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油画的论文3000字

关于油画的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

关于油画的论文3000字

其实如果有兴趣或者有疑问,就从这个兴趣或者疑问方向去选题,我想应该是不会错的。这样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就是这样做出来的。要不就是你的兴趣点,要不就是你的疑问点,呵呵祝你成功!!!

我曾经拿着《父亲》征求过农民的意见,他们普遍不喜欢,说它是"要饭的"�叫化子 ,要是让他们把《父亲》挂在自己的墙上,每天欣赏,他们是不愿意的。 不知道,画家为什么喜欢农民的缺点,生理上的缺陷,畸形怪状,也许认为这有画头,能入画,有意境。欣赏丑,以丑为美,是一种病态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审美观。 公元前一世纪,希腊有个名叫安提阿库斯的诗人,在提到一个奇丑不堪的怪人时,曾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没有人愿意看你,谁愿意来画你呢�"近代有人作出答复:"不管你是多么奇形怪状,我还是要画你。人们固然不愿意看你,他们却仍然愿意看我的画,这并不是因为画的是你,而是因为这画是我的艺术才能的一种凭证,居然能把你这样的怪物摹仿得那么维妙维肖。"�莱辛:《拉奥孔》,第12页  如果有人借着画农民的"丑",以证明自己的绘画天才,他是不会受到农民欢迎的。我们反对把农民画的又黑、又暗、又涩,像个"烟鬼子",但并不是说,画的又红,又亮,又光就"美",仅仅追求表面效果,任何时候都是不美的。外在美要和内在美相统一。 《父亲》一画,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赞赏,主要是它表现方法新颖,视觉效果强烈,初次接触,使人受到很大震动。这就是照像现实主义造成的效果,说明这种方法还有可取之处。我们欣赏一种艺术品,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感觉上,初次感觉到的东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的感觉它。一件富于感染力的作品,未必是坏作品。当然,好作品应当是既有强烈的感染力,又有巨大的渗透力,它不仅诉诸人的感情,还要诉诸人的理智,这才能经得起欣赏者的推敲。 《父亲》一画的内在涵义是经不住推敲的。从这幅画多次改名字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罗中立同志最初画了守粪的农民,以后又画成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第一次预定的画题是"粒粒皆辛苦",经一位老师建议改为《我的父亲》,后来一位老画家定名为《父亲》。题材、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始终未变,只是在名字上改来改去�画名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一幅画取个好名字是很重要的 ,好名字总是切合内容的,不能游离太远。罗中立同志的这幅画,不管改过几回名字,但它始终是一个老年农民,这个农民在旧社会受过苦,在新社会也没有享过福,始终是个受苦人。这是画面本身告诉人的主要内容。画名始终应当把握这一点。虽然不同的画题或许是表现同一个内容的,但人们可能根据不同的画题写出内容不尽相同的评论。试想,如果罗中立同志画的这幅画,题名是"守粪人"或"巴山老赤卫队员",评论会成为另一个调子,但改为《我的父亲》,或《父亲》,评论者自然要围绕着"父亲"写文章 。固然,这幅画由"粒粒皆辛苦"改为"我的父亲",最后定为《父亲》,罗中立同志认为把他的"全部想法和感情都说出来了"。但这样大的题名,画面的内容是否承受得了�题名过大,加重画面的负担,使题名与内容脱节,造成名不符实的弊病。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内容适应画题,就不免要苛求画家,这是很不恰当的;如果让画题勉强适应内容,使人感到题名是强加于画面的,评论也会强加于读者。我们希望画名与内容应当名实相符,不要让人产生歧义;评论与作品应当互相适应,不要使人感到过火或不足。 目前看来,根据《父亲》这个题名所作的评论�包括罗中立同志给自己作的评论 ,都不免有些过火,使人难以心悦诚服。夸张、过火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艺术评论,宁可不足,留有余地,不要过火,失于虚夸。历史是不会埋没杰作的,好作品经过千百万有眼力的反复评论,始有定论。一张作品�即便是佳作 刚一问世,就把它评得很高,几乎是最后的结论,使别人不敢说话,这未必能得出公正的结论。 西来同志在《青春的旋律》一文中说:"《我的父亲》的出现,说明艺术从天国向现世回复,无论它的作者是否自觉,它都反映了把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的趋势,反映了现实主义的胜利和革命人道主义的胜利。" 这种评论,使人感到,好像以往�至少是近一二十年 的艺术都在"天国"游历,没有反映现实,为了抬高《父亲》,贬低以往的艺术�甚至在"十年动乱"中也有一些好作品 ,是很不妥当的;现实主义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主流,它的胜利不应以《父亲》为分界线,难道以往的现实主义艺术都失败了�这是无视历史事实的。罗中立同志所描绘的《父亲》,确实反映了农民的"疾苦",但这些"疾苦"是在农民当了历史的主人以后发生的,有些"苦"是由旧社会延续下来的,有些"苦"是我们的错误政策造成的,总之,这些苦是难免的,看见农民的"不幸",为他们喊叫几声,也不是不可以的,使社会更加关心农民,改善农民的处境,这没有什么不好。但像这样的主题曲,也不能认为是什么"革命人道主义的胜利",如果《父亲》一画出现在30年代或更早一点的历史时期,或许还说得过去,即便那样,《父亲》也不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幅"革命人道主义的胜利"的作品。 曾景初同志在《画什么·怎么画·美在哪里》一文中说: "他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是我国经过十年浩劫的八亿农民的父亲,也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这个形象所体现的力量,是撑持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从过去走向未来的伟大力量。但他生活在最下层,过着不声不响的勤劳艰苦的生活,从他身上,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农村的缩影。" 把《父亲》作为八亿农民的典型代表,是很勉强的,是软弱无力的,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艺术家有权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先进的,中间的和后进的。罗中立同志所创作的这位"父亲",年近花甲,30年生活在旧社会,30年生活在新社会;前半生受苦受罪,给他的肉体和精神留下很深的伤痕,这是令人同情的,怜悯的,感慨的;后半生虽然还受苦罪,但他的处境多少总有些改善:政治上不再受压迫,经济上不再受剥削,他已经成为历史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虽然生活不免苦一些,劳动不免累一些,劳动是免不了的。劳动不仅是农民的第一需要,而且是逐年累月养成的习惯,他们是坐不下来的劳动者。如果,认为劳动就意味着受"苦",这是不妥当的。把80年代的中国农民描绘得依然"麻木"、"呆滞",用一双"牛羊般的慈善的目光","逼视"着我们�不能认为是健康的、正常的、合乎情理的 ,类似这样的形象,很难使人产生美感。这是有目共睹的。在艺术中刻画这样的形象是完全必要的。这是旧式农民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征,30年后,依然如故,使人难以理解。即便如此,他也只能是个中间人物的典型,根据它的艺术效果:"麻木"、"呆滞",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悲观失望�他还是一个没有解放的旧式农民 ,作者在他身上没有注入任何崇高的革命理想,不知道他怎么会成为"八亿农民的父亲"呢�难道八亿农民都是傻瓜,就会接受这样一位"父亲"吗�把这样一位"父亲"强加于八亿农民是没有道理的�至少是不慎重的� 艺术创作要注意社会效果,艺术评论也是要注意社会效果,不要言过其实。过火的评论,表面上是为了拔高艺术品,实际上是伤害了艺术品的客观真实性。当然,评论者的出发点是好的,出于一时的激情,说几句过火的话,也是难免的,如果冷静下来,过一段时间再重新评论,很可能不坚持原来的看法。作品和评论都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不要说一件艺术品好,就好得了不得;说坏就是坏得一钱不值。岂不知当大家说某件作品好或坏的时候,仍然有人持不同看法,应当允许不同看法同时存在,在艺术评论中,不要强求一律,经过不同观点的争论,才可能为正确评论一件艺术品找到共同的思想基础,得出比较公正的结论。

结合毕业创作实实在在的写,本科生写不出什么真正的论文,这一点老师都知道,放心吧,只要是自己写的 不是网上抄的 保证高分,

关于油画的论文3000字内容

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油画作为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百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油画始于写实,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苏俄油画,接受的也是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多年来,中国由于美术教育格局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写实具象一直占据着中国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的主流。作品风格、观念和形式的陈旧与单一令人触目惊心,误使人们以为油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油画家们只是在特定模式的写实技巧上比试高低,却没有在风格与个体面貌上进行探索和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局发生的巨变,外国各种流派与形式的美术作品不再受到封堵和批判,中国油画家接触和了解西方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中国艺术家更新观念、改变艺术风格借鉴的对象。在全国一片 “ 解放思想 ” 的大背景下,中国油画家经历了从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的过程,提出 “ 要多样,不要统一 ” 和 “ 追求艺术个性 ” 等口号,成为新时期油画创作的新起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油画界提出的油画本土化与民族化,促使中国油画更趋多元与个性化。  中国油画家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表现、抽象和象征成为新的艺术取向,并成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绘画原本就具有表现意味的写意性,使中国油画家在理念与趣味上与西方表现主义产生了某种共鸣。由此,中国油画开始从写实走向写意,画家以个性化形式表现自己的心灵印记与某种感情经验,写意与表现成为油画家整体性的文化诉求。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美学因素。它基于中国人对待宇宙中形与色的基本观点,通过特定的内容描绘和特定的笔墨意趣表现,追寻心灵与精神的共鸣和满足。所谓写意,就是借物抒情,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和内心主观情感表现的有机结合,是心与物交融的产物,这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所形成的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味。  究其内涵而论,中国文化上的写意与现代西方强调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这源自两者完全不同的精神文化模式。西方文化很早就把物质与精神区别开来,形成二元论的世界观。而中国文化则长期受老庄哲学及《周易》美学思想的影响与渗透,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阴阳相互,有无相生。老子认为宇宙天道之妙用全在于阴阳动静,宇宙万物都包含着 “ 阴 ” 和 “ 阳 ” 这两种对立的方面或倾向,万物的变化都是由于阴和阳的相互转化,它们最后都在 “ 气 ” 中得到统一。 “ 气 ” 就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万物生命产生的根源,没有“气”就没有万物的生机与造化。“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范畴,影响十分广泛。老庄哲学理论中很多关于 “ 气 ” 的论述,对后来产生了很大影响。汉代王充认为: “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 。在此基础上,南齐谢赫提出了 “ 气韵生动 ” 的观点,并成为历代绘画艺术的要求和作品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 “ 气 ” ,包含有宇宙万物本体和生命与艺术家自身元气的综合, “ 韵 ” 则指的是物象的风姿神貌。 “ 气 ” 和 “ 韵 ” 构成了物象表现的生命力,也是构成画面耐人寻味的重要因素。中国画追求空灵,讲究“虚”和“空”的处理,其理论也是由阴阳观演化而来的。  虚空是画面产生 “ 气 ” 的重要元素,这 “ 气 ” 不单指具体物象,也指表现物象之虚空。没有虚空,就不会有灵气流动的迹象,更不可能产生 “ 气韵生动 ” 的生命力。关于虚空,老子也有精妙的论述。老子说: “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呼?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橐龠即风箱。他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虚空,就象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 “ 气 ” 。正因为有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体现在中国绘画中就诸如 “ 虚实 ” 、 “ 疏密 ” 、 “ 空白 ” 、 “ 通灵 ” 、 “ 动静 ” 等美学原则。空白处是虚,也是实,亦可以是其它的物象,如天空、地面、河水等,观赏者自然会产生联想。由此可见,中国绘画最重空白。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正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所在。  “ 味 ” 作为审美范畴的提出,也来自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说: “ ‘ 道 ’ 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 。老子在这里说的 “ 淡呼其无味 ” ,提倡的是一种 “ 恬淡 ” 的人生境界和特殊的审美标准。淡味并非无味,而恰恰体现了老子崇尚自然 “ 无为而无所不为 ” 的崇高境界。这些思想,对后来中国艺术家人生与品格追求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西方表现主义所强调的 “ 自我 ” ,是与外在世界对立的、割裂的自我,是一个 “ 自由 ” 、 “ 纯粹 ” 的自我,它的基本特征是个体意识对于群体制约的敌视与抗争,其 “ 自我表现 ” 具有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因此,在西方现代艺术中时常出现的诸如发泄、梦幻、怪诞等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都源于这种思想观念上。这一切,都和我们传统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体系相去甚远。自然,其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不同。西方表现主义的表达方式倾向于激情、冲动和呐喊,而中国艺术则含蓄、委婉,倾向于性灵与心象的流淌。  相对于西洋绘画的 “ 焦点透视 ” ,中国画家有更大的表现自由,其神思可以浮游在宇宙乾坤之中,飞来飞去,飞上飞下,而无所不在无所不见。于是,东西南北,天上地下和万里河山皆可尽收画中。画家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真正超乎自然真实的约束。  就作品的造型而言,中国绘画无意于物象造型精确的研究与描绘,而重视形象意趣的考究,以抒情达意为目的,这正是中国画艺术的特点。写意之妙,全在于画家心灵深处与宇宙万物精神的交融。早在先秦时期《周易》就已提出: “ 圣人立象以尽意 ” 、 “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 。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既不是单纯客观世界的再现,也不是纯主观的表现,而是主客互渗,物我相融的 “ 意象 ” ,这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画不说 “ 画 ” 而说 “ 写 ” 。 “ 写 ” 是一份心情、一种态度、一片坦然,是心灵深处的自然流淌。 “ 写 ” 更是一种功夫、一番感受并经由一个 “ 写 ” 字,把画家的性情感怀淋漓尽致地表白。 “ 写 ” 还是一种充满着 “ 道 ” 的意识,伴随艺术家主观精神的 “ 意 ” ,使内心情思得于表达。这正是中国传统 “ 写意精神 ” 的实质内涵。除此,则很难称为真正意义上的 “ 写意 ” 。  中国油画的改革,必须根植于中国文化精深广博的沃土上,汲取丰富的滋养,使之真正在主流风格与总体倾向上坚持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精神和新的生命。它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早在1957年,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在《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中国油画风》一文中就明确指出: “ 油画中国风从绘画风格方面讲,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高目标。要使我们的油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发出光辉,决不是仅仅把我们油画画得跟西洋的油画一模一样。即使将来我们的油画形式、技法能够达到欧洲一样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此为满足。我们有我们民族自己的艺术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的气质,自己对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 ” 。由此可见,老一辈油画家也早已意识到 “ 油画中国风 ” 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可喜的是,经过一段迷茫与困惑之后,中国油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谓风格各异、百花齐放。其中,最能体现 “ 油画中国风 ” 实质内涵的 “ 意象油画 ” ,经过油画家们多年努力的探索与尝试,已经展现了可喜的成果,而且正处于新的发展势头。意象写意油画的出现,在艺术语言、表达样式逐渐模糊的今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确切地说,真正实现 “ 油画中国风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如何融入中国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尝试。尤其是中国绘画特有的 “ 笔墨 ” 韵味,在油画表现中如何体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研究与理解,深刻领悟意象写意的深层内涵,这是实现油画这一外来绘画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建立血脉联系的关键。中国的 “ 写意 ” 概念并非以工具材料来界定,也不是以作画速度的快慢去体现,更不是简单的样式模仿,它是由 “ 写意性 ” 精神的内涵决定的。内在精神才具有实质性价值和意义,才是真正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真实含义。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勇于去探索。  以 “ 写意 ” 或 “ 意象 ” 作为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切入点,使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契合,开创一条油画民族化道路,是切实可行的。首先,由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审美观念,使 “ 写意 ” 或 “ 意象 ” 成为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独具风貌的特征。在中国漫长的艺术长河中,中国人早已经习惯并接受中国绘画特有的表现样式和审美趣味。把 “ 笔不到而意到 ” 、 “ 妙在似于不似之间 ” 等审美意味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因此,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出现并非偶然,不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是站在传统文化的高起点上。我们有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和特定的精神文化模式,将引领我们能够站在本民族文化立场上,自觉去吸取和融化 “ 他民族之文化滋养料 ” (蔡元培语),使之化生为中国文化语境的样式。从此,中国油画将更加丰富多彩,走向世界。

感叹,你分多啊

拉斐尔的《巴尔达萨雷伯爵像》和《雅典学派》 拉斐尔是我最喜欢的美术家之一,也许是了解他比较多,我在11岁开始接触西洋美术时,就最先了解了拉斐尔,我的启蒙美术老师也是一个拉斐尔的崇拜者,他传授给我们的作画方法和风格也都来自于老师对拉斐尔作品的后期领悟。 达·芬奇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博大、雄伟、富有激情、充满力量;而拉斐尔的艺术则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为标志。拉斐尔·桑蒂1483年生于意大利山区的乌尔宾诺小公园。父亲乔万尼·桑蒂是乌尔宾诺大公的御用画家,拉斐尔的启蒙教师。15岁的拉斐尔在波伦亚画家的画室里学习,他勤奋地探索绘画的奥秘,能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艺术的真谛。16岁时离开家乡乌尔宾诺到北意大利安布利亚地区的裴路基亚城,从师于佩鲁基诺。在佩鲁基诺的引导下,拉斐尔跨进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世界,很快就融入到画家群里。他那讨人喜爱的外貌和善于自持的性格,立刻就为自己开辟了艺术道路。他既崇拜达芬奇,也尊重米开朗基罗,他要把佛罗伦萨的全部艺术精华变成自己的营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羽毛已经丰满了,他可以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他想到罗马去一显自己的才能,让世人看一看谁是当今意大利最优秀的画家。 在拉斐尔众多画作中,我最喜欢的是《巴尔达萨雷伯爵像》和《雅典学派》,《雅典学派》是我看过的第一幅拉斐尔作品,而《巴尔达萨雷伯爵像》是我在大学期间了解并喜欢的一副画作。 《巴尔达萨雷伯爵像》中比拉斐尔小 5岁的巴尔达萨雷伯爵,是画家的挚友。在这幅肖像中,画家不仅细腻刻画了伯爵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更出色的是运用微妙变化的色彩,把伯爵身上那天鹅绒的银灰色,外衣和帽子描绘得淋漓尽致、质感鲜明。画家更着意于挖掘这位真实人物深沉、善良、智慧的内在气质,作为外交家、政治家、作家和学者的伯爵的形象,在画家的笔下得到活灵活现的表现。构图采用正三角形,使画面沉稳和庄重,这与人物身分,修养和心态十分吻合。 期中最令我惊奇的是那正三角形的构图和那灰色天鹅绒的质感表现,首先,构图时美术作品,乃至于图像艺术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这样的正三角形构图体现了出奇的稳固,而在油画、水粉、水彩的作画中,质感的表现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点,而拉斐尔的这幅画中的灰色天鹅绒表现得十分到位,令人称奇。 而作为十分出名的《雅典学派》中,其特点广为人知。雄伟庄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 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分和个性特征。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整幅画作最为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就整张画作有很多人物,但是拉斐尔巧妙地构图令这些各式各样的人变得十分美妙。 拉斐尔极善利用台阶,使众多人物组合主次前后有序、真实、生动、活泼,画面将观赏者带进先哲们的行列。这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个性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的节奏,可谓把绘画创作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

关于油画的论文3000字开头

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油画作为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百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油画始于写实,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苏俄油画,接受的也是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多年来,中国由于美术教育格局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写实具象一直占据着中国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的主流。作品风格、观念和形式的陈旧与单一令人触目惊心,误使人们以为油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油画家们只是在特定模式的写实技巧上比试高低,却没有在风格与个体面貌上进行探索和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局发生的巨变,外国各种流派与形式的美术作品不再受到封堵和批判,中国油画家接触和了解西方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中国艺术家更新观念、改变艺术风格借鉴的对象。在全国一片 “ 解放思想 ” 的大背景下,中国油画家经历了从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的过程,提出 “ 要多样,不要统一 ” 和 “ 追求艺术个性 ” 等口号,成为新时期油画创作的新起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油画界提出的油画本土化与民族化,促使中国油画更趋多元与个性化。  中国油画家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表现、抽象和象征成为新的艺术取向,并成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绘画原本就具有表现意味的写意性,使中国油画家在理念与趣味上与西方表现主义产生了某种共鸣。由此,中国油画开始从写实走向写意,画家以个性化形式表现自己的心灵印记与某种感情经验,写意与表现成为油画家整体性的文化诉求。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美学因素。它基于中国人对待宇宙中形与色的基本观点,通过特定的内容描绘和特定的笔墨意趣表现,追寻心灵与精神的共鸣和满足。所谓写意,就是借物抒情,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和内心主观情感表现的有机结合,是心与物交融的产物,这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所形成的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味。  究其内涵而论,中国文化上的写意与现代西方强调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这源自两者完全不同的精神文化模式。西方文化很早就把物质与精神区别开来,形成二元论的世界观。而中国文化则长期受老庄哲学及《周易》美学思想的影响与渗透,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阴阳相互,有无相生。老子认为宇宙天道之妙用全在于阴阳动静,宇宙万物都包含着 “ 阴 ” 和 “ 阳 ” 这两种对立的方面或倾向,万物的变化都是由于阴和阳的相互转化,它们最后都在 “ 气 ” 中得到统一。 “ 气 ” 就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万物生命产生的根源,没有“气”就没有万物的生机与造化。“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范畴,影响十分广泛。老庄哲学理论中很多关于 “ 气 ” 的论述,对后来产生了很大影响。汉代王充认为: “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 。在此基础上,南齐谢赫提出了 “ 气韵生动 ” 的观点,并成为历代绘画艺术的要求和作品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 “ 气 ” ,包含有宇宙万物本体和生命与艺术家自身元气的综合, “ 韵 ” 则指的是物象的风姿神貌。 “ 气 ” 和 “ 韵 ” 构成了物象表现的生命力,也是构成画面耐人寻味的重要因素。中国画追求空灵,讲究“虚”和“空”的处理,其理论也是由阴阳观演化而来的。  虚空是画面产生 “ 气 ” 的重要元素,这 “ 气 ” 不单指具体物象,也指表现物象之虚空。没有虚空,就不会有灵气流动的迹象,更不可能产生 “ 气韵生动 ” 的生命力。关于虚空,老子也有精妙的论述。老子说: “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呼?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橐龠即风箱。他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虚空,就象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 “ 气 ” 。正因为有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体现在中国绘画中就诸如 “ 虚实 ” 、 “ 疏密 ” 、 “ 空白 ” 、 “ 通灵 ” 、 “ 动静 ” 等美学原则。空白处是虚,也是实,亦可以是其它的物象,如天空、地面、河水等,观赏者自然会产生联想。由此可见,中国绘画最重空白。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正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所在。  “ 味 ” 作为审美范畴的提出,也来自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说: “ ‘ 道 ’ 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 。老子在这里说的 “ 淡呼其无味 ” ,提倡的是一种 “ 恬淡 ” 的人生境界和特殊的审美标准。淡味并非无味,而恰恰体现了老子崇尚自然 “ 无为而无所不为 ” 的崇高境界。这些思想,对后来中国艺术家人生与品格追求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西方表现主义所强调的 “ 自我 ” ,是与外在世界对立的、割裂的自我,是一个 “ 自由 ” 、 “ 纯粹 ” 的自我,它的基本特征是个体意识对于群体制约的敌视与抗争,其 “ 自我表现 ” 具有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因此,在西方现代艺术中时常出现的诸如发泄、梦幻、怪诞等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都源于这种思想观念上。这一切,都和我们传统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体系相去甚远。自然,其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不同。西方表现主义的表达方式倾向于激情、冲动和呐喊,而中国艺术则含蓄、委婉,倾向于性灵与心象的流淌。  相对于西洋绘画的 “ 焦点透视 ” ,中国画家有更大的表现自由,其神思可以浮游在宇宙乾坤之中,飞来飞去,飞上飞下,而无所不在无所不见。于是,东西南北,天上地下和万里河山皆可尽收画中。画家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真正超乎自然真实的约束。  就作品的造型而言,中国绘画无意于物象造型精确的研究与描绘,而重视形象意趣的考究,以抒情达意为目的,这正是中国画艺术的特点。写意之妙,全在于画家心灵深处与宇宙万物精神的交融。早在先秦时期《周易》就已提出: “ 圣人立象以尽意 ” 、 “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 。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既不是单纯客观世界的再现,也不是纯主观的表现,而是主客互渗,物我相融的 “ 意象 ” ,这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画不说 “ 画 ” 而说 “ 写 ” 。 “ 写 ” 是一份心情、一种态度、一片坦然,是心灵深处的自然流淌。 “ 写 ” 更是一种功夫、一番感受并经由一个 “ 写 ” 字,把画家的性情感怀淋漓尽致地表白。 “ 写 ” 还是一种充满着 “ 道 ” 的意识,伴随艺术家主观精神的 “ 意 ” ,使内心情思得于表达。这正是中国传统 “ 写意精神 ” 的实质内涵。除此,则很难称为真正意义上的 “ 写意 ” 。  中国油画的改革,必须根植于中国文化精深广博的沃土上,汲取丰富的滋养,使之真正在主流风格与总体倾向上坚持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精神和新的生命。它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早在1957年,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在《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中国油画风》一文中就明确指出: “ 油画中国风从绘画风格方面讲,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高目标。要使我们的油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发出光辉,决不是仅仅把我们油画画得跟西洋的油画一模一样。即使将来我们的油画形式、技法能够达到欧洲一样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此为满足。我们有我们民族自己的艺术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的气质,自己对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 ” 。由此可见,老一辈油画家也早已意识到 “ 油画中国风 ” 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可喜的是,经过一段迷茫与困惑之后,中国油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谓风格各异、百花齐放。其中,最能体现 “ 油画中国风 ” 实质内涵的 “ 意象油画 ” ,经过油画家们多年努力的探索与尝试,已经展现了可喜的成果,而且正处于新的发展势头。意象写意油画的出现,在艺术语言、表达样式逐渐模糊的今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确切地说,真正实现 “ 油画中国风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如何融入中国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尝试。尤其是中国绘画特有的 “ 笔墨 ” 韵味,在油画表现中如何体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研究与理解,深刻领悟意象写意的深层内涵,这是实现油画这一外来绘画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建立血脉联系的关键。中国的 “ 写意 ” 概念并非以工具材料来界定,也不是以作画速度的快慢去体现,更不是简单的样式模仿,它是由 “ 写意性 ” 精神的内涵决定的。内在精神才具有实质性价值和意义,才是真正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真实含义。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勇于去探索。  以 “ 写意 ” 或 “ 意象 ” 作为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切入点,使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契合,开创一条油画民族化道路,是切实可行的。首先,由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审美观念,使 “ 写意 ” 或 “ 意象 ” 成为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独具风貌的特征。在中国漫长的艺术长河中,中国人早已经习惯并接受中国绘画特有的表现样式和审美趣味。把 “ 笔不到而意到 ” 、 “ 妙在似于不似之间 ” 等审美意味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因此,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出现并非偶然,不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是站在传统文化的高起点上。我们有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和特定的精神文化模式,将引领我们能够站在本民族文化立场上,自觉去吸取和融化 “ 他民族之文化滋养料 ” (蔡元培语),使之化生为中国文化语境的样式。从此,中国油画将更加丰富多彩,走向世界。

其实如果有兴趣或者有疑问,就从这个兴趣或者疑问方向去选题,我想应该是不会错的。这样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就是这样做出来的。要不就是你的兴趣点,要不就是你的疑问点,呵呵祝你成功!!!

关于油画的论文3000字怎么写

就是观后感啦先从画的作者,画中人物,画的色彩质量,着手从作者或者画的结局深入到社会问题,就OK了。不难,加油吧!

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油画作为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百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油画始于写实,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苏俄油画,接受的也是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多年来,中国由于美术教育格局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写实具象一直占据着中国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的主流。作品风格、观念和形式的陈旧与单一令人触目惊心,误使人们以为油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油画家们只是在特定模式的写实技巧上比试高低,却没有在风格与个体面貌上进行探索和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局发生的巨变,外国各种流派与形式的美术作品不再受到封堵和批判,中国油画家接触和了解西方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中国艺术家更新观念、改变艺术风格借鉴的对象。在全国一片 “ 解放思想 ” 的大背景下,中国油画家经历了从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的过程,提出 “ 要多样,不要统一 ” 和 “ 追求艺术个性 ” 等口号,成为新时期油画创作的新起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油画界提出的油画本土化与民族化,促使中国油画更趋多元与个性化。  中国油画家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表现、抽象和象征成为新的艺术取向,并成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绘画原本就具有表现意味的写意性,使中国油画家在理念与趣味上与西方表现主义产生了某种共鸣。由此,中国油画开始从写实走向写意,画家以个性化形式表现自己的心灵印记与某种感情经验,写意与表现成为油画家整体性的文化诉求。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美学因素。它基于中国人对待宇宙中形与色的基本观点,通过特定的内容描绘和特定的笔墨意趣表现,追寻心灵与精神的共鸣和满足。所谓写意,就是借物抒情,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和内心主观情感表现的有机结合,是心与物交融的产物,这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所形成的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味。  究其内涵而论,中国文化上的写意与现代西方强调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这源自两者完全不同的精神文化模式。西方文化很早就把物质与精神区别开来,形成二元论的世界观。而中国文化则长期受老庄哲学及《周易》美学思想的影响与渗透,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阴阳相互,有无相生。老子认为宇宙天道之妙用全在于阴阳动静,宇宙万物都包含着 “ 阴 ” 和 “ 阳 ” 这两种对立的方面或倾向,万物的变化都是由于阴和阳的相互转化,它们最后都在 “ 气 ” 中得到统一。 “ 气 ” 就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万物生命产生的根源,没有“气”就没有万物的生机与造化。“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范畴,影响十分广泛。老庄哲学理论中很多关于 “ 气 ” 的论述,对后来产生了很大影响。汉代王充认为: “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 。在此基础上,南齐谢赫提出了 “ 气韵生动 ” 的观点,并成为历代绘画艺术的要求和作品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 “ 气 ” ,包含有宇宙万物本体和生命与艺术家自身元气的综合, “ 韵 ” 则指的是物象的风姿神貌。 “ 气 ” 和 “ 韵 ” 构成了物象表现的生命力,也是构成画面耐人寻味的重要因素。中国画追求空灵,讲究“虚”和“空”的处理,其理论也是由阴阳观演化而来的。  虚空是画面产生 “ 气 ” 的重要元素,这 “ 气 ” 不单指具体物象,也指表现物象之虚空。没有虚空,就不会有灵气流动的迹象,更不可能产生 “ 气韵生动 ” 的生命力。关于虚空,老子也有精妙的论述。老子说: “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呼?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橐龠即风箱。他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虚空,就象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 “ 气 ” 。正因为有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体现在中国绘画中就诸如 “ 虚实 ” 、 “ 疏密 ” 、 “ 空白 ” 、 “ 通灵 ” 、 “ 动静 ” 等美学原则。空白处是虚,也是实,亦可以是其它的物象,如天空、地面、河水等,观赏者自然会产生联想。由此可见,中国绘画最重空白。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正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所在。  “ 味 ” 作为审美范畴的提出,也来自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说: “ ‘ 道 ’ 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 。老子在这里说的 “ 淡呼其无味 ” ,提倡的是一种 “ 恬淡 ” 的人生境界和特殊的审美标准。淡味并非无味,而恰恰体现了老子崇尚自然 “ 无为而无所不为 ” 的崇高境界。这些思想,对后来中国艺术家人生与品格追求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西方表现主义所强调的 “ 自我 ” ,是与外在世界对立的、割裂的自我,是一个 “ 自由 ” 、 “ 纯粹 ” 的自我,它的基本特征是个体意识对于群体制约的敌视与抗争,其 “ 自我表现 ” 具有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因此,在西方现代艺术中时常出现的诸如发泄、梦幻、怪诞等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都源于这种思想观念上。这一切,都和我们传统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体系相去甚远。自然,其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不同。西方表现主义的表达方式倾向于激情、冲动和呐喊,而中国艺术则含蓄、委婉,倾向于性灵与心象的流淌。  相对于西洋绘画的 “ 焦点透视 ” ,中国画家有更大的表现自由,其神思可以浮游在宇宙乾坤之中,飞来飞去,飞上飞下,而无所不在无所不见。于是,东西南北,天上地下和万里河山皆可尽收画中。画家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真正超乎自然真实的约束。  就作品的造型而言,中国绘画无意于物象造型精确的研究与描绘,而重视形象意趣的考究,以抒情达意为目的,这正是中国画艺术的特点。写意之妙,全在于画家心灵深处与宇宙万物精神的交融。早在先秦时期《周易》就已提出: “ 圣人立象以尽意 ” 、 “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 。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既不是单纯客观世界的再现,也不是纯主观的表现,而是主客互渗,物我相融的 “ 意象 ” ,这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画不说 “ 画 ” 而说 “ 写 ” 。 “ 写 ” 是一份心情、一种态度、一片坦然,是心灵深处的自然流淌。 “ 写 ” 更是一种功夫、一番感受并经由一个 “ 写 ” 字,把画家的性情感怀淋漓尽致地表白。 “ 写 ” 还是一种充满着 “ 道 ” 的意识,伴随艺术家主观精神的 “ 意 ” ,使内心情思得于表达。这正是中国传统 “ 写意精神 ” 的实质内涵。除此,则很难称为真正意义上的 “ 写意 ” 。  中国油画的改革,必须根植于中国文化精深广博的沃土上,汲取丰富的滋养,使之真正在主流风格与总体倾向上坚持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精神和新的生命。它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早在1957年,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在《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中国油画风》一文中就明确指出: “ 油画中国风从绘画风格方面讲,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高目标。要使我们的油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发出光辉,决不是仅仅把我们油画画得跟西洋的油画一模一样。即使将来我们的油画形式、技法能够达到欧洲一样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此为满足。我们有我们民族自己的艺术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的气质,自己对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 ” 。由此可见,老一辈油画家也早已意识到 “ 油画中国风 ” 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可喜的是,经过一段迷茫与困惑之后,中国油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谓风格各异、百花齐放。其中,最能体现 “ 油画中国风 ” 实质内涵的 “ 意象油画 ” ,经过油画家们多年努力的探索与尝试,已经展现了可喜的成果,而且正处于新的发展势头。意象写意油画的出现,在艺术语言、表达样式逐渐模糊的今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确切地说,真正实现 “ 油画中国风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如何融入中国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尝试。尤其是中国绘画特有的 “ 笔墨 ” 韵味,在油画表现中如何体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研究与理解,深刻领悟意象写意的深层内涵,这是实现油画这一外来绘画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建立血脉联系的关键。中国的 “ 写意 ” 概念并非以工具材料来界定,也不是以作画速度的快慢去体现,更不是简单的样式模仿,它是由 “ 写意性 ” 精神的内涵决定的。内在精神才具有实质性价值和意义,才是真正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真实含义。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勇于去探索。  以 “ 写意 ” 或 “ 意象 ” 作为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切入点,使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契合,开创一条油画民族化道路,是切实可行的。首先,由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审美观念,使 “ 写意 ” 或 “ 意象 ” 成为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独具风貌的特征。在中国漫长的艺术长河中,中国人早已经习惯并接受中国绘画特有的表现样式和审美趣味。把 “ 笔不到而意到 ” 、 “ 妙在似于不似之间 ” 等审美意味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因此,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出现并非偶然,不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是站在传统文化的高起点上。我们有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和特定的精神文化模式,将引领我们能够站在本民族文化立场上,自觉去吸取和融化 “ 他民族之文化滋养料 ” (蔡元培语),使之化生为中国文化语境的样式。从此,中国油画将更加丰富多彩,走向世界。

关于年画的论文3000字

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我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 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  我国著名的三大“年画之乡”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各地对年画的称谓南辕北辙,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并有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颇多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祇护宅”的观念,如“神荼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体裁(或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宋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目前见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见盛行。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绌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每逢过农历新年时买两张年画贴在大门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在这里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较富厚人家,在厅房总喜欢悬挂老寿星、紫微星、福、禄、寿等。至与梅兰竹菊等花鸟图,自然亦在欢迎之列。  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对于那类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性喜闻乐见的媒体。这种内容够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包蕴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  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在题材内容里,从各个年画产地习惯的体裁、用色,线条及其不同的版味,也能一眼识别出来。由年画可以认识全部的中国民间。

民间美术创作特点 摘要:源自中国农业社会的民间美术,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性质和特点。民间美术通过特有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以及对历史传统遣型的重新建构,实现了创作语言的自由和个性化的要求,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民间美术表达了创作者真挚,朴素的情感,并使这种艺术形式最终实现了大众化。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表现;创作 民间美术的创作手段是以民族根源上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民间美术成为创作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规律一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形成了艺术创作中重视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民间美术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 随意性的特点 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是追求情感上的真。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民间美术随意性的造型特点源于;民间艺人娴熟的技艺所创造的“熟能生巧”之作和因陋就简条件下的“弄巧成拙”。这类创作表现出“即兴发挥”,造型上显现“随意、稚拙”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民间艺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洒脱,他们的精力集中在创作主题的渲染上,乎略细节的处理,表现出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不合理情节,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在造型中并不完全依赖对自然的观察和简单的直观反映,而是靠记忆力,借助意象进行创作,这样一来造型的随意性也就顺理成章了。老百姓常说,“我想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画在纸上”。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中国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表达了民间美术创作的自由性、随意性,同时又反映了老百姓对待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当你询问民间剪纸艺人,为什么侧面牛的眼不是一只?他们说:因为牛都长着两只眼睛;为什么大牛肚子里有一只小牛?他们说:牛怀着孩子就是这样的。这是他们所见,在他们眼里,这是最写实的。民间美术创作的随意性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艺术世界:老虎身上长着刀;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打腰鼓的人可以三头六臂、七八条腿;老虎可以赶来拉碾,耕地的两头牛背靠背躺在地上;莲花开花、生藕、结子、生出胖娃娃都在一起,鹊桥相会里有牛郎织女、天上人间、日月星辰、银河、燕子,河里还有牡丹鲤鱼等等。不同时空、人神鸟兽都可以集聚成一个整体,这种随心所欲、轻松自由的创作令人难以想象。他们以为自己的剪纸、绘画、泥塑最正确地再现了客观现实。他们没有像专业艺术家那样有意识地概括、简化、夸张、重新组合。民间美术造型的“心里有”、“爱啥就画啥”是他们自由无羁、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的心理写照,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心灵的感悟当作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所表达的只是“心里有”的东西。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自己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客观的观察者;既可以自由地面对审美客体,又在冷静地注视自己。“爱啥就画啥”是一种“心上之音”、“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强调审美创造的自我意识;而在艺术表达的时候则是积极主动的,客观现实物象都被纳入到作者的审美范畴中,各种造 型有所依据,又不是客观现实的影子,这种主观认识又必定符合民众的内心要求和审美感受。 二、圆满完美的造型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有一基本信条:就是一切事物莫不在变化之中,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中国人自古形成了往而复返的空间观念和周而复始的时间概念。古人的这种宇宙观与人生观与佛教哲学上“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人生观不谋而合,表现在民间美术造型上即崇尚圆满完美,浑沌思维的整体性。民间艺人对事物的完整、全面的追求一一崇尚完美,这便是“天人合一”思想与人们主观情感同外界事物同形同构的关系所致。圆满完美的造型观,反映出民间美术“求垒”、“求美”的特点。民间美术的创作是以全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把长期观察所得到的体验充分表现在造型中。其一是通过透明透视,把对象的各个侧面和背部进行垒方位的展现,体现了崇尚完整、圆满的观念。所描绘的对象内外重叠或前后重叠,互不遮挡。例如:透过虎、牛的肚皮可以看到腹内的小仔,透过房屋的墙面可以看到屋内的景象等。民间美术之所以能突破透视规律的局限,在于民间美术抛开了自然对象的实体真实,即立体的、占有一定空间的真实,而是以全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观看得真实已让位于观念的真实,客体形象的真实已让位于心象的真实。这种造型的完美特征在各地的民间美术作品中都有体现,山东潍县木牌牟画中的骑虎,湖南年画“老鼠嫁女”不是在侧面身上出现正面头,就是在侧面头部出现正面的两只限,产生二维平面上的多维感。质朴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形成对民间美术造型的完美性要求。其二是通过看不见的内部真实,表现出造型上的求全求美,在表现石榴、葫芦、南瓜一类的瓜果时往往剖开物体,使其露出籽来,透过母鸡可以看到腹内的鸡蛋,公鸡肚子吞下了五毒,在老虎、牛、羊、鹿身上装饰梅花等图案。把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其三是民间美术对事物完整、圆满的理想化审美定向。因此,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很少看到残缺的人物形象,讲究构图的完整性,常将画面看成独立的舞台,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小天地,通过完整形象的巧妙组合,达到集中、内向、充实、饱满的艺术效果。山东潍坊木版年画《男十忙》里描绘了十三个庄稼汉在耕田、耙地、种麦、锄草、轧垄、收割、运粮等田间劳动情景。《女十忙》画面中的十一个妇女,有的弹棉花,有的纺纱、捻线、织布,其间穿插有儿童、花猫、黑狗既填补了画面空白又活跃了气氛。在剪纸中男女老妇,衣服都饰以花纹,连老虎、狮子、鹿、狗动物身体上都描画出花草的形象,为的是使画面丰满、完整、突出喜庆热闹的主题。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民间美术的造型不拘泥于一般生活现象,创造出异想天开的画面,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与统一的美学境界。 三、造象的抽象性.概括性 劳动者是最先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抽象创作的原动力,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成为抽象艺术的先导。民间艺人在形象的塑造上,多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不假虚饰,以抽象性的手法表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来面貌。抛开现实形象的细节,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形象:在织绵刺绣和桃花这类民间美术种类中,除少数具象图案外,大部分都是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形图案。这种抽象造型能力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彩陶的表面有圆点、三角、旋涡、波折、齿纹、鱼纹、蛙等多种纹样,抛开现实本身的各种细节和不规则因素,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的形象。把各种动物、植物、抽象为几何图案,不但要仔细观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集中概括,夸张变形,而且还要饱含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造型意识;云南沧源文化和古老的造型意识具有的抽象、象征含义。汉族的民间服饰,日用品装饰上也可以看到概括的抽象几何图形,如百家衣、百纳幛。这种以菱形的碎布拼制而成,以色彩的拼接和几何状的结构,完整呈现出某种动物、植物造型,色调鲜艳和 谐;生殖崇拜的华中树、鱼人、鸡头鱼、双鱼,气氛热烈喜庆。民间美术概括性表现在程式化造型。如“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的画诀,表现出大胆取舍,夸张、提炼其本质,舍弃、弱化细枝末节,并夸张画中的内容:贵州民间泥玩中,野猪的造型十分奇特,头部和嘴占了大半位置,躯干几乎被省略了,却将野猪的生猛表现得鲜活生动。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为突出门神的勇武,尽量横向夸张,把人体比例缩减为四个头长,形成方厚如山的气度,而仕女则被刻画得格外清秀,细腰削肩极尽婀娜之态。民间木刻版画在处理大场面时,以简略的笔画表现出多种物象。在戏剧表演中,几个兵卒就是千军万马,版画中几组细浅排列的草就是一片草地,这种造型上的省略手法存在合理性,言未尽而意已明。 结束语; 民间美术是千百年来集体意识和劳动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的结晶,民间美术的创作者是劳动群众和民间艺人,其中决大多数是在劳动之余创作的,主要为劳动者自己欣赏、使用,因此表现了他们的愿望、心理、信仰和生活观念。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民间美术是伴随民俗活动而发展的。民间美术是在生活中发生、并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文化表现形式,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始终无法摆脱创造者的群体意识、情感气质和习俗心理,它是为生活而创造的艺术。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这种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不是取法自然的真实形象去表达作者的某种观念,而是用观念去看待和描述某种事物,使作者的观念暗寓其中。民间美术是最自由、最有生命的艺术,是没有雕琢、不做作,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出古老的民族风俗的艺术。

  • 索引序列
  • 关于油画的论文3000字
  • 关于油画的论文3000字内容
  • 关于油画的论文3000字开头
  • 关于油画的论文3000字怎么写
  • 关于年画的论文3000字
  • 返回顶部