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路基工程参考文献最新

路基工程参考文献最新

发布时间:

路基工程参考文献最新

探究路桥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策略浅谈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土工合成材料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小议市政道路桥头跳车的综合治理市政道路工程改造维护工作要点研究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砼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探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技术浅谈市政道路监理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浅谈公路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市政道路改建路基拓宽处理预安路缘石法在市政道路基层施工中的应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危害及其处治方法基于天津某工程实践的软土地基处理监测检测研究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分析浅析几种常用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技术试论市政道路施工风险分析及策略浅谈土工格栅在软土地基路桥过渡段中的应用建筑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的分析与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软土地基综合治理方法探讨探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策略浅谈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及施工要点

1.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姚祖康,道路路基路面工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3.方左英,路基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4.方福森,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5.陆鼎中,程家驹,路基路面工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6.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7.林锈贤,柔性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8.朱照宏,王秉纲,郭大智,路面力学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9.姚祖康,路面管理系统,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10.邓学均,陈荣生,刚性路面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11.梁富权,刘毓栋,路基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F1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我帮你查了4篇期刊: 铁路提速改造工程路基勘察方法与实施探讨 铁路提速对公路客运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铁路提速货车转向架等效横向刚度的研究 铁路提速区段路基加固方法的研究

铁路工程参考文献最新

干预初中校园欺负行为的有效途径研究摘要:欺负行为在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由于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已引起了研 究者的广泛关注。自1999年,国内陆续有学者涉足这一领域,但到目前,国内研究 基本为积累事实资料的问卷调查和数据搜集,可查的对欺负行为的教育干预研究只有 一项。 本研究选择苏州市普通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以社会背景模型理论和社会 学习与社会角色理论为依据,主要采用针对班级群体的干预方法,尝试探讨干预欺负 行为的有效途径。 本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本干预实验促使学生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发生了极为显著的转变;而行为方面, 其中一所学校的实验班在受欺负分量表上产生显著差异,说明本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从社会背景模型理论和社会学习与社会角色理论出发,将欺负行为看作群体 现象,干预措施着眼于学生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对自身参与角色的认知上,是切实可行的。关键词:初中生 欺负行为 干预实验Abstract: Bullying is pervasive in primary and middle Because it is seriously harmful to one's heal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many researchers have devoted to this In China, some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paid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since 1999, but most research just put emphasis 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data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intervention except one In this thesi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used to be research Since bullying is viewed as a group phenomenon, the intervention methods mainly targeted on the whole peer _asp?pageid=310 Conclusions of the paper are the following: I The intervention has greatly improved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bullying; On the behavior aspec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on the subscale of victimization in one These imply that the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to counter II In this study, bullying is viewed as a group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ext model and of social learning and social role, the intervention method focused on the change of attitude toward bullying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ir participant role among bul!ying episode and it is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bullying behavior;intervention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望采纳

1、平面设计:选线、定线、平面线型、超高 2、纵断面设计: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 3、横断面设计:横断面组成、土石方调配 4、交叉设计

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 分析了多年冻土的特性以及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和桥涵基础工程所采取的设计原则,指出了施工工艺的正确选择是解决路基施工的技术关键,以及桥涵基础中的明挖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另外也对多年冻土地区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作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多年冻土 铁路 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it is discussed such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mafrost, primary engineering geology questions, design's principle, style of the roadbed and foundation under bridge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of construction technics in the roadbed it is made study of conventional excavation of cutting, in addi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is Keywords: Permafrost Roadbed; Railway ;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多年来国内外在多年冻土地区修筑铁路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对冻土问题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冻土性质的认识。在我国有很多地区都是冻土地区,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面积占全国国土的八分之一,是我国唯一一个不通铁路的省区,青藏铁路作为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对加强北京和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西藏各民族与内地各兄弟民族间的交往、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极其主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本文分析了多年冻土的特性以及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和桥涵基础工程所采取的设计原则,指出了施工工艺的正确选择是解决路基施工的技术关键,以及桥涵基础中的明挖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另外也对多年冻土地区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作了详细论述。 1 多年冻土的特性及其对铁路施工的影响 冻土是一种有其特殊性的土体,冻土的特殊性在于冻土的物理特性与稳定密切相关,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且性质不稳定。冻土还与土中含冰量有关,而含冰量又直接与温度有关,它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造成冻土的力学特性发生巨大变化。冻土在正负温度交替变化过程中水分产生剧烈的相变,伴随产生土体体积的变化,表现在工程建设中就是冻胀和融沉变形。多年冻土具有的流变性、融沉性和冻胀性对铁路建设影响严重。 由多年冻土引起的特殊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融沉、冻胀和冰椎、冻胀丘、融冻泥流、热融滑坍、热融湖塘、沼泽湿地、厚层地下冰等不良地质现象。融沉是指多年冻土融化,使建在多年冻土区的建筑物地基变形和破坏,主要表现为路基下沉、路基向阳侧边坡和路肩开裂及下滑、路堑边坡溜塌等。冻胀是土体冻结时产生的最重要的物理一力学过程,是因为水由液体变成了固体,体积膨胀增大而产生的,表现为地表的不均匀升高变形。伴随土的冻胀,在建筑基础表面将作用冻胀力,从而产生冻胀变形,严重时将引起建筑物的破坏。在诸多不良冻土地质现象中,对温度变化最为敏感且对铁路路基的修筑影响最大而且不容易绕避的主要是厚层地下冰,其融化时产生大的下沉量会引起工程建筑物的严重变形和破坏。 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施工原则 对于路基施工而言,保护冻土,控制融化,破坏冻土原则是路基施工应该遵从的原则。 (1)保护冻土原则指应用该原则设计、施工的路基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能保持其热稳定性。即人为上限始终控制在指定的深度范围内,保持其下卧多年冻土的冻结状态。 (2)控制融化原则是指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允许所设计的路基基底(或边坡)多年冻土逐渐完全融化或产生局部融化,而且经融化下沉变形量计算,可以将融化速率和深度控制在路基稳定性所允许的变形范围之内。 (3)破坏冻土原则是指在设计文件中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将基底(或边坡)多年冻土融化或清除(全部或达到设计深度),并将融化后的水份疏干。 3 多年冻土地区的桥涵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多年冻土地区桥涵地基的设计主要要注意保持冻结,允许融化两大原则。桥涵基础施工的重点是拼装式基础施工和现浇基础施工。基础拼装是工序中的一项重点与难点,为了有效的控制基础拼装的正确就位与平整度要求,施工中应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 (1)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拼装,从入口端开始依次拼装成型; (2)拼装前放出基础的轮廓尺寸,并在构件上标出中心线及吊装顺序的编号,以确保基础的正确就位; (3)垫层顶面严格找平,以确保基础均匀受力,同时做到基础的顶面高差满足设计要求; (4)拼装过程中,为了精确控制基础块的正确就位,技术人员采用经纬仪现场控制每一基础块的就位; (5)为了保证涵节拼装的顺利进行,在基础拼装完成后立即按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沉降缝的施工。 高原多年冻土区现浇涵洞基础施工与内地普通涵洞的施工方法基本类似,我项目队施工时采用在搅拌站集中拌合,利用运输罐车运至现场,主要不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年冻土区明挖勘姻赌然溅吐觉佣的剧田显早强耐久吐混凝土。 (2)在水泥方面则选用了水化热较小的水泥。 (3)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控制较严。为了有效控制其入模温度,要求现场有试验人员进行旁站,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进行严格测量。对拌合物温度达不到要求的,则要求调节水温重新拌合。为了保证砂石料拌合前的温度要求,在寒季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站搭设有暖棚,并在暖棚内生有火炉,对暖棚内的温度做到严格控制,并及时做好记录。 (4)对混凝土的养护要求较严格。当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便及时采取防风防冻措施,采用蓄热法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抗冻强度后(七天左右)才能拆除模板。 另外,在涵洞基础沉降缝施工完成并检查合格后进行基坑回填,填料采用粗颗粒土,回填前对基础四周侧壁混凝土面按设计要求涂上防冻胀渣油,并采用平板振动夯进行分层夯实。 4 多年冻土地区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多年冻土地区铁路施工多是在一些高原地带,这些地方的一些地段的河流中存在有害离子的侵蚀,部分路段还面临着强烈的风沙磨蚀。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对混凝土的低温硬化能力和耐久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它具有低温早强、耐腐蚀、高抗冻、高抗渗等高耐久性能,另一特点是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不损失。负温达到极限时,混凝土也基本冻结,强度停止增长,但气温回升时,水泥颗粒继续水化,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混凝土灌注后,采取适当的加热和保温覆盖措施,较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施工。 (1)原料的选用 拌制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寒季施工的要求。水泥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不得与硅酸盐水泥或石灰等碱性材料混和使用。硫(铁)铝酸盐水泥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现浇细薄截面结构、装配式结构的接头和孔道灌浆。不得使用矾土水泥(高铝水泥)。拌制混凝土用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它易冻裂物质。 (2)试配 对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来说,耐久性要求是其设计的依据。因而需要根据混凝土使用部位及地质条件、原材料情况、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使用环境温度、最大水胶比、拌合物和易性要求等具体情况选定。 (3)拌制过程控制 耐久混凝土应集中拌和、集中供应,禁止分散拌和。试验室在每次开盘前应提供当次的施工配合比,搅拌站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拌制设备宜设在温度不低于10℃的暖棚内,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后应用热水冲洗拌和机。 用于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的外加剂大都是引气剂,掺量过多会大幅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引起工程事故,掺量过少则不能发挥外加剂应有的性能。因此,在外加剂的计量上我们设专人负责,在混凝土拌制前事先称量配制并分袋装好。如果使用液体外加剂应随时测定溶液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测定溶液浓度,这样既能保证称量准确又提高了混凝土拌制的工作效率。 (4)混凝土浇注 在浇注混凝土前,地基基础表面应予清理,并应采取防、排水措施,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模板应设置稳固,能够满足混凝土侧压力的要求,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浇注混凝土应分层进行。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混凝土拌制能力、运输条件、浇注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决定。浇注对冻土层有直接影响的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2-5℃,浇注在低温或负温下养护且不与冻土层直接接触的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10℃。 混凝土浇注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隔时,其间隔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灰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允许时间己超过时,应按浇注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记录。施工缝的平面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应满足规范要求。 结论 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铁路工程技术难度大,意义深远。本文进行了多年冻土地区的铁路施工技术研究:要在施工中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施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多年冻土地区施工有效工期短,多年冻土非常娇贵,稍有破坏后果很难设想,因此要快速施工,保护冻土上限不被改变是路基施工的关键。另外也对多年冻土地区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作了详细论述。冻土路基的稳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旭芝,王星华冻土铁路涵洞施工对地基土地温的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07,28(4):19-24 [2]李成青藏铁路冻土工程有关问题的探讨[J]铁道勘察,2007,(3):84-86 [3]吴青柏,刘永智,于晖青藏铁路普通路基下部冻土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07,29(6):960-968 [4]张贵生,梁波,刘德仁青藏铁路典型工点多年冻土力学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7,10(4):27-29 [5]冉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铁道工程学报,2007,(1):32-39 参考资料: 记得采纳啊

公路工程参考文献最新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一:[1] 赵彬,孙会锋 云计算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经济 2013(11)[2] 董屹,王昆鹏 云存储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09)[3] 王妍妍,唐招金 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与特征分析[J] 城市建筑 2012(17)[4] 唐国纯,罗自强 云计算体系结构中的多层次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2(11)[5] 罗雪琼,陈国忠,饶从志,徐静,森干,周毅 论云计算及其在医疗卫生信息化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 2012(11)[6] 孙瑞丰 论云计算及其体系结构[J] 企业家天地 2012(10)[7] 李凌霞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域关键技术[J] 微计算机信息 2012(10)[8] 何清华,潘海涛,李永奎,钱丽丽 基于云计算的BIM实施框架研究[J] 建筑经济 2012(05)[9] 顾宏久 浅谈虚拟化与云计算的关系[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1(08)[10] 房秉毅,张云勇,程莹,徐雷 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J] 电信科学 2010(S1)[11] 孙长军,陈江潮 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J] 经营与管理 2010(04)[12] 俞华锋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J] 科技信息 2010(01)[13] 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李卓 云计算:从概念到平台[J] 电信科学 2009(12)[14] 石屹嵘,段勇 云计算在电信IT领域的应用探讨[J] 电信科学 2009(09)[15] 李永先,栾旭伦,李森森 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J]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9(01)[16] 邵瑞,张建高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探究[J] 山西建筑 2009(05)[17] 吴学伟,任宏,竹隰生 英国与香港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J] 建筑经济 2007(02)[18] 应飞虎 信息如何影响法律--对法律基于信息视角的阐释[J] 法学 2002(06)[19] 赵志敏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内部治理研究[D] 北京建筑大学 2014[20] 刘畅 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 重庆大学 2014[21] 李郁楠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14[22] 李菲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青岛理工大学 2014[23] 陈凤 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与分析[D] 河北工程大学 2013[24] 杨立杰 基于模块化的住宅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4[25] 褚彦秋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厦门大学 2014[26] 夏涛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 山东大学 2014[27] 卢立明 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的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09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二:[1] 周怀少 试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的防范[J] 科技资讯 2012(03)[2] 王岩莉,赵春花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因素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30)[3] 朱小旺 土建工程项目造价风险模糊评估模型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03)[4] 饶虹 业主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工程造价风险控制[J] 市政技术 2010(03)[5] 仇一颗,仇劲松 基于灰色层次法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评价[J] 公路工程 2009(04)[6] 雷碧涛,杨建,刘君健 基于模糊评估模型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7] 李高扬,刘明广,吴育华 工程项目风险预测模型[J] 统计与决策 2006(22)[8] 刘静 综合单价风险量化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4)[9] 陈长宏 试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及对策[J] 中国建设信息 2005(14)[10] 王桂强,马羽 解释结构模型(ISM)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联调中的应用[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4(09)[11] 田权魁 模糊理论与AHP相结合的BOT风险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04(02)[12] 戚安邦 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成本集成管理方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12)[13] 杨赞锋 基于风险因素的水电工程造价预测模型[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14] 肖维品,陈松吟,符宁强 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决策模型及其风险评估方法[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0(04)[15] 胡玫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云南大学 2013[16] 所滨立 龙华建筑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17] 段云萍 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燕山大学 2012[18] 朱其芹 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研究[D] 长安大学 2013[19] 文洁 集对分析法在工程造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大学 2013[20] 黄治高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21] 王雯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22] 韦春晓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23] 李庆中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三:[1] 王永刚,贾洪刚 风电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讨[J] 价值工程 2012(32)[2] 柯晓灵 基于价值视角的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2(12)[3] 苏永奕 建筑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4] 周燕伟 浅谈FIDIC合同条款和国际EPC项目造价控制[J] 建设监理 2011(06)[5] 赵华 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 净水技术 2011(02)[6] 王冰 限额设计-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J] 浙江冶金 2011(01)[7] 樊春阳,张东强,陈爽,余龙娥 基于限额设计的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5)[8] 张跃明 基于项目全过程的房地产项目造价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J] 当代经济 2010(04)[9] 刘雄英 浅论全过程造价管理[J] 科技资讯 2008(20)[10] 朱馥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资讯 2008(19)[11] 熊光蔚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问题研究[J] 江西科学 2008(03)[12] 周巍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控制与成本管理研究[J] 特区经济 2008(05)[13] 皮娟娟 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J] 河南建材 2008(02)[14] 郑波 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9)[15] 张淑华,齐伟军 我国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J] 煤炭技术 2007(08)[16] 黄斐娜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07(07)[17] 刘映菲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控制探析[J] 山西建筑 2007(12)[18] 张一豆 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J]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3)[19] 谭远明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弊端和对策[J] 中国建设信息 2006(08)[20] 田冬梅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技术因素及分析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 2005(03)[21] 郝建新,尹贻林 我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问题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02)[22] 刘红清 试谈全面造价管理[J] 山西建筑 2003(06)[23] 孔宪毅,平全虎 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全面工程造价管理[J] 电力学报 2001(04)[24] 尹贻林,王振强 加入WTO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08)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四:[1] 毛燕红,主编建筑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2] 王卓甫,简迎辉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创新[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3] 丁士昭主编,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建设工程经济[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4] 程鸿群等编着工程造价管理[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5] 尹贻林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6] 马永军,张翠红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7] 郝建新主编美国工程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8] 王振强主编日本工程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9] 李慧民主编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M]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10] 李世蓉,邓铁军主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11] 陈建国主编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12] 谭德精等主编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13] 周述发,李清和主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14] 戚安邦着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15] 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尹贻林主编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编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M]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17] 张传吉编着建筑业价值工程[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18] 王行愚编着控制论基础[M]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1989[19] 李郁楠 如何搞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J] 门窗 2013(01)[20] 李郁楠 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程序[J] 科技创业家 2012(23)[21] 史红 前期阶段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J] 江苏建材 2006(03)[22] 谢颖 价值工程在工程监理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05)

去图书馆查查吧,如果学校的图书馆资料不全,就去你们省、市的图书馆。。

路基工程参考文献

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

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检测常采用钻芯取样法和核子密度仪法,两种方法检测的时间是有所区别。 钻芯取样法应在沥青路面压实作业完成后,再经过一昼夜的冷却,才能进行,不然钻芯取样时会对混合料有较大的扰动;核子密度仪法可以在碾压过程中或者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测,这是因为核子密度仪检测方法简单。  压实度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压实度不够是高速公路发生早期损坏原因之一,通过压实度试验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减少公路损坏的发生。  压实度一般采用钻孔取芯试件的视密度和标准马歇尔试验视密度进行计算。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方法测定芯样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和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试件密度为准。路面中取出芯样密度测定方法应与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测定方法相同。这样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我国规范对压实度要求规定为96%。  钻孔作为压实度辅助性检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实验室标准密度、最大理论密度、试验路密度中的1~2 种作为钻孔法检验评定的标准密度计算压实度。

1.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姚祖康,道路路基路面工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3.方左英,路基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4.方福森,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5.陆鼎中,程家驹,路基路面工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6.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7.林锈贤,柔性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8.朱照宏,王秉纲,郭大智,路面力学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9.姚祖康,路面管理系统,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10.邓学均,陈荣生,刚性路面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11.梁富权,刘毓栋,路基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F1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路基路面工程参考文献

1.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姚祖康,道路路基路面工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3.方左英,路基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4.方福森,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5.陆鼎中,程家驹,路基路面工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6.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7.林锈贤,柔性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8.朱照宏,王秉纲,郭大智,路面力学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9.姚祖康,路面管理系统,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10.邓学均,陈荣生,刚性路面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11.梁富权,刘毓栋,路基路面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F1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检测常采用钻芯取样法和核子密度仪法,两种方法检测的时间是有所区别。 钻芯取样法应在沥青路面压实作业完成后,再经过一昼夜的冷却,才能进行,不然钻芯取样时会对混合料有较大的扰动;核子密度仪法可以在碾压过程中或者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测,这是因为核子密度仪检测方法简单。  压实度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压实度不够是高速公路发生早期损坏原因之一,通过压实度试验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减少公路损坏的发生。  压实度一般采用钻孔取芯试件的视密度和标准马歇尔试验视密度进行计算。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是从成型的面层中钻取芯样,按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方法测定芯样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和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试件密度为准。路面中取出芯样密度测定方法应与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测定方法相同。这样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计算的压实度称为马歇尔密度的压实度,我国规范对压实度要求规定为96%。  钻孔作为压实度辅助性检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实验室标准密度、最大理论密度、试验路密度中的1~2 种作为钻孔法检验评定的标准密度计算压实度。

1)《公路路基维修与加固》介绍了公路路基及小桥涵维修加固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涉及路基病害的表现特征、成因、检测方法,以及各类加固方法的加固原理、适用范围、设计计算、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验等内容。书中给出了较多工程实例,对读者了解、应用公路路基及小桥涵维修加固技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路路基维修与加固》主要内容有:路基养护质量要求及监测方法、路基与小桥涵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路基及小桥涵常用维修加固技术、路基维修加固技术应用及工程实例。 《公路路基维修与加固》是公路行业从事道路维修加固勘察、设计、治理、施工、检测、管理与监理等科技人员的必要工具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主要参考书。2)《道路工程专论》吸纳了国内外道路工程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专题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道路工程从设计、施工、使用、养护维修到道路使用性能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阐述了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发展简史、道路线形设计理论与方法、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道路景观与多功能路面、道路工程病害及防治方法、道路养护与技术状况评价、道路与交通安全、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道路工程专论》可作为交通运输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研究生教材使用,还可作为交通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本科生参考书和教学参考书使用,也可供交通、城建、公安等部门从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目录:前言 第1章 道路工程发展简史  1 道路及其重要性   1 什么是道路   2 道路工程的重要作用  2 国外道路发展简史   1 西方古代道路   2 西方近代道路  3 我国道路工程发展简史   1 我国古代道路建设简史   2 我国近代道路建设简史   3 我国道路工程建设技术简史  4 我国道路工程发展现状及规划   1 我国道路发展现状   2 我国公路发展规划   3 我国道路分类、分级与技术标准   4 我国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道路线形设计理论与方法  1 道路线形设计概述   1 道路线形的定义   2 道路线形设计的一般注意事项   3 道路线形设计理论的发展  2 汽车行驶基本理论   1 汽车行驶的动力分析   2 汽车的行驶条件   3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4 汽车的制动性  3 道路线形设计的主要控制参数   1 线形设计时的设计车辆及车辆折算   2 设计速度   3 设计交通量   4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4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1 直线的最大长度   2 直线的最小长度   3 圆曲线   4 缓和曲线   5 行车视距  5 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   1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2 竖曲线   3 平、纵组合设计  6 横断面设计   1 横断面组成   2 车行道宽度设计   3 曲线加宽   4 路拱及超高   5 路侧紧急避险车道设计   6 路侧安全设计  7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   1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组成   2 匝道的平面几何设计要素   3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   4 加速车道设计   5 减速车道设计   6 互通式立交间距  参考文献 第3章 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  1 设计基本参数   1 路基路面工程特点   2 道路稳定性影响因素   3 公路自然区划   4 荷载与环境因素  2 路基与排水设计   1 路基设计   2 路基排水设计   3 路面排水设计  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本理论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设计 4 沥青路面设计   1 沥青路面设计基本理论   2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  5 道路工程施工   1 材料及组成设计   2 路基压实   3 沥青路面压实   4 环境条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道路景观与多功能路面 第5章 道路工程病害及防治方法 第6章 道路养护与技术状况评价 第7章 道路与交通安全 第8章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 索引序列
  • 路基工程参考文献最新
  • 铁路工程参考文献最新
  • 公路工程参考文献最新
  • 路基工程参考文献
  • 路基路面工程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