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论文怎么写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论文怎么写

就生物技术来说,它出不了实验室,进入不了生产体系,没有生产运作的目的和动力,就不会是生物经济的因素。所以,生物技术的第一个层面的含义就是划定了生物技术的质料,从定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规定了事物的属性。形式逻辑的定义法也是亚里 /html/nonglin/20080409/html

交换食物 作者:牛裕超 (物贸二年级) 今天,老山羊伯伯过生日,分别邀请了公鸡、熊猫、小兔、小猫来家里做客。它们都很开心,心想:今天终于可以大餐一顿了。 它们到了老山羊伯伯的家门口,一进家门就说:“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老山羊伯伯说:“谢谢大家”。老山羊伯伯让大家坐下,就去拿食物了。 老山羊伯伯把食物放在了桌子上。小猴子看到自己面前的食物是竹子,眉头紧皱,眼睛睁得大大的、圆圆的,手摸着头想:老山羊伯伯知道我最喜欢吃桃子,怎么给我换成了竹子,老山羊伯伯今天是怎么了?公鸡看到自己的食物是桃子,眉毛上挑,眼睛盯着桃子,想:我明明喜欢吃虫子,怎么给我换成了桃子?小兔子看到自己的食物是虫子,眼睛红红的,吓得都快哭了,想:我本来喜欢吃胡萝卜,可老山羊伯伯专门给我拿了一盘黑乎乎的虫子。小猫看见了自己的食物是胡萝卜,很郁闷,吹胡子、瞪眼睛,想:我喜欢吃鱼,怎么给我换成了胡萝卜?熊猫看见自己的食物是鱼,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鼓的圆圆的,特别惊讶!想:我喜欢吃竹子,怎么给我换成了鱼。 这时,小猴子调皮的跳过去说:“山羊伯伯,你是不是把大家的食物弄错了?”山羊伯伯看了看桌上的食物,害羞的说:“对不起。”于是就将食物换回来了。 吃完后,大家就高兴的回家了!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论文

我想您还是要追加悬赏金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朋友

梁爱华 1984年7月至1988年7月,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攻读学士学位;1988年7月至1991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刘心恕、吴永贤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烹饪协会西餐专业委员会委员,餐饮业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国家技能竞赛鉴定专家委员会西餐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营养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食品发酵学会会员;中共党员。1991年7月至今,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任教;先后担任烹饪系党支部副书记,食品工艺系副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西餐工艺系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系主任、系党支部书记等职务。现为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系主任、教授。 罗云波教授,男,1960年4月23日生于重庆市,博士生导师。1982年2月 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12月毕业于英国巴斯大学生物学院, 获博士学位。1988-1990年12月分别于英国巴斯大学 (University of Bath),北京农业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1998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短期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园艺学会,园产品采后分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学会理事;北京食品协会副主席;《中国食品学报》主编;《国际制冷学报》编委;全国高校食品学院院长联谊会会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果蔬成熟衰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基因工程及生物反应器在食品中的应用、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及安全性评价。曾主持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乙烯合成调控分子基础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限制乙烯合成转基因番茄采后生理研究”;农业部九五重点项目“耐贮转基因番茄的商品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乙烯成熟衰老机制的研究” 等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生物技术在园艺作物的利用”(美国康乃尔大学)、“果蔬脂氧合酶衰老生理机制研究”(美国普渡)等。承担的研究项目:973计划“作物适应逆境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863高科技研究计划“转基因食品营养学评价及检测技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乙烯受体蛋白及信号转导的研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我国特色果蔬产品的贮藏保鲜及产业化研究”及云南省项目“抗衰老基因工程番茄的中试和新品系培育”等。分别担任《果蔬贮运学》、《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转基因食品研究进展》、《食品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等课程教学工作。先后在美国,英国,韩国,意大利,泰国,加拿大等国讲学。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食品生物技术导论》等著作。1992年获得“优秀教学成果”集体国家级二等奖。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奖。1994年获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995年获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国际合作先进个人。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跨世纪人才基金。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1981-2001中国食品工业20大科技进步成果奖。 邹光友,1960年12月13日,出生于四川三台县谭家沟,1982年,从西南农业大学茶学毕业的邹光友分配到安县供销社下属的土产果品外贸公司。后又被调到三台县建设区任科技副区长。他运用所学的食品加工专业,开始搞起红薯粉丝的研究开发,并最终发明了精白红薯粉丝专利技术和专利设备,通过控制氧化,清除杂质,使红薯粉丝由原来的粗、黑、沙、涩变为细、白、柔、润,使传统红薯粉丝的商品价值提高了一倍多。首次革命的成功,使光友尝到了科技兴企的甜头。1992年,在多方权衡之后,邹光友选择了自己“钟爱”的红薯事业,辞官下海卖起了红薯。同年9月,邹光友怀揣着500元钱,只身来到被誉为中国西部电子科学城的绵阳,立志在高新区创出一番事业。10月18日,“中国绵阳光友特产技术开发公司”成立。于是他在全区建起了30多个红薯粉丝加工点,还有近50家手工加工作坊。 王刚,男,1958年11月出生,祖籍辽宁省大连市, 1978年4月至1982年3月在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学习,1982年4月至1990年12月在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任教,1988年10月至1989年10月在日本国立鹿儿岛大学热作专业作访问学者,1991年1月至1994年3月在日本国立静冈大学应用生物专业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4月至1997年3月在日本国立歧阜大学生物资源化学专业读博士研究生,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日本国立静冈大学应用生化专业作博士后研究,1999年4月至2003年3月在河北师范大学任教授。2003年3月至今,任石家庄市政府副市长。从事学术研究期间先后承担了三项日本政府综合及基础类研究课题,国家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归国后,重点从事红豆杉细胞紫杉醇代谢调节及相关限速酶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介导等研究。95年以来,先后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雷励邹光友赵刚 孙建新 李茂银 熊国湘(燕京啤酒) 徐仲伟

已发送,请查收

食品生物技术的论文怎么写

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并且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没有充分全面的考虑到企业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品牌价值理念,影响到了实际的管理工作效果。并且一些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体系本身科学性不够全面,无法给具体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微信加王老师的拼音2020)--------

哈哈我数专业论文题目注意要跟数挂钩除非数知识确实厉害跟初高挂钩初我题目利用仿射变换证明初等几何命题简单用数公式编辑器纠结至于题目应该跟发论文题目相关自选比较简单行论文没想象难写且校基本都放太难训练

我想您还是要追加悬赏金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朋友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并且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没有充分全面的考虑到企业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品牌价值理念,影响到了实际的管理工作效果。并且一些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体系本身科学性不够全面,无法给具体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微信加王老师的拼音2020)--------

哈哈我数专业论文题目注意要跟数挂钩除非数知识确实厉害跟初高挂钩初我题目利用仿射变换证明初等几何命题简单用数公式编辑器纠结至于题目应该跟发论文题目相关自选比较简单行论文没想象难写且校基本都放太难训练

1998年机构改革之后,我国食品监管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已形成了食品安全多部门的监管体制。2004年9月1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再次对有关部委的职责分工加以调整和明确。《食品卫生法》关于执法主体职责的内容应当顺应现实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第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和经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相比,我国缺少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例如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食品安全"等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义。第四,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为例,对违反该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对违反卫生规定的当予重罚。然而根据该法,在一般违法情况下,除了责令改正和警告之外,五千元以下的罚款落在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范围之内,且不说罚款的上限太低,如此"可以"也为追究违法者的行政责任创造了迂回的空间,极有可能连区区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也不了了之。类似的规定总和起来,执法不力也就难免了。再如,《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只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即构成犯罪,依法应予追究刑事责任。两者相比较可以看出,在同一罪名上,《食品卫生法》要求违法行为具有人身伤害后果才构成犯罪,而《刑法》则强调当违法行为具有危害人身健康的危险性时即构成犯罪。两者尺度的不统一,往往会造成行政执法部门在对待"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上述违法行为时,仅仅因为危害结果尚未发生,就依据《食品卫生法》做出不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的决定,用行政处罚代替刑事追究。法律衔接的不统一给了违法食品业主以喘息的可能,削减了法律的惩处力度,也为司法机关再度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造成了时间上的拖延。其主要原因是《食品卫生法》修订在前,《刑法》修订在后,这段时期内无论是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均有加重之势,《刑法》的修订是顺应了当时食品安全的要求。可见《食品卫生法》的滞后性已经显现。第五,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尚欠缺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的落实和失职责任的追究机制。综上,在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抓紧组织修订《食品卫生法》。在是否将《食品卫生法》修改为《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上,还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食品卫生仅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从法律的名称还是从法律本身的内容考虑,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都应围绕"食品安全"这一核心加以建设。建议方法有二:一种是把《食品卫生法》更名为《食品安全法》,作一次全面修订和补充;另一种是重新制订一部《食品安全基本法》,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母法",其基本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如下方面:(1)目的:综合促进和保障食品安全。(2)定义:明确"食品"、"食品安全"等名词的法律涵义。(3)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国家对食品安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4)监管体制:以法律的形式提出我国食品安全基本监管框架和各方职能。(5)食品安全监管原则: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注重科学依据,控制和预防并重,公开、客观、公正,等等。(6)社会其他各阶层的食品安全责任。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主,还包括与食品相关的行业、食品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等。(7)应急处理。(8)标准检测,含市场准入。(9)安全风险评价。(10)信用体系。(11)食品安全信息网络。(12)宣传教育。(13)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推动。(14)法律责任。强调监管主体的违法责任、做好与《刑法》的衔接、对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设置严厉罚则。法律的尊严是执行出来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无论多严密、多完善的法律,还必须经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施行,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食品安全的强大规范作用。如果行政执法部门不严格执法或者出于各种原因错误地理解和适用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那么就算这些法律法规再完善,也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在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中,执法不力的问题不容回避。从我们了解并研究的一些案例看,有不少食品安全事故是由于失职或渎职等执法不力造成的,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中的一个顽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强、碍于情面和各方压力办"人情案"以及部分执法人员以权谋私、地方保护等等。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制订严密的工作纪律和内部审批程序、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大案要案领导集体决定制度,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使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二、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延续历史做法的同时,更要向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国家学习,使监管体制相对协调集中,逐渐开创我国科学、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对食品实行多头管理,一方面执法中各部门职责交叉、都可以执法,另一方面则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这样就出现了我国食品安全"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也为一些部门权力寻租制造了借口。2003年3月10日,国务院宣布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意图很明显,在政出多门的情况下,希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能起到协调作用。但由于管理构架、职责划分、行政成本以及部门协调等诸多原因,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问题,尚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应改变多头管理,向相对集中统一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由于食品的产业链太长,我国的地域范围大,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不可能也不必要将食品安全的监管统一在一二个部门。当前,应重点解决食品监管职责过于分散的状况,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相对集中,权责进一步明晰,并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率和权威的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第一,可以考虑在现行的部际食品安全联席协调会议的管理架构上有所突破,如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以统一协调、管理涉及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部门,彻底改变目前相关行政部门各自为政、协调不力、重复管理、执法软弱的局面。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出任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卫生部、质检局、工商总局、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委领导或主管领导均成为该委员会成员(关系较为重大的正部级单位的一把手可作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秘书长(或常务副主任)及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或秘书处可以设在某个部委(局、办),承担该委员会的具体工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1)审议食品安全的有关法规或实施细则;(2)研究确定加强食品安全的重大政策;(3)审议全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发展规划、计划;(4)确定需要向国务院汇报的重大议题;(5)督促规划、计划和有关重大工作的落实;(6)协调部门、地方间的食品安全工作,组织重大事故的查处;(7)指导各部门、各地区及全社会支持并参与食品安全宣传,推动食品安全健康发展。此外,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应当成立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对应的机构。第二,进一步探索多种管理模式,将对品种的管理和"划段"管理结合起来,对能够集中的管理链条和跨度不太大的品种可由一、二部门管理起来。对于需要"划段"的管理,要明确边界和衔接的方式方法,特别是信息的沟通和共享,职能上尽可能避免交叉。

食品生物技术论文800字怎么写

我想您还是要追加悬赏金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朋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样的论文网上肯定是有不少的~所以~你去看下(食品与营养科学)期刊呗~找找这样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传统酿造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摘要:对我国酿造食品的工艺特点和生物转化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食品酿造过程中的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等食品安全性因素的影响,得出我国传统酿造食品由于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经过分解、消除和滤过等过程使其更具有安全性特征。关键词:传统酿造食品;发酵作用;食品安全食品为人类提供营养要素,同时也是微生物生长的天然培养基。我国传统酿造食品(酱油、酱类、食醋、腐乳、白酒、酸菜、泡菜等)多以谷类、豆类、蔬菜等为原料,将自然界的群体微生物引入发酵过程共同作用形成风味独特的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引起的生物转化食品具有良好的品质、感官特性、可消化性和营养价值。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工业“三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毒物、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等)在环境中污染逐渐增多,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污染酿造食品原料、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等。化学农药、化肥和仓储药剂(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粮食熏蒸剂、防护剂等)通过各种渠道污染食品酿造原料,作为发酵原料的粮食在生产、加工、贮藏等环节受到霉菌、细菌、寄生虫等生物污染。本文从我国传统食品酿造的工艺特点、微生物的生物转化机制对食品污染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传统酿造食品在发酵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1传统酿造食品的工艺特点我国传统酿造食品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形成独特的酿造工艺特点。1敞口固态发酵传统酿造一般采用固态发酵技术,在添加谷糠或稻壳等辅料之后进行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具有发酵时间长、产品风味浓厚、管理粗放等特点。整个过程采用敞口式工艺,充分利用物产资源与自然资源,制曲时富集各种功能性微生物,驯化和培育了特定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体系,将主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融为一体。同时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温度、湿度、酸碱度、通气量、发酵时间等酿造工艺条件,创立了产品增香与各种加工技术,对创造我国独特的酿造食品风味和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酿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产品品质主要取决于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微生物主要来自于曲种和环境,包括霉菌、酵母菌、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共栖生长,赋予醅料复杂而完整的酶系,具有较强的糖化、液化和蛋白分解能力。各种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盛衰交替,此消彼长,协同作用,产生单一菌种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在发酵过程中水解与发酵交替进行,避免过高浓度底物对有益微生物和生化反应的负面影响。发酵时间长,酶促反应深入而完善,代谢产物丰富多彩,产品风味醇厚、浓郁[1-2]。3多样的产品防腐措施传统酿造食品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安全措施,一是依靠代谢产物本身的防腐作用(如白酒是依赖酒精的杀菌作用,食醋是靠醋酸的抑菌作用);二是利用高浓度的食盐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酱油、酱、腐乳等)。2传统酿造食品的生物转化机制传统酿造过程是多种微生物将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等大分子物质转化为产品的各种小分子风味物质,构成产品的主要成分。酱油的风味物质按其化合物性质可分为醇类、酯类、酸类、醛类及缩醛类、酚类、呋喃酮类和含硫化合物等[3-4];食醋中除含有主要成分醋酸外,还含有糖分、氨基酸、酯、醛、醇、酚、酮类等化学成分[5-6]。酱油和食醋等酿造食品的风味物质构成产品特有的色、香、味,其来源主要是2方面,一是植物原料的“主生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等“,次生物质”如丹宁、芳香族化合物、异黄酮);二是微生物及其酶对植物原料作用后的代谢产物。此外,白酒、酱油、食醋等在贮藏过程中各种代谢产物相互作用形成各种风味物质,据分析酱油含有300多种风味物质[4]。1多糖的转化传统酿造食品原料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它在曲霉菌分泌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这些单糖一部分作为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生长繁殖的碳源和能源,一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发酵产品的各种代谢产物。由淀粉转化来的代谢产物包括各种酸类、醇类、酚类以及低聚糖等[7]。酱油的糖分包括由大豆转化的低聚糖(如水苏糖、棉子糖等)和由小麦淀粉转化的蔗果三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以及低聚木糖等,而酿造食品的酸类、醇类、酚类等小分子产物是构成产品风味的物质基础。2蛋白质的转化

  • 索引序列
  •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论文怎么写
  •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论文
  • 食品生物技术的论文怎么写
  •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论文范文
  • 食品生物技术论文800字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