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小学数学核心理念有哪些

小学数学核心理念有哪些

发布时间:

小学数学核心理念有哪些

数感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符号意识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空间观念Ⅰ空间观念Ⅱ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几何直观Ⅰ几何直观Ⅱ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分析观念Ⅰ数据分析观念Ⅱ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运算能力Ⅰ运算能力Ⅱ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推理能力Ⅰ推理能力Ⅱ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者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 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模型思想Ⅰ模型思想Ⅱ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问题抽象,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 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回答 [比心]您好,小学生核心素养有“四能四会”,具体是: 能健体会学习,能友善会感恩,能独立会内省,能共处会审美。 能健体是指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学习是指学生永远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应当学而不厌。 能友善是对父母友善、对朋友友善、对动物友善、对社会友善、对自然友善。会感恩是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 能独立是指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会内省是指要懂得反思,在反思中改变。 能共处是指使学生认识到他人的能力,能与不同性格个体良好互动,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与合作关系,具有同理心,能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偏见与敌对情绪,能与他人为实现共同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会审美是指学生应向往与追求美好形象和美好事物,学会感知美,善于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在对生活、自然、科学、艺术的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 更多4条 

十个核心概念有:①数感、②符号意识、③空间观念、④几何直观、⑤数据分析观念、⑥运算能力、⑦推理能力、⑧模型思想、⑨应用意识、⑩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抽象能力,逻辑推理,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十个核心概念有:①数感、②符号意识、③空间观念、④几何直观、⑤数据分析观念、⑥运算能力、⑦推理能力、⑧模型思想、⑨应用意识、⑩创新意识。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简单的来说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或者说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及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小学核心素养在课标中包含  2006年12月,EU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八个领域,每个领域均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构成。这些核心素养作为统领欧盟教育和培训系统的总体目标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在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中能够实现个人成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

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有哪些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描述世界。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相关概念,目标与核心概念》这门课,《标准》中的10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下面谈一谈我对“符号意识”这一核心概念的认识:一、符号意识的含义及重要作用符号:针对具体事物对象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一种简略记号或代号。符号表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学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拥有感受和运用符号的能力。新课程根据数学的学科和课程特点,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 符号意识主要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本身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意识是人对符号的意义、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使用符号的意识和习惯。它包括三层意思:第一,理解各种数学符号的意义,表示什么意思,在什么时候使用以及怎样使用。用数字表示数量就是一种符号,而从数字抽象出的字母有 a 、 b 、 c 、 x 、 y 等,一般用 a 、 b 、 c 表示常量, x 、 y 表示变量。还有一些运算符号如 + 、 - 、×、÷,在这里指的符号主要是指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符号的意义。第二,理解数学符号的作用与价值,为什么使用符号,有哪些好处。运用符号表示对象是代数表达式所必须,也是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所必须运用的。如加法交换律用语言表示是: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如果用符号表示就是a+b=b+a,既简洁又抽象,这正体现了数学的一种简洁美。从这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数学的发展与进步。第三,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时,在独立思考和与人交流时能经常地、主动地、甚至是创造性地使用符号。符号意识反映的是“数学化”及数学表达的能力。符号意识是衡量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尤其应该注重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使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一般结论,如公式、定律的推理表示。在小学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都是符号意识的体现,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用符号表示就是a×b 。二、符号意识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标准》中指出: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首先是数学表达:从数量到数(如从四只羊,四个轮子,四条腿到“ 4 ”),从数到字母,从语言到符号表达方式的改变(两个数相加,调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a+b=b+a) ,抽象程度是不断提高的。其次是数学思考: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算术思考到代数思考,比如方程的优越性在于把一个未知的数量用字母表示,使未知数与已知的数量同等地位,从而简便了运算和表达。三、符号意识的主要表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应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意识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1)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对于《标准》所说的“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第一,这种表示常常从探索和发现规律以及进行归纳推理开始,然后用代数式一般化地将它们表示出来。第二,用字母表示的关系或规律通常被用于计算(或预测)某个未给出的或不易直观得到的量。第三,用字母表示的关系或规律通常也可用于判断或证明某一个结论。用代数式表示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由代数式求值和利用数学公式求值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是将问题进行一般化的过程。一般化超越了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境,深刻地揭示和指明了存在于一类问题中的共性和普遍性,把认识和推理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一般化和符号化对数学活动和数学思考是本质的,一般化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2)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第一,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和能解释代数式的意义。如代数式 6p 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以解释为:当 p 表示正六边形的边长时, 6p 可以表示正六边形的周长;当 p 表示一本书的价格时, 6p 可以表示 6 本书的价格; 6p 也可以表示一张光盘的价格是一本书价格的 6 倍;如果 1 个长凳可以坐 6 个小朋友,那么 6p 表示 p 个长凳可以坐 6p 个小朋友。第二,用关系式、表格、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三,能从关系式、表格、图像所表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所需信息。(3)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生活中,符号间的转换是丰富多彩的。这里所说的符号间的转换,主要指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表格、关系式、图像和语言表示之间的转换。用多种形式描述和呈现数学对象是一种有效地获得对概念本身或问题背景深入理解的方法,因此多种表示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从数学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不同思维形式,它们之间的转换及其表达方式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把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示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示形式,构成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不论是从表格表示还是关系式表示,我们都可以容易地转化为图像表示。图像对于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像表示以其直观性有着其他的表示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图像将关系式和数据转化为几何形式,因此,图像是“看见”相应的关系和变化情况的途径之一。这几种表示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一种表示的改变会影响到另一种表示的改变。(4)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化,第二步是在数学内部的推理、运算等。比如,我们将一个实际问题表示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根据方程我们选择用公式去求解。会进行符号运算也是很重要的。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数学符号有多种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照符号的用处分为:对象符号(如数字符号、圆周率符号)、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结合符号(如小括号、中括号)、性质符号(如正号、负号)、略写符号(如因为“∵”、所以“∴”)等。培养学生符号意识首先是让小学生亲近、喜欢符号,接受、理解符号,让学生欣赏符号、感悟符号。其次是让学生初步感悟符号表达的优势与作用,数学语言的转化训练,也有助于符号意识的建立。在四年级<找规律>一课,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寻找规律之时,体会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的直观和简约之美,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尽可能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在教学中,对符号演算的处理尽量避免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和记忆,而应增加实际背景、探索过程、几何解释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伴随着学生数学思维层次的提高逐步发展的。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四方面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1、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身边的符号;2、要重视情境教学,体验情境中对符号的需求,引导学生去感知与领悟。3、遵循认知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建立并发展符号意识;4、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符号所代表意义,尽量避免机械地练习和记忆,应看重探索过程。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简单的来说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或者说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及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有:数学抽象、逻辑推理、运算能力和个人修养。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促进单一化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纷纷开展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探索,力求结合教学实际,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与价值,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完数学这门学科后应该具备的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数学学科应该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运算能力和个人修养等方面。其一,数学抽象是指在众多复杂的事物中归纳概括出代表性事物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能够主动舍弃一些不相关的非本质性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其二,逻辑推理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其三,运算能力是指学生能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灵活地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其四,个人修养是指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同时能够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虚心学习,热爱生活的好习惯。教师在具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基于学科素养的落实进行教学,而不能一味地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忽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该达到的超越知识,技能,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突破的学科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着力点不再是学生学习数学应该获取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不仅数学学科成绩上有所提升,而且习得一些好的思维习惯,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探讨的习性。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路径与对策分析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意识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核心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将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等方式结合在一起,了解各个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缺点,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同时,教师要将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引入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综合性、拓展性内容专题教学的培育路径基础内容的课堂教学是核心素养培育的主渠道。特别是学科的核心素养,它与学科知识习得与学科能力、态度生成不可分割。然而,落实在基础内容的教学中,某一节课侧重培育哪些素养是由内容决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依附内容的这一特点,提示我们还必须开辟一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度身定制”的教学渠道,即针对素养培育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载体使学科核心素养能够较为系统、更为展开地得到培育。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赋予素养以可测评的内涵特质,他们将素养看作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能成功地满足情境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并能顺利地解决现实的、综合性问题的内在条件。由此看来,我们目前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综合与实践”板块以及人教版教材特有的拓展内容“数学广角”系列,都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专题教学的有效载体形式。已有的实践表明,基础性内容的教学与综合性、拓展性内容的教学,通过不断的调适,可以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据此有理由相信,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进程中,基础性内容不同领域各有侧重的培育路径与综合性、拓展性内容的专题培育路径,也能通过基于深入实践的持续改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强化形象及抽象思维结合能力培养针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其本身就具备了很多的抽象事物。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抽象事物和具体事物联合的能力。例如,在立体几何中,众多的图形是离不开学生想象力的,而学生需要将具体形象和抽象思维融合,在能有效快速应对数学问题。例如,当在对长方形体积这一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去对自己身处的教师发挥想象,将屋顶与四周实墙给抹掉,只存在线条,实际也就是一个长方体的结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对本质的东西给予除开,剩下的则是本质实用的东西。而学生具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结合,对他们后期的生活面对困难是有一定帮助的,进而达到对其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的目的。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自主探究”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还学生做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从“装知识的容器”中解脱出来,实现“学会”为“会学”,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创新精神,缔造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教师要以课本上的知识为背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以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长久地保存在记忆当中。教师是一个助推器,他推着学生向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提升自己,要善于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情境,积极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去,善于观察,善于摸索,善于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与同学进行合作,探究,交流。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会使得学习更为高效。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三、结语在小学的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对有关数学知识及技能传授的基础上,对其的核心素养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指导学生参与核心素养的构建和提升过程,尽最大程度去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有哪些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有: 一、数感。数感是一种感悟,是对数量、对数量关系结果估计的感悟;学习数学是要会去思考问题,一个本质的问题就是要建立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一个核心就是抽象,而对数的抽象认识,又是最基本的。二、符号意识。新课标把符号感修改为符号意识,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关于符号意识,注意到它在用词上,标准的修改稿和实验稿有一个区别,原来是叫符号感,现在把它称为叫符号意识。因为符号感更多的是感知,是一个最基本的层次。而符号意识对学生理解要求更高一些。在标准里边它是这样来表述的,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就是用符号来表示,表示什么,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结论具有一般性。所以标准上,大概用分号隔开是两层意思,一个是会表示,另外一个进行分开进行推理,得到一般性的结论。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三、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四、几何直观。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五、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标准》将“统计观念”更名为“数据分析观念”,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进一步,“数据分析观念”更加突出了统计与概率独特的思维方法: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六、运算能力。《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学运算的目的是要解决一些问题,所以仅仅停留在运算的巧和快,可能误导了对运算的理解。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进行正确的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运算始终是中小学教学里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一直都占很大的篇幅,另外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七、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标准》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包括在学生学习数学和今后的未来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当中,都是特别重要的。八、模型思想。《标准》首先说明了模型思想的价值,即建立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小学阶段有两个典型的模型“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有了这些模型,就可以建立方程等去阐述现实世界中的“故事”,就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问题。数学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件事情就是解决问题,所以要形成模型;另外一件事,要从实际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模型。一个是归纳的过程,一个是演绎的过程。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构造,没有数学公式在那里摆着,其实很多数学从一开始就要构造一个能够描述模型客观现实的模型,所以说模型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应了数学的本质。 九、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应用意识说白了就是强调数学和现实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现实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也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另一个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⒈指导学生选好题目;⒉明确活动目标;⒊强调自主性与交流的要求;⒋总结与评价。十、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可能更重要,数学是非常抽象和严谨的,但是同时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应该体现创新、创造性的应用。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创新,在各个学科里边,都是要提倡,而数学的创新可能更重要,数学是非常抽象和严谨的,但是同时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应该体现创新、创造性的应用。所以说标准里面提出创新意识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等。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相关概念,目标与核心概念》这门课,《标准》中的10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下面谈一谈我对“符号意识”这一核心概念的认识:一、符号意识的含义及重要作用符号:针对具体事物对象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一种简略记号或代号。符号表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学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拥有感受和运用符号的能力。新课程根据数学的学科和课程特点,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 符号意识主要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本身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意识是人对符号的意义、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使用符号的意识和习惯。它包括三层意思:第一,理解各种数学符号的意义,表示什么意思,在什么时候使用以及怎样使用。用数字表示数量就是一种符号,而从数字抽象出的字母有 a 、 b 、 c 、 x 、 y 等,一般用 a 、 b 、 c 表示常量, x 、 y 表示变量。还有一些运算符号如 + 、 - 、×、÷,在这里指的符号主要是指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符号的意义。第二,理解数学符号的作用与价值,为什么使用符号,有哪些好处。运用符号表示对象是代数表达式所必须,也是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所必须运用的。如加法交换律用语言表示是: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如果用符号表示就是a+b=b+a,既简洁又抽象,这正体现了数学的一种简洁美。从这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数学的发展与进步。第三,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时,在独立思考和与人交流时能经常地、主动地、甚至是创造性地使用符号。符号意识反映的是“数学化”及数学表达的能力。符号意识是衡量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尤其应该注重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使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一般结论,如公式、定律的推理表示。在小学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都是符号意识的体现,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用符号表示就是a×b 。二、符号意识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标准》中指出: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首先是数学表达:从数量到数(如从四只羊,四个轮子,四条腿到“ 4 ”),从数到字母,从语言到符号表达方式的改变(两个数相加,调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a+b=b+a) ,抽象程度是不断提高的。其次是数学思考: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算术思考到代数思考,比如方程的优越性在于把一个未知的数量用字母表示,使未知数与已知的数量同等地位,从而简便了运算和表达。三、符号意识的主要表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应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意识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1)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对于《标准》所说的“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第一,这种表示常常从探索和发现规律以及进行归纳推理开始,然后用代数式一般化地将它们表示出来。第二,用字母表示的关系或规律通常被用于计算(或预测)某个未给出的或不易直观得到的量。第三,用字母表示的关系或规律通常也可用于判断或证明某一个结论。用代数式表示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由代数式求值和利用数学公式求值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是将问题进行一般化的过程。一般化超越了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境,深刻地揭示和指明了存在于一类问题中的共性和普遍性,把认识和推理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一般化和符号化对数学活动和数学思考是本质的,一般化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2)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第一,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和能解释代数式的意义。如代数式 6p 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以解释为:当 p 表示正六边形的边长时, 6p 可以表示正六边形的周长;当 p 表示一本书的价格时, 6p 可以表示 6 本书的价格; 6p 也可以表示一张光盘的价格是一本书价格的 6 倍;如果 1 个长凳可以坐 6 个小朋友,那么 6p 表示 p 个长凳可以坐 6p 个小朋友。第二,用关系式、表格、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三,能从关系式、表格、图像所表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中获取所需信息。(3)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生活中,符号间的转换是丰富多彩的。这里所说的符号间的转换,主要指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表格、关系式、图像和语言表示之间的转换。用多种形式描述和呈现数学对象是一种有效地获得对概念本身或问题背景深入理解的方法,因此多种表示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从数学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不同思维形式,它们之间的转换及其表达方式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把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示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示形式,构成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不论是从表格表示还是关系式表示,我们都可以容易地转化为图像表示。图像对于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像表示以其直观性有着其他的表示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图像将关系式和数据转化为几何形式,因此,图像是“看见”相应的关系和变化情况的途径之一。这几种表示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一种表示的改变会影响到另一种表示的改变。(4)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化,第二步是在数学内部的推理、运算等。比如,我们将一个实际问题表示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根据方程我们选择用公式去求解。会进行符号运算也是很重要的。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数学符号有多种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照符号的用处分为:对象符号(如数字符号、圆周率符号)、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结合符号(如小括号、中括号)、性质符号(如正号、负号)、略写符号(如因为“∵”、所以“∴”)等。培养学生符号意识首先是让小学生亲近、喜欢符号,接受、理解符号,让学生欣赏符号、感悟符号。其次是让学生初步感悟符号表达的优势与作用,数学语言的转化训练,也有助于符号意识的建立。在四年级<找规律>一课,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寻找规律之时,体会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的直观和简约之美,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尽可能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在教学中,对符号演算的处理尽量避免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和记忆,而应增加实际背景、探索过程、几何解释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伴随着学生数学思维层次的提高逐步发展的。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四方面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1、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身边的符号;2、要重视情境教学,体验情境中对符号的需求,引导学生去感知与领悟。3、遵循认知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建立并发展符号意识;4、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符号所代表意义,尽量避免机械地练习和记忆,应看重探索过程。

数学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十个核心概念有:①数感、②符号意识、③空间观念、④几何直观、⑤数据分析观念、⑥运算能力、⑦推理能力、⑧模型思想、⑨应用意识、⑩创新意识。

预付费好看吗从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通过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对《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6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做了调整。共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这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为什么提出核心概念?主要是由于在研制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感觉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凸显一些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把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凸显出来?经过认真思考、讨论,一致认为应该用一些核心词或者叫做核心概念来体现,最后确定为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确定,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是这些核心概念的内涵在性质上都是体现学习主体——学生的特征,所涉及的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建立和培养的关于数学的感悟、观念、意识、思想、能力等,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是《课程标准》将这些核心概念放在课程内容设计栏目下提出,是想表明这些概念不是设计者超乎于数学课程内容之上外加的,而是实实在在蕴涵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或者是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三是核心概念从本质上体现的教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即指对数学及其对象、数学概念和数学结构及数学方法的本质性认识。四是这些核心概念都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并通过教师的教学予以落实。  《课程标准》对每一个核心概念都作出了较为明确的阐述,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目标、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对于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索引序列
  • 小学数学核心理念有哪些
  • 小学数学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 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有哪些
  • 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有哪些
  • 数学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