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论教育在人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论教育在人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

论教育在人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三人行』教资空中课堂每日推送教资考试系列公益讲座以及“每日一题”,硬核干货,紧扣考纲,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5年、并担任教资面试考官的黄老师亲自为您娓娓道来,敬请关注哟。

浅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来源: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合作的目的。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不仅表现在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基本的手段、途径或者工具,而且表现在它在丰富“人”的含义和扩展人的价值方面的作用。这一点已成为当今全球的共识。因此,“人的发展”和“教育”这两个术语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于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我们每个人重新思考。一、教育的目的许多有识之士提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我国著名学者林崇德说:“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就是好的教育;不能促进人的发展,就不是好的教育。”教育能加速或延缓人的心理发展内因变化的进程,合理而良好的教育措施是适合心理发展条件的,正是这个主动而积极的条件,不断调节教育与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从教育到发展是一个有生理机制的内化过程,也就是从生理到心理、从客体到主体、从社会到个人的内化过程。人类的发展是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结果。就其最基本的生物意义而言,教育最初就是人类种群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工具,它的产生和发展在根本上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人类共同创造的人的发展资源作为中介,人就只能像其他生物那样借助依附于个体的遗传物质来传递发展信息,个体的经验也就无法超越其生命存在而存在,每个个体都必须重复前人曾经的探索,人的教育将与动物界类似教育的本能无异,人类如今这样的发展进步也将是无法想象的。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人。这个成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教育从自然人逐步生长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需要是人的发展的动力。人的生命存在是一个恒定的事实,人的生命存在决定了人具有维持其生命存在的客观需要。代写论文人必须首先吃喝住行等等,然后才能从事哲学、宗教、艺术等活动,正是人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客观需要促使人们去进行生产,因为大自然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产生和不断被满足的过程,形成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愈来愈丰富多彩。人的需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但归根结底是物质需要,人的需要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但归根结底是个人需要。物质需要只有体现出某种精神时才能反映人的需要性质,才能使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区别开来。人的个体性的需要只有通过社会的途径才能具有精神的性质,才能具有人的物质需要的性质。第二,人的意识能力是人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并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就是因为人有意识。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活动的特点。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这是人的生命活动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特殊性质。人的特性在于人类生命活动所具有的精神性,即改造客观物质条件以满足自身需要所形成的精神性成果,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所谓自由是人类自觉主动地改造客观事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发展。第三,人的社会关系是人发展的条件。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个体必须不断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才能通过社会的途径实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能够通过社会联系这一中介进行文化的交流传播,并把人类探索自然的认识成果不断累积使其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使个人不断拥有愈来愈丰富的知识成果并成为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使个体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得以实现。个体的发展是在社会中实现的,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精神性生产成果总是通过社会的途径而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离开了社会,只靠人类个体是无法实现的。第四,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文化性发展。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文化性,人是自然性和文化性的统一。所谓自然性是指人的生物属性,所谓文化性是指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人的文化性体现着人的发展。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的自然性保持相对稳定,而人的文化性则呈现出明显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的文化性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系统的文化教育使人不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而社会实践活动使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巩固并不断推动人们继续认识未知的世界。正是在系统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对自然的改造不断增强,人的文化不断丰富,人自身才不断得以发展。三、教育与人的发展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有两大基本功能:发展功能和选择功能。发展功能又包括发展人的功能与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功能。发展与选择是一对矛盾的功能,如果处理得好,发展人的功能、发展社会的功能则是一致的。人的发展是有层次的,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人才,而教育的选择又为社会提供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各种基本功能的内容、强调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有所不同。尤其在社会急剧发生变化时,当教育强调发展社会功能,而忽略人的发展选择时,教育就会出现社会功利主义。社会作为兴办教育的主体,它的目的恰恰不是人自身的发展,而是制造能为它服务的专业人才,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也就是人的异化。这时,教育就不是以培养人,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了。因此,要协调教育的各种功能,特别是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发展,就是人的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发展离不开知识,但有知识并不意味着人的发展水平高。教育家们提出要从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发展性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把青少年武装起来,助其成长为能适应社会急速变化的高素质合格人才。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去谈人的发展,因为人的发展总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与激励;同样,也不能离开人的发展去谈社会的发展,因为人的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所在,社会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就必须着眼于人的发展,必须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人的素质要全面化,不能片面。新时代的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应是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时代特色的。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来安排: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即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即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是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同等重要的。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意味着我们对人的发展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整体性(全面性)和差异性(多样性),是人的发展的基本特点。承认发展的主动性就必然会承认发展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就应该把发展中的主体作为人来尊重,接受他们可能做出的错误选择,帮助他们学会从错误和挫折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学会从错误走向正确。发展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为人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而且表现为人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对人的主动精神的认可与尊重,表现为对教育活动影响的全面性的自觉认识与细心把握。承认发展的差异性,是对人的多样化发展的承认,是对社会多样性的承认。它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标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和途径方面实现多样化,要求我们平等地对待有差异的个性,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发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不但不歧视“后进”学生,而且要承认其有后进的权利。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在一个有差异的社会里与有差异的人共同生活。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首先,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人基本素质的相对完整、和谐的发展,个性及特长的发展就缺乏基础,就会失衡,这样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实际上就是片面和畸形的发展。事实上,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一定的全面性,那他也就在发展上失去了选择个性和形成特长的条件,就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前提,就只能被迫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片面、畸形地发展,其结果,与其说是个性的凸现,还不如说是个性的扭曲。任何一种创造性才能,都是人的知识、能力、道德、审美、意志和身体等各方面素质的有机组合,是一种合力。其次,个性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动力。人的发展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突出的个性特点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定的全面性,特别是在人的那些最基本的素质方面,更是不能缺失。这样,个性发展就成了追求全面发展的动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素质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二者的发展是一个基本一致的过程。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个性发展,就是全面发展的个性。因此,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该是有个性的人。如果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强求一律化和平均化的发展,造就的就只能是碌碌无为、毫无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庸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在某一方面有较突出的发展,就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就必须使自己的发展有适当的偏移。所谓“通才”,既不是指那种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懂的人,也不是指那种平均发展、无棱无角的人,而是指那种既有较全面素质和较广博基础,又在某一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补充的参考资料: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它应该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为:  (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受国家的委托,对新生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它的任务就是教育人和培养人。家庭和社会虽然也有教育新生一代的责任,但不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2)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 (3)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论文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补充的参考资料: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它应该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为:  (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受国家的委托,对新生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它的任务就是教育人和培养人。家庭和社会虽然也有教育新生一代的责任,但不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能功能,而其派生功能即教育的社会功能,它通过所培养的人进入社会,成为一定社会的公民,担任一定的角色,而对社会的维持和发展所发挥的适应、改造和变革的功能。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于千钟栗。”而如今对大多数人来说,获取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具较强的目的性,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其活动开展、文化营造、制度建设等几乎都是围绕有目的地培养人而组织起来的。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计划性、组织性、协作性和全面性。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专门性。对于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做过肯定,卢梭说过:“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这些看法都肯定教育人的发展中起到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教育能够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帮助人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力,形成人的独特性,例如在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和性格方面。教育还注重激发人的创造性,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自觉的社会环境,学校就像是一个微型的社会,里面有各种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在于老师、同学的交流相处中不断的学习,发展完善自己,为以后走出社会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关的社会技能。农村和城市学校的教育相比起来,我们会发现城市学校的教育水平明显会比农村的高,城市学生总体文化水平都高于农村的学生。其重要的原因是不同地区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教育环境,学校是否有较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丰富优质的教师资源以及有较先进的教育方法,这些环境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教育则是家庭教育,两者在人的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父母对孩子就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行为习惯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刻影响孩子的性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价值取向,兴趣爱好,从而对孩子的成长起深远影响。曾经有个家庭,父亲有烟瘾,常常在孩子面前吸烟,从小就被父亲这样的行为习惯影响的孩子在读初中时开始学会了吸烟,当被父亲责骂时,孩子则反驳问:“问什么你能吸烟,我就不能呢?”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是何等的重要,作为家庭的主体,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创设积极良好的环境氛围,努力教育好孩子,言传身教,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二者对孩子的性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有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都全面发展的人,他们都要不管加强完善,根据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使其能在社会中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尊重。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教育要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要教会人们怀疑和创新知识的能力。(2)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人的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人培养成为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而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潜能存在的实际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人的力量包括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力即体力和心力得到应有的培养与发挥。在当前,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和谐地发挥人的力量,逐步使每一个人都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必然有助于不断地提升人的地位。(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个人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而人的个性化的形成和实现依赖于教育的作用。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个性化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可以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可以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可以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其充分开发内在的潜力并充分发展其特长;同时,教师还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给其创造生命价值的信心和力量,促使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规范,即个体社会化。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即个体个性化。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扩展资料教育研究特点客观性,任何教育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者必须严格按照客观现实,准确、真实地对事实进行观察和反映。这就是要求研究者尽可能排除主观偏见来收集资料、选择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资料。科学性,科学性体现为教育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结论的获得应具有逻辑性和实证性。从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到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再到最终结论的获取,需要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尤其是在获取结论的环节中,必须在充分依据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有力的论证,得出科学结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

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论文

范文参考先说“德”。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都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支撑教育大厦的栋梁,是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德服人”。只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 “乐其道”,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最终也能得到学生的尊重。那么,教师的德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首先,要无限热爱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一切为了孩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具有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才会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老师只有热爱、尊重学生,才会关心学生的成长。其次,要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没有教育,人类就无法前进。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势必会使教育误入歧途。教育工作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第三,要作风正派,待人以诚为贵,交往数信为最。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具备了以上三点素质,教师道德品质之灯便高悬于讲台之上,浩然之气便充塞天地之间,就会产生无穷力量。再说“才”。有德尚需有才。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口好的普通话、一手好板书、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方法。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点点滴滴都要通过教师之口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每一个教师都要力争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说和写是教师的“绝活”、“硬功”。教师还要善于组织管理学生。一个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无教学效率可言,就更谈不上高效了。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希望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 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 , 教师专业化毕竟是一个源于西方的概念 , 而当前我们却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对于这个概念是否适用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的国情 , 似乎很少有人进行过理性地审视。其实 , 当前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陷入了困境。我们只有采取直面这些困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 才能更好地寻求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及其发展方向。一、教师专业化的标准要判断一种职业是否是专业 , 就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 , 以及“专业化”的程度如何。但当前学者们对于教师的专业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较典型的观点有 :利伯曼指出了专业应当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 1) 范围明确 , 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 ;( 2) 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 ;( 3) 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 ;( 4) 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 ;( 5) 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 , 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 ;( 6) 非营利 , 以服务为动机 ;( 7) 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 ;( 8) 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霍勒指出专业的标准有六项 :( 1) 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 ;( 2) 系统的知识 ;( 3) 长时间的理论与实际训练 ;( 4) 高度的自主性 ;( 5) 团体的伦理规范 ;( 6) 经常性的在职教育。台湾学者马信行认为专业的五个层面是 :( 1) 运用专门知识 ;( 2) 提供专业服务 ;( 3) 具有专业自主 ;( 4) 接受专业教育 ;( 5) 信守专业道德。由此可以看出 , 虽然当前还没有被学者们一致认同的教师专业标准 , 但是上述学者的观点中却包含了教师专业的几个核心标准 :( 1) 专业服务 , 服务是一个职业的根本要求 , 尤其在西方更是把服务放到了专业标准的首要位置。( 2) 专业知能 , 这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训练 , 是任何一个职业想成为专业的基本条件。( 3) 专业自主 , 这是专业的关键因素 , 其核心是掌握相应的专业权力。( 4) 专业制度 , 这是专业的外在保障制度。( 5) 专业伦理 , 这是专业的内在约束机制。二、教师专业化的困境在明确了教师专业的标准之后 , 我们就可以按此标准对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程度进行审视。然而 , 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 , 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面临很多困境。1、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困境服务是一个专业的根本要求 , 正如舒尔曼指出:“一个专业首要的社会目的就是服务。专业工作者应是那些接受了教育并且利用其知识和技能为不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大众服务的人。”任何一个专业获得人们承认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质的服务。然而, 在当前我国教育界对教师专业化的探讨中 , 很多人把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 却把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置于次要位置。这无异于本末倒置, 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困境。有学者认为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大多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目的( 如促进学生发展 , 提高教育质量等) ,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目的是为了教师个体人格的完善 , 为了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笔者对这个观点不敢苟同。对于任何事物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以及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的划分并不是绝对固定的 , 关键在于从什么立场来看。从表面看 , 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目的 , 而完善自身人格、实现自我价值则是内在目的 , 教师在其中实现了本体价值。而从实质来看 , 促进学生发展则应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目的 , 教师在此过程中实现了本体价值 , 而其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实现则是外在目的。在当前这个时代 , 我国教师的服务意识还非常淡薄。教师缺乏服务意识体现在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缺乏教为学服务的意识、缺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等方面。与此同时 ,教师的奉献精神正在日益衰退 , 从一些人宣称“蜡烛精神”已经过时便可见一斑。“蜡烛精神”代表着奉献精神 , 在宣称“蜡烛精神”过时的背后其实质是否定奉献精神 , 认为在强调个体自我价值的时代奉献精神可以抛弃了。殊不知 , 在任何时代对任何职业来说 , 奉献精神都是一个必备的要素。2、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困境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三个层面 : 第一个层面是科学人文基础知识 , 第二个层面是学科知识 , 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学知识。如果说教师对第一个层面的知识掌握尚可的话 , 那么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以及教育学的科学性差则是教师专业化的严重障碍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困境。( 1) 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限制了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一个专业对其知识的要求一般是精深的、复杂的 , 甚至是带有垄断性的 , 具有明显的内行和外行的差异 ,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按此标准 ,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显然算不上是精深的 , 更谈不上垄断性 , 而是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已经基本掌握的知识。如果说有差异的话 , 也只是存在程度和水平高低的差异 , 并不存在像医生或工程师那样对专业知识具有绝对垄断的地位。当然 , 现在很多教师都具备了本科乃至研究生学历 , 他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可以说相当精深复杂 , 但问题是一旦他们成为中小学教师之后 , 就会发现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无用武之地 , 这就造成了“所学”和“所用”严重割裂的情况 ,这对于像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专业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2) 教育学的科学性差阻碍了教师专业化如果说学科知识非专业性限制了教师专业化是无法避免的 , 那么教育学的科学性差则是阻碍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原因。教育学至今仍然是一门未成熟的学科 , 被戏称为拼凑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智慧的色拉”。作为教师 , 他不仅要知道“教什么”, 而且更要懂得“如何教”。正是在“如何教”这个问题上 , 教育学知识面对丰富的教育实践总是显得极为贫乏 , 对解决复杂多变的教育问题总是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当然 , 这么说并不是指责教师的无能 , 而是由教师工作本身的不确定性、情境性、复杂性及创造性等特点决定的。对于生成性的教育情景 , 任何相对固定的技能技巧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 , 教师不可能像工程师那样依照设计蓝图按部就班地建造一座大楼 , 不可能像医生那样有条不紊地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手术 , 也不可能像律师那样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进行辩护或控诉 , 教师主体只能根据自己对教育的领悟、对以往教育经验的反思以及对教育情景的理智性判断来创造性地运用。而且由于教育效果具有内隐性、滞后性、非实证性等特点 ,这就造成教师的育人不像医生治疗病人那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假象 , 即教育内行和外行在从事教育工作时似乎产生的教育效果差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的专业化打了折扣。3、教师专业化的权力困境专业自主是判断一种职业是否是专业的关键因素 , 而专业自主的核心在于掌握相应的专业权力。但是在科层组织和专业组织这对矛盾面前 , 我们发现学校的科层权力明显压制了教师的专业权力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权力困境。学校科层权力战胜教师专业权力的原因何在 ? 教师的权力是一种知识性权力 , 它以教育学知识和缄默知识为其权力基础。但由于教育学知识和缄默知识并不被承认为是成熟的科学知识 , 因此使得教师的专业权力只能是一种软权力 , 而学校科层管理人员的权力是一种行政性权力。因此学校科层权力就是一种强大的硬权力。学校科层权力压制教师专业权力带来的后果是 : 教师工作在一个官僚主义严重、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压抑的组织环境中 ; 教育改革总是自上而下绕过教师这个真正的主体 , 并因此在实践中屡屡流于形式、异化和夭折 ; 教育管理者总是不顾教师的强烈反对而实施那些符合现代性原则的外控式、效率至上的程序化机制来管理、考评教师 ; 科层制对教学过程的集权控制使教学变得越来越技术化 , 越来越丧失创造性。由于科层组织与专业组织是一对经典矛盾 , 所以以上这些后果在世界各国是普遍存在的 , 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比如在美国 , 有全国教育协会和美国教师联盟两大教师专业组织 , 承担着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 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等使命。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教师组织 , 仅有的教师工会也几乎是名存实亡 , 这就使教师群体的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4、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困境专业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困境。2000 年 9 月教育部颁布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这标志着教师资格认定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面展开。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只要符合了所规定的学历标准、达到普通话的要求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因此 ,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实际上是“学历认定制度”, 而不是“资格认定制度”。此外 , 教师资格认定偏重于对申请者的知识进行初步鉴定 , 而对于申请者的教学技能 , 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没有进行必要的评估。于是 , 在现实中教师辱骂、体罚、虐待学生的情况频频发生 , 甚至出现“禽兽教师”也就不是偶然了。这就提醒我们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绝不能流于形式 , 而要对申请者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考查。在修正、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基础上 , 还要在教师聘用、晋级、解聘等方面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在中小学教师的聘用上还广泛存在着学校领导说了算的现象 , 甚至还存在拉关系、找后门等不良风气 ; 在教师的晋级制度上论资排辈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在教师的解聘上同样是领导的主观意见占据主导 , 缺少科学的评价制度。笔者认为 , 在中小学成立由若干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业委员会 , 负责对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等进行评估和监督 ,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式。5、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专业伦理对教师专业化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 因为伦理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正如古德森所说:“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的和伦理的专业 , 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而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规范伦理取代了德性伦理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德性伦理是出自个体德性的伦理 , 是以个体德性为自因的伦理 , 它具有内在性、自律性和超越性等特征。规范伦理关注道德原则、规范实际的行为效果, 但忽视对人本身的关怀, 造成普遍的“人格分裂”和道德危机。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规范伦理, 追求规范约束的完备性, 德性伦理在现代性中被边缘化了。教育活动的内涵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 , 更在于主体间围绕着知识、情感、价值展开教育性交往 , 以及在这种交往活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世界 , 它和德性伦理的内涵是一致的。所以 , 教师职业伦理必须立足于德性伦理而不是规范伦理。教师职业德性伦理的核心是对生命和教育意义的领悟与践履 , 其形态是自由境界而不是服从规范 , 其动力是自我超越的意义感而不是对惩罚的恐惧感 , 其养成方式是反思、体验、领悟 , 而不是约束、强制、命令。教师职业要实现专业化 , 就必须建构这种基于意义体验的德性伦理。然而 , 教师专业化所追求的德性伦理在现代性中是难以形成的。在现实中 , 现代性通过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把教师职业伦理异化为按照教学法规范和科层权力制定的管理规范 , 用教学技能高效率地教知识 , 以保证学生考试成功的规范伦理 , 使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和人生态度都充满着工具理性和利益至上的倾向 , 这样难以建构起基于个体意义体验的德性伦理 , 从而使教师专业化陷入了伦理困境。三、教师专业化的希望以上对我国教师专业化面临的五大困境进行了剖析 ,但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专业化进行全盘否定。诚然 , 无论把教师职业看作是“半专业”、“准专业”, 还是“形成中的专业”,我们不得不承认 : 教师职业相对于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也许教师专业化只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 一种理想 , 甚至只是一个乌托邦。但是 , 只要这是一种反映正确方向的趋势 , 只要这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 , 只要这是一个必要的乌托邦 , 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事实上我们在困境中也看到了希望 , 希望来自于我们换种视角看待教师专业化。第一种视角是以过程替代结果。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师专业化当作了一种静态的结果 , 但把教师的现状与专业化的标准作一番对比之后 , 我们自然会发现教师专业化存在诸多问题 , 假如我们把教师专业化看作一种动态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 那么我们就会少一份浮躁和指责 , 多一份从容和宽容。第二种视角是以手段替代目的。一直以来我们似乎理所当然地把教师专业化当成了目的。教师专业化本身就是目的吗 ? 我们认为不是 , 教师专业化充其量只是手段而已 ,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 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实现 , 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也自然得到了提升。如果我们把两种视角结合起来看 , 似乎眼前就豁然开朗了 : 虽然教师专业化只是一种手段 , 其本身并不是目的 ; 虽然教师专业化可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 并不一定有结果 , 但正是在这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中 , 教师专业化无疑达到了它的目的。

论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论文

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尊重。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教育要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要教会人们怀疑和创新知识的能力。(2)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人的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人培养成为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而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潜能存在的实际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人的力量包括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力即体力和心力得到应有的培养与发挥。在当前,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和谐地发挥人的力量,逐步使每一个人都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必然有助于不断地提升人的地位。(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个人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而人的个性化的形成和实现依赖于教育的作用。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个性化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可以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可以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可以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其充分开发内在的潜力并充分发展其特长;同时,教师还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给其创造生命价值的信心和力量,促使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补充的参考资料: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它应该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为:  (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受国家的委托,对新生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它的任务就是教育人和培养人。家庭和社会虽然也有教育新生一代的责任,但不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论文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希望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 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 , 教师专业化毕竟是一个源于西方的概念 , 而当前我们却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对于这个概念是否适用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的国情 , 似乎很少有人进行过理性地审视。其实 , 当前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陷入了困境。我们只有采取直面这些困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 才能更好地寻求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及其发展方向。一、教师专业化的标准要判断一种职业是否是专业 , 就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 , 以及“专业化”的程度如何。但当前学者们对于教师的专业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较典型的观点有 :利伯曼指出了专业应当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 1) 范围明确 , 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 ;( 2) 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 ;( 3) 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 ;( 4) 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 ;( 5) 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 , 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 ;( 6) 非营利 , 以服务为动机 ;( 7) 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 ;( 8) 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霍勒指出专业的标准有六项 :( 1) 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 ;( 2) 系统的知识 ;( 3) 长时间的理论与实际训练 ;( 4) 高度的自主性 ;( 5) 团体的伦理规范 ;( 6) 经常性的在职教育。台湾学者马信行认为专业的五个层面是 :( 1) 运用专门知识 ;( 2) 提供专业服务 ;( 3) 具有专业自主 ;( 4) 接受专业教育 ;( 5) 信守专业道德。由此可以看出 , 虽然当前还没有被学者们一致认同的教师专业标准 , 但是上述学者的观点中却包含了教师专业的几个核心标准 :( 1) 专业服务 , 服务是一个职业的根本要求 , 尤其在西方更是把服务放到了专业标准的首要位置。( 2) 专业知能 , 这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训练 , 是任何一个职业想成为专业的基本条件。( 3) 专业自主 , 这是专业的关键因素 , 其核心是掌握相应的专业权力。( 4) 专业制度 , 这是专业的外在保障制度。( 5) 专业伦理 , 这是专业的内在约束机制。二、教师专业化的困境在明确了教师专业的标准之后 , 我们就可以按此标准对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程度进行审视。然而 , 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 , 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面临很多困境。1、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困境服务是一个专业的根本要求 , 正如舒尔曼指出:“一个专业首要的社会目的就是服务。专业工作者应是那些接受了教育并且利用其知识和技能为不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大众服务的人。”任何一个专业获得人们承认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质的服务。然而, 在当前我国教育界对教师专业化的探讨中 , 很多人把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 却把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置于次要位置。这无异于本末倒置, 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困境。有学者认为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大多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目的( 如促进学生发展 , 提高教育质量等) ,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目的是为了教师个体人格的完善 , 为了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笔者对这个观点不敢苟同。对于任何事物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以及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的划分并不是绝对固定的 , 关键在于从什么立场来看。从表面看 , 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目的 , 而完善自身人格、实现自我价值则是内在目的 , 教师在其中实现了本体价值。而从实质来看 , 促进学生发展则应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目的 , 教师在此过程中实现了本体价值 , 而其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实现则是外在目的。在当前这个时代 , 我国教师的服务意识还非常淡薄。教师缺乏服务意识体现在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缺乏教为学服务的意识、缺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等方面。与此同时 ,教师的奉献精神正在日益衰退 , 从一些人宣称“蜡烛精神”已经过时便可见一斑。“蜡烛精神”代表着奉献精神 , 在宣称“蜡烛精神”过时的背后其实质是否定奉献精神 , 认为在强调个体自我价值的时代奉献精神可以抛弃了。殊不知 , 在任何时代对任何职业来说 , 奉献精神都是一个必备的要素。2、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困境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三个层面 : 第一个层面是科学人文基础知识 , 第二个层面是学科知识 , 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学知识。如果说教师对第一个层面的知识掌握尚可的话 , 那么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以及教育学的科学性差则是教师专业化的严重障碍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困境。( 1) 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限制了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一个专业对其知识的要求一般是精深的、复杂的 , 甚至是带有垄断性的 , 具有明显的内行和外行的差异 ,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按此标准 ,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显然算不上是精深的 , 更谈不上垄断性 , 而是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已经基本掌握的知识。如果说有差异的话 , 也只是存在程度和水平高低的差异 , 并不存在像医生或工程师那样对专业知识具有绝对垄断的地位。当然 , 现在很多教师都具备了本科乃至研究生学历 , 他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可以说相当精深复杂 , 但问题是一旦他们成为中小学教师之后 , 就会发现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无用武之地 , 这就造成了“所学”和“所用”严重割裂的情况 ,这对于像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专业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2) 教育学的科学性差阻碍了教师专业化如果说学科知识非专业性限制了教师专业化是无法避免的 , 那么教育学的科学性差则是阻碍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原因。教育学至今仍然是一门未成熟的学科 , 被戏称为拼凑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智慧的色拉”。作为教师 , 他不仅要知道“教什么”, 而且更要懂得“如何教”。正是在“如何教”这个问题上 , 教育学知识面对丰富的教育实践总是显得极为贫乏 , 对解决复杂多变的教育问题总是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当然 , 这么说并不是指责教师的无能 , 而是由教师工作本身的不确定性、情境性、复杂性及创造性等特点决定的。对于生成性的教育情景 , 任何相对固定的技能技巧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 , 教师不可能像工程师那样依照设计蓝图按部就班地建造一座大楼 , 不可能像医生那样有条不紊地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手术 , 也不可能像律师那样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进行辩护或控诉 , 教师主体只能根据自己对教育的领悟、对以往教育经验的反思以及对教育情景的理智性判断来创造性地运用。而且由于教育效果具有内隐性、滞后性、非实证性等特点 ,这就造成教师的育人不像医生治疗病人那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假象 , 即教育内行和外行在从事教育工作时似乎产生的教育效果差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的专业化打了折扣。3、教师专业化的权力困境专业自主是判断一种职业是否是专业的关键因素 , 而专业自主的核心在于掌握相应的专业权力。但是在科层组织和专业组织这对矛盾面前 , 我们发现学校的科层权力明显压制了教师的专业权力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权力困境。学校科层权力战胜教师专业权力的原因何在 ? 教师的权力是一种知识性权力 , 它以教育学知识和缄默知识为其权力基础。但由于教育学知识和缄默知识并不被承认为是成熟的科学知识 , 因此使得教师的专业权力只能是一种软权力 , 而学校科层管理人员的权力是一种行政性权力。因此学校科层权力就是一种强大的硬权力。学校科层权力压制教师专业权力带来的后果是 : 教师工作在一个官僚主义严重、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压抑的组织环境中 ; 教育改革总是自上而下绕过教师这个真正的主体 , 并因此在实践中屡屡流于形式、异化和夭折 ; 教育管理者总是不顾教师的强烈反对而实施那些符合现代性原则的外控式、效率至上的程序化机制来管理、考评教师 ; 科层制对教学过程的集权控制使教学变得越来越技术化 , 越来越丧失创造性。由于科层组织与专业组织是一对经典矛盾 , 所以以上这些后果在世界各国是普遍存在的 , 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比如在美国 , 有全国教育协会和美国教师联盟两大教师专业组织 , 承担着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 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等使命。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教师组织 , 仅有的教师工会也几乎是名存实亡 , 这就使教师群体的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4、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困境专业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困境。2000 年 9 月教育部颁布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这标志着教师资格认定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面展开。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只要符合了所规定的学历标准、达到普通话的要求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因此 ,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实际上是“学历认定制度”, 而不是“资格认定制度”。此外 , 教师资格认定偏重于对申请者的知识进行初步鉴定 , 而对于申请者的教学技能 , 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没有进行必要的评估。于是 , 在现实中教师辱骂、体罚、虐待学生的情况频频发生 , 甚至出现“禽兽教师”也就不是偶然了。这就提醒我们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绝不能流于形式 , 而要对申请者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考查。在修正、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基础上 , 还要在教师聘用、晋级、解聘等方面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在中小学教师的聘用上还广泛存在着学校领导说了算的现象 , 甚至还存在拉关系、找后门等不良风气 ; 在教师的晋级制度上论资排辈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在教师的解聘上同样是领导的主观意见占据主导 , 缺少科学的评价制度。笔者认为 , 在中小学成立由若干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业委员会 , 负责对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等进行评估和监督 ,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式。5、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专业伦理对教师专业化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 因为伦理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正如古德森所说:“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的和伦理的专业 , 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而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规范伦理取代了德性伦理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德性伦理是出自个体德性的伦理 , 是以个体德性为自因的伦理 , 它具有内在性、自律性和超越性等特征。规范伦理关注道德原则、规范实际的行为效果, 但忽视对人本身的关怀, 造成普遍的“人格分裂”和道德危机。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规范伦理, 追求规范约束的完备性, 德性伦理在现代性中被边缘化了。教育活动的内涵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 , 更在于主体间围绕着知识、情感、价值展开教育性交往 , 以及在这种交往活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世界 , 它和德性伦理的内涵是一致的。所以 , 教师职业伦理必须立足于德性伦理而不是规范伦理。教师职业德性伦理的核心是对生命和教育意义的领悟与践履 , 其形态是自由境界而不是服从规范 , 其动力是自我超越的意义感而不是对惩罚的恐惧感 , 其养成方式是反思、体验、领悟 , 而不是约束、强制、命令。教师职业要实现专业化 , 就必须建构这种基于意义体验的德性伦理。然而 , 教师专业化所追求的德性伦理在现代性中是难以形成的。在现实中 , 现代性通过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把教师职业伦理异化为按照教学法规范和科层权力制定的管理规范 , 用教学技能高效率地教知识 , 以保证学生考试成功的规范伦理 , 使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和人生态度都充满着工具理性和利益至上的倾向 , 这样难以建构起基于个体意义体验的德性伦理 , 从而使教师专业化陷入了伦理困境。三、教师专业化的希望以上对我国教师专业化面临的五大困境进行了剖析 ,但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专业化进行全盘否定。诚然 , 无论把教师职业看作是“半专业”、“准专业”, 还是“形成中的专业”,我们不得不承认 : 教师职业相对于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也许教师专业化只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 一种理想 , 甚至只是一个乌托邦。但是 , 只要这是一种反映正确方向的趋势 , 只要这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 , 只要这是一个必要的乌托邦 , 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事实上我们在困境中也看到了希望 , 希望来自于我们换种视角看待教师专业化。第一种视角是以过程替代结果。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师专业化当作了一种静态的结果 , 但把教师的现状与专业化的标准作一番对比之后 , 我们自然会发现教师专业化存在诸多问题 , 假如我们把教师专业化看作一种动态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 那么我们就会少一份浮躁和指责 , 多一份从容和宽容。第二种视角是以手段替代目的。一直以来我们似乎理所当然地把教师专业化当成了目的。教师专业化本身就是目的吗 ? 我们认为不是 , 教师专业化充其量只是手段而已 ,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 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实现 , 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也自然得到了提升。如果我们把两种视角结合起来看 , 似乎眼前就豁然开朗了 : 虽然教师专业化只是一种手段 , 其本身并不是目的 ; 虽然教师专业化可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 并不一定有结果 , 但正是在这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中 , 教师专业化无疑达到了它的目的。

  • 索引序列
  • 论教育在人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论文
  • 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论文
  • 论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论文
  •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