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是什么职位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是什么职位

发布时间: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是什么职位

回答 亲亲你好,小度为你查询到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主办单位: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编辑单位: 《大江南北》杂志社地址: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33号9号楼1楼邮政编码: 200002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7891国内统一刊号:CN31-1111/K联合征定代号:LD311111创刊日期:1985年8月报刊版式:16开48页邮发代号:4-443

诗人刘湛秋:放歌生命 追寻自然千 龙与诗人刘湛秋第一次相逢是在春节前的一个寒冷夜晚。在暖暖的火锅旁,刘先生高声吟颂着自己的诗歌。他谈吐自如,言语中充满了对生活、对自然的渴望。虽然刘先生已是64岁的高龄,但在他爽朗的笑声中,笔者分明看到了一种年轻。 这位几十年前就已闻名天下的诗人、《诗刊》杂志社原常务副主编,在他年逾花甲时出版了三本诗集,用人、风景、爱情来描绘自己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和美好的祝愿。其中诗集《大自然之恋》是刘先生用了10年心血汇集而成的,而诗中那些纯抒情和唯美的东西则是他10年来对美好生活的体验。 刘先生没有“腕”的架子,采访他几乎没有费一点儿周折。 采访地点就约定在刘先生的家里。走进刘先生的家中,就像走进了书的海洋——几个巨大的书架把房间塞得满满的。这是笔者第二次和刘先生见面,但他丝毫也没有掩饰起一头“飞舞”的乱发,而家中的凌乱不堪更显他桀骜不逊的个性。 刘先生自50年代就开始诗歌的写作,最初创作的作品主要以风花雪月的事情为主。和大多数文人一样,他在文革期间的创作也受到了许多挫折和打击。刘先生形容说,他的作品就像树和小草一样,越有压力就越能顽强地生长。 人、爱情、风景是刘先生诗歌里的主题,这和刘先生早期喜爱俄罗斯文学,翻译著名诗人普希金、叶塞其的诗集有关。同时,刘先生也受意大利风格的影响,喜欢很休闲的东西。从刘先生诗歌里浪漫的笔调不难看出,他追求着一种随意的生活。 来北京生活有23年了,刘先生曾经担任《诗刊》杂志常务副主编,先后出版过22本散文、诗歌、评论和小说集。其中,小说《错爱的伊甸园》讲述了一个有关人性和道德的故事,曾被圈内人士誉为“东方的《廊桥遗梦》”。刘先生笑称,这本书有别人的经历,也有自己的体验。 这次刘先生出版的三本诗集被他称为“轻诗歌”。刘先生对此自有一番见解。他认为,诗歌在开拓人性、拓展人和自然的关系、意象选择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放之事业、爱情而皆准,天衣无缝,这种形象的比喻,一流的意韵,是其他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而“轻诗歌”与其他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烈酒,而是像清茶一般的软性饮料,值得慢慢地品味。 沉寂诗坛10年后,刘先生想用这套“轻诗歌”系列来呐喊真诚,也想通过这些为沉默已久的诗坛注入一丝新的活力。 当笔者问刘先生:什么是苦难,他曾经经历过什么苦难;刘先生回答说:“苦难并不是一种痛苦,因为痛苦一旦倾诉就已经得到解脱,所以说,在我身上没有什么苦难而言。” 刘先生天生有着与人为善的个性,他从不愿伤害别人。同时,他也非常喜欢结交各界的朋友。正因为有这样的性格,刘先生和已故诗人顾城的情人英儿之间的一段情感曾被一些媒体记者炒得沸沸扬扬。 两年前的一天,刘先生在西部某城出席一个文化界的会议。晚上就餐时,南方某报的记者半开玩笑地问刘先生,是否与顾城的情人英儿有过情感的碰撞。刘先生原以为大家是说笑聊天的谈话,便一边喝酒一边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公布了埋藏在心底里和英儿一段最隐私的感情。可是令刘先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久后,这段话被刊登在南方某报的首要位置,并在大江南北刮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刘先生为此伤心不已。他觉得,自己的一片真心被亵渎了。 “虽然他(南方某报记者)在我并不愿意的情况下公开了我的隐私,但我并不想回击。因为我不想伤害别人。”刘先生说。 对于自己的情感生活,刘先生在一首诗中写道:“女人使男人快乐,男人也使女人快乐,谁对谁都不是奉献,谁对谁都不是占有……” 在刘先生的诗歌中,有一部分是赞美感情和爱情的。他说,人生有很多的成分要依托一种情感——爱情。爱情是双方面给予的,男人和女人,谁也离不开谁。 当笔者的问题谈及性、爱方面时,刘先生的回答很干脆:“性有偶然的关系,爱是相对的永恒。性和爱有很统一的方面,如果能够拥有统一和谐的爱是最好的,就像我国儒家思想中提到的天人合一。” 或许,这就是刘先生几十年来对生活、对爱情的领悟。 “为大自然而歌,为环境美好与生态平衡而歌,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而歌是我毕生的追求。”这是刘先生在诗集《大自然之恋》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刘先生很喜欢亲近自然。他觉得,只有处身在世外桃源的诗人,才能摆脱外界的干扰,写出美丽动人的诗歌。诗集《大自然之恋》就是刘先生跑遍大江南北,用10多年心血潜心创作完成的。 “有一年冬天,我在公园里看见了一只小鸟。它很可怜,站在枝桠上看着我。当时,我突然觉得,我们同病相怜。在那一刻,我们开始了交流。”刘先生亲近自然的方式让人觉得有些不可琢磨。 刘先生说:“我经常一个人出去采风。有时候,也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出去玩。那样看到的东西才是最自然的。当然,这些都成为我写作的素材了。其实灵感就在和自然亲近的刹那之间。” 刘先生告诉了笔者他下一步的计划:准备用一年时间写一部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报告文学。他说,其实北京在70年代就有很强的沙尘暴,只不过当时没有人关心过,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身边的环境。通过对全国20几个省的走访调查,他想告诉世人该如何合理利用国土、保护身边环境;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此文展示我国天空、湖泊、海洋及疆域的变迁。 刘先生的生活也像他的诗歌一样浪漫多姿。在他家中,笔者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刘先生一身打扮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个浪漫的诗人,相反,映入笔者的眼帘的则是个地地道道的球迷。 “足球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0年前,我就想办一份足球的报纸。”刘先生笑呵呵地对笔者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到现在为止,还是要在各种媒体上看别人的文章,过不了提笔写足球报道的瘾,十足是个遗憾。” 在短短半天的采访时间里,刘先生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对人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刘先生告诉笔者,他现在有个计划,要在自己的生活视野里添加几项新内容:电脑、开车、英语、打官司、股票。他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重新找回自己的青春。

歌手金波:1997年,步入广东流行歌坛,一曲《大妹子》唱遍大江南北,成为国内知名歌手,并以一首《老转哥们》获得获九十年代征歌一等奖。 歌剧演员出身的金波,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形象。气质。表演、唱功。舞蹈等皆出类拔革。歌唱方面将近8年“苦行僧”似的严格训练,令他的演唱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站在舞台上的金波,英俊、涕洒、挥酒自如,连歌坛大腕刘欢。屠洪刚等看过他的现场演唱后,也个由拍手叫好,认定他前途无量,绝对实力加偶像。 98年初(h东省唱片公司蔡德暖先生慧眼识英对·为金波全新专辑的问世,特别邀请著名音乐人朱德荣。浮克。宋书华等为其度身定做并筛选最具实力的极品金曲。从此,身为歌剧演员的金波步人流行歌坛之后,一曲《大妹子》唱响神州,轻快的节奏,粗旷朴实的曲调,极具阳刚之气的演唱风格,受到不同年龄歌迷的喜爱,火速般窜入全国各大排行榜冠军宝座,各地歌迷疯狂“围剿”,成为偶像之星。 金波档案 一、演员经历 专业歌剧演员出身,在舞台上有着扎实的演、唱、说、舞等表演功底,曾在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四月卡》、《樱花》等大型歌剧中扮演不同类型的重要角色。 二、影视表演经历 主演过《深圳故事》、《鄂东烽火》等十几部电视连续剧,其中《村支书》、《男儿女儿好看时》在央视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家在三峡》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目前金波在央视拍摄的大型历史连续剧《武圣关公》中扮演英雄美男赵云,并演唱剧中歌曲《报孝娘亲》。 三、步入广州歌坛 1997年金波以一曲《大妹子》唱响大江南北,成国国内知名歌手,签约于广东省唱片有限公司。同年金波演唱的《老转歌们儿》获全国九十年代征歌一等奖,此歌在全国部队官兵中广为传唱。1999年,金波冒着生命危险远赴新疆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MTV《羚羊》,该作品使金波喜获2000年匈牙利国际音乐节“最佳新人奖”,这也是我国通俗歌手首次在匈牙利国际音乐节上获此殊荣。 四、扎根北京歌坛 2000年春节,金波从广州移师北京,在事业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金波进京的第一部作品《大西部》在中央电视台的《每周一歌》、《中国音乐电视》中隆重推出一炮打响,全国百余家省市电视台也热播了这首歌。2001年,金波被北京《了视周刊》“星迷俱乐部”评选为“心连心”大型慰问演出中放歌。同年9月,金波参加央视著名品牌栏目《同一首歌》爱心大行动演唱会,金波的演唱风格受到总导演孟欣的赞赏,并为他在央视隆重推出《我们是朋友》的MTV,从此,金波屡屡在《同一首歌》《激情广场》《同乐园》等栏目中闪亮登场,演绎了众多经典老歌,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2003年金波入围了CCTV—MTV音乐盛典的“最佳新人奖”提名。2004年金波挺进了中国歌坛的一线陈营,成为国内上镜率较高的歌手。2005年春,金波倾心打造新歌《男人伤心也流泪》,这首被业内人士称为能“治病疗伤”的歌曲,将引起社会名界的极大关注。 五、歌声答谢社会 金波,一个踏实、勤奋、上进、谦虚的青年歌手,在全国各种形式的大型晚会、公益活动、商业演出、歌迷见面会等表演中,他现场演唱的实力、幽默高雅的台风,每演一处都能掀起一个高潮,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金波用歌声表达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社会的深情回报。他人生的座右铭是:做实力唱匠,努力+拼搏=永不后悔! 作家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是什么

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那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的诗集《无题抒情诗》曾获得中国作协第三届优秀诗集奖,代表作品有散文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等,翻译的诗集有《叶赛宁抒情诗选》《普希金抒情诗选》等。

主办单位: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编辑单位: 《大江南北》杂志社地址: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33号9号楼1楼邮政编码: 200002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7891国内统一刊号:CN31-1111/K联合征定代号:LD311111创刊日期:1985年8月报刊版式:16开48页邮发代号:4-443

古装电视剧《南北大状》主题曲,演唱者:覃嘉键,作词作曲者不详。或许是电视剧《南北大状》的评价不好,收视很低,以至于主题曲《大江南北》鲜少人知,无免费下载地址。

回答 亲亲你好,小度为你查询到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是什么意思

在《大江南北》这本杂志中,我认识了许多名人。有以身作则、平易近人的刘少奇,有一代军神刘伯承,还有热爱读书、酷爱学习的陈毅,可亲可敬的夏光同志等等。还了解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东方之冠”。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篇《雪的记忆》。  这篇文章是作者赵勇回忆自己初一时的英语老师陈老师而写的。那时候大家的成绩很不理想,但陈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而和大家一起过了个圣诞节。那天下着雪,可陈老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末了老师告诉大家,由于这学期大家表现很差,学校决定下学期要他到另一个岗位工作,感谢大家对他的配合,并祝大家圣诞节快乐!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噎,眼眶里盈满了泪花。大家听了,更是痛哭失声。我的心也深有感触:多么伟大的陈老师呀!尽管大家的成绩并不理想,但他还是那么爱他们。这种无私的、伟大的爱让我感动不已,使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个黄昏……  那天英语老师要我和陶雅婷监督大家重默。当我们完成后,已经快要五点半了。那时候,大家几乎都走了,老师们也都该下班了。我路过办公室,灯居然还亮着。我透过窗户望去,只见没有一个老师离去,大家都在埋头批改作业。一个个都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生怕批错一道题,那专注的样子令我感动。现在已经很晚了,下班时间早过了,可没人愿意离开。她们是在对班级负责、对学生负责。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是春蚕、是红烛、是园丁,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这个光荣的称号------老师!

不知道你要的是作家金波还是歌手金波?我就把两个人的资料都给你: 歌手金波:1997年,步入广东流行歌坛,一曲《大妹子》唱遍大江南北,成为国内知名歌手,并以一首《老转哥们》获得获九十年代征歌一等奖。 歌剧演员出身的金波,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形象。气质。表演、唱功。舞蹈等皆出类拔革。歌唱方面将近8年“苦行僧”似的严格训练,令他的演唱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站在舞台上的金波,英俊、涕洒、挥酒自如,连歌坛大腕刘欢。屠洪刚等看过他的现场演唱后,也个由拍手叫好,认定他前途无量,绝对实力加偶像。 98年初(h东省唱片公司蔡德暖先生慧眼识英对·为金波全新专辑的问世,特别邀请著名音乐人朱德荣。浮克。宋书华等为其度身定做并筛选最具实力的极品金曲。从此,身为歌剧演员的金波步人流行歌坛之后,一曲《大妹子》唱响神州,轻快的节奏,粗旷朴实的曲调,极具阳刚之气的演唱风格,受到不同年龄歌迷的喜爱,火速般窜入全国各大排行榜冠军宝座,各地歌迷疯狂“围剿”,成为偶像之星。 金波档案 一、演员经历 专业歌剧演员出身,在舞台上有着扎实的演、唱、说、舞等表演功底,曾在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四月卡》、《樱花》等大型歌剧中扮演不同类型的重要角色。 二、影视表演经历 主演过《深圳故事》、《鄂东烽火》等十几部电视连续剧,其中《村支书》、《男儿女儿好看时》在央视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家在三峡》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目前金波在央视拍摄的大型历史连续剧《武圣关公》中扮演英雄美男赵云,并演唱剧中歌曲《报孝娘亲》。 三、步入广州歌坛 1997年金波以一曲《大妹子》唱响大江南北,成国国内知名歌手,签约于广东省唱片有限公司。同年金波演唱的《老转歌们儿》获全国九十年代征歌一等奖,此歌在全国部队官兵中广为传唱。1999年,金波冒着生命危险远赴新疆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MTV《羚羊》,该作品使金波喜获2000年匈牙利国际音乐节“最佳新人奖”,这也是我国通俗歌手首次在匈牙利国际音乐节上获此殊荣。 四、扎根北京歌坛 2000年春节,金波从广州移师北京,在事业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金波进京的第一部作品《大西部》在中央电视台的《每周一歌》、《中国音乐电视》中隆重推出一炮打响,全国百余家省市电视台也热播了这首歌。2001年,金波被北京《了视周刊》“星迷俱乐部”评选为“心连心”大型慰问演出中放歌。同年9月,金波参加央视著名品牌栏目《同一首歌》爱心大行动演唱会,金波的演唱风格受到总导演孟欣的赞赏,并为他在央视隆重推出《我们是朋友》的MTV,从此,金波屡屡在《同一首歌》《激情广场》《同乐园》等栏目中闪亮登场,演绎了众多经典老歌,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2003年金波入围了CCTV—MTV音乐盛典的“最佳新人奖”提名。2004年金波挺进了中国歌坛的一线陈营,成为国内上镜率较高的歌手。2005年春,金波倾心打造新歌《男人伤心也流泪》,这首被业内人士称为能“治病疗伤”的歌曲,将引起社会名界的极大关注。 五、歌声答谢社会 金波,一个踏实、勤奋、上进、谦虚的青年歌手,在全国各种形式的大型晚会、公益活动、商业演出、歌迷见面会等表演中,他现场演唱的实力、幽默高雅的台风,每演一处都能掀起一个高潮,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金波用歌声表达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社会的深情回报。他人生的座右铭是:做实力唱匠,努力+拼搏=永不后悔! 作家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主办单位: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编辑单位: 《大江南北》杂志社地址: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33号9号楼1楼邮政编码: 200002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7891国内统一刊号:CN31-1111/K联合征定代号:LD311111创刊日期:1985年8月报刊版式:16开48页邮发代号:4-443

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那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的诗集《无题抒情诗》曾获得中国作协第三届优秀诗集奖,代表作品有散文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等,翻译的诗集有《叶赛宁抒情诗选》《普希金抒情诗选》等。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是什么级别

诗人刘湛秋:放歌生命 追寻自然千 龙与诗人刘湛秋第一次相逢是在春节前的一个寒冷夜晚。在暖暖的火锅旁,刘先生高声吟颂着自己的诗歌。他谈吐自如,言语中充满了对生活、对自然的渴望。虽然刘先生已是64岁的高龄,但在他爽朗的笑声中,笔者分明看到了一种年轻。 这位几十年前就已闻名天下的诗人、《诗刊》杂志社原常务副主编,在他年逾花甲时出版了三本诗集,用人、风景、爱情来描绘自己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和美好的祝愿。其中诗集《大自然之恋》是刘先生用了10年心血汇集而成的,而诗中那些纯抒情和唯美的东西则是他10年来对美好生活的体验。 刘先生没有“腕”的架子,采访他几乎没有费一点儿周折。 采访地点就约定在刘先生的家里。走进刘先生的家中,就像走进了书的海洋——几个巨大的书架把房间塞得满满的。这是笔者第二次和刘先生见面,但他丝毫也没有掩饰起一头“飞舞”的乱发,而家中的凌乱不堪更显他桀骜不逊的个性。 刘先生自50年代就开始诗歌的写作,最初创作的作品主要以风花雪月的事情为主。和大多数文人一样,他在文革期间的创作也受到了许多挫折和打击。刘先生形容说,他的作品就像树和小草一样,越有压力就越能顽强地生长。 人、爱情、风景是刘先生诗歌里的主题,这和刘先生早期喜爱俄罗斯文学,翻译著名诗人普希金、叶塞其的诗集有关。同时,刘先生也受意大利风格的影响,喜欢很休闲的东西。从刘先生诗歌里浪漫的笔调不难看出,他追求着一种随意的生活。 来北京生活有23年了,刘先生曾经担任《诗刊》杂志常务副主编,先后出版过22本散文、诗歌、评论和小说集。其中,小说《错爱的伊甸园》讲述了一个有关人性和道德的故事,曾被圈内人士誉为“东方的《廊桥遗梦》”。刘先生笑称,这本书有别人的经历,也有自己的体验。 这次刘先生出版的三本诗集被他称为“轻诗歌”。刘先生对此自有一番见解。他认为,诗歌在开拓人性、拓展人和自然的关系、意象选择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放之事业、爱情而皆准,天衣无缝,这种形象的比喻,一流的意韵,是其他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而“轻诗歌”与其他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烈酒,而是像清茶一般的软性饮料,值得慢慢地品味。 沉寂诗坛10年后,刘先生想用这套“轻诗歌”系列来呐喊真诚,也想通过这些为沉默已久的诗坛注入一丝新的活力。 当笔者问刘先生:什么是苦难,他曾经经历过什么苦难;刘先生回答说:“苦难并不是一种痛苦,因为痛苦一旦倾诉就已经得到解脱,所以说,在我身上没有什么苦难而言。” 刘先生天生有着与人为善的个性,他从不愿伤害别人。同时,他也非常喜欢结交各界的朋友。正因为有这样的性格,刘先生和已故诗人顾城的情人英儿之间的一段情感曾被一些媒体记者炒得沸沸扬扬。 两年前的一天,刘先生在西部某城出席一个文化界的会议。晚上就餐时,南方某报的记者半开玩笑地问刘先生,是否与顾城的情人英儿有过情感的碰撞。刘先生原以为大家是说笑聊天的谈话,便一边喝酒一边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公布了埋藏在心底里和英儿一段最隐私的感情。可是令刘先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久后,这段话被刊登在南方某报的首要位置,并在大江南北刮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刘先生为此伤心不已。他觉得,自己的一片真心被亵渎了。 “虽然他(南方某报记者)在我并不愿意的情况下公开了我的隐私,但我并不想回击。因为我不想伤害别人。”刘先生说。 对于自己的情感生活,刘先生在一首诗中写道:“女人使男人快乐,男人也使女人快乐,谁对谁都不是奉献,谁对谁都不是占有……” 在刘先生的诗歌中,有一部分是赞美感情和爱情的。他说,人生有很多的成分要依托一种情感——爱情。爱情是双方面给予的,男人和女人,谁也离不开谁。 当笔者的问题谈及性、爱方面时,刘先生的回答很干脆:“性有偶然的关系,爱是相对的永恒。性和爱有很统一的方面,如果能够拥有统一和谐的爱是最好的,就像我国儒家思想中提到的天人合一。” 或许,这就是刘先生几十年来对生活、对爱情的领悟。 “为大自然而歌,为环境美好与生态平衡而歌,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而歌是我毕生的追求。”这是刘先生在诗集《大自然之恋》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刘先生很喜欢亲近自然。他觉得,只有处身在世外桃源的诗人,才能摆脱外界的干扰,写出美丽动人的诗歌。诗集《大自然之恋》就是刘先生跑遍大江南北,用10多年心血潜心创作完成的。 “有一年冬天,我在公园里看见了一只小鸟。它很可怜,站在枝桠上看着我。当时,我突然觉得,我们同病相怜。在那一刻,我们开始了交流。”刘先生亲近自然的方式让人觉得有些不可琢磨。 刘先生说:“我经常一个人出去采风。有时候,也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出去玩。那样看到的东西才是最自然的。当然,这些都成为我写作的素材了。其实灵感就在和自然亲近的刹那之间。” 刘先生告诉了笔者他下一步的计划:准备用一年时间写一部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报告文学。他说,其实北京在70年代就有很强的沙尘暴,只不过当时没有人关心过,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身边的环境。通过对全国20几个省的走访调查,他想告诉世人该如何合理利用国土、保护身边环境;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此文展示我国天空、湖泊、海洋及疆域的变迁。 刘先生的生活也像他的诗歌一样浪漫多姿。在他家中,笔者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刘先生一身打扮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个浪漫的诗人,相反,映入笔者的眼帘的则是个地地道道的球迷。 “足球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0年前,我就想办一份足球的报纸。”刘先生笑呵呵地对笔者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到现在为止,还是要在各种媒体上看别人的文章,过不了提笔写足球报道的瘾,十足是个遗憾。” 在短短半天的采访时间里,刘先生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对人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刘先生告诉笔者,他现在有个计划,要在自己的生活视野里添加几项新内容:电脑、开车、英语、打官司、股票。他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重新找回自己的青春。

回答 亲亲你好,小度为你查询到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在《大江南北》这本杂志中,我认识了许多名人。有以身作则、平易近人的刘少奇,有一代军神刘伯承,还有热爱读书、酷爱学习的陈毅,可亲可敬的夏光同志等等。还了解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东方之冠”。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篇《雪的记忆》。  这篇文章是作者赵勇回忆自己初一时的英语老师陈老师而写的。那时候大家的成绩很不理想,但陈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而和大家一起过了个圣诞节。那天下着雪,可陈老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末了老师告诉大家,由于这学期大家表现很差,学校决定下学期要他到另一个岗位工作,感谢大家对他的配合,并祝大家圣诞节快乐!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噎,眼眶里盈满了泪花。大家听了,更是痛哭失声。我的心也深有感触:多么伟大的陈老师呀!尽管大家的成绩并不理想,但他还是那么爱他们。这种无私的、伟大的爱让我感动不已,使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个黄昏……  那天英语老师要我和陶雅婷监督大家重默。当我们完成后,已经快要五点半了。那时候,大家几乎都走了,老师们也都该下班了。我路过办公室,灯居然还亮着。我透过窗户望去,只见没有一个老师离去,大家都在埋头批改作业。一个个都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生怕批错一道题,那专注的样子令我感动。现在已经很晚了,下班时间早过了,可没人愿意离开。她们是在对班级负责、对学生负责。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是春蚕、是红烛、是园丁,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这个光荣的称号------老师!

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近几年他写作散文颇丰。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台、港文坛对其散文评价颇高。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德、西等多种文字。 著名作家刘湛秋一直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他认为现代生活,使人们“活得很累”,他提倡“轻诗歌”、“轻松散文”、“轻松的生活方式”,主张“以轻对重,以轻对累,”于己“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也就是以平常心看徒荣华富贵与利害得失,心如明镜如水。淡化貌似严肃、正经的说教所带来人僵化、刻板、不近人情的生活方式。他的散文《雨的四季》、《伞》、《卖鞭角的小女孩》等都曾被收录中学语文课本。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本集中选的80篇散文,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超时空的田园心态,篇中无论写情感、人生,还是写都市、文化、旅行、经济,都用他特有的唯美风格,用纯情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在和读者谈心,流露出由衷的快乐和淡淡的忧悉。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并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集中不少散文已广为流传,为多家报刊选裁,为电台广播,其中《雨的四季》、《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等数篇散文已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及课外读外。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

诗人刘湛秋:放歌生命 追寻自然千 龙与诗人刘湛秋第一次相逢是在春节前的一个寒冷夜晚。在暖暖的火锅旁,刘先生高声吟颂着自己的诗歌。他谈吐自如,言语中充满了对生活、对自然的渴望。虽然刘先生已是64岁的高龄,但在他爽朗的笑声中,笔者分明看到了一种年轻。 这位几十年前就已闻名天下的诗人、《诗刊》杂志社原常务副主编,在他年逾花甲时出版了三本诗集,用人、风景、爱情来描绘自己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和美好的祝愿。其中诗集《大自然之恋》是刘先生用了10年心血汇集而成的,而诗中那些纯抒情和唯美的东西则是他10年来对美好生活的体验。 刘先生没有“腕”的架子,采访他几乎没有费一点儿周折。 采访地点就约定在刘先生的家里。走进刘先生的家中,就像走进了书的海洋——几个巨大的书架把房间塞得满满的。这是笔者第二次和刘先生见面,但他丝毫也没有掩饰起一头“飞舞”的乱发,而家中的凌乱不堪更显他桀骜不逊的个性。 刘先生自50年代就开始诗歌的写作,最初创作的作品主要以风花雪月的事情为主。和大多数文人一样,他在文革期间的创作也受到了许多挫折和打击。刘先生形容说,他的作品就像树和小草一样,越有压力就越能顽强地生长。 人、爱情、风景是刘先生诗歌里的主题,这和刘先生早期喜爱俄罗斯文学,翻译著名诗人普希金、叶塞其的诗集有关。同时,刘先生也受意大利风格的影响,喜欢很休闲的东西。从刘先生诗歌里浪漫的笔调不难看出,他追求着一种随意的生活。 来北京生活有23年了,刘先生曾经担任《诗刊》杂志常务副主编,先后出版过22本散文、诗歌、评论和小说集。其中,小说《错爱的伊甸园》讲述了一个有关人性和道德的故事,曾被圈内人士誉为“东方的《廊桥遗梦》”。刘先生笑称,这本书有别人的经历,也有自己的体验。 这次刘先生出版的三本诗集被他称为“轻诗歌”。刘先生对此自有一番见解。他认为,诗歌在开拓人性、拓展人和自然的关系、意象选择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放之事业、爱情而皆准,天衣无缝,这种形象的比喻,一流的意韵,是其他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而“轻诗歌”与其他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烈酒,而是像清茶一般的软性饮料,值得慢慢地品味。 沉寂诗坛10年后,刘先生想用这套“轻诗歌”系列来呐喊真诚,也想通过这些为沉默已久的诗坛注入一丝新的活力。 当笔者问刘先生:什么是苦难,他曾经经历过什么苦难;刘先生回答说:“苦难并不是一种痛苦,因为痛苦一旦倾诉就已经得到解脱,所以说,在我身上没有什么苦难而言。” 刘先生天生有着与人为善的个性,他从不愿伤害别人。同时,他也非常喜欢结交各界的朋友。正因为有这样的性格,刘先生和已故诗人顾城的情人英儿之间的一段情感曾被一些媒体记者炒得沸沸扬扬。 两年前的一天,刘先生在西部某城出席一个文化界的会议。晚上就餐时,南方某报的记者半开玩笑地问刘先生,是否与顾城的情人英儿有过情感的碰撞。刘先生原以为大家是说笑聊天的谈话,便一边喝酒一边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公布了埋藏在心底里和英儿一段最隐私的感情。可是令刘先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久后,这段话被刊登在南方某报的首要位置,并在大江南北刮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刘先生为此伤心不已。他觉得,自己的一片真心被亵渎了。 “虽然他(南方某报记者)在我并不愿意的情况下公开了我的隐私,但我并不想回击。因为我不想伤害别人。”刘先生说。 对于自己的情感生活,刘先生在一首诗中写道:“女人使男人快乐,男人也使女人快乐,谁对谁都不是奉献,谁对谁都不是占有……” 在刘先生的诗歌中,有一部分是赞美感情和爱情的。他说,人生有很多的成分要依托一种情感——爱情。爱情是双方面给予的,男人和女人,谁也离不开谁。 当笔者的问题谈及性、爱方面时,刘先生的回答很干脆:“性有偶然的关系,爱是相对的永恒。性和爱有很统一的方面,如果能够拥有统一和谐的爱是最好的,就像我国儒家思想中提到的天人合一。” 或许,这就是刘先生几十年来对生活、对爱情的领悟。 “为大自然而歌,为环境美好与生态平衡而歌,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而歌是我毕生的追求。”这是刘先生在诗集《大自然之恋》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刘先生很喜欢亲近自然。他觉得,只有处身在世外桃源的诗人,才能摆脱外界的干扰,写出美丽动人的诗歌。诗集《大自然之恋》就是刘先生跑遍大江南北,用10多年心血潜心创作完成的。 “有一年冬天,我在公园里看见了一只小鸟。它很可怜,站在枝桠上看着我。当时,我突然觉得,我们同病相怜。在那一刻,我们开始了交流。”刘先生亲近自然的方式让人觉得有些不可琢磨。 刘先生说:“我经常一个人出去采风。有时候,也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出去玩。那样看到的东西才是最自然的。当然,这些都成为我写作的素材了。其实灵感就在和自然亲近的刹那之间。” 刘先生告诉了笔者他下一步的计划:准备用一年时间写一部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报告文学。他说,其实北京在70年代就有很强的沙尘暴,只不过当时没有人关心过,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身边的环境。通过对全国20几个省的走访调查,他想告诉世人该如何合理利用国土、保护身边环境;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此文展示我国天空、湖泊、海洋及疆域的变迁。 刘先生的生活也像他的诗歌一样浪漫多姿。在他家中,笔者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刘先生一身打扮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个浪漫的诗人,相反,映入笔者的眼帘的则是个地地道道的球迷。 “足球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0年前,我就想办一份足球的报纸。”刘先生笑呵呵地对笔者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到现在为止,还是要在各种媒体上看别人的文章,过不了提笔写足球报道的瘾,十足是个遗憾。” 在短短半天的采访时间里,刘先生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对人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刘先生告诉笔者,他现在有个计划,要在自己的生活视野里添加几项新内容:电脑、开车、英语、打官司、股票。他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重新找回自己的青春。

歌手金波:1997年,步入广东流行歌坛,一曲《大妹子》唱遍大江南北,成为国内知名歌手,并以一首《老转哥们》获得获九十年代征歌一等奖。 歌剧演员出身的金波,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形象。气质。表演、唱功。舞蹈等皆出类拔革。歌唱方面将近8年“苦行僧”似的严格训练,令他的演唱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站在舞台上的金波,英俊、涕洒、挥酒自如,连歌坛大腕刘欢。屠洪刚等看过他的现场演唱后,也个由拍手叫好,认定他前途无量,绝对实力加偶像。 98年初(h东省唱片公司蔡德暖先生慧眼识英对·为金波全新专辑的问世,特别邀请著名音乐人朱德荣。浮克。宋书华等为其度身定做并筛选最具实力的极品金曲。从此,身为歌剧演员的金波步人流行歌坛之后,一曲《大妹子》唱响神州,轻快的节奏,粗旷朴实的曲调,极具阳刚之气的演唱风格,受到不同年龄歌迷的喜爱,火速般窜入全国各大排行榜冠军宝座,各地歌迷疯狂“围剿”,成为偶像之星。 金波档案 一、演员经历 专业歌剧演员出身,在舞台上有着扎实的演、唱、说、舞等表演功底,曾在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四月卡》、《樱花》等大型歌剧中扮演不同类型的重要角色。 二、影视表演经历 主演过《深圳故事》、《鄂东烽火》等十几部电视连续剧,其中《村支书》、《男儿女儿好看时》在央视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家在三峡》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目前金波在央视拍摄的大型历史连续剧《武圣关公》中扮演英雄美男赵云,并演唱剧中歌曲《报孝娘亲》。 三、步入广州歌坛 1997年金波以一曲《大妹子》唱响大江南北,成国国内知名歌手,签约于广东省唱片有限公司。同年金波演唱的《老转歌们儿》获全国九十年代征歌一等奖,此歌在全国部队官兵中广为传唱。1999年,金波冒着生命危险远赴新疆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MTV《羚羊》,该作品使金波喜获2000年匈牙利国际音乐节“最佳新人奖”,这也是我国通俗歌手首次在匈牙利国际音乐节上获此殊荣。 四、扎根北京歌坛 2000年春节,金波从广州移师北京,在事业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金波进京的第一部作品《大西部》在中央电视台的《每周一歌》、《中国音乐电视》中隆重推出一炮打响,全国百余家省市电视台也热播了这首歌。2001年,金波被北京《了视周刊》“星迷俱乐部”评选为“心连心”大型慰问演出中放歌。同年9月,金波参加央视著名品牌栏目《同一首歌》爱心大行动演唱会,金波的演唱风格受到总导演孟欣的赞赏,并为他在央视隆重推出《我们是朋友》的MTV,从此,金波屡屡在《同一首歌》《激情广场》《同乐园》等栏目中闪亮登场,演绎了众多经典老歌,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2003年金波入围了CCTV—MTV音乐盛典的“最佳新人奖”提名。2004年金波挺进了中国歌坛的一线陈营,成为国内上镜率较高的歌手。2005年春,金波倾心打造新歌《男人伤心也流泪》,这首被业内人士称为能“治病疗伤”的歌曲,将引起社会名界的极大关注。 五、歌声答谢社会 金波,一个踏实、勤奋、上进、谦虚的青年歌手,在全国各种形式的大型晚会、公益活动、商业演出、歌迷见面会等表演中,他现场演唱的实力、幽默高雅的台风,每演一处都能掀起一个高潮,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金波用歌声表达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社会的深情回报。他人生的座右铭是:做实力唱匠,努力+拼搏=永不后悔! 作家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金波简介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黄晖1黄晖 法学博士、研究员、商标代理人语言情况:中文、法文、英文我国首位商标法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中企商标鉴定中心专家成员,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仲裁员,法国斯特拉斯堡第三大学国际工业产权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90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后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作十二年,2002年加盟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其间,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第三大学国际工业产权研究中心(CEIPI)留学,获国际工业产权研究文凭。后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成思教授,从事商标法等知识产权的专业研究,并取得法学博士学位。著有商标法专论《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译有世界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典-《法国知识产权法典(法律部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中国知识产权法》商标栏目作者(法律出版社及CCH 2002-2004年版);《WTO知识产权协定常识问答》编者(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商标报告》执行主编(中信出版社2003-2004年版);《中华商标》杂志编委会成员。另著有多篇专业论文。2黄晖,男,1955年出生。1978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89年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系。湖北省美术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展览:2002年《2002·北京龙吟》油画展(北京)2001年《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大展》(北京)1999年《半边天》中国女艺术家艺术展(德国)1998年《半边天》中国女艺术家艺术展(波恩)1997年《黄晖油画展》(湖北美术馆)1994年《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湖

  • 索引序列
  •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是什么职位
  •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是什么
  •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是什么意思
  •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是什么级别
  • 大江南北杂志主编简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