观感情左右,也就是说《vista 看天下》中所包含的撰稿者主观情绪很少。但对于一些主流道德观念所公认的事件评论,字词中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讽刺,但仅仅只是一点,相较于一些报纸杂志不负责任地作一些偏激言论哗众取宠、不惜歪曲事实拿含混的字词误导读者来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vista 看天下》也不是一本因没有激烈言辞而显得很乏味的杂志,其向读者所展示的世界,正如其名字一样,能让人有透过这扇明窗一览天下的感觉。TOP 10《青年文摘》《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旨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丰富生动、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间。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红版,下半月刊绿版)、彩版( 半月刊 )。

音乐周报属于核心期刊嘛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库。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双核心期刊:如果该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既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双核心期刊与单核心期刊在职称评选中,均为核心期刊。但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自然要更好一些。因为在国内对于中国核心期刊的认知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分成了不同的体系。各个体系都是有着自己的考量标准的。在这七大体系中最常用的有三种,分别是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此核心目录目前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最大众化的核心,以至于现在一说核心期刊,就是指它了。每4年评一次,下一次公布具体目录,正常应该是在2012年。 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此核心目前是国内比较好的高等院校公认的权威期刊,主要涉及社会科学,地位比中文核心要高。但是因为这里面的多数期刊要求太高,比如说作者必须是博士或者副教授,才有资格发表文章,所以在二类高等院校,知名度不高。此核心两年评一次。 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此核心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现在主要是医学行业认可,其他行业认可这个核心的极少,所以地位比中文核心低,但是在医疗行业,使用率却颇高。此核心每年都会有小变化,两年一次大变化。 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正常来说,这个核心级别比cssci还要高,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就因为级别太高,普通作者根本没有机会在上面发表文章,尤其是在二类本科以下的院校,知名度却很一般。目录两年一变 另外还有几个核心,比如 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主要涉及学报,认可度一般 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主要涉及社会科学,级别也是极高,知名度一般。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虽然他也算一个核心数据库,但是现在认可度极低,多数不认为他是核心。

是核心期刊就行了何必那么较真

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这个主办单位的级别喽

当代音乐属于核心期刊吗

音乐类核心期刊不算多却也不少,黄钟     音乐艺术音乐创作交响       这几个都是的。

建筑科学》 建筑技术》 这两个都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年版)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最新版,于2012年3月底正式发行出版。音乐类核心期刊在(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中,分别如下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评论(改名为: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 黄钟 交响 音乐创作

你好,《当代音乐》不是CSSCI,就是普通的省级期刊《当代音乐》是省文联主管,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半月刊,知网收录,没有影响因子九品贾编辑为你解答,有帮助的话麻烦采纳,O(∩_∩)O谢谢~

音乐周报属于什么期刊

根据有关部门颁发的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文件精神,现列出以下论文著录规范细则,以供作者参考。所有来稿,均请作者整理好基本规范。  1.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 “摘要”要求摘出文章中重要而有新意的主要观点,并给予客观、具体的陈述;应避免带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评论口吻和脱离具体内容的解释方式;不求反映文章概貌,应避免下述用语: 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问题; 本文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等。  [稿例分析] 本刊来稿的摘要有时存在与提要的概念相互混淆的问题。摘要与提要不同点在于:摘要着眼于客观地向读者介绍文献的精华,以利于其迅速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阅读全文,主要适用于学术论文;提要则着重对文章内容或作者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和评价,意在向读者宣传推荐该著作,主要适用于书籍。  英文摘要不一定要重复中文摘要内容,表述内容可以不同,但同样须简明扼要。  (2)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叙词或主题词,指在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表达中心内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词。应是具检索意义的学科专用名词或名词词组。应该依据文献的题名和前言、结语、目次等不同部分,归纳出中心主题因素与修饰限定主题因素,根据需要进行精选和取舍;避免主观性,强调客观标准;应注意主题词的全面性和专指性。所选词语须概念清楚、确切,避免多义性。  [稿例分析] 有的作者在关键词中选择一些比较生僻、生造的词汇,或与其论文内容容量不很相称的,比较空泛、抽象的词汇,既不能从关键词里准确地反映该论文的实际情况,也会为在网络上查阅搜索带来不便。  2.注释与参考文献  (1)注释  注释主要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文末。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2)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的著录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每一引用文献必须同时在文中及文未的“参考文献”两个部分予以注明。论文中,每一文献条目按引文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中文文献:第xx页;英文:xx)或章、节、篇名。  示例:  文中:“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1](《史记·乐书》:第1180页)  文未:[1] 汉·司马迁 史记 [M] 北京:中华书局,   2)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3)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条目列于文末。其格式为: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  [序号]作(编)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1]钱仁平中国小提琴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 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  [2]陈鸿铎谈马勒《第一交响乐》的音乐创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81(4):39-   论文集中的单篇论文:  [序号]论文作者 论文题名[A] 论文集编者(任选) 论文集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起止页码  示例:  [3]刘桂腾单鼓音乐研究[A]田联韬民族音乐论文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社,176-   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及期号(版次)  示例:  [4]史君良 围绕旋律婉转歌唱[N] 音乐周报,2002-11-215(3)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 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版者或可获得地(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示例:  [5]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 // /pub/ txt/980810- html, 1998-08-10-   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  [序号]作(编)者 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6]温廷宽,王鲁豫 古代艺术辞典[Z]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外文文献  引文及参考文献中的论文排序方式基本同中文文献;书名及刊名用斜体字,期刊文章题名用双引号;是否列出文献类型标识号及著作页码(论文必须列出首尾页码)可任选;出版年份一律列于句尾或页码之前(不用年份排序法)。  示例:  [7]Nettl, B 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we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 [M]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8]Harrison, F “Universals in Music: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R” World of Music, 1977,19(1-2):30-  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表述(也可在原文题名之后的括号内附上中文译文),切忌仅用中文表达外文原义。  示例:  对: [9]Rees, H 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对:[9]Rees, H 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历史的回声: 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误:[9]李海伦 历史的回声: 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 纽约: 牛津大学出版社,

《当代体育》是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体育局主管,当代体育杂志社主办的专业类体育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23-1015/G8;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169。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收录。当代体育杂志社投稿邮箱:

当然是后者了,门德尔松的琴音准稳定、触键灵敏、音色均匀连贯;高音清澈明亮、中音柔美细腻、低音浑厚而富有立体感

一个国产品牌,一个德国品牌,而且你50000的预算,可选空间很大,个人建议是门德尔松,德国品牌,进口材质,质量和音质都很不错,而且是5年保修,属钢琴类中高档琴,品质有保证。选钢琴注意一下材质、音质、质量、价格还有性价比,自己多体验感受下,不要盲目听别人一味的介绍……

  • 索引序列
  • 音乐周报属于核心期刊吗
  • 音乐周报属于核心期刊
  • 音乐周报属于核心期刊嘛
  • 当代音乐属于核心期刊吗
  • 音乐周报属于什么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